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端午节日记范文汇总5篇
一天的生活不知不觉间结束了,相信大家都有不少体会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日记吧。那么日记有什么格式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端午节日记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端午节日记 篇1
今天是端午节,我特别喜欢这个节日,因为它有许多的乐趣。
端午节,我们都会吃这个节日的传统食物——粽子。我们江苏的粽子一般是三角锥状,像一个金子塔。听奶奶说,她还会包四方形的、菱形的'等其它形状的呢。粽子因馅的不同,分为很多种类。我最喜欢的还是肉粽。我揭掉外面的粽叶,满眼的糯米和粽肉。吃一口,满嘴香喷喷,好吃极了。
除了吃粽子这一习俗,我们传统习俗还有赛龙舟。我最近在电视上看了号几次赛龙舟。真是有趣极了,最初时选手们蓄力待发,裁判一声令下,条条龙舟就窜出去了。大家你追我赶,赛道水面上真的算是“百舸争流”。
端午节起源于屈原不想作亡国奴而跳江。人们为了纪念他,而产生了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应该记住节日背后的意义,珍惜平安的来之不易。
端午节日记 篇2
我爱吃香喷喷的粽子,也看过别人包粽子,却从未自己动手包过。直到今天,我才算是大开眼界了。
我乖乖地在奶奶身旁耳染目睹,认为简单的包粽子根本难不住天才的我,我一定会不学自通。谁知,当我真正去包时,才明白能够把粽子包得漂亮而结实非常不容易。
开始动手,我拿出两片一大一小的粽叶,学着奶奶的样子折出一角,再在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点已浸泡好的糯米,放上几颗红枣,又用糯米盖得严严实实的。我得意极了,没想到包粽子比想象中还顺利。当我再把粽叶盖好时,糯米就好像淘气的小孩似的不听我的使唤,接二连三地跳出来。我急得直跺脚,幸好奶奶替我“解了围”——倒出一些糯米,我才舒了一口气。
哈哈,经过小挫折,总算到了最后的`,也是最简单的步骤——扎棕绳。小意思,看我大显身手。粽子要包扎严实才好吃。我接过棕绳,先把粽子五花大绑捆了一圈,还认为奶奶包的粽子样子特老土,不好看,就自作主张地用棕绳打了一个漂亮的蝴蝶结,只要不随便碰到绳子,也是比较结实的。大功告成,我拿起粽子准备放入碗中,可是不小心拉了一下棕绳那短的一部分,只听得“哗啦”一声,粽叶散开了,糯米们好像飞珠滚玉一般,一粒接一粒地掉到地上。
我不甘心,各种各样的粽子在奶奶手中诞生,可我连一只都包不好,不行,我不能退缩,不能气馁。有了失败,我小心了很多,也成功地包出了很多好像样的粽子。
当我们坐在一起,尝着自己亲手做的粽子时,觉得今天的粽子特别甜。因为,这是我劳动的收获!
端午节日记 篇3
暑假里,有一天和妈妈逛商场,忽然看到商场里有热腾腾的粽子,就突发奇想,缠着妈妈要包粽子,妈妈实在拗不过我,就买了一些粽叶,糯米,大枣……
回到家,妈妈首先给我讲了吃粽子的习俗,我知道了爱国诗人屈原被赶出国界,当他得知自己的国家被毁掉了,心情悲愤交加,一气之下投江自尽。为了不让鱼吃掉屈原的尸体,人们就往水里扔糯米团,久而久之就有了吃粽子的'习俗。
于是我们开始包粽子,没想到妈妈可是包粽子的一流高手,只见妈妈把浸泡好的苇叶一片搭在一片上,然后一折,再一拧,就把苇叶变成了漏斗形,再倒上米,把三四个枣填在米里,再撒上一层米,把盖盖上,三缠两绕一个粽子就包好了。弄得我眼花缭乱,我惊羡不已。我不甘心,于是决定自己也包一个大粽子。
我开始包粽子了,我学着妈妈的样子,把苇叶一片搭在一片上,然后一折,再一拧,也成了一个漏斗,我不禁暗暗得意,觉得自己有包粽子的天赋,没想到自己没注意,漏斗下面有一个洞,往里装米时,“哗”米全从下面的洞里漏了出来。妈妈笑着说:“真是一个大漏斗啊!”我不甘心,做不好,再来。我再一次把苇叶折成漏斗形。“呀”!不行,下面是不漏了,可上面连一棵枣也放不进去了。这回我仔仔细细认认真真,终于把苇叶做成了一个让人满意的漏斗形了,接下来我往漏斗里放米,再把枣填进去,又撒上一层米,,该盖盖了,我把盖子往前一绷,这次挺顺利的,可盖上盖之后,我发现米少了,我想加米,可是没加好,又多出来了。这时我小心翼翼的把多出来的米倒了,然后出出一根马莲,一圈一圈的绕上,最后打结了,两只手不够用,我忙的忘了手还要扶着粽子,两支手都用在了系绳上,差点米都撒出来了,幸亏我眼疾手快,又扶住了粽子,最后我在牙的帮助下终于把结系上了。慢慢地我也越抱越娴熟。
我学会了包粽子,也体验到了劳动中无穷无尽的快乐!
