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学习计划

时间:2022-07-01 17:28:16 学习计划 我要投稿

实用的学生学习计划集锦7篇

  时光飞逝,时间在慢慢推演,我们的工作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在工作中有更好的成长,来为今后的学习制定一份计划。相信大家又在为写计划犯愁了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生学习计划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实用的学生学习计划集锦7篇

学生学习计划 篇1

  时间一晃,9月就要过去了,进入大学也快一个月了,也将要迎来10月份,在9月份的学习没有达到我想要的效果,那么在接下来的10月份,我将要重新规划自己的学习,让自己10月里有更好的成绩。以下是我10月份的学习计划:

  一、晨起背英语

  大学了,英语是必学的科目,因此10月份里我每天都会尽量早起把英语背一背。大学的英语更加的重要了。高中毕业,经过一个暑假,英语也没有那么熟悉了。在9月份的时候学习英语都有些吃力,所以下一个月里英语的基础是必须要去巩固的。晨起背英语记忆也好很多,可以把单词和课文给读一读,背一背,这样之后的英语学习也就不会觉得很艰难,毕竟大学的英语于与高中的英语还是有很大的不一样的,所以基础是必须要搞扎实的。

  二、按时完成所有科目的作业

  大学的作业其实不多,经过9月份的学习,但是也恰恰是因为作业很少,所以很容易忘记还有作业要做,所以自己之前是有没有及时的完成作业的,结果就被老师扣学分了。因此在10月份一定要吸取这个教训,把当天老师布置给我的作业给完成了,不去拖作业,以免到后面又因为忘记而没有完成,这很影响后面的学习,也给老师一个不好的印象。下个月我会把每一个老师布置的作业在时间内全部完成,让各个科目的学习都能有所进步。

  三、多问多学,向他人学习

  现在才大一,学习的空间很大,也正是基础的阶段,因此我将会多问多学。遇到不懂的,就积极的问老师和同学,把不会的及时学会。大一的学习还比较基础简单,所以就更要积极的学习了,只有在大一把基础给学好了,那之后的学习才不会觉得很难。多问一些问题,才能积累很多经验。在大学,只有多向他人学习,才会有更多的进步,也才能收获很多的东西。

  我知道自己才刚进入到大学里,我还有很多很多不会的,但是我会制定好自己的每一步学习计划,让自己在大学里能收获很多。我明白求学路上还有很大的挑战和艰苦,但是我也相信自己可以把握好机会让自己在这所大学里有不一样的收获,未来也一定是精彩纷呈的,珍惜在大学学习的机会,让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

学生学习计划 篇2

  1、要背诵的古诗词数量庞大,面试中所考查的课外知识数不胜数

  20xx年开始,民校统一采用面试的形式,而面试形式多样——也许是古诗词背诵的突击,也许是传统文化常识的突击,也许是中国文学常识的突击,也许还是外国文学常识的突击……而数量如此庞大,跨度如此广阔的知识面,短时间不可能速成。而很多与文学有关的知识,需要学生提早接触相关名著,进行深一步的了解。

  2、课外阅读难度加大,篇幅加长,需要学生掌握的文学体裁增多

  民校考试取消,学生这一学年的课内成绩显得尤为重要。而课外阅读占的分数往往是15分以上。除了传统的记叙文阅读外,需要学生进一步了解说明文、议论文等文学体裁。此外,记叙文的阅读难度明显加大,不仅要求能理解文章的大意,还要求学生能够灵活辨别各种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部分难题还要求学生分析相关的人物形象、把握文章的中心含义。

  3、作文在试卷中所占的分数高达四十分,取材新颖、词句运用以及一些修辞手法的灵活运用会更得改卷老师的青睐。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阅读量越来越少,导致学生写作时的素材陈旧,甚至有学生同一个素材会从一年级写到六年级,千篇一律的素材会让改卷老师感到乏味。而利用暑假,引导学生阅读一些名著,不仅能拓宽学生的视野,还可以模仿一些优美的片段进行写作,训炼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学生学习计划 篇3

