中学作文

时间:2022-06-23 18:03:24 初中作文 我要投稿

【精选】中学作文汇编7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学作文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选】中学作文汇编7篇

中学作文 篇1

  梦想的力量有多大?

  有这样一个故事也许可以让我们略窥端侃:在美国著名的学府哈佛大学,依然有很多年轻人没有认真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有一年,在毕业生即将迈出校门的时候,校方决定对他们进行一次有关人生目标及职业生涯的追踪调查。初期结果显示:27%的人完全没有目标,60%的人仅有近期目标,只有3%的人有着清晰而长远的目标。25年过去了,那3%的人不懈地朝着目标努力奋斗,终于成为了社会的精英;而其余的人,相较之下,他们的成就明显差了很多。

  这就是梦想的力量。

  有了目标要去奋斗才能成功。小时候,看电视里动画片演的生动有趣,栩栩如生,便想做一名演员;渐渐地,我长大了,读得懂书了。看到别人的文学作品,我又想做一名小说家;终于,我建立了自己真正的梦想。我看到别人都在玩乒乓球,并笑呵呵的,我边问了问爸爸。原来,乒乓是我们的国球,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我便又想做一名运动员,为国争光。就算参加不了比赛,但这依然是我的梦想,是一个不能放弃的梦想!

  时间如流水,“哗啦”“哗啦”的流走了。我的球技也练得越来越强了。从只能做捡球任务的新手升级成了一个有实力的“士兵”了!我已经学会了侧旋、上旋、切、抽等等常见的“技能”。但我始终都不会的一个技能——反抽。所以,我为这个梦想必须请高人指点一番呀!每当我出现放弃这个念头,我的脑海便出现了8个字,“只有奋斗,才有成功”。

  虽然不能现在就得到答案,但我一定要奋斗,因为我坚信:目标→奋斗→成功!

  虽然困难,实在无法消灭它,不如像流水一样,在大山旁边寻找较低处,绕山而行。只要不忘努力,我们一定能够走出困境,到达梦想,走出风雨,看到彩虹。勇敢、执着,将命运的所打破;痛苦、冷漠,让我更精彩地活。张开翅膀,逆风飞翔,穿过漫长的黑夜,追寻黎明的阳光。

中学作文 篇2

  "作文是识字、写字、用词造句、布局谋篇、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综合训练,是语言表达能力和思想认识能力相统一的综合训练。一篇作文,既反映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反映学生的思想认识和生活经验。

  作文教学承担着培养学生具有现代语文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的任务,因此,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尤为重要。它要求语文教师加强对中学生作文基本能力的训练与培养,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能力——即培养审题、立意、搜集材料、布局谋篇、修改文章的能力。

  一、培养审题能力

  所谓审题能力,就是根据题目来分析理解作文的要求、范围、主题、材料、体裁以及人称的能力。审题是学生作文的第一关,不会审题,不能从题目给予的信息中分析出作文的范围、要求、体裁等,作文就会离题、偏题。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必须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教会学生运用“分析审题”和“比较审题”的方法。

  (一)分析审题法

  1.明确命题要求弄清中心词概念,明确命题要求,把握命题核心。例如《为建设社会主义而学习》,中心词是“学习”,而不是“社会主义”,主要写“学习”,如果写“建设社会主义”就离题了。

  2.明确题材范围在有些作文题目中,往往有一些表明人称、时间、地点、数量等的限制性词语,限定了题材的范围,必须弄清楚。例如《我在老师的眼睛里》和《我们在老师的眼睛里》,这两个题目人称的单复数不同,写作对象就有所区别,前者只能写“我”,而后者就不能只限于定“我”了,只有明确了题目要求的范围,文章才会对题。

  3.明确体裁特点有些题目带有表明文体的词:“论”、“说”、“评”、“谈”、“驳”等表明文体是议论文;而带有“记”、“忆”等表明文体是记叙文。有些题目虽然没有表明文体的词,但从它的内容上也可以明显看出文体上的特点。例如《我的妈妈》、《快乐的星期天》,不是写人就是写事的,都是记叙文;又如《要勇于自我批评》、《自习课能随便说笑吗?》是要说明道理的,要求写议论文;而《日蚀和月蚀》、《水是怎样变成冰的》是要讲明什么事的,要求写说明文。有的题目看不出明显的体裁,这要根据命题者的要求来确定体裁。

