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幼儿园大班教育随笔1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看到过不少让自己印象深刻的随笔吧?随笔,顾名思义就是随笔一记,篇幅一般比较短小。想要学习写随笔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大班教育随笔,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园大班教育随笔1
《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用心支持、帮忙家长提高教育潜力。”为了让各位家长能更多地了解幼儿园,能与幼儿园更好的互动,创造出家园共育的有利环境,常家幼儿园于10月9日上午召开了全体幼儿家长会。会上王园长与家长们在我园对幼儿的教育方式上和家长们进行了交流,发放了家长问卷调查表,真诚地期望在互相信任、尊重、支持的基础上实现家园共育,真正为孩子创造整体和谐的教育环境。
各班老师也做了精心准备,热情接待每一位家长。会议结束前,各班班主任把班级的基本状况作了简要的介绍。其次详细的介绍了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卫生保健、目前的班级状况等重点工作。最后,就家园如何配合更好的教育好孩子做了详细的探讨。
会后,家长们又参观了幼儿园各个活动室,班主任分析了每一位幼儿的特点和学习生活状况,还重点介绍了本学期开设的课程、教学目标及一日生活安排,使家长更加了解孩子的`幼儿园生活。同时也向家长提出了配合幼儿园工作的一些推荐和要求。
本次家长会不仅仅拉近了幼儿园与家庭之间的距离,促进了家园共育,还对幼儿园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起到了用心的促进作用。
幼儿园大班教育随笔2
区域活动时,小航和小飞正在认真的建构机器人。“老师,老师,小航打我的嘴巴了!”小飞说完委屈的哭了起来。“怎么了,小航?为什么打小飞的嘴巴?你们不是好朋友吗!”我走过去了解着情况。“好孩子是不打架的,好朋友之间要相亲相爱,玩玩具要谦让,不能争抢,是吧小航?”“老师,我们没有争抢玩具!”一直没有理我的小航突然停下搭建,盛气凌然的打断了我的谈话。“是吗,那为什么打小飞的嘴巴?说来听听!”我被小航的样子逗乐了。“小飞说脏话了,我就打他的嘴巴了。”小航一脸的正义感。我一脸的迷惑:“说脏话就打人家的嘴巴吗?”我有点生气了。“老师说,谁说脏话就打他的嘴巴,悠悠也这么做的`。”
面对小航的辩白,我突然领悟:上午我给孩子们讲了一个故事《悠悠的故事》,故事中的悠悠老爱说脏话,妈妈没办法就想了一个点子,规定家里人要是谁说脏话就打谁的嘴巴。规定后,爸爸被妈妈打了嘴巴,妈妈被悠悠打了嘴巴,只有悠悠没被打嘴巴。故事中问小朋友:为什么悠悠没被打嘴巴?孩子们都知道,悠悠没有说脏话呀!
讲完故事,我教育孩子们今后要像悠悠一样不说脏话了,要是谁说脏话就打他的嘴巴。看来小航记住了我的话了,听到小飞说脏话当然就打她嘴巴了。面对情况我首先肯定了小航的做法,又告诉小飞今后不说脏了。接着说:“谁说脏话打他嘴巴是对的,但要轻轻打,不能打重了,我们是用打嘴巴提醒小朋友说脏话是不对的,不能真打。记住了吗?孩子们!”“知道了!老师!”
