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的随笔

时间:2022-08-28 12:30:38 随笔 我要投稿

关于美食的随笔

关于美食的随笔1

  年糕是江南人家寻常的美食。记得小辰光过了冬至,趁着天好,家里就要去镇上的机房去辗米粉,辗好的糯米粉有点湿,需要摊在竹簸里放太阳下晒干。那时也放寒假了,喜欢做的事是玩糯米粉,洁白的糯米粉已经干爽了,细闻闻有一股清香,一双小手沾满白白的粉儿,堆粉包,堆起来塌下去,塌下去再堆起来,乐此不疲。

关于美食的随笔

  过了腊月十七十八掸好檐尘,家里会请蒸糕师傅来蒸年糕。师傅自带大炉子蒸笼等诸多工具,主人家只要准备好糯米粉就行了。一般人家也不是年年蒸,但盖了新房子或是家中儿女结婚喜事,就一定会蒸糕了,蒸糕---真高,是喜庆的意思。记得那年家里盖新房,年底就蒸了好多年糕,分发给亲戚朋友。

  印象里蒸年糕的师傅都是大块头,力气很大的。糯米粉中加入白糖或红糖,再加点糖桂花,拌匀倒入蒸笼里,大炉子早已烧得旺旺的,炉子上架着大铁锅,师傅双手端着蒸笼小心放炉子上,开始蒸粉。锅里发出咕都咕都的声音,热气慢慢的弥漫开来,渐渐的整个屋子里的有了浓郁的香味。。。过了一会儿,糯米粉蒸好了,成了俗称的“涨粉”,师傅一声吆喝:闪开闪开,涨粉来啦,然后一发力,从炉灶上端起大蒸笼,嘿的一声,将蒸笼倒在早已涂好食油光洁的案板了。

  师傅高喊:屋里的老小呢?快点来吃涨粉!江南叫孩子为老小,于是一群馋涎欲滴的老小一起挤到案板前,师傅大手一挥,从一大团涨粉上揪下一个个粉团子,分发给老小,涨,长的意思,大人说谁涨粉吃得多谁就长得快。

  记忆中涨粉很好吃,有点象松糕,又香又甜又糯。。。

  分完涨粉,师傅就开始揉涨粉,正式做年糕了。这是个力气活,有点类似于北方的和面,难怪蒸糕师傅大块头的多,没一把力气还真做不好年糕呢。反复的揉,搓,掼,案板震荡得朴朴作响,团形,圆形,到最后是长条形,用木铲子压平,变成象扁担那样长。再用绵线一条条的割开,一条条的摊开,最后的程序是师傅用一只木章给年糕盖上一朵朵红花儿。

  蒸好的年糕要放在翁头里,除夕祭祖时要放上数条,大年初一要吃圆子糕丝汤,都是团圆吉祥的意思。印象里年糕一直要吃到正月半才吃得完。

  后来吃的东西日渐丰富,家家都搬了新房子,蒸糕师傅也绝迹了,街上开满了克里斯汀,85度等面包坊,提拉米苏,椰奶面包取代了类似年糕这样的老式点心,本地的数家有名的糕团店有的关门,有点也改良,做些花里胡俏的花式糕团,不知是人的味蕾麻木了还是糕团变味了,反正好多年也不吃了。。。

  好象是前年了,一位朋友送来一只礼盒,里面是三十条年糕:桂花十条,赤豆十条,红糖十条,有点奇怪怎么会送这样的礼物?下班时送到母亲处,嘱她送点给众乡邻,因为据以往经验,这样的食品最后都是吃不脱划脱的。

  本来把这事忘记了,没想到几天后母亲急急地打来电话,说那个年糕非常好吃,和旧时自家蒸的一样,邻居们托梅再去带点来,每户十条。

  嘿!真的那么好吃吗?有点后悔自已没留几条尝尝,于是打朋友电话,请他告知路线,一路赶去采买-----原来就在一个镇子上,去时年糕店的师傅正在往案板上倒热气腾腾的涨粉,童年的记忆突然涌上心头,想起那寒冷的时节,温暖的灯光下梅和弟弟牵手一起吃涨粉的回忆,心头一梗,眼泪盈眶.....

