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孔子的一封信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书信吧,书信是一种应用文体,是人们普遍使用的一种交际工具。为了让您在写信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给孔子的一封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给孔子的一封信1
尊敬的孔子先生:
我是您的一个普通学生,相隔数千年后壮胆写信打扰您,不仅是为了向您致上崇敬的问候,而且有几个问题亟待您的指教。
您生于鲁国,游历于各诸侯之间,弟子三千,桃李天下,学富五车,经验丰富。您的儒家思想主张:“温、良、恭、俭、让”,前四个字让我心悦诚服,但“让”字让却不敢恭维。老子又作了一个与您如出一辙的论断:“我恒有三宝:一为勤,二为俭,三为不敢争天下先。”是吗?
我觉得凡事都不能太绝对了,做人行中庸一点,做事要视环境决定做人的标准,不能拘泥固执,该争的时候就争,该不让的时候就不要让,该表现的时候就得努力表现自己,扞卫自己。
在现实生活当中,更多的时候我们必须“不让”且要“争”。先生有所不知,当今社会日新月异,而不像你当年国泰民安,无论是经济抑或是军事,无论是社会文化还是人民道德,都可谓瞬息万变。地方性的区位联系,国家之间的合作、互利,国际互联网等迅速发展让人叹为观止。试问,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若安稳地依着祖宗的家产,对任何事物都是一个果断的“让”字,不参与,争取经济合作,不和别国在竞争中取得发展,那么历史又将推向何处呢?
孔子先生,您也许不知道,中华民族在19世纪遭受的是何等的苦难。《南京条约》、《马关条约》,一份份不平等条约摆在清政府面前,他们可是您的好子孙,“让”、“让”、“让”……于是在一片“让”声当中您的家当被典当一空,至今还有许多文物还在列强的博物馆中呀!然而,您的.子孙们又准备闭上眼睛休息了。
生灵涂炭,人民潦倒,便是如此“让”出来的。
还有一些令人赏心悦目的事要禀告先生您。1948年,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了强大的新中国。1997年,香港在邓小平的据理力争下回归了祖国怀抱。二年后,澳门又回归祖国。静心闻着紫荆花和荷花的香味时,我明白了要靠努力争取国家强大的真谛。
看着香港澳门上空飘扬着的五星红旗,想起国家领导人带领全国人民坚持党我正确路线,综合国力不断升高,国际地位不断提升。我们还能恪守您的一个“让”字吗?先生您说呢?请先生明察。
祝先生
身体健康、心想事成
给孔子的一封信2
尊敬的孔子先生:
您好!
很抱歉,如此冒昧地打扰您,但是,现在唯一愿意倾听我心声的人,就只有您了!
从小到大,您的事迹就如滔滔江水般向我涌来,又深深地烙在了我的心里。我未曾见过您,对您的音容笑貌,我一概不知。但是,我总爱朝着自己心中的方向,用小小的彩笔,勾勒出您的模样。您编撰的《孔子》,我已钻研了多次,但其中的精华,我却只消化了一些。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我早已耳熟能详。您说得对,自己所不想要的,为什么要强加在别人身上呢?当今社会上,这些做法屡见不鲜。记得我前些日子看到的一幕:一位中年妇女带着她的儿子走在街上。这位男孩看起来只有五、六岁,穿戴整洁,瘦小的肩膀上却压着一只沉甸甸的书包。“走快点啊!我给你报了奥数班,英语班,作文辅导班,书法班……”中年妇女推囔着小男孩。“为什么要给我报这么多补习班啊!我要玩,我要吃糖!”小男孩嘟起小嘴,朝着妇女大声喊叫。“你必须去!我好心好意给你报补习班,你还不去!有些人想学习都没机会,你妈我已经做得很好了!走,去上课!”“不要!”“走!”这一对母子的'争吵,引来了众人的注意。“看什么看,没见过管教孩子的!”中年妇女吼道,一把扯起小男孩,风风火火地走了……
我作为一个旁观者,不禁为这个小男孩感到悲哀。他还小啊,却要承担这么多!他的妈妈想让小男孩出人头地,这并没有错!但是,如果幸福是要这样才能换来,那就干脆不要!兴趣,是培养的,不能强求!
