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随笔作文3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随笔作文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随笔作文 篇1
“踏虎凿花”起源于清朝亁隆年间的泸溪县踏虎乡(合水镇踏虎村),源于苗族服饰的纹样篮本,是用于各种服饰和装饰品的一种剪纸艺术,因早民众驱邪纳福的心里需要而产生的。经过600年来的传承和发展,凿花集美术、雕刻、剪纸为一体的民间工艺之大成,是湘西盘瓠文化的优秀代表。20xx年6月,被文化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评审委员会选为笫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著名作家沈从文曾专门撰文介绍“踏虎凿花”工艺,引起了艺术界的广泛关注。
著名凿花大师黄靠天的传承人邓兴隆,在发扬传统的凿花工艺上,注重创新,突出民族特色,使凿花艺术达到了新的高度。其工艺雕琢细腻,凿花精湛,做到眼到、手到、心到,人刀合一,使凿花中的环、丝相连入扣。把湘西民族的精神风貌和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用凿花的艺术手法生动的表达出来,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使自然之韵与艺术之美完美的统一,达到了人们审美 视觉的追求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具有很好的收藏价值。当人们用艺术的眼光审视“踏虎凿花”这枝湘西民族独秀的时候 ,走向艺术的宝殿具有丰富的民族底蕴,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艺术中的瑰宝。这枝民间艺术的奇葩在湘西肥沃的土地上越来越绚丽多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和钟爱。
“踏虎凿花作坊”豋陆吉首亁州古城,是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次重要提升,它标志着凿花工艺的繁荣和昌盛,从家庭经营走向市场需求的发展,以蓬勃的生机走出湘西,必将凿出一条辉煌的“踏虎凿花”之路,使湘西民族具有特色的凿花艺术走向世界,走向灿烂的明天
随笔作文 篇2
随笔作文250字
这几天闷热的让人难受,晚上开了风扇感觉还是十分的热。夏季就这么悄悄的来到了。
夏天的时候,白昼比黑夜长,每天早上一起床的时候就会感觉到阳光的刺眼。伸了伸懒腰,迅速的起床整理好内务。新的一天又到来了。
池塘的荷花早前就开了,而今看过去是一大片红与绿的交织,有些正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儿,映衬着大片大片的荷叶,真可谓是万叶丛中一点红啊。荷花摄入心脾的清香,清晨的时候还可以看到花瓣上未干透的露珠,像一个羞答答的女孩,真是漂亮!
花儿们快乐的展开枝叶,进入人们眼帘的是那一片一片的花海,真可谓是视觉的极致享受啊。生活中愿像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做一个正直的人。
随笔作文250字
雨淅沥沥的,下了一整晚
好像一直都没有深睡
却做了一个很长很长的梦
梦里出现的`人,有些是我特别想要看到的
梦里的情景让人一直处于高处紧张中
从梦中清醒,半天找不到北的感觉
昨夜忘拉窗帘,室内光线充足
即使五点,也看清了所以
待明白了现状,心突然无处安放了
好像做什么,都是空落落的
唯有窗外的雨,还在淅沥沥的下着
我想,今天可以好好休息放松下了
早安,好久不见的自己
随笔作文250字
深夜犬吠,扰人清梦
开灯,开门,立于阳台
四目所见,唯有立于沙堆狂吠不止的家犬
归来,未关门,放进了满屋的月光
原来,今夜的夜色如此美,如此皎洁
但是,我的心在看到的瞬间,慌了
这种慌乱,让我的心跳加速,睡意全无
这种慌乱,像是痛失了最心爱的东西
这种慌乱,抓不住慌乱点,无法像瘙痒一般止住
只是,眼睁睁的在那里无尽辗转反侧
这是怎样一种感觉
心慌乱得落去深渊
随笔作文 篇3
“猴哥 猴哥∕你真了不得∕五行大山压不住你∕蹦出个孙行者∕猴哥猴哥∕你真太难得∕紧箍咒再念∕没改变老孙的本色∕拔一根毫毛∕吹出猴万个∕眨一眨眼皮∕能把鬼识破∕翻个跟斗十万八千里∕抖一抖威风山崩地也裂∕哪里有难都想你∕哪里有险都有哥∕身经百战打头阵∕惩恶扬善心如佛∕你的美名万人传∕你的故事千家说∕金箍棒啊永闪烁∕扫清天下浊”。
悠扬的旋律,激荡着整个房间。猴年刚过,我有满肚子里的话要倾吐。
一六年的猴年,是我续梦的一年。压抑了我几十年的光阴,似乎在这一年迸发了前所未有的激情,从三月二十五日加入长阳作家协会算起,随后我又加入了西部文学、西部作家、东湖社区、汉网社区、中财论坛、中国散文、散文在线会员。在这么多文学组织中,认识了不少的文学前辈,先后得到了陈孝荣、陈哈林、温新阶、郑荆河、元辰、山夫子、村夫、张泽勇、运涛、邓仲祥、翔鹰、罗凤霜、孙青锋、宁静、李嫣然、陶然国、刘雪儿、层林尽染、晓汶、长安刘老三、梁北雁、郭忙龙、白鹿放歌、洛沙等等文学前辈的具体指导。在这么多老师的亲切教导下,渐渐地把我的文学梦点燃了,并且一发而不可收。一年来共创作出散文、诗歌、小说三百六十多篇,两百多万字。
小说《步步惊心》发表于《长江文学》刊物,《燃烧的青春》发表于《西部文学》,《正是橙黄橘绿时》发表于《散文在线》,《底线》发表于《长阳作家》会刊。还有一百二十多篇精品散文分别发表在《西部文学》《湖北作家网》《宜昌作家网》《东湖散文》《中财论坛》《清江文坛》《散文在线》等网站及刊物上。最近又创作出了长篇纪实小说《印象老街》,短篇小说《区长助理》,得到了不少读者的好评,特别是山东的一位小读者读了我的《印象老街》后,纷纷来信与我交流。
她在信中说:“最近细读了丹水情韵老师的《印象老街》,钦佩之情油然而生,老师写得太好了,实在是妙笔之作,一次次把我带进了六七十年代的农村,带进了那个并不富裕的却乐趣横生的老街。丹水情韵老师的《印象老街》,全部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在老师的笔下,我们可以再一次重温那一代人的辛酸苦辣,感受到劳动人民那双勤劳能干的双手,质朴的性格以及乐于助人的品行。我们这一代人活得太幸福了,天天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王子公主生活,但是却没有知足,都觉得理所当然,不懂得家长的辛苦与付出,不懂得祖辈们的节俭与奋斗。那么,让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老师的《印象老街》吧!会让我们亲身感受到那么久远的时代气息,会让我们懂得幸福来自于勤劳!”
