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婆婆事迹材料【经典15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事迹材料吧,事迹材料可以起到宣扬特定的时代精神、引导读者认识先进,学习先进的作用。拟事迹材料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好婆婆事迹材料,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好婆婆事迹材料1
她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也是一个平凡的农家婆婆。她叫xxx1963年生,现生活在xxx镇xxx村一组,她是一位勤劳、善良的农村妇女,虽没有文化,但识大体、顾大局,有着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人们常说,世上的关系最难相处的就是婆媳关系,但在她看来却不以为然,她常说:“我与媳妇之间的关系是很和谐融洽的。我们之间与其说是婆媳关系,不如说是母女关系。”因为她给予媳妇的`关心与爱并不亚于一位母亲对女儿的爱。儿子、儿媳在外工作,她一边要照顾高龄、行动不便的公婆、一边还要照顾年幼的孙子,但她总是笑呵呵、任劳任怨、操持家务、孝敬公婆、照顾一家人的生活。她的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勤劳、善良、纯朴是她们一家做人的标准,是邻里们羡慕的家庭。
好婆婆事迹材料2
XX是XX镇上黄村上XX人,今年已经66岁了。她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自儿子结婚以来,婆媳关系相处融洽,成为村里公认的好婆婆。大儿子当村干部19年,村书记15年,儿媳妇在园区工作,夫妻俩育有一儿一女,都是由XX带大的;二儿子开了个农资店,有两个女儿,二媳妇怀孕困难,卧床几个月,都是由XX照顾;三儿子在浙江东阳一家公司任副总经理,离家远,家里的大小事情也都是XX在照应。俗话说“大家难当”,可是尽管她识字不多,却用质朴的爱,让这个家庭始终保持着一种祥和的气氛。
都说找个好婆婆难,找一个既善良又纯朴的婆婆难上加难,但在她的眼里,做个好婆婆并不难。用她自己的话说,儿子、媳妇、孙子、孙女都是自己的亲骨肉,都是一家人。十个指头不一般长但咬咬哪个都疼在心上。
一、关系融洽,视儿媳如亲生女儿
自儿媳娶进家门,她们之间从没有红过脸,吵过一次嘴。她们之间互敬互爱,相互关怀,婆媳关系处得胜似亲娘。在大媳妇刚结婚进门的那段日子,有朋友就说“媳妇是外姓人,有些事要提防着点,现在的孩子都自私,好耍性子,对她再好也没用,一个不好就啥都不好了,面上过得去就行了。”她没有听信这些话,时刻鞭策自己:媳妇虽说不是亲骨肉,但她是陪儿子过一辈子的人,既已结成夫妻,就当成自家人去处,就当自己的亲姑娘去处。儿子又时常不在身边,儿媳妇又要上班、回来还帮着做点家务,她也不容易。因此,她和儿媳经常说说贴心话,在生活中,她总是身为长辈,率先垂范,无微不至地照顾儿媳,特别是儿媳在工作忙的时候外,总是想方设法的做点好吃的默默的支持她,遇到困难鼓励她。
二、勤勤恳恳,打理一家老小事务
每天早早起床做饭,从不给子女、儿媳添麻烦,只要有空闲时间,就把全家的衣服都洗得干干净净的,被子也是该拆就拆,该洗就洗。儿媳回到家中,看她累得消瘦了许多,便说“妈,你真辛苦了,让你受累了,把孩子扔给你,我真有些过意不去,看把你累的。”她总是安慰儿媳说“没事,只要你俩工作顺心,能帮就帮点,再苦再累,为了儿女,我都愿意。你们就踏踏实实地干好你们的工作吧!”有的人见了还说:媳妇的脏衣服你还洗,真是太惯她了。可她从不这样认为,她总说:媳妇就像我的女儿一样,只有我在家把家务事都搞好了,孩子们才能安心上班。
三、勤俭持家,注重搞好邻里关系
XX的`家庭情况,生活条件虽不能说的上是富裕,但在村里里,也是相对不错的,但是作为一个普通的家庭,她在生活中,崇尚节约,反对浪费,省吃俭用,勤俭持家,还经常教育子女要学会过日子,不能大手大脚。自家和睦的同时,还注重邻里关系的相处。经常对儿媳说“远亲不如近邻”和邻居相处,互相帮助,邻家有困难,她就会主动地伸一把手帮助他。与邻居都能够和睦相处,经常帮助邻居解决家庭中的困难,乐于助人。在对待邻里关系上,全家人能够善待左邻右舍,帮助他们排扰解难,邻里关系十分融洽。
常言道:家和万事兴。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如何做一个好婆婆。
好婆婆事迹材料3
好婆婆年轻的时候必定是一个好媳妇,姚水珍从xx乡孙庄村嫁到范村牛家已经27年了,这27年来她丈夫从未吵过假,没有闹过大的别扭,夫妻之间举案齐眉,远近闻名,她善待自己的公公婆婆,妯娌间也和睦融洽,同时她也是个好母亲,丈夫平常上班忙,总不在家,尤其是在1xx年到1xx年丈夫赴晋中师专进修的两年里,她一个人拉扯着一对儿女,劈柴,跳水,做饭,耕种,除草……忙完家里忙地里,照顾完小的照顾老的,真真正正做到了一个好媳妇,好母亲应尽的职责。