  一、日常工作计划

  1、为了及时了解各学班的学习情况,加强学系间的学习交流,将适时召开各班的学习委员会议,进行工作交流。

  2、组织同学参加校内外各类学习竞赛活动,定期开展内容丰富的学术活动,营造良好的学风和学术氛围。

  3、加强与各系的学生干部的联系,进行工作交流。

  4、协助教务办搞好系部的各项教学工作。

  5、定期召开部委员会议,不断提高本部门委员素质。这主要通过召开本部门例会的形式,大致2-3周一次,大家一起学习其他部门经验,总结本部门组织的各项活动,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6、学习部不仅检查早读情况,可以组织部门委员定期检查同学们的上课情况,还有晚自习情况,毕竟晚自习与上课效率远决定结果,虽说不能把同学管的太死,需要自觉,可是“重棍之下出秀才!”

  全校的学风检查是学习部的日常工作,首先建议重新制定一个考勤表格,规范各干事的考勤,让他们的考勤有据可依。

  1、早读:每组小组长在周二和周四早读前把表格发放到位,每日六点半前到教学楼516,签到,准备考勤,争取大一每个教室都考勤过,考勤结束考勤表交由小组长统计。缺到的考勤者要公开提出批评。

  2、上课:

  1)要求学习委员必须做好必要的准备,课前点

  点名,课上也要监督纪律,和老师一起管理班级纪律,表格书写规范,登记清楚,周四交到508,学习部委员辅助管理,学习部不定期抽查上课情况,一周结束将表交负责人统计,负责人交给学习部长。

  2)学生会的干事应积极配合学习部的工作,以此作为下届竞选的依据。

  3、晚自习:

  各干事负责考勤必须态度端正,严格要求,不询私舞弊,坚持原则,考勤组长在自习前拿到表格,考勤后交给统计人员,统计人员交给部长,具体同早自习。

  4、协助教务处老师及时记录同学们的上课缺勤情况,与各系经常交流,要把查课却到人员给予一定处置,(如对旷课的或早退的同学我们要及时地告知相应班级的班主任或辅导员,使其可以及时地处理。)以免大家有恃无恐,另外,督促同学们充分利用可利用的学习时间。

  二、关于CE3和CET4考试的工作。

  今年6月份是大部分在校同学的3级考试和4级时间,这学期学习部会组织英语讲座、学习报告等来唤起同学们为4级考试好好准备的热情,并介绍学习方法等方面的必备知识。

  三、组织多种主题的演讲比赛、辩论赛、论坛。比如促进英语学习的英语演讲比赛、促进同学们文学交流的文学论坛等。

  四、促进我院各系团结,能通过干事和各系学习部.

  充分了解同学学习上遇

  到的各种情况,努力发动广大同学为学习部开展工作提供帮助,会充分听取各方面的建议,尽可能多开展有利于学习的各项活动。

  五、积极配合系团委、学生会其他部门开展活动

  一、跨院系讲座

  与在学科知识上有重合的院系共同举办一些讲座,比如建筑系跟美术系,土木工程系与机械材料物理系等等,选好两个学科之间的切合点,可以同时调动两个院系的学生,这样活动的成功率就大大上升了。并且对提高同学们的知识面和学习兴趣有很好的作用。

  二、学术沙龙

  学术沙龙活动主要是以培养同学们的专业素养为目的。我们可以定期向同学们介绍一些专业最前沿的东西,可以以影片的形式,生动有趣而又不缺乏知识性。比如介绍台北101大楼,看贝聿铭先生的一些简介,或者解决结构问题上出现的一些新技术等等,相信同学们都应该很有兴趣。

  学术沙龙的另一方面是还可以举办一些展览,面向全校师生。比如我们结构设计大赛的优秀作品,建筑系的许多优秀建筑模型,这也是让全校师生了解我们的一个重要窗口。举办院内乃至全校的辩论大赛,这是我们建筑学院的强项,希望可以继续发扬广大。