  (二)比较审题法

  比较审题法就是找出一组或几组相近的题目,让学生在比较中弄清各个题目对作文要求的区别所在。如采取比较法指导学生分辨一组题材相近而体裁各异的题目:

  1.《小松树》(说明文)

  2.《松树礼赞》(抒情散文)

  3.《松树的启示》(议论文)

  二、培养立意能力

  所谓立意能力,就是确定中心思想的能力。文以意为主,而“意在笔先”,文章必须观点正确,中心突出。培养立意能力,要求学生做到:

  (一)模仿范文立意

  在阅读教学中,结合范文进行立意能力的培养是一条有效的途径。例如:教师在讲完《茶花赋》一文的立意后,让学生自拟题目作文,抒发热爱祖国、歌颂劳动人民智慧的心情,学生便能根据这一立意自拟出《长城赋》等题目。

  (二)把教作文与教做人结合起来,提高立意

  让学生认识到作文与做人的密切关系:一个人的思想境界高,作文立意才高;一个人对事物认识深刻,作文立意才有深度。作文的立意正确与否、高与低,要靠人生观、世界观来保证。因此,作文教学必须通过各种渠道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修养、健康高尚的情操,还要求学生平时注意观察生活,努力提高学生对生活本质规律的认识。这样,写起文章来才能既有高度又有深度。

  (三)再观察立意

  正确、深刻的立意,来源于深刻细致的观察与分析。当学生作文立意遇到困难时,教师要设法组织学生再观察,做到边观察、边分析、边写作,在观察中立意。再观察立意的过程,实质是上引导学生由全面观察到细致观察,即由表及里认识事物的过程。

  培养学生立意能力,不限于以上几种方法,此外还有“析题立意”、“多角度立意”等方法。但是,要做到立意正确、深刻、新颖,就必须多方面开拓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直接发表自己对生活的感受。

  三、培养搜集材料能力

  学生作文材料取源于观察与阅读分为两类:一类是他们自己直接的生活经验,是从家庭、学校、社会直接观察获得的;一类是从阅读当中获得的间接生活经验。

  (一)培养从观察中搜集材料的能力

  1.要注意培养观察兴趣

  刚入中学的学生,首先要培养他们观察兴趣,使学生做到有意识去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做生活的有心人。如让学生描写“上课铃响以后”、“做课间操”等非常熟悉的事件,有的学生不会观察,有的观察不细致,作文笼统;而善于观察的学生,则写得具体、生动。把这样的文章读给学生,不但能鼓励写得好的学生,而且也激起了写得差的学生的观察欲望和积极性。

  2.要求学生全面、深入、细致地观察,克服浮光掠影、粗枝大叶的毛病

  观察之前,要明确观察任务,要求学生能多方面、多角度地去观察,既要细致地观察事物的外部形态,又要做到由表及里,注意事物的内容和彼此之间的联系。

  3.培养学生善于抓住事物的特征和找出事物之间本质区别的能力

  让学生在观察中多比较,既要在静止中对比,又要在发展变化中对比,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更加敏锐和深刻。

  4.写观察日记

  为了积累材料,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写观察日记。写观察日记要做到真实、具体,并写出自己的感受。教师对学生的观察日记要定期批改、讲评。

  (二)培养从阅读中积累材料的能力

  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课文时,应有意识地帮助学生积累作文材料,让学生学习课文中的正确思想、观点,熟记有关人物、事件,标记或抄写重点词句和精彩段落,多读多记有益的内容,为作文积累材料。

  四、培养布局谋篇能力

  布局谋篇能力,包括选材和组织材料两种能力。它是根据文章主题的需要,对材料加以分析、综合,确定材料的剪裁和安排文章结构的能力。

  (一)选材要得当

  1.材料要真实、具体,克服凭空编造的毛病;

  2.选择与主题要有直接关系的材料,克服罗列事例或生搬硬套的毛病;

