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随笔一年级

时间:2024-10-29 23:44:41 随笔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音乐教育随笔一年级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别人写的随笔吧?随笔通常作者通过修辞手法曲折传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的一种文体。想要学习写随笔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音乐教育随笔一年级,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音乐教育随笔一年级

音乐教育随笔一年级1

  我一接触音乐课的第一节课堂,我要学生们畅所欲言,告诉老师你们希望老师怎样给你们上音乐课?上什么内容?然后让大家分组讨论。结果得出的结论令自己感到有些意外——学生们绝大多数热衷于当今流行“酷”曲、偶像歌族。所以给我的回答也尽是希望老师给我们教流行歌曲、给我们听流行歌曲,如此等等。稍微能让我感到舒心一点的回答是:半节课上课本内容,半节课听唱流行歌曲。我进而问了这样一个问题:那么你们喜欢音乐课吗?得到的答案是同学们大部分喜欢音乐而不喜欢音乐课。出现这种现象,固然能找到许多原因,讲出一大串自己认为正确的理由。但是作为一名音乐老师来说,不能不先反思一下我们的音乐教学过去到底出现什么问题了,我思考了很多,要使学生对音乐课产生浓厚的兴趣,最重要的是音乐课教学上必须通过丰富多彩的音乐教学形式,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爱好,让我们的音乐课变得快乐与完美。

  一、音乐课堂应提倡“愉快教学”。

  愉快教学是愉快教育的.中心环节,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实现愉快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以及创造进取和成功的条件目的是使学生在愉快的心态下学习即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竭力调动一切有利因素,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音乐教学活动中,从而达到培养和发展他们感受和表现音乐的能力,并且真正从音乐中得到审美、愉悦、陶冶、净化的音乐教育作用。“愉快教学”应是不拘形式和千姿百态的。如:针对学生“好玩”的特点,增强趣味性教学;针对学生“好动”的特点,注重律动性教学;针对学生“好奇”的特点,提倡探索性教学;针对学生“变声”的特点,引进竖笛吹奏教学。

  再例如教律动时,以往总是“教师编,学生做”这种机械式模仿,束缚了学生们的手脚和大脑。我在教学 中打破这个常规,让学生自己听音乐、自己去感受、自己去理解、自己去想象,把听到的音乐用自己的手、脚做动作去自行发挥、自我表现。在课堂上,我总是鼓励学生们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大胆地去表现自我,这既 有利于自信心的树立,也利于良好个性的培养。“感受音乐,体验快乐”是本课的宗旨。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当然,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尽快转变观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而努力 。

  二、我的地盘、我的儿歌动感地带

  识谱知识的传授在音乐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生掌握好识谱知识,可以更加准确地唱好歌曲、理解歌曲。儿歌作为一种专门为较小年龄的儿童创作的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欣赏趣味的易读、易记、易唱的诗歌样式深受孩子的喜欢。我常把一些识谱知识编成儿歌帮助他们学习,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生初步认识五线谱的线数和间数时编了如下的儿歌,先进行了小组合作,然后让他们先做歌谣中的“小动作”练习,边练边读唱:

  张开右手掌,手心翻也翻;

  五个小巧指,就像五条线;

  四个手指空,就是四个间;