孔子先生,您看看现在,您所推崇的思想,哪里还能找到!在这个信息时代,每个人都为了一己私欲,不顾及他人感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现在,他们总有理由掩盖自己的错误。孔子先生,您来帮帮他们吧!
如果小草枯萎了,是不是还有重生的机会?如果翅膀断了,是不是还能再度起飞?如果心被自私占据了,是不是还有重见天日的机会?请您告诉我,也请您帮助我!
孔子先生,希望您能唤醒他们!相信,您的思想会是黎明的曙光,照亮整个夜空!
给孔子的一封信3
敬爱的孔爷爷:
您好!
我是一名生活在21世纪的中学生,这与您生活的鲁国时期虽相距千年之远,但我们的心却永远地连在了一起。
是您,将真理的鲜花洒满大地;是您,将光明的太阳抛向天空;是您,让“仁政”的思想深入人心;是您,让博学好礼成就了“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辉煌。然而,您的人生之路却布满了一丛丛荆棘,有心从政而不被重用,政治抱负难以施展,无奈周游列国,在兵荒马乱、君主怀疑中遗憾地过完了一生。
孔爷爷,您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可谓是桃李满园,对中国的文化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您知道吗?后人们把您的言行编撰成一本《论语》,这部书一直流传至今,颇有价值。“半部论语治天下”,这是赵普对您无价的赞扬,也表达了我心中对您的无限敬佩。您就是我生命中最耀眼的`那颗明星,是您点燃了我希望的火把,照亮了我黑暗的黎明!
“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学习就应如此,要学与思相结合,才能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曾经的我,总会为那几个平平的分数而发愁、苦恼,在苦苦思索之后,仍始终找不到原因。烦恼之际,抓起床头的一本《论语》,翻开几页。只有在这里,我才能抑制住心中的烦闷,渐渐地,似乎已经忘记了一切的不愉快,置身于孔子的世界中。“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这十二个字清晰地印在那已有些泛黄的纸上,它如同一泓清泉浇灌着我心中的烦闷,潺潺流水带走了这几日心中的不悦,令我豁然开朗。这时,我才明白,原来我只是一台学习的机器罢了,除了学习还是学习,而不会用大脑去思考、总结知识,这样即使再努力、再勤奋,也不会有事半功倍的成果。唉,您在千年之前都已悟出的道理,而我还在其中纠结着……如果不是您带给我的启示,也不知今日的我已身在何方?所以,我要谢谢您。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习不仅要学,吸收知识中的养分,还要问,询问难点,从而解决其中的疑惑。宋濂加冠之后,仍四处寻师,援疑质理,最终才华横溢,明太祖朱元璋赞许他为“开国文臣之首”;司马迁忍辱含垢,他又何尝不是在四处拜访、不耻下问之后,才创作出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呢?可是,如今的学子们别说不耻下问了,连“上问”的勇气也消失了些许,长叹一息,惭愧啊……您能否告诉我,如何才能真正地做到“问”呢?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当时间滴滴答答地从我身边流逝的时候,我多想紧紧握住时光的手啊,可这抓不着,摸不透的时光呵,静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又匆匆忙忙地离去,留下我一人面对寂寥空旷的宇宙黯然神伤;当春去秋来,花开花落的时候,我才感悟到时光的可贵,“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是您告诉我要珍惜时间,千万不能虚度光阴,白白地耗费青春啊!人生不可碌碌而无为之,唯有好好地把握时光,才能精彩地走完自己的一生。
孔爷爷,谢谢您给我一个又一个人生的启示,让我更有自信、更快乐地生活下去。在《论语》里,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您的喜、怒、哀、乐,踏着您的脚步、伴随着您的气息,我似乎在梦中看见了您那慈祥的背影。我一定会将您的仁爱传递下去的,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让我们用博爱的光芒照亮全世界!
祝:在天国生活得幸福、快乐。
您的学者:何佳杰
20xx年5月21日
给孔子的一封信4
尊敬的孔爷爷:
您好!
我是您千年后的一名学生,带着对您的敬仰、崇拜给您写了这封信。虽然我们之间相隔数千年,但是,您知道吗?您的仁爱思想、教育理念、民族精神如今已在我们这个时代遍地开花,影响和启发着一代又一代的人。看到这些您高兴吗?