这件事情让我意识到,老师的教育方法有时太片面,往往一句玩笑话,在孩子心里也是圣旨。因此,提醒老师们教育孩子时,每一句话都要考虑到它的利弊,才不会被孩子们误解。
幼儿园大班教育随笔3
我班的小洋是个活泼好动的小朋友,他的举动常常让我头疼不已。
一天,小惠在厕所里不慎跌倒,痛得哇哇大哭。这时,小洋走过去将她扶起,体贴地为她拭泪,轻轻拍打掉她的灰尘,然后牵着她一起去厕所。回教室后,我第一时间表扬了小洋对小惠的关爱,鼓励大家向他看齐,同时也告诫小洋要做一个全面的'楷模。
这次事件过后,小洋的表现明显改善,他积极参与各项活动,也懂得了与伙伴们和睦相处。逐渐地,他在孩子们中间树立了自己的威信。
这件事让我深深体会到,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优点,我们需要慧眼识珠,积极引导和激发,这样每一个孩子都能绽放出自己的光彩,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材。
幼儿园大班教育随笔4
午饭后孩子们都喜欢跑到图书角拿书看,先吃完的小朋友可以拿到喜欢的书,这也提高了孩子们吃饭的速度,不讲话,不挑食才能吃的快,这个图书角作用可真不少呀,一天午饭后,田丰迅速的跑到图书角,很兴奋地拿起"恐龙",从第一页开场认认真真地看了起来,一会孩子们都陆续的吃完饭了,一小椅子在田丰旁边放下来,大家都围着他,和他一起看恐龙书,不时有幼儿参加他们的队伍,一起翻看自己带的.图书。也有别的小朋友拿着喜羊羊的书,组成另一支队伍,场面很是热闹,秩序井然。
我很快乐,大家能不吵不闹,友爱的分享图书,我决定丰富我们的图书角,当然,还是要家长们多多支持才行,首先我和孩子们讲读书的益处,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让孩子们知道自己读自己的一本书好呢,还是和别人交换读两本书好呢?经过我的引导,孩子们会将家里的书带来,和别人交换着翻阅,这样我们的图书角更加丰富了,而且,很多小朋友的书在家里爸爸妈妈都讲过,对其中的故事已很了解,他们还可以讲给别的小朋友听,亲身体验一把小教师呢。
幼儿园大班教育随笔5
孩子们很喜欢玩小纸船,在活动前老师提出,要求孩子了解不同材料的船在水中下沉速度的不同,并能用语言描述自己的发现,体现同伴间合作的能力。
活动中,我为每组幼儿准备了报纸、普通A4纸和宣纸折叠的小船各一只,水盆和托盘。首先,孩子们通过摸一摸、看一看,观察几只小船的不同,并猜猜小船沉下去的先后顺序。栋栋说:“这只小船软软的,它进了水会不会坏呀?”根据这一猜想,栋栋和同组的孩子们一起进行了实验。“小心一点,别翻船啦!”乐乐喊道,栋栋和两个好朋友一起小心翼翼地把三只小船放进盆子里,“哇,小船湿了……”“快看,小船沉下去了!”栋栋有了新发现激动地说。在探索的过程中,栋栋能认真地观察纸船放进水中时发生的细微变化,并积极地用语言和同伴讲述着自己的发现。
孩子们对小纸船游戏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活动中通过前期的猜想充分调动起幼儿游戏的积极性,他们踊跃地猜测小船浮沉的结果。当他们把小船放入水中时,栋栋和其他孩子一起认真投入地去观察小船的.变化。观察过后,栋栋能够将实验中的发现详细地描述出来,栋栋发现了哪只小船先沉落下去,但是对于小船下沉的原因还有幼儿仍然存在困惑。通过这次实验,幼儿了解了有的小船能长时间漂在水面,而有的小船会很快沉入水里,孩子们明白了由于纸吸水快慢不同而导致小船下沉速度不同的科学现象。
在活动中,孩子们的兴趣很高,对于各种材质的小船都十分感兴趣,老师引导幼儿将三只小船下沉的快慢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并勇敢向同伴介绍,增进幼儿之间的交流的机会,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但是活动中的材料都是预先准备好的,且都是纸质的材料,对于幼儿的探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活动中栋栋提出“大轮船怎么不会沉的呢?”因此,老师鼓励幼儿与家长一起探索什么材料的小船能够在水面上漂浮起来,并将自己验证结果来告诉大家。
幼儿园大班教育随笔6
有这样一句话:“学校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师无小节,节节皆楷模”,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影响更多的是通过平时细小的言行举止体现的。大部分学生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品行、乃至行为举止、音容笑貌、板书笔迹等等,并在教师的一颦一笑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教师举手投足时得到鼓励。