  3.选材要注意典型性,选择最有说服力和表现力的材料。

  (二)组织结构要严谨

  为了培养学生组织材料、安排结构的能力,教师要通过阅读教学,让学生掌握几种常用文体的基本结构形式、开头和结尾的方法、过渡衔接的方式,使学生明确只有做到剪裁得当、层次清楚、有头有尾、衔接自然,才能使结构完整、严谨。

  (三)编作文提纲

  编作文提纲是培养学生布局谋篇能力的有效方法,作文提纲,就是用最概括、最简练的文字,把审题、立意、选材、组材的结果文字化。这是动笔前最后一个步骤。

  培养学生编写作文提纲的能力,要注意以下几点:

  1.明确编提纲的意义它不仅能保证作文顺利完成,而且能防止写作中丢三落四、顾此失彼的毛病。特别是对发展逻辑思维能力有更大的积极作用。

  3.指导学生编提纲的方法

  通过师生共同讨论,就一个题目编出几个提纲,让学生明白一篇文章的写法可以是各式各样的,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就文题自拟提纲。并要求学生将提纲抄在作文前面,批改时,首先检查、批改作文提纲;作文讲评时,对提纲编写情况也进行总结、讲评。像这样有步骤、有目的认真训练,学生编提纲能力就会逐步培养起来。

  4.掌握提纲的一般形式

  作文提纲一般包括文章的三个组成部分:开头、中间、结尾。中间部分是文章的主体,这部分用来展开文章主题和主要内容,需要多下功夫,反复推敲,篇幅要比开头、结尾长,可以分层来写;文章的开头、结尾不是文章的主体,不但要简明扼要,而且要首尾呼应;文章的三部分之间要有机地配合,要过渡衔接自然,使全文形成一个整体。

  五、培养修改文章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文章要自己改,学生只有学会了自己改的本领,才能把文章写好。”契诃夫说:“写得好的本领就是删掉写得不好的地方的本领。”凡是成功的作家没有不重视修改的。实践证明,修改文章的能力是作文的一项基本能力。学生作文水平要提高,不能不会修改文章。

  1.要有计划、分阶段地培养学生修改文章的能力,每一个阶段侧重一两个方面的修改训练。学生刚入中学时,首先应该集中一段时间培养学生作文的审题能力;过一段时间应该培养学生突出主题进行删改的能力;再过一段时间,应培养学生对全篇内容、结构修改能力。总之,不能要求学生对文章进行全面修改,否则,会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丧失修改文章的信心。

  2.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集体评改和学生自评、互改培养学生修改文章的能力。

  3.把文章修改同评论结合起来,使学生不仅能修改文章,而且还能讲出修改的道理。

  实践证明,为了有效地提高中学生的作文水平,除了对学生进行上述几方面能力的培养外,教师本身也应具有较高的写作水平,在作文教学过程中,从学生实际出发,朝着素质教育的目标,动脑筋、想办法、扎扎实实地进行作文训练,把学生培养成会学、会写、乐学、乐写具有一定写作能力的一代新人。

中学作文 篇3

  “梦想等等我!你别跑,等等我!”也许你曾在梦中见过这一幕:一个女孩拼命地追赶着一个叫“梦想”的东西,而这“梦想”却如顽皮的孩童般使劲儿跑着,不时回头耍弄她一番,但就是不让女孩追到。啊!就差一点点,快要追上了!可这“梦想”又迅速溜走了。

  我也曾是梦中的女孩,执着地追着我的梦想。你知道我苦苦追赶的梦想是什么吗?我的梦想啊,就是钢琴能考过十级。

  在我四岁那年,有一回我看到电视上的哥哥姐姐、叔叔阿姨们用手弹奏着一种黑白相间的乐器,他们的指尖如同在跳舞一般,在琴键那黑白大舞台上翩翩起舞,演奏出一曲曲优美的乐章,指尖的“乐”与“舞”相得益彰,让我沉醉其中,不禁看呆了。看完这场美妙的表演,我兴奋地对妈妈说:“妈妈!妈妈!我想学这个乐器。”妈妈开心地说:“等你五岁时,我就让你学。”就在那一天,我在小小的心里种下了一颗梦的种子。

