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应急预案通用15篇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保不齐会出现一些突发事件,为了尽可能减小事故造成的不良影响,通常需要预先编制一份完整的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食物中毒应急预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食物中毒应急预案1
一、指导思想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把维护学生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做好学校卫生安全工作,减少学生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证正常教学秩序、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学校卫生安全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牢固树立学校教育“健康安全第一,责任重于泰山”的指导思想,切实承担起教育、管理和保护学生的职责。学校本着为学生和教师的身体健康的目的出发,在加强学校常规管理的同时,加强对食堂食品卫生工作管理,即适应对学生非正常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事故,特制定本预案。
二、对中毒者采取紧急处理
1.停止食用中毒食品;
2.采取病人排泄物和可疑食品等标本,以备检验;
3.组织医生对中毒人员进行救治;
4.及时将病人送医院进行治疗,包括急救(催吐、洗胃、洗肠)、对症治疗和特殊治疗;
5.对可疑中毒食物及其有关工具、设备和现场采取临时控制措施。
三、食物中毒的报告和紧急报告制度
1.及时逐级报告
一旦发生食物中毒,班主任或值班教师应及时向校领导或校医报告,学校则向市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和海州区教育局报告。报告内容有:发生中毒的单位、地址、时间、中毒人数及死亡人数,主要临床表现,可能引起中毒的食物等。以利于有关部门积极采取措施、组织抢救、调查分析中毒原因和预防方法。若怀疑投毒则向公安部门报告。
2.保护现场、保留样品
发生食物中毒后在向有关部门报告的同时要保护好现场和可疑食物,病人吃剩的食物不要急于倒掉,食品用工具、容器、餐具等不要急于冲洗,病人的排泄物(呕吐物、大便)要保留,以便卫生部门采样检验,为确定食物中毒提供可靠的情况。
3.如实反映情况
学校负责人及与本次中毒有关人员,如食堂工作人员、值班老师及病人等应如实反映本次中毒情况。将病人所吃的食物,进餐总人数,同时进餐而未发病者所吃的食物,病人中毒的主要特点,可疑食物的来源、质量、存放条件、加工烹调的方法和加热的温度、时间等情况如实向有关部门反映。
4.对中毒食物的处理
在查明情况之前对可疑食物应立即停止食用。在卫生部门已查明情况,确定了食物中毒,既可对于引起中毒的食物及时进行处理。对中毒食物可采取煮沸15分钟后掩埋或焚烧。液体食品可用漂白粉混合消毒。食品用工具、容器可用1~2%碱水或漂白粉溶液消毒。病人的排泄物可用20%石灰乳或5%的来苏溶液进行消毒
四、对中毒场所采取相应的消毒处理
1.封存被污染的食品及用具,并进行清洗消毒;
2.对微生物性食物中毒,要彻底清洁、消毒接触过中毒食物的餐具、容器、用具以及贮存食品的.冰箱、设备,加工人员的手也要进行消毒处理;
3.对化学性食物中毒,要用热碱水彻底清洁接触中毒食品或可能接触过的容器、餐具、用具等,并对剩余的可疑食物彻底清理,杜绝中毒隐患。
五、防范措施
1.健全食物中毒报告制度
学校的食堂要认真贯彻执行卫生部食品卫生以及关于《食物中毒调查报告办法》的精神,以便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2.泛开展预防食物中毒宣传教育
广泛深入的开展预防食物中毒宣传,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广播、黑板报、主题班会、宣传画和实物标本等各种形式,学传普及有关的卫生知识,提高食物从业人员和广大师生员工的卫生管理水平,减少食物中毒发生。
3.前期工作
(1)严把食品原料进货关。学校采购人员要严格把关,定点采购,确保所采购的原料符合有关的规定,从源头上把好食品卫生关。
(2)严把食堂仓库关。学校食堂仓库的钥匙由专人保管,责任落实到人,库房门口有明显标记,规定非食堂工作人员不的进入食堂库房。定期对库房里的原料进行检查,发现变质原料,及时处理,坚决杜绝变质的原料流入餐桌。
(3)严把餐具消毒关。学校食堂对餐具按规定进行严格消毒,确保餐具清洁卫生,防止出现因交叉感染而引发的食物中毒事故。
(4)对每餐的饭菜要做好留样,取每餐的饭菜250克密封好在冷藏箱内保存48小时。
食堂应对食品加强卫生管理,特别是肉类、鱼类和奶类等动物性食品,要防止再生产加工和销售过程中污染。食堂人员要重视个人卫生,定期按规定进行身体检查,发现有不适宜从是食堂工作的病患者或带病者及时调换工作。
控制细菌污染。控制细菌生长繁殖措施,主要是低温保藏。按照食品低温保藏的卫生要求贮存食品。防止食品腐烂变质。
杀灭病原菌。杀灭病原菌的措施主要是高温灭菌,当肉类食品深部温度达80度时,经12分钟可彻底杀死沙门氏菌。各餐的熟食品和剩饭,在销售或使用前必须充分加热。
七、突发性事件的处置
1.在食品加工、供应过程中或用餐时发现食品感官性状可疑或有变质可疑时,经确认后,立即撤收处理该批全部食品。
2.在全校范围内树立食品卫生安全意识,时时警惕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班主任发现可疑病情后(食用某一食品后,两人以上出现同一疑似食物中毒症状),及时报告救治,由初步检查确定,采取以下措施:
食物中毒应急预案2
为了确保公司正常生产经营和全体员工的身体健康,杜绝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根据《食品卫生法》制定我司食物中毒应急预案如下:
