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婆婆事迹材料

时间:2024-08-09 12:33:55 事迹材料 我要投稿

好婆婆事迹材料15篇【经典】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事迹材料了吧,根据事迹材料的性质,可分为正面典型材料和反面典型材料。到底应如何拟定事迹材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好婆婆事迹材料,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好婆婆事迹材料15篇【经典】

好婆婆事迹材料1

  XXX,今年60岁,家住XXX乡XXX村一社,她有四个孩子,两儿两女均已结婚成家,两个儿媳进门十多年和她生活在一起,在这个三世同堂的大家庭里充满着祥和融洽的气氛。在亲戚眼里她通情达理、持家有道,在邻居眼里她团结邻里、互帮互助,在晚辈眼里她爱护晚辈、婆媳关系相处融洽和睦。

  XXX有着传统妇女的纯朴和善良,她平时很注重节俭,从不浪费一点粮食,也深知挣钱不容易,美好生活需要奋斗,告诫孩子们把钱花在有需要的地方,不要乱花一分钱。大家庭中成员间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体谅,家里有什么事情都要发扬民主,大家互相商量,共同解决,平凡的点点滴滴无处不体现着良好的家风家教。

  人们常说找个好媳妇难,其实遇到一个好婆婆也不容易,但XXX认为做一个好婆婆并不难。婆婆和媳妇的关系不好处,就象锅和勺,没有不叮叮当当响的,但她觉得这种事只有两好才能搁一好,媳妇迈进门,就是咱家的人,她看的比闺女还珍贵,只要真心实意待儿媳,像亲闺女一样,人心都是肉长的,以心换心就没有处不好的`。她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用她的话说:“人这一辈子少不了沟沟坎坎,有困难咬咬牙就过去了,我什么也不图,只要孩子健康,全家平安,和和睦睦过日子,吃再多的苦,受再多的累,我也心甘情愿”。她对孩子们的无私付出也换来了儿子儿媳的孝心,特别是儿媳,在日常生活中婆婆时时处处都把她当闺女看待,平日里和丈夫意见不合或是丈夫在某些方面有大男子主义表现时,婆婆都是站在她这边,批评教育儿子,让儿子疼媳妇、帮媳妇,在做事做人上婆婆教给她很多方法,教会她很多道理,这是婆婆的良苦用心,更是婆婆的关心关爱。“身边的小媳妇都对我羡慕不已,都羡慕我有这样的好婆婆,”小媳妇周花说道婆婆时满是骄傲和欢喜的眼神。

  XXX自己作为儿媳妇,也是以身作则。婆婆由于身体原因常年卧床,虽然和婆婆不在一个院子里居住,但XXX都时不时的做些好吃的给婆婆送过去,抽空给老人收拾屋子洗衣服,总能让婆婆吃得开开心心,穿得干干净净,一有闲时间就陪老人拉家常聊天解闷。XXX是这样理解“孝顺”二字——花钱为老人买喜欢吃的、喜欢喝的、喜欢用的东西叫“孝”,让老人不怀疑、不生气、不担心叫“顺”。不仅对待自己的老人如此,对待同村老人以及其他一些孤寡残疾等特殊群体她更是如此,尊重长辈、乐于助人,常怀一颗善心。忙完家里家外的事情后她经常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慈善活动,比如给一些需要帮助者捐赠一些米面粮油、水果牛奶等。她经常教育自己的子孙后代要看人长处、帮人难处、记人好处,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华美德和孝道。

好婆婆事迹材料2

  xxx,56岁,家住xxx镇xxx村六组,家庭共有四人。家庭情况一般,但在别人的眼里,却是一个幸福的家庭。她勤劳热心帮助每一位和她打交道的人。家庭和睦、邻里关系和谐。在新农村建设中,xxx为女人们做出了榜样。xxx早年丧偶,家庭经济底子差,一家人的重担全落在了她一个人身上。几年来,他不怕苦,不怕累,勤勤恳恳操持着这个家,为儿子娶了媳妇,抱上了孙子。一家人和睦可亲。儿子贷款买了车,做起了班车运输生意,儿媳每天给班车上售票也表较忙,xxx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看到儿子、儿媳整天很忙,就自动担起了家里事务,每天帮忙照顾孙子,操持着家里的事务,不怕苦,不怕累,儿子、儿媳回来了做好饭,等着他们。几年来,家庭的.经济收入得到了提高,一家人过上了幸福的日子。

好婆婆事迹材料3

  xxx,一生为人和气、勤勤恳恳、敢为人先,早年被先后表彰为“先进生产者”、“致富能手”,对家庭尽心尽力,默默奉献,从无怨言。从当媳妇到做婆婆,让长辈安享晚年,带晚辈成人成才,一手操持这个11口人的大家庭,为后辈尽显榜样。在面对生活的`百般刁难时,她没有退缩,重振精神,动员家人建养猪场,打破困境,顺利渡过经济难关。致富不忘乡亲,动员对门吴秋怀养猪发家,开导贫困户吴能堂养猪脱贫,受到邻居乡亲的赞许。如今她已是年近八旬的老人,白发苍苍,但精神抖擞,从不停歇的为儿孙们操心出力,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妇女楷模!