初次与您相识是在您的《论语》中,当时我正处于学习的迷茫期,不知所措,而您的思想就像迷雾中一盏明灯指引了我前进的方向,像一股清泉滋润着我的心田。您的“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吾日三省吾身”让我受益匪浅,使我如同在青橄榄中咀嚼出丝丝清凉,知道了学习要有严谨的态度,感受到了读书的乐趣,增添了学习的`动力和信心;每当我讨厌学习控制不住自己时,您的“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让我自觉整理好思绪,以读书为乐;每当我遇到难题耻于向别人请教时,您的“不耻下问”“学而不厌”开导着我,鼓舞着我,使我及时寻到了学习的新途径;您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让我知道了如何选择良师、求学问,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不断完善自我;每当我与同学有矛盾时,您的“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让我拥有了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宽厚豁达的胸怀。
您不仅教会我学习,还教会我做人。我是一名90后的独生女孩,性格有些孤傲自负,生活中有时不太懂得关爱,也不太知道感恩,经常由于父母的管教和唠叨与父母争辩,有时竟然让他们留下了伤心的泪水,自从与您“结交”后让我知道了“百善孝为先”,更懂得了如何才是真正的孝道:“父母唯其疾之忧”,我们做子女的不应该让父母为自己的行为和品格担忧,更何况还担心我们的健康,即使是健康也要做到最大程度的关爱自己,珍爱生命,不让父母操心。在平常的生活中,经常会看到一些同学或大人为了某种利益互相伤害,此时我真想告诉他们您老人家教导的一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尊敬的孔爷爷,弟子虽然崇拜你很多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事方法,但对于您个人还有您当时的教育方式和评价方式,还知之甚少,因此斗胆向您请教几个问题您不介意吧:您是伟大的思想家,您在学生时代有叛逆心理吗?您有弟子三千,您当时是怎么评价您的弟子呢?是看中学习成绩还是看中他的品行呢?您是伟大的教育家,您是如何批评您的学生的?您是赞成“严师出高徒”还是赞成“不准体罚学生”呢?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尊敬的孔爷爷,虽然我们跨越千年,但时空的隧道让我们紧紧相连。您的闪光思想将照亮我们前进的航程,您的伟大智慧将指点着我们学习生活中的迷津;您的一言一行都是我们人生永远的课堂。期待您的教育思想、治学方法、为人之道为我们未来的现代教育导引出一个更加辉煌的未来!
此致
敬礼
您的一个“愚昧”学生
20xx年xx月xx日
给孔子的一封信5
尊敬的孔子:
你好,我是梅河口市第十中学的一名初一学生,我十分敬仰您的才华,可惜您老已先走一步,不过,您老的学问与对人生的看法早已深深烙在了我们心中,我最喜欢您的著作是《论语》。《论语》是一本儒家的经典著作,而它的作者又是儒家的创始人您——孔子。这本儒家经典主要告诉了我们应该怎样做好一名正人君子,而不是一位势利小人。‘‘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
这是我们上学期学的课文中,也是论语这本书中,我最欣赏的一句。它令君子了解了一生的责任:向仁的目标奋斗一生。我时常想,在孔子写着本书时,是怀着一种多么伟大、充满责任心的心情去写的呀!
通过老师的讲述我知道了,孔子最喜欢的学生是曾子,因为曾子也拥有着一份与孔子相同的君子的作风,并且才华横溢,所以十分受孔子器重,当然在《论语》中曾子的发言也有几条,并且条条是道,并不次于孔子。所以,我也十分想成为孔子的一名学生,受孔子的教育成为一个用宽宏的心去对待世界、用君子的眼光去看世界。虽以上都不太可能发生在我这个生长于二十一世纪的女孩身上,可是我通过学习并阅读孔子的作品,心中也有了好多作为君子应做的事,比如:宽容、稳重、忍让、崇高。
这些道理一直引导我做好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把每一件事都尽量做到完美。孔子,请您相信我将在您老人家的引导下,我在走向成功的`路上的脚印将更加的稳健。您老就是我心中的偶像,您的君子作风已是现在的年轻人没有的了,所以我尊敬您,我会学习您的作风,一步一脚印走向胜利!