  盼望着,盼望着,终于盼到了五岁,我刚上幼儿园大班。然而,钢琴对于那时的我家来说,仍是一种极为贵重的东西。妈妈为了给我买钢琴,便向亲戚朋友们借钱,东拼西凑,终于凑足了22000元,让我如愿以偿地拥有了一架钢琴。

  还记得那天放学回家后,我站在阳台上不时翘首观望,等了好长一段时间,才看到一辆大卡车慢慢驶入我的眼帘,我兴奋地从阳台上飞奔下楼。只见,从车上下来了几个壮汉,把我那台宝贝钢琴搬了下来,我像跟屁虫一般寸步不离地跟着,不时摸一摸,虽然帮不上忙,但生怕碰坏了我的宝贝。钢琴终于抬进了我家。眼前那个乌黑亮丽的钢琴真的是我的吗?我不是在做梦吧!我对着这架钢琴爱不释手,恨不得马上就能在琴键上大展身手。梦想终于萌芽了!

  很快,妈妈就为我联系了一个音乐老师,来指导我弹琴。从此,我便尽心练习,虽然每天不停地弹奏,很枯燥也很累,但一想到儿时所见的那一幕“指尖之舞”,便鼓励自己一定要坚持下来。在我三年级那年,妈妈决定放假时让我去考五级。为了考级,我每天更辛苦地练习,一天四五个小时疯狂地演奏着,每次弹完琴,手指都又红又肿,但我怀揣着最初的梦想,告诉自己不准哭。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的努力让我顺利通过了五级,梦想的小苗渐渐长大了,而我离它也越来越近了。明年暑假,我就能去考七级了,我在慢慢地以自己的努力去追逐梦想的脚步。我相信,只要我能持之以恒,一定能追到我的梦想。

  梦想我一定会追到你。

中学作文 篇4

  学中玩 乐中学

  师:我们今天一起学习新韵母,大家先看一幅漂亮的图画,学中玩 乐中学。出示课本ɑi的插图 想想这幅图画的是谁,他们在干什么。

  生:图上画的是一个小姐姐和一个小弟弟比高矮。

  生:图上画的是我和小红背挨着背在比高矮,我们非常友爱。

  师生共同鼓掌

  师:说得非常好我们所要学的韵母的读音就和“背挨着背”的“挨”相同。出示ɑi的卡片,再出示ɑ的卡片,引导学生比较 大家动动脑筋,看看韵母ɑ和ɑi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评:由图入手学拼音,符合儿童认知规律。同时,在看中诱发了小学生思维积极性,增强了口语表达能力。

  生:ɑi比ɑ多了一个i。

  生:ɑ是由一个字母组成的,ɑi是由两个字母组成的。

  师:这位同学观察得真仔细。以前我们学的单韵母就只有一个字母,特别孤单。今天我们学的ɑi是由ɑ和i组成的,它们是好朋友,非常友爱。这样有朋友的韵母,就叫复韵母。请看清老师的口型,跟老师读:ɑi。

  生跟读三遍后,对着镜子练习自读,同桌互读,互相纠正,最后个体表现读

  评:学ɑi的发音时,让学生对着镜子练发音,观察口型变化,不仅能让全体学生参与进来,又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认识ɑi这一复韵母发音时的口型特点,掌握其发音要领,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学中玩 乐中学》。

  师:单韵母有四个声调,复韵母也有四个声调。单韵母只有一个字母,把声调标在字母的头上就可以了,而现在由两个字母组成的复韵母ɑi,声调标在哪呢?出示卡片:āi、ái、ǎi、ài

  生抢答

  生:在ɑ上标。

  生:ɑi的声调还在ɑ上标。

  师:你们说得都对。谁来读读ɑi的四个声调?