大二班的音乐活动开始了,我正带领小朋友一起学唱歌曲。这时,有两位小朋友趁大家唱歌时,在人群堆里你推我打。待这个活动单元结束后,我对他们的行为进行教育。“刚才小朋友在唱歌时你们为何打闹?”“我们没有打闹。”他俩竟然不承认。我问全班小朋友有没有看到他俩打闹,大家都说看到了,并大声喊:“老师,罚他俩站到前面去!不给上音乐!不许吃饭!”等等。看他们的神情个个欢呼雀跃,异常兴奋。我不禁陷入了思考…… 孩子为什么会有这种幸灾乐祸的心理?我想这和教师的'教育观、儿童观发生了偏差有关。由于教师平时在教育活动中有意或无意地有过这种批评幼儿的行为,如孩子打闹得出格时,教师有时会沉不住气,表现出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这就给孩子留下了印象。孩子有好模仿和喜欢顺应老师的心理,于是在发生同类现象时,孩子为了讨好老师就会说出这样的话。被指责的孩子在班里会觉得自卑,得不到尊重而心理压抑,从而不喜欢上幼儿园乃至影响孩子的个性健康发展。而指责别人的孩子,刚开始,并不懂得幸灾乐祸,但长期这样,也会发展成为一种习惯心理,成为一个自私、狭隘的人。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活动中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平时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到既尊重孩子,又了解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其次当孩子犯错时,要有正确的态度和艺术的方式,耐心引导,悉心教育,如提醒孩子换位思考,和孩子共同分析犯错原因,从而提高孩子的评价能力。问题看似出在孩子身上,其实还是要追溯到教师的教育,“从孩子的行为看教师的观念”这话很有道理。 晨间活动在进行户外游戏时,大家都玩得非常开心。这时,我突然听到“哇”的一声大哭,原来是特特把顺之给撞倒了。特特不以为然地说了一句“对不起”就要离开。看到这一情景,我知道特特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给别人带来的后果。他认为自己说声“对不起”就行了,就跟他没关系了。所以,应该引导他用行动来道歉。于是我赶忙叫住了他,并伸手将顺之小朋友轻轻扶起,一边哄着一边问:“你为什么哭呀?”顺之说:“疼。”“特特跟你说对不起了,你还疼吗?”我故意奇怪地问。“疼。”顺之不解地答道。听了顺之的话,我问特特:“你摔过跤吗?”他点点头。“你摔跤时有什么感觉?”特特低头说:“疼。”“那你疼时希望别人怎么样呢?”我又问。“揉揉。”他想了想,小声说道。然后蹲下去伸出他的小手给顺之揉一揉,还把她身上拍打干净,嘴里还说着“真对不起,还疼不疼?我给你吹吹。”他这样一来还真见效。刚才哭得很厉害的顺之,竟然不哭了,嘴里还说着:“没关系,我不疼了。”看见特特认真地在做这件事,我摸着他的头对他说:“你看,光说声对不起,顺之还在哭,说明她还疼、还委屈呢。你帮她拍拍土,揉一揉,这样关心她,她的疼痛就减轻了。她也
很快地原谅你了。所以,以后不小心碰了小朋友除了说对不起,还可以帮他减轻伤痛。这样,小朋友就会原谅你的。”他点点头。 看着他俩跑走的背影,我想,教师在处理孩子之间的一些偶发的不愉快的事情时,光教育孩子说“对不起”是不够的,还应该利用这个时机对他进行移情教育,让他看到自己的行为给同伴造成的影响,使他们能够站到同伴的角度去思考,真心地表达歉意。
幼儿园大班教育随笔7
我班有一个叫王x的女孩,她长得很漂亮,白白的,瘦瘦的,在我将近一个月的数学学习中,和我相处发现这个孩子总是一个人,在她这个年龄应该有阳光和灿烂,总是在她的脸上,而课堂上的注意力不集中。看到这种情况我立即联系她的父母,及时沟通。通过了解:原来孩子一直和爸爸妈妈住在城里,然后加了一个弟弟,妈妈忙着把她送回奶奶家,直到是时候去学校从奶奶家接她。原本内向的她觉得父母已经给了她弟弟照顾,父母不再喜欢她,所以越来越不喜欢和人说话。我没有马上和她交流,而是在我的.课堂上问她问题,鼓励和表扬她。课后用她的手和她交流,一开始她总是闭嘴,慢慢地她想和我说话,课后也能看到她和同学快乐的游戏身影。后来她甚至低声说,每当这个时候,总会有一个灿烂的微笑。上完美术课,孩子跑到办公室,给了我一张她画的照片,画的不是很漂亮,但有一行字,“老师,我喜欢你。”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爱谁,只有爱孩子才会教育孩子。”的确,爱是一种情感交流,只有孩子感受到你炽热,真诚的爱,他们才愿意接受你,喜欢你亲近和信任你。
