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随笔

时间:2021-08-23 20:01:23 随笔 我要投稿

童年的随笔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应该很少人不知道随笔吧?随笔是散文的一个分支,是议论文的一个变体,兼具议论和抒情两种特性。经典的随笔都有哪些?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童年的随笔,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童年的随笔

童年的随笔1

  20世纪80年代初,人们的生活还不富裕,平时要是不小心打烂一个碗,父亲的巴掌是不会轻的。我七岁那年,就因为端的碗掉在地上,碰掉了一小块儿,父亲的巴掌就让我的屁股疼了三天。

  第二年大年初一早上,小伙伴来叫我玩,我高兴地端着饺子往外走,不小心让门槛绊了一下,手上的碗就飞了出去,落地后一分为二,跟着我的小狗吃上了过年饺子。我想:这下可闯祸了,半年摔破两个碗,父亲还不把我的屁股打烂?

  我趴在地上吓得不敢动,母亲过来拉起我说:“孩子,没事吧?”我看父亲也过来了,眼泪就开始在眼眶里打转。父亲赶紧说:“别哭别哭!碗碎了没关系,今天是大年初一,这叫‘岁岁平安’,大吉大利啊!”原来“碎”在正月里可以是“岁”,我从此学会了“岁岁平安”这个词。

  男孩子最爱放鞭炮,而一年里只有在正月父母才让我们放,就是把压岁钱都买成鞭炮,他们也不会责怪,大不了叮嘱两句“放的时候要小心”。有时我们把火药剥出来,拼成一个图案,一点火光四射,看起来很有艺术性。一连十几天,天天鞭炮陪伴,鞭炮声一响,欢笑声一片,我们可以一直这样玩到开学,那真叫一个过瘾!

  正月里,谁也不过问学习的事,虽然我们大部分在腊月刚放假的几天就把作业“赶”完了,但要是在暑假,父亲会说:“作业写完了就不会再看看书?你学习是第一名还是怎么的?”母亲也会说:“你看人家那个谁,考试比你好还整天在家看书呢,你就知道玩儿!”而在正月里,这样的情况是绝对不会出现的,有时想看书,父亲反倒说:“出去玩吧!以后学习的时间长着呢!”母亲也跟着帮腔:“大正月呢,找你们一伙儿的玩吧,‘磨刀不误砍柴工’,好好玩脑子才灵光呢,等开学了再学习也不迟!”奇怪!在正月里,玩也成了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了!

  正月里,我们平时不敢提的要求都可以提出来,父母会想法儿满足我们;正月里,就是说错了话,父母也会说“童言无忌”;正月里,我们可以睡懒觉,可以赶庙会;正月里,我们可以天天吃好的……小时候的正月真让人难忘!当然,我们也不敢太“放肆”,以免父母“秋后算账”。

童年的随笔2

  W农场是柳州市郊区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场,小的时候,我随工作的爸爸妈妈在那里住过。二十几年过去了,有些事情已经化作如水的云烟,而在W农场的几件小事却清晰的印在我的脑海里,成为我永久的回忆。

  二十几年前的W农场说不上多么好,红砖灰瓦的房子掩映在绿树中,不太宽阔的几条路纵恒交错着把整个农场连成一片,是一个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小农场,但在年少的我们的眼里却是一个小小的乐园。

  农场里有菜园。菜园里有红艳艳的西红柿,翠绿的黄瓜,还有水灵灵的水萝卜,这一切,在年少的我们心中有巨大的吸引力,每次走过菜园,园中的一切似乎都在向我们招手,让我们的心忍不住发痒,终于有一天,我们忍耐不住了,在一起密谋了好久,留下一个人放风,其他的人就偷偷的潜到菜园子里面了,怕大人发现,我们一个个的弯着腰,轻手轻脚的向前跑。先到西红柿地里去,鲜艳的西红柿在枝头随风摇曳,仿佛在对我们窃窃私语,“快过来呀!”“快过来呀!”我们在心中喊着:“我们来了!”就飞快的窜了进去,是红的,不管大小,一律摘,乒乒乓乓一阵过后,我们的包满了,就悄悄的窜到黄瓜地里,黄瓜地里一颗颗黄瓜嫩嫩的,戴着黄头巾,穿着带刺的袍子,正在悠闲自得的闭目养神呢,没成想,我们一帮小强盗过去,搅碎了他们的美梦,打乱了他们的生活。黄瓜摘满后,我们悄悄的向水萝卜地进发,刚拔到第一个水萝卜,忽然身后传来一声重重的咳嗽声,我们扭头一看,乖乖不得了,看园人来了,顾不得多想,我们丢下水萝卜,像小兔子一样窜了出去,身后传来看园人的吆喝声,但是没有用,我们已经一溜烟跑的没了踪影。找的僻静处,我们分了果实,美美的享用了一餐,那真是再也没有的美味。

  农场里有小河。一条欢快的小河日夜不停的在农场的前面唱着歌,这便是我们的乐园了。小河的水甜甜的,清甜甘冽,为我们提供天然的饮用水,小河的水清清的,清澈见底,看得见小鱼、小虾在里面嬉戏。闲暇时,我们便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的去小河玩,多是去钓鱼,有时也去钓虾,带着自作的渔网,我们来到了小河边,小河里的鱼群一会儿东,一会儿西,正在欢快的游戏,清澈的河水把他们的行踪暴露无余,我们跟在鱼群后,眼尖手快,轻轻的把鱼网抛过去,然后猛地一捞,渔网里就有活蹦乱跳的鱼儿了,把渔网拿到岸边,轻轻的一抖,一条条银色的小鱼就在岸边疯狂的跳跃了,不约而同,我们欢叫着扑向小鱼,念念有词的把一条条小鱼放到事先准备好的水桶里,让小鱼在里面欢快的游玩。同样的,在自制的网里放上白米饭,轻轻的放到河水里,再在岸边耐心的等待一会儿,然后慢慢的提起网,贪吃的小虾就网在了网里,我们欢快的嬉笑着把小虾从网上捡下来,拿回家,煮来吃,味道鲜美无比!当然,小河带给我们的乐趣不止这些,有时,我们也去游泳,先把自己泡到水里,随着河水荡漾轻轻的起伏,好好地享受一番,然后就比赛,看谁是游泳高手,常常是小河里充满了孩子们的喧嚣声和欢快的笑声。那时,小河边孩子们童真的嬉戏和欢笑成了农场一景。

  农场里有小山。农场是个风景秀丽的地方,前临水,后依山,小山坐落在农场正后面,景色秀丽,纤巧别致,是我们的乐园。闲暇时,我们常常去那里玩,爬山、掏鸟蛋、捡松球……小山上长了许多树,郁郁葱葱的,树上有许多鸟儿垒的窝,窝里常常有鸟蛋,于是,掏鸟蛋成了我们最爱玩的的事情。或选那爬树的高手,或大家轮流,蹭蹭蹭几下就上了树,鸟巢就在眼前了,用腿用力的夹住树干,腾出一只手轻轻的去掏,一个,两个,三个,鸟蛋就乖乖儿溜到爬树者的衣兜里去了,“哧溜哧溜”几下回到地面,大家一定宝贝似的看个够,玩个够,然后,找一僻静处,生火,烤蛋,那滋味真是美极了,人间少有……关于掏鸟蛋,还有一件有趣的事呢,有一次,我们在一些乱石窝中发现了许多“鸟蛋”,颇感好奇,纷纷议论说:“地上怎么有鸟蛋呢?”猜疑中,有个小朋友不小心碰碎了一个,“哇!”不得了,大家顿时作鸟兽散,原来,我们看到的不是鸟蛋而是蛇卵。说到蛇,也让我想起一件事来,山脚下有一片松树林,苍翠茂盛,松树林下有松软的松针,也有零零散散的松球,闲暇时我们经常去捡松球,那天我提着个小篮子,轻快地穿梭在松林里,和小伙伴捡松球,忽然身后传来凄厉的叫声,我大惊,猛回头,却见一条蛇疯狂的向我扑来,我“嗷”的一声,回过头来没命的撒腿就跑,而蛇也在后面拼命地追,旁边的小朋友在一旁拼命的喊“转弯!”转弯!”我按照她们的提示没命的跑啊跑,终于,躲过了蛇的袭击。当我气喘吁吁的瘫软在地上时,心中还在庆幸自己命大……