学生学习计划 篇4

  一、部门建设

  1、干部纳新

  干部纳新,扩大组织,为新学期,新思想注入新血液

  2、活动开展

  大胆创新,在活动策划中创造性工作,开展有乐趣、有意义的活动,创建和谐校园文化。

  3、内部制度

  (1)我部例会、非例会与开展的活动原则上不得请假,若有特殊情况必须履行请假手续使用请假条。

  (2)请假原因必须写明确,并做好善后工作。

  (3)不能随便代请假,如果紧急情况不能及时请假,必须事先口头或电话通知学习部长说明原由,事后一天内补办请假手续。

  4、部门间的交流

  鼓励部门新成员与其他部门成员交往,及时了解其他部门信息,把工作状态由原来的被动转为主动,协助其他部门工作的完成,以更好的起到团体作用。

  二、关于本学期活动的规划

  1、九月份--干部纳新

  目的:为了增添部门的新生力量,提高我校团委的工作效率,充分发挥组织的职能和作用,更好为同学服务,通过纳新,让我们的部门队伍更加强大。更好的.完成老师的工作要求和学习部的工作,丰富新同学的校园文化生活,进一步加强团委、学生会队伍建设,为团委、学生会注入一股新鲜血液,为新生创造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2、十月份至十一月份举办校团委内部辩论赛

  13级新干部刚进之初,为活跃文化氛围﹑彰显管校团委特色,我部举办了“校团委学生会辩论赛”,活动分为初赛﹑复赛和决赛计划一个月的第比赛时间。进入复赛与决赛的培训。在新干部辩论赛初赛中选出前16名辩手。随后,邀请历届优秀辩手对16位辩手各种形式的培训,复赛后选出八名辩手进行培训,同时进行决赛,决出冠军队伍已经辩手。并且组成一支辩论组由历年优秀辩手进行培训,代表校团委学生会参加第二届友谊杯辩论赛。

  3、十二月份--校园开心辞典

  为引导广大学生博览群书、培养“好读书,读好书”良好习惯的同时使其学会感悟历史、体验社会、了解社会,同时拓展思维、放飞梦想、憧憬未来,进而推动校园整体学风的建设和发展。比赛分四个环节:

  1.“眼疾手快”:确定选手的出场顺序。

  2“开心一对一”:选手们要回答6道题,满分是120分,答题过程中可以选择一次求助,倘若6道题全部正确,选手可以获得一份小礼品,如果6题中有答错的,礼品就将由选手送给现场观众。

  3.“巅峰对决”:选手们抢答主办方设置的20道题,每道10分,答对加10分,答错扣5分,最后通过比较选手的得分来确定本场比赛的最终赢家。获胜者将获得主办方送出的精美图书一本。

学生学习计划 篇5

  每个新学期开始的时候,大多数孩子都会制定一个学习计划。不管是班主任老师要求或者建议,还是学生自己热血沸腾,学生的计划往往指定的很“不错”,每天早晨几点起床,每个科目学习多少时间,计划把那些科目花更多的时间学好,如此等等。

  不过问题是,过了一个多月,很多学生就已经忘记了曾经制定过学习计划这回事情了。重新回到了以前的上学校听课,回家就做布置的得作业,有空闲就玩一会的状态。通过对大量学生的谈话和调查,我们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导致了学生很难去完成自己的学习计划。

  最主要和明显的原因就是,学生反映作业占据的时间太多,往往是回到家以后做完作业,就要到睡觉的时间了。偶尔一次作业比较少的时候,就想休息一下。没有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

  第二个原因就是,大多数学生,制定计划的时候重点都放在了时间安排上,比如作息时间,某些科目的时间安排。这些计划的执行,本身就要求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比较多,而这和我们的现状是有冲突的。

  第三个原因就是,学生觉得制定计划没有用。学生发现计划执行不了,只是增加了自己的紧张感。慢慢就会形成计划无用的想法。

  有没有计划制定的比较成功,而且对学生学习切实起了帮助的成功例子呢?

  我见过一个计划执行的比较好的学生,他说自己的计划七的作用就非常大。他的计划就很有特点。一是没有给具体的学科安排时间。二是计划中间将自己的空余时间做了规划,中间明确的给预习、错题分析、整理笔记、课外书划定了不同的时间。三是他的计划是一张大表,中间的活动以星期为单位开展。

  他解释说其中的原因:计划最重要的内容就是给自己的学习规划一个好的流程,我的计划,主要就集中在把必要的几个步骤做好,预习和整理笔记,以及错题分析,老师不会专门给时间,都要靠自己,这部分实际是非常重要的。做好了这些步骤以后,解题的效率就高很多,从练习中间把时间节省下来了。计划制定,要围绕学习的任务,每个星期,总结一次,发现掌握不牢固的知识点,要学的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这就是任务。找准这些,学习就非常针对了,别人在稀里糊涂练习的时候,我总能够练习那些最重要的部分。