一、成立应急小组
1、成立应急小组。蒯卫国为组长,张玉兰为常务副组长,朱洪武、邓昌明为副组长,各部门经理为组员。
2、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人力资源部,人力资源部经理为主任。
二、报告制度
1、发生食物中毒时,中毒者或知情者应立即向分部领导报告病情,后报人力资源部。同时将中毒人员送往医院救治。
2、应急小组接到食物中毒事故信息后,立即互相通知,立即按其职责进入应急状态。
3、根据食物中毒的情况,由公司向上级部门报告中毒地点、中毒人数、中毒时间,基本症状和可疑食物。
4、任何人不得干涉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事故的报告。
三、救治中毒人员
接到食物中毒事故信息后,应急小组及时联系救护车辆,护送中毒人员去医院治疗。必要时,电话通知中毒员工的家人。
四、封存可疑食物及食堂
1、接到食物中毒事故信息后,应急小组责令食堂工作人员对发生食物中毒的食堂、可疑食物进行封存,令其停止生产、出售可疑食物。
2、保留现场,收回售出的可疑食物。配合市、区卫生防疫部门进行调查取证,如实提供有关资料和样品。
3、对发生食物中毒的食堂从业人员实施监控,接受调查。
五、食物中毒事故的处理
1、发生食物中毒的食堂必须接受卫生防疫站的调查、取证和处理。
2、根据公司《食品卫生安全责任状》的内容,对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
3、写出食物中毒的专题报告,报总公司。
六、预防食物中毒措施
1、全体食堂从业人员要树立”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食品卫生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规范操作,杜绝食物中毒事故发生。
2、食品的采购严格《食品卫生法》的有关规定,严禁采购一切有食品卫生安全隐患的食品及原料,从源头上做到万无一失。
3、严格食品贮存”分类、隔墙、离地、上台上架”的原则。严禁一切有毒有害物品进入食堂。
4、从业人员必须严格执行《食堂卫生管理办法》的规定,做好食品的卫生安全工作。
5、从业人员必须持有效健康证上岗,患有妨碍食品卫生安全的疾病时立即下岗休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6、非工作人员一律禁止进入食堂操作间。
食物中毒应急预案3
为贯彻落实卫生部教育部公安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安全联防联控做好学校食品卫生监督工作的通知》精神以及保定市教育局《关于学校集体食物中毒应急处理工作预案的通知》的规定,预防学校食物中毒的发生,保证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制定本预案
一、组织机构:成立保定二中食物中毒应急处理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
主要负责人:xx
监查组:xxx
信息组:宿舍学生会生活部、学生处生活教师
服务组:xxx
二、职责:
1、应急小组组长负责全面工作,平时加强监督管理协调部门之间的工作,一旦发生食物中毒事件,负责组织抢救中毒师生、安排检查现场、调查事件的起因,负责安排善后工作
2、副组长王永来主任负责小卖部的食品安全检查工作,并制定管理措施及检查的各项措施,并与市防疫部门联系接受监督。如果发生食物中毒立刻报告,对小卖部的食品展开全面检查,确定为小卖部的.问题要在组长的领导下及时展开工作,抢救中毒师生解决善后工作,如不为小卖部问题要积极参加工作,配合协调解决问题
3、副组长李立泽主任负责食堂的食物、食品安全检查工作,并制定检查的各项措施及管理措施,并与市防疫部门联系接受监督。如果发生食物中毒立刻报告,对食堂的食品展开全面检查,确定为小卖部的问题要在组长的领导下及时展开工作,抢救中毒师生解决善后工作,如不为食堂问题要积极参加工作,配合协调解决问题
4、监督组每周五实行大检查制度提出发现的问题,并责令限期改正,不定时进行抽查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确保师生安全
5、宿舍学生会生活部要每天坚持卫生检查并客观填写记录表,对发现的如饭菜过期、有异味等及时报告以便检查
6、生活教师坚持每天的检查制度,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并报告学生处
三、应急处理工作预案程序
1、学校如发现集体中毒事件要立即启动应急处理工作预案
2、一旦发现食物中毒必须在第一时间通知校有关领导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
3、由副组长负责组织把中毒的师生送往医院进行抢救,确保在第一时间保证师生的生命安全
4、由组长负责组织调查事故原因,如怀疑有人故意投毒,向公安部门报告并进行立案侦察;防疫站同志到达后立即提取24小时的留样并进行检查;组织人员进行调查询问相关的人员,弄清中毒事件的起因并采取有效措施把中毒人员控制在最小的范围;配合其他部门进行有效的工作
食物中毒应急预案4
一、编制目的
为了切实提高我院应对突发食堂食品安全故事的应急救援力量,保障医院职工和患者的身体健康,依据国家公布的《突发公共卫惹事件应急条例》、苏州市发布的《苏州市突发中毒大事卫生应急预案》等的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制定本预案。
二、工作原则
(一)以人为本,以防为主。
1、以保障全院医患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应急工作的动身点和落脚点。在处置食堂食品安全事故时要以生命救助为主,最大限度地削减人员伤亡,将食品安全事故的影响降低到最低。
2、本院职能部门应强化食堂食品安全监管,主动开展食堂食品安全事故的预防工作,切实做好实施预案的各项准备工作。
