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光棍节美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美文吧?网络文化是一种开放、自由的文化,给美文的概念也赋予了更多的开放自由的元素,用通俗的讲法,写的好的文章,就是美文。什么样的美文才是真正的好美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光棍节美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光棍节美文1
光棍光棍节论光棍之光棍节
今天是11年11月11日,不说大家也会比我更清楚今天是什么日子,网上关于世纪无敌超级加强版光棍节的讨论已是昏天暗地,他电闪你雷鸣。
小子不自量力,姑且对这个节日说说几句,什么?我没有权利对光棍节品头论足?本人正宗光棍,童叟无欺,光棍没有权利品论光棍节?岂不是小儿之不知儿童节为何物?天方夜谭。
首先关于光棍节的来历,网上的答案五花八门,各有所持,要找出正确答案恐怕是难度不小,不过英雄不问出处,光棍不论出身,来历似乎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光棍节如今已风靡校园以至社会,成为一种文化。
大光棍节”成为一种文化符号,传递各种价值元素,情感的、文化的、经济的、社会的,只要深入探寻,包括民主与法治,都能辐射到。
“光棍”两个字,为何包裹如此复杂强大的价值元素呢?原因很简单,光棍是“人”,是特殊又庞大的社会人群。他们的情感、尊严、权利,不应忽视,也无法忽视。
为什么会成为光棍?这问题答案看似简单,其实也复杂,以我的大学为例,工科学校往往是阳盛阴衰,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导致光棍,但是从严格上传统来说,大学的单身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光棍,你可以有很多理由,大丈夫何患无妻,应以学业为重,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民族之自强而单身,不能操之过急以免浪费大好青春。
但是从社会上来说,问题可大可小,以前,男人找不到媳妇,多因为穷。那时,“世间有剩男无剩女”。现在不同了,物质条件丰富,文化水平提高,信息渠道增多,但,人与人疏离感更强了,女性的眼光也水涨船高,男人剩得更多,光棍也光荣崛起。到底这种崛起是福是祸?这也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我们只能是骑着毛驴看唱本------走着瞧了。
不过依照某些人口学家的观点,男人娶不到老婆只怪父母没有实行优生优育,导致自己素质低,高素质的男人哪会娶不到老婆的?谁说男多女少的?没看到那些官员富豪都养了一堆的情妇吗?分明是女人过剩吗?我看这些所谓的专家肯定没学过伟大的马克思理论,或者根本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文盲,呵呵,刚考完马克思,说话还是有些底气的`,垄断你可知道?一部分具有利条件的生产者可能积累大量的财富,而另一部分具有不利条件的生产者可能导致亏损甚至破产。比例失调,难道你连马克思的话也敢质疑?那好,你自己去见马克思吧,和他讨论。
归根结底,一个真正尊重人性、尊严、权利的社会,不应该滋生出太多打败爱情的细节,而应该从整个社会体系运行的层面,来完善对关爱人性的制度保护,让有情人终成眷属。
最后,很喜欢一首词:
松柳下,溪水旁,夏夜好清凉。小伴围座话姑娘,笑生好爽朗。
小六子,忽感伤。垂泪对月光。原来他的心上人,竟是小二郎!