  以前听人说:如果你开始怀旧了,就证明你开始老了。是老了,常在不经意间回想起儿时的情景,许多人许多事就象昨天发生的那样亲切;而后来的合作伙伴同事却很少想及。食物也是如此,渐渐厌倦了那些精致精美的点心,好色相原来全是添加剂调出来的,只有吻合儿时美食的那碗豆腐花呀,一小条年糕啊和舌尖喜相逢时,才胜却人间美味无数。。。

关于美食的随笔2

  如果有幸和几个与自己不是同一个世界的人在一起,是一种缘分,更是一种改变的方式。如果彼此身处不同的世界却没有意识不到,就不讨论了,因为没有认知和自省的能力。最幸福的事情应该是身边有比自己优秀的朋友,自己又能敞开胸怀虚心学习人家的优点;身边出现没有那么优秀的朋友,自己又能正己修身,一日三省。

  某豪们一直以来是我学习的典范,昨天深夜提出想要见面聚聚,今天上午就落实了,这般果断与高效也不是常见的。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酒足饭饱之后,某豪拿着尚未使用的餐刀(全程用叉)开了一个玩笑:“哎呀,忘记拍照了,我该发朋友圈的”说罢,喝完最后一点意大利菜汤,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呀。他们吃过的美食并不少,却从未看到他们在朋友圈里显露出来,这般淡然与高远我还差得远,想来我这种不主动“炫耀(消极者的理解)”非要别人问出来再“分享(积极者的理解)”的思想,也是修炼不到家的表现吧。真正的大格局,大胸襟应该是像他们这般不卑不亢却又潇洒自在,活出自己的精彩,也可呼应他人的期盼。

  今早做了一场梦,梦见自己和因工作或学习需要必须走的很近的女生牵手了。是在一起看风景的过程中,因一场雨,路上泥泞不堪,我俩只得挤在伞下,相互扶持越过水洼。只记得山很翠绿,水很清澈,她一直很高冷,雨势渐大,她花容失色,冻得瑟瑟发抖,看起来很需要保护,我牵手后她很温柔。那时我还在想,我什么都没有,便这样牵了她的手,会不会对不起她。(梦里还考虑现实问题,我自己也是够了。)后来是在梦里暗自下定决心,既然牵手了,会对她好一辈子,会去努力奋斗。像是有预感一样,我俩的手在同一时刻牵的更紧了。后来梦醒了,躺在床上傻乐了一会儿,开心了一上午。有时想想,日子过成这样,也是不错的吧。

  某些地区或环境里的人他们的消极思维渗进骨子里了,我承认生活总是有些不如意的地方,但总有那些让人幸福快乐的东西,我没那么伟大,改变不了你对某些事情的认知,但你去诋毁那些美好的东西,阻碍那些幸福的事情,只能说明你的可悲与可笑。时间会证明一切,总是要学会和不同的世界的人生活在一起,去和谐共处,去反省自己,去发现这个真实的缤纷的世界。放假了,和朋友们在一起很开心,喜欢积极的他们,或插科打诨或嬉笑怒骂释放着自律自知自强之下的别样风采。

  改用一下得力的广告词好了,他们总是吃的很好,穿的很草,生活有他们总是会变好。时光总是很残酷,今早有两个梦,另一个事关佛道两家就不说了,写这篇文章没有其他意思,一做纪念,二做分享,与有心人来入梦,安。

关于美食的随笔3

  本姑娘很喜欢旅游,但这些旅游景点还都跟没事有点关系,让我带你回顾一下今天的旅游吧:

  回顾一:教室

  回顾当时:今天上午最后一节课,语文老师真在讲台上孜孜不倦的讲着试卷,大家写作业的写作业,玩东西的玩东西,根本不顾老师的辛苦。这时,窗外飘来了一阵香味,“我想想,这是什么?”同桌放下笔,认真的闻着飘来的香气。“哦!我想起来了!是红烧鸡!”同桌对我说。教室里也起了一阵骚动,大家都在讨论这香气的来源。“是食堂吧!哈哈!今天有口福了!”我回头一看,死党正美的直流口水。“大家安静!安静!”老师疾步走到窗子旁,狠心的关上了窗子。“荣誉的誉字大家要注意······”唉!这场旅行就以老师的试卷“演讲”告终了。

  回顾二:放学的路上

  回顾当时:我和好朋友走在回家的路上,路边的烤肉串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哎!小朋友!要不要来根烤肉串?”“我买一串!”好友说到,“你买吗?”我摸摸口袋,遗憾的咽了咽口水:“不了!”看着好友香喷喷的吃着烤肉串,我真是:口水直流三千尺啊!但是又一想,这都是因为我:摸摸口袋没有钱嘛······

  回顾三:家里

  “ 家里!这回总能吃到东西了吧!”你一定会这么说,但是不料,最近小女子的父亲常常加班。母亲对父亲是关爱有加,经常送东西给父亲,你看!这不又是了嘛!“哇!好香哦!”我走进家门,伸手准备拿一个鸡腿。“没洗手不许吃!再说,这是给你爸的,别抢!”妈妈一脸无辜的看着我,我呢?已经是泪流满面了,我已经吃到东西了,大家应该知道吧!是“内牛满面”······

  回想起今天那“只闻得见香味,吃不到东西。”的美食之旅,我不禁感慨万分!欲要说出,却又低头吃方便面··

关于美食的随笔4

  你去过桂林吗?听说过桂林米粉吗?那味道真是好极了。

  说起桂林的米粉,还蕴含着一个历史故事呢!相传: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出军打仗,遭到敌人的强烈抵抗,由于秦军粮食供应困难,再加上水土不服,大量将士病倒。这时秦军伙夫根据北方汤面的制作方法,用兴安大米生产出南粮北吃的食物,为了起到治病的效果,秦军郎中又在其中加入了中药,当作药物来给将士服用。久而久之,就成了桂林的米粉。清朝宣统年间,桂林出现了一家名振全城的米粉店——车干茶斋。

  桂林的米粉鲜美可口,不尽在面本身,而在于精制的卤水上。听说,桂林米粉的卤水用料各不相同,米粉本身就可以列出:原汤米粉、胃热米粉、生菜米粉、马肉米粉等等不胜枚举。薄薄的马肉,再撒上一些生菜,真是色、香、味俱全……

  有一次,我们去桂林旅游,吃午饭的时候我们来到一家小吃店,我就点了店内名扬四海的猪肚米粉。只见师傅用容器端来了一个用米做出来的面块,接着拿到熟练地切成一条条的米粉,正当我眼花缭乱时,他象变戏法一样又端出一个佐料盒,红色的辣椒、绿色的香菜、黄色的竹笋,加上雪白的米粉、米色的猪肚,轻轻一拌、一撮、一铺,瞬间,一碗五彩缤纷的米粉就完成了。我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口,真实粉质嫩爽,味鲜香辣。

  我不禁竖起大拇指:“真棒”!吃完了米粉,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米粉馆,心里说:“真想再吃一碗啊”。

关于美食的随笔5

  人的味觉是有回忆的。如果现在让你说出小时候吃过的印象最深的一道菜,你会想到什么呢?或许这道菜的味道还深深印在脑子里,但那种滋味已经无法复制,无法取代;或许这道菜你已经很难得再吃到,也因此显得特别珍贵;或许已经忘记了这道菜的味道,但是不会忘记它背后的故事。总之,还是会让你感触颇深。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道美食,它可以唤起许多回忆,让你想起当时的自己,想起最亲的人,或者是一段难以忘怀的故事。60后、70后、80后,因为时代不同,环境不同,记忆不同,每个年代的人都有属于那个年代属于自己的美食故事。不知道这里面有没有一些菜也能让你产生共鸣呢?