  W农场的这些小事,在我生命大海里只是一丝涟漪,但它是那么温馨,那么温暖,成为我生命里永不凋谢的那朵美丽的花……

童年的随笔3

  我们孩提时代,文化生活的匮乏,使得我们的童年时代充满着粗俗、无知、野蛮、狂妄、放荡不羁,但也充满着刺激、惊险和创造力。那时候没有孩子们喜欢的影视、游戏、网络,孩子们耐不住寂寞,就会跑出户外,玩尽所能,只要刺激、惊心动魄才更有吸引力。

  我们小的时候,夏季的夜晚是难熬的,蚊虫叮咬没有防护措施,只有困的不得了,躺下便睡,顾不了许多了。晚上吃过饭,小伙伴们已经迫不及待凑到了一块,偷出家里的手电筒,跑到人家的柴草棚子里或者大门过道里,搬来梯子,在房顶檩条与椽子缝隙里找麻雀。晚上麻雀被手电光一照射,眼睛立马没了视力,不知道飞往那里。我们小心翼翼的攀爬到离它很近的地方,屏住气息,急速出手,猛地一下,把麻雀捉在手中,放在小口袋里,拉上口子。继续寻找另一个目标,一个晚上下来十几只,几十只的时候常有。但也有危险,因为有时蛇也会悬在木樑上,等待机会扑捉麻雀,所以要倍加小心,这个活也充满了刺激与挑战,所以胆大的孩子会勇敢的爬上去扑捉麻雀,英雄似得,令人赞叹;胆小的孩子扶着梯子,拿着口袋,羡慕的看着整个过程,心中跃跃欲试,可就是克服不了内心的恐惧。

  觉得收获可以了,我们拿着口袋,跑到村子外边坑塘边,用粘土和成泥,注意一定要掺进一半左右的沙质土,每一只麻雀用泥包一个圆圆的泥蛋蛋。这时候小伙伴们已经点燃了一堆树枝棍棒,待到燃尽,没了明火,我们便把一个个泥蛋子放进红红的炭火里,等摆满一层,用炭火覆盖住,开始摆第二层、第三层。感觉炭火不够充足,就在旁边燃起另一堆篝火,然后取出红红的炭火,蒙在泥蛋蛋上面。大约三袋烟的功夫,也就是半个多小时,就熟透了,这是大人们教我们的。小伙伴们用棍棒把泥蛋蛋扒拉出来,凉开冷怯,裂开缝隙的是粘土比例太大,这样就烧不好了,可能肉焦糊了;完好的泥蛋蛋,等敲开泥巴,麻雀的羽毛粘在泥片上,一个光溜溜的、香气扑鼻的、鲜嫩的叫花子烧烤全麻雀诞生了。我们那时候条件差,只是蘸些盐水,能吃上几只烧麻雀已经是很美味了。如果是今天,蘸上甜面酱,那将是何等的口味。慢慢的,麻雀开始精明了,不在柴棚或过道顶上过夜了,爬上了树梢,我们便爬上了树梢,也能有所收获;慢慢的麻雀被我们捉的数量骤减,一个晚上捉不到了几个,我们的兴趣转移了。

  七月中下旬,蝉大量繁殖的季节,蝉爬爬大量的从泥土里钻出来,爬到树干上、树枝上,脱壳变蝉,我们早早的吃过晚饭,天一眨黑,就在蝉爬爬钻出地面,爬在树干这个时间段,小伙伴们灵巧的双手,迅速的把它们俘获到手,装在有水的酒瓶子里,没有水担心他们爬出来。一个晚上下来,几十个,上百个不成问题。早晨,母亲洗干净用盐水浸泡,等到中午,用油炸酥,美味无比,父亲拿出打来的散酒,尽兴的小酌几杯,一家人享受在快乐幸福之中。之后,大人们开始参与进来,近处很难俘获到了,我们便走到很远。临村柳干树地里,几百亩的大树地,可谓浩瀚博大。记得有一次,我们几个小伙伴走到了林子深处。那是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天气闷热、潮湿,蝉爬爬特多,我们兴奋的俘获了满满的一瓶子,手里、口袋里都是,我们还是兴奋的前奔,越走越远。

  前面是一个庙似得瓦房,我用手电一照,门前有几棵松柏树,树上鸟儿扑棱扑棱的乱窜,阴森恐怖向我们袭来。我们还小,好奇心的驱使,我们推门进入了瓦房里面,几只手电乱照,里面一排排木格子,格子里面整齐有致的摆列着木盒子,上面还有照片,年龄大的一个男孩好像懂得多一些,他大声疾呼,祠堂,死人的骨灰。他歇斯底里叫声划破了寂静的夜晚。我顿感灵魂出窍,头发竖起、眼冒火星,跟在伙伴们后面拼命奔跑起来,感觉一个个幽灵朝我们追来,我们的哭声、叫声响成一片。拼绝了全身的力气,大汗浸透了我们的衣衫,装满蝉爬爬的瓶子不知道何时从我们手中脱出,我们狼狈的狂奔,终于跑出了几百亩的柳干树地,可是我们到了何处,夜色茫茫,黑暗无边,我们惊恐的面面相视,都傻了眼。我们团团挤在一起,疲惫地瞬间睡了过去,不知多久,睡梦中一群野鬼拿着棍棒,带着狗儿追上了我们,急得我们醒来狂叫。原来是家长们发现我们很晚不回家,集合到一块寻我们而来,我们和爸爸抱在一团,哭声、骂声喧嚣一片。不知道我们怎样回到家里,醒来已是中午时分,母亲端着冰糖姜水站在我的面前,我的泪如泉涌。母亲把我揽在怀里,泪水、冰糖水混合的滋味带着幸福绵延。自此,父爱的伟大、母亲的慈爱与我终生相伴,难以忘怀。

童年的随笔4

  我是个性情温和的老好人,小时候父母工作忙,经常把我寄养在邻居家。那是一对慈祥善良的老夫妻,她们的孙女小悠姐姐和我是一个学校,所以爷爷总是一手拉着姐姐一手拉着我,把我先接回他们家吃饭。记忆里那段经历全是温馨,小屋里总是回荡着小姐俩的欢声笑语,奶奶包的韭菜饺子特别香,爷爷的手又大又暖。

  直到很多年以后,我在大街上遇到了一位老邻居,她一下子认出了我,热心的拉着我寒暄。最后她颤抖的摸着我的脸心疼的说:“我可怜的孩子,那时候,你真苦。”

  这句话就像是打开记忆大门的密钥暗语。“轰”的一声,我被人推进了一条狭仄幽长满是飞尘的密道,我迟疑的进去,越走越黑,越走越害怕。突然我听见深处传来小孩凄厉的哭喊和求救,她颤抖惊恐的声音一直在耳边萦绕。我焦急的四下寻找,终于看到了小小的我蜷缩在走廊的一角,被人高马大的小悠姐姐用力的踢打撕咬。那个我只知道哭只知道求饶,可我越哭她就越兴奋,打得越起劲。