好媳妇到老了终究会是个好婆婆,女儿出嫁,儿子结婚后的三年里,家里的大事小事根本全靠姚水珍操持,大10家难当,尽管她只有小学毕业,她的身上却具有家庭农妇的纯朴,她用自己的爱让这个家庭始终保持着一种祥和的气,婆婆好不好还得是亲家和儿媳妇说了算。她的亲家袁印明也是村里有名的好人,他说嫁闺女其实是挑婆婆,婆婆好相处,闺女嫁过去就不会受委屈,就会有享不完的福。而对儿媳妇袁国娟来说,姚水珍就是这样一个好婆婆,她说当初选择嫁过来,跟姚水珍的好媳妇名声有很大关系,事实证明他们的眼光没有错,三年多来,姚水珍一直像对待亲闺女一样对待她,甚至是比亲闺女还亲:她是个教师,平常很忙,但是不管什么时候吃饭,婆婆做好的饭菜永久是热的,无论什么时候穿衣,家里的衣服总是洗的干洁净净的;尽管她和丈夫都有固定工作,但是逢年过节,她总是多多少少要给儿媳妇塞点零花钱,还总是说:你们的是你们的,这是我和你公公的一点心意,你嫁到咱家里来,婆婆和公公盼望你们能百年好合,不会让你受委屈……”。尤其是她怀孕期间,婆婆对待她呵护备注,什么活都不让干,做饭的时候总是问想吃什么,然后再做饭……儿子出生后,婆婆又一个人承当起照看孙子的责任:喂奶粉,哄孩子,把屎把尿……儿子现在2岁了,活泼可爱,健健康康,还是婆婆一个人照看着,儿子和奶奶也特别的亲,她觉得姚水珍就是世界上最好的'婆婆。
11都说好婆婆难做,但在姚水珍的眼里,做个好婆婆并不难。用她自己的话说,儿子、媳妇、孙子都是自己的亲骨肉,都是一家人。十个指头不一般长但咬咬哪个都疼在心上。她认为婆媳之间假如相处融洽,自己的儿子那就会少许多的苦恼,她还说,都是有闺女的人,辛苦二十几年将闺女拉扯大,嫁到别人家,谁不盼望闺女能碰到个好婆婆啊,将心比心,我能不对儿媳妇好吗?况且我和老伴不能动弹了还盼望儿媳妇照顾呢,等将来我和老伴入了土,儿子就要靠儿媳妇照顾下半辈子了,对儿媳妇亲,其实是对儿子好啊……这是多么质朴的道理啊。
她是老人眼里的好媳妇,是丈夫眼中的好媳妇,是儿子眼里的好妈妈,更是儿媳妇眼里的好婆婆,她就是姚水珍。
好婆婆事迹材料4
XXX,62岁,是XXX县XXX镇XXX村一名普通家庭妇女,邻居们都称赞XXX是一个通情达理、持家有道、爱护晚辈、婆媳关系相处融洽的好婆婆。
一、以身作则,孝顺老人
XXX是一位好母亲,她在教育子女的方面,以孝为先,注重传统美德的教育,特别是孝敬老人。
XXX的婆婆年轻时不让XXX和丈夫进家门,在外租房住。XXX要大着肚子一边给做生意的公公送饭,一边操劳盖新房。婆婆连孙子出生都不看一眼,结果年迈又提着行李来到门前。XXX不计前嫌,任劳任怨,照顾婆婆,给婆婆洗澡、洗头、洗脚、剪指甲,睡的床单比年轻人的都干净,买自己都不舍得吃的补品。婆婆便秘,她就经常用开塞露亲自给婆婆通便。婆婆糊涂时天气不冷不热要盖着被子扇电扇,吃全家都不舍得吃的鸡蛋时一边吃蛋黄一边往地上扔蛋清等等,她都没有一句责怪,统统满足。
XXX的母亲曾瘫痪在床11年,生活有极大的困难,她和家人一起把母亲接到身边照顾,每天给老人搭配不同菜色,做既营养又好吃的饭菜。天天帮老人梳头、洗脸、擦身子,一丝不苟的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
事实证明XXX的教育方法很成功,儿子儿媳都孝顺,逢年过节,都给长辈买补品,送服装。只要XXX有个头痛感冒,不想动弹的时候,孩了们都非常担心,催她赶紧去医院。
二、从生活点滴,关心子女
XXX的'儿子儿媳平时工作繁忙,她就在家准备一日三餐,早上早早盛好饭,生怕儿媳迟到。孙子孙女的衣服也从不用儿媳插手,洗衣叠被,打扫庭院,干干净净。孙子孙女有个头疼脑热,她总是不吭声,背起来就去了医院,有时儿子儿媳不知道就已经治好了病,如此养大了一个又一个。儿媳说婆婆就像对待亲生女儿一样的对她,她们总是像母女一样形影不离,一起手挽手散步,一起洗澡,一起串门子……
儿媳生孩子的时候,她毫不嫌弃的给儿媳私处上药,同睡一张床照顾儿媳和宝宝。宝宝月子里的时候着凉喉咙有痰,晚上睡不好觉,她整夜整夜的半抱着靠在床头,和衣而睡。在她的精心照顾下,宝宝很快康复了。她怕儿媳月子里累着,烙下病根,不让儿媳干任何事,喂胖了儿媳,累瘦了自己。每当提起这些,儿媳就觉婆婆操了这么多心,受了这么多累。XXX却说,只要你和孩子健康,全家平安,和和睦睦过日子,吃再多的苦,受再多的累,她也心甘情愿。
三、通情达理,化解矛盾
人们常说,世上的关系最难相处的就是婆媳关系,但XXX却是左邻右舍出了名的好婆婆。问起她对于如何做个好婆婆有些什么窍门时,她说:“人和人之间哪会有什么矛盾呢?更何况老年人和年轻人在思想上又有着很大差异。因此,和睦相处主要靠彼此宽容。”平时相处,她严格要求儿子,告诫儿子退伍不褪色,响应党的号召,工作哪里需要就往哪里去。告诫儿子要包容妻子。有时儿子和媳妇闹矛盾,她总是埋怨儿子,支持儿媳。笑咪咪地听完儿媳的意见,然后找适当的时机与儿媳沟通。甚至儿媳工作上有什么困难,她都拉着全家人出谋划策,解决困难,要求儿媳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XXX家还先后被授予了河南省“光荣之家”,XXX县“文明家庭”的荣誉称号。
XXX不仅是老人眼里的好媳妇,是丈夫眼中的好媳妇,是儿子眼里的好妈妈,更是儿媳妇眼里的好婆婆!
