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随笔

时间:2024-08-18 12:34:29 随笔 我要投稿

教育的随笔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大家没少接触或者看到经典的随笔吧?随笔可以观景抒情,可以睹物谈看法,可以读书谈感想,可以一事一议。想要找更多优秀经典的随笔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育的随笔,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育的随笔

教育的随笔1

  博浩是个不善言谈的孩子,上幼儿园一个学期了,虽然他没有大哭大闹,但是每天总呆呆的一个人坐在那里,不与别人交谈,不参与班里的一切活动,就连别人抢他的东西,他唯一的反应就是——看着别人拿,既不反抗也不告诉老师。无论做什么事情他都是慢吞吞的,没有一点精神。为了使他改变这种状况,我时时刻刻都在寻找表扬他的机会,努力寻找他身上的闪光点。

  终于有一次在课间活动中,我发现他一直都在专心致志的'玩着球的各种玩法。这不是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么?我把博浩认真玩球的情况当着全班小朋友进行了表扬。虽然他几乎无动于衷,但我相信,我终于可以开启这个孩子了。隔了一天,又在一次课间活动时,请全班的小朋友都去跟博浩学习拍球。这一次,他有了一点点反应:他笑眯眯的在那么多小朋友面前拍球,同时也不时地得到我的表扬。

  从博浩身上,我们看到每个孩子都需要老师特别的关注,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找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以点滴鼓励的方法不断激励他们,相信每个孩子都会有所变化。对孩子的教育,我们永远不能放弃,特别是像博浩这样的孩子,他更需要我们的关心和鼓励。

教育的随笔2

  一天,户外活动的时间到了,孩子们在兴高采烈的玩着,我看到张文航小朋友热的满头大汗,要求他把外衣脱掉,这时,他竟说不热。听到他的话后,心想:难道两个月的时间过去了,还没有学会解扣子,以前,每次脱衣服,都是让别的小朋友帮忙,为这事,我跟他的奶奶说过几次,但是收效不大,在放暑假前,又向他的家长提出了要求,一定要让孩子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特别提出了要孩子学会穿脱衣服,看来,家长又没按我的要求做,这时,我又故意说了一遍,要他脱掉外衣,他试着解扣子,可“笨拙”的小手尽管再努力也没有将扣子解开。看到他今天的样子,我非常着急,抽时间又跟他妈妈进行了一次交流,通过谈话,我知道了,妈妈每天忙于上班,很少带孩子,孩子一直由奶奶带着,老人什么事情也不肯让孩子做,把孩子该做的`都代替了,时间长了,孩子自己也不想做事情了,所以到现在还不会穿脱衣服。又向他妈妈讲了孩子在园各方面的表现,让她知道了孩子各方面的能力有待提高,这时他妈妈让我讲一些教育孩子方法。

  首先,告诉她在家中要为孩子提供做事情的机会,要真正让孩子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孩子不会做的事情,家长要耐心的教他做法,而不能包办代替。其次,为了提高孩子做事的兴趣,可以采取表扬、鼓励的方法,当孩子完成一件事情,可对他说一句赞赏的话,也可以给他一个甜蜜的吻,还可以抱一抱他等,来激发他做事的积极性。再次,可采取成人和孩子比赛的方式,例如:穿脱衣服、整理被褥、扫地等活动,这样会逐渐养成孩子自己做事情的习惯。她妈妈听了这些后,表示愿意尝试这些方法。

  经过一段时间后,孩子各方面的能力有了提高,现在不但自己能穿脱衣服,有时还抢着做值日了,可见孩子各方面的能力是需要锻炼的,只要为孩子提供动手的机会,每个孩子都会很优秀的。

教育的随笔3

  我们班有一个女孩,她学习成绩平平,也没有精湛的才艺特长。记得有一年过春节,班里很多孩子到我家做客,饭后当别的孩子高谈阔论时,她却一声不响地收拾桌椅、餐具、打扫卫生等琐事。还记得有一次班会我让每个孩子谈自己的理想,其他孩子都说将来要做钢琴家、演员、董事长、电视主持人等,她却说将来要做幼儿园老师。之后,我和女孩的父母提及此事,他们觉得有些尴尬。