祝:精神永存
20xx年5月20日
给孔子的一封信6
伟大的文圣:
常说人生如戏,我认为又何尝不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只是这些尝试不可倒带,定格,或重复,走过的路难再回首,可后生却对您略知一二,几千年前,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世事沧桑,朝代更迭,雨打时空,转瞬间三千年已离你而去,现在的这个民主和平社会,已于您所生活的那个礼崩乐坏的春秋末期大相径庭了,而您所忧虑的事情有些已发生。
子之所慎:齐,战,疾。
齐
对于每一顿斋饭,或许所有的现代人,都随心所欲,没人会注意太多礼节。
您尝言:“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时。”可是,现在人们忙于生计而四处奔波劳苦,对于每一顿饭,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细细品味,慢慢享用,有的人甚至是忙里偷闲,得过且过;对于肉类,人们也是想吃多少就吃多少,毫无约束,毫无节制。
您认为“雍也可使南面”。可是现在的许多家庭里面,均是年轻者坐北朝南,让年长者、父辈祖辈坐到了其它地方。其实,这也并不能说他们不孝顺,礼节差,只能说他们文化不够,不了解文化。而在我家,自始至终,都是我的父亲坐北朝南的。
战
战争是非正义的,是惨无人道的,它掷民于水深火热之中,使平民百姓民不聊生。
您尝言:“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这可能就是战争的导火线之一。
您四处宣扬和为贵,但在那个诸侯并起,群雄称霸的年代里,您所收获的成果微不足道。可是现在,各个国家都以独立,世界是一个大家庭,国家与国家之间,通过外交悔悟等手段,来避免武装冲突。
但是,仅在不到一百年前,世界便发生了两次大规模的战争,死伤了无数的平民和士兵。但是现在,战争已很少见了。
战争,是人类野心膨胀的一个最为恰当的表现罢了。而现在的人们也因大都知道“富与贵,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的'道理,才会使战争离人类愈来愈远,才会使独裁们离这个民主社会愈来愈远。
疾
对于疾病,我只想告诉您一个至少对您来讲惊天动地的消息——人可以医治并治愈一些疾病。
我记得,伯牛有疾,您无能为力,只好自牖执其手,唯因那时没有更精湛的医术和更深奥的科学,生怕自己也染上疾病,命丧黄泉,死于非命。
现在的人类平均寿龄已达到了古稀之年,但现在人类的疾病却是因人类自己不注意卫生,自作自受,自讨苦吃罢了。但是颇为乐观的是,人类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
三千年,文化科学虽不断发展和进步,可您的那些言行和思想却流芳百世,浩气长存,亘古不变,让后人传承和诵读。
您曾忧虑的,有很多现已不足为道了,而有的却已发生。这可能是人们的悟性与追求发生了一些变更罢了。
但无论怎样变更,我都坚信,在那金碧辉煌的栖居中,定会有人能在名利场上看清自己不断追求的心;一定会有人如同古人一样,借着东风将自己的灵魂荡涤得如初生般清澈,反璞纯真的情感,追寻本真的自我;也定会有人传承下去您的思想,传承下去这文化的精髓。
来自百世后的少年
给孔子的一封信7
孔爷爷:
您好!
您大概怎么也想不到,一千五百多年以后的今天,我,一个八年级的中学生会写这么一封信给您。我实在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因为太想向您叙述21世纪的现代生活世界了,我相信,如果您看到了这封信,一定会非常非常的开心与欣慰的!
一提教育,您可真是功不可没。您知道吗?您创办的私塾,我们现在把它叫做“学校”,它经过一代一代地“进化”,已经分成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大学”中还设有“硕士”﹑“博士”“博士后”样的皇冠学位呢!国家还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念书早就不在是穷人的梦想,人人都有了上学的机会。而且,我们学习的内容也不像你们那个时代那么枯燥乏味,我们的校园生活可是非常之丰富呢!