好婆婆事迹材料5
XXX,71岁,只要提起XXX,人们的脑海里立马会浮现出一个神清气爽,穿衣朴素但时常干净整洁,做事勤快利落的身影,同时也会称赞她真是个名副其实的好婆婆。
XXX通情达理,持家有道,爱护晚辈,婆媳关系相处融洽的事广为邻里所称道,她用她的勤劳、善良、淳朴,用她全身心的爱让这个家始终保持着一种祥和的气氛。
她曾无微不至的照顾年老体弱多病、卧床不起的`婆婆多年,从无怨言,她经常对子女说:每个人都有老的时候,年轻人要把孝顺的传统美德发扬下去。她天天给婆婆梳头洗脸,一丝不苟的照顾婆婆的生活起居,直到老人去世,说起这些,村民们是夸赞不绝。
人们常说,婆媳关系是每个家庭最难处的关系。但她觉得,只要像待亲闺女一样真心实意对待儿媳,就没有处不好的。在她的言传身教下,儿媳也学会了婆婆勤俭持家、勤劳致富的优良作风。媳妇娶进门后,她并不是安享晚年,而是全力帮助儿子儿媳,做好他们的坚强后盾,照顾孩子,一刻也不闲。如今她的儿子儿媳勤劳俭朴创业,孙子均在学校就读,一家人和睦,生活幸福,让人称道、让人羡慕。
好婆婆事迹材料6
在XXX县XXX镇XXX村提起XXX,男女老幼无人不交口称赞:“那可真是一个大好人哪!”XXX不但是个好邻居,更是一个好媳妇、好婆婆。因为排行老三,所以大家都亲切的称呼她三姐。
张三姐非常善良热心,谁家要是出现有人生病无钱看病,生活困难等情况,她总是先把钱送到谁家,帮助他们解决眼前的难题。村上谁家有红白喜事了第一个就会想起她,因为她是周围几个村数一数二的大厨和支客。村上邻里有纠纷、婆媳之间闹矛盾、夫妻之间吵架了都找她,大家信任她为人处事公道正派。今年清明节,邻村村民不慎将山火引燃形成火警,并顺延山势向北平村逼近,镇政府接警后,立刻安排镇应急分队赶赴双胜村与北平村火警交界地,当镇政府年轻的应急队友下车步行1个多小时到达山头时,已是上气不接下气。然而,当看见三姐和村干部满头大汗正在清除隔离带时,大家既感动又惊讶!直到下午撤离时,三姐又是最后一个撤离。村上五保老人刘家应生病住院,村上本来商议村组干部轮流值班照顾,可实际情况张三姐租住的地方离医院较近,所以照顾老人的重任自然落在她肩上,老人上上下下检查、挂针、吃饭都由她伺候直到出院。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张姐就是老人的`女儿。她总是说,孝敬老人,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三姐”就是这样一个将邻里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的好儿媳。
自从两个儿媳娶进门这些年,婆媳关系相处融洽胜似娘俩,这些都是被全村人津津乐道的事情。由于儿子媳妇经常在外打工,照顾不了家里的事,家里一大堆事全靠她操持,帮她们带孩子。每天洗衣做饭,并在家照顾小孙子。儿媳看到她消瘦的身体,便说:“妈,你真辛苦了,让你受累了,把孩子扔给你,我真有些过意不去,看把你累的。”她总是安慰儿媳说:“没事,只要你俩工作顺心,能帮就帮点,再苦再累,为了儿孙,我愿意,我心里高兴。你们就踏踏实实地干好你们的工作吧!”家里添口人是件大喜事,当媳妇坐月子时,她不嫌苦和累,把家里气氛搞得很活跃,利用自己的一手好厨艺,想尽办法给儿媳做好吃的。在一番辛苦之后,享受到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时,她觉得很欣慰。
她总说自己命好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她待媳妇如女儿,媳妇待她如亲娘,这个家在她的努力下彼此和睦相处,其乐融融,她就是被全村公认的好婆婆,也是当之无愧的好婆婆!
好婆婆事迹材料7
我的婆婆XXX,今年51岁,家住XXX镇XXX四社,是一位勤劳、善良的农村妇女,她虽然不认识字没有文化,但识大体、顾大局,有着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她几十年如一日地操持家务,任劳任怨。在村民邻居眼里她不仅是个好媳妇,更是一个好婆婆。多年来,她通情达理、持家有道、尊老爱幼、团结邻里,用家庭妇女特有的勤劳、善良、纯朴和她全身心的爱让这个家庭始终保持着一种祥和的气氛。
婆婆是村里出了名的好儿媳,爷爷奶奶今年已经85岁了,婆婆会经常过去帮奶奶做家务,比如做饭、洗衣服、打扫卫生等等,经常给爷爷奶奶买衣服、送蔬菜等日常生活用品,她们的头发长了妈妈还会充当理发师给爷爷奶奶剪头发。听婆婆说奶奶年轻时就是一个勤劳朴实、善解人意、会心疼人的人,所以奶奶这辈子和她的几个儿媳的关系都非常好。
婆婆更是一个好婆婆,人们经常有这样的言论:好婆婆都是别人家的,好媳妇都是别人家的,世上的关系最难相处的就是婆媳关系……在我们家却从来不必有这样的担心。在我们刚结婚那会儿她经常对我老公说:“你娶了媳妇就是我多了个闺女,”我们真心实意的对待彼此,婆婆待我就像亲闺女一样。我非常庆幸遇到了这样一位好婆婆,这也为我们相敬如宾的婆媳关系奠定了基础,也增强了我一心一意把持好家庭的信心。
当别人问起婆婆对于如何做一个好婆婆有什么样的窍门时,她总说:“人和人之间总会有矛盾的更何况老年人和年轻人思想上会有很大差异,因此和睦相处主要靠彼此互相宽容,换位思考,尽量不要拿自己的`标准去要求他们年轻人。”婆婆和我们相处5年多的时间里从未红过脸。有这样的婆婆做榜样,我们也极少发生矛盾,一家人生活的其乐融融。
婆婆勤劳善良值得我们很多人尊敬,她在照顾两个孙女的过程中的付出更令人佩服。人们都知道,家里添人口是一件大喜事,从孙女出生到伺候我坐月子再到孙女一天天长大,婆婆不分昼夜,事无巨细的承担起照顾晚辈的责任,她不嫌苦和累,想尽办法给儿媳和大孙女做好吃的,把孙子拉扯的健健康康的。她说:“这都是我应该做的,只要你们日子过得好,再苦再累,为了儿孙,我都愿意,我都高兴。”这个家在她的努力下彼此和睦相处,其乐融融,她就是大家公认的好媳妇,也是当之无愧的好婆婆。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都默默奉献、无私付出,我们的家庭就会变得更和谐,生活变得更美好。
好婆婆事迹材料8