  可是班里有两个男生起了争执,大家都无法劝解时,这个女孩却用猜硬币的方法解决了争端。去旅游的路上堵车,车上的孩子们开始烦躁,也正是这个女孩用一个个笑话,让大家安静了下来。下车时,很多学生都感激的拥抱了她。

  每次考试,女孩的成绩都是中等。不过,有一次语文老师在作文课上出了一个题目“你最欣赏班上那位同学?”全班同学竟然都写了这个女孩的名字。(故事,为了告诫后人从这个故事中汲取教训,人们还编了一首歌谣:

  丢了一个钉子,坏了一只马蹄;坏了一只马蹄,折了一匹战马。

  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

  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

  这首歌谣,代代相传了数百年。它歌咏的是一段真实却又无情的王室争权杖的历史。

  两军对垒,旌旗猎猎:战马萧萧,锣鼓铿锵。查理三世气宇轩昂,手挥长剑,一马当先,主动出击,千军万马是紧随其后,而对方是节节败退,不远处是一片辽阔泛着寒光的沼泽地。

  胜利女神的微笑已经偏向了查理三世,突然,战马一个趔趄,查理三世跌翻在地,众官兵误以为统帅中箭身亡,顿时军心大乱,慌作一团。处于败势的'亨利伯爵乘势大举反攻,在阵前生取查理首级,不仅化险为夷转败为胜,而且从此将英格兰置于都铎王朝的统治之下。

  原来,决战前夕,马夫在给查理三世的战马替换铁掌时,发现少了一枚铁钉,一时寻觅不得,马夫便草率地将就过去了。谁能料到,那只少了一枚铁钉的马掌偏偏松了、掉了;马失前蹄,查理三世怎能不摔倒在地呢?历史无情,缺失了一枚铁钉,丢失了一个国家。

  我曾对大家说过:绊倒千里马的不是崇山峻岭,而是柔软的青草结成的环。伏尔泰也说过:使人疲惫不堪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里的沙子。古人不是也说过“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吗?可是,你们在学习中却常常在自己的“千里之堤”上挖掘一个又一个“蚁穴”,比如:在老师讲课时,你发发呆,跑跑神,画个小人,传个小纸条,或者给别人做个鬼脸等等,却忘了老师告诉过大家,“课堂是根”的道理,正因这些小动作使本应优秀的你成为平庸,与尖子生失之交臂!还有在写作业中不审清题,马马虎虎完成作业。有错题不及时订正,不写错因,敷衍了事,得过且过。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做“作业是魂!”如此下来,不难推断出你们的“千里之堤”最终会因为这一个个“蚁穴”而在考试中垮塌?

  孩子们请记住这句话:“小就是大,大就是小”,因此,希望大家认真做事,真正明白什么叫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因为细节决定成败!幼儿教育随笔小班教育随笔教育随笔范文

教育的随笔4

  一堂课的成功与否,主要是看教师与幼儿之间配合得是否默契。若想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在双方之间架起相互沟通的桥梁。如要保证桥梁的正常沟通,让幼儿能积极地、主动地接受教师的一切授课内容,我认为关键是教师要“童化”自己,和孩子拉近距离,“以童心唤童趣”。大班的孩子由于年龄特点,对那些抽象、平板的讲述是很难产生兴趣的,所以,我在教学中就用生动、形象的体态语言来进行授课。通过灵活的眼神、活泼的语气、夸张的动作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以此来缩短我与孩子们之间的距离。久而久之,孩子们很自然地就对我产生一种亲切感和信赖感,喜欢和我交流,愿意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同时,他们就会把对我的这种感情迁移到对我所担任的音乐课的学习上,逐渐对音乐产生了兴趣,并有了强烈的学习欲望。这就是所谓的“亲其师而信其道”。对此,我深有体会,因为在我小的时候,喜欢哪个老师,就特别喜欢上他(她)教授的课,并且这几门课成绩也就最优秀。

教育的随笔5

  最近我发现班上的孩子有了一个坏毛病,那就是撒谎。这天上午户外活动时,乐乐说:“老师,我要上厕所。”之后佳佳也说:“我也要去。”本来我不觉得怎样样。可紧之后有好几个孩子都说要上厕所,我不禁觉得很奇怪。我便偷偷跟着他们去了厕所,这时,我发现去厕所的这五个孩子中,只有两个在小便,其余三个在打打闹闹,我也没有说什么,就离开了……