  生个别读后,齐读

  师:很好。现在我和一位同学表演一个动作,请同学们看了后,用ɑi的四个声调中的一个来说一句话。

  师和一生靠近站在讲台上,师微笑着用手抚摸生的头。

  生:老师爱学生。

  生:老师爱我们。

  生:老师高,同学矮。

  生:老师是ɑ,同学是i,高高矮矮在一起。

  师生共同鼓掌

  评:适当采用形体语言教学,用形体表现音节,适时说话练习,这样化枯燥为形象,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

  师:发言真精彩。出示投影: 同学们自己试着拼一拼,看谁拼得准。

  生自由读,同桌练读。师出示翻动式卡片,生个体表现认读

  师:下面以小组为单位,组长出示卡片,其他三个同学抢答,同学们之间互相听,互相纠正。

  生分小组练习,师巡视指导

  评:小组合作学习,是使学生全体参与的好方法,因为抢答形式,有了对手,学习兴致高昂。

  师:每个小组都读得特别认真,小组长们也很负责任。现在同学们看卡片翻动式带声调的音节卡片 ,谁来读读﹖出示卡片

  生:d-ǎi-dǎi。

  师:谁试着给这个音节组个词﹖

中学作文 篇5

  浅谈中学作文教学现状及其对策论文

  作文教学应该是彰显学生个性,健全学生人格的一种有效载体,是教师在主导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发展自我,逐渐成为一个自我完善的大写的“人”的运动历程。但应试教育体制炮制出来的教师依旧没能完全走出模式化“精英教育”的思维圈子,致使他们在作文教学中特别注重其结果,忽视其过程,漠视学生主体作为自然人的客观存在,把“人的价值伦为物的交换价值:分数、学历、称谓、头衔等”①。这样,学生作文个性化色彩完全尚失,模式化和功利色彩剧增,学生在作文中丢失了自我,让作文过程游离于创作中的现实主体与伪主体之间,产生无所适从之感,他们故然不能创作出有灵性的佳作,要彻底改变这种状况,必然要从最本质的教育体制和作文评价体系入手,否则都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在“治本”无法企及的情况下,只能就作文现状与对策作简单的思考。

  一、现状

  当前,中学作文教学现状令人堪忧。学生写出来的作文除了教师的或从别人那里借鉴来的,就很少有自己的,在作文创作中缺失自我创造内容。此情形恰似张志公先生所讲:“语文教学在普通教育中恐怕算得上是一个‘老大难’②,而作文教学恐怕又是这个‘老大难’中的‘老大难’”.具体言之,我认为中学作文教学这个“老大难”,主要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

  学生作文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共性凸现而个性全无,文中难以找到自我主体思维的影子。

  中学生作文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我认为原因有三:

  其一、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常以眩目的政治道德泡沫掩饰社会现实与精神现实的真相。教师为了让学生在各种考试中获取高分,以达到自身功利目的,于是在教学中便一味地宣扬“崇尚+光明”这一主题,使中学生作文普遍出现情调轻浅甜腻的状况。让林黛玉似的病态审美的文章逐渐登台亮相,有时反而成为上乘之作。

  其二、教师指导学生作文常以主流与支流的堂皇托词反对学生在作文中展示生活的全貌(包括对社会阴暗面和人性缺陷的展示),导致学生为文与做人之间出现两极对立。即“对作文中所描写的生活形态与作者所经历的生活原生态之间的完全背离”③,让学生在写作文时总在客观现实生活与“虚拟生活”之间徘徊,出现文学与人学、作文与做人的理论与现实的脱节。学生为了能在作文中实现为自己迈向成功,以达到浓墨重彩地涂抹一笔的功利目标,不得已之时,只得以主流内容的写作来博得评价人的“好感”.久而久之,文学与人学就会完全在两条线上相悖而行。

  其三、学生理性认识水平较低,理性思考能力薄弱,加之中学生生活阅历较浅,对生活本质尚缺深层次思考和探索。本来,写作活动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活动,它以“对生存意义的揭示去唤醒人类的灵魂,去洞见被遮蔽的生活底蕴”④,作者既要有对生活的外在表象性的认识,更要对生活现象和本质内容作深层次的理性思考,才能激发出他们智慧的火花,诱发其创作灵感,从而揭示出生活中深刻的哲理和意蕴,才能创造出来源于生活而更高于生活的精神产品。由于中学生对生活理性思考的`缺失,使作文创作自然地停留在生活表象的展示上,既不能“杂取种种”地嫁接、浓缩生活内容,也无法挖掘现实生活中表象背后的实质性的东西,所以写出来的作文总是显得平淡无奇。