学生学习计划 篇6

  一、初一学习如何计划:初中的学习规律。

  初一不分上下,初二两极分化,初三天上地下。好学生初一的目标是:每次考试应在(百分制)数:98-100,外:95-98,语:88-94。

  二、初一学习如何计划:初一学习谨记要点。

  中考是考基础的,要求绝对不能偏科。到了初二以后就能看出,排名靠前的都是各科均恒的。真诚提醒初一的学生及家长,绝对不能偏科。

  三、初一学习如何计划:科学学习计划定制要领。

  第一:要自信。很多的科学研究都证明,人的潜力是很大的,但大多数人并没有有效地开发这种潜力,这其中,人的自信力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无论何时何地,你做任何事情,有了这种自信力,你就有了一种必胜的信念,而且能使你很快就摆脱失败的阴影。相反,一个人如果失掉了自信,那他就会一事无成,而且很容易陷入永远的自卑之中。

  第二:有科学的学习方法就可以在学习上做到事半功倍。

  提高效率方面:有学习环节,学习态度、 学习方法。你只要从现在把学习转变了,学牢了,当然就简单了,成绩就会提高。每个人的基础不同,学习态度也不同,所以要采用的方法也就不同。要把学习学好就得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要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方法。就可以取得进步。学习的方法应该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第三:考试关键是自己对学科的掌握情况。基础学科占60%,中档题主要考技能应用占25%,高档题占15%主要是综合能力、应用能力的考查,主要是区分高层学生。考试大家都紧张,其实不用害怕,不要紧张。

  第四:初一最重要是不要太紧张。只要把分数看开点就可以了,否则太过于紧张的心情,是无法进行复习的。

  初中考试复习方法:

  1.全面复习的基础知识。

  2.详细分析存在的问题,做好查缺补漏的复习。

  3.分版块复习。做到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4.专题复习。综合能力的培养,拓展自己的应用能力。

  初中与小学的学习差异

  小学和初中的差异主要有三方面,首先是外在环境的差异。由于客观因素影响,造成小学、初中老师在思维方式、教学方法、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进入初中后,无论是老师、学校环境、学校管理、校园文化、老师的习惯和要求等等都和小学阶段存在一些差异,因此学生肯定有不适应的情况出现。”

  其次,小学和初中教学方面也存在很大差异。初中课堂学习容量比较大,而且教师不会像小学阶段那样再手把手地教导,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两个阶段的课堂结构也不同,这也导致课堂教学中各个环节安排会有大的不同。

  再者,试题结构存在的差异也很明显。“小学考试一个班很多人可能都会考90分以上,考100分也会相当容易,但到了初中,会发现很少有学生考满分,七八十分者居多,甚至有些学生会考试不及格。在这种前提下,家长会有些不适应,可能会埋怨老师教得不好或者孩子不好好学。但要了解其实这是因为小学和初中试卷结构、命题要求存在差异。”以数学试卷为例,小学数学选择题选项有三个,初中则有四个,小学小题很多,有的题目分值零点几分,即使错几道题,可能不会很大程度影响分数,但在初中,题目数量会减少,错一道题可能就会失很多分。

  “在初中阶段学生的差异也会更加明显。”小学阶段一般都是就近入学,一个年级学生的差异不是很明显,但到了初一,一些家长会把孩子转入不同的学校,还会上大量补习班,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大了不用再严格管理,种种因素会使得学生在这一阶段出现差异。

  此外,中学阶段在行为守则方面对学生的要求相对小学阶段也更加严格,“比如身着奇装异服、打架、不正当交往等这些行为可能在小学阶段不太会发生,因此小学阶段在管理规定方面,没有像中学这么严厉。”

  那么,该如何尽快适应初中生活呢?首先家长和学生要提前了解初中阶段和小学阶段的差异,并且了解和适应学校的管理规定。“如果家长知道了命题要求和试卷结构的不同,当知道孩子考了八十多分时,就不应该大惊小怪。不要埋怨孩子,让他们感觉到压力。”