  我呆呆的愣在那里,脑子里一片空白。原来我的童年是这样的,而我自己竟然全然忘记。

  后来我搬了家,转了学,可我依然被欺负。孩子是最敏感聪慧的,他们总能从茫茫人海中追踪到我眼里闪过的卑微和怯懦,他们看透了我对强权的恐惧有多刻骨铭心。我就像被贴了标签一样始终游走在人群的边缘。

  长大以后,成人的世界里少有赤裸直接的碾轧,我们微笑友好,互不干涉。可我还是在一种惯性下担惊受怕,总是无条件的满足所有人的要求,害怕看到别人的不满和失望,到后来就变成了大家眼里最不起眼最不在意的便利贴女孩。

  我从来不知道我变成这样的原因,我以为是天生软弱,是命中注定。直到这位邻居的出现,才让我想起了我潜意识里一直故意遗忘的那些黑暗岁月。我不知道我是如何做到的,把所有痛苦和难堪整理打包,丢到记忆最深的黑洞里,然后若无其事的继续生活。

  和我有着相同经历的还有作家柏邦妮,记得《奇葩说》有一期辩论小朋友被欺负是打回去还是告老师,其中邦妮讲了自己的一段经历,她含着眼泪说到自己也曾经选择性的遗忘了在体育课上被男同学欺负的片段,从此之后她惊讶的发现,自己做任何体育锻炼,都会感到耻辱和羞愧。

  我查了很多资料,医学上称对于一些极度痛苦的回忆,如果每次想起都会给精神和肉体带来折磨,大脑和机体就会对此做出干扰,以免再次产生相同的感受,心理学称这种现象叫选择性失忆。

童年的随笔5

  童年时,有一件事使我至今念念不忘。那年我很小,妈妈说我再过一年就可以上学了。由于自然灾害,家里日子过的很紧,七口人,只有父亲一人工作,月收入也就五十几元。我家姊妹大排行,两个姐姐;两个弟弟,我老三,家里和外人都叫我小三子。

  由于粮食紧张,国家每月供应的粮食份额很少,我们几个孩子都在成长期,特别能吃,缺口自然有了,单靠供应的那点粮食不够吃。父亲为了我们能吃得饱,在家东面的山坡上开了一块荒地,种了一些玉米和大豆,父亲每天上班早出晚归,也没有多少时间去地里侍弄,基本靠其自然生长,种的玉米和大豆长得七扭八歪。

  秋天的一个周日,父亲用自行车驮着一袋玉米棒和一捆大豆回来,告诉我们这些就是全部收获。母亲把玉米收起来说是磨面粉,平时贴补家用,让我们几个把大豆角扒了,明天给我们煮盐豆吃。我们几个孩子高兴极了,七手八脚的扒起来,一会就扒完了。母亲把豆粒装在一个小盆里正好装满。当时自己年纪小,还不知道计量单位,现在估计也就三四斤豆子。

  第二天我们几个早早起床,洗完脸后全都围坐在桌旁等着吃煮盐豆,这时厨房已飘出煮豆子的香气。一会,母亲把煮好的黄豆端进来,连汤带水一小盆,一看就知道善于持家的母亲又在细水长流。母亲给我们每个人分了一小碗,我早已馋得不行,急忙把自己那碗拿过来,先把汤喝了,剩下的豆子用纸包起来揣在兜里,等玩的时候一个个吃。

  吃完饭我刚要出去找小伙伴玩,这时听母亲对大姐说:大荣子,下个星期天到你大舅家去一趟,我给你大舅分出一碗豆子你送去,就说我们家自己种的让他们尝尝鲜。顺便看看你大舅和大舅妈,这长时间一直没有联系,也不知你大舅身体怎么样。我一听马上来了精神,急忙说:妈我也要去。大姐听了后向我一瞪眼说:你那么淘气带你去,到大舅家还不让我大舅妈笑话。母亲听大姐这么说知道大姐不愿带我去,就说:三子,你姐说的也对你就别去了。我一听急了,嚷着非去不可,因为到大舅家要坐很长时间有轨电车,这是最吸引我要去的原因,长这么大还没坐过一次。

  无论我怎么说大姐就是不带我去,怎么办?我突然想起兜里那袋黄豆,情急之下急忙掏出来递到大姐面前,用哀求的口气说:姐你就带我去呗,我这些豆子不吃了都送给你。大姐被我的表现逗乐了,心也软了下来说:好吧我带你去,但你要保证到大舅家不能淘气。我马上答应一定让姐姐放心不淘气,怕大姐反悔急忙把那袋黄豆往大姐兜里揣。大姐象征性的拿了一点,再次嘱咐我不能淘气。

  时间过得真慢,好不容易熬到星期天,那天我早早起来屋里屋外地溜。大姐正在梳头,看到我这样子噗噗的笑了,对我说:别转了,等我梳完头一定带你去。我也乐了,坐下来等大姐。一会大姐梳完头带着我出发了。在向车站走的时候我高兴的唱起了歌,当时唱的什么记不住了。在车站等了一会,车就来了,上车后车开动了,听着轮子与轨道磨擦发出的声音,看着车窗外移动的景物,我心里美极了。头一次坐车还有些害怕,紧紧地拽着大姐的手不放。

  一会大姐告诉我下站我们下车,我心急,早早走到车门处,手把着车门边框,等着下车。那时的摩电车有售票员,车门是用手来回拉着开关的。到站后,售票员等车停稳拉开车门让乘客下车。我手一直把着车框,这一拉正好把我的大母指挤住了。当时痛得我大叫,把售票员吓坏了,急忙停下来,把我的手拿出来。好在车门有点旧滑动不好,手指没挤破只挤出一个大血泡。大姐也吓坏了,赶忙把我抱下车,心痛的用手不断地给我揉着拇指,哄着我把我一直背到大舅家。

  到了大舅家,只有大舅妈在家。大舅是市电业局的科长,单位有事没在家。大舅妈见到我们很高兴,马上到厨房,一边家长里短的和大姐唠着家常,一边给我们做饭。这时我的手也不怎么痛了,想着来时答应大姐不淘气,一个人坐在里屋什么也不敢动,闷得真难受。由于来的时候太高兴了,早饭也没吃多少,经过这么一折腾,肚子早就咕咕叫了,直盼着舅妈早点把饭作好。“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肚子饿的发慌,还要上厕所,怕大舅妈笑话不敢说,一直憋着。又过了一段时间憋得快要尿裤子了,这才开门喊大姐,没敢大声喊,大姐没听见。我实在急了就走出去拉了大姐一下,大姐这才发现我,急忙问我什么事。大舅妈听我说要上厕所,马上领我到一个小房间说这就是厕所,让我进去后就把门关上了。我们家住小红房,一直用旱便。舅妈家住楼房用的是水冲的便池,我从来没见过。看着这么干净的房间不知道往那里便,在里面急的团团转。实在憋不住了哇的一声就哭了起来。舅妈听到后马上开开门,急着问我怎么了?我哭着一说舅妈乐得不行,最后在舅妈帮助下我才知道怎么回事。

  总算熬到吃饭了,饿的时间太长,一开饭我就大吃起来,为这大姐在桌下偷偷用巴掌打了我好几下,弄得我饭也没吃好。经过这一次折腾,以后无论谁到大舅家,我再也不敢跟着去了。

  时光太匆匆,年华不再,青春已老,往事只能回味。而今生活好了年纪也大了,明白一个道理:珍惜每一天每一时每一刻。生活要幸福快乐!