  中学生作文假、大、空现象突出,在作文创作中把生活概念化和理想化,教师把作文教学模式化,未让学生在作文中尊重客观现实生活和洞察、反映社会生活轨迹,于是,作文教学中伪主体和伪科学现象十分明显。

  其实,生活就如万花筒。有人认为它是一杯浓浓的咖啡,苦涩之中蕴含着几分缠绵与悠长;有人认为它是一朵美丽的浪花,让人充满着奇妙幻想;也有人说它是一杯苦酒,牵肠挂肚,绞痛难耐。其实,这样的理解才是生活的本真,才是尊重客观现实生活,把生活内容融入作者自身情感体验,从而产生独特的理解、感悟和思考。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作文。()无独有偶,但在我们的许多中学生笔下,要么把五彩缤纷的生活概念化,要么通过作变形手术进行美容,把它理想化,以扭曲客观现实生活的本来面目,编造出自己“心中的生活”以服务于写作。一旦他们写老师,就离不开深夜窗前的那缕灯光,写父母就逃脱不了雨中送伞、冷天送衣等生活情节。这在学生心中已把丰富多彩、变幻莫测的生活模式化、概念化、理想化了。

  我们主张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充分体现阅读欣赏过程中读者思维的再创造。其实,作文亦然,有一千个人就应该有一千种思维,对某一事物就会产生一千种体验,引发出一千种、一万种思考,而今天的情形正好相反。在广大语文教师“大一统”教育观念和学生作文为适应单一主流主题去创造生活的思想影响下,出现一千个人只有一个鼻孔出气,一张嘴巴说话的状况。而且,不少学生在写作中没有生活素材编素材,没有语言套语言。他们所编出的生活素材要么与客观现实远离万里,要么麻皮不爬豆杆,风马牛不相接。他们为了向老师交差,编造出一系列的伪素材和伪语言,使作文完全远离客观现实生活,远离自我,把写作主体完全置于理想化的“真空”世界。

  由于中学作文教学中学生创造精神和自主精神缺乏,于是在学生潜意识中出现“我写的不是我”,致使教师命题中的“无我”和学生写作中的展示“自我”之间进行抗争。尤其是教师总要求学生写带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为国、为民、为时、为事的题材,总是把“利他”放在首位,学生的“自我”意识得不到渲泄,自我形象得不到展示,个性得不到张扬。在老师必须要求学生作文与学生无心作文的矛盾中,使作文中并非自我的伪主体形成。在老师的强硬要求下出现的伪主体写作,并非是学生自我主体的情感自然流露,何以让他们写出有血有肉有骨头的富有灵性的佳作呢?

  再者,不少语文教师在学生习作时习惯性地运用程式化方式教学作文。当然,作为初习者,这种方法能很快地让他们掌握一些作文套路,不致于让写作天马行空,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情况。但作为中学阶段学生而言,老师依旧有意无意识地在作文教学中强调“三段式”、“四段式”谋篇布局,强调作文审题、立意上的“鱼池”和禁区,学生在写作时自觉不自觉地被教师思维所左右,并逐渐地把镣铐箍紧,因为他们生怕考试时由于作文失败而招致十年寒窗付之东流,生怕因高考、中考失败而改变人生航向。这样,在学生潜意识里,他们毫无知觉地利用“学业上的功利性代替了学问上的进取性、探索性。”⑤由于作文教学中教师强调太多,要求太规范。再加之教师以程式化的思维去要求和影响学生创作,不但会使其丧失对自然生活本真的领略和感悟,反而扼杀学生个性发展和创作灵感的产生,这便使作文教学中的伪科学现象出现。这对中学生作文创作是极端不利的。

  二、对策

  首先,教师须转变教育观念,要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主体意识、独立意识、自主探究意识等方面入手,大胆实施学生作为自然人的影响和教育,把他们逐步培养成“学会创造,敢于向权威挑战”的具有个性色彩的、完整的、鲜活的“人”.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人文思考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以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激活写作内驱力,引导他们把对生活的体验、感悟,逐渐“内化”为能力,并以此促进学生个体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使他们逐步踏上展示和超越自然人的坦途。

  其次,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大胆放手引导学生探索生活的奥秘,找回缺失的自我,满足自己作为人的本能的基本心理需求,引导他们多写解剖自我,表现自我的作品,从而找回自我的存在价值。具体而言,可从以下几方面引导学生挖掘自身潜在动力,培养其写作兴趣。