XXX镇XXX村的XXX是左邻右舍出了名的“好婆婆”,家里共有7口人,她和丈夫在家务农,还要照顾两个孙子,儿子和儿媳在外务工,儿子儿媳工作忙,家里大大小小的事几乎全部落在了她的头上,她不但没有任何怨言,还把事情安排的井井有条。
儿子儿媳为了生活外出务工,两个孙子都在上学,一日三餐她从不少一顿,洗衣做饭任劳任怨,从不叫苦叫累。她常常省吃俭用给孙子买水果、零食,孙子让她吃她说不喜欢吃,其实她是舍不得吃,她还教育孩子要好好读书、孝敬老人。当问到她对于如何做个“好婆婆”有什么窍门时,她说:“人和人之间哪里会有那么多的矛盾,更何况老年人和年轻人在思想上又有着很大差异。因此,和睦相处主要靠彼此宽容,平时我也尽量不拿自己的标准去要求他们年轻人。”儿媳错了,她耐心说服,儿子错了,她耐心教育。
XXX不光持家有方,和邻里的关系也处得十分融洽。邻里的`老人们说起XXX一个劲的竖大拇指:“那可是个好人!”邻里有难她总是热心帮助。多年来,她通情达理,持家有方,团结邻里,家庭和睦的事迹广为邻里所称道。她用家庭妇女特有的勤劳、善良、纯朴,用她全身心的爱让她的家庭始终保持着一种祥和的气氛。
好婆婆事迹材料9
XXX,女,蒙古族,1968年3月出生。她与天下千千万万个母亲一样,勤劳、善良、朴实。与丈夫生活几十年来,操持家务,抚养孩子,任劳任怨。儿媳娶进家两年多了,她们一直住在一起,婆媳俩从没有红过脸,吵过一次嘴,她们之间互敬互爱,相互关怀,婆媳关系非常融洽,视儿媳如自己亲生女儿,令邻里们羡慕不已。
在生活中,她身为长辈,总是率先垂范,无微不至地照顾儿媳,给儿媳零用钱,为她买漂亮的衣服,工作中支持她,遇到困难鼓励她,每当儿媳身体不适,犯湿疹的时候,常常为她寻医求药。儿媳坐月子的时候,因为XXX上班的原因,为儿媳请了最好的月嫂,她白天工作,晚上向月嫂学习怎样照顾儿媳和孙女的衣食住行。儿媳喂奶时经常侧躺,怕落下病根子,XXX常常给儿媳按摩。到后半月,儿媳妇慢慢适应了,让她别太担心好好休息,XXX却说:“就剩下半个月了,一熬就过了,这可是一辈子的事,千万不能让你落下病根子。”虽然这些都是生活一些琐事,但是真正能做到的没有几个。儿媳妇说:“妈妈把我照顾的太好了,别人看见我都不会相信是生完孩子的人。”月嫂走了后,一下班XXX就会匆匆忙忙回家帮儿媳带孩子,做饭。尽量在工作之余让媳妇休息好。
自从儿媳来后,在做家务活儿这点上非常勤快非常尽责,没有一点怨念,就像在自己家里面做家务似的,让XXX轻松了不少,每当XXX身体不适,腰疼,心脏不适,走路费劲的时候儿媳总是第一时间考虑到她,问她怎么样,哪儿不舒服等,每当她和老公下班回来开门的第一时间会闻到儿媳做的饭香味,儿媳总会说“欢迎回家”,XXX常说:“我能有这样一个好儿媳是我的福气,我觉得我得到了全世界最好的礼物就是我的好儿媳”。晚上XXX也会拉着儿媳到广场跳跳舞,做做操,做完操跳完舞回来她们会一起敷敷面膜泡泡脚等,家里只剩下她和儿媳的时候她也会经常讲述一下她的过去聊聊儿媳的过去,一起欢笑一起回味,她也会对儿媳讲述她的经验,儿媳也会认认真真的听着,不懂的.不会的也会第一时间问XXX这个该怎样做,那个该怎么办,XXX会一一给儿媳解答问题,告诉怎样做怎样面对。儿媳也经常说:“我能有这样一年好婆婆是我的福气,妈妈是我最最知心的好妈妈”。
人们常说做个好婆婆难,但是她却认为做个好婆婆不难,只要不把儿媳当外人,用真心疼爱,真情包容,家庭就会和谐美满。人们常说,世上的关系最难相处的就是婆媳关系,但她个人认为世界上最好的关系却是婆媳关系。
人和人之间哪会有什么矛盾呢?更何况老年人和年轻人在思想上又有着很大差异,因此,和睦相处主要靠彼此宽容、彼此理解,平时XXX也尽量不拿自己的标准去要求他们年轻人。平时相处,她严格要求儿子,宽容对待儿媳。
经过儿媳的到来、孙女的到来,几年来的相处,她和儿媳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融洽。她深深知道“家和万事兴”,“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家”的道理。只有婆媳关系和睦,家庭才能和睦;只有家庭和睦了,才能促进社会的进一步和谐。
好婆婆事迹材料10
xxx,xxx镇xxx村二组一位普通家庭妇女,生活在一个平凡的八口之家。在外人眼中她是一个通情达理、团结邻里的好村民,在家人眼中她是一个持家有道、爱护晚辈、婆媳关系相处融洽的好媳妇、好婆婆。
由于自己从小生活条件艰苦,xxx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有的衣服一穿好多年,袖口磨破了掉色了也依然舍不得扔掉,虽然没有多么高的文化水平,但她却懂得“一针一线当思来之不易”,不仅自己如此,她还教育自己的儿子儿媳也要这样做。她常常对儿子儿媳说:“现在的生活虽然好了很多,但也不能大手大脚的浪费,我们都是过过穷日子的,不能现在有了点甜头就忘了以前的艰苦。”儿子儿媳看着自己的母亲以身作则也备受感动,在生活上都谨记母亲的教诲。
如何照顾好家里每一位成员就成为xxx每天琢磨的事情。在两个儿子还在上学的时候,由于费用压力大,她就早出晚归的找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做,来赚钱补贴家用,还常常安慰儿子让他们放心上学,不要担心学费问题。而现今两个儿子都已长大成家,她又担负起照顾孙子孙女的重任。
在儿媳怀孕期间,xxx对其百般照顾,从来没有过一句抱怨和牢骚。她说自己经历过这段时期,知道怀孕时的难受和痛苦,因此要想尽一切办法帮助儿媳,让她始终保持愉悦的心情。在那段时间,经常可以看见她在饭后陪着儿媳外出散步,早晨起个大早给儿媳炖汤,连儿媳自己也都说婆婆对她都赶得上亲生母亲了。
虽然只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虽然她做的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正是她这种淳朴憨厚的性格,才维系了这么一个邻里称赞、和睦美满的大家庭,成为儿媳口中的“好婆婆”。
好婆婆事迹材料11