还有喔,孔爷爷,您肯定不会知道,您的学生和您的学生的学生根据您的言行编成了《论语》,我们七年级还学过其中的六则呢。我还知道您可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不过您推行的“仁”的思想在那个充满硝烟的战争年代根本行不通。可是如今,在我们这个和平时代的国度里,您的名讳已传遍大江南北,您的儒家思想被我们所推崇,每个人都有了“仁”,都拥有了“爱”……
不信,您听我慢慢的道来:
记得有一次,我在操场和同学们打排球(一种体育用具),一不小心用力过猛,将二楼教室的玻璃打碎了一块,可老师没有并没有狠狠的批评我,而是宽容的原谅我,只让我重买一块装上,难道这不是“仁”的体现?
还有一次,我坐公交车(一种代步工具)时,我把钱丢了,一位可爱的小妹妹捡了后将它归还了我,这种拾金不眛的“爱”的精神在现今社会已经屡见不鲜了。
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使得多少人流离失所,又使多少人失去了亲人和朋友!然而灾区的人们不是孤立无援,我们的国家总理□爷爷不顾余震的危险亲临现场指挥救援工作,许许多多的匿名捐款,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志愿者的抗震救灾……南方的冰灾,2011年的地震,灾区人民同样沐浴在大“爱”无疆的阳光里。
在高科技时代,没有您看不到,只有您想不到的。虽说现在的社会竞争的确很激烈,但这种美德早已融入我国人的`骨血中,篆刻在我们的脑海里,永远也抹不掉,剔除不了……我们乐于助人,我们尊老爱幼,我们健康成长,我们将优秀的传统传承下去,我们更崇尚孔爷爷您的“仁”的思想,“以人为本”也早已深入人心……
孔爷爷,其实您还非常的伟大呢!因为在全世界里有许多的学校以您的名字来命名,所以您的伟名不只在中国,在全世界的知名度也很高呢!
写到这,我突然想到:孔爷爷您这么老了,眼睛、耳朵肯定不好使,我给您捎副眼镜和助听器吧!还有,我写的不是文言文,不知您看不看得懂,我写的也不是繁体字,不知您认不认识……
啊,不知我这封信,您能收到吗?期待着您给我传来好消息。
给孔子的一封信8
敬爱的孔子
您好!
早就听说过你了,可就是太忙,没有时间给您写信。我对您充满了敬佩,因为您的学生把你平时所说的话都集中了起来,名曰《论语》,可见你真是一个学问很深的人。现在我们班都在学习《论语》,许多不明白的语句,同学们都在查找资料、翻阅书籍,想尽一切办法把不会的句子翻译出来,往往要费许多时间。在这我想替同学们提一点建议,就是希望您以后不要再用文言文了,现在都21世纪了,现在都流行白话文了!这样就不用同学们费功夫找翻译了。由于看不到你,所以请求您照张相给我。
最近学习了一篇课文:《陋室铭》,最让我难忘记得就是最后一句话:“孔子云,何陋之有。”看见你的品德是多么高尚。许多孩子就是被惯坏的,想要什么父母就给买什么,不知道勤俭节约。
其实我也挺喜欢《论语》的.,虽然还要费功夫找翻译,但是,每一句论语都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所以我支持您的学生多些这样的书,让我们的课外知识丰富起来,并学会做人。我应该向全国发表倡议,学习您这种勤俭节约的精神,要有高尚的品德。要建设文明、节约的社会。如果我说得对,就请给me回信,我的邮编是:751100.如果你要是想和我见面的话,我会通过QQ给你把我的地址发过去。
您的朋友:赵x
20xx年4月29日星期五
给孔子的一封信9
尊敬的孔子爷爷
您好!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不知孔子爷爷现在是在传授弟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还是在叹惜落花有意,流水无意。孔子爷爷,不如今天让我走进一属于您的大千世界,一探究竟吧!