  其次,家长要主动和学校保持联系,关注学生在学校的情况,“家长误以为孩子到了初中,自己就可以脱身,还是要紧盯其学习,并且注意学校的要求。如果家长撒手不管,可能也会导致孩子的不适应,有些孩子在学习上会松懈下来。”

学生学习计划 篇7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小学,使学生学好数学,培养起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们深刻体会到,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当前的学习,而且对今后的学习乃至工作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对学生不仅要“教”,而且要“导”,不仅要教数学知识,而且要教如何学数学知识。下面就谈谈在教学基础知识的同时,如何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教学生会听课,养成

  积极动脑的习惯

  每接一个新班,首先要着手培养学生积极动脑,认真听讲的习惯。教学生四会:会听、会看、会想、会说。

  会听:听要入耳,如果听而不闻,等于没听。学生听讲时要边听边想边记忆,抓住要点。不仅要认真听老师的讲解,还要认真听同学们的发言,并能听出别人发言中的问题。为了考查和训练学生“听”的能力,可以组织如下练习:(1)教师口述题目,学生直接写出得数;(2)教师口述应用题,学生写出或说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等。这类练习,可以训练学生集中注意力,边听边想边记,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有意识记忆能力。

  会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观察习惯。首先要给学生观察权,不要以教师好心的“讲”取代学生的“看”。凡学生通过自己看、想,就能掌握的东西,教师一定不讲或少讲。会看,首先是肯注意看,教学中要提供充分的观察材料吸引学生看。教师的板书、演示等要准确,鲜明,能引起学生观察的兴趣。由教师带领观察到只给“观察提示”的半独立观察,到完全独立观察,使学生逐步掌握通过观察比较,做出判断,发现规律的观察方法。在课堂练习中要多设计一些能引起观察兴趣旨在训练观察能力的题目。如在学完“分数的初步认识”以后,可以设计如下一些练习(见图71):观察,阴影部分各占整体的几分之几?

  又如在学完“数的整除”后可安排这样的练习:

  观察下列各组数,请找出不同类的数,并说明理由。

  (2)0、1.2、3、13、5、27。(1.2不是整数)

  (3)10、8、44、56、65、12。(65不是偶数)

  (4)33、39、12、21、49、57。(12不是奇数,49不是3的倍数)

  再如学完“分数和小数的互化”后可进行这类练习:寻规律,填空。

  使学生学会运用已掌握的概念进行观察比较,作出判断,在观察中发展智力,逐步养成细心观察的习惯。

  会想:会想,首先要肯想。课堂上要学生肯动脑子想问题,除了靠教师教学的启发性外,还要靠“促”,促使他动脑子。要求学生,老师每发一问,人人都要立即思考,准备回答。如果不会答,也要把问题重述一遍并说出自己是怎么想的,想到哪儿不会了。告诉学生这也是一种回答。坚持这样做,可以提高提问的教学效率。因为全班学生毫无例外人人都得积极动脑思考,会与不会都有的可想。提问时可让可能不会答的优先做答,再请会答的针对前者的疑问做答。这样,教师既可以了解后进生是不是在思考,思维的障碍是什么,又可提高一般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得到锻炼。提问后教师要及时评价,对回答好的,敢于发言的要给予鼓励。

  会说:听、看、想,要通过“说”这一点来突破。语言是思维的结果,要说就得去想。课堂上抓住要学生尽量多说这一环,就能促进学生多想;要会想,想得出,想得好,就得认真听,细心看。抓了会说,就能促进其它三会。因此要十分重视学生口答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数学课上训练说,可采用以下这些做法。

  第一,训练学生大声发言。接班第一节课师生相互介绍,训练说话就开始了。要求每个学生起立,大声说我叫×××,上学期期末考试得多少分,再用一两句话说说新学年自己学好数学的打算。教师从中发现说得好的,当即表扬:“××同学发言,姿势端正,态度自然,语句完整,语言简炼明确,特别是声音宏亮:很精神!”。通过表扬树立榜样,使学生明确要求。此后,每节课都结合检查复习,基本训练等教学环节进行训练。要求学生大声回答问题,每个人都要通过“发言声音合格”的达标验收。