此外,要像老师这样的孩子,更需要有知识的基础。与孩子相处是孩子的爱,但孩子们在玩耍和交谈中能得到什么?只有在快乐的游戏过程中,生动有趣的课堂中,孩子看到了老师的本领,学到了很多新的东西,此时的孩子不仅像老师一样,而且会崇拜——老师是怎么知道一切的?让孩子能够真正的想学习你的技能,在这个时候,你的老师地位得到了真正的体现。
幼儿园大班教育随笔8
泉泉的妈妈是一位精神病患者,照顾不了孩子,泉泉一直由父亲带着,饥一顿,饱一顿,家庭生活困难,眼看就要维持不下去了。前段时间,泉泉父亲万般无奈之下,只好外出打工了,泉泉只得跟随姥姥生活,转到了我们班里。
由于家庭的影响,父母与孩子的交流很少,泉泉的性格特别内向。在集体中显得郁郁寡欢,不爱活动,不合群,当别的孩子在兴高采烈地玩耍时,他孤独地在一个角落里躲藏在自己的'世界里。一棵幼苗,如果没有雨露的滋润,怎能顺利成长?一个孩子,缺乏母爱的滋养怎能健康成长?因此,我常用母亲爱怜的眼光注视他,总想找机会帮助他。
一天,孩子们跑来告诉我:“泉泉会转呼啦圈了!”我快步走过去,正玩得起劲的泉泉却停下不玩了,我说:“刚才泉泉转得真棒!能给老师再转几个吗?”在我的鼓励下,泉泉又转起了呼啦圈,其他小朋友都围过来看,我大声表扬他:“看泉泉转得多好!”说完我还给了他一个亲切的拥抱,泉泉的眼里放出了兴奋的光芒。
从此以后,泉泉爱玩了,不再一个人躲在角落里,他变得活泼了,自信了,融入了这个温暖的集体中。
幼儿园大班教育随笔9
在幼儿园中经常听到有的老师说:某某小朋友不许打架,某某小朋友不许爬那么高,不许和小朋友摔跤,不许倒爬滑梯,不许……
殊不知,越是老师禁止的事,孩子越是感兴趣,而且还是屡禁屡犯。
以前我也跟其他老师一样,经常对孩子们下不许这样,不许那样的“命令”。直到发生了“爬大门”事件以后,我才对自己的有些做法进行了反思和改变。
有一天,课外活动时,小班老师带着孩子们上厕所,军军小朋友趁带班老师上厕所的时候,爬到了大门上,还一边爬,一边高兴地喊着:“我爬上来了,我爬上来了。”下边的孩子还高兴地为他喊“加油”。听到孩子们的欢呼声,我推门一看,本能的大叫起来:“小心,不许爬大门。”孩子们被我的喊声震住了,小脑袋一齐转向我,再看军军惊慌地差点采空,我被下出了一身冷汗,心提到了嗓子眼儿。赶紧跑过去把军军抱了下来,军军早已吓的`脸发黄,低着头怯怯地说:“老师,我错了,我再也不爬大门了。”
这件事虽然过去了,但想想自己当时的表现,想想孩子们当时的表情,再想想军军当时的惊慌,觉得自己当时的确欠冷静。如果当时自己沉住气,用温和的语气把军军叫下来,然后再慢慢进行教育,说明爬大门的危险性,就不会出现那惊险的一幕了。
那件事过后,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作为老师不能一看到孩子们的危险举动,就不考虑后果对其大喊大叫,而应该内急外缓,既要保证幼儿的安全,又要考虑到教育效果。还有,在日常活动中不能只考虑到孩子们的安全,而限制他们平时一些喜欢的动作。当甜甜高兴的尝试他的新发明游戏时,我担心地说:“甜甜,小心,不许玩危险游戏。”当浩浩往攀登架的高处爬时,我一脸的惊慌,“浩浩,当心,不许爬太高。”虽然是好意,但有时也会阻碍孩子挑战自我的机会,限制孩子的自主发展。
作为教师应选择合适的方法鼓励孩子大胆尝试,又暗中关注,让孩子体会自主探索的快乐。既要想到儿童观,科学观,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遇事要冷静;既要做幼儿活动的观察者、适时的指导者、支持者,又要把和蔼可亲的美好形象留给孩子们。而不是用强制性的语言去命令他们。
幼儿园大班教育随笔10
这天陈仁智小朋友这天突然问我:“苏老师,我们上一年级,你还教我们吗”一日复一日,一年复一年,转眼间三年即将过去,还有一个多月你们就要幼儿园毕业了,心中真是不舍,回顾你们刚来幼儿园那段时间,每一天都要从你们的爸爸妈妈手里把你们“抢”过来,你们一大班人在教室哭得翻天覆地,老师嘴皮没停过的哄你们,与你们玩游戏,教你们知识。与你们的三年朝夕相处,我们建立了母子般的感情。每一天早上,老师都会等待在门口,迎接你可爱的笑脸;
傍晚,目送你离去的身影,好像小鸟归巢,一天的疲惫也随之消失。也许,偶尔犯小错误的`你也曾受到过老师的批评,可老师打心眼里是疼爱你的,因为你是老师的好孩子。三年里你们的变化太多了,高了!壮了!漂亮了!也懂事了!再过一个多月你们就要背上小书包,快乐、自信地跨入小学的门槛。祝贺你们,孩子,你们长大了,前面的天空是那么高、那么宽、那么美!展开你那坚韧的双翅吧,勇敢地去翱翔!我真心的期望你们在未来的路上越走越好!