孔子爷爷,您一生受人尊敬,被后人称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肯定留下不少的书吧!我印象最深的就要数《论语》了,《论语》就像黑暗中的一缕阳光,让我受益匪浅,《论语》就像一股潺潺的溪水,滑过心田,让我悟出了人生道理。就像您在《论语》中说道“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您说做人要灵敏,说话要慎重,做错事要改正。仅仅一句话,便勾起了我的回忆。
小学时我与同桌因为一个鸡毛蒜皮的小事而破口大骂不管谁对谁错,我们也都互不相让,之后谁也不搭理谁,结局就是两败俱伤,自从看了您的'《论语》,我才发现,当时我们的行为是多么可笑,如果当时我退一步,或她让步,我们都不会给自己留此遗憾。这一刹那,我又忽然想起“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此时此刻我终于明白了它的含义,其实我们也只不过是总结上一代或几代人的经验,才会“胜于蓝”。
孔子爷爷我知道您还编纂了几本书,比如《六经》《春秋》等,说到《春秋》这不禁让我想到,王安石曾说:“《春秋》是断烂朝报,可我却不这样认为,《春秋》虽记序不全,但其中却有您的心血与汗水,里面记载了古代一年中所发生的大事,这不是让我们更好的了解历史吗!不过我倒是觉得这是塞翁失马焉知祸福,因为别人说出了你的缺点,你可以寻根求源,将以改正呀!不像一些人,就如您在论语中说:“巧言令色,鲜矣仁。”其实从这些论语当中,就可以看出孔子爷爷您是一个仁义礼智信的人。
孔子爷爷,您的《论语》给了我太多的启示,每每读这本书时,仿佛就像我和爷爷您盘地而坐,谈论世间万物的美好与神奇。
孔子爷爷,您的儒家思想已流芳百世,它激励着我们,并将继续传承下去。
此致
敬礼
仰学后辈韩珊珊敬上
二〇xx年xx月xx日
给孔子的一封信10
尊敬的孔子先生:
您好!
当这封跨越了千百年风霜,受尽历代文化洗礼的书信到达您的手中时请您不必多虑,晚辈只是一届后生认识还很浅薄如有冒犯望您海涵,我是一名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与您相隔着比银河还远的距离。
岁月的长河浩浩荡荡,历史的舞台上匆匆出现了一个你曾一度照亮了一条梦想与智慧的道路孔丘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儒学一门耳熟能详的理论,您是每个人心里的大教育家大思想家,大文学家可我知道您一定是一位和蔼可亲的爷爷,你虽离我们远去可您的精神永远留在了我们的心中。在文化的大观园里,你是一朵绚丽的'奇葩,似荷花般高洁但不傲慢,似昙花般美丽有多一份久远。
当然我知道您缺少的不是赞美,而我的这封信跨越时光来到您的手中也不是为了奉承。您的思想主张没有因为时间消逝而褪色您曾撒下仁爱的种子依旧在我们的心中蓬勃成长,包含你思想的论语一书如一盏指路灯能让我们在黑暗中找回正确方向。如一杯香浓的咖啡让我们理解,细细品味人生百态才能感受到它的香甜。如一支支锋利的箭让我们懂得良药苦口利于病的道理,您的思想主张启迪着我们熏陶着我们,孔爷爷您的淳淳教导,让我如春风您的学而时习之,学而不厌让我深深懂得了学无止境的道理。读了温故而知新后让我感受到了读书的乐趣,学习的动力当我在控制不住自己时,您的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让我自觉的整理好思绪一头扎进书海。当我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候,您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如当头棒喝让我自觉制定好了学习的方法,您的一言一行都深深影响着我启迪着我所追寻的一切知识。
孔爷爷您是世人心中的大圣人,您知道你在生活中的思想主张对当今社会时多么重要么?正因为有了您当初的宽宏大量才有了今天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纽带,您的思想也深深教育过我,您的一言一话都是我们人生最好的课题。
孔爷爷您为了中国的文化做了很大的贡献,如果您现在看到这些后,您一定会感到很欣慰吧,我们会一如既往地学习您的思想。弘扬祖国文化,使我们中华民族的灵魂和精神万古常青!
此致
敬礼!
xxx
20xx年5月21日
给孔子的一封信11
尊敬的孔子爷爷:
您好!我是一名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与您隔着非常远的距离。您在我们心中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但我知道您也一定是一位和蔼可亲的爷爷,您虽然已经离我们远去,可您的思想主张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褪色。
当我还在牙牙学语的时候,“人之初,性本善……”在我的脑海里深深扎根,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在儒家学派的思想滋润下,它渐渐发芽,不断成长。
我最喜欢读的是《论语》,这本书如一盏指路明灯,能让我们在黑暗中寻找正确方向;如一杯香浓的咖啡,让我们慢慢品味人生百态,才能感受到它的香甜;如一支支锋利的箭,让我们懂得“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的道理。您的思想主张启迪着我们,熏陶着我们,让我们在挫折与磨难之中渐渐成熟……
您的“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让我深深懂得了学无止境的道理,“温故而知新”后,再一次让我感受到读书的乐趣,当我控制不住自己时,您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让我自觉地调整好思绪,一头扎进书海。当我成为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候,您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如当头棒般让我自觉制定好了学习方法……
此时此刻,我心中有种说不出的喜悦,好似远方飘来的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我应如何理解呢?