光棍节美文2
一年一度的光棍节如期降临人间。无论从过去鲜有人谈论的市井侩事,到如今铺天盖地充斥于各种媒体上的海量报道,抑或是议论光棍话题较多的是大学校园,俨然已经成为广大的“剩男剩女”的一大快事。有兴奋的,有萎靡的;有高兴的,有失落的;凡此种种。简言之光棍节的到来注定让自认为是光棍的饮食男女带来了全方位的感官体验。
光棍节既非土节又非洋节,据说广为流传的一种说法是起源于九十年代南京高校,是一种校园趣味文化的产品。1月1号是小光棍节,1月11号和11月1号是中光棍节,11月11号是大光棍节。一般说起光棍节,都是指11月11日,其来源就是这一天有连续4个“1”,个个都是“光棍”,形象地表达了“形单影只、形影相吊”的意思。
光棍节的出现,其实并无实质性意义。之所以会出现这个节日以我们平常人通用的爱情逻辑来解释,那便是因为现代社会形形色色的饮食男女,出于对社会变革翻云覆雨般爱情观的演变,以及各种各样对整个社会的世俗态度。光棍节其实只是存在于独立个体的一种无意识的自然感官的东西。这一天的到来,其实和其他很多节日一样,存在与否,就看自己对自己的意识态度。从恋爱到婚姻,也是看你的意识态度,只不过婚姻被赋予了道德和法律的牵制。
每年光棍节,大学里的“单身贵族”都要好好庆贺一番,到时会有各种联谊会,十分热闹。《单身情歌》成为这一天的热门歌曲,大学生借它唱出自己的爱情宣言——“找一个最爱的深爱的想爱的亲爱的人来告别单身”。校园里“光棍节快乐”的短信或祝福语满天飞,QQ上见面的第一句招呼往往也是“光棍节快乐”,论坛上也会出现大量关于单身话题的贴子。有这样一条流行短信:“光棍节到了,小鸟恋爱了,蚂蚁同居了,苍蝇怀孕了,蚊子流产了,蝴蝶离婚了,毛毛虫改嫁了,青蛙也生孩子了,你还等什么?”
“吃”自然也是少不了的。4根油条加1个包子是光棍节的吉祥物——四根油条就是“11·11”中的四个“1”,包子就代表中间的那个点,贴切地代表了“11·11”这个日子。糖葫芦是这一天的“宠物”,因为糖葫芦吃完以后就剩一根棍,正好是“光棍”。有人戏言:“吃了糖葫芦,‘光棍’变‘光贵’!”
随着一批批大学生告别校园,光棍节也流传到社会上,被一些社会单身青年所接受,如今光棍节已经成为都市年轻人一个特别的日子。在这天,几个单身朋友在一起或喝酒谈心,或K歌泡吧,或疯狂购物,尽情狂欢,体会“只羡光棍不羡仙”的感觉。光棍节的热闹聚会,是年轻人渴望爱情的一种热烈表达。据悉,社会上也有年轻人特意将婚礼定在这一天,就是为了赶上4个“1”的吉利,希望这“一心一意的爱,一生一世的情”能带给他们幸福。
应该说,光棍节这一个性十足的节日,为校园文化增色不少。它反映了单身大学生的自我调侃和无奈——“光棍乐,光棍乐,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光棍苦,光棍苦,已是二十五,衣服破了没人补”。其实大学生也不过是想利用这一轻松、幽默的节日给自己一个放松的理由,相互倾诉,放松身心,缓解自己的紧张情绪。只要能够正确引导利用,将节日活动和校园的文化相结合,不仅没什么坏处,还可以健全大学生的人格。
有人说,光棍节的流行是一种社会多元化的反映,表明社会越来越宽容,思想观念越来越开放,年轻一代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爱情和事业的权衡也变得更谨慎。他们告别了动不动就为情所困的心态,变得更加拿得起、放得下,这是他们的爱情观日益理性与成熟的表现。
世界上思维最为复杂的非人类莫属,而思想最为简单的也非人类莫属。所以任何一个人,都有其多样的思维和唯一律思维。他们对自己的爱情观理解都可以不一样。有的认为这无关乎性,芸芸众生甚至认为爱情原来是多么的'唯美。更是让少男少女,老男老女、处男cy们为爱而乐不此彼。各种爱情偶像剧、情爱电影、文学作品等也是人们追寻的永恒话题,因为爱情本来就是很不确定的主观感受。不像石头就是石头,我们可以知道这块石头是什么形状,有多重,属于什么类型的石头这些实际存在的参数。