好婆婆事迹材料4

  俗话说:“婆媳关系两张皮,互不理解矛盾起。”可是67岁的XXX在处理婆媳关系、照管孙子孙女的过程中,不仅使这个家庭和谐美满,还赢得了村民的一致赞誉。

  19xx年结婚,丈夫是一名民办老师,整天忙碌在学校,操持家务的重担就落在她一个人的肩上,既要照看老人,又要抚养孩子,还要下地干活,整天有做不完的活,操不完的心,吃不完的苦。

  苦难中走过来的人,深知生活的艰苦,在两个儿子成婚后,她把两个儿媳当亲闺女一样对待,每天早早起床做饭,从不给子女、儿媳添麻烦,只要有空闲的时间就把全家的衣服洗得干干净净,被子也是该拆就拆,该洗就洗。

  人们都知道村里人重男轻女,可当她的两个媳妇第一胎都生了女孩时,她不嫌弃是孙女,还安慰媳妇。一边用心给媳妇做好吃的,一边精心照料孩子,两媳妇都很感激她,孩子长大上学了,她总是忘不了用一些故事和身边的.榜样教育孩子刻苦学习,全面发展,还不时给于鼓励。

  XXX平时很节约,从不浪费粮食,也深知挣钱不容易,从不乱花一分钱。不仅自己如此,也教育自己的儿子儿媳也要这样做。平时儿子儿媳很忙,她就在家准备一日三餐,接送孙子孙女们上学放学,任劳任怨。

  有一次,雨下的很大,孙子们忘了带雨具,她冒着雨给孩子们送伞,她当时虽然打着伞,但全身还是被雨水打透了。当时孩子正站在学校门口徘徊着怎么回家,突然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朝他们走过来,赶快上前说奶奶这么大的雨你怎么来了?她看到孩子的第一句话是雨下这么大怎么在门口呢?赶快把伞递给孩子。每当想起这件事,孩子们都很感动。

  还有一天晚上,儿媳突患重感冒,发高烧,作为老人,她着实不放心。当时儿子不在家,她急急忙忙找来车,把儿媳送到医院,在她的精心照顾下,儿媳很快康复了。每当提起这事,儿媳老觉得过意不去,说叫婆婆为自己操了这么多心,受了这么多累。XXX却说,只要家人健康,全家平安,和和睦睦过日子,吃再多苦,受再多的累,她也心甘情愿。

  儿行千里母担忧,为了生活更好,她两个儿子和媳妇都去北京开饭店。她不远千里去看望,还带去他们平时爱吃的家乡特产。儿子媳妇感到老人总想着自己,个个心里暖暖的。

  20xx年她的大孙子患了瘫痪症,为了让儿子媳妇在外安心,她担起了伺候大孙子的重担,精心护理,洗头洗脚,抠屎端尿,擦背搓身。有时侯孩子心情不好,她就背着孩子到外面晒太阳,没事陪孩子聊天,给他讲故事。有一次孩子有轻生的念头,拒绝进食,她就给孩子讲了许许多多的励志故事,增添了孩子战胜病魔的勇气,同时找来小伙伴陪他玩。就这样,十几年如一日,她无怨无悔,用自己的行动,努力营造温馨的家庭环境,呵护着浓浓的亲情。

  爱是家庭和睦的基础,爱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纽带,爱是中华民族永恒的传统美德,XXX用爱的奉献点燃了家庭和谐的希望。

好婆婆事迹材料5

  陈少芳,一个平凡无奇的农村妇女,可在儿女儿媳心中,她是一个好妈妈,好婆婆。一个从来不对孩子打骂的女人,一个给儿女无尽自由的妈妈。她,就是我们上塘村委下塘经联社村民,低学历,却有一颗积极上进的心。一路陪着儿女走在创业路上,在我们乡镇开办起了星艺舞蹈学校,五年时间创办了陶圩总校、石塘分校、良圻分校。常年教生300多名,每年陪着儿女带着农村孩子进城参赛晋级。年近花甲,心中种着一棵常青树,经常跟女儿提起要在村里教学广场舞,要带动村里下田的妇女走上舞台。终于在她孙子办满月酒的当晚下塘村广场舞队正式成立,喝完喜酒,刷好碗,在拉拉扯扯、半羞遮面的情况下,没有正式设备开始了广场舞第一晚的教学。包括陈莲芳当晚只有六个学员,可喜的是,大家都学得很尽兴。在村里妇女干部的陪同下,经过一个星期的鼓动,广场舞队人数已经超过30人数,围观的男男女女有上百人,他们不再转着电视,不再只盯着手机,看着这么多人接受新思想,这么多人爱运动,这么多人热爱健康,陈莲芳的嘴角可是一直弯笑着。为了让大家更踊跃投进这舞池中,陈莲芳又想了一计,自掏腰包捐出了50件T恤服,专给练舞的.妇女免费发放,消息一出,第二天晚上来练舞的人就更多了,50件T恤只剩下了三件小码了,当然很多穿大码的妇女都没领到。自从练了广场舞之后,大家都说晚上睡眠好了,体重大的说减下去了,走路都精神了。