  1、强化学生“我能行”的潜意识信念,克服他们的惧怕、怯懦和悲观心理。因为“培养心灵力量的唯一要求是要相信自己,肯定自己”,只有树起他们的强者信念,才能让他们找到自信心,产生我不是弱者,我能把作文写得更好的欲望。这恰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一个少年,只有当他学会了不仅仔细地研究周围事物,而且仔细地研究自己本身的时候,只有当他不仅努力认识周围的事物和现象,而且努力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的时候,只有当他的精神力量用来使自己变得更好、更完美的时候,他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⑥因此,作文教学要让学生首先认识自己,引导他们把自己的内心情感与外界事物巧妙融合,方能逐渐培养其写作热情。

  2、大胆鼓励学生写作“放胆文”,引导他们多角度展示现实生活和精神风貌,使其在作文中讲真话,抒真情、探真理,从而实现做人与为文、理想与现实、客观主体与创作主体的吻合。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切忌用功利眼光去权衡得失,因为这样反而会钳制自身思维发展,不能引导学生大胆为文。其实,学生作文只要是积极的健康的,只要写出了真情实感,哪怕是他用自己独特的审美眼光去揭示社会的阴暗面或人性的弱点,均可进行大胆鼓励。这正如萧统在《文选》中所语:“文章之道与立身异,立身须谨慎,文章且要放荡。”如果教师不能让学生放胆写作,学生在文中就无法“放荡”,无法表现出生活的多面性和复杂性,个性就难以张扬。

  3、在作文中教师要不断给予学生选择的权利,鼓励他们写“我想写”

  、“我愿意写”的作品。虽然古之有“不依规矩,不成方园”之说,但规矩太多也会阻碍学生潜能开发。作文教学要切实改变轻生活、重技法的状况,要把学生生活宝库的开掘与探索放在首位,引导学生多作写作生活素材和语言的积累,让写作源头活水逐渐丰富起来。教师不可只在技法指导上打转,要引导他们打破一切写作中的固定框框套套,并且把写作内容、形式、主题的选择权完全交给学生,赐予学生自主选择的力量,使他们在写作中逐渐学会“独立行走”,定能写出“我乐意写”的好作品。

  4、鼓励学生把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恶、人文,以提高学生审美价值,使人本精神在作文实践中得以复归。

  在作文教学中,要把作文的工具性、实用性和人文性有机统一起来,引导学生在创作中实现审美教育和人格教育,把变化多端的人间万象、千姿百态的人文景观、奥妙叵测的精神世界和神秘悬妙的社会自然完全渗透到作品之中,通过展示人与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来提高作品的艺术审美。因为,要使作品震憾人心,除要表现一种原生态的要义外,还必须把人的精神、情感融于外物之中,才能产生出超然于物外的东西。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作文时,要鼓励他们大胆地挖掘出他们作为自然人与社会人的内涵,并恰当入文,不断在创作中完善自己,健全自己,并在庞大社会体系中学会恰如其分地进行人生定位。这样,人本精神在作文中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复归。

  改变中学作文教学现状的策略颇多,在此,我反从未能彻底改变当前教育体制和作文评价体系的前提下,对如何暂时改变这种不堪的状况,表征性地提出几点思考策略。但作文教学归根到底落实到一点,引导学生在作文中塑造自身人格,实现人本精神的复归,是让他们健康成长,形成健全人格,最终达到“为文 ”与“做人”和谐统一的一个有效措施。

  参考书目:

  ①《教育探索》20xx.11.18

  ②张志公《张志公语文教育论集》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0版

  ③陈斌等《当代语文教育的改革及对策》《天津师大学报》(基教版)20xx(第二卷)。1.8

  ④梁惠娟《形象思维能力的重要体现》《语文教学通讯》20xx.3.28

  ⑤吴敬东《从两份高考模拟作文分数说起》《语文教学通讯》20xx.3.34

  ⑥(苏)苏霍姆林斯基《少年的教育与自我教育》北京出版社 1943年

中学作文 篇6

  如果有人问我,我妈妈对我怎么样。我也只能笑着摇摇头,不是不知道,而是我不知道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表达母亲对我的照顾和宠爱。