音乐教育随笔一年级2

  好像爬楼梯,越爬音越高。

  这样的儿歌,学生既动手又动脑,流畅上口,易懂易记,使他们对五线谱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儿歌更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它之所以为幼儿所喜爱,就是因为它富有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而这种节奏又恰恰是歌唱中必不可少的。为了让学生学的快而准,我还试着为学生编了几套五线谱歌谣,借鉴不同的律动课堂----音阶操,学生每在五线谱上识一个音符,就要听它,唱它,然后再做相应的律动,如此反复。我发现学生们对这样的学习感到很新奇,很乐于接受,教学效果也不错。如歌唱教学《买菜》一课时,我先让幼儿扮演歌词中的相关角色进行表演,然后引导幼儿用歌词编成儿歌,他们个个觉得轻松愉快且简单易学,整个活动中幼儿充满了自信和竞争的勇气。《买菜》这首歌曲中的节奏是这样的:“X X X| X X X | X X X X | X X |”,于是我设计了相似的儿歌节奏:今 天的 天气呀 真呀 真正 好 呀 呀 ,这样,幼儿在学习儿歌时很自然地就掌握了歌曲的节奏。又如《小猪睡觉》这首歌曲,我也根据歌曲“X X X X | X X | XXXX X | ”的节奏,设计了儿歌的节奏:闭上 眼睛 睡 觉 呼噜噜噜 噜 ,幼儿在边念儿歌边做动作表演的同时,不但掌握了歌曲的不同节奏,更增强了歌曲的趣味性和欣赏性。作到音乐课堂,我的地盘、我的动感地带在飞扬。

  三、插上评价的翅膀,让每块金子都发光

  音乐教学的评价与其他学科相比,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它缺乏绝对唯一的尺寸,音乐课的成绩不能完全用书面的形式统计,一首歌、一张卷子不能平定一个学生的一个学期的学习效果。音乐评价手段的不正确,可能会扼杀学生的音乐学习欲望和兴趣,会把音乐教育引向歧途。音乐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培养能终身热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人,培养全面、和谐、充分发展的个体才是音乐教学追求的目标。给予学生赏识性的评价,能够使学生正确、客观的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给予学生自信的心,激发学习的无穷动力。学生学习不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是为了提高自己的能力,教师以赏识性的眼光去看待学生,能够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允许学生的失败、符合学生成长的规律。这样能够消除学生的自卑的心理,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让学生走自己合适的路成长。多用赏识性的评价在我们的学生身上,能够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的时候感到快乐。多用赏识性的评价,学生不但感到了快乐,同时给周围的学生带来了快乐。在赏识性评价的带动下,学生能够学会与同学的友好相处,能够唤起学生参与合作的'信心,课堂上,教师可以用语言、动作、表情适当地、风趣幽默地给予学生评价,对每一个学生的进步和成绩,都要进行适当的表扬或鼓励。或是鼓掌对其成绩予以肯定,或是送上一句名人名言,或是赠送一件小礼品对学生适当地进行鼓励,例如在一节六一音乐会上,我指导学生采用了多种形式:说、唱、舞蹈、伴奏及情景设计,每个学生均以自己的特长为主,形式编排非常新颖。学生采用综合自评、互评的方式,评出等级。每位学生既是演员,又是观众也是评委,他们既想当出色的演员,又想当称职的评委,也想当热情的观众,其乐无穷。这样的音乐展示会,就像一个展示才艺的大舞台,学生们激情飞扬,兴趣盎然,成果也令人惊叹。在和谐的气氛中,学生们既愉悦了身心,又陶冶了情操;既展示了特长,又增强了兴趣;既体验了成功,又促进了个性发挥。

  短短一年来的音乐教学,给我留下众多的兴奋点和思考点,学生们欢迎新课标,欢迎新教学理念的程度让我更坚定了教改的步伐。也让我看到了学生在积极自发地接触音乐,参与音乐,创造音乐过程中,不断提升了审美能力,更能人人张开想象的翅膀,自由的邀游于充满创新快乐的音乐殿堂之中。

音乐教育随笔一年级3

  五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增强。接触的音乐曲目需要更加丰富,音乐体裁、音乐表演形式,音乐知识也需要增加内容。在教学中我尽量采取新颖的教学手段来培养其音乐兴趣,从而引导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介绍乐理小常识。在歌曲教学中,常会遇到一些标记,特别是刚开学如:反复记号、升降记号、上滑音、下滑音、休止符、倚音等,它们的作用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难记,我就以形象的富有童趣的语言来表达符号的用法,学生学起来自然就不会索然无味。在教学中尽量融入其它学科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整体感知乐曲,说说听后的感受,你最喜欢哪一个乐句?找出相同的乐句。在此基础上进行试唱、视唱、哼唱,以及歌曲的教学,例如:现在的《拉萨谣》一个一个乐句的教唱并进行对比,学生掌握得很快。在教学时只要有针对性,把学生学习的难度降低了,效率自然就会提高,学生兴趣更浓厚了。