幼儿园大班教育随笔11
一天早上,小沈的妈妈对我说,昨天晚上小沈发烧了,半夜三更还去挂了急诊。我很吃惊地问小沈,昨天下午还好好的,晚上怎么会发烧呢?小沈小声地说:“下午,午睡起来的时候跟你说,我头很痛,你点了一下头,说知道了。”听了小沈的话,我的头嗡地一下,飞快地回忆着昨天午睡后的每个细节,却还是想不起来小沈是否找过我,也记不得她跟我说过什么。我尴尬而惭愧地面对他们母女俩说:“真是对不起,我昨天可能没注意到。”说完,为了掩饰自己的窘态,我赶忙摸一摸小沈的额头,关切地问:“今天好多了吧,如果不舒服一定告诉老师,知道吗?”并顺手接过小沈妈妈手里的药,带着小沈进了教室。虽然这件事情已经过去,可我心中还是感到很愧疚,沈欣肯定和我说过身体不舒服,可我怎么就想不起来呢?想到这儿,我的心中产生了深深的负疚感。
以后,我一定注意认真倾听孩子们对我说的每一句话,把工作做得更加细致、周到。小沈平时温和、安静,很少向我告状,也不给我惹麻烦,即使她来和我说了些什么,也似乎从没希望能从我这里得到什么反应。所以,我也常认为这样的孩子没什么问题。总是让人很省心,我真希望班上再多几个这样的孩子,可以使一些活动取得较好的效果。我们有时候常常为了一个行为问题突出的孩子费尽心机,以求得他的转变和进步,但却忽视了那些不太起眼的、安静的、让人省心的孩子。我又想起一个今年刚转园过来的小朋友。她的妈妈曾对我说过:我的孩子转园是因为原先的老师太忽略她了,我的孩子属于比较“乖巧”这一类,又不是特别优秀,以至于老师不会太关注她。这些像沈欣一样“省心”的孩子,使我往往忽略了他们向我传达的“请你关注我”的信息。
不管他们是否很敏感和脆弱,我想,老师对他们的忽视、淡漠所造成的心理上的'伤害远比身体上的疼痛更为严重。当我认识到这一点后,我把班上每一个孩子的姓名写在教育笔记本的后面,每天有针对性地记录一些孩子的情况,并不时地翻看每页姓名下面的记录。过一段时间,我就会反思一下很少关注或者忽视了哪些孩子,并及时进行补救。假如我们教师都能以一颗平常心,真诚而慎重地对待所有孩子,既不对那些出色的孩子以过分的关注及过多的赞美之词,也让我们放手以适度的引导对待那些所谓的“问题儿童”,更不要忽略“让我们省心”的孩子,这样每个孩子在我们的眼里就都是一样的——富于个性,丰富多彩。
幼儿园大班教育随笔12
生活自理,简单的说就是自我服务,自己照顾自己,它是一个人就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幼儿生活自理潜力的构成,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职责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潜力,对幼儿今后的生活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但此刻的大部分孩子,依靠性强,生活自理潜力差,以至于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环境。
我教的大班幼儿刚刚转入就餐幼儿园,在自理潜力方面明显不如其他就餐三年的大班幼儿,一个小小的鸡蛋皮便折射出幼儿自理潜力的强弱,我班幼儿有很多小朋友不会剥,闹出了很多笑话。魏会宇小朋友拿到鸡蛋后站那不动,问老师:“老师,这个就应怎样弄呢?”牟炳旭小朋友拿到鸡蛋站那不动,我说跟其他小朋友学,还是不动,然后教他先往桌上碰一下,他便碰一下,揉碎皮,他用力过猛,一下捏碎了,蛋黄都出来了,扫了一地,最后勉强吃完了。还有反应快的小朋友边看边学,皮随剥的不干净,但是总也会了。第二次吃的时候状况明显好转,都会剥了,吃的`也干净了。
一个小小的鸡蛋皮难住了这帮孩子,让我更是惊叹,这些心肝宝贝们在家里都是什么样的生活,真正地小皇帝小公主,但却让他们丧失了的锻炼机会,这需要我们这些大人深省,什么才是对孩子好,怎样才是爱孩子,该放手时就放手,大胆让孩子们做吧,他们会做的很好。
幼儿园大班教育随笔13
离园时明明告诉我他的小汽车不见了。我在教室里找了一圈,但是没找到,估计是被哪个小朋友“收藏”了。
于是,我对所有小朋友数:“小朋友们,明明的小车不见了。这可是一辆会魔法的小车。它跑到谁的书包里,谁就得赶快按住书包,否则它会自己跑出来的!”