  “60后”:日子的苦更显回忆的甜

  “忆苦思甜”是“60后”的写照,采访到的“60后”都会说,当时环境肯定不能跟现在比,生活比较艰苦。但是对于他们来说,那些现在看来很粗糙的菜,却有难以言喻的美味。

  张先生回忆道,小时候印象最深刻的菜就是豆腐渣。每次黄豆磨成了豆浆后剩下的豆腐渣都会留下来,揉成团然后进行酶制,干了以后切成条状,下粉条,下肉沫。张先生说,事实上豆腐渣做菜在味道上来说不能谈得上美味,但是当说到印象最深刻的菜时,第一个在脑海里面出现的竟然就是最平凡的豆腐渣。40多年过去了,现在每年都会让人从老家带豆腐渣回来,心里面老惦记着这道菜。

  李姐是客家人,她说小时候在学校饭堂里面吃到的梅菜让她至今都难以忘记。李姐说,他们小时候上学住校都要带上自己一个星期的饭菜。一起的几个朋友把自家的菜都拿出来,大家分着吃就能吃到不同主妇的手艺。但是在夏天,饭菜到了第四天都坏掉了,于是他们就会大家凑点钱到饭堂加菜。有一次他们点到的梅菜到现在都觉得味道很好,还依然念念不忘。

  “ 70后”:想起这道菜因为想起了你

  正式走上准爸爸准妈妈之路的“70后”才感觉到为人父母的辛苦。许多70后的人离开家人,从家乡走向了城市,难 得吃上一回妈妈、姥姥做的菜,特别怀念那道菜和家人温暖的怀抱。

  不知道大家听到辣椒炒鸡蛋和桂花糕是不是也会有共鸣?李小姐说她最怀念的就是这两道菜,一道是奶奶的拿手菜,一道是外婆的拿手菜。她说,每到桂花盛开的季节,外婆都会把门外桂花树上的桂花摘下做桂花糕,外婆做得特别好吃。现在特别想吃但是已经没有机会吃到了,因此更加怀念。

  “80后”:美食里有童真的回忆

  如果你问“80后”印象最深刻的儿时美食是什么?可能许多人的回答不是一道菜,而是某个零食。对于物质相对发达的“80后”来说,他们的童年是零食时代,每个小孩都爱吃零食。

  在某策划公司上班的小梅说印象最深刻的美食就是猪油膏,5分钱一个,在现在看来真是太便宜了,而且味道特别好吃。现在都很难买到这么好吃的猪油膏了,那个时候也是回爷爷家才能吃上,也只有爷爷家巷口那个小摊上的猪油膏才做得这么好吃。

  说到小时候印象最深刻的美食,小陈想到的就是老妈做的猪脚。味道她已经忘记了,妈妈做的猪脚是啥样也忘记了,但为什么这道菜印象深刻呢?因为小陈从小就是个小胖妞,老妈说她一个人能吃两三碗饭,而且特别爱吃猪脚。自从妈妈把小陈“囧事”提出来后,她就对猪脚有了“畏惧”感。但是近年来“吃猪脚补充胶原蛋白有美容功效”之说流行起来后,小陈又“名正言顺”地享受起美味的猪脚。

关于美食的随笔6

  说起面条,自然以为北方面条稍有名气,品类繁多,杂样百出,这也只是惯性思维,不能一概论之,南方也有很多好吃的面。我一个星期总会吃上几回面,每到一处总会打听哪里有好吃的面条。想要吃到正宗好吃的面,得有耐心去找,或在一条深巷,或某个社区腹中,或在学校门口,看似很不起眼,却真正的地道正宗。花上十几块钱就能美美的吃上一顿。