  几个月之后便是过年了,村里妇女开始想着上舞台展示自己的舞姿了,在村里热心青年妇女的带动下,开始练起了成品舞。可是怎么练都练不出效果来,陈莲芳心头一热,在女儿的帮助下,网购了一批扇子,分给大家伙练习起来,果不其然的,感觉出来了,在春晚演出当晚,这两支带扇子的舞蹈迎得了最热烈的掌声,不管是在外务工归家的村民,还是天天晚上看她们排舞的老少,都称赞不已,两帮半老徐娘跳得如此惟妙惟肖、整齐划一。并参加了陶圩镇上的20xx庆新春暨“三八”节文艺汇演。一个农村的妇女,能带动大伙在放下锄头之余登上舞台,走出村屯,她的身份是平凡的,而她的思想却是伟大的。

  春晚过后,每个人都沉浸在过年的喜悦中,满球场的垃圾影响了村容村貌,村里小孩、小狗到处跑,牵得到处是垃圾,晚上就怕不小心被垃圾拌倒,陈莲芳喊上自己的老公,拿着扫把、垃圾铲搞起了大扫除,大晚上的,没有人看,没有人表扬,她俩就这么默默的在夜幕下清洁每一个角落,默默地把一堆堆的垃圾搬走,就像她宁静的外表,不张扬,不骄矜,却一直在,认认真真做一个标标准准的下塘人。

  陈莲芳的事迹在下塘村里没有表扬过,也没有人议论过,就像她买个广场音响也是让自己的妯娌拉进拉出,只是跳完了舞回来,默默的把电充上,她做的是自己,却不知这默默的无闻奉献给的大家,如果每个人如她,下塘村定是这桃源故居,世界将是充满爱的人间。

好婆婆事迹材料6

  XXX,XXX村支部书记,任职十年来她兢兢业业,扎实工作,全心全意为村民谋幸福。群众一提她,都纷纷点赞竖起大拇指,是群众心中的“好支书”,在家庭生活中,与三个媳妇关系融洽,是公认的“好婆婆”。

  好婆婆年轻的时候必然是一个好媳妇。XXX嫁到XXX村已经37年了,这37年来她与丈夫从未吵过架,夫妻之间相敬如宾,举案齐眉,远近闻名。她善待自己的公公婆婆,妯娌间也和睦融洽。

  “都是有闺女的人,辛苦二十几年将闺女拉扯大,嫁到别人家,谁不指望闺女能碰到个好婆婆啊,将心比心,我能不对儿媳妇好吗?况且我和老伴不能动弹了还指望儿媳妇照顾哩,等将来我和老伴入了土,儿子就要靠儿媳妇照顾下半辈子了,亲儿媳妇亲就是亲儿子。”多年来,XXX一直像对待亲闺女一样对待她的三个儿媳妇,甚至比亲闺女还要亲。

  在外忙工作,在家忙家务,上有老下有小,XXX一人身兼数职。为了扮演好每一个角色,她早起晚睡,照顾上学的孙子,帮儿子打理猪场,操劳家务。她总说孩子们忙,能为他们减轻一些负担就是好的。

  她是老人眼里的'“好媳妇”,是丈夫眼中的“好媳妇”,是儿子眼里的“好妈妈”,更是儿媳妇眼里的“好婆婆”,孙子们心中的“好奶奶”,她就是XXX。

好婆婆事迹材料7

  王,今年48岁,家住邵岗乡邵岗街道,现从事婚娑摄影服务工作。她有两个孩子,儿子已结婚,却都还住在一起。这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里充满着祥和气氛。王是当地出了名的好媳妇好婆婆。问起王对于如何做个好婆婆有些什么窍门时,她说:“人和人之间哪会没有什么矛盾呢?更何况老年人和年轻人在思想观念上又有着很大差异。因此,和睦相处主要靠彼此宽容,平时我也尽量不拿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她们年轻人。”她儿媳妇补充说:“我婆婆不仅是好婆婆,还是好媳妇呢!我们奶奶在得病的时候,我婆婆很细心地照料她,给她洗澡,换洗衣服,倒便盆等。”

  王对“孝顺”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花钱为父母、公婆买好吃的、好喝的、好用的东西是“孝”,而不让老人生气、担心则叫“顺”。人到老年,老人不太讲究吃穿什么的,只要心气好,比啥都重要。

  结婚时,由于婆家兄弟姐妹十三人,加之当时经济条件比较差,家庭生活不太富裕,王决定婚事新办,一切从简,彩礼一份不要,对此,她受到了婆家和乡亲们的好评。婚后她们跟公婆一起住,努力的工作,为家庭增加了不小的经济收入。生活富裕了,公婆心里也乐滋滋的。工作之余,王包揽了家里的所有家务。公婆不识字,王和丈夫商量,给公婆买了个大收音机,并手把手的交给他们如何使用,把他们乐得跟孩子似的。

  后来,她们有了孩子,一家老小更是其乐融融。可在儿子三岁时,公公却得了重病,经多方治疗,病情有了好转,可后遗症非常严重。她见婆婆一个人忙前忙后的侍奉公公,怕她吃不消,便关闭了婚娑摄影店面,和婆婆一起照顾老人。为了给公公治病,几乎花掉了全部积蓄,到过的大小医院不下二十几家,只要有一线希望,她们就不放弃,就这样,终于留住了老人。

