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中学作文4篇(精品)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学作文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学作文 篇1
如今我回首想起,老师的教诲,我们琅琅的读书声,同学们的欢笑声,都还萦绕在耳边,把握最后留在母校的一年时间,看一看可爱的校园,看一看教导我们的老师,看看鼓励我的同学,珍惜最后笔砚相亲的日子。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光阴一去不复返,我会永远记住老师的教勉,做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记住,明日三保以我为荣。啊!美丽的校园,你带给我多少欢乐,多少启迪,我一生难忘。
时光飞逝,不知不觉,眨眼六年的小学生活即将过去了。烟墩山下的那所历史悠久的'学校,正是我的母校。这里绿树成荫,这里书声朗朗,这里是我们成长的摇篮。在这里,我们留下了多少童年的足迹,多少快乐的笑声。小学的生活是多么难忘啊!
记得我在一年级的时候,那天是家长开放日,有许多家长进来了我们的教室听课。这节是黄老师的语文课,她叫我们朗读第17课《秋天》我们大声地朗读了起来。读着读着,我开始没劲儿了,便从抽屉拿了一块橡皮来玩,把书竖在桌面上,我以为这样老师就不会看见我在玩。我玩着玩着,看了看老师,发玩老师下瞪着看我呢。我连忘把橡皮放进抽屉,又跟着大家一起读起书来。下课了,黄老师带我到办公室谈话,批评我上课开小差。顿时,我感到的不仅仅是后悔,还有羞耻……
还有一次在二年级的一节英语公开课,陈老师叫我出来讲台用英语表演卖水果。我骄傲自喜地走到讲台上,不但没有把英语单词的发音发准确,而且还不知道老师正在生气呢。陈老师又叫了一位同学出来表演,老师立刻不生气了,而且还在笑呢。下课了,老师奖了一朵小红花给那位同学,可是我没有。这时我的脸红了,不由得惭愧地低下了头。
这六年的小学生活,历历在目的往事,我难以忘怀。在小学生活了六年的我,今天已经是一个毕业班的学生了。还有两个月,我就要离开陪伴了我六年的母校,小学的生活使我过得充实、快乐,更使我难忘。
中学作文 篇2
提起作文教学,大多教师和学生都感到头疼和困惑。但是在中考语文试卷中作文的分值超过总分的三分之一,被称为语文教学中的“半壁江山”,历来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语文教师花在作文教学上的时间、精力不少,每次考试或作文竞赛优秀作文却不多,而平庸和尚未成文的作文却不少。下面就我个人的作文教学经历谈一些困惑。
从初一新生入学开始,我就很注重学生写作基本功的训练,如两天一篇日记,一天半张字帖,一个学期按教学要求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阅读名著以及课外读物,并定期检查学生的摘抄本。每天学生感到负担很重,我自己更是身心疲惫。作文课上,我从作文的立意、选材、结构安排等几个方面一一讲解、逐项训练,学生写完作文,我更是仔细详判每篇习作,可是如此用心教学、认真工作却收到了事倍功半的效果。
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为什么一铺开稿纸,学生便茫然无措,无从下笔?究竟怎样做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静下心来,反复思考,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讲课与习作双结合。大家知道,语文教学包括讲读教学和作文教学两大内容。一般的语文教学方法是将讲读课与作文课完全分开来进行教学,认为两者联系并不十分密切,而且也很难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于是在讲读课上只进行范文教学,不搞作文教学;关于作文教学的内容或存在的问题则放到作文课上去教授、解决。其结果,无形中留给学生一个错觉,似乎讲读课文与写作文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有的学生甚至更错误地认为不上语文课照样能写好作文。其实不然,在平常教学中,要把讲课与写作紧密结合起来,要做作文教学的有心人;要站在新课改的高度,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去看待我们的语文教学。作文教学并非是单一的孤立活动,它是在听、说、读、写间构筑的有机训练链,并会产生滚动效应。