  面条能够看出一个地方上的文化。就如山东打卤面,山东人膀大腰圆,威武豪迈。宽宽的面条,打点卤子,又快又好吃,关键是挡饱,对于粗狂的山东人来说,这无疑是上佳之选。北京炸酱面就不同了,公子王孙,大商富贾,没事净琢磨点吃的。面条在水里汆好之后,炸上点不同的酱,研究点不同的菜码,大碗少盛,调起来是一种讲究,吃起来更是一种享受了。对他们来说,重要的是做面过程,品着味道,聊着心得,俨然成了一种皇城根底下的符号。上海的阳春面又是另一番滋味,细细的面条,清澈的面汤,热滚滚的出了锅,搭配上老板吴侬软语的叫卖声,顿时就柔到骨子里去了。

  在我说吃过的面中最有故事的当属陕西的biangbiang面,一般字典找不到这个字。倒是有一顺口溜是关于它的,“一点飞上天,黄河两道弯。八字大张口,言字中间走。左一扭右一扭,你一长我一长,中间加个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一个小勾挂麻糖,坐个车子回咸阳”。说的是一个穷苦书生流落咸阳,身无分文,衣不遮体,食不充饥,走投无路之时,来到一家面馆,点了碗面吃,吃完后无钱付账,便假问老板叫什么面,老板常年只顾经营面馆,却忘了给这面取个名字,于是说不上来。想起进门时老板在案板做面发出biangbiang的声音,书生手蘸面汤边写边说下了这个顺口溜,并起名biangbiang面,老板大喜,免了书生的饭钱。

  这或许是店老板为自己的品牌杜撰的一个故事,当然也许并非无中生有,说不定正是这位书生屡试不第开了这家面馆,为了显示出自己特色,跟大家玩了一个文字游戏,所谓的顺口溜和故事也只是调侃自己。不管怎么说biangbiang面口味还是不错的,面条宽大,斗笠大的碗盛起来,加上各种材料,几缕青菜,滚烫的油浇到上面,长长的筷子一拌,香气扑鼻。端起大碗,恍然有一种大秦勇士的感觉。面固然好吃,故事更是好听,关中一带历经几千年华夏文明的洗礼和沉淀,关于这一个小小的面又何足道哉。

  产醋的地方一般都会有好吃的面,大概是人们习惯在吃面的时候加上点醋,显着更香醇可口,就像山西刀削面和镇江锅盖面,也是名扬四海。山西面继承了北方传统面食的宽大厚。在面的制作上讲究便捷,把面和好,用铜板唰唰唰往锅里涮,那是一门技术。吃刀削面得守着锅吃,一早起来,找一家山西面馆,老板早就扎着围裙站在门口的大锅前面招呼客人了,一开口就一股酸味。找个地方坐下来,看着老板一边聊天,一边半举着面团往热气腾腾的汤里削面,不一会一碗刀削面摆在面前,老陈醋点一点,热乎乎热乎乎的吃上一碗,面好,老板也好,热乎。

  镇江面就不同了,面条制作稍微考究,必须是手擀面,面条做好之后还要团成团放在搭布底下醒醒,高汤是用秘方熬制而成。关键是煮面的锅里永远是放着一块木锅盖,就连捞面的工具也得木质工具,面条煮好后就显着清爽,略放点菜头,秘制高汤浇上,吃的时候可以根据喜好再加上特质材料,如肴肉、肥肠、熏鱼等各式,自然美味无穷。要是不怕酸,你就尽管点上点镇江醋,真可谓是一种享受。

关于美食的随笔7

  意间在网上看见一组关于美食的图片,其中就有我们东北主食粘豆包,明天就是腊八让我想起一句谚语,“腊七腊八,冻掉下巴”。于是,每进腊月家家户户都要发上几盆黄米面,蒸上一大缸粘豆包,一蒸豆包就有了年味儿,因为“粘”与“年”同音,意味着吉祥。