童年的随笔6

  盛夏初秋的季节,正是枣子成熟的季节,超市里也开始有新鲜枣子在出售了,椭圆形纤细的个头,青绿色中带着斑斑点点的红色,尝起来甜甜的,是我喜欢的口感,只是相比于童年时吃的枣子,这样的枣便相形见绌。

  童年时,家门前长了一棵大枣树,虽然算不上参天大树,但是粗壮的枝干,立在那里风雨不动安如山,长长的枝干比家里的楼房还高出了许多。

  春天,枣树开满了小伞状的黄色花朵,飘满了淡淡的花香。

  夏天,枣树结果了,青色的小果子在阳光和暴雨中一天天积蓄着营养,长着个子。

  秋天,是枣树成熟的季节。

  冬天,寒风凛冽,树叶飘飞,光秃秃的枝桠没有一点生气。

  春夏秋冬,来来去去,我们就在这树下嬉戏打闹,慢慢的成长着。

  枣子成长的过程是漫长难熬的,从盼着开花到盼着长出绿果子再到盼望着成熟,内心充满着满满的期待。

  果树太高了,我们根本够不着,最开始还能举着竹竿敲下来一些,往上一点的便可望不可即只能每天站在树下眼巴巴的望着,每天都会很自觉的跑树下望上几回,看有没有掉下来的。最喜欢暴风雨来临,因为掉下的枣子最多了。

  甜甜的枣子不仅我们小孩馋,麻雀、啄木鸟也每天围着转个不停,而且净挑最甜的吃,我们真是又急又气,站在树下大声呵斥着赶鸟儿。

  枣子收获的时候一般选在爷爷生日的前夕,以宴宾客。那时候爷爷身强力壮,利索的爬上高高的枣树,我们小孩几个提着桶、脸盆在树下严正以待的准备着,爷爷挥动着竹竿猛的一敲树枝,哐啷一声枣子像暴雨一般齐刷刷坠地,我们争先恐后的捡起来,生怕落后于他人,完全不顾枣子打在背上胳膊上的疼痛。

  我家的枣子个大、皮薄、核小、肉厚,吃起来又脆又甜,怎么都不会腻。印象中有一年枣子大丰收,足足捡了满满两大箩筐,不仅我们小孩吃了饱,邻居们也都尝了鲜。

  后来,随着我们慢慢的长大,枣树也年事已高,无力再为我们提供丰盛的果实了,慢慢的不再结果了,再后来由于家里要建房子,便把树给砍了,空空的平地上没了绿色,也慢慢的没了我们小孩嬉戏的踪影,慢慢的我们的童年也跟着逝去了。

  后来,每年的秋冬天,我买过很多枣子,却再也没有吃上童年时那么甜的枣。

童年的随笔7

  寒假的尾声伴随着新学期的开始,在凌乱的书桌上收拾着寒假作业,无意间看到了柜子中摆放着的模型,安静地站在那里上面有些都当上了尘土,但是依然保持着“竣工”时摆的“poss”。仿佛时间永远定格在那时童趣无限的我,沉浸于属于自己的模型世界。

  曾经记得,当目光落在橱窗柜的一角的模型时,模型与我就结下了不解的渊源。从此它不仅成为了我课余闲暇时光的补充,倒更像是我一位无声的朋友,还记得拼装模型时难以言表的小激动拆开崭新的模型包装,迫不及待地将包装纸撕开,不怕人笑话,改变高尔基先生的一句话“我扑在模型上,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那种感觉是以前心中一片灿烂的天空,打开说明书复杂的组装过程在我眼中却像是跳动的音符,剪钳在板件上的“卡兹”声,零件与零件相连的清脆声响,演奏着属于我自己的华尔兹。午饭后,书桌前见证我的“作品”诞生

  有人把读书当做生活的一部分,有人把书画当做生活的一部分。那么模型已然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随着我对模型越来越痴迷,有时候忘记了读书,写作业,甚至是吃饭,在指尖上溜走的时间无声无息的从书柜里落了尘土的书籍上飘过,从摊开的的作业本上飘过。学业在不断的加重,压力的增加,休息时间的减少,虽然对模型的喜爱没变,但是很少再有时间重新回到以前那种属于我对模型的依赖了。

  忙里偷闲的时候,拼一下模型都会被关系我学习的妈妈责备,周围的同学该读书的读书,作文该提高的都提高了,只有我因为我的爱好没有进步。逐渐——割舍了我难舍难分的模型,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去,我还会在写完作业休息的间隔看一看那些我那些无声的朋友,属于我的杰作,我的骄傲。柜子中的他们不变的造型,不变的帅气。而柜子外的我确立他们的距离会越来越远。或许开学后,中考完再也不回重新与他们再会了——那些在我指尖上溜走的童年!

童年的随笔8

  玛利亚.蒙台梭利(1870-1952)1870年生于意大利,是家惟一的独生女。1896年成为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士。1907年在罗马创办了第一所新型幼儿学校:“儿童之家”。从此确立了系统化、科学化的蒙氏幼教法:以儿童的需要为依据并予以诱导,让他们自己去发现,自己去学习,自己去成长,又被称为“实验教学法”,在英国和中国台湾被称为“发现教学法”。 蒙台梭利一生视儿童为中心,将儿童教育视作伟大的社会运动,不断探索,著述和讲学。蒙氏幼教法也快速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使之成为20世纪儿童教育最重要的、影响深远的改革家。1929年她于荷兰创建国际蒙台梭利地会(AMI)。二战期间在印度讲学、研究与写作。二战结束后回到欧洲,被提名为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其为“教育和世界和平的伟大象征”。 1952年,蒙台梭利逝世于荷兰。

  《童年的秘密》在美国最早出现译本,在所有的英语国家里,尤其在美国确实是大受欢迎的一本书。这是一本完全属于儿童的世界。

  理解幼儿的世界,是儿童教育的前提。我们对孩子了解太少,正如蒙太梭利在书中所说的那样,“人们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他们并没有认识到儿童有一种积极的心理生活。因为儿童当时并不能把它表现出来,而且只有经过一个漫长的时期儿童才能秘密地完善这种心理生活。”在《童年的秘密》里的敏感期一节中,说道,“人们对儿童心理上的创伤仍然知之甚少,但是他的伤痕大多数是由成人无意识地烙上去的。”这些创伤,几乎全部都是因为我们不了解儿童的心理所造成的。我们要“去了解这个尚未被认识的儿童,发现儿童真正的本性,进而帮助他正常发展”。儿童的生长有其自然的规律,儿童的发展有其自然的进程。这就好比孩子是一颗幼苗,幼苗是需要自己成长的,而我们所做的工作只需静待观之,需浇水时浇水,须施肥时施肥,而不能拔苗助长。教育儿童就应该遵循这个自然规律,让他们朝着该有的方向发展。成人应该只是一个引导者,起着催化剂的作用,而不应该帮他们画好路线。这和夸美纽斯的教育必须“遵循自然”的观点是一致的。但是当今的社会中,大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他们寄予几乎所有的期望。于是他们就让自己的孩子很小就学东西,学各种各样的东西,不管孩子自身愿不愿意。迫不及待的教小孩子识字,只会剥夺了他们的乐趣“过早地强求他们通过阅读书本来识字也会产生一种消极的影响。追求这些并不很重要的东西会削弱他们生气勃勃的心灵的能量。” 蒙特梭利创办的第一个儿童之家,那些父母是文盲,他们忙于生计而无暇多份精力给孩子,他们的教师是毫无野心和先入之见的普通劳动妇女,这就导致了一种理智的沉静。教师必须沉静。他是一种更深沉的平静,一种空白,或更好的、无阻碍的状态,这种状态是内心清晰的源泉。这种沉静由心灵的谦虚和理智的纯洁组成,是理解儿童所必不可少的条件。《窗边的小豆豆 》中,小豆豆是一个很幸福的孩子,她有一个爱她的妈妈,又遇上巴学园的小林老师,他们都给了小豆豆最宽敞的发展空间,让她成就自己的未来。