这是一位普通的老人,普通的走在大街上根本就没人注意她;这又是一位不平凡的老人,在83岁的老公公需要伺奉,儿子患上精神病、儿媳患上癫痫病,孙子孙女未成年之时,她用自己瘦弱的肩膀和无私的大爱扛起生活的重担,用扫帚扫去家人心头的阴影,扫去艰苦岁月的磨难,用坚强为家人撑起了一片爱的晴空。她就是63岁的早阳镇丁河村村民唐德秀。
遭遇不幸,坚守与付出折射人间大爱
唐德秀原本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上世纪80年代时,二十多岁的唐德秀和丈夫喜结连理,平淡的日子透着数不清的温馨和快乐。然而,好景不长,命运和唐德秀开了个玩笑,1996年,丈夫因积劳成疾不治身亡,一年后,二儿子因父亲去世受刺激患上精神病。面对这接二连三的打击,唐德秀也曾以泪洗面,也曾感慨过命运的多舛。“哭过后,想想日子还是要过下去”,于是,已快50岁的她成了四口之家的“顶梁柱”。
来不及悲伤,唐德秀一边悉心照料儿子,一边四处打听治疗精神病的药方。儿子得病后,什么也干不了,有时还会无缘无故地打骂她,常常在她做事时,一不小心就被儿子破坏掉,唐德秀没有怨言,把儿子收拾得干干净净,病情也有所控制。
时年,家里还有年过古稀的公公,已成家立业的大儿子,快二十岁的二儿子。丈夫在世时,两个儿子曾与父母达成协议:父亲由大儿子负责养老送终,母亲由二儿子负责照顾。唐德秀的老伴过世后,老大便以义务尽到为由退出了母亲的生活,从此,唐德秀便成了无依无靠的浮萍。
在母亲的精心照料下,老二的病情慢慢有所好转,能和年迈的爷爷一起帮家里干些农活,生活还还能勉强维持。虽然儿子的身体都有所好转,但家里因为给丈夫和儿子看病已经欠下了许多债务,家里的经济状况依然窘迫。为减轻家里的负担,48岁的唐德秀毅然决定外出打工。
坚持坚定,柔弱双肩担起十七载风雨
1998年,唐德秀将家人托付给邻居,只身来到安康城区找工作。一开始,由于年龄大找不到固定工作,她在建筑工地提过灰、搬过砖、送过货,什么能挣钱她就干什么,有时一天打好几份工,晚上就蜗居在别人家的茅房里。“口渴的时候,连口水都喝不到啊。那是最困难的时候,只要有个歇脚的地儿,我也就满足了。”每当回忆起那段时光,唐德秀总忍不住掩面哭泣。后来,在别人的介绍下,唐德秀谋得了环卫工人的差事,负责清扫安悦街至大北街段马路。那时环卫工人每月工资仅180元,为了省钱给老二看病买药,唐德秀舍不得租房子,仍坚持住茅房。
在别人看来,环卫工人就是扫大街这样不起眼的职业,但是唐德秀却十分珍惜这份工作,并且乐在其中。由于工作努力认真,为人善良热情,唐德秀获得了领导和同事的一致好评。很多人介绍唐德秀去当保姆,工资是环卫工人的好几倍。但她不为之所动,“保姆工资高但是不稳定,在这里工作,工资虽然低但是有保障。每月稳定,能攒点钱回去看儿子,也能养活自己不给别人添麻烦。”
XX年,老二病情更加恶化,唐德秀便把他接到城里与自己一起住。为了方便照顾儿子,唐德秀租了一个小房子。凌晨四点,唐德秀便拿着工具出门工作。空旷的街道上,只有寂寞的街灯和偶尔飞驰而过的车辆陪伴这个瘦弱的老人。
一个月420元的工资,房租50元,水电费、生活费若干,还要给老二买药,怎样才能充分利用仅有的那点工资?唐德秀每天在心里算计着。岁月在她脸上划过沟壑,生活压弯她的脊梁,但她从来没有向命运低头。她告诉自己,为了孩子,要坚持。
XX年,老二精神状态好转,经熟人介绍,认识了28岁的丧偶妇女史显兰,并喜结连理。一直以来,儿子的终身大事是唐德秀心中的一大牵挂,如今,老人心愿已了,却又有了新的烦恼:史显兰患有癫痫,需要定期药物治疗,还带有年幼的一儿一女。本来穷困潦倒的家又增添了三口人,生活的重担再次压得唐德秀喘不过气来。
由于房子太小住不下这一大家人,唐德秀咬咬牙,带着一家人搬到龙窝街一处简陋的民居里。这时,她每个月工资1000元左右,要付400元钱的房租,儿子、儿媳每个月的医药费加起来300多,电费水费100多,生活费基本所剩无几。
为了照顾好史显兰,让她早日康复,唐德秀一天到晚忙个不停,在干好自己工作同时按时给她做好一日三餐,洗头擦身,5年如一日。但儿媳根本不认识她,动不动还发脾气,朝她身上摔东西。每次唐德秀除了躲和跑,从不和她计较。对于外人的到来,儿媳没有任何反应。唐德秀说,从嫁进唐家至今至今,她就不认识家人了,晚上经常不睡觉,一个人在床上唱歌或者骂几句别人。走进史显兰的卧室,干净整洁的被子、床单,屋内没有任何异味,一点不像有病人的房间。“她弄脏了我就洗,保证不让她身上有味道。”
日子一天天过去,患病的儿媳史显兰在婆婆唐德秀的精心照料下,发病的次数越来越少。“她既然已经嫁过来,和我们就是一家人了,不管怎样,我们不仅不能抛弃她,更要好好照顾她。”唐德秀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为了撑起这个家,唐德秀省吃俭用,为了买到便宜的菜,她跑遍市区的大大小小的菜场,“只要这个家能好起来,我辛苦一点没关系……”
笑对人生,倾毕生精力撑起爱的晴空
一转眼,公公已过耄耋之年,儿子得病近XX年,儿媳也患病5年,这些年,唐德秀没睡过一个囫囵觉,没吃过一顿好饭,随着年龄的增长,她渐渐体力不支,还患上了冠心病和风湿性关节炎,做环卫已有点力不从心。
为了能治好儿媳的病,多年来,唐德秀四处求医问药,但是效果始终不太明显,“医生说这病没法根治,只能控制病情。”但唐德秀并没有放弃,她省吃俭用,仍然怀着一线希望把儿媳送进市区各大安宁医院治疗,每个月支付着高额的药费。“儿媳就是我的亲女儿,不管多难,我都要帮她治病。”唐德秀说,希望儿媳快点好起来,她真的太苦了,如果有可能,我真愿意为她分担一些病痛……
看着家中里里外外的活一下全都压在唐德秀瘦弱的肩上,周边群众看着很心酸,可唐德秀常说“没什么”。“20多年来,可能我遭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但是我不会放弃家人,更不会放弃生活”。
XX年春节期间,唐德秀因为冠心病住院,懂事的孙儿孙女便承担起了照顾奶奶的责任。孙子胡兴晨负责给奶奶送饭,孙女胡陈玲在医院边复习功课边陪奶奶。姊妹俩还利用课余时间帮奶奶一起清扫大街。看着懂事的俩孩子,唐德秀总向别人夸奖道:“虽没有血缘关系,但胜似亲人。为了这个家,为了两个孩子,再苦、再累,我也会咬紧牙关,坚持下去!”