  到中午吃饭的时候,我发现桌子上有一大块馒头,我便问:“谁的馒头没吃完。”瑞瑞说:“不是我的,我的吃完了。”我说:“你真的`吃完了。”他又说:“我给乐乐吃了。”很明显他在撒谎。

  为了纠正孩子的这个错误,我在下午的教育活动中给孩子们讲了《狼来了》的故事,孩子们听完故事,了解了撒谎的坏处,我相信对孩子各方面的发展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教育的随笔6

  刘xx小朋友调皮、任性、倔强,爱和小朋友打架,还爱打抱不平。他的一贯作风是我行我素,上课随便下桌,老师组织的各种活动喜欢参加就参加,不喜欢就赌气不理人。老师怎么哄都不行,倔强得很,有时候急眼了就和老师下架子,摆出要打人的架势。当时看他那个样子,我是既生气又好笑。他还非常有英雄主义,看见别的小朋友打架,他就去逞英雄,替被打的孩子打抱不平,往往结果是被打一顿。但他秉性不改,下次有这种情况,照样逞英雄。但他也有可爱的.一面,就是非常有礼貌,见了老师、保安师傅都问好。

  听他奶奶说:“xx从小跟她长大,爸爸妈妈在外地工作,很少回家,奶奶对他很娇惯,任何事都由着他的性子来,长期以来就养成了这样的脾气。”了解他的情况,我推心置腹地和他谈心:“以后不要打架,万一受伤了,爸爸妈妈在远方知道了,该有多么伤心啊!他们就不会安心工作了。你说是吗?”xx小朋友使劲地点点头,表示同意。而且渐渐地,他不再爱打架,和小朋友们也很友好。小朋友们都说,xx变得可爱了!

教育的随笔7

  今天上午的一节教育活动是红眼咪咪,讲的是一只小花猫叫咪咪,因为眼睛里进了沙子,连忙用手去揉,细菌进了眼睛里,得了红眼病的故事。开始我先介绍说,有只小猫叫咪咪,她的眼睛变得红红的,还流眼泪了,你们猜是什么原因呢?孩子们的猜测都很合理,思潼说:“看电视时间太长了。”子辰说:“玩游戏时间太长了。”邢睿欣说:“肯定是刮风的时候有东西进到眼睛里了。”小川的猜测:“可能是她切大蒜,辣到眼睛了。”我估计他想表达的是切洋葱,于是我给他纠正了一下,小川的猜测还挺贴近生活的。

  课上我们通过一个视频了解了预防红眼病的方法,最后我们还学习了保护眼睛的`方法,孩子们知道了看电视或电脑的时间不能超过半小时,看完后还要望远处看一会儿。我和孩子们已经约定好了,记录表已经发给每个家长了,请各位家长配合记录一下,(记录方式都在表格上说明了)注意:一定要如实记录,这是帮孩子科学用眼的很好的机会,我们一起做好这项工作奥。

教育的随笔8

  “皮球”是孩子们最爱的玩具之一,每当去户外活动时,孩子们最喜欢玩皮球,每次把大篮子里的皮球一抢而空,至于沙包、飞盘什么的,他们都视若无睹,除非皮球都被抢光了,他们才会关注其他的体育器材。而俗话说:“只要工夫深,铁棒磨成针”,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对皮球的“热恋”程度也逐步加深,慢慢地圆皮球不再圆了,有的变成了“扁皮球”。

  今天,游戏活动时,我让幼儿到户外去玩,我把扁的不能再拍的皮球丢在了墙角边,心理暗暗的想:这会儿他们没有皮球拍,一定不会挣抢了吧!可是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当我把其他器材拿出来的时候,墙角边的几个扁皮球都不见了,“扁皮球去哪里了呢,谁看见了扁皮球?我正纳闷时,不远处的一堆孩子引起了我的注意力,于是我轻轻的走到了孩子们的跟前,想一探究竟。呀!原来他们正兴高采烈玩我丢在墙角边的“扁皮球”呢。只见有的孩子把扁皮球顶在头上,把他当成了新疆帽,一边还跳起了我们上课教的新疆舞;有的孩子把扁皮球拼在了一起,搭成了一个个锅子,拿者拍子在里面“烧饭”、“烧菜”,嘴里还不时地哼着:“我来做爸爸,我来做妈妈……孩子们玩起了娃娃家的游戏”。看着眼前的一幕,真是让我大开眼见,让我无不拍手叫好。但是我没有出声,因为我相信,如果我一直等下去,一定会有更多的奇迹发生……。

