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活动事故应急预案

时间:2024-10-30 12:27:58 应急预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学校体育活动事故应急预案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有时会突发一些难以预料的事件,为了降低事故造成的危害,通常需要提前准备好一份应急预案。我们该怎么去写应急预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学校体育活动事故应急预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学校体育活动事故应急预案

学校体育活动事故应急预案1

  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理学生体育活动事故,保护青少年在校健康安全,特制订本应急预案。

  一、预防措施

  1、对学生加强教育,引导学生体育活动时文明、安全活动。

  2、在同学做剧烈运动之前,指导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3、定期检查学校教育教学设施,及时消除不安全因素。

  4、做好学生体质调研工作,合理安排学生运动量。对于身体不舒服的`同学,不勉强其参与各种体育活动。

  5、重点关注特殊学生(患先天性心脏病、哮喘病等学生)。

  6、任课老师要把队伍亲自带到活动场所,课后,也要把队伍送回教室。

  二、应急处置程序:

  1、一旦有学生发生意外伤害事件,必须做到三个"第一时间"。

  a。第一时间汇报卫生室、未保老师和教导处,特别严重的情况直接汇报校长室。学校及时汇报教育局、街道及区未保办。

  b。第一时间由卫生老师和班主任或任课老师陪同送医院。

  c。第一时间与家长取得联系,及时沟通。

  2、班主任及时调查事故原因,做好当事人和相关人员的笔录,注意收集有关证据,并书面写出具体日期、情况及后续处理情况,交至未保老师处存档(信纸或电脑打印)。

  3、班主任和当事老师做好受伤害同学的安抚慰问工作,及时家访,取得家长理解,尽可能将矛盾降至最低点。

  附件:

  体育活动事故应急工作组名单

  组 长: xx

  副组长:xx

  成员:xx

  责任人:学校领导卫生老师体育老师班主任

学校体育活动事故应急预案2

  为了进一步加大学校细化管理的工作力度,把加强对学生的安全防范教育落到实处,防止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及时处理好各种突发事件,确保学校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特制定以下应急预案:

  1、应急预案

  (一)遇有学生发生晕倒、抽搐等症状,体育老师立即将其送往重型医院救治。如需到医院进一步检查、医治的,由班主任和校医务人员或其他教师陪同到医院作检查、医治,同时联系家长告知其情况。

  (二)遇有学生四肢无力、面色苍白等症状,体育老师应立即将其。送到医院进行检查、医治的,并通知班主任和其他教师陪同到医院作检查、医治,并联系班主任向家长告知其情况。

  (三)学生在练习或活动中受伤时,先检查受伤情况再视情况处理:

  1)学生受伤较轻时,体育老师和同学应立即将其送往医院检查、医治。由班主任联系家长告知其情况。

  2)学生受伤较重时,体育老师应立即联系班主任将学生送到医院作检查、医治,再由班主任联系家长告知其情况。

  (四)发生上述条款情况立即向学校领导报告。

  (五)分管体育教学的校级领导、教务主任、体育教研组长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调查、分析原因,及时作出处理意见。

  2、防范预案

  (一)要求体育老师牢固确立安全第一的意识,把学生上课及活动安全放在首要位置。

  (二)体育课、体育活动课必须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后实施新的活动项目。

  (三)按规定学生跳箱、跳马、长跑等课程项目必须事先做好防护工作。

  (四)高温时段学生体育课因地制宜,或安排到室内,以防学生中暑。但体育教师都必须随课堂随学生先进行一切活动,杜绝师生分离的教学活动。

  学校体育活动事故应急预案4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为了确保我校学生在体育课期间的运动安全,学校领导、体育组教师仔细研究可能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并制定出体育课意外伤害事故应急预案,具体内容如下:

  1、要求体育老师牢固确立安全第一的意识,把学生上课及活动安全放在首要位置。体育老师要对自己所教班级的这类学生情况了如指掌,建立特殊学生档案,做到心中有数,确保运动安全。

  2、学校组织学生召开(加强体育课运动安全)的会议,使学生们了解运动安全知识、运动安全技巧,明确安全运动的重要性,并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掌握运动的尺度进行适当运动。以防止因为体育课中的剧烈运动而产生不必要的意外事故。

  3、规范体育课教学,体育老师在备课时,应针对每堂课内容,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

  (1)课前对上课所要用的器材、场地进行安全检查,确保使用安全。

  (2)上课时,体育教师向学生宣布课堂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对于学生进行常规检查(服装、鞋子、身体状况等),体育老师在开展运动前应该把不良体质所产生的`恶性后果主动告知学生,学生也应主动告知自己的身体状况,以便有效预防突发性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