反过来,人类之所以需要爱情,就是因为它是不确定性的主观感受。而这个感受,我们任何人的解释都可以不一样,甚至相反。正因为这样,对于爱情我们总是充满各种悲欢离合的幻想,同样任何人的幻想都不一样。一个人的追求最终也是回归到精神层面上的。比如一个人赚钱的动力最终也是由精神层面的动力来决定,因为这是他们不断前进的动力。
任何浪漫,甚至烂漫的爱情,基本上是基于人类生存本能的一种潜意识需要,也就是说所谓的爱情的前提是由性而来。一个人恋爱的动力,大部分由性来支配,这个观点对于部分人来说,或者很多人来说被认为很武断。因为每个人对爱情的看法可以不同。以至于一百人可能出现两百种爱情观,甚至更多。任何人其实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无关乎你是否处于光棍状态,或已结为连理。婚姻是一个法律赋予双方是一对合法的两个个体,然后在一起生活,一起繁衍后代。如果你认为光棍是因为没男朋友或女朋友,主观上部分说明你觉得自己从本质上就是一个体,就算有了异性朋友,最后转化为夫妻,那也只能说明从一个光棍变为两个光棍。两个光棍在一起自然被大家认为是二人世界,总认为好事成双,一根筷子夹不起菜。其实人永远是光棍。是一根独立的筷子,世上本不应该有光棍一说。不过作为人们饭后茶余的谈资,如此而已。
光棍节美文3
11月11日,光棍节,这个没有被官方或民间组织认可的草根文化节,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也正变得越来越像一个真正的节日。
关注“光棍节”的人肯定和我一样,对“光棍节”里上演的一幕幕疯狂还历历在目。“光棍节”来临之前,不论是电商还是实体零售商就开始通过各种媒体展开了声势浩大,极尽煽情的营销造势活动,诱人的商品折扣让你觉得错过了这个节就是错过了一次绝好的省钱购物机会,让你压制不住砰然的心动,在这一天一定要出手。“光棍节”这天,网上各类“秒杀”活动如火如荼,网络访问量井喷,有的服务商网络服务器不堪重负,不时出现暂时性“休克”。如此令人疯狂的一天,无论是买家还是卖家,都享受了一把疯狂的快感。网购者觉得自己终于抢了一把实惠,商家累的趴下也笑得合不拢嘴,赚得盆满钵满。据媒体报道,仅“光棍节”这一天,淘宝销售额就超过350亿元,再创新的奇迹,“光棍节”成了名副其实的网购疯狂节。
一个草根“光棍节”何以演变成了一个让上亿人追逐的网购节了呢?据网络介绍,“光棍节”诞生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南京高校,因11月11日这天的日期里有四个数字“1”形似四根光滑的棍子,而“光棍”又有单身的意思,于是,11月11日便被校园里的单身一族们当作一个节日---“光棍节”来庆祝了。庆祝“光棍节”就是要疯狂,饭吃光、酒喝光、钱花光,购物要买光棍商品,晚上尽情狂欢。这一节日起初只在高校流行,后来慢慢流入社会并在社会上流行。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因忙于工作,无暇交友,使得社会上光棍队伍日渐壮大。而这一新的群体收入水平高、消费力强,对生活品质又有要求,这引起了商家的注意,在商家的助推下,单身经济开始兴起。如今,“光棍节”的各种促销活动、广告宣传已将这个本来是小众的活动演变成了并非只有“光棍”们才分享的节日。
可以看出,“光棍节”与商品促销一开始是没有直接因果联系的,只是因为商家从光棍们的“光光政策”中发现了商机,才促成二者联姻。依笔者看,它们结缘也有些渊源。一是光棍群体的扩大,光棍已经从原来的校园涵盖了社会上那些没有(即脱离光棍)的群体。二是光棍群体的经济状况发生了改变,很大一部分光棍并非穷酸的学生和社会上经济仍然窘迫的,部分光棍已经拥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并拥有了一定的购买力。