  “孩子的独白”内容涉及所有对孩子非常重要的事情。我们既写孩子的欢乐,也写他们的痛苦。这痛苦是惩罚和巨大的压力造成的。大人会不断逼着孩子取得尽可能高的成绩,这使他们痛苦不堪。当然,我们也写了孩子对规则的讨厌。规则肯定是成人世界的一部分,但与一个小孩子的世界则无缘。儿童的世界是由想、好动和玩耍组成的。守时、取得成就、做事井井有条等是成人的一些重要的能力,但在儿童的心灵中则没有多少分量。为中国人及其孩子的未来写一本书,意义非常重大。有些中国人给我们讲过他们童年的故事,我们主要就写他们的情况,好让读者意识到孩子会把童年的影响带入青春期和成人期,而正是这些影响塑造了人的一生。今天,关于性格培养和当代教育原则的谈论或著述并不多见。而实际上,人们在这两个领域已进行了许多研究和创新,其成果可帮助当今的这一代父母以适合现代儿童生活的方式教育下一代。这样,孩子就会在中国这样一个拥有巨大人力和精神资源的国家成长为能干的大人。

  《童年的秘密》第一次深刻而科学地为我们揭示了儿童心灵的真实景象;给我们展示出儿童这个未知又奇特的世界。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用爱去教育,儿童的世界将会多一份精彩!

童年的随笔9

  我的童年是及其困苦的,家里穷的吃不饱穿不暖。我们的村子不通路,不通电,它像一颗缺氧的珍珠,静静地俯卧在那信息闭塞、风景秀丽的南漪湖畔边。我们知道唯一的外面世界,就是镇子。那个时候我们管镇子叫公社。我们去公社叫上该的意思。

  童年的我最开心的事情就是上街,每次去了街上我就直奔图书馆,其实也不是图书馆,就是那种私人摆摊,一排木架子上都是破破烂烂的小人书,连环画册等。

  镇子是一条很古老的细窄街道,那书摊就在下街头。街道很窄,只能两个大人并肩那么宽,街道两边的房子都是两层不高的格子楼,那种雕花木窗和桐油油过的朝门,地面是长条的青石板路,这样的书摊街上只有一家。

  每次走进街心,街心的包子铺都会飘出诱人的香味,我会捏紧手心里的几分硬币,停下脚步眼巴巴的望着包子铺那热气腾腾的蒸笼,使劲的吸几下鼻子,再咽几下口水,然后转身离去。

  夏天的时候,我最喜欢雨天上街。戴着斗笠,赤脚走在街心那光滑的石板路上,满是泥巴的小脚丫被雨水冲洗的干干净净。雨水哗哗啦啦的砸在青石板上,会溅出朵朵的水花,会发出脆脆的声音,很好看亦很好听。

  我记得很清楚,那家书摊是一个做鱼钩的老头看摊,他家的房子进步很深,一排厚重的朝门叠加在一起靠在大门的两边。因为房子进步深,所以显得屋子里很黑暗。那放满图书的木架子就摆放在大门边上,坐在冰凉的石门槛上,就着门口的亮光可以让你看清楚书上的字。那个老头坐在门边一把破破的矮椅子上,椅子旁边放着一只已经变形的不像样子的白铁锅,他手上拿个小铁锤子,嘴里含根线,一直埋头在那儿敲啊敲,那白铁锅里好多的鱼钩,鱼钩的小环环上都拴着一根细细的白线。

  我是76年开始上学的。那个年代,农村家里的女孩子能去学校上学,父母的思想已经是很进步的了。小时候我很聪明,认字特别快,课本领回家,我几天就把上面的字都认会了。老师报生子默写,我总是会得满分。

  看小人书是我最大的爱好,那个时候没有钱买书,一分钱可以看两本书,后来去的次数多了,给几分钱,那个老头就会多给我看几本。从会认字那天起,我就爱上了看书,弹指间,几十年如风一般,在你不经意间就悠悠的飘过去了。我的童年看过多少本小人书我已不记得了,我只记得童年的我最喜欢看的图书是聊斋系列,那里面的妖魔鬼怪,狐妖花仙,让我着迷,惹我遐想,我常常会幻想我要是书中的人物,我会怎样怎样……

  迄今为止,我还是喜欢小人书里的聊斋故事。后来经过改编拍摄的电影电视聊斋系列片,我都不喜欢看,我总感觉和原著有些对不上号,改编太多,感觉不是那个味道了!

  街上有家百货公司,百货公司里有图书卖,虽然一本图书也就一毛几分钱吧,我也还是没有钱买。我也难得有很多机会上街。每次都是爸爸要我去姑姑家里送个信,说个事我才有机会去街上。

  下街头靠近河边,河水大概有小半里路那么宽,但很深,河边都是一溜的青石板台阶。不管是春夏秋冬,还是晴天雨天,都会是一位头戴斗笠的驼背汉子站在船头,撑着一只长篙,在河水里来来回回的渡人过河。去姑姑家,要从下街头的码头坐渡船,然后上岸再步行十几里圩埂路才能到姑姑家。我家离街上还有十五里山路,这样我一天来回就要步行五十多里路程。

  每次去街上爸爸只要身上有钱一定会多给我几分,如果没有,爸爸就给我两分来回过渡船的钱。那时候大人过渡是两分钱,小孩子过渡是一分钱。爸爸有时候会给我五分钱,去掉过渡钱,多的钱可以买个包子吃。但是我一次包子也没有买过,把多余的钱都在书摊上看书了,只留一分钱过渡船。回来的时候姑姑必定是会给我两分钱坐渡船的,多余的一分钱,我再看完一本书然后回家。

  每次看书我都看到痴迷状态,忘记了时间。那个老头就会催促我:小姑娘天不早了,快回家吧,不然天黑了你会害怕的。我这才会依依不舍的离开书摊,走出街心。

  每次离开了街头,我几乎都是“飞”着回家的。因为还有十五里山路,我害怕天黑了,山上会跳出来一只狼或是一群妖怪来!

  那些年,在那蜿蜒崎岖的山路上,一个衣衫褴褛的小丫头,如蝴蝶般在山林里飞舞着……

童年的随笔10

  我终于明白长时间以来,我那么卑微的讨好每个人的原因,因为我怕再被欺负,我怕噩梦重演,童年的记忆虽然被我刻意的忽略,但那个屈辱的阴影一直如影随形片刻不离。

  我相信有不少人也和我一样,我们不知道自己性格里的某些偏执源于哪里,在成人的世界里我们常能看到许多身体完整性格残缺的人,因为他们把碎片留在了自己的童年。

  我们见过一些无法控制自己情绪的暴戾者,因为他们的童年就是在父母无休止的打斗中度过的,所以他们也会认为辱骂和殴打是正常有效的沟通方式;

  我们也见过一些离谱的完美主义者,原来他们从小便不在父母身边,自认为只有不断努力不断进步,才能重新得到父母的关注与疼爱。

  还有那些不善言辞的沉默者,常常是亲属代养或寄人篱下,他们生怕别人不开心,不敢表露自己真实的意愿和主张。

  还有极度缺失安全感的人、过于焦虑自卑的人、刻薄自私贪婪的人

  ……

  所有不完美的性格都带着深深的童年烙印。我们总是不自觉的将儿时的行为模式带入成年,并在长大成人后一意孤行的反复重演。

  可惜的是,我和邦妮都错过了解决问题最佳的时机。我们没有选择和亲人朋友倾诉,缓解压力寻求帮助,也没有及时换个环境转移情绪。我们继续在痛苦中踽踽独行,熬到大脑和机体忍不住出手,为我们抹去了所有难堪的记忆。

  如果此刻,这篇文章也让你想到了自己不幸的童年,请让我们都努力释然。有多少人的童年是完美无暇的呢?这里并不是让你把自己所有的缺点都归结到原生家庭的影响,而是希望遇到问题,不要像我一样掩盖和逃避,更不要被回忆压倒,被过去拖累。正视伤痛,才能医治伤痛。