廉颇与蔺相如是当今家喻户晓的人物。蔺相如对廉颇的.无理、恶意诽谤,采取“恕”,才有了后来的“负荆请罪”。蔺相如如是优秀的,对于廉颇的“负荆请罪”,并没有对其有意刁难,而是原谅了他,这就是“恕”。
我还在思考“恕”可以终身奉行时,日本左翼分子的行为使我对“终身奉行”产生了怀疑。
在侵华战争中,日本军官在南京等地犯下的罪行:屠杀中国人,制造化学毒剂,这一切的一切,令数百万中国同胞非常恼怒,我们都以“恕”对待他们,希望友好相处。可是日本左翼分子却否认日本侵华,从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删去。我们还应该以“恕”去对待他们吗?
我想,不会。
孔爷爷,您教会了我很多!“三人行,必有我师”,让我学会了选择良师益友,“不耻下问”,让我攻克许多难题,“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让我学会了怎样做一个君子……
孔爷爷,我认为这些还不够,我要再接再厉,认真学习您的“仁”的精神及高贵的品质,争取做个为祖国争光的好学生!
此致
敬礼!
给孔子的一封信12
尊敬的孔爷爷
你好,你是我的骄傲。尊敬你 你好伟大您在别人的心里是神圣的大教育家、大思想家、大文学家,可我知道您一定是一位和蔼可亲的爷爷,你虽离我们远去,可您的精神永远留在了我们的心中。您的思想主张没有因为时间消逝而褪色,您曾撒下的“仁爱的种子”依旧在我们心中蓬勃生长。包含您思想的《论语》一书,如一盏指路明灯,能让我们在黑暗中找回正确方向;如一杯香浓的咖啡,让我们理解细细品味人生百态,才能感受到它的香甜;如一支支锋利的箭,让我们懂得“良药苦口利于病”的道理。您的思想主张启迪着我们,熏陶着我们……
孔爷爷,您知道吗?在我生活的这个时代,是一个充满竞争的时代,所以只有努力读书,才能为自己的未来铺上红地毯。而我读书却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所以成绩也一塌糊涂,看着同学个个都“节节高升”,而我却一落千丈,心中也似打翻了五味瓶,直到《论语》,走进我的生活,孔爷爷您的谆谆教导是我如沐春风,您的“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让我深深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温故而知新”后,让我感受到了读书的乐趣,学习的动力,当我在控制不住自己时,您的“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让我自觉的整理好思绪,一头扎进书海。当我成为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候,您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如当头棒喝,让我自觉制定了好的.学习方法……您的一言一行都深深影响着我、启迪着我所追寻的。
您教给我的何止这些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让我学会了选择朋友,“不耻下问”让我攻克更多难题,学习更上一层楼,“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让我学会了怎样做一个君子……孔爷爷,您的闪光思想照亮了您的子孙后代的茫茫路途,指引着他们的衣食住行,您的一言一语都是我们人生的课堂。孔爷爷,看到这些,您一定感到很欣慰吧。
此致
敬礼
纪伟健
给孔子的一封信13
给孔子的一封信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从诗经中的《国风》,到屈原的《离骚》,从老子到庄周,从古至今,无数的文学作品、无数的伟大学者,举不胜数。而我内心深处则认为您对中华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所以我只把您做我崇拜的偶像。因为,我佩服您的品质、叹服您的.沉稳、惊服您对人生的思考......,而这一切的一切,哪个不是人类进化史上所应具备的优良品质呢?
我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中知道您是一位谦虚的人,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获知您又是一位仁爱的人,从“人不知而不愠”中得知你更是一位高尚品德的人......