  (3)体育老师要根据不同体质的学生安排不同运动量的项目,绝不能“一视同仁”;建议身体欠佳者见习或小运动量练习与活动,确保运动安全。

  (4)体育课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老师应向学生们讲解做准备活动的重要性及如何科学地做准备活动,使学生们充分认识到准备活动的重要性,积极预防运动伤害的出现。

  (5)特别强调有器械上课内容的安全问题,如跳箱、实心球、垫上运动、等项目,教师们一定要注意学生恐惧心理的调节,教育学生们做动作时要胆大心细,特别注意自我保护及学生间的保护与帮助,注意力集中,安全第一。

  4、高温时段学生的体育课应因地制宜,或安排到室内,以防学生中暑。体育课上遇有学生发生晕倒、抽搐等中暑症状,立即将其送往医院救治,并及时向学校领导汇报。

  5、体育课上遇有学生四肢无力、面色苍白等症状,立即将其安置阴凉通风处,给予补充水份,并将其送往校医务室救治同时向学校领导汇报。

  6、体育课上,老师应时时观察学生的运动状况,如在课上一旦有运动性伤害事故发生,教师们要沉着冷静,及时处理解决问题,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如果不能进行处理,要马上与医院联系(电话120),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受伤的学生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学校体育活动事故应急预案3

  本预案是指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因活动保护不当造成的事故,轻则挫伤、擦伤、关节损伤、肌肉抽筋、拉伤,重则造成骨折、呼吸紊乱、严重休克甚至丧失生命。伤害事故一般发生在球类活动、

  体操、田径运动等运动项目中。

  一、体育活动事故的应急处理

  1.在场人员发现险情后要及时报告在场老师、校医和班主任,紧急或情况复杂时还应及时报告学校领导;校医应立即到达现场,了解伤者情况,判断伤情,先行急救;遇到重伤的或不能判断伤情的,应及时送医院检查、急救或打 120 救护电话。

  2.及时通知家长及其他监护人,以便作出救治决定,并作好安慰工作。

  3.保护现场、了解事故发生经过,调查事故原因,作好有关记录并保护现场,采集有关证据,以利于对事故处理做到事实清楚,责任明确。

  4.重大的伤害事故要及时上报上级有关部门。

  5.事故发生在课上或因学校设施原因造成伤害的,根据上级有关规定,学校应承担责任的。学校应视情况及时报告保险公司。

  6.前往医院探视,随时掌握伤者身体康复情况。

  二、体育活动事故的预防

  1.加强思想教育、增强防范意识。中小学生好胜心强,经验不足,思想上麻痹大意,缺乏预防事故的意识,教师要教育学生树立“宁失一球,勿伤一人”的思想。

  2.完善活动设施建设和管理。运动场地要保持平整,不应有坑洼、石块等,地面不宜太硬、打滑;球架、球门要定期检修。

  3.教学和训练、竞赛活动必须精心设计、严密组织、严格要求、严格训练。

  ①建立良好教学秩序、重视课前准备。教师、学生着装规范,必须穿着体育服装上课,学生不准穿皮鞋、有跟鞋、凉鞋,女学生不穿裙子上课。

  ②精密组织教学,加强纪律教育。体育教师必须经常反复地向学生进行遵守纪律、遵守常规、服从组织、遵守游戏规则等方面的教育。

  ③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相互保护的意识。

  ④体育教师应掌握特异体质的学生情况,掌握合理的运动量、注意区别对待。在运动量的`掌握上,教师要随时注意学生的生理反应,进行合理调整;教师对于病痛、体弱、伤残的学生要及时关心,安排他们免修、见习等。

  4.重视准备活动、加强医务监督。教师应根据上课内容和气候情况决定准备活动的内容,严禁不做准备活动就进入体育活动,准备活动要充分、有针对性;学生应掌握自我医务监督的常识。

  5.加强保护措施。严格裁判、禁止粗野动作,不使用错误的推、拉、撞等危险动作。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和健全规章制度。

学校体育活动事故应急预案4

  为了切实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认真预防和减少伤害事故隐患,提升学校应对伤害事故的处理能力,依据教育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和“预防为主、安全第一”原则,建立应对迅速、处理及时的防范体系,制定本预案:

  一、加强预防管理

  1、学校应建立体育活动(体育课)的管理、规章制度。

  2、学校内的体育器材、场地设施应有专人保管和维护,保证安全使用。

  3、对身体有问题的学生要劝其退出活动。

  4、体育活动(体育课)应有体育专职人员带领做好准备活动、整理放松活动,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参加体育活动。