今年七月,老城办了解到她的情况后,给她送去了2500元慰问金;区老龄委也给她送去了慰问金和生活用品;早阳镇为唐德秀的儿媳及孙子孙女办理了低保手续;校方领导在了解胡陈玲和胡兴晨的家境后,免除其补课费用。
“党和政府对我们这么关心,我更要好好把工作干好,只要人勤快,日子总会越来越好的。”为了更好地照顾家里,她每天的生活从凌晨4时开始:起床后先把炉子打开,架上一铝锅水后迅速到自己路段上开始打扫卫生,7时多卫生打扫完毕,回家给儿媳和儿子洗漱、喂药、做饭,安顿好儿子、儿媳,简单吃两口饭,又马不停蹄地到自己工作路段检查地上有没有谁抛洒垃圾,再一遍一遍地打扫。由于她勤劳诚恳,18年来,唐德秀始终保持着每月“先进工作者”的称号。提起唐德秀,领导和同事总是赞不绝口。谈起以后的生活,唐德秀满是乐观:“累是累了点,但不累哪能有收入,现在只要肯吃苦,就不用怕挣不了钱。趁着自己现在身体和精力都还行,多挣点钱,用不了几年,家里的外债基本上就能还清了,等把孙子供到大学,我就算完成任务了。”说到这里,唐德秀脸上又露出了自信的微笑。
面对贫困,唐德秀选择坚强面对,18年过去了,唐德秀用矮小瘦弱的身躯,为家人撑起了一片爱的蓝天。
王,70岁,是xx市xx区xx社区一名普通家庭妇女,也是一名老党员,她有一个三代同堂的8口之家,两个儿子两个儿媳两个孙女。她家住白沙路241号大院,邻居们都称赞王是一个通情达理、持家有道、爱护晚辈、婆媳关系相处融洽的好婆婆。
一、以身作则,孝顺老人
王是一位好母亲,她在教育子女的方面,以孝为先,注重传统美德的教育,特别是孝敬老人。因王父亲将近90岁,摔断脚2年,生活有极大的困难,王和家人一同将老人接到身边照顾。她每天给老人搭配不同菜色,做既营养又好吃的饭菜。天天帮老人梳头洗脸,一丝不苟的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子女们受她的影响,儿子每周坚持给外公洗澡,儿媳给外公剪指甲,从不间断。事实证明她的教育方法很成功,儿子儿媳对她们也很孝顺,逢年过节,都给老人买点补品,送件服装。特别是她有个头痛感冒,不愿动弹的时候,孩子们都吓的不得了,催她去医院,恐怕她出大毛病。想起这些,真让人羡慕。
二、从生活点滴,关心子女
王她平时很节约,从不浪费一点粮食,也深知挣钱不容易,从不乱花一分钱,不仅自己如此,也教育自己的儿子儿媳也要这样做。平时儿子儿媳工作繁忙,她就在家准备一日三餐,接孙女上学放学,洗衣叠被,任劳任怨。
有一次,雨下的很大,儿媳忘了带雨具,她冒着雨趟着水去给儿媳送伞,她当时虽然打着伞,但全身还是被雨水打透,当时儿媳正站在单位门口徘徊着怎么回家,突然看到一个熟悉而瘦小的身影朝自己走过来,她赶快上前说:妈下这么大的雨你怎么来了?她看到儿媳的第一句话是雨下这么大怎么在门口呢?赶快把伞递给了儿媳。每当想起这件事,儿媳都觉得很感动,说婆婆就像对待亲生女儿一样的对她。还有一天晚上,儿媳突患重感冒,发高烧,作为老人,她着实不放心,当时儿子刚好不在,她急急忙忙下楼找的车,把儿媳送到医院,并连夜输上液。在她的精心照顾下,儿媳很快康复了。每当提起这事,儿媳老觉的过意不去,说叫婆婆为自己操了这么多心,受了这么多累。王却说,只要孩子健康,全家平安,和和睦睦过日子,吃再多的苦,受再多的累,她也心甘情愿。
三、通情达理,化解矛盾
人们常说,世上的关系最难相处的就是婆媳关系,但王却是左邻右舍出了名的好婆婆。问起她对于如何做个好婆婆有些什么窍门时,她说:“人和人之间哪会有什么矛盾呢?更何况老年人和年轻人在思想上又有着很大差异。因此,和睦相处主要靠彼此宽容,平时我也尽量不拿自己的标准去要求他们年轻人。”平时相处,她严格要求儿子,宽容对待儿媳。每次儿子和媳妇吵架,她总是埋怨儿子,支持媳妇。有时儿子儿媳吵架,媳妇情绪激动,朝她发脾气,她不针锋相对,而是笑咪咪地听完媳妇的意见,然后找适当的时机与媳妇沟通。前些年大儿子和大儿媳都同时下岗,所以住房比较紧张。却没有向社区提出半点要求,也没有给政府添半点麻烦,而是鼓励儿子儿媳要坚强面对生活的坎,不要气馁,不要放弃,并支持他们利用在部队学的技术优势,自己创业开了一家小小的照相馆,经过全家人一起努力,现在已扩大业务量,同时还招用了两名下岗人员,经济收入增加了,生活提高了。
姚水珍是南张乡范村人,今年48岁。自儿子结婚3年来,婆媳关系相处融洽,成为村里公认的好婆婆。
好婆婆年轻的时候必然是一个好媳妇,姚水珍从南张乡孙庄村嫁到范村牛家已经27年了,这27年来她丈夫从未吵过假,没有闹过大的别扭,夫妻之间举案齐眉,远近闻名,她善待自己的公公婆婆,妯娌间也和睦融洽,同时她也是个好母亲,丈夫平时上班忙,总不在家,尤其是在1994年到1996年丈夫赴晋中师专进修的两年里,她一个人拉扯着一对儿女,劈柴,跳水,做饭,耕种,除草……忙完家里忙地里,照顾完小的照顾老的,真真正正做到了一个好媳妇,好母亲应尽的职责。