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大都是学一个单元后,有一个和本单元相适应的综合学习的写作活动。如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一单元以写人为主题的五篇文章《藤野先生》《我的母亲》和《我的第一本书》、《列夫·托尔斯泰》、《再塑生命》,紧跟其后的是写作训练《献给母亲的歌》。我认为这样安排有助于学生掌握本单元的修辞、语法、词汇以及更多的写作知识,并使学生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加以利用,发挥自己的写作能力。这也是语文教学的主旨所在,能达到语文学习的最高境界。让学生按要求习作,从一个学生的作文中就能看出他运用和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的.能力和效果。可见平常的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能力的必备条件,只有二者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日记入手,激发写作兴趣。魏书生说过:“日记是道德长跑,每天坚持使人求真、向善、爱美。
”从日记入手可激活学生兴趣,开学生写作之源,引出“情感活水”。但要一改以往老师只布置、不要求的不当做法,具体做法:学会观察,写好分类日记。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教给学生有条理、有层次、分类别写日记的方法。A、写人篇:对一个人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观察描写,不求全,但求真。B、记事篇:注意记叙六要素,注重交待事情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C、抒情篇:侧重议论抒情,表明对一件事、一个人的看法评价,要去矫情、伪情,抒真情实感。D、说物篇:对自己喜欢的一个玩具、一件小摆设、一幅画、一座建筑物乃至一个奶桶、一件藏袍、一头山羊等,有顺序、有层次、有方法地说明其特征,突出其重点。在这些方法的指导下,要让学生做到写作时心中有数、有法可依,避免中等生以下的学生内容空洞的现象,从而提高整体的写作能力。
三、作文训练要讲科学,要提高效率。学生在作文训练中,一般审题(拟题)、立意没什么大问题,只要认真专心就完全能做到。学生难就难在选材、构思、行文方面。首先是选材,绝大多数学生由于平时不注意积累资料,感到无事可写,当然就无法思考结构,更无话可说、无法行文了。这其中的关键,一是积累材料,二是尽快将潜意识中的材料变成文章。怎样帮助学生冲过选材、构思、行文的难关呢?不妨在作文指导课上用快刀斩乱麻的办法,摒弃一切烦琐程式,从基本结构入手,把构思法明确为:1、基本式——三段式结构;2、横式结构;3、纵式结构;4、纵横式结构。这四种结构基本把握了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以及散文的结构,能把学生从思绪中解脱出来。学生作文,不管是写人还是记事,议论、抒情、说明,不管是什么题材,只要用这些“模式”一套,即可“成型”。再根据文章中心迅速确定开头、中间、结尾的要点,便可构思成篇。这其实有点像传统教法中的写结构提纲,只是比结构提纲简洁、快速、明白罢了。
四、加强思维品质的培养和思维方法的养成,培养学生的作文创新能力。
1、逆向思维。即从与材料内容或题目相反的角度去思考,一反传统看法,想出与之相对或相反的观点。运用逆向思维审题构思,常能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如班门弄斧,通常用来比喻和讽刺那些不自量力、竟敢在行家面前显示自己本领的人。如果运用逆向思维,便可以从中演化出“班门弄斧”又何妨,这种胆识和魄力不正是改革中每一个成功者必有的吗?
2、多向思维。即从材料或题目的内容多方面去阐述,注意对事物的正面、反面、侧面、纵横等诸多因素进行综合考察,从而写出别出心裁的文章。
3、外向思维。即思维从自己思考的领域推向别的领域,再从别的领域得到有益的启示、获得信息,再反馈回来解决本领域的问题。譬如面对《夜》这个题目,可想到五光十色的霓虹灯、昼伏夜出的动物、加班加点的工人、破门入室的小偷、街道巡逻的警察等。
中学作文 篇3
下雪了,不是那样洋洋洒洒,纷飞满天。而是那种少少的温柔,透明中掩饰不住那纯纯的白色,在悸动中衬托出冬季的羞涩。
挺喜欢这样的雪,虽然不能给大地银装素裹,却在无声中体现了美。它飘落的过程中,没有风雨来伴,只有那暖暖的阳光,随它飘入人间。
窗外静静的,半透明的玻璃那边是湿湿的土地,悄悄的润泽着寒风。街上的行人不多,人们默默的走着,并没有因为雪而加快了脚步,他们似乎都在注意着什么,是在维持冬季的矜持吗?