  “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当我们预设的游戏、活动不能满足孩子们的需要,或者是让他们不感兴趣时,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借助一切的外物来满足自己的愿望。而在这同时也萌发幼儿进行创造性游戏的冲动,因为孩子的`创造能力往往是建立在兴趣之上的。作为老师,要及时捕捉孩子的兴趣,以观察者,引导者的身份参与到孩子们的中间,那你的收获会很多,同时你也会发现你的孩子是绝顶聪明的!

教育的随笔9

  有一件事,已经过去好多年了,我至今都很难忘记。我的家属在家里开经销,有一个星期天,我的邻居家的几个小女孩,来我家里买东西,这几个小女孩都是一年级的学生,而且还是同班同学,其中有一个叫新雅小女孩,长得高一点,另外几个长得矮一点,他们都很可爱。我看到他们来我家买东西,当然很高兴了,就信口说道:“呦,新雅,你长得真快啊,都这么高了”。没想到我表扬了新雅,却得罪了另外几个孩子,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新雅也觉得很不好意思。被伤害的小女孩回到家后,和她母亲说道:“俺再也不上这个经销去买东西了,说新雅长得快,长得高,这不就是说俺矮么,说俺不长吗”。后来,他妈妈来我家和我说了这件事,我这才觉得是我说错话了,感到很对不起她们,可又无法挽回。更糟糕的是,我后来见到她们时,她们一伙中没有了新雅。我想,可能是我说错的那句话造成的,她们分裂了。

  这件事对我的触动很大,我是干教育工作的,不同于其他行业。一个教育工作者,如果犯这样的错误,那后果是相当严重的,会误人子弟啊。如果说只是这几个孩子的话,问题还不大,但如果是在学校里,在班里,也这样随随便便的表扬一个人,其反作用是很大的。

  反思我之前的教育工作,我是有这样的教训的。之前,在我们的教学中,经常给学生考试,那时不像现在这样,按等级评定学生,是按百分制的。给学生得上一个分数,教师就按分数对学生进行排队,对分数高的,老师就大加表扬,差的进行严厉的.批评。在班内出现了小团体,学习差的一伙,学习好的一伙。学生两极分化相当严重,好的真好,差的真差,而且很难把差生转变好。因为他们对你有抵触情绪,从心里就烦你,你怎么能把它转变好呢。我不知道出现这样的事情,会不会与我的这些做法有关,我想是有关的。

  通过这件事情以后,我改变了对学生表扬、批评的方式和方法。什么“你真行”、“你真棒”、“你真聪明”之类的话,我尽量不说。而改用谈话、批语、眼神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或表扬。经过多年的摸索、实践,我也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经过多方面的努力,终于减少了班里小团体和两极分化现象的产生。

  经验告诉我们,我们做教师的,一定不要在大众场合,特别是在班里随随便便就表扬或批评一个学生。当然,老师也不能是非不明,好坏不分,但要分什么事,什么场合,需要在大众场合进行表扬的,能起到教育意义的当然要表扬,不能在大众场合表扬的,就要注意场合,注意策略。如果一个学生做错了事,那要看做的什么事,如果是影响很坏,批评他能对大家起到教育意义,那就要在大众场合进行批评。如果影响不大,老师就要顾及他的颜面,不要在大众场合随随便便批评他,这样才能起到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教育的随笔10

  中班了,为了验证孩子的学习情况,偶尔我们会要求幼儿回家把儿歌、故事念给爸爸妈妈听,并且写在纸上带到幼儿园来。因此家长有时候就会称之为“作业”。每次老师布置“作业”,杨涔总是会忘记。并且理直气壮的说:“爸爸妈妈没有时间!”有时候老师盯的紧了,他就会在早上刚踏进教室门口时大哭起来,让你不再忍心问他“作业”的事。