好媳妇到老了终究会是个好婆婆,女儿出嫁,儿子结婚后的三年里,家里的大事小事基本全靠姚水珍操持,大家难当,尽管她只有小学毕业,她的身上却具有家庭农妇的纯朴,她用自己的爱让这个家庭始终保持着一种祥和的气,婆婆好不好还得是亲家和儿媳妇说了算。她的亲家袁印明也是村里有名的好人,他说嫁闺女其实是挑婆婆,婆婆好相处,闺女嫁过去就不会受委屈,就会有享不完的福。而对儿媳妇袁国娟来说,姚水珍就是这样一个好婆婆,她说当初选择嫁过来,跟姚水珍的好媳妇名声有很大关系,事实证明他们的眼光没有错,三年多来,姚水珍一直像对待亲闺女一样对待她,甚至是比亲闺女还亲:她是个教师,平时很忙,但是不论什么时候吃饭,婆婆做好的饭菜永远是热的,无论什么时候穿衣,家里的衣服总是洗的干干净净的;尽管她和丈夫都有固定工作,但是逢年过节,她总是多多少少要给儿媳妇塞点零花钱,还总是说:你们的是你们的,这是我和你公公的一点心意,你嫁到咱家里来,婆婆和公公希望你们能百年好合,不会让你受委屈……”。尤其是她怀孕期间,婆婆对待她呵护备注,什么活都不让干,做饭的时候总是问想吃什么,然后再做饭……儿子出生后,婆婆又一个人承担起照看孙子的责任:喂奶粉,哄孩子,把屎把尿……儿子现在2岁了,活泼可爱,健健康康,还是婆婆一个人照看着,儿子和奶奶也特别的亲,她觉得姚水珍就是世界上最好的婆婆。
都说好婆婆难做,但在姚水珍的眼里,做个好婆婆并不难。用她自己的话说,儿子、媳妇、孙子都是自己的亲骨肉,都是一家人。十个指头不一般长但咬咬哪个都疼在心上。她认为婆媳之间如果相处融洽,自己的儿子那就会少很多的烦恼,她还说,都是有闺女的人,辛苦二十几年将闺女拉扯大,嫁到别人家,谁不指望闺女能碰到个好婆婆啊,将心比心,我能不对儿媳妇好吗?况且我和老伴不能动弹了还指望儿媳妇照顾呢,等将来我和老伴入了土,儿子就要靠儿媳妇照顾下半辈子了,对儿媳妇亲,其实是对儿子好啊……这是多么质朴的道理啊。
她是老人眼里的好媳妇,是丈夫眼中的好媳妇,是儿子眼里的好妈妈,更是儿媳妇眼里的好婆婆,她就是姚水珍。
好婆婆事迹材料12
xxx,52岁,家住xxx镇第三村四组,家中共有6口人。她是一位勤劳、善良的农村妇女,她的家庭和睦、邻里和谐、纯朴本分,是邻里们羡慕的家庭。儿媳在附近务工,两个孙子都要她细心照顾,一家的`吃喝拉撒,洗洗涮涮,一顿三餐,她从不马虎,不吃重复饭,别人都午剩饭当晚饭,她从不那样,她总是笑呵呵的说,儿媳务工那么辛苦,吃饭可不能凑合,不管一年四季,是热是冷,不管是早饭还是晚饭,她都早早去做好,说儿媳辛苦一天,进门一定得有一碗可口饭菜,儿媳逢人就夸她的好婆婆。儿媳对她们也很孝顺,通情达理,逢年过节,都给她买点补品,送件服装。她还常说,媳妇迈进咱家的门就是咱家的人,孩子们大了都有自己的日子要过,我趁现在自己还能自食其力,多干一天是一天,多干一点是一点,只要能动弹,就不要耽误他们的日子,邻居都说她是个好婆婆,在儿媳的眼里婆婆也是一个好榜样。
好婆婆事迹材料13
她是一个通情达理、持家有道、保护晚辈、团结邻里、婆媳关系相处融洽、邻里公认的好婆婆。她有着传统妇女的纯朴和蔼良,她用自己全身心的爱让这个家庭始终保持着一种祥和温馨的气氛。
她平常很注重节俭,从不白费一点粮食,也深知挣钱不容易,从不乱花一分钱,不仅自己如此,也教育自己的儿子儿媳也要这样做。他们互相尊重,互相关怀,互相体谅,家里有什么事情都互相商量,共同解决,平凡的点点滴滴却无不展现一个好婆婆的形象。
有一次,雨下的很大,儿媳忘了带雨具,她冒着雨趟着水去给儿媳送伞,她当时虽然打着伞,但全身还是被雨水打透,当时儿媳正站在单位门口徘徊着怎么回家,忽然看到一个熟悉而瘦小的身影朝自己走过来,她赶快上前说:妈下这么大的雨你怎么来了?她看到儿媳的第一句话是雨下这么大怎么在门口呢?赶快把伞递给了儿媳。每当想起这件事,儿媳都觉得很感动,说婆婆就像对待亲生女儿一样的对她。
还有一天晚上,儿媳突患重感冒,发高烧,作为老人,她着实不放心,当时儿子刚好不在,她急急忙忙下楼找的车,把儿媳送到医院,并连夜输上液。在儿媳生病的日子里,虽说自己还患有高血压、高血脂、脑梗等病。但27她还是不分白天黑夜陪伴在媳妇身边,在她的精心照顾下,儿媳很快康复了。每当提起这事,儿媳老觉的过意不去,说叫婆婆为自己操了这么多心,受了这么多累。xx却说,人这一辈子,少不了沟沟坎坎,有困难咬咬牙就过去了。她什么也不图,只要孩子健康,全家平安,和和睦睦过日子,吃再多的苦,受再多的累,她也心甘情愿。更何况儿媳也是她的`孩子,有着割不断的亲缘,真心实意疼她们,是一个婆婆起码的做人做长辈的道德标准。俗话说,人心都是肉长的,事实证明她的辛苦也得到了回报。儿媳对她们也很孝顺,通情达理,逢年过节,都给老人买点补品,送件服装。特别是她有个头痛感冒,不愿动弹的时候,孩子们都吓的不得了,催她去医院,恐怕她出大毛病。想想这些,心里觉的挺踏实。
人们常说做个好婆婆难,但是她却认为做个好婆婆不难,只要不把儿媳当外人,用心疼爱,真心包容,家庭就会和谐美满,儿子和儿媳刚从外地回来的时候,她鼓舞和支持他们,家里的活都承当下来,让他们用心学习,用儿媳的话说:只因婆婆当初的鼓舞和支持才有他们现在的工作和生活。儿子儿媳偶然发生矛盾了,她从不偏袒儿子,等双方心平气和后,再问原因,谈心、解疙瘩。她总说,媳妇虽说不是亲骨肉,但她是背井离乡来到这里要和儿子过一辈子的人,就应当自己的女儿去处。