3、工作中要以相关法律、法规、规章为指导,与有关政策相连接,确立决策科学、反应按时的处置方式。
(二)统一领导,协调协作。
1、成立食堂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统一指挥食堂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整合现有资源,提高应急处置效率。
2、食堂食品安全事故管理的原则,根据职责分工,亲密合作,认真落实各项应急处置措施。
3、健全食堂食品安全信息报告沟通制度,整合本镇应急资源,强化协同作战力量;必要时快速要求市食品安全委员会调度应急资源,以应对突发食堂食品安全事故。
(三)信息公开、科学果断。
1、各有关职能部门要主动主动公布相关信息,保障信息通畅。
2、食堂食品安全关系全院职工及病患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有关职能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要在第一时间赶到事故现场,依靠科学,提高效率,实行果断措施掌握事态进展,抢救伤员,削减损失,并按时将情况上报有关部门。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全院职工及病患显现的突发食堂食品安全事故时的应急处置与抢救措施。
四、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1、食堂食品安全事故应急组织机构
成立食堂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
组长:分管副院长
成员:总务科长、保卫科长、医务科长、护理部主任
2、食堂食品安全事故小组成员职责
组长:负责总体协调,组织、指挥、做出相应的应急工作布置。
副组长:帮助现场整体工作布置,搜集记录相关情况,形成文字材料。
组员:负责现场救治,与卫生、防疫、医疗等部门联系,查明事因,按时落实相关工作布置,并向食品中毒人员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
五、食堂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流程
1、对食物中毒者实行紧急处理
(1)停止运用中毒食品(饭菜);
(2)采集病人排泄物和可疑食品等标本,以备检验;
(3)组织好对中毒人员进行救治;
(4)按时将病人送医院进行治疗;
(5)对中毒食物及有关工具、装备和现场实行临时性措施;
2、对中毒食品掌握处理
(1)爱护现场,封存盈余的食物或者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原材料;
(2)为掌握食品中毒事故扩大,责令商家和生产经营者回收已出售的造成食物中毒的.食品或者证据证明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
(3)经检验,属于被污染的食品予以销毁或监督销毁;
3、对相关用品实行相应的消毒措施
(1)封存被污染的食品用具及工具,并进行清洗消毒。
(2)对微生物食物中毒,要彻底清洗、消毒接触过引起中毒食物的餐具、容器以及存储过程中的冰箱、装备,加工人员的手也要进行消毒处理,对餐具、用具、抹布最简洁的方法是实行煮沸方法,煮沸时间不应少于5分钟,对不能进行热力消毒的物品,可用75%的酒精擦拭或用化学消毒剂浸泡。
(3)对化学性食物中毒要用热碱水彻底清洁接触过的容器、餐具、用具等,并对盈余的食物彻底清理,杜绝中毒隐患。
4、食物中毒紧急报告制度,发生食物中毒或者疑似食物中毒事故和接受食物中毒事故的报告应按时填写《食物中毒事故报告登记表》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和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说明发生食物中毒的单位、地址、时间,中毒人数,以及食物中毒等有关内容。
5、环境处理组。由职能部门牵头快速查明主要污染源、污染种类以及污染影响,在职责范围内按时掌握污染的扩建,消退危害,并对潜在危害连续监控。
六、责任追究
1、针对外包食堂,我院具有监管职能,一旦发生食品安全大事(事故),善后工作由医院药品食品卫生科,负责突发大事应急处理工作小组集体研讨,制定处置方案。
2、责任追究:外包公司负责落实执行;属公司管辖的,由食堂食品安全突发大事应急领导小组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集体研讨确定。
3、大事处理结束后,立刻着手清查隐患,堵塞漏洞,组织食品管理和从业人员全员培训,并对员工进行情况通报和教育。
七、附则
依据实际情况的改变,每年按时修订本预案。
食物中毒应急预案5
1、监控措施
1)关注防疫部门、医疗机构、国家相关部门、酒店安全部门的信息,发现疫情时立即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2)做好宣传工作,避免产生恐慌,及时了解各种疾病的预防措施。
3)做好餐饮部的餐具及环境的卫生消毒工作,并定期检查。
4)杀虫灭鼠工作常抓不懈,并由专人负责。领导要定期进行检查、督促工作。
5)对健康证进行定期筛检,避免出现健康证过期而未进行健康检查的情况出现。
6)定期检查饮用水,避免水源污染。
2、事件及响应分级
1)事故分级
Ⅰ级,重大卫生防疫事件,国家规定的'已启动相关应急预案的。
Ⅱ级,一般卫生防疫事件,指省内传播的疾病、已造成人员死亡案例的,已启动省级相关预案的。
Ⅲ级,较轻卫生防疫事件,指虽未大面积传播但对本部门工作及酒店造成影响的。
2)响应分级
Ⅰ级响应,当发生Ⅰ级事故时,酒店及上级部门启动应急预案时,启动本部门的Ⅰ级响应,服从酒店及上级部门的领导指挥。
Ⅱ级响应,当发生Ⅱ级事故时,酒店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在酒店应急救援指挥部的领导下,开展应急工作,并服从上级领导的指挥。
Ⅲ级响应,当发生级事故时,本部门员工应在部门经理的领导下,开展应急工作
3、应急处置