  针对孩子这样的情况,我们和家长也有过联系。但是杨涔的爸爸妈妈都是周末才回昆山,平时非常忙,照顾孩子的时间也确实很少,对孩子有时候就疏忽了。于是有时候我们就在孩子休息的时候让他念给我们听。很多次,孩子都不能很完整的念完一首儿歌或者讲一个完整的故事。我们叮嘱他回去再念念,他总是点点头。但是第二天总不不见他把作业纸带来学校。

  后来有一次,当涔涔又一次“忘记”了作业,老师请他把故事讲给小朋友听时,他突然大哭起来。事实上他不会讲,甚至连故事名字都没有记住。涔涔妈妈来接孩子时,我们把这一情况和他说了,他妈妈很吃惊的说:“我家宝宝回家从来都不提作业,也没有要我们写下来。”“那他平时有没有和你们说说学校里的趣事?”我反问道,“没有,他每天回家就是出去玩,从来不说学校的事,我们也很少问,问他他也不说。”妈妈说。

  其实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一方面是老师的教育引导,另一方面,家长的积极鼓励也是很重要的。像我们班瑶瑶同学,他的爸爸妈妈平时就很注意,每次要求幼儿完成的“成长档案”或者作业,她都会很认真的完成。据她爸爸说,平时在家他们也经常与幼儿交流学校发生的趣事,孩子每次都很开心的讲“今天学了什么”“今天玩哪个游戏了”,有时候甚至会自己做起小老师和爸爸妈妈一起玩。因此,孩子在园的学习积极性也很高,在幼儿园里也很快乐。而对涔涔来说,上学有时候是一件很为难的`事。特别是老师布置了作业,他总是显得心事重重。后来,我们和杨涔的爸爸也进行了交流。他爸爸表示以后会把时间多花一点在他身上,会关心他的学习。最近,杨涔有了明显的改变。老师布置作业以后他都能及时的完成,每当这个时候我们也会及时的表扬他,作业对杨涔来说再也不是那么困难了。并且,在平时的活动中,我们发现涔涔愿意举手回答问题了,在学校里也变的越来越快乐了。

  孩子的教育离不开教师,更离不开孩子的父母。只有老师和家长齐心协力,才能更好的培养幼儿,才能让幼儿更快乐的成长!

教育的随笔11

  陆陆刚来幼儿园时,总是不好好吃午饭,每当我走到他身边时,他为了得到我的表扬,就使劲地吃饭,不吃菜。于是中午用餐时,我坐在他旁边,看着他吃饭,希望他可以多吃点菜。我说:“绿绿的青菜很香哦,来尝一尝。”陆陆不情愿地说:“我不喜欢吃。”我夹起青菜,大口大口地吃给他看,陆陆有点心动了,学着我的样子夹起一点青菜,可是刚嚼了几下就又吐了出来。看到这种情况,我十分担心。

  我和陆陆的妈妈沟通时了解到,陆陆十分爱吃外公做的咸菜,或许我可以通过咸菜改善陆陆进餐难的问题。第二天午餐时,我悄悄地对陆陆说:“你的外公送给老师一罐咸菜,我知道你喜欢吃,只要你吃一点其他的菜,老师就给你咸菜做奖励,好吗?”陆陆喜出望外,爽快地吃完了自己的一份菜,我暗自高兴。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每次午餐我都给陆陆“加餐”,有时我故意忘记拿咸菜,让陆陆慢慢地适应,渐渐地脱离对咸菜的依赖。我还引导陆陆把咸菜和其他的孩子分享,并告诉孩子们:“这是陆陆的外公送大家的,我们都要谢谢陆陆。”不知不觉中,孩子们都食欲大增。等到这瓶咸菜吃完时,陆陆已经不再依赖咸菜就能吃完自己的饭菜了。陆陆的.妈妈知道这一消息,十分激动。看着孩子健康的小脸,我说不出的欣慰。

教育的随笔12

  我是一名幼儿教师,所以,我要更懂得爱;我是一名幼儿教师,所以我要更有爱。爱每一个孩子是作为一名教师的一项基本品德。没事的时候我常常在想:做一名好老师,把快乐和幸福带给我的孩子们,这就是我的使命和责任。但是,怎样才能成为孩子们心目中的好老师呢?我总是反问自己。