  作为生在农村的孩子来说,我对粘豆包有着极其深厚的感情。可以说我的童年、少年时代是吃着粘豆包长大的。粘豆包的做法虽说简单,但也有讲究。主要材料是大黄米(糜子也叫黍去皮),加小米(谷子去皮,也叫粟),掺在一起。比例要适当,大黄米多了会变粘,不成个,小米多了会笨,没口感。把这两种米碾成面,用温水和了,用大盆装上放在炕上发酵,过一两宿,发大了,会有酸味,发小了,不筋道,这个只能是凭经验。将粘面做成小窝窝包进红小豆馅,(豆馅主要用爬豆或小豆制作,也就是现在人们用来制作豆沙的东西)。用苏子叶做底,一呢,防止豆包粘连,二呢,苏子叶的味道清香,然后放在大锅里蒸,这时候如果你去串门你会看见每家每户的地下或炕上长长的桌子上晶莹透剔的小豆包排得整整齐齐,等凉透的时候就会拿到外面冻上,放到下屋的.缸里里想吃的时候再拿回来用锅蒸一下。或者干脆把豆包埋在火里烧,烤熟的时候就会散发出一股诱人的香甜味,用拨火棍搅拌几下火,立刻露出了外焦里黄熟透的豆包。冬季的夜晚和小伙伴玩捉迷藏的时候手里还经常拿着冻的梆梆的粘豆包啃,外面的皮啃没了只剩里面的豆馅还舍不得一口吃掉,那时候的胃肠咋嫩好呢?对了,为了粘豆包我还当了一次小偷呢,邻居的王大爷家人口少,他的豆包每年都吃的很长远,有一次到底没禁得住诱惑,趁他不在家的时候我和堂姐从他的小竹筐里拿了豆包就跑。以至于大爷去世的时候我吓的三天没敢出门,怕他找我还豆包。

  如今人们关注的再也不是豆包能吃到什么时候,更多的是怎样把豆包做精做细、做出特色,让它更有年味,更具地域风格和时代内涵。

关于美食的随笔8

  在新加坡的竹脚集市,看到有卖槟榔的摊儿。一堆乍看像话梅干的东西,看上去还比话梅干硬得多,柴火屑似的,就是槟榔;旁边放着扎得整齐的一小把一小把的鲜嫩椭圆形叶子,这是荖叶,裹食槟榔用的。

  这是我第一次看到槟榔什么样。我知道嚼槟榔会吐出鲜红的汁液,跟吐血似的,这个场景想来恐怖。抛开这个后果,之前我想象的槟榔吃法还挺唯美:把像樱桃一般美丽的红果子放进嘴里嚼,配乐应该就是《采槟榔》那首耳熟能详的情歌。

  要说《采槟榔》这首民歌,传唱至今,一是因为旋律优美上口,二是因为歌词朴实美妙。“高高的树上结槟榔,谁先爬上谁先尝;谁先爬上,我替谁先装;少年郎采槟榔,小妹妹提篮抬头望;低头又想呀,他又美他又壮,谁人比他强;赶忙来叫声我的郎呀,青山高呀流水长;那太阳已残,那归鸟儿在唱,叫我俩赶快回家乡。”短短几句,女子游丝般兜转娇俏的心思纤毫毕现。

  “谁先爬上谁先尝。”就是这句误导我以为嚼槟榔像吃樱桃一样,红红的,嫩嫩的,摘下就放进嘴里嚼……嚼而不咽,吐出红口水……后面这个情形不想也罢。所以,看到新加坡摊上的槟榔,愣住,问,这就是槟榔?吃这个?