本着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的原则
a)当酒店及上级部门启动应急预案时,本部门员工应积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服从上级主管部门的统一领导
b)配合卫生部门的工作,根据不同的传染源,采取相应的措施,做好本部门的卫生消毒工作。
c)对疑似感染人员,应尽早采取隔离措施,并对其可能接触过的物品和场所进行消毒。
d)在酒店应急救援指挥部的领导下,做好预防控制工作。当事态恶化时应立即向卫生部门等相关部门报告,请求支援。
食物中毒应急预案6
学校是人群集中的地方,也是食物中毒的易感场所,因此根据我校具体情况,制定应急处理预案如下:
一、组织领导:工作领导小组及联系电话
组 长:
副组长:
组 员:
二、具体职责
1、总指挥:校长
2、副指挥:副组长
3、报告:分管校长及向区卫生监督机构和同级行政主管部门报告事件发生情况和初步处理意见
4、负责救治:卫生老师、总务主任及有关人员
5、保护现场:总务处、食堂工作人员
6、解释工作:学生处
7、协助调查:校长、学生处、总务处及其有关人员
8、调动人员:学生处、团委、总务处
三、具体实施措施
(一)预防工作
1、食堂从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2、食堂从业人员必须每天做好晨检及体温自测工作
3、坚持正规渠道进货,做好货源检验工作
4、做好验收、验发检查登记工作
5、做好台帐记录
6、做好食品留样、登记工作
7、做好消毒工作
8、做好生熟分开工作
9、做好冰箱的生、熟、半成品分开存放及清洁工作
10、食堂人员如发现“五病”,立即调离岗位
11、与街道警署联系共同管理,制止校园周边的小摊贩向学生出售食品
(二)应急措施
1、一旦发生中毒事件,立即启动应急机制网络,卫生教师、班主任、校长、等领导立即到场,迅速组织人员,积极采取措施,使病人能及时得到抢救治疗。
2、立即向区卫生监督机构和同级行政主管部门报告中毒发生情况和初步处理情况。报告内容包括:
(1)报告中毒人数和发生时间、死亡人数
(2)患者的主要症状和落实抢救情况
(3)患者的涉及范围
(4)目前正在处理的主要工作
3、向家属告诉患者的病情和治疗的一般情况
4、密切注意新病例发生,并及时落实抢救治疗措施
5、在未查明中毒食品前,对剩余食品、留样食品、原料、半成品的处理在做到:
(1)不出售
(2)不继续加工使用
(3)不继续食用
(4)不销毁
(5)原样保存
6、在卫生执法人员到达前,不对食堂进行特殊的清扫,不对餐具进行消毒处理
7、如实向卫生监督机构和同级行政主管部门汇报中毒事件情况,主动配合做好调查处理工作
8、根据中毒发生的原因,切实采取正确性的'整改措施,并落实到位。
9、在查明病因后,对中毒场所要采取相应的消毒处理
(1)对微生物性食物中毒,要彻底消毒清洁,消毒接触过中毒食物的餐具、容器、用具以及储存食物的冰箱、设备、加工人员的手也要进行消毒处理。对不能进行热力消毒的如:餐具、用具、抹布采用煮沸的方法,时间不少于5分钟。对不能进行热力消毒的用75%酒精擦试用或用化学消毒剂浸泡。
(2)对化学性食物中毒、用热碱水彻底清洁接触过的中毒食品或可能接触过的容器、餐具、用具等,并对剩余的可疑食品进行彻底清理,杜绝中毒隐患。
食物中毒应急预案7
1目的
本预案设定于职工食物中毒后的紧急处置,要求相关部门在一旦发生食物中毒事件时,要沉着对应,要在保护自身的前提下,协助防疫部门做好查清毒源工作,防止二次中毒污染,同时要求稳定职工情绪,保障收费秩序的正常运行。
2适用范围
当职工食物中毒时,启用本预案。
3职责
3.1分管安全的副处长负责职工食物中毒事故的领导。
3.2站领导、总值班负责现场抢救指挥。
3.3当班班长、稽查员负责现场控制。
3.4办公室、监控室负责通讯联系(市、区防疫疾病急救中心:____*)
3.5办公室负责控制现场的后勤保障,并封闭食品毒源,协助防疫中心查清食品中毒源,防止二次中毒。
4工作程序
4.1报警
当中毒事故发生(非)当事人应立即向当班班长汇报。当班班长发现当事人有呕吐症状,疑似食物中毒,立即向站领导、总值班报警。站领导、总值班立即赶到现场,掌握现场情况,首先查明是否食物中毒、发生时间、中毒人数,掌握第一手资料。
4.2当班班长指挥稽查人员控制现场,严禁人员接触食物毒源。
4.3根据中毒情况由站领导、总值班拨打(市、区防疫疾病急救中心)请求支援,进行抢救。
4.4核实上报
根据事故发展情况核实清楚由站领导、总值班向管理处负责安全的副处长汇报。管理处分管副处长接报后,根据情况作出决策,布置各有关部门,有关单位进行抢救,根据《江苏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和抢救需要向公司领导汇报,必要时赶往现场或在管理处或以其它适当方式领导抢救工作。
4.5在控制中毒现场的`同时,封闭食品毒源,协助防疫中心查明食品中毒源,防止二次中毒。
5指挥
5.1站领导、总值班在接报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赶赴现场指挥,必要时可成立临时指挥小组,由现场最高领导任指挥长。
5.2发生重大食品中毒事件时,管理处分管领导接报后应赶往现场协助现场指挥。
5.3首先组织人员隔离、封闭食品中毒源。做好通风工作,确保现场人员安全,稳定收费人员情绪,阻止事态进一步扩展。
5.4根据事故严重程度,要求交警配合疏通道路,进行抢救。
5.5根据事件发展的性质,配合协助公安、防疫部门采取相应的处理办法进行抢救,尽量减轻损失。
6抢救结束后的处置
6.1对制作现场及餐具、灶具、橱具进行清洗、消毒、通风,防止二次污染中毒。由办公室将善后处理结果向站领导、总值班报告。
6.2对冷藏、冷冻食品经防疫部门检验后方可食用。
6.3事故处理完毕后,由现场总指挥总结应急抢救工作的经验教训,同时提出改进意见,完善预案,并报管理处安全生产办公室。
食物中毒应急预案8
为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工作,保障广阔师生员工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提高学校应对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患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依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特制定本预案。