我要向您学习,譬如您的仁爱待人,有一次,班里一位同学把我的钢笔搞坏了,他不但不表示歉意,竟还和我争吵起来,当时我十分生气,但是我想起了您的话“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于是我就宽容对之,目睹事情经过的同学们都说我的品行好,这要全归功于您啊!
孔丘先生,您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更是我们中学生心目中永远崇拜的偶像和学习的榜样!
致以深深的敬意
给孔子的一封信14
尊敬的孔爷爷:
您好,我是一名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与您相隔着比银河还远的距离,您在别人的心理是神圣的大教育家,大家,大文学家,可我知道您是一位和蔼可亲的爷爷,你虽然离我们远去,可您的永远留在我们心中。您的主张没有因为时间消逝而褪色,您曾撤下的“仁爱的种子”依旧在我们心中蓬勃生长。包含您《论语》一书,如一盏指灯,能让我们在黑暗中找回正确方向;如一杯香浓的咖啡,让我们理解细细品味人生百态,才能感受到他的香甜;如一只只锋利的剑,让我们懂得“良药苦口利于病“的道理。您的主张启迪着我们,熏陶着我们……孔爷爷,您知道吗?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是一个充满竞争的时代,所以只有努力读书,才能为自己的未来铺上红地毯。而我读书却只是“三天打鱼,两天晒”,所以成绩也一塌糊涂,看着同学们个个都节节高升,而我却一落千丈,心中也似打翻的五味瓶,直到《论语》走进我的生活,孔爷爷您的淳淳教导是我如沐春风,您的“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让我深深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温故而知新”后,让我感受到了读书的'乐趣,学习的动力,当我控制不住自己时,您的“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让我自觉地好思绪,一头扎进书海。
让我成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候,您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如当头棒喝,让我自觉制定了好的学习方法……您的一言一行都深深影响着我,启迪着我所追寻的。孔爷爷,您是世上心中的“大圣人”,您知道你在生活中的主张对当今社会是多么重要啊!正因为有了你当初的宽宏大量,才有了今天人与人之间和谐的纽带,你的也曾深深教育过我。孔爷爷,看到这些,您一定感到很欣慰吧。
此致
敬礼
xx
xx年xx月xx日
给孔子的一封信15
尊敬的孔爷爷:
您好!我是一名中学生,由于您是我最崇拜的人,按捺不住心中想对你说的话,因此冒昧给您写这封信,希望与您共享我的心声。
您创立的儒家学派,提出的“仁”的思想,可以说是我国古代历史中最大进步思想之一。我认为不仅在您那个时代需要“仁”的思想,在如今我们这个时代同样需要这种思想。我想,假如我们这个时代每个人都有这种思想,那么我们的社会将会变得更加美好、和谐,不是吗?
我平常休闲时,总是喜欢把《论语》拿出来看。这里面记录大多数是您所说的话,有非常深刻地哲理性,使我受益匪浅。其中您所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使我懂得学习知识并时常复习它也是让自己快乐的事。以及“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使我懂得知识是用心去学习的,而不是外观因素促使你去学习的。还有“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使我想到“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这句名言警句,使我明白时间是极易流逝的,我应该好好珍惜时间,不浪费每一分每一秒。
孔爷爷,您知道您最让我崇拜的`地方在哪里吗?那就是你的道德品质。虽未与您亲自交流,接触过,但从《论语》记录你的话中,我领悟到你的品质。从“默而知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中,可以说明您是个谦虚,喜爱知识的人,并且也表现出您是一位好老师。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中,可以说明您不是一个不懂装懂贪图虚荣的人,而是一个诚实的人。
孔爷爷,由于晚生没有什么所谓的满腹经纶,只有这些自己内心想表达对你想说的只言片语,希望您能谅解。在此也非常感谢您,您所留下的那些话就像我人生中的航标,必会使我一生受用不尽。
【给孔子的一封信】相关文章:
给孔子的一封信08-14
给孔子的一封信[经典]02-25
给孔子爷爷的一封信04-06
(优选)给孔子的一封信09-04
写给孔子的一封信04-06
给孔子的一封信[热]05-01
给孔子的一封信【精】08-10
给孔子的一封信大全(15篇)02-02
给孔子的一封信锦集13篇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