  5、体育活动过程、体育教学过程应符合相关部门的要求。学生活动中保证体育专职人员在场指导。

  6、学校体育活动应保证每班配备一名教师指导和管理。

  7、学校应当科学、合理安排体育课和体育活动的场地,避免同一场地挤满学生。

  二、处理程序

  学校一旦发生学生伤害事故甚至伤及生命事件,应当遵循以下程序应对处理。

  1、学校应根据现有条件和能力及时采取措施救护受伤害学生;情况严重者,应以最快方式将伤者紧急送至附近医院救治。

  2、及时收集有关事故信息,保存好有关证据、资料,并作好相应的记录。情况严重的应保护好现场。

  3、学校应按照上级部门规定的事故发生后2小时内向教育行政部门报告。严重伤害事故应在第一时间上报教育局。

  4、及时通知家长并做好安抚学生(家长)等工作,组织探望、回访。

  5、做好宣传教育,控制事态扩展,维持学校教育教学秩序正常进行。

  6、保险介入,同时通知保险机构介入。

  学校体育活动事故应急预案3、教学和训练、竞赛活动必须精心设计、严密组织、严格要求、严格训练。

  (1)建立良好教学秩序、重视课前准备;

  教师、学生着装规范,必须穿着体育服装上课,学生不准穿皮鞋、有跟鞋、凉鞋,女学生不穿裙子上课。

  (2)精密组织教学,加强纪律教育。体育教师必须经常反复地向学生进行遵守纪律、遵守常规、服从组织、遵守游戏规则等方面的教育。

  (3)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相互保护的意识。

  (4)体育教师应掌握特异体质的学生情况,掌握合理的运动量、注意区别对待。在运动量的掌握上,教师要随时注意学生的生理反应,进行合理调整;

  教师对于病痛、体弱、伤残的'学生要及时关心,安排他们免修、见习等。

  4、重视准备活动、加强医务监督。教师应根据上课内容和气候情况决定准备活动的内容,严禁不做准备活动就进入体育活动,准备活动要充分、有针对性;学生应掌握自我医务监督的常识。

  5、加强保护措施。严格裁判、禁止粗野动作,不使用错误的推、拉、撞等危险动作。

  6、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和健全规章制度。

  三、体育活动事故的处理:

  1、在场人员发现险情后要及时报告在场老师、卫生室保健老师和班主任,紧急或情况复杂时还应及时报告学校领导;有关教师应立即到达现场,了解伤者情况,判断伤情,先行急救;遇到重伤的或不能判断伤情的,应及时送医院检查、急救或打120救护电话。

  2、及时通知家长及其他监护人,以便作出救治决定,并作好安慰工作。

  3、保护现场、了解事故发生经过,调查事故原因,作好有关记录并保护现场,采集有关证据,以利于对事故处理做到事实清楚、责任明确。

  4、重大的伤害事故要及时上报区教育局。

  5、事故发生在课上或因学校设施原因造成伤害的,根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有关规定,学校应承担责任的,必须在第一时间与保险公司取得联系。

  6、前往医院探视,随时掌握伤者身体康复情况。

  四、组织机制:

  1、组织领导: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组织事故的预防和处理工作,实行分工负责制,一旦发生事故,实行逐级负责,校长在由校长指挥,校长不在由分管校长指挥,以此类推。

  2、人员分工:报警、调查、报告、协调、护送伤者等)。

学校体育活动事故应急预案5

  为加强对学生体育课以及课外体育活动的安全管理,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根据我校的安全保卫工作具体情况,现在制定学生体育课以及课外体育活动的安全应急预案进行修改,并自公布之日起实行。

  第一条 凡组织体育课以及组织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负责的`体育教师都要在上课或者进行体育活动之前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要说明进行体育活动的纪律,教给学生正确防护伤害的办法。如果没有做到这些,发生问题,体育教师要根据情况承担一部分责任。

  第二条 各班级学生必须在体育委员的指导指挥下,统一整队进入活动场所(体育场),体育教师对由教室到体育活动场所途中的安全负有责任。

  第三条 进行体育活动时,负责体育教学的教师要及时到场指挥,防止学生队伍出现混乱,在体育活动场所发生混乱造成学生伤害,由负责的体育教师直接负责。

  第四条 学生在进入体育活动场所发生踩踏等安全事故时,体育教师要及时组织疏导,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

  第五条 一旦发生踩踏等安全事故,体育老师要马上报告主任,主任要及时报告政教处主任,同时拨打120急救电话,组织送往最近的医院进行抢救处理。

  第六条 要合理组织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对危险项目要估计到,并有相应的措施,安排学生进行自我保护,体育教师要对危险项目进行检查,纠正不安全的做法,防止事故的发生。