学校一旦发生疑似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患等突发事件,应当遵循以下程序应对处理。
1、停止供餐:马上停止学校食堂或小卖部供应的食品。
2、准时报告。
(1)条件:有5人(含5人)以上疑似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患症状。
(2)程序:发觉师生有似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患时,应快速报告学校,同时拨打“120”电话或直接送医院进行处理。学校要快速向上级部门及卫生防疫部门报告。
(3)内容:
①疑似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患的人数、症状及第一例发生时间。
②学校的`校名、责任人、地点和联系电话。
③供应单位的名称、责任人、地点和联系电话。
④目前状况、事情的经过和紧急处理措施。
⑤报告时间和报告人。
3、启动应急处理程序
(1)准时将患病师生送到就近医院,协助卫生气构救治患者。
(2)做好排摸调查工作,收集信息。
(3)准时通知家长。加强家校联系(派专人接听家长咨询电话),以免延误救治时机。
(4)在事件发生的第二天做好随访工作,连续排摸调查,支配专人做好家长解释工作,并将有关状况准时书面报告教育局,直至全部患病师生全部康复到校上课。
4、保护现场:保留造成或导致疑似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患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设备和现场。
5、协作调查:协作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调查,按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照实供应有关材料和样品。
6、掌握事态:落实卫生行政部门要求采取的其它措施,把事态掌握在最小范围(包括教学秩序和下一餐用餐等)。
7、保险介入:同时通知保险机构介入。
8、必要时报告公安、工商等部门。
食物中毒应急预案9
学校本着为学生和教师的身体健康的目的动身,在加强学校常规管理的同时,加强对食堂食品卫生工作管理,即适应对学生非正常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事故。提高熟悉,加强领导,把维护学生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做好学校卫生安全工作,削减学生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证正常教学秩序、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充分熟悉加强学校卫生安全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根据上级有关部门关于学校突发事件“镇静应付、措施坚决、快速反应、高效处置”的总体要求。
在专心做学校食品进货、加工、消毒、留样等工作的基础上,尽最大可能防止食物引起的中毒事件的.发生,保障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原则树立“责任重于泰山,安全第一”的思想,抓平常,敲警钟,以防为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措施坚决,快速反应,高效处置。
(二)组织管理学校校长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详细负责,切实加强领导,成立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详细负责学校食品安全工作。成立群体性食物中毒处置领导小组,措施坚决、快速反应、高效处置”的总体要求。
在专心做学校食品进货、加工、消毒、留样等工作的基础上,尽最大可能防止食物引起的中毒事件的发生,保障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原则树立“责任重于泰山,安全第一”的思想,抓平常,敲警钟,以防为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措施坚决,快速反应,高效处置。
(二)组织管理学校校长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详细负责,切实加强领导,成立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详细负责学校食品安全工作。成立群体性食物中毒处置领导小组,一旦发生群体性食物中毒,马上启动应急预案,处置领导小姐协调开展工作。
食物中毒应急预案10
食物中毒多因食品、饮料保洁不当所致,其中毒症状多见于急性肠胃炎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为保障住店宾客及全体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不发生食物中毒事件,必须采取以下措施,预防食品中毒事故,保证酒店客人及所有人员的生命安全。
一、预防措施:
(一)饮食安全事故的种类及预防措施:
1、肉、蛋、家禽、水产类及乳类等引起的沙门氏毒中毒,多由于对带菌食物加热不足或运输贮藏时再次被污染,在食前又未加热灭菌而造成沙门氏菌食物中毒。由剩饭、剩菜、熟肉制品、死螃蟹等引起的病源性大肠杆菌中毒。
预防措施:
a、生熟食品的用具和容器分开使用;
b、食品低温冷藏5摄氏度以下保存,抑制细菌生长;
c、食用采购回的熟肉制品前再高温处理一次,杀死细菌;