  原谅蜀地自古无槟榔,我这个蜀人如此无知也情有可原。

  但我的想象并没有完全出错。看照片,成熟槟榔果的确是红红的,一簇一簇的,煞是美丽。但这东西并不是马上能进嘴的东西。

  槟榔采摘制作分两个时期,一是每年11月、12月采摘青色果实,加工成榔干,二是每年3月至6月,采摘红色熟果,加工成榔玉。

  新加坡华人多为福建籍广东籍海南籍。嚼槟榔这个习惯本来就是岭南习俗。水土这东西很奇妙,总有其特别的需要,然后形成其特有的饮食习惯,比如山西嗜醋,那是因为碱太重,得用醋中和一下;四川好辣,那是因为空气湿度太大,得靠辣椒除湿。岭南嚼槟榔,第一作用是祛瘟。岭南以及整个东南亚地区多瘴气,容易滋生瘟疫,槟榔就有明显的遏制瘟疫的作用。另外,它还有驱虫、消积、下气、行水的作用。这是它的正面作用。槟榔的负面作用也很明显,第一,毁牙;第二,对中枢神经有致幻且成瘾的效果;第三,已经研究出,槟榔含有致癌物。不过,槟榔的这些个负面因素其实跟香烟差不多,香烟也毁牙、致幻、成瘾和致癌,但就跟不戒烟的理由一样,喜欢嚼槟榔的人也没理由戒槟榔,它比香烟还多了一个好处,不会产生二手烟遗害他人。

  我在新加坡的几处博物馆里都看到了全套的槟榔用具,相当讲究。一套槟榔用具有盛盘,盛盘上分别有装槟榔、石灰和荖叶的盒子,还有刀子、捻子、挑子等物件。把槟榔切块,抹石灰至荖叶上,裹住槟榔成一个三角形,然后放进嘴里嚼。这些槟榔用具传品有瓷的、锡的,还有银的,有些还套有手绣的绸缎外套。南洋讲究人家,一定会置办几套讲究的槟榔用具,跟讲究的茶具一样,待客的同时也摆了门面。跟这些东西搭配的,一定有痰盂。我在新加坡土生华人私人收藏馆参观时,一进门就看见沿楼梯摆满了主人收藏的各种搪瓷痰盂,一问,果然就是用来吐槟榔渣的。

  嚼槟榔这事,我有两个好奇点,一是荖叶,二是石灰。为什么要加这两样东西?荖叶是胡椒科植物,味辛辣,用处似乎就是专用于搭配槟榔食用。这个好像比较容易理解。但凡有刺激作用的东西都需要辛辣的味道,比如烟和酒。石灰当然用的是熟石灰,加石灰的原因,一般就是说如果不加的话,槟榔嚼起来索然无味,所以有“一口槟榔一口灰”的说法。后来我查到一个说法,好像比较有说服力,说是槟榔本身酸性高,口味不佳,添加石灰中和后就比较可口,槟榔、荖叶和石灰,三者组合嚼食,其味“滑美不涩”。

  我在微博上贴了街头槟榔摊的照片,有朋友问我:你吃得来吗?

  我不知道我是否吃得来,我根本就没想试这个东西,因为我很怕吐红色的汁液出来。我还是卡在这个问题上。有吃过槟榔的朋友说,“这个东西吃了走路要打窜窜的(成都方言:晕晕乎乎偏偏倒倒)。”这个我听说过,说是初吃槟榔的人,状态可能会有飞草的效果,这也是卡住我不敢尝试的一个原因。我还是很不愿意在新加坡街头打窜窜的。

关于美食的随笔9

  我的好朋友“咕咕鸟”真是个美食主义者,她推荐我去吃****,就在那个有名的煲店旁边。说起那家煲店,开在市中心,我对它的第一印象极佳,所以估计开在它旁边的*****一定也不错,就这样我期待着某一天能去品尝那里的美味。

  在奥运开幕的前一天,总算来了个朋友小聚的机会,在我的强烈推荐下,他们才同意来到这家店的,进去的第一感觉有点拥挤,食客比较多,我们要求到二楼。来到二楼,有股油烟的味道,不过闻着还算亲切,特别幸运的是还有个空着的包厢,窃喜!我们坐定,有种好好吃一顿,好好放松一下的打算。