汉网社区超级版主郑荆河老师,给我发得一个帖子,着实把我吓了一大跳。
“早就盯上你了,当然,我不是警察。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我也不是杜甫。我不过爱读文章,尤其是好文章罢了。原先读你的散文,写的激情飞扬,以为你正当年少,后来才知道,你已年过花甲。真的不简单!我所说的不简单,是指你的文章写得非常好。说实话,现在杂志上 登的那些东西,真是不忍卒读。现在重点推介你的散文。请精选一组散文,发在这个主题帖里。”
我明白了郑荆河老师的用意后,按照郑老师的吩咐,我将自己认为写得比较成功的八十多篇精品散文,发到了主题帖里,郑老师逐篇点评,使我深受感动!
当他读过我写的《御驾真“龙”在巅峰》这篇散文后,是这样评价的:
“这是一篇游记,记叙了作者游览龙池山的`情景。文章采用移步换景法,描绘了龙池山神奇诱人的风光。笔调流畅,剪裁适度。尤其是对家乡山水的一片赤诚之爱,感人肺腑。探幽索微,颇有起伏。”
当读了我写的《最美丹水》,郑老师写道:“这是一篇散文诗。作者极尽优美的语言,描绘了晨雾笼罩下的丹水青山的万千气象,尤其赞美了丹水人名播遐迩的盆景根艺。这是对丹水人民的礼赞。作者善于抓住光和色的变化,来描绘事物的形态,并把自己的体验融入其中,做到了心灵与自然的对话。善用比喻,亲切、平易。
‘动荡的雾霭,仿佛翻卷涌动的的春潮,有时如袅袅的轻烟。有时如万顷波涛卷来,有时轻盈如羽衣,有时沉凝如灰铅,袅袅升入天空,像是香炉里飘出来的烟氤。
在清晨阳光的照射下,雾气柔顺似丝绸,又似女子的长长的秀发,慢慢散去,消失于这茫茫天地间。’”
……
八十多篇文章呀!郑荆河老师都是在夜深人静的十一、二点阅读、点评的,这该是给了我多大的鼓舞,多大的力量啊!
我曾有过文学梦,那是在我十七、八岁的时候。丹水家乡的父老乡亲,一直都说我是个“读书迷”,他们哪里知道我孜孜以求的文学梦想呢!白天我勤勤恳恳的工作,每到皓月当空,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孤身一人深入到文学名著上面去了,有时一个人随着优美文章里面的故事情节,所震撼,所感动,所鼓舞。读到书中人物伤心处,我不禁潸然泪下,读到书中那些人物高兴时的情节而跟随他们放声朗朗大笑。这就是我,这就是丹水情韵。
记得初入教育行列的那段日子,我在全市、全县文学创作,新闻采写也小有名气。省级《布谷鸟》,市级《屈风》《宜昌日报》县级《清江》《小草》《土家族文学》等报刊先后刊用、登载了我写的小说《压岁钱》散文《本房三叔》《故乡的桥》《髙脚印传奇》《我的老师——孙荣林》诗歌《牛爱青草,我爱书》《四季调》《江边》《扭转乾坤党有功》以及几十篇新闻稿卷。市级、县级广播电台天天都广播着我写的文章。
因为那时我已从行政干部转行到了教育战线,正在我春风得意之际,冷不防被当时的教育行政领导当头一棒,大喝一声:“不务正业!”
就这样,我渐渐萌发的文学梦想,就这样破灭了。我是痛苦万分,食而无味,夜不能寐。掐指一算整整过去了近四十个年头,但在这近四十个年头里,文学创作领导不允许,我只得采用迂回作战,把笔头转向到了教育教学论文的撰写方面,先后写下了一百多篇论文,分别获得了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的各类等次奖励。不少文章也被不少刊物刊用。
时光荏苒,冬去春来。我在猴年又捡回了丢失已久的文学梦想,我最想感谢的是以上各位大师的手把手的指导,感谢这些素未平生毫不相识的老师们。
我深深地知道,文学创作之路的艰辛,我将披荆斩棘,一往前行。在金鸡啼鸣的崭新一年里,奋勇向前,写出不愧于时代赋予我们历史使命的新篇章。
【随笔作文】相关文章:
随笔_随笔09-16
随笔作文【精选】10-17
随笔的作文04-12
随笔作文08-15
[精选]随笔作文12-06
随笔作文09-23
随笔作文(经典)09-22
随笔作文[精选]09-16
随笔作文(经典)11-28
[经典]随笔作文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