端午节日记 篇4
一般人认为端午节起源于伟大的爱过主义诗人屈原投江自尽,被后人所纪念,也有一些人认为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伍子胥*后,被吴王投入江中.总之,类似的传说五花八门,但最流行的说法是纪念屈原说了.据说,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国家被侵略,含恨抱石头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每年这一天纷纷涌到江边去凭吊屈原,所以在每年五月初五就有了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悬艾草的风俗.其中赛龙舟最有特色,那争先恐后的激烈场面就像屈原强烈的爱国精神一样,几千年来一直激励着我们。
因为这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端午节已经成为我们中华民族主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今天她仍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就拿我们宁波来说吧,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的门上,都会挂上菖蒲,艾草,听老人说这样可以辟邪消灾.各家各户自然也少不了包粽子,那透着浓浓竹叶清香的粽子,是我们孩子们的最爱,枣子棕,火腿棕,赤豆棕……一个个引人垂涎三尺呢!还没等粽子出笼,馋嘴的我们早已掂起脚,准备大吃一场了。
《我们的节日》一书,还为我们介绍了植树节,劳动节,母亲节,建党节,建军节,七夕节,教师节,中秋节,国庆节,重阳节,元旦节等节日的来历和活动方式,让我们在愉快的阅读气氛中领略了我们所生活的大千世界中形形色色的节日,对各地的民俗文化有了一定的印象,更让我们有理由为中华文化而自豪!
端午节日记 篇5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佳节——端午节。
一大早,我就在卧室里闻到了一阵阵粽子的香味,我急忙起床来到餐桌前。哇!今天的早餐是吃粽子!妈妈说:“今天的粽子品种可多了!有红线捆的红豆粽,有白线捆的清水粽,还有花线捆的五香牛肉粽呢!”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五香牛肉粽,剪开线,撕掉粽叶,只见一粒粒饱胀的糯米像一颗颗珍珠相拥在一起。我使劲咬上一口,觉得香香的,还有一丝丝甜味呢!也许是我吃得太快,连牛肉的影子也没看见。在看看妈妈的`红豆粽,红色的豆子像一颗颗红宝石镶嵌在糯米团里,里面还有花生呢!突然,爸爸说:“我这个清水粽像什么?”我说:“像一个宝塔!”于是爸爸粘上白糖,我一口就把宝塔的塔尖咬去了。我们一家三口吃得津津有味,爸爸还告诉我:“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因为当时朝廷腐败,屈原不堪奸臣陷害,含恨投江自杀。老百姓知道后,为了不让鱼虾啃食屈原的尸体,于是老百姓划船到江中,投下粽子、咸蛋等食物喂鱼虾。所以,每到端午节,人们都要吃粽子、咸蛋,甚至划龙舟比赛。”
今天,我不但吃到了香甜的粽子,还增长了不少课外知识,我会记住这个粽子飘香的端午节。
【端午节日记】相关文章:
端午节的日记05-08
(精选)端午节日记07-04
快乐的端午节日记02-06
小学端午节日记04-29
端午节日记(实用)07-05
端午节日记【荐】01-15
端午节日记【热门】01-13
【热】端午节日记01-05
端午节日记【推荐】01-01
【热门】端午节日记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