  无论此刻我们多么步履蹒跚,请一定向光明走去。因为,每个人的命运都在自己的脚下。人生并不仅仅取决于你遇到什么人,更重要的是你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童年的随笔11

  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农村里的大部分孩子,都会想方设法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来贴补家用。每次放学后,你会看到三五成群的半大孩子,有男有女,他们背着和自己小身子不相称的大背筐或小挎蓝,拿着大人们割麦子用的长把镰刀,到村外的庄稼地里去给家里的大肥猪或者小羊、小兔子割草。因为这些能够换来钱的动物,不但是家里柴米油盐的保障,也是他们能够继续留在学校读书的学费。

  记得那年我才十二岁,除了每天放学后和小伙伴们去割草外,我还有两个现在想起来都颇感自豪,还特有童趣的事情,那就是捡蝉蜕和捉土元。

  捡蝉蜕

  为了积攒更多的蝉蜕去换钱,每天傍晚我都会去捉蝉蛹。这蝉蛹在我们那地方叫“老蛄蛹”,捉“老蛄蛹”是有很多窍门的。

  下雨天,它会出来的很早,你要是去晚了,它可能就已经爬到树上很高的位置了,不但不容易发现,若然发现了,恐怕你也只能望“老蛄蛹”兴叹了。

  晴朗的天气,那就得去早一点,要赶在小伙伴们的前头,先在树下寻找洞里还没出来的“老蛄蛹”,寻找这洞里的“老蛄蛹”,那也是需要一定经验的。

  首先你要有辨别“老蛄蛹”洞和蚂蚁洞的本领。

  蚂蚁洞是直上直下的,不管你用手指头怎么抠,它都是那么大;而“老蛄蛹”洞则不然,它的洞口是呈齿状的,这是因为“老蛄蛹”有着螃蟹夹子一样的前腿,它要跟地面挖通,留下的足迹肯定不会是跟蚂蚁洞一样圆圆的。这“老蛄蛹”也是很狡猾的,它先挖出个小洞口并不急着爬出来,而是在洞里面静静的等天黑,趁你看不见的光景,它就迅速的爬出来,奔向那高高的大树。

  找到有“老蛄蛹”的洞口,你就要用手指轻轻去把洞口一点一点的抠大,然后,把手上最细的那根小拇指伸进去,等“老蛄蛹”的前腿抓牢了,慢慢把小拇指拿出来,它就是你的了;抓这洞里的“老蛄蛹”,是不能太过心急的,你越是着急抓到,它越是害怕,有时候你在上面挖的急,它在里面往下滑的快,最后弄得你不得不借用工具的力量才能挖出来。

  抓到的这些“老蛄蛹”,有的小伙伴拿回家就会让娘把它们洗干净了,放在盐罐里,等待第二天腌咸了,或放在锅里蒸,或用油来炸炸,吃起来咸咸的喷喷香。

  我从来不那样吃它们,拿回家,都撒放在屋里,然后把家里的所有笤帚拿出来放在它们跟前,让它一个个往上爬,只等待第二天早晨那胖嘟嘟的知了爬出来,我好得到它们的蝉蜕。

  早晨,我还会起得很早,去村里前前后后各种树上去捡“老蛄蛹”皮。

  有的“老蛄蛹”爬出来的太晚,那黄黄的嫩知了还没有完全出来,你用手一抓,它就会在裂开的蝉衣里拼命挣扎,似乎是对你的不期而遇表现出强烈的愤怒。有的则是刚刚从蝉蜕里爬出来,那卷曲的翅膀还没有完全舒展开,它们一个个像刚刚生出来的婴儿,静静的趴卧在母体的旁边,只等那薄薄的蝉羽坚挺了,它便会直冲蓝天。

  小树丛上的蝉蜕和大树上爬的不高的蝉蜕我尚能拿到,但那些爬在大树高处的我却很难能拿到手,只得用地里的土坷垃或者小砖头去瞄准了投。

  这投也是有一定的危险性的。

  那次,在一棵高高的枣树上,有三个蝉蜕爬在一个大树枝上,我看着眼馋,但就是无法拿到,于是,就在地里捡起了几块小砖头,瞄准了往上投。当投向第三个蝉蜕的时候,好久不见蝉蜕掉下来,也听不到小砖头的落地声,我拿眼就往树枝上查看,不料,被密稠的枣树枝儿凑巧架住的小砖头,在一阵风的摇晃下,掉了下来,准确的砸在我的头上,瞬间流下了鲜血。

  爹和娘没都有责怪我,只是娘找了张红纸再蘸点灶火里的草木灰,糊拉匀了,给我贴在伤口处,并用一截胶布粘上去,我就上学去了。

  后来我头上的伤口感染了,爹骑上自行车,驮着我到公社卫生院打了针才好。

  这些捡回家的蝉蜕,我学娘做针线活的样子,用一根长长的`白色粗绵线穿在钢针眼里,然后在线的最末端,打一个大大的死结,再把一个个“老蛄蛹”皮用针尖扎透了,统一脸朝下,整齐的穿成一串,悬挂在极少有人进去的偏屋,生怕不小心给挤碎了。

  捉土元

  土元在我们那地方叫“簸萁虫”。别看它脏兮兮的挺丑,但它也是一味名贵的中药材。

  每天晚饭前是我捉“老蛄蛹”的时间,晚饭后便是我捉“簸萁虫”的时间了。

  那时候家里的确穷,连买个手电筒的钱都没有,我只能拿上家里的保险灯(俗称气死风灯)去捉。这灯虽然不会被风吹灭,若然有一股风吹过来,你正聚精会神地把灯靠近眼睛在寻觅,那一股灼热的煤油味道便会直冲你面门而来,呛的眼睛生疼。

  这“簸萁虫”也喜欢下雨天出来,潮湿的味道里有它喜爱吃得腐枝和烂叶。

  在新盖砖瓦房的任何角落你是找不到它的身影的。“簸萁虫”最喜欢的地方,就是农村里那些古老破败的土坯房。这土坯房大多已经没人居住,阴阴的,假如夜深了,让我一个人转去那里捉,我还真有一种害怕的感觉。

  这捉“簸萁虫”也是有窍门的。

  有时候“簸萁虫”为了觅食,会跑到离墙根很远的地方,当你发现了它,它也就发现了你,这时候它就会停止进食,静静的等你走近,你若是过于匆忙,它就会快速的向它的洞穴跑,你如果动作不够迅速的话,那肯定是抓不到的。但如果抓到了,这往往会是一个很有份量的家伙。

  这捉“簸萁虫”的过程也会经历风险的。

  有时候你兴奋的去抓一只“簸萁虫”,却突然看到一只高擎着大毒针的蝎子在向你的手边爬过来,或者有一条粗粗的菜花蛇盘在哪儿,怎么办,大多的时候我会跌跌撞撞的跑开,而且再来这个地方,我就会加倍小心或者干脆绕开。

  回到家,我就会用盐水把它们一个个泡起来,赶第二天中午放学后,就像穿“老蛄蛹”皮那样,把它们一个个用粗棉线穿成串,跟“老蛄蛹”挂在一起(这“簸萁虫”是不能放在太阳底下暴晒的,得挂在屋里慢慢晾干)。

  等“老蛄蛹”皮和“簸萁虫”积攒多了,我就把爹的大背筐,跨在脖子上,用娘的碎花包裹包住,到离家只有三里地的公社药材收购站去卖。

  记得那次,我一共卖了八元五角钱,花二分钱买了块橡皮,花两角钱买了两个作业本和两只铅笔,三角钱给自己、爹娘和妹妹买了水果糖,余下的那八元钱回家后我都交给了娘。

  岁月的长河不知道泯灭了多少美好的记忆,但小时候的苦难经历却像那永恒的日月星辰一样,很难从我的脑海里抹去。这种刻骨铭心的记忆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是愈来愈暗淡,而是愈来愈清晰,清晰的让我时时想把这苦难的从前,讲给现在泡在蜜罐里孩子。