三是网络的普及以及网络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正在影响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特别是年轻一代群体,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越来越对它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依赖。四是现代物流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商品的流转速度,满足了人们的现实需求。五是网购商品与在实体商店购买具有优势,人们不用亲自到实体店去,通过网络就可以很方便地获得所需商品比较全面的信息;且网上选择面广,人们能有更多的选择空间,而这些在办公室或家里就可以轻松搞定,节省了许多宝贵的时间,更容易为工作繁忙的年轻群体接受;另外,网购一般较实体店购买价格相对便宜,人们因此更愿意在网上采购;商家也愿意在庞大的购买群体面前降低卖价,以量取脂。六是在共同利益驱使下,通过市场作用,相关联的社会服务平台实现了友好对接,社会资源实现了有效配置利用,可以说,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为他们联姻起到了助推作用。可见,二者联姻不是没有一点因果的。精明莫过于商家。我们夸商家常用“精明”一词来形容,说明能商者确实是有过人之处的,他们能在喧闹之中独取宁静,能于纷繁之中慧眼时机,发现财富。从人们对“光棍节”的参与激情与热度来看,或许不久的将来,“光棍节”真的会转正演变成一个名正言顺的、具有特色文化的正式节日。
光棍节美文4
刚刚看到一则新闻,在这大好的“”节日里,在**学院的某男生,竟然因为向学校某女生表白被开除学籍了,理由是该男生强行表白,扰乱校园秩序。看到这则新闻后,再来看看我今天的光棍节,我觉得自己特别的快乐,内心为那位男生表示同情。我是一名丝,而且还是正在拼命苦读的.丝,光棍节对我而言,很大程度上形同虚设,不过,今年的光棍节我过得特别开心。
或许,为了应景,我们班的几个男生组队,邀请了邻班几个男生,进行了一场单身篮球赛。好久没有组队比赛过了,这次组队消息一传出,立马惹得我班其他单身同学欢呼雀跃,推搡着,一下课便来到了篮球场。能够提出组队,自然是有点实力的,对阵的时候,别提有多刺激了。
两边的拉拉队,今天也显得格外的来劲,嗓门提到了最大分贝。偶尔会有几对情侣凑过来,一听说是单身派对,立马不好意思的溜走了。看到场面如此火热,大家越发激情四射,发挥出了平身绝学了。这场球赛,没有了胜负,只有庆祝,庆祝我们的单身派对,大家都全身心投入,我也不例外,作为拉拉队,我是最放得开的一个,在呐喊中,心情也变得愉悦起来。
回来之后,再拖着汗水浸泡过的身躯,尽情的享受着学校新装的浴霸,真的是人间又一美事。没想到,晚上回来,查看文章的审核情况,更是喜上加喜,全部通过,明天又可以犒劳自己了。
看,我的光棍节是不是也挺有滋味的,反正,我觉得特别的快乐,真是一个让我难忘的快乐的光棍节。
光棍节美文5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光棍节”成了单身人士的专属节日。
还记得大二那年换了宿舍,莫名接到一个男生电话要跟我们做联谊宿舍希望能够见面,作为舍长的我在征询了宿舍姐妹们的意见后也应下了对方的邀约。那天的课后跟联谊宿舍的小男生见了面,相互自我介绍后他们邀请我们一起去K歌,作为礼貌大家娱乐后我们请他们吃了饭。吃饭的当空跟他们细聊才知道他们是从我们那个宿舍搬出后唯一一个没有被拆散的宿舍,他们觉得能在一起同舍是种缘分,也好奇是什么样的人住进了他们曾经的宿舍,所以找到我们做了联谊宿舍。特别有意思的'是他们告诉我们那天是十一月一日,是“光棍节”。那是我第一次听说“光棍节”这个名词,感觉还蛮有意思的。只是后来慢慢的“光棍节”成了十一月十一日,想想也还是比十一月一日更合适。
可是一年一年的时光流逝“光棍节”从最初的含义演变了到今天的购物节,从经济学的角度讲这个节日确实促进了消费带动了经济的发展,可是从另一个方面看,买买买的这种行为是不是也填补一部分内心的空虚。