  第二,让学生习惯于“说想法”。所谓说想法就是说思路,说思维的过程。课上要给每个学生说自己想法的机会,可以个人独自小声说,同位之间练习说,四人小组互相说,等等。通过说,学习思维方法。长此训练,学生就会习惯于说想法。如,一次要学生回答填空问题:“两个连续偶数的和是82,这两个偶数分别是( )和( )”在解答时,一位同学说:这两个偶数是40和42。我是这样想的,因为相邻的两个偶数相差2,也就是说,这两个偶数和是82,差是2。82减去2的差除以2等于40,40是较小的偶数;40加2等于42,42是较大的偶数。所以这两个连续偶数是40和42。第二位同学回答时说:我是用两个偶数相加凑出来的,我想这两个偶数都应该接近82的一半,所以一个偶数是40,那么另一个偶数就是42。第三位同学说:我想,根据两个偶数的和82,可以求出这两个偶数的平均数是41,41是奇数,因为相邻的两个自然数相差1,那么和41相邻的两个偶数,一个是41减1等于40,另一个是41加1等于42,40和42是连续的两个偶数。学生说得有根有据,有条有理。显然,说想法的过程就是训练逻辑思维能力的过程。通过说想法,培养了学生语言的条理性和思维的逻辑性。

  第三,训练学生使用数学语言。教学中要帮助学生理解课本上关于概念、法则的用语,要求学生用数学用语,简明、准确的语言,完整地回答问题。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判断后,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概括出定义、法则或公式。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这样做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教师能及时获得反馈信息,考查学生理解的程度,以便在学生叙述中纠正他用语的错误,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完后,还要统一到课本语言上来。如要学生总结关于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学生在叙述时常常丢掉“平均”两字,这时可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小黑板,上面画着几个圆,其中一个圆平均分成2份,另外的圆各分成不等的2份。引导学生观察相同点与不同点,使学生认识到“分成若干份”与“平均分成若干份”的不同。然后让说错的同学重新叙述。这样,学生不仅理解了定义(法则)本身,又能理解表述这一定义(法则)的书面语言,而且自己还能准确地讲述出来。学生在组织语言的过程中,思维的条理性,准确性得到了操练。

  第四,给后进生发言权。培养学生积极动脑回答问题的习惯,难点在于训练后进生。后进生上课一般表现为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因为他不善于观察,不会听讲,不会思考。因此对后进生更要设法使他学会动脑子,这就要给后进生发言权。后进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心虚,声音小,若说错,遭同学嬉笑,下次就更不敢举手发言了。不说也就不想,不动脑子。所以辅导后进生学会动脑子,就要设法使后进生开口,敢讲话,会回答问题。例如,接班后的前几节课可以作为争取后进生的重点课来上。课前就把检查复习的题目先告诉后进生,并具体教他们如何回答。由于后进生先学一步,心中有底,上课时就敢于举手发言,回答时也声音宏亮。稍有进步,就抓住时机给予表扬。后进生逐渐练大了胆,再逐渐加大难度。后进生尝到了甜头,有了自信心,说的积极性就高了。后进生也能积极动脑回答问题,也可促进中等生,优等生。说,促进了想,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

  上述训练可以通过课堂教学的口算练习,板演回讲,总结定义,回答提问,小组讨论,争论问题等形式进行

  二、教学生会思考,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生会思考,首先要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能创造条件并能激发学生思考。要让学生在对数学材料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推理判断的过程中,掌握思考方法。思考的方法,单凭认真听“讲”是听不来的。思考的方法是要靠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来领悟。只有学生不断地体尝到思考的乐趣,才能逐渐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现以教学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为例说明如何使学生在学习算理算法的过程中,学习思考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第一,激发思考的欲望,明确思考的目标。

  “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里,为什么要至少包含它们公有的质因数,还要包含它们各自独有的质因数?”这是这部分教材的难点,也是学生理解算法的关键。疑问是发现的钥匙,思考的动力。我把这一难题作为自学思考题交给学生。面对这一问题,许多学生不禁会想:“是啊,到底为什么呢?急于寻“根”找“据”思维积极活跃起来。这一问题不仅激起了思考的欲望,而且成了大家集中思考的目标。

  第二,提供适量的思考依据。

  由于课本、(四省市教材第10册第41页)没有直接回答上述问题的讲述,所以不能让学生面对这一问题“硬”想,应提供一些资料,给以提示。如:

  思考题为什么18和30的最小公倍数里,至少要有它们公有的质因数,还要有它们各自独有的质因数?