  婆婆是从旧社会走过来的`人,过去的苦日子,让她落下了不少的病根,有胃病、神经衰落、腰痛病、心脏也不太好,为了让婆婆身体健康,王带她四处求医,在饮食上,也是尽量调剂着吃,最近还特意为老太太买了“孟氏拔罐”,和专治腰酸腿疼得膏药。老太太对媳妇是打心眼里喜欢。

  长时间同婆婆的和睦相处,她们有了许多的相似之处,如:一样的性格、相同的爱好、喜欢一样的颜色、就连喜欢吃红薯、南瓜、和胡萝卜都一样。婆婆常说“俺这个媳妇真是随俺!”二十多年的朝夕相处,她和婆婆从没有红过脸,尽量满足老人的要求。耳濡目染,孩子们也争着孝顺老人,有好吃的总忘不了奶奶,逢年过节也都要给奶奶买上点小礼物。今年春节,王建议排全家照,老太太非常高兴,儿子争着跟奶奶合影、媳妇也抢着跟奶奶和照、孙子孙女更是争着、抢着更她拍照,把老太太乐得合不拢嘴。

  王丈夫一直在机关单位从事小车驾驶工作20多年,因工作经常外出,随叫随走。在家时间很少,且不固定,家里家外全靠她一个人张罗。为了支持丈夫工作,不让丈夫分心,她没有说过一句怨言,每次丈夫出差临行前都再三嘱咐,注意安全。

  二十多年的婆媳生活,使王更加深深的理解了“孝顺”的含义。作为媳妇,要做到尽善尽美的“孝顺”是不容易,但只要自己真心去做、用心付出,就终会有回报的。

好婆婆事迹材料8

  xxx生于1920年,今年已经94岁了。

  儿子结婚后,一家子6口人,大事小事基本全靠xxx操持。大家难当,但她用自己的纯朴、用自己的爱让这个家庭始终保持着一种祥和的气氛。用她自己的话说,儿子、媳妇、孙女都是自己的亲骨肉,都是一家人,十个指头不一般长但咬哪个都疼在心上。家里的`重活累活都是自己争先去做,用自己的言行为儿媳做榜样。虽然已经过了耄耋之年,她的心思一直都在晚辈的身上,闲来没事的时候还亲自绣鞋垫,巧手的她秀有“吉祥如意”“事业有成”等字样以表达自己的爱心。

  xxx不光持家有方,和邻里的关系也都处得十分融洽。村里的老人们说起她,一个劲地竖大拇指:“那可是个好人哪!热心肠……”

  多年来,xxx通情达理,持家有方,爱护晚辈,团结邻里,家庭和睦的事迹广为邻里所称道。她用家庭妇女特有的勤劳、善良、纯朴,用她全身心的爱让她的家庭始终幸福无比。

好婆婆事迹材料9

  王xx,今年48岁,家住xx乡邵岗xx街道,现从事婚7娑摄影服务工作。她有两个孩子,儿子已结婚,却都还住在一起。这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里充满着祥和气氛。王xx是当地出了名的好媳妇好婆婆。问起王xx对于怎样做个好婆婆有些什么窍门时,她说:“人和人之间哪会没有什么矛盾呢?更何况老年人和年轻人在思想观念上又有着很大差异。因此,和睦相处主要靠彼此宽容,平常我也尽量不拿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她们年轻人。”她儿媳妇补充说:“我婆婆不仅是好婆婆,还是好媳妇呢!我们奶奶在得病的时候,我婆婆很细心地照料她,给她洗澡,换洗衣服,倒便盆等。”

  王xx对“孝顺”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花钱为父母、公婆买好吃的、好喝的、好用的东西是“孝”,而不让老人生气、担忧则叫“顺”。人到老年,老人不太讲究吃穿什么的,只要心气好,比啥都重要。

  结婚时,由于婆家兄弟姐妹十三人,加之当时经济条件比较差,家庭生活不太富裕,王xx决定婚事新办,一切从简,彩礼一份不要,对此,她受到了婆家和乡亲们的好评。婚后她们跟公婆一起住,努力的工作,为家庭增加了不小的经济收入。生活富裕了,公婆心里也乐滋滋的。工作之余,王xx包揽了家里的所有家务。公婆不识字,王xx和丈夫商量,给公婆买了个大收音机,并手把手的交给他们怎样使用,把他们乐得跟孩子似的。

  后来,她们有了孩子,一家老小更是其乐融融。可在儿子三岁时,公公却得了重病,经多方治疗,病情有了好转,可后遗症非常严峻。她见婆婆一个人忙前忙后的侍奉公公,怕她吃不消,便关闭了婚娑摄影店面,和婆婆一起照顾老人。为了给公公治病,几乎花掉了全部积蓄,到过的大小医院不下二十几家,只要有一线盼望,她们就不放弃,就这样,终于留住了老人。

  婆婆是从旧社会走过来的人,过去的苦日子,让她落下了不少的病根,有胃病、神经衰落、腰痛病、心脏也不太好,为了让婆婆身体健康,王xx带她四处求医,在饮食上,也是尽量调剂着吃,最近还特意为老太太买了“孟氏拔罐”,和专治腰酸腿疼得膏药。老太太对媳妇是打心眼里喜爱。