雪还在下,就好像堕落的天使,微笑着面对大地。它虽然很冰,却并不冷,反而会给人一种很阳光的感觉。
剔透的雪似乎在半空就开始融化,给吞噬火热的冬季带来了希望。“春天要来了,是吗?”一个可爱的小女孩问妈妈。这位年轻美丽的妇人微笑着说:“你感觉到了它的.温暖,是吗?可你知道吗,还有一种更加永恒的东西,它不仅在春天出现,还会在每一刻安抚你的心。”小女孩看了看妈妈,问,是什么?少妇想了想,指了指胸前,柔声说道:“它在心里,就像这小雪一般无声无息……”
的确,小雪会在没有暖意的冬季呈递一份关怀与理解,那就是亲情,是悄然的,更是无私的……
看见那栋沉浸在雪花里的棕红色房子了吗?门边有个男孩,他在干什么?瞧,他从大衣里掏出了一个粉色的盒子,上边系着淡紫色的绸带,盒子的侧面还镶了一朵大红的玫瑰,男孩将它放进门边的窗台上,冻红的脸上渐渐露出了笑意,做完这一切,他刚准备回家,却又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那房子,雪花飘落在了他年轻的脸上,却掩饰不住他偷偷的兴奋。
这就是爱情,是完美无瑕又让人渴望的,没有轰轰烈烈,却有平淡的幸福在默默的体现,就像这小雪……
雪没有停,依然进行着自己的行程,依然带来那春意、爱和希望……
中学作文 篇4
作文开头:
1、文章开头简而得当,通过环境描写来衬托人物心情,十分艺术化。
2、开头简明扼要
3、文章开头新颖,具有先声夺人之效。使读者一见面就能对人物产生…的印象。
4、文章开头引人入胜,吸引读者。…点面结合,使文章生动,具体,详略得当。
5、文章语言生动丰富,可读性强。
6、开头出手不凡,吸引读者
7、开头打动人心,具有真情实感。
8、文章开头交待得十分清
楚,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
9、文章选材新颖,激起读者读下去的欲望。
作文过程评语:
1、以饱满的激情,描写了……
2、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内容具体。
3、比喻贴切,用词生动。
4、文章语言通俗易懂,贴近生活实际,读来令人倍感亲切。
5、…以轻松愉快的语气,向我们娓娓道来,令人回味无穷。
6、叙述自然生动、结构紧凑,衔接自然连贯,中心突出。
7、对于景色的描写,语言简练而准确,联想则为触景生情,情景自然融合。
8、通过丰富人物的语言和动作,衬托出人物的思想品质。
9、文章边叙事边抒情。
10、充分运用动静结合的写法,并辅以比喻、拟人等手法
11、小作者观察仔细,叙述时井然有序
12、一些精妙词语的使用,无形中为文章增添了不少情趣。
13、文章清逸婉丽、流畅连贯,尤其人物语言幽默风趣
14、文章想象合情合理,
15、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的描绘,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梦境一般。
16、文章线索明朗,主题突出,紧紧围绕…进行。
17、细节描写颇具匠心。极富功底。
18、对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等,进行精心细腻的描绘,这是本文的.一大特色。
19、描写细腻,生活气息浓厚,遣词造句准确传神。
20、,语言准确,鲜明、生动,内容极其丰富具体,
21、事例叙述得生动具体,人物的言行符合各自身份特点。
22、文章来源于生活,因此语言虽然不怎样优美,但却真实有趣,写得入情入理
23、文章将…写得细致入微
24、语言活泼明快,富有情趣。
25、大量采用生活中的口语,使文章更显自然亲切。
作文结尾评语:
1、结尾恰到好处地点明中心,语言朴实而含义深刻,耐人寻味。
2、以感受开关,以感受结尾。这样便使文章前后照应,首尾连贯,同时又使文章主题回环复沓,感染力极强。
3、结尾处对人物的赞美,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4、文章含蓄的结尾,既点题,又耐人寻味。
5、结尾处集中表达情感,既照应开头又总结全文。首尾连贯,一气呵成。
6、对细节传神的刻画,恰恰相反到好处地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这是本文的成功之处。
7、文章以…为结尾,言简意赅,其味无穷。
8、文章最后揭示中心之句,实属点晴之笔,概括之语,短促而有力。
9、结尾令人饱含期待与热情,言已尽,意犹未了。
10、文章开头与结尾时的诗化语言,充满想象与韵律之美,令人愿读、爱读,不忍释手。
11、虽为一件小事,但作者却描述得有声有色,结尾处不可或缺的点晴之笔,较好地突现了文章主题。
12、故事虽平凡,感情却真挚、充沛、感人。
13、文章结尾不落俗套,给人以欲还休的感觉。
14、结尾以…点明中尽,含蓄隽永,意味深长。
【中学作文】相关文章:
中学作文(精选)05-12
中学作文【经典】10-09
中学作文(精选)09-30
中学作文07-20
中学的作文11-10
(精选)中学作文08-02
(经典)中学作文12-10
中学作文[精选]06-04
[精选]中学作文11-21
中学作文[经典]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