童年的随笔12

  青春是人一生最美丽的季节,它就好像含苞待放的花朵,身上满载着稚气,明天却要开放,展露它最美的一面,摇曳生姿。而人们往往会忽略那正在发芽的童年,最纯真的童年。

  现在的孩子整天沉浸在“琴棋书画”、“文韬武略”之中,小小的身体里却有与年纪并不相符的成熟灵魂。看他们这样,我不禁想起了我的童年……

  在那个不大的院子里,聚集了我们几个比害虫好不到哪儿去的小孩子,我们每天都要在院子里疯跑,嘻嘻哈哈地大笑,大人们总是把我们轰到一边去,可是他们脸上却尽是开心的笑。

  那年夏天,院子里有户人家搬家,家具都搬走了,只留下一个沙发摆在院子里,我和妹妹就把它当宝一样地珍藏起来。晚上,我们悄悄地把宝贝拖出来,摆在院子里,准备进行一场疯狂游戏。我和妹妹藏在沙发靠背后面,对过来的每一个人进行阻击,“枪子”就像雨一样地落下,可那些人就是不倒,我们非常生气,在沙发上疯狂地跳着。那个沙发可真不争气,竟被妹妹弄了一个大洞。望着那么一个大窟窿,我和妹妹肆意狂笑,直到有人把我们劈头盖脸地骂一顿后,我们才肯停下来。

  我们不敢再疯了,只好静静地坐在沙发上,妹妹坐在窟窿里,抬头望着天空。那时的天空是我见过的最美的天空,每一颗星星都好像被人精心擦拭过一样,亮得赛过宝石。那晚没有月亮,星星成了主角。我指着那颗最亮的星星说:“那是我的!”妹妹很不服气,认为那是她的。我们俩为这颗星星吵了起来,后来又升级到打架。可我们毕竟是好姐妹,一会儿工夫我们便将那颗星星抛到九霄云外去了,一起在地上打起滚儿来。不久,那颗星星不见了,也许是不忍看见我们无端地争吵,很识趣地将自己隐藏了起来!

  老人们常说:“玩火会尿床。”我和妹妹为了验证这是一个谬论,决定亲自尝试一下。我们在墙根底下用木板和破布搭了一个小棚子,准备在这里面营造一种“地狱之火”的氛围。我们把花盆里面放满木片和炭末,放到棚子里。妹妹把报纸点燃放入花盆,木片马上就着了,我们兴奋到了极点,围着花盆跳着。我命令妹妹去找木片,我则去邀我的朋友们准备一同分享。等我回来时,我的小棚着起火来,我一下傻了眼。这时,姑姑已经端着水盆出来了,一边灭火一边训斥我们。好不容易搭好的棚子就这样给毁了,我们不禁感到一丝伤感。

  回到家里,我们被骂得抬不起头,终于明白:原来玩火带来的不是尿床,而是骂声一片!

  小时候的我们总是无忧无虑,不用担心明天会怎样,将来在何方;不用考虑考试得了多少分,老师的评价怎样。童年就是这样快乐,这样天真,童年只有欢声笑语,没有多愁善感。看,那枝头刚刚长出的嫩芽,娇小而新鲜,它是美丽花朵的前身,它是希望的寄托,童年正是这嫩芽,它正在成长,正在发芽……

童年的随笔13

  童年虽已逝去,但童年的趣事如同夜空中的星星,不时在眼前闪烁。每每想起,总是忍俊不禁。

  一

  原先的乡食品站座落在季黄河畔。除了本乡的村民将自养的生猪送卖到这儿,邻乡的离这儿近的也都往这儿赶。因而,食品站大概每周至少两次会将生猪赶到船上外运。

  时至今日,仍记得把猪赶往船上的热闹场景。

  赶猪上船的走道有一米五宽,两边砌了大约一米高的栏墙。打开站内的一个个猪圈,食品站工作人员便吆喝着把猪赶往船上去。工作人员的吆喝声,猪的嚎叫声,围观人的欢呼声,奏响了一曲欢乐的冬之歌。

  我家离食品站不到一百米。我们小孩子最喜欢跑到食品站去看猪。

  很搞笑的是那个冬季,因为和小伙伴们在河边玩耍时,我不小心把棉鞋弄湿了。怕挨妈妈责怪,我偷偷地跑回家,跟奶奶说了,奶奶一时找不到我能穿的多余的鞋,于是仔细地看了看我的脚,便从箱子里拿出一双她的还没上过脚的三寸金莲棉鞋,给我穿上,刚好合脚,穿上感觉还蛮暖和的。当时也不懂得别人会笑话。

  听说食品站今天要赶猪上船,我穿着奶奶的三寸金莲鞋便一溜烟地跟着小伙伴们去看热闹。从开栏放猪到赶猪上船,我们一直跟着跑。

  就在走道南边,食品站也许要建房子,刚泡好的一池石灰还没完全凝固。我兴致勃勃地跟着成群的猪往河边跑。

  突然,挨着栏墙,就在我面前,一头猪嚎叫着,猛的一跳,趴到了栏墙上,嘴里哼哼着,吓得我连忙大叫一声并向后退。

  这下可好,我一下子踩到了石灰池里,动弹不得。食品站工作人员见状赶忙跨过栏墙,一把将我拉了上来,只见刚穿上的三寸金莲鞋瞬间变成了一双石灰鞋。

  这时,人们的视线一下子从群猪身上转移到了我的脚,惹得他们不时对着我的脚发出一阵阵哄笑。

  二

  每到冬季,我家门前通往食品站的东西大路就变得异常繁忙。装有猪的手推小车,卖完猪的空板车,你来我往。每每有人家来食品站卖猪的,大都是夫唱妇随式的,男推女拉。

  小时候的我们喜欢收集糖纸,并变着花样玩。那时用来喂猪的都是又大又红的胡萝卜,我们小孩子便拿来胡萝卜,用削笔刀分别切成长的,圆的,方块的,用五颜六色的糖纸包上,来猜拳赢萝卜糖果。

  玩着玩着,不知是谁想出了一个坏主意:把萝卜糖果扔到门前的大路边,看有没有人捡。于是,乘没人走的空隙,我们偷偷地把萝卜糖果丢在路边,然后躲到门后观看。

  往往捡“糖”的,都是卖完猪往回走的。有的人捡起来,会剥开,一看是胡萝卜,即便扔掉。有的人捡起来,直接放进口袋,或许是带回家给小孩吃。每当这时,我们便会躲在门后偷笑。但现在回想起来,当初的这种做法似乎是不道德的,但也难怪年少不懂事。

  三

  小时候的冬天,感觉西北风刮得很大,上学放学的路上,我们都是背着风后退着跑。

  记得那年我已读小学三年级,要跑到两里以外的乡中心小学。那天,顶着寒风回家吃过午饭后,因为怕冷,在妈妈身边嘟嚷着不想去学校。

  眼见哥哥姐姐已去了学校,我还赖在家里不肯动脚,嘴里一个劲儿地喊风大嫌冷。妈妈被我缠得没办法,走进房间,拿出一件三叔带回来的男式的,又长又肥的,双排扣黑色外套,对我说:“来,穿上这衣服,就不冷了。”因为当时年龄小,并不在意穿上好看不好看,心想有件衣服穿上应该不冷了。于是,妈妈帮我把衣服穿上,当时感觉整个人都被包裹在衣服里了,而且一直拖到了脚后跟。

  可笑的是,我穿上衣服后,因为怕迟到,一路小跑向学校。出了家门,到了河边小桥口,平时见了我们就直摇尾巴的邻居家的那条大花狗,紧紧地跟着我,并且一个劲儿地狂叫,好像见到了一个大怪物似的。

  前面桥上风大,后面大花狗跟着我狠狠地狂叫,吓得我停在桥头不敢动脚。无奈之下,我扭转身往家奔去,进了家门,三下五除二,脱下黑衣扔在地上。还没等妈妈回过神来,我已以最快的速度冲出了家门,恍惚中,大花狗还在那里,向我摇着尾巴,竟然一声没吭。

  傍晚放学归来,我主动讲述了中午发生的一切,惹得一大家子人哄堂大笑,奶奶笑得直抹眼泪,哥哥姐姐们笑得捂住肚子,大姐竟然还要我再穿上那衣服让他们看看。

  童年,我们已不再拥有。然而,童年的趣事却一桩桩珍藏在记忆的深处,令人回味,令人陶醉。

童年的随笔14

  童年的哨音,你还会响起吗?