她还常说,媳妇迈进咱家的门就是咱家的人,她说,孩子们大了都有自己的日子要过,我不缺胳膊不缺腿的,趁现在自己还能自食其力,多干一天是一天,多干一点是一点,只要能动弹,就不要耽搁他们的日子,街坊都说xx是个好婆婆,在儿媳的眼里婆婆也是一个好榜样。
好婆婆事迹材料14
她是一道浓墨重彩的风景,千百年来中华美德的代代传承是她的筋骨,在时间的洪流里,她用朴实无华绘出坚守的绮丽画卷。她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她是4个儿子1个女儿的母亲,她就是家住宁陕县筒车湾镇龙王潭村的xxx。
她是一个好妻子。老人今年64岁,几十年来,操持家务,任劳任怨,特别是丈夫在药材公司工作时,xxx全力支持丈夫工作,当好贤内助,带领儿子、媳妇把家庭管理得井井有条。丈夫在药材公司上班,工资微薄,工作却十分繁忙,很少回家。正值青春年华的她用瘦弱的`肩膀挑起家中的大梁,既要操持家务,又要照顾家里的老小,还要承担农活儿,可她从未抱怨过一句。常常是夜深了,昏黄的灯光下她还在为孩子们缝补衣裳。
她是一个好母亲。在教子方面,她以孝为先,注重传统美德的教育。70年代生活困难,吃不饱饭很是正常,xxx和家人依然坚持将老人接到身边照顾。一大家人吃饭也成了问题,可老人与小孩都需要营养,她坚持每天搭配不同菜色,虽数量有限,菜品也很简单,但是做得既营养又好吃。她一丝不苟的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子女们受她的影响,儿子儿媳很是孝顺爷爷奶奶,经常主动给他们剪剪指甲梳梳头发。
虽然家里经济十分拮据,但是她坚持让孩子们上学并且教育他们通过学习改变自己的命运,鼓励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正是因为她的言传身教,虽没有让孩子们走出大山但却为人正直、善良,勤劳质朴。如今,大儿子担任龙王潭村村主任,女婿担任龙王潭村村支书。她时常告诫儿女们:要做一个好干部,带领全村村民共同致富。平时儿子儿媳工作繁忙,她就在家准备一日三餐,洗衣叠被,任劳任怨,尽自己一份力减少儿女的负担。
她是一个好婆婆。4个儿媳妇她看的比闺女还珍贵。村里的老人们说起xxx,无不竖大拇指:贤惠!老人们说,这么些年没有见她和4个媳妇吵过一次架。邻里有难,她总是热心帮助,家里田地摘下来新鲜蔬菜就送给邻居尝鲜。
xxx就是这样一个人,她来自农村,像一粒尘土,微乎其微却又随处可见,虽然渺小却塑造了伟大。也许岁月让她生出了白发,瘦弱了身躯,但她的德行却一直都在传承下去……
好婆婆事迹材料15
xxx,xxx镇xxx妇女专职干部,在左邻右舍中是出了名的好婆婆,在村民眼中是道德高尚的“热心肠”,她在实际工作生活中,她通情达理,持家有方,爱护晚辈,团结邻里,家庭和睦的事迹广为邻里所称道,为村内众多儿媳与村民立好了标杆,做好了表率,树立了良好形象。
xxx是村内出了名的善良又能干的好婆婆。在谈到xxx时候,她的儿媳这样说道:“俺对象常年在外面跑车,干物流,经常不回家,俺婆婆就像妈妈一样疼俺宠俺,每天早早起床做饭,只要有空闲时间,就把俺和孩子的衣服都洗得干干净净的,被子也是该拆就拆,该洗就洗。他是个热心肠,我经常在她的带动下一起做起家务,洗衣、刷锅、洗碗、拖地、抹桌啥的,这样让俺俩婆媳关系更加融洽,我觉得俺婆婆真心真意待俺,像待亲闺女一样。”当问到如何做一个好婆婆时,她说:“俺作为母亲、在家里自然要处理婆媳间的'关系,俗话说,婆与媳是一个整体,俺俩好才能都好,只要俺真心实意待儿媳,像俺亲闺女一样,就没有处不好的关系。家里娶来了个儿媳,就是俺多了个闺女,要宽容、不偏心地对俺儿媳好”。
正是因为善良能干,村里出现邻里纠纷,都会想到她,也都愿意找到她来化解纠纷,她也愿意来帮忙,她总是不耐其烦的劝解,总找到好的方式方法来化解纠纷,是村里公认的“热心肠”,在家里是实实在在的好婆婆,在家外是公认的好干部,她用实际行动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在村开展工作的时候,她的极强的号召力就像一只领头雁一样,使大家都不自觉积极跟随着她参与工作,正是她的善良、正直在村内形成的威望使村内各项工作能够有序的开展下去。
【好婆婆事迹材料】相关文章:
好婆婆事迹材料07-04
好婆婆事迹材料10-11
好婆婆事迹材料10-04
好婆婆事迹材料范文01-20
社区好婆婆事迹材料10-20
(热门)好婆婆事迹材料07-05
好婆婆事迹材料范文[精选]11-15
好婆婆事迹材料15篇【经典】08-09
好婆婆事迹材料11篇11-30
好婆婆事迹材料15篇(精选)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