d、禽蛋类在食用前必须煮沸8分钟以上;
2、由带菌者污染了熟食而引起的痢疾杆菌中毒,中毒食物为肉、奶等熟食。
预防措施:
a、患者和带菌者严禁炊事操作;
b、 熟食品的用具和容器分开使用;
c、 用采购回的熟肉制品前再高温处理一次,杀死细菌;
d、 生吃的蔬菜要清洗干净;
3、由海产品、暴腌蛋品、肉类、凉拌菜引起的副溶血性弧菌中毒。
预防措施:
a、炊具分开,注意洗涮、消毒,防止生熟食品交叉污染;
b、 物烹制时要煮透,防止外熟里生;
c、 盐渍海蛰等水产品时保存需用40%盐水浸渍保存,食用前反复用清水洗净,外加食醋或蒜泥。
4、由剩饭、牛奶、糕点、熟肉、冷荤等引起的葡萄球菌中毒。常见肉类、鱼类及其制品引起的产气荚膜梭菌中毒。由剩米饭、熟肉、奶制品、鱼类、肉菜汤等引起的蜡样芽孢杆菌中毒。
预防措施:
严禁化脓性皮肤病患者操作食品、食具,以免污染,杜绝质量不合格的`牛乳。
a、有计划做饭,尽量不剩或少剩;
b、剩米饭食前应高温灭菌;
c、剩米饭不得掺入新米饭中微温即食;
d、有异味、变质面食不能再吃,不得掺入面粉中发面食用。
5、由发酵豆谷类制品、肉类和罐头等食品引起的肉毒梭菌中毒。
预防措施:
a、自制发酵豆谷类食品时,制作前要做加热灭菌;
b、贮存发酵后的食品,需回锅加热后食用。
6、由霉变玉米、茶生、小麦、大米等引起的黄曲霉素中毒。食用霉变甘蔗轧得汁、腐烂的生姜造成的中毒。
预防措施:
a、粮食水份应保证在14%以下,湿度不超过70%;
b、霉变的食物不能食用;
7、赤霉病毒中毒,常见为被禾谷镰刀菌污染了的粮食或面粉。
预防措施:采购来把关,杜绝食用霉变的粮食;
8、吃了没炒熟的四季豆、芸豆,鲜黄花菜、鲜蚕豆、鲜木耳、没煮熟的豆浆。
预防措施:厨房要按照程序、工艺加工。
二、重要领导、贵宾重大宴会预防食物中毒措施
1、采取专人、专购、专人验货、专人管理。
2、专人进行制作烹制。
3、专人服务上桌。
4、食品留样待查。
5、质检部全程跟踪检查。
三、应急处理机构组织体系与职责:
(一)餐饮部:检查后厨房日常菜品操作与食物储藏的规范,如遇紧急事故,做好留样工作;
(二)采购部:严格把好采购关,对购进原料的质量负首要责任;
(三)人资部与财务部:在总经理的指挥下紧急事故发生时负责资金主调配工作;
(四)保安部:维持酒店正常工作秩序,负责伤员疏散、护送工作;
(五)工程部、管家部、餐厅部,协助保卫部进行伤员的护送工作;
(六)质检部: 不定期对后厨房的食品卫生进行抽查。
(七)行政办公室:负责车辆运送及本部门员工调配。
四、紧急预案
1、中毒事故发生后,无论是员工或是顾客,发现人员应立即报告本部门负责人,保安部负责人,分管副总。及总经理,最迟不超过五分钟。
2、各负责人到达现场后,了解中毒人员身体状况,身份国籍、中毒原因,数量,分管副总根据情况上报总经理,由总经理决定是否报警和拨打急救中心“120”电话急救。
3、无论是否报警,保安部负责人要第一时间安排保安,保护现场清退闲杂人员。
一、不报警,不报急救中心。
如果现象很轻微,总经理确定不报警,视中毒人员身份分别处理,如果是员工,中毒严重且人数较多则由部门负责人、行政办公室人员、人力资源部人员,陪同分散就近就医,由行政总监安排车辆运送。如果中毒者是员工不严重,则由部门负责人、人力资源负责人做好安抚工作。如果中毒者是客人无论轻重,则由大堂经理,分管副总经理立即就近送医院治疗,并做好安抚。
二、报警、报急救中心。
1,总经理确定报警后,由保安部经理负责向公安机关报警,由大堂经理向急救拨打“120”中心呼救,若中毒者情况危急可由行政办公室安排专车送就近医院抢救。并通知中毒者单位或家人。
2,保安部应第一时间安排人员到现场保护,不让任何人接近有毒或可能有毒物品如药物、容器、饮品、食物残留、呕吐物等。
3,保安部负责安排车位,人员等候警车、急救车到来及离开。
4,保安部负责维持现场秩序,防止闲杂人员围观
5,大堂经理协助对中毒者私人物品进行登记,并一式两份留存、上报。并记录警车、急救车到来离去时间,警方人员姓名等资料登记备案。
6,如怀疑有人投毒,保安负责人应排查可疑人员,发现后保安部立即滞留并交警方处理。
7,保安部负责人配合急救中心医护人员的抢救工作,情况严重时随中毒者前往医院,适时做好对中毒者的访问记录。
8,如中毒者已死亡,应保护好现场,按总经理指令,配合公安人员、法医的工作。
食物中毒应急预案11
(一)确定诊断
1.查明原因根据中毒者发病急,短时间内同时发病,发病范围局限在食用同一种有毒食物的人等特点,找到引起中毒的食品,并查明引起中毒的具体病原体。
2.临床症状符合食物中毒的'临床特征。
3.细菌学及血清学检查对可疑食物、患者呕吐物及粪便进行细菌学培养,分离鉴定菌型,作血清凝集试验。
4.动物试验疑为葡萄球菌肠毒素中毒时,可取细菌培养液或肠毒素提取液喂猫(或灌胃),观察有无胃肠道症状,特别是呕吐反应,其他内毒素也可注入小白鼠腹腔观察其有无症状出现。
(二)患者处理
1.迅速排出毒物对潜伏期短的中毒患者可催吐、洗胃以促使毒物排出;对肉毒中毒早期病例可用清水或1:4000高锰酸钾溶液洗胃。
2.对症治疗止腹痛、腹泻,纠正酸中毒及补液,抢救循环衰竭和呼吸衰竭等。
3.特殊治疗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可用抗生素治疗,但葡萄球菌毒素中毒一般不需要用抗菌药,以保暖、输液、饮食调节为主。肉毒中毒患者应尽早使用多价抗毒血清,注射前要做过敏试验;并可用盐酸胍以促进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
食物中毒应急预案12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确保XX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保障教职员工的身体健康,根据《食品卫生法》、《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第二章组织机构
第二条学校成立食物中毒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下设食物中毒应急救援办公室,具体开展现场控制、现场救援、事后调查、善后等工作。
第三条学校分管食堂工作副校长担任救援领导小组组长,食堂监管部门处长担任救援领导小组副组长,学校伙食管理委员会成员担任救援领导小组成员。