  在批评我时,我从不会有过一丝的怨言,因为我知道,如果她不在乎我,是根本我不会管我的。

  在事业上,难免会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但她从不会把在工作上糟糕的心情带回家。不论是多困难的事,在家里,绝对不会在她脸上找到一点的不开心。就算是在强颜欢笑,但是,她还是能把我们给“骗”过去。在我心里,对我的妈妈,有许多的感受。

  有时,她严肃的像一个不知道笑容是什么的人;有时,她像一位朋友一样无时无刻的陪在我身边,陪我说悄悄话;有时,她又和蔼的不像是我的妈妈,而是我的同学,或同龄的人。在我心里,她总是千变万化,生活中,她总是不断的该给我惊喜,有时,会让我开心的不知所措。

  每当我说起我妈妈时,我都会骄傲的对别人说:“我有一个开明、和蔼、慈祥、能和我打入一块的好妈妈!”

  现在放假了,许多人每天都会三五成群的一起出去玩,而我却不会。有人会问我,当然,我会微笑的回答他们:"我家里有一个我最好的朋友!~"是呀,妈妈,真的是我最好的朋友!~

  母爱,这个次也许许多人都用过,我却很少说它。因为,母爱,只有母亲才有,我们都只是些享受母爱的人。说起这个词,后面连接的除了母亲,还会有谁呢?

  试问,是谁将我带入这个世界?是谁这么多年来无微不至的呵护我们?是谁在你伤心时来到你身边安慰你?。许许多多的问题,但这最终的答案却只有一个——母亲。

  感悟母爱,现在的你,感觉到了多少?又悟出了多少?母亲对我们的爱,你又知道多少?母亲对我们的照顾,你又了解多少?

  每个人的身后,都有一个天使,这一辈子只属于你的天使---母亲。她是一终生的依赖,她那宽大的双翼会永远的守护你。

  你现在发现了吗?!母爱,这个词,你懂了吗?了解了吗?明白了吗?

  ……。

中学作文 篇7

  小溪奔流不息,因为浩瀚碧海是它的希望;鲜花争奇斗艳,因为姹紫嫣红是它的希望;蜜蜂忍耐劳作,因为采撷甜蜜是它的希望。

  自古以来,诸多不朽的巨作曾闪耀在历史的天空,沉淀为千年的哲理,然而这璀璨夺目之明珠不正是希望之神灯所照亮的吗?

  诸葛亮忠贞不二,他希望“攘除奸凶,兴复汉室”,所以有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彪炳千秋;陶渊明罢官归隐,所以躬耕陇亩在“悠然见南山”的桃李萦绕中怡然自乐;杜甫不甘平庸,因为他希望“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以悲智才思拯救苍生,所以“人间疾苦,波底悲斓”,以悲怆独忧国家的诗圣,誉满千古。

  以上桂影斑驳,种种凄美悲恨不正在昭示我们:以希望之灯照亮人生,让自己活出无限精彩吗?若没有希望的种子,哪有梵高--向日葵展开花蕾的期盼?哪有俞伯乐常奏高山流水的希冀?哪有茫茫黑夜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乐观向上?

  叩亮希望之灯,梦想闪着,前途亮着,纵使前方崎岖坎坷,有陡崖、刺林和沼泽,又何惧之有?叩亮希望之灯吧,那里有“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的秀美风光,那里有“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的壮伟奇观!

  绝美的风景在绝陡的险峰上,绝美的人生在绝险的攀登上,人来人往,潮起潮落,心中永存一份信念,永亮希望之灯,即使在险峰上攀登,心中的力量足以让你振翅远行。

  叩亮希望之灯,灯亮着,心不悔。

【【精选】中学作文汇编7篇】相关文章:

中学作文汇编六篇05-22

中学作文汇编4篇05-19

中学作文汇编6篇05-09

中学作文汇编8篇05-05

中学作文汇编九篇04-29

中学作文汇编五篇04-18

中学作文汇编八篇04-16

中学作文汇编7篇04-14

中学作文汇编10篇04-13

中学作文汇编5篇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