  长时间同婆婆的和睦相处,她们有了许多的相似之处,如:一样的`性格、相同的爱好、喜爱一样的颜色、就连喜爱吃红薯、南瓜、和胡萝卜都一样。婆婆常说“俺这个媳妇真是随俺!”二十多年的朝夕相处,她和婆婆从没有红过脸,尽量满足老人的要求。耳濡目染,孩子们也争着孝顺老人,有好吃的总忘不了奶奶,逢年过节也都要给奶奶买上点小礼物。今年春节,王xx建议排全家照,老太太非常快乐,儿子争着跟奶奶合影、媳妇也抢着跟奶奶和照、孙子孙女更是争着、抢着更她拍照,把老太太乐得9合不拢嘴。

  王xx的丈夫一直在机关单位从事小车驾驶工作20多年,因工作经常外出,随叫随走。在家时间很少,且不固定,家里家外全靠她一个人张罗。为了支持丈夫工作,不让丈夫分心,她没有说过一句怨言,每次丈夫出差临行前都再三叮嘱,注意安全。

  二十多年的婆媳生活,使王xx更加深深的理解了“孝顺”的含义。作为媳妇,要做到尽善尽美的“孝顺”是不容易,但只要自己真心去做、用心付出,就终会有回报的。

好婆婆事迹材料10

  她,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她,一个平凡的农家婆婆;她叫xxx,1943年9月生,现生活在桥头集镇小韩村唐岗组。与千千万万个天下母亲一样,是一位勤劳、善良的农村妇女,她虽没有文化,但识大体、顾大局,有着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与丈夫生活几十年来,操持家务,任劳任怨,有一个三代同堂之家,她的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勤劳、善良、纯朴是她们一家做人的标准,是邻里们羡慕的家庭。人们常说,世上的关系最难相处的就是婆媳关系,但在她看来却不然,她常说:“我与媳妇之间的关系是很和谐融洽的。我们之间与其说是婆媳关系,不如说是母女关系。”因为她给予媳妇的关心与爱并不亚于一位母亲对女儿的爱,她常常对儿子说:“儿子呀,你得了个好妻子,我得了个好媳妇,你不准欺负她。

  xxx,是左邻右舍出了名的好婆婆。问起她对于如何做个好婆婆有些什么窍门时,她说:“人和人之间哪会没有什么矛盾呢?更何况老年人和年轻人在思想上又有着很大差异。因此,和睦相处主要靠彼此宽容,平时我也尽量不拿自己的标准去要求他们年轻人。”

  其实,她算是跟得上时代步伐的老人,儿女们的穿戴时尚啊、发型时髦啊等等,她都能接受。和儿媳相处几十年从未红过脸。儿媳错了,她耐心说服,儿子错了他耐心批评。儿子和媳妇吵架时,她从不说儿媳妇不对,总是从儿子身上找缺点。前几年儿女们家庭不是很富裕,她总是帮了这家帮那家,哪家需要她她就去帮忙,20xx年大儿媳带着刚满周岁的孙子回娘家吃饭,在路上被车撞成了植物人,孙子也不幸的骨折了。当时大儿子还在外地打工,一时间照顾媳妇和孙子的重担一下就落到了xxx的肩上。

  每天,不但要照顾年幼的孙子,还要给病床上生活不能自理的媳妇端茶倒水,送吃送喝的。起早贪黑,从没半句怨言。她媳妇常常眼含泪花的望着年迈的婆婆,每当这时,xxx就安慰媳妇:“孩子,别难过,一切都会过去的,你会慢慢好起来的妈妈有信心,我们都要有信心。”

  她一面操持家务,一面照顾儿媳妇,在忙里忙外的同时,她抱着治好儿媳妇的希望,四外投医问药给她治病。媳妇住院期间她亲自护理,平时按时给儿媳妇服药,合理安排儿媳妇的生活,饮食起居精心照顾,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亲自扶儿媳妇上厕所,亲自给儿媳妇穿衣服、梳头、洗脸、端荼送水,她千方百计让儿媳妇吃好、住好、使儿媳妇生活的开心,每周她定期给儿媳妇洗头、洗脚、剪指甲、洗衣服、被褥、勤洗勤换、即使遇到农忙时,她仍抽空推着儿媳妇出门散步谈心,就这样,她热心照顾儿媳妇,从没叫过一声苦,也没说过一声累。

  为了能让儿媳妇早日康复,xxx咨询了很多医务人员,掌握了不少护理知识,通过多年来的精心护理,目前儿媳妇的病情和精神状态大有好转。来探视儿媳妇的亲属都说:多亏了你婆婆的细心照顾,xxx每次都腼腆的笑着说:“照顾她是我该做的事”,媳妇也时常激动地说:“很幸运有这样一个好婆婆照顾我、鼓励我、陪伴我、我感到生活得很幸福”。

  生活中这样的细节还很多,不少人问她:“你为什么这样照顾儿媳妇”?xxx回答说:“她是我儿媳妇,就是我的女儿,我的孩子。我们长辈谁不想孩子们好啊?他们过得好了,我们做长辈的心里才觉得踏实些,好受些”,这就是质朴、善良的xxx。