话音刚落,鹏鹏就使劲按住了自己的书包。无疑,小汽车是被他拿去了。我接着说:“现在,我们玩‘捉小鱼’的游戏,就把教室当渔网,请小朋友背起书包一个一个游过来。”我在教室做好渔网等待着。一会儿,鹏鹏来了,我亲切地对他说:“鹏鹏,这个小汽车的魔力可真大,居然跑到你的.书包里来了。你看,明明都急的哭了,我们把它还给明明,好吧?别人的东西不能随便拿。”鹏鹏红着脸点了点头,从书包中拿出小汽车。
游戏结束了,我对小朋友们说:“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明明的小汽车原来在教室里睡懒觉呢!”
幼儿园大班教育随笔14
孩子们喜爱的幼儿节目、动画片,我们有时会不屑一顾;孩子们想再仔细看看、动手摸摸的演示材料,我们却常常把它们深藏柜中;孩子们提出的.许许多多问题,我们往往轻描淡写地一句话带过。如果长此以往,不善于与孩子“交心”,来自童心世界的思想火苗就有可能被我们掐灭。
与孩子“交心”,前提是我们也要有一颗童心,不以成人的目光看待孩子,而是站在孩子的角度,用心>倾听、呵护童心。和孩子们生活在一起,我都试着以一颗童心去看待孩子,去和他们交流,分享他们的发现、快乐,也努力帮助他们化解恐惧、不安通过一次次地与孩子“交心”,我发现,孩子们很愿意向我表露他们的想法,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频频向我展露纯真的笑容。
幼儿园大班教育随笔15
平时在幼儿园里我们经常教育孩子们要互相帮助,团结友爱,我们是大大班的哥哥姐姐要主动关心小班、中班的弟弟妹妹,别人遇到困难时要去关心他们,去帮助他们。小朋友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但孩子们真正这样做的却很少。
有这么一件小事,却让我改变了对孩子们的看法。
有一天在课间活动时,我正在整理孩子们的'作业本,忽然听到“呜呜”的哭声,我顺着哭声望去,让我看到了这样一幕:欣怡小朋友一边走着一边在哭,梦琪小朋友在轻轻扶着她走,走在旁边的唐菲小朋友说:“哎呀,那么娇气呀!”梦琪气呼呼的说:“她病了,你怎么能那样呢!我们应该关心她的,老师让我们要互相关心的。你病了,没人关心你,你高兴吗?”听了孩子们的对话,我很高兴,马上跑过去,询问了欣怡哭的原因,原来欣怡来到幼儿园后,突然觉得肚子疼,就哭了起来。我马上送她到园医室看了看,园医说她是消化不良的,给她擦了药后,一会儿就好了。
送她回来后,孩子们马上围了过来,纷纷问:“老师,欣怡怎么了?欣怡怎么了?”看着孩子们着急的样子,我说:“孩子们,欣怡没事了,她是消化不良的。今天小朋友们做的很好,能知道关心同伴了,很好。”并着重表扬了梦琪小朋友,让其他小朋友向她学习。
从这件事使我想到,平时耐心给孩子讲关心同伴的道理,虽然当时不一定有什么效果,但孩子真正懂得了就会付之于行动,照着去做,同时还能把自己懂得的知识和道理讲给别人听,这也是我们做为老师要得到的教育效果。
【幼儿园大班教育随笔】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教育随笔10-03
幼儿园大班的教育随笔04-15
幼儿园大班教育随笔05-07
大班幼儿园教育随笔06-21
大班教育的随笔01-17
大班的教育随笔06-11
大班教育随笔10-22
幼儿园大班教育简短随笔11-22
推荐幼儿园大班教育随笔07-29
[精品]幼儿园大班教育随笔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