第四条学校食堂监管部门分管副处长担任应急救援办公室主任,统筹开展行动。
第三章工作职责
第五条食物中毒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全面负责食物中毒应急救援预案的审批、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向上级汇报和向相关单位通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求援请求。
第六条食物中毒应急救援办公室负责具体指挥工作。包括组建应急救援队伍、负责危险源的确定及潜在危险性的评估,发生重大事故时,协助做好情况通报及事故处置工作。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求援经验教训。
第七条应急救援中,办公室成员承担以下工作职责。
1. 现场控制:负责控制现场秩序,稳定人员情绪,及时向领导小组报告事故信息;
2. 现场救援:负责治安保卫疏散工作,负责现场医疗救护指挥及受伤人员分类抢救和护送转院工作;
3. 事后调查:收集各种现场证据供进行事故分析使用,通过调查形成调查报告;
4. 事故善后:处理伤亡人员的保险理赔,设备的维修、清理,现场恢复生产,安抚人员的'情绪。
第八条启动应急预案时,后勤物资供应科、保卫科、交通服务部需配合落实相关设备、人员和车辆的使用,对救援活动提供保障。
第四章食品安全管理
第九条食物中毒事故识别:食物中毒是指食用了由细菌感染,或者被有毒物质(有机磷、砷剂、升汞)污染的食物,以及食用了食物本身的自然毒素(如毒蕈、毒鱼)等引起的食源性疾患。发生食物中毒后,病人会出现呕吐、腹泻、头痛、阵发性腹泻、发烧和疲劳等症状。病情严重,感染痢疾时,大便里会带有脓血。症状的严重程度取决于误食病菌的种类和数量。这些症状可能在进食不洁的食品后半小时,或几天后发生。一般持续一到两天,但也可以延续到一个星期和10天左右。
第十条学校每年组织对食堂工作人员进行预防食物中毒专项培训。要求食堂建立健全内部食品卫生管理的规章制度,严把原料采购关,保持食物新鲜,加工要求烧熟煮透,生熟食物要分开,防止炊具交叉污染。
第五章应急响应
第十一条应急程序和原则
1. 应急程序:当发生食物中毒事故后,须立即向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报告,应急救援办公室收到通知后立即启动应急救援程序。
2. 应急救援原则:一是判断伤情,根据伤情决定救援方式和救援对象先后次序;二是应急救援力求距离最近、方法最简单、效果最佳。
第十二条应急响应
发生或者可疑发生食物中毒或传染病时,应急救援办公室积极采取措施控制事态的发展,启动应急救援程序,并及时向领导小组汇报。
1. 学校兼职医务人员立即到现场进行初步检查;
2. 立即安排交通工具将中毒者送到就近医院。对食物中毒病情较轻者,组织人员陪同送往就近医院治疗;并办理有关治疗或住院手续。
3. 及时向杨浦区食药监局报告,详尽说明发生食物中毒事故的地址、时间、中毒人数、可疑食物等有关内容。可疑食品须留样封存,标上“危险”字样,并冷藏保存,保存好污染食物的包装材料和标签,如罐头盒等。同时立即封闭厨房各加工间,待调查取证后方可进行消毒处理。派专人保护现场,搜集可疑食品及患者排泄物以备检验。对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同宿舍居住的)在卫生防疫部门的指导下,采取隔离和检疫。
4.配合杨浦区食药监局做好工作,对同时就餐尚未发病人员或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就地观察,必要时停工观察。
5.事故及紧急情况得到遏制后,注意保护事故现场,不得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毁灭有关证据。
6.善后处理措施
(1)做好中毒人员的安抚工作,待检验报告出来后,确定责任;
(2)对致残、致病、死亡的人员,按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补助和抚恤;
对事故主要责任人员,按有关规定处理。
(3)事件处理完毕后,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应组织相关部门认真总结,自觉查找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加强管理,吸取教训,杜绝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同时作出书面报告。
第六章应急状态解除
第十三条一般中毒事故,指没有造成人员伤亡,轻微中毒人数5人(含)以下,应急救援办公室进行事故调查,分析事故原因并形成调查报告,向领导小组上报调查报告。通过事故调查总结经验教训,加强培训。当确认事态已经得到控制,警报已经解除,由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宣布应急状态的解除。
第十四条重大中毒事故,指人员伤亡1人以上,中毒人数达到5人以上,由上一级领导机关组织调查和宣布应急状态的解除时间,相关部门配合。
食物中毒应急预案13
为有效预防、按时掌握和消退食物中毒大事及其危害,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正常秩序,同时提高医疗卫生人员对群体性食物中毒大事的应急处置工作力量,有效把握应急救援程序及方法,依据《突发大事应对法》及《食品安全法》的要求,制定本预案。
一、应急处理的组织领导
为强化我院群体性食物中毒应急处置工作的统一领导和指挥,成立医院群体性食物中毒应急处置工作应急领导小组,下设医疗专家小组、管理报告小组、后勤物资保障小组。
1、医院群体性食物中毒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
领导小组的职责是:在上级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负责领导、指挥我院群体性食物中毒应急处置工作,组织实施各项诊疗工作,统一调配全院人力、物力等资源,制定预防掌握对策与措施,商量确定我院防治工作的重大问题与事项。