  人们常说找个好媳妇难,其实找个好婆婆更难,找一个既善良又能干的`婆婆难上加难,xxx认为做一个好婆婆并不难。用她自己的话说,儿子、儿媳、孙子、孙女都是自己的亲骨肉,同是一家人,十个指头不一般长但咬咬哪个都疼。婆婆和媳妇的关系不好处,就象锅和勺,没有不叮叮当当响的,但她觉得这种事只有两好才能搁一好,只要真心实意待儿媳,像亲闺女一样,人心都是肉长的,以心换心就没有处不好的。她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xxx不光持家有方,和邻里的关系也处得十分融洽。邻里的老人们说起xxx一个劲的竖大拇指:“那可是个好人!”邻里有难她总是热心帮助。多年来,她通情达理,持家有方,爱护晚辈,团结邻里,家庭和睦的事迹广为邻里所称道。她用家庭妇女特有的勤劳、善良、纯朴,用她全身心的爱让她的家庭始终保持着一种祥和的气氛。

好婆婆事迹材料11

  尹月英,原是四八四社区的工作人员,现年55岁,中共党员,与千千万万个天下母亲一样,是一位勤劳、善良的妇女,有着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与丈夫社交生活三十多年来,操持家务任劳任怨,她的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勤劳、善良、纯朴是她们一家做人技术标准的标准,是邻里痛恨的家庭。她在家庭生活中,尽量处理漂亮婆媳之间的关系,做一名合格的婆婆与姑姑,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勤奋工作、兢兢业业,始终以“平等、宽容”的心态全身心的投入到中同工作岗位中。

  一 婆媳关系融洽视儿媳如亲生女儿

  儿媳进家已经有两年了,她们婆媳俩从没红过脸,吵过一次嘴,她们之间互敬互爱,相互关怀,婆媳关系处得胜似亲娘俩。她和儿媳经常说贴心话,在生活中她身为长辈,总是率先垂范、体贴地照顾儿媳,给她零用钱、为她买漂亮的衣服,工作中支持她,遇到困难鼓励她。在生活上对媳妇的照顾也很周到,做饭洗碗煮饭的事从来不让儿媳妇干,洗衣、打扫卫生都是她一个倒霉蛋,逢年过节的当时候总是买很多礼物,让儿媳妇回娘家探视父母亲戚。去年外公怀孕了吃饭不好,她每天下了班赶紧回家,做饭时总是要问一问儿媳妇想吃什么,只要儿媳妇想吃就尽量满足,只要偶尔两次看到儿媳妇吃想买的少些就去买好多新鲜的蔬菜变着法的做,而且许多次做好饭都是盛好递到儿媳妇手上,总是把肉挑到儿媳妇碗里,有时为经常儿媳妇买来新鲜的水果、各种坚果不断增加给外公增加营养,有时候儿子工作忙,她除了陪着儿媳妇散步、去医院产检。平时相处,她严格要求儿子,宽容对待儿媳。每次儿子和媳妇吵架,她总是埋怨儿子,支持儿媳。有时儿子儿媳吵架,媳妇情绪激动,朝她发脾气,她不针锋相对,而是笑眯眯地听完媳妇的请示报告,然后找适当的时机与媳妇沟通。婆婆和小妹的关系不好处,就像锅和勺,没有不叮叮当当响的.,但她觉得这种事,只有两好即可搁一好,只要真心实意待媳妇,像亲闺女一样,人心都是肉长的,以心换心就没有处不好的,她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那时已快到儿媳妇六星期的预产期了,她辞掉了现在的教育工作,专心在家侍候儿媳妇,期待孙子的降临。

  二正确处理家族三人、邻里关系

  她不仅是一个好阿婆,还是一个好儿媳、好女儿。他家是一个小家,四世同堂,丈夫是家中的老大,家中不管是公婆有病、还是弟媳有病她都到场陪护。几年前婆婆得了带状疱疹,住院期间是她照顾婆婆输液、为婆婆谈可口的饭菜。每次婆婆小妹感冒需要输液都是她陪同,去年婆婆脸的一侧长了一片黑斑需住院治疗又是她日夜陪同直到婆婆好了出院。休息日或者扫墓的祭拜时候,她还要到婆婆烧肉家帮婆婆料理家务,蒸馒头、做饭、打扫卫生样样都干。同时她的老母亲已经将近xx岁了,有时候她会做些老人爱吃的蒸菜、花卷、奶茶等给老人送去。每个星期她都要抽出时间到母亲家里带母亲去洗澡,洗完澡后给母亲煮饭,每次去的是时候都要买些老人爱吃的东西。自家和睦的同时,她注重邻里关系的处理。与邻里的关系聚也处得十分融洽。邻里的老人们说起尹月英一个劲的竖大拇指“那可是个好人啊!”邻里有困难她总是热心帮助。邻居家有什么社会活动,她总是积极参加,不会就是她不能参加也会鼓励孩子们参加。尹月英说参加公益活动不仅 图个热闹和高兴,邻里在一起也是个交流的好机会。她是婆婆心中的好媳妇、母亲眼里的好闺女,也是儿子眼里的好妈妈,更是儿媳眼里的好婆婆。

  常言道家和万事兴,她用自己的诠释了如何做一个好婆婆、好媳妇、好女儿。不仅家里的关系相处得和睦,父子关系邻里的关系相处的也很融洽,家庭对待家庭成员全力以赴尽心为家人,对待邻里爱心热心帮忙倾心尽力,缔造了家人的一致称道,当更赢得了居民的广泛赞誉。