  ——题记

  童年许多趣事都被岁月尘封,留下的只是些许零碎的片段,但吹哨子的事儿却深刻地刻在我的记忆中。

  我的家乡是一个有山有水的地方,说不上迷人,但也是环境幽美空气清新。每年初春,冰封的河水开始唱起欢快的歌儿,两岸的小草偷偷地钻出了地面,杨柳也吐出了嫩黄的芽儿。每逢这个时候,我和小伙伴就成了村里的大忙人。

  我们两手拽住树干,两腿一缩,像猴子一样敏捷地上了树,折些笔直的杨柳枝条,又到地畔折些楸树枝,它比杨柳枝要粗得多。折好树枝,我们就坐在原地,开始做哨子。一只手握住树枝,另一只手从所折的一端开始朝一个方向拧转,那皮儿也随着转,就这样一段一段挨着拧转,一直拧转到枝梢,把尾稍剪去,从大头用牙齿把里面的白杆抽出来,用小刀把树皮筒两端割齐,用指甲在树筒末端一刮,外面的一层皮就掉了,只剩下里面的一层,哨子就算做好了。

  我们做的哨子大致有三种:一种是用柳树枝做的短哨子,声音尖细;一种是楸树枝做的长哨子,并在楸树筒上剪六个小孔,这种哨子能吹简单的歌曲,声音比较悠扬,婉转;一种是用粗一点的杨树枝做的哨子,声音憨厚。吹的时候也很讲究,吹柳树枝做的哨子,两手捂住哨口,手不时一张一合,发出的声音类似青蛙、乌鸦“呱呱”“哇哇”的叫声,但因每次吹气的大小,张合时间不一,倒也吹得不单调。有孔的哨子吹一些简单的歌儿,例如《上学歌》《卖报歌》等。

  我们乐队总共有四五个人,一旦有了哨子,我们就鼓起腮帮子吹起来,从这一家吹到那一家,招惹得比我们小的孩子前簇后拥,我们因此显得更风光了,吹得更有力了,简直是青蛙、乌鸦、猫头鹰三位歌手的联唱。小孩子见我们吹得那么神奇,央求我们为他们做一个哨子。我们只管吹,只管走,他们急了就抱住我们的腿:“你不给我,我就不让你走。”一位调皮的伙伴说:“谁叫我一声爷爷,我就给谁做。”起先他们不肯,但又经不住哨子的诱惑,只好小声叫了一声爷爷。伙伴还是不满意,大声说:“谁叫的声音大,就给谁做。”于是就有两三个小孩一起张大嘴巴,伸长脖子,眯着眼睛,声嘶力竭地喊:“爷——爷!”伙伴赶紧应一声:“哎!乖孙子,给你一个。”只听“啪”的一声,伙伴捂着脸,呆呆地站在那里。原来伙伴的爸爸恰巧经过这里,看见了这一幕,生气地说:“他叫你爷爷,那我按辈分我应该叫你叔叔,以后再欺负人,这就是奖励!”说来也奇怪,那巴掌真让我们长了记性,懂了规矩。

  我们的乐队被村里的老人看见了,他们总会乐呵呵地说:“瞧,我们的乐队来了。我以后老了,你们就给我吹,可要使劲地吹喽!”“那你要给我们好吃的,我们不要钱。”老人听了,仍旧笑呵呵地说:“那我就管不上了,你给我的儿子要好吃的。”如果遇到年轻人,被我们这乱蛙一样的声音一吵,大多下了逐客令:“去去去!到一边吹去,人家忙得饭顾不上吃,你们吹得烦不烦?”我们的义演受到了冷落,甚至是闭门羹,“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我们依旧鼓着腮帮子,吹着走开了。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当年吹哨子的我们都已成家立业,当了爸爸,我也成了一名“孩子王”。每逢初春,总会看见自己的学生拿着树枝做的哨子,“哇哇”地吹,不由得想起了童年那段吹哨子的故事,似乎觉得,我们吹的哨音才是世界上最美丽最动听的声音。我常常天真地想;如果再回到童年,我还会吹一次哨子,当一回乐手。

童年的随笔15

  童年的梦,七彩的梦;童年的美妙的歌声,欢乐动人的歌声;童年的脚印一串串,童年的故事一摞摞。这又让我回忆起童年的美好生活。在五彩缤纷的岁月中,发生过许许多多的事情。我的童年是美好的,许多事情值得我去回忆……

  几年前的一天,我独自躺在床上,觉得很无聊,这时我看到“电子字典”脏了,我想:我的玩具脏了都会被洗得干干净净,今天我再做一次清洁工,把它洗一洗。

  我从桌子上把电子字典拿到了洗手间,打开水龙头,用手指在有污点的地方搓来搓去,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一些污点擦去,可还有污点,我又用手使劲地搓,一会儿又用指甲在污点上抠来抠去,还是下不去。我想:这可怎么办呢?关了水龙头,我把电子字典放在了水池上,着急地想着,却怎么也想不出来,我急得就在屋里溜达,突然看见了厨房里的钢丝球,我想:如果用钢丝球,会不会像刷碗一样,变个魔术,把污点变走?于是我高兴地把钢丝球从架子上摘了下来,来到洗手间,把水龙头打开,哪钢丝球一下一下地搓着,美起太大作用,我又把洗洁精挤上,拿布在污点上擦来擦去。终于外壳上的污点被我洗没了。

  “啊!终于完成了一大半,太累了,我是一个天才呀!”

  我休息了一会儿,又开始工作了。我想:字典呀,你可要为我好好服务呀!

  洗了一会儿,爷爷突然推门而入,大吃一惊:“你在干什么?”

  我漫不经心地回答说:“嗨,只不过是我怕有病毒欺负它,给他洗个澡,让它舒服舒服罢了!”

  “傻宝贝,这个电子元件不能着水,真是的,你这小子就会搞破坏,你……”爷爷边说边把字典从我手中抢走,甩了甩水,又用干布擦了擦。接着,从衣柜里拿出吹风机把它吹干。

  我好奇地问:“人脏了要洗澡,玩具脏了要洗澡,衣服脏了也要洗澡,字典脏了为什么不能洗?”

  爷爷给我讲了道理,我才明白为什么不能洗,爷爷又把它晒了晒。过了一会儿,字典还是不出字,但是不湿了,我垂头丧气地说:“不但没做成好事,反而帮了倒忙。”本以为做了件天大的好事,内想到却……

  哈哈!有趣吧!这就是我童年里记忆犹新的一件事。

【童年的随笔】相关文章:

1.初中的随笔

2.教育的随笔

3.成长的随笔

4.假期的随笔

5.随笔的作文

6.爱国的随笔

7.立冬的随笔

8.童年的回忆

9.我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