  记得我踏上工作岗位的第一天,什么都不懂,有个小班的孩子在我面前哭得淅沥哗啦,我不知道该怎样安慰那个可怜的小家伙,这时,班里的另一个老师走过来,脸上洋溢着温和的笑容把孩子搂在怀里,那画面让我至今难忘,这就是幼儿教师,用妈妈一般的爱关心呵护着每一个孩子。

  渐渐的我熟悉了每一个孩子的生活习惯,他们的喜怒哀乐也成了我每天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每天早晨看着一张张熟悉的小脸热情的向我问好时,我心里感到很自豪,孩子们围在我身边说着那些悄悄话的时候,我异常的开心,微笑着面对每一个小精灵。

  一转眼四年的时间过去了,我送走了我的第一批孩子,看着他们从懵懂到有了自己独立的思想,成为了一名小学生,我的心中又自豪也有不舍。我第一次知道了孩子们对我的影响有多大,我也深深体会到了“幼儿教师”这神圣的四个字有多少含义和责任,我也更加热爱这份职业,我学会了享受孩子们带给我的爱和欢乐。

  幼儿园里大大小小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不管什么时候,我都用心你去爱着这些孩子们,希望他们在爱的'氛围中快乐的成长,我庆幸我是一名幼儿教师,因为我比别人更多了一份爱。

  幼儿教师,一个普通而又平凡的职业,他没有光鲜亮丽的外表,也没有过多的修饰,可我们都在默默地奉献,当然我没有那么伟大,我离那些奉献在教育事业上的同行们还差很多,但我一直在进步,做我自己喜欢的事情,我无怨无悔。

  假如有人问:在人生的道路上,再给你一次机会,让你重新选择,你还会选择幼教吗?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回答:会。虽然我们很清贫,但是我们同样也是最富有的。

教育的随笔13

  一份调查显示,现在在小学里,约有1/4的学生说不出校长的名字;初中和高中学生能说出校长名字的要略多些,但也只有一半左右。

  再从事情的另一面说。据我所知,现在的校长,特别是规模较大学校的校长,工作都很忙。但他们并不完全忙于学生工作,很少主动与学生接触,有些校长甚至不屑与学生接触。因此有学生抱怨说,只是在开校会时才得以“仰望”校长;也有学生说,他们被校长抓过“违纪”,感觉校长总是一张严肃冷峻的面孔。很多学校设立了校长信箱,但那些“摆设”往往早已经锈蚀斑斑了。一些学校的校长室设在办公楼深处,很少有学生光顾,好像也不想让人找到。校长与学生之间拉开了很大的距离。

  现在的校长们多数时间在研究如何管理学校,跟副校长们、中层干部们讨论学生问题,却很难走进学生中间直接去了解情况;有的校长被外出开会参观等事务占用了大量时间,而这些似乎反倒成了他们的主要工作;有的校长把应付各种达标检查当作优先考虑的工作;也有的提出“教师第一”的理念,一切工作围绕“教师发展”而展开。我认为,这些都是认识上与工作上的误区。

  校长是教师的校长,还是学生的.校长,抑或是一个高高在上的管理者呢?我认为,校长首先是学生眼里的智慧长者,其次才是教师的“头儿”,然后才是其他角色。因为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要以学生为中心。校长首先应该与学生多接触交流,走到学生中间去,与他们促膝谈心,为他们的成长出谋划策,同时也要扑下身子为学生服务,这是校长的本职工作。校长应该了解学生校内校外的各种情况,如学习情况、教师教学情况、师生关系、生活情况、群体与个体的思想动态等,这些才是真正的第一手资料。校长在进行学校工作决策时,应该把调研到的情况当作最重要的依据。

  校长作为一个学校的最高管理者,要与学生打成一片,避免“高处不胜寒”。无论事务多忙,都应该拿出一定时间与学生接触,努力创设与学生接触的机会。校长在学生面前,不光要有严肃,更不能少了慈爱。校长作为学校的权威与优秀教师的代表,自身有丰富的阅历与人格魅力,与学生进行谈话,会让学生在精神层面上受益,有的话甚至会改变他们的一生。据调查,多数学生把跟校长的谈话看得很重,如果他们在校期间能和校长推心置腹地谈上一次话,常常会成为一生的记忆。曾经有一位中学老校长说,一位学生从海外回国后,首先看望的人是他。这位学生表示,自己如今能在国外的一所著名大学任教,学术上能有所成就,与上中学时和校长的一次促膝长谈有关:老校长“如何成就人生”的一席话让他终身难忘,成为他不断进取的动力。