好婆婆事迹材料12

  家住xxx村七组的xxx是一位贤慧能干的普通农村妇女,一家六口人的生活在她的操持下井井有条。

  xxx的老伴儿xxx是xxx小学的老师,今年已经55岁了,患有椎间盘突出,行动非常不方便。xxx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孩子们回家要给老两口带一些补养品,她总是推脱自己身体还硬朗,不用给她买,给老伴儿买就行了。xxx家里还种了几亩地,平时儿子儿媳在县城上班,老伴儿也不在家,这几亩地全靠她打理。有时孩子们看她有些累,劝她不要种地,她却说虽然现在条件好了,家里也不靠种地谋生,可自己闲不下来,找点事做,而且自己种的蔬菜既健康也节省。xxx身上体现的正是许多人现在缺少的勤俭持家、勤劳致富的作风,也为邻里乡亲树立了一个好榜样。

  由于儿子儿媳都在县城上班,家里的事照顾的有限,她就一手操持家务,一手帮他夫妇俩带孩子,把小孙子照顾的健健康康的。5岁的孙子在上幼儿园,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很调皮,几乎每天都要换干净衣服,xxx就趁着孩子上学的时间洗衣服,冬天的时候手经常被冻的`通红,可她觉得让孙子穿的干干净净,这么点事都不算苦累。小孩子现在在长身体,要多吃、吃好,所以她经常会换着花样做一些有营养的东西给孩子。有时候别人问她累不累,她总说:媳妇就像我的女儿一样,只有我在家把孙子带好了,儿子儿媳才能安心上班。

  家里过年孩子们快要回来时,她总会提前很多天就准备好丰盛的菜肴,孩子们回到家都会吃到热腾腾的饭菜。除夕的团圆饭也是她一个人忙里忙外的,儿媳妇看不过去,要进厨房帮忙,她就会推出厨房,她说,厨房小,还是一个人呆着宽敞,你就不用在厨房里占地儿了,再说你们好不容易回来一趟,就好好呆在家里休息吧。

  xxx正在做着这个家庭的坚强后盾,其他千万万个家庭如果也有那么一个后盾,那我们的这个大家庭就会更和谐,社会也会更和谐。

好婆婆事迹材料13

  她是一道浓墨重彩的风景,千百年来中华美德的代代传承是她的筋骨,在时间的洪流里,她用朴实无华绘出坚守的.绮丽画卷。她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她是4个儿子1个女儿的母亲,她就是家住宁陕县筒车湾镇龙王潭村的xxx。

  她是一个好妻子。老人今年64岁,几十年来,操持家务,任劳任怨,特别是丈夫在药材公司工作时,xxx全力支持丈夫工作,当好贤内助,带领儿子、媳妇把家庭管理得井井有条。丈夫在药材公司上班,工资微薄,工作却十分繁忙,很少回家。正值青春年华的她用瘦弱的肩膀挑起家中的大梁,既要操持家务,又要照顾家里的老小,还要承担农活儿,可她从未抱怨过一句。常常是夜深了,昏黄的灯光下她还在为孩子们缝补衣裳。

  她是一个好母亲。在教子方面,她以孝为先,注重传统美德的教育。70年代生活困难,吃不饱饭很是正常,xxx和家人依然坚持将老人接到身边照顾。一大家人吃饭也成了问题,可老人与小孩都需要营养,她坚持每天搭配不同菜色,虽数量有限,菜品也很简单,但是做得既营养又好吃。她一丝不苟的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子女们受她的影响,儿子儿媳很是孝顺爷爷奶奶,经常主动给他们剪剪指甲梳梳头发。

  虽然家里经济十分拮据,但是她坚持让孩子们上学并且教育他们通过学习改变自己的命运,鼓励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正是因为她的言传身教,虽没有让孩子们走出大山但却为人正直、善良,勤劳质朴。如今,大儿子担任龙王潭村村主任,女婿担任龙王潭村村支书。她时常告诫儿女们:要做一个好干部,带领全村村民共同致富。平时儿子儿媳工作繁忙,她就在家准备一日三餐,洗衣叠被,任劳任怨,尽自己一份力减少儿女的负担。

  她是一个好婆婆。4个儿媳妇她看的比闺女还珍贵。村里的老人们说起xxx,无不竖大拇指:贤惠!老人们说,这么些年没有见她和4个媳妇吵过一次架。邻里有难,她总是热心帮助,家里田地摘下来新鲜蔬菜就送给邻居尝鲜。

  xxx就是这样一个人,她来自农村,像一粒尘土,微乎其微却又随处可见,虽然渺小却塑造了伟大。也许岁月让她生出了白发,瘦弱了身躯,但她的德行却一直都在传承下去……

好婆婆事迹材料14

  “婆婆就是我亲妈,是我生命中最珍贵的人!”每当提起婆婆,XXX区XXX高中教师XXX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她的婆婆就是XXX区XXX办事处临江社区主任邹华。

  结婚六年了,在XXX印象中,婆婆总是忙忙碌碌,一路小跑。社区群众有了家长里短,会找婆婆调节。生活有了困难婆婆会奔跑解决,邻居吵了架绊了嘴,她不厌其烦一说就是大半天。前些年社区一位高龄产妇生孩子,由于老公在外工作,婆婆前后照顾一个月。孩子生下后,身体不太好,经常生病。深夜一个电话,婆婆硬是在医院守了一个通宵。XXX说,婆婆就是一个大忙人,哪家有事儿哪儿就有他。婆婆就是一部活电脑,国家的好政策、社区困难户的名字全安装在她大脑里。