  提示

  (1)18的倍数中,至少要包含哪几个质因数?30的倍数中,至少要包含哪几个质因数?

  (2)18和30的公倍数里,必须包含哪些质因数?(请试算一下,有何发现?)

  参考资料

  18=2×3×3 30=2×3×5

  36=2×3×3×2

  54=2×3×3×3 60=2×3×5×2

  72=2×3×3×2×2

  90=2×3×3×5 90=2×3×5×3

  第三,要留有充裕的思考时间。

  如果思考时间太短,多数学生还没有“想出来”甚至后进生还没有“想进去”,就让思维敏捷的同学发表意见,势必会挫伤多数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为使全班每个学生都进入思考之中,必须留有充裕的思考时间。经过五、六分钟的独立思考,试算练习,许多学生有所发现,神情兴奋,跃跃欲试,产生了“说想法”的要求。

  第四,及时组织多项交流。

  为了满足学生想“说”的要求,及时组织了小组议论和全班讨论。在讨论中,同学们逐步明确了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既要“公”又要“小”,并研究了怎样才能保证这两点。如有的同学说:“在18和30的最小公倍数里,如果只要18和30公有的质因数2和3,那么相乘的积是6,6是18和30的最大公约数而不是公倍数。”有的同学讲:“18和30的最小公倍数里,不但要包含它们公有的质因数2和3,而且要包含18独有的质因数3和30独有的质因数5,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是18和30的公倍数”。又有人补充说:“18的质因数里有一个2,30的质因数里也有一个2,18的质因数里有一个3,30的质因数里也有一个3,而在它们的最小公倍数里只能要一个2,一个3,这样才能保证是18和30的最小公倍数。”同学们热情高,发言涌跃,相互补充、纠正。许多人还能运用老师提供的资料作为自己的论据。由于这算理、算法不是听老师讲出来的,而是由他们自己想出来的,许多人流露出喜悦的神情。

  在独立思考之后要及时组织议论、讨论、争论等多项交流活动,让学生在交流中,表现自我,交换思考所得,体尝独立思考的乐趣。

  只有独立思考才能产生见解。有见解就有交流的愿望,有交流又可激起新的思考。在交流中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得到训练,思考能力随之提高。学生有了思考的兴趣,就会逐渐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三、教学生会阅读,养成

  自己学习的习惯

  课本是无声的教师,是学生获得系统知识的主要来源。因此,要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本,坚持课前阅读,课内阅读,课后阅读,养成预习和复习的自学习惯。

  课前阅读,就是课前预习课本。要求学生每天完成家庭作业后要翻开课本,看看第二天要学的内容。特别是每一单元,每一小节的开头新课,阅读时要标出疑问,以便在老师讲课时,带着问题有重点地听课。有时也可由教师提出能引起兴趣的题目,引导学生自己找书去读。如在讲完“差倍”应用题的基本例题后,提出“差都有哪些表述方法,看谁找得多”的题目,要求学生课外完成。同学们起初是自己想,后来就到课本习题中去找,也有到处翻看课外书及习题集的。第二天讨论,有的同学一人就归纳出六种“差”的不同提法:甲比乙多几,乙比甲少几,甲减少几等于乙,乙加几等于甲,甲给乙若干后,甲、乙相等,甲减去15,乙加上3,两数相等。在这样预习的基础上再学较复杂的差倍应用题,学生学起来很轻松。这样的预习可把学生的兴趣引向课外,广泛地阅读、主动地学习。

  课内阅读,就是课内学习课本。课上在教师指导下有要求有检查地阅读数学课本,是教给学生自学方法,培养自学能力的主要途径。

  数学课本,没有故事情节,吸引力小,可读性差。如果只是一般地要求阅读,必然会出现“读不进去”,“看不出(什么东西)来”的现象,因此阅读课本一定要有要求,有指导。

  开始可由教师带领学生阅读,具体地指导学生如何抓住课本中每一小节的主要内容和重点,怎样理解数学概念,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对于一些关键性的字、词、句要进行圈点划批,咬文嚼字,正确理解数学语言,掌握数学概念。