从恋爱到结婚生子,这一路走来回头看看倒是对单身生活有了一点点感受。年轻的时候总觉得自己有大把的时间可以挥霍,到了恋爱的年纪也曾经因为没有恋人而焦虑过,可是真正到了结婚生子之后因为生活的琐碎也暗暗羡慕过单身的生活。遇到生活的不顺心每每被家人安慰也会觉得婚姻生活也还不错,至少遇到事情的时候自己不是孤军奋战。两种生活是两种不同的感觉,没有哪种生活是更好的,单身的时候可以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可以肆意妄为,结婚就要学着适应琐碎,学会包容。
单身就一个人精彩的生活,结婚就变得更柔韧,这样才能看到生命里最亮丽的风景吧。
感谢大家今天的陪伴,这里是硕博心理,我是李钰鑫,不管你在哪里,世界和我陪伴着你。
光棍节美文6
光棍节一个,让人有了等待,有了想念,有了期望的节日,光棍节一个让人长时间忘了感动,长时间忘了爱情甜蜜回念的节日
又反过来说,光棍说明白了,就是单身,但是很多人却不知为何为了等待也许只需要他(她)的.一个微笑,或者一个拥抱,就能拥有的二人世界,很多人却习惯了,静静的等待,静静的守护,其实不然,在这个也许不知下一秒在何处时的世界里,能不能好好珍惜拥有的,能不能勇敢追求不要轻言说放弃
希望在这个单身的生活里,不要停留太久,不要等待太久,不要放弃太久,喜欢就追求,努力的给这个世界多一份甜蜜,多一份幸福,要记得只要努力过,即使没有成功,人生也不会有遗憾,因为曾经拥有过,因为曾经勇敢过,因为曾经努力过,因为曾经,所以不会后悔,(单身的生活里,不要停留,为自己勇敢的爱一次,为摆脱单身季节,奋斗吧、朋友)
光棍节美文7
一年一度光棍节,落叶寒风秋瑟瑟。昨日依稀在眼前,时光如水梦难圆,不相见。多少次梦里将她唤,醒来泪水湿枕边,唯有一声叹。
转眼时光已经过了三十多年了,多少次我都回去看一看我的学校,更想看一看我心里的她,虽然我的母校早已迁走,原来的校园,已是蒿草丛生。
回想起我在初中时。在我后排坐着一个黑黑的女孩,在她的左边的太阳穴上有一个疤,那时我们不像现在这么开放,男女生不说话,她却像喜雀一样唧唧喳喳,有时还主动和男孩子搭讪,她叫毛丽丽,她的爸爸是我们的化学老师,班里的男孩子也偶去她家玩。当然我也是想和她说上一两句话,却始终没这个勇气。只有在考试时,她在我背后叫我的,并用笔捅我,叫我给她传送纸条,虽然有些不情愿,但觉得能和女孩子说上几句话,心里觉得很美。
初中毕业了,我们都考上了同一所高中,只是我进了重点班,她在普通班,平常很少见面,只有在午饭后有空在阅报栏下看报时,偶尔能遇见她,其实我也不是在看报,就是想见一见她,和她说上一两句话。
一天下午放学后,我回的很晚,路上几乎没有回家的学生。我走着,听到后边她在叫我,我们就这样在一起走着,说了一路的话,我想是不是她心里对我有什么想法,希望对我说些什么。我也想对她说什么,却也没有这个勇气,现在想来这应该是我的.一次表白的机会,却让我错过了,遗憾啊。
毕业后我又复读了两年,终于跳出了农门。
上大学的第二年,我回到了母校,去看一看我的老师——她的父亲,同时借也看一看她。进了院子,看到她在当门坐着。她一见我,非常热情的喊她的爸爸说:“爸、妈你看谁来了”,然后就忙着给我倒水。我一见她身边有一个高大帅气男孩子,心里一下子凉了。以前是我没有资格,现在却是——,唉。
三年前,一个司机和我一起跑趟货运,我们谈起往事,原来他也是那个学校的学生,只不过比我低了两届,他说初三的时候,在他们班里有个女孩叫毛丽丽,挺惹人爱的,只不过不经常上课,原来她高中毕业又回去上初三,再装一装嫩,借些机会,农转非,好找工作。这样的话,她身边的男孩子也肯定不是她的男朋友,或许是她的弟弟了,唉,又一次机会被我错过了。
时光如梭,转眼三十多年已过去。时光虽久却抹不去我这段难忘的回忆,借今年的光棍节之际,做此文,以了却我对她的思念之情。
【光棍节美文】相关文章:
光棍节说说07-27
经典美文【精选】07-25
经典美文05-15
美文06-27
经典的美文06-26
[精选]经典的美文07-19
经典的美文06-13
情感的美文12-27
阅读的美文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