  第七条 在校体育场上体育课时一旦发生火情,体育教师要马上组织人力抢救,但不能要求学生走近危险地方;要及时切断电源和火源,防止火势的进一步蔓延。要及时电话报警(电话:119)。同时组织学生疏散,防止损失扩大。对发生的不安全情况要即使安排报告学校领导。

  第八条 在出现紧急情况的时候,体育教师要注意按照应急疏散指示、标志和图示进行合理正确的疏散学生。

  第九条 在体育场出现火情等事故时,要及时通知学校保卫科,保证在最短时间赶赴出现危险的地点。

  第十条 在进行体育活动时,如果学生因进行锻炼发生身体伤害事故时,要根据专业要求进行现场救护,如果不能进行处理,要马上与医院联系(电话120),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受伤的学生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第十一条 未依法履行安全职责,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或违反本规定的,经校领导班子会议及有关部门的认定,由学校依照有关规定对责任人员给予行政纪律处分或者其他处罚。

学校体育活动事故应急预案6

  幼儿园体育活动事故应急预案

  根据嘉教[20xx]63号通知精神,为顺利应对突发事件,妥善处理紧急情况,保障幼儿园的安全,结合我园的实际情况,制订了幼儿园体育活动事件预案。

  一、成立体育活动事件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陈丽;副组长:邵云霞,徐永刚,徐晓红;组员:朱秋红,王叶,潘晓敏,宣红萍,孙敏霞,吴桂香。

  二、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以"保护幼儿为人生不受伤害"为原则。加强责任意识,杜绝体育活动事件的发生,在上级领导和园领导的统一领导下,明确责任,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排除隐患,全面落实工作责任制度,切实保证师幼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三、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以对师幼的高度负责,做好幼儿园的安全工作,居安思危,警钟长鸣,要充分认识到做好幼儿园体育活动事件工作,不能有任何侥幸心理,不能有丝毫松懈麻痹思想,确立"一保安全,二保稳定,协调发展"的工作原则。

  四、防范预案:

  1,要求老师确立安全第一的意识,把幼儿的活动安全放在首位。

  2,对园内的各类活动器械,大型玩具进行定期检测维护,发现问题即使修理,排除安全隐患。

  校园内的场地每天清扫,清除小石子等异物。

  温时节因地制宜,做好幼儿的防中暑工作。

  内活动场所保持干燥以防滑。

  五,应急体育活动事件预案:

  1,如有幼儿发生外伤,须在第一时间报告保健医生:王叶或朱秋红。并立即向园领导汇报情况。

  2,保健医生首先进行应急处理,如不能处理,马上打120 电话。

  3,如伤害严重,园领导,保健医生和班主任一起随救护车送医院救治。

  4,如在活动中有幼儿中暑,应立即将其安置在阴凉通风处,及时补水。

  5,及时通知幼儿家属。

  幼儿园防范户外活动意外事件事故处理预案

  1,户外活动前,要对活动场地,器械等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暂停或取消活动,及时报告,维修,张贴明显禁用标志,待安全隐患消除后方可进行活动。

  2,工作人员要坚守岗位,在活动中要在"保证幼儿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开展其他保教工作。

  3,活动要适合幼儿年龄特点,保教人员要参与幼儿轰动并进行知道。保持良好的秩序,尤其对好动,顽皮的幼儿和体弱儿注意和照顾,防止摔倒,跌伤,攻击,争夺玩具等现象的发生。

  4,时刻检查幼儿的穿着情况,冷加热脱,突厥幼儿肚脐眼在外,防止幼儿过度出汗,必要时背心塞毛巾等,防止诱发病情。

  5,户外活动中发生意外事故预案

  意外隐患及轻度外伤的处理:

  发现身体不适的幼儿:如呕吐,严重咳嗽,反常情况应带至保健室,由保健医生决定是否继续参加活动,或作其他处理。

  活动中,幼儿发生轻度外伤:表皮擦伤,鼻出血,关节扭伤等,应送保健室有保健医生处理。

  意外事故及较严重外伤的应急预案

  如发生伤口大出血多,骨折,昏迷甚至死亡,应由安全工作小组启动应急预案,分工如下:

  xx:向教育局,街道等上级报告。

  xxx:和当班老师一起,联系家长,做好善后工作。

  xxx:打120救护电话或准备车辆直接送幼儿去医院。

  xxxxxx:护理,观察受伤幼儿,将病情控制在最轻限度。

  xxxxxx:维持秩序,稳定事态,减少对幼儿园或社会的影响。

【学校体育活动事故应急预案】相关文章:

学校事故应急预案10-29

学校触电事故应急预案10-04

学校触电事故的应急预案12-18

学校事故应急预案(通用)10-29

学校安全事故应急预案04-20

学校火灾事故应急预案05-29

学校安全事故应急预案07-20

事故应急预案11-19

事故应急预案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