  大多数五年级的学生有了一些音乐基础,是一个有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度时期,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长,大部分学生表现欲强烈,集体合作意识的能力增强,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但是还发现个别学生还存在胆小不敢“出头”的现象。

  在大多数学生掌握知识牢固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我总结以下几点:

  1、认真备课,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

  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挑战性。

  5、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会学生自己识谱、自己认唱歌曲的能力。

  6、使他们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7、多看多听多借鉴其他学校好音乐的课程,结合本校多实施,使学生开阔眼界。

音乐教育随笔一年级4

  在课堂中,教师的角色不仅是知识的呈现者、学习的指导者,更重要的应是课堂教学中呈现出的信息的重组者。为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我个人感觉,音乐教师应该注重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创设积极的课堂氛围、加强师生的课堂互动等能力的提高。

  首先,教师要注重自我的教学技能,在确保自己丰富的音乐知识与素养下,才能更好地解读音乐内容,把的呈现给学生。同时要正确的分析学情,把握学情,牢牢的抓住学生课堂的心,确保音乐课堂上对培养音乐兴趣的有效性。教师对于学生因思维活跃而迸发出的想法与表现的敏感性,对教学时机的捕捉与把握能力,指导学生学习的能力,重组课堂教学的能力,以及不断进行自我更新与突破的意识与能力等。这些都是教师自我技能的提高。

  其次,创设积极的课堂氛围可以很有效的使整堂课丰富有趣,让学生在轻松的坏境下,有效的.完成课堂教学目标。那么如何创设积极的课堂氛围呢?比如可以在课堂中设置大情景,情境教育特别容易让学生接受。又或者可以加入一些分组合作的讨论组,让学生们自主学习,自主讨论。让学生真正的成为课堂的主体。

  再者,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也同样重要。很多时候,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往往忽略了与学生的沟通,总是急于把自己知道的东西教授给学生,而没有真正意义上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课堂交流不仅仅包括师生之间的正面交流,互相提问,也包括了与学生小组讨论组之间的交流等。

  在新课程标准要求下,教师能够对教学过程中因学生活跃的思维活动而迸发出的火花有敏锐的感知力,并能灵活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重组。音乐教师需要不断地对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并善于从中发现问题,养成对日常教学工作保持敏感和探索的习惯,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从而使感性认识不断上升为理性认识。

音乐教育随笔一年级5

  在当代中学生中似乎存在着一个普遍现象——他们大都喜欢音乐,却对学校里的“音乐课”不感兴趣。音乐课对于普通中学生究竟意味着什么?面对社会音乐教育的泛滥和教育成果的悲惨,8年之前,笔者曾提出过一个口号:我们需要普及高档的音乐教育。那么何为高档的音乐教育?冯友兰曾说:“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我认为,能够使受教者透过音乐的符号感受到音乐本质的教育才能称得上“高档的音乐教育”。音乐作为一种文化,受到民族、时代等因素的制约。通过音乐了解各民族、各时代的文化特征是很重要的,也是高中音乐课的重要任务。在学生的文理科学习中,与文化关系最直接的'要数中文课与外文课。在这些语言类课程的学习中,我们常常会碰到一个概念——“语感”,指人对于某种语言文化的感性把握能力。语感好的学生往往在阅读时能理清思路,表达时能行云流水、紧扣中心。文化的反映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同种文化的各形式间也存在着许多通感。

【音乐教育随笔一年级】相关文章:

音乐教育随笔11-12

音乐教育随笔09-23

小学音乐教育随笔10-18

音乐教育随笔15篇10-23

小学音乐教育随笔 9篇10-01

一年级语文随笔11-13

小学一年级音乐随笔11-11

语文一年级教学随笔10-15

一年级语文优秀随笔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