  尽管邹华很忙,但照顾家人从不含糊。用她全身心的爱呵护着她的家庭。

  为了避免发生矛盾,结婚前,邹华就开诚布公和儿媳谈了心,告诉儿媳自己的优缺点,她说,自己没有女儿,婆婆身体有病,也没有受到过婆婆的照顾,但他愿意把儿媳当女儿对待。邹华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6年里,XXX先后住过两次院,一次生孩子,一次咽喉肿疼。两次住院洗衣做饭,端茶送水都是婆婆一手包办。XXX有点过意不去,可邹华反而安慰他“傻孩子,这个时候你最需要我,我怎么能不做,妈能给你帮忙高兴。”

  XXX和丈夫都在XXX高中任教,平时教学工作比较繁重,为了让儿子儿媳安心,邹华照顾家庭和孙女的工作全揽在自己身上。儿子儿媳们每天早出晚归忙于工作,孙女在上幼儿园,早上她六点钟就起床为一家人亲手准备早点,中午下班她都是一路小跑回家赶着回来准备午饭。儿子和儿媳闹矛盾了。邹华总是站在儿媳一边,从儿子身上找缺点。教育儿子:“她一天教学这么忙,又要照顾孩子,这么好媳妇你得好好心疼!”

  儿媳娘家在岚皋县偏远农村,每逢过年过节,娘家有什么大小事儿,邹华比儿媳还着急,从未因儿媳家在农村而怠慢。早早准备好给亲家的礼物,催着儿子儿媳给亲家打电话。XXX父母先后到城里住院。为了不影响孩子们的工作,邹华和老伴儿主动照顾起亲家的饮食起居。邹华说,对亲家好,就是对儿媳好,对儿媳好,就是对儿子好,对家庭好。

  无微不至的照顾和体贴让儿媳感动不已。也让儿媳对邹华产生难以割舍的感情。儿媳常常跟朋友们炫耀婆婆给予她的关心与爱并不亚于一位母亲对女儿的`爱。尽管后来儿子单独又买了新房,但儿媳始终坚持每天回家陪公公婆婆一起吃饭。工作生活中有了不如意的事儿,儿媳总会第一个找到婆婆诉说。看见婆婆不开心,儿媳总是想方设法去开导。邻居们都说他们不像婆媳,像姊妹。

  人们常说找个好媳妇难,找个好婆婆更难,找一个既善良又能干的婆婆难上加难,邹华认为做一个好婆婆并不难。用她自己的话说,儿子、儿媳、孙女都是自己的亲骨肉,同是一家人,只要真心实意待儿媳,像亲闺女一样,人心都是肉长的,以心换心就没有处不好的。

好婆婆事迹材料15

  xx村434户,20xx人,其中妇女劳动力847人。原来,村还是远近闻名的乱子村,不仅计划外生育的多,而且婆媳打架闹别扭的也多。20xx年,市公开招聘村计生专职主任,在考试中脱颖而出被聘任为村计生专职主任,同年群众推选她为村妇联主任。为扭转落后局面,她结合自己的工作特点,加强宣传引导,大力推广文明和谐之风;哪家有矛盾哪里到,当起了村里的矛盾调解员;为育龄妇女提供随访服务,成为了村妇女的公认的贴心人。她每天都在围着村里的“大娘、大婶、妇女姐妹”转,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村内的风气渐渐好转。对此,并没有就此满足,而是想着如何让更多的群众参与、评价每位群众的`行为,让孝敬老人光荣,不孝敬老人可耻的思想深入人心。

  从20xx年开始,征得村党支部、村民委会的支持,在村内开展了评选“五好文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活动。村成立了由威望较高的“五老”人员为成员的评审委员会,制定了评选标准,由群众按生产组进行推选,再由评审委员会进行审核点评。每年年终,村召开由全体村民参加的表彰大会,对评选出的“好媳妇”、“好婆婆”、“文明家庭”进行表彰,受表彰者披红戴花上台领奖取荣誉证书和奖品,并把受表彰人员的照片张贴到光荣榜,让他们感到政治上光荣。连续三年受奖的,村里组织受表彰的先进个人赴日照市、南街村等地参观学习,帮助他们解放思想,开阔眼界,发家致富。俗话说“家和万事兴”,村群众参与村集体事业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村各项事业发展也进入了快速上升期。近几年来,群众义务开发荒山2280亩,累计栽植石榴、长红枣、柿子等林果已达260万株。村还实施了文明生态村建设,村内主要街巷全部进行硬化、绿化,建设了农家书屋、健身广场、供销超市、老年活动室、新农村建设俱乐部,群众生活迈向了城市化。

【好婆婆事迹材料】相关文章:

好婆婆事迹材料04-05

好婆婆事迹材料07-04

(热门)好婆婆事迹材料07-05

好婆婆事迹材料范文01-20

好婆婆事迹材料15篇(精选)07-05

(精华)好婆婆事迹材料15篇07-31

农村好婆婆先进事迹材料10-24

好婆婆事迹材料[汇编15篇]07-06

好婆婆事迹材料范文9篇[通用]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