  席间,不断赞叹“美味!真是美味!”,但不到20分钟,尴尬的局面一发不可收拾。突然停电了,“啊!怎么有这种事?”“没关系,可能空调开得太多,保险丝断了吧!”互相安慰,互相平静心情。吃了3分钟,又断了!“天哪!不会吧?!”凡事,有了第一次,便有第二次,有了第二次如果还有第三次,那就真有本质问题了。我们边吃,边在希望第三次不要来了。我惦记着那个第三次,吃起来有点心不在焉了,果然,第三次在我的预期中翩然而至。停电造成的直接后果不是把菜吃到鼻孔里,而是空调失去了作用。有人已经大汗淋漓,我打趣说“你呆在空调房一天了,到这里蒸桑拿来了,吃和蒸同时进行,你要付双倍的钱噢!”汗流浃背的她,连声说“从没有碰到这种事!我不会忘记这一天的!”说着,第四次来了,第五次来了,第六次,第七次!“是七次吧?”我问,“哈哈,真是太巧合了,今天是中国的情人节耶!想象一下我们几个之间是情人关系,那这顿饭肯定是最后的晚餐了!”有人翻给我一个不大不小的白眼,哭笑不得地说“情人才不到这样的环境来吃呢!”“那也不一定,我放眼望去,好多象情人的!”话题从这家店的味道好吃转移到这家店的硬件设施落后 再转移到七夕情人节。空气里弥漫着一股臊味,真的,那是刷羊肉的味道!不是,是我们身上的汗臭!不是,是情人节的味道,诗情画意的“七夕”变了味道之后的味道!大家哈哈大笑!

  最后我们都忍不住了,从包厢挪到大厅。这样一折腾,吃饭的心情基本荡然无存!吃已经不是重点了,这样的经历,真难忘!在奥运的前一天,在美好的七夕晚,我们吃了一顿涮肉,停了七次电,出了一身汗,笑了一大堆!

  咕咕鸟,这次的推荐,我还是给你打100分!因为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这一天了!

关于美食的随笔10

  食鱼之人的上乘指南,吃客必欣赏的《食有鱼》。

  近日,由盛大文学华文天下策划,九州出版社出版的古清生先生的美食随笔《食有鱼》出版。

  吃,中国百姓最为重要的事情;鱼,普通人家做饭常用的食材。这样一种既重要也普通的食物,在《食有鱼》中罗列出了四十余道各地食法。由此可见,对食材的不同做法融会贯通以后才能作为大快朵颐的上乘指南。本书正是在游历大江南北寻觅美食的历程中,对鱼水产品的一个阶段性总结。

  通篇读下来你会发现,原来自己看到的不仅仅是一本美食的书籍。笔者通过对大江南北各地水产做法的品鉴,带你走进各地饮食文化、人文美景的游历之中。每一篇中的每一道鱼菜均有当地独特的品味融汇其中。如同一个游人一样,三分在看七分在讲。如果没有这样一位深得食中之道的引者带你品尝美味,很难知道这鱼味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从罕见珍贵的回渡鱼到草根廉价的活泥鳅,不分高低贵贱,不管三七二十一,实地试吃,吃法、口感、回味,让人看文字就能流口水。河豚、江蟹、清江、鳜鱼……一道道鱼品水菜,勾落出食客眼里、口里的感官体验。笔者写下的不仅是美食,还通过一道道菜介绍着各地风土人情,吃鱼的背后是对各地水陆码头、文化、社会、人群的感受。为你把各地平常百姓人家的鱼味娓娓带来,说不尽的鲜美,说不尽的回尝。

  乡间风味,别有洞天。

  拿鱼来讲,河鱼、江鱼、海鱼,吃法上各有讲究,要吃到最地道的民间美食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要深入民间,了解当地的饮食文化与结构,还要了解当地的历史与人文,相信古清生这趟和“吃鱼”有关的旅行,不仅能让你增长见识,还能吃到最不一样的异乡味道。全书四个部分共四十七篇文字。鱼,是爱食者不可错过的美物,各地食鱼更是花样繁多。我国自古就有多位名家诗人对鱼大是赞赏。

  范仲淹《江上渔者》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关于美食的随笔】相关文章:

关于寒假的随笔08-27

关于责任的随笔08-27

关于爱的随笔08-26

关于优秀的随笔08-26

关于音乐的随笔08-23

关于随笔的作文08-21

关于珍惜的随笔08-16

关于爱情随笔07-09

关于友谊的随笔07-09

关于语文的随笔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