  指导阅读,要根据教材内容,选择不同的方法。有的教材内容,学生不易看出重点,可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看书,寻找答案,弄清算理,掌握法则。有的教材内容,学生已有一定知识基础,可由学生先做尝试性练习,再与课本对照、印证,加深理解。有的教材内容,学生能独立看懂,就放手让学生自己看书,然后组织交流所得,进一步消化理解。

  课后阅读,就是课后复习课本。要指导学生养成做作业前先复习课本的习惯。要求学生每天做家庭作业前先看课本,看老师当天讲的部分书上是怎么写的,想想老师是怎么讲的,做题时要注意什么,然后再做题。

  要指导学生养成边看课本边整理所学知识的习惯。每学完一个单元,教师可不留作业,由学生自己复习课本,整理已学知识,归类、编号,练习写简短的复习提纲或笔记。每隔一段时间,选择优秀笔记组织传阅,进行评议,以调动“自己学”的积极性。

  四、教学生会审题,养成

  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关键。学生在解题中出现的许多错误,往往并非是缺少必要的知识,而是缺乏必要的审题习惯和审题技能。要提高作业正确率,必须下功夫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看清题目要求再解题的习惯。每教一新课例题,教师都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坚持不懈地引导学生练审题,在学新课的同时学会审题方法,养成审题习惯。

  解题时要认真书写,教学生解题时要书写整洁,格式规范。算草要象正式答案一样,一律写在作业本上,做到算草不草,竖式排列有序,使学生养成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解题时还要边做边验。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学会验算,养成解题时必有验算的习惯。验算首先是验算理,验方法,其次是验计算。提倡边算边查边验,一步一“回头”,争取一次做对,防止无效劳动。

  引导学生解题时要自觉地灵活运用已学知识,使其形成这样的习惯:解四则式题,不管是否要求简算,只要有一步能简算就简算,并画出标记,注明依据,解多步应用题,一般至少用两种方法,并从中选出最佳方法,注上标记。

  培养学生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主要靠课内教学的指导和训练。家庭作业题要认真设计,数量要少,质量要好,解题的要求要高。由于题量少,学生不感到负担,就乐于开动脑筋认真完成。这样安排作业,学生负担轻,积极性高,不有利于良好习惯的形成,而且有利于思维能力的提高。

  五、教学生会改错题,养成

  自我评价的习惯

  能对自己的学习作出评价,是一种高水平的学习。善于从错误中学习也是一种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判断正误,自我检验自我评价的习惯和能力。如口算的家庭作业,可由教师指定范围和数量,由学生自己选题,自己计时,自己口算,自己用笔算检查订正。指导学生对自己作业中的错题分析并登记错因,认真改错,是培养学生自我检验和自我评价能力,提高作业正确率的有效方式。每学完一个单元,学生可根据错题情况评价自己该单元学习的成绩和问题,确定自己复习的重点。要求学生做题时认真仔细,独立完成,不依赖别人,不弄虚作假,做错了也要错个明白,学会真本事。但老师批改后,找错题原因,改错时可以互相研究,这样促使同学们课下互相研究,养成求甚解和对自己工作负责任的习惯。再做题时就细心多了,错题率大大降低。

  总之,学习的能力和学习的习惯只能在学习中形成和发展。因此教师要更新观念,积极进行教学改革。选取最能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在教学基础知识的过程中教学习和思考的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持之以恒,使学生不但学会(知识)而且会学(知识)做学习的主人。

【实用的学生学习计划集锦7篇】相关文章:

实用的学习计划集锦7篇04-28

实用的学生寒假学习计划3篇04-11

实用的暑假学生学习计划4篇04-05

实用的学习计划模板集锦9篇05-23

实用的暑假学习计划集锦九篇05-15

实用的暑假学习计划集锦8篇04-03

【实用】小学学生学习计划4篇06-06

【实用】学生学习计划模板汇总7篇06-02

【实用】学生学习计划汇编七篇05-17

【实用】小学生学习计划三篇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