2、医院群体性食物中毒应急处置医疗专家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
专家小组的职责是:对可疑及确诊病例进行会诊,提出疾病诊断看法和治疗方案,指导医疗救治、医务人员的'防护和消毒隔离工作。
3、医院群体性食物中毒信息管理报告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
管理报告小组职责:负责监测我院疫情,按时汇总,上报至医院群体性食物中毒防治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同时上报至疾控中心。
4、医院群体性食物中毒防治应急处置后勤物资保障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
物资保障小组职责:在本院发生突发大事后,按时提供救治工作需要的相关物资,包括床位、药品、急救装备、生活用品等。
群体性食物中毒应急领导小组及各应急小组成员的手机应24小时开机,院内召集紧急会议及紧急会诊时,在岗人员应在10分钟之内到位。
二、应急处置流程
1、接收三人以上食物中毒患者或病情严峻有生命危险食物中毒患者时,即刻通知医务部(工作日)或总值班(夜间、节假日)。
2、医务部或总值班接到通知后,依据详细情况,马上向分管院长汇报,分管院长向应急领导小组汇报,依据中毒患者人数、病情等情况推断是否启动应急预案,如无须启动,由科室组织力量抢救,必要时由医务部或总值班调动医疗应急队伍参与救治。如需启动应急预案,即刻组织院内力量参与救治。
3、院感办按时汇总食物中毒大事中发病人数及救治情况,上报至医院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同时上报至疾控中心。
4、如人数骤增,由医院群体性食物中毒防治应急处置后勤物资保障小组按时保证床位、药品的供应。3人以上类似食物中毒病症就诊,院感办负责上报信息至应急领导小组和疾控中心医务部或总值班调动应急处置队伍人员参与救治工作。
食物中毒应急预案14
在酒店如发现任何人有中毒情况,无论是误服或故意服毒,应立即通知值班总经理或夜值经理,在值班经理的指挥下需采取以下措施:
1.拨打急救中心电话“120”呼救,如医务人员没有及时赶来,中毒者有生命危险,要将中毒者送附近医院抢救,并通知中毒者的'单位或亲友。
2.保护中毒者所在现场,不要让任何人触摸有毒或可疑有毒的物品(如:药物、容器、饮品及食物、呕吐物等)。
3.安排好车位以便警车和救护车到达及离开时用。
4.将中毒者的私人物品登记并交与警方。
5.劝阻闲杂人员围观。
6.将有关资料(包括警车、救护车到达及离开之时间、公安机关负责人姓名等资料)登记备案。
7.发现投毒者或可疑人员,立即滞留,交公安机关处理。
食物中毒应急预案15
㈠预防措施
1、把好食堂、小卖店食品原料进货关。采购人员要严格把关,定点采购,确保所采购的原料符合有关的规定,从源头上把好食品卫生关。
2、严把食堂仓库关。学校食堂仓库的钥匙由专人保管,责任落实到人,使用原料时要进行检查,发现变质原料,及时处理,坚决杜绝变质的原料流入餐桌。
3、把好餐具消毒关。学校食堂对餐具按规定进行严格消毒,确保餐具清洁卫生,防止出现因交叉感染而引发的食物中毒事故。
4、对每餐的饭菜要做好留样,取每餐的饭菜250克密封好在冷藏柜内保存24小时。
5、严把工作人员个人卫生关,食堂、小卖店人员定期按规定进行身体检查,发现有不适宜的病患者及时调换工作。
㈡现场处置及救援措施
1、立即停止食堂、或小卖店的生产活动,并向教育主管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2、以最快速度将中毒人员送往县医院,无交通工具时拨打急救中心电话“120”请求救助,积极配合协助卫生机构救助病人。
3、封存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设备和现场,无关人员不允许到操作间或留样处。
4、组织教师组成陪护人员队伍,安排本单位人员负责陪护,无关人员未经批准不准到医疗单位探视,以免影响治疗秩序。
5、稳定师生情绪,要求各类人员不以个人名义向外扩散消息,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混乱。
㈢事故报告及现场保护
1、配合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调查,按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
2、落实卫生行政部门要求采取的其他措施,把事态控制在最小范围。
3、根据领导要求,分别向上级主管部门和防疫部门报告事态的进一步发展的.。
4、采取紧急措施,未经允许,一切外来人员禁止进入校园。如有个别家长来校探视,事件处置领导小组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和接待工作。
5、如有新闻媒体要求采访,必须经过学校同意,未经同意,任何个人不得接受采访,以避免报道失实。
6、维护正常的学习秩序和工作秩序,广大教师要做好食物中毒人员的思想工作。
㈣事故调查及处理
1、由易发安全事故领导小组负责组织调查事故原因,分清责任归属。如怀疑有人故意投毒,向公安部门报告并进行立案侦察;防疫站同志到达后立即提取24小时的留样并进行检查;组织人员进行调查询问相关的人员,弄清中毒事件的起因并采取有效措施把中毒人员控制在最小的范围;配合其他部门进行有效的工作。
2、根据事故调查结果,依照法律法规或学校规章制度对相关责任人做出处理。
【食物中毒应急预案】相关文章:
食物中毒应急预案09-16
食物中毒应急预案09-27
食物中毒应急预案08-31
食堂食物中毒应急预案08-23
医院食物中毒应急预案06-26
预防食物中毒应急预案01-01
学校食物中毒应急预案03-26
【优秀】食物中毒应急预案11-11
食堂食物中毒应急预案01-21
学校食物中毒应急预案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