  为了真正与学生“亲密接触”,校长应该兼任课程。校长都是教师中的佼佼者,他们有能力教好课,也有能力做教师的标杆。上课是与学生接触的最好机会,等于开启了了解学生的一扇窗口。

  校长应该成为青少年倾诉的对象,为他们的成长解除困扰疑虑。与充满青春活力的青少年在一起,应该是校长的工作乐趣,也是校长展示个人魅力的机会。

  其实,校长与学生接触的方式很多,见面打个招呼问个好;到班级中听课,就近观察学生学习与思想状况;在课外时间走到学生中去,教室、宿舍、操场等学生活动的场所都是交流的地方,亲切才容易让学生敞开心扉,校长还可以开座谈会,与学生展开对话,指导学生的生涯规划;也可以设立“校长接待日”、校长信箱,开展问卷调查,等等。网络时代,电子媒介如QQ群、微信、Email等多种工具和方式,互动性强,学生会比较容易接受;有的校长在线上开设“假如我是校长”的主题讨论会,引导学生以书信形式向校长和老师倾诉心声,进行感情沟通和交流,受到学生欢迎。

  话说回来,教育主管部门也应该给校长松绑,让他们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才能有时间有精力专注于学生,专注于学校管理。在考核校长时,应该把他们与学生的交流接触情况当作一个重要的依据。

  同时,校长们要放下架子,走到学生中间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真心做学生的贴心人。

教育的随笔14

  当我带领班级时,我会经常触摸孩子的头,倾斜拇指,拥抱孩子,以此作为奖励孩子的方式,并对他们的表现采取积极的态度。

  新学期开始时,刚加入我们班的孩子们心情不好,有些甚至哭着尖叫。我从眼睛里看到了这一点,也从内心感受到了处理这样一个场景的能力。

  有一天,韩寒痛哭起来。她母亲把她送到花园里。她拒绝进入教室,大声喊着要回家。我一边哄着她安慰她,一边把她抱起来,对她说:“我不知道你在干什么。”;看,老师是不是像她妈妈一样抱着你?如果你不哭,妈妈会早点来接你。她抽泣着点了点头,“是的`;顺便说一句,只有表现出色的老师才会拥抱她。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得到老师的拥抱。我没想到这么几句话会对她产生这么大的影响。

  第二天,韩寒的母亲对我说:“我不知道你在干什么。”;韩寒回家告诉我们,老师就像母亲。明天去幼儿园的时候我不会哭的“所以今天她很高兴来到幼儿园,看到这样的情景我感到很高兴。

  可以看出,孩子们非常喜欢表扬。我们的老师应该给孩子们更多的鼓励。即使是一个小小的拥抱,孩子们也能体会到,得到老师的关爱,他们非常开心。

教育的随笔15

  今天早上,我来到教室后就去洗茶杯了。突然,一阵哭声传进我们班教室,我忙从卫生间走出来,原来是我们班的汪怡安来了。咦?平时很乖的汪怡安今天怎么了,我纳闷着!汪怡安的爸爸说:“她不想来读书。”跟他爸爸交流了几句,原来是小怡妈妈出差想跟妈妈去玩。跟汪怡安爸爸再见后小怡还是哭闹个不停,非要回家去。我拉过小怡说:“好,等会老师带你去,那我们要怎么去呢?”小怡哭着说:“我认识回家的路。”“那小怡老师问你爸爸妈妈是希望你在家里玩呢还是想让你来幼儿园学习本领?”我问小怡。小怡没有说话,但是我知道她肯定知道的…………安慰了小怡一会,小怡平静了很多,我拉着小怡的'手让小怡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玩玩具了。

【教育的随笔】相关文章:

教育的随笔03-11

经典教育随笔07-11

教育随笔06-12

教育随笔小学03-28

教育教学随笔07-15

教育感悟的随笔08-08

小学教育随笔08-10

教育的随笔[合集]08-15

大班教育的随笔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