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红色足迹心得体会

时间:2024-11-02 09:22:06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寻访红色足迹心得体会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写心得体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样就可以通过不断总结,丰富我们的思想。相信许多人会觉得心得体会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寻访红色足迹心得体会,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寻访红色足迹心得体会

寻访红色足迹心得体会1

  我们在这个和平时代幸福的生活。是老一代革命前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听爷爷奶奶讲他们以前的艰苦岁月。野菜、玉米、红薯是他们的主食,玉米粥是他们的饮料,大白菜则是他们的佳肴。听起来确实艰苦,但他们的上一代却更让我们敬佩,那就是革命前辈老红军。顺着历史的大潮,我们寻找这红色的足迹。在我们山东有这么一个革命老区。今天我们怀着敬佩的心情走进沂蒙山区,追寻红嫂的足迹,聆听那感人的故事。

  走进常山庄村的中国红嫂革命纪念馆,一尊年轻妇女一手搀扶着伤员,一手掀开衣角用乳汁救护的铜像,深深的震撼着我们。这儿保留了沂蒙山区的抗战古村风貌,房子和墙都是用石头砌成,有些房子有一百年的历史了。馆内以红色为主,以文字、图片、荧屏、雕塑和实物相结合,详细了介绍发生在这里的革命故事。看着照片中一位位看似平凡、慈祥的老奶奶,听着她们的故事却让我们肃然起敬。她们除了有明德英、王换于、李桂芳、胡玉萍四个的代表外,还有一大批红嫂典型。有智闯虎穴的刘玉梅、有卖女拥军的方兰亭等等。她们送子参军、送夫支前、缝军衣、做军鞋、送军粮、舍生忘死救伤员,不遗余力抚养革命后代。她们的那几句,“最后一口粮,做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衣。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听着就让我们潸然泪下。

  她们虽然平凡普通,却干了出一件伟大的事情,尽管她们大字不识一个,但她们心中有个信念,那就是为革命出一把力,让全中国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就是有这么一群红嫂的支持,才让我们的战士们在战场上英勇的不屈不挠的'和敌人厮杀。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才有了我们的今天。

  我们现在的和平安宁的生活,是革命前辈们用鲜血和汗水换来的。我们的国家也慢慢的强盛起来了。我们作为党的阳光下哺育的花朵,我们应该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精神。在当今的和平年代,舍身救人的事迹也是红色精神。我们小学生应该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将来能够肩负起建设新中国的重任。让我们的祖国更繁荣富强,不辜负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换来今天。

寻访红色足迹心得体会2

  五星红旗是火红的,国徽是火红的,祖国人的鲜血是火红的,祖国人的心是火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龙的象征,是红色的象征。在这疆土上,红军战士的足迹深深的印在那曾经被蹂躏过的土地上,二万五千里长征,千千万万个足迹,牵连着龙族亿万人的心,终将被历史铭记。

  从南京纪念馆走过,会看到历史的凝重,会发现野蛮的残忍,会领悟南京的伤痕。也许你没经历过,但历史牢牢为你记着,那场满城风雨的大屠杀。

  这是一座类似灰色金字塔的建筑,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雕像,刻的是一位衣服破烂的妇女抱着奄奄一息的孩子,仰天长啸,像在抗议命运的不公。几个黑字重重地写在灰色的大理石墙壁上:遇难同胞300000。数字大得让人震惊,标的很粗,但是感觉却会万分清晰,谁会知道它的下面到底藏着多少凄惨无辜的灵魂。你们看一面面雪白的墙壁上,那些触目惊心的画面,受伤的老人,逃跑的孩童,受的女孩子们,被捆绑着的人们,失去父母嗷嗷待哺的婴儿,还有燃烧着熊熊烈火的南京城……都清晰地从照片中走出来。他们的档案,严严实实铺满馆内的墙壁,拧巴在一起。

  我更不能忘记红军。因为旧中国的解放,就是靠他们打下来的;因为新中国的诞生,就是靠他们用鲜血换来的。中国革命的道路总是漫长的。共产党人经历了二万五千里的行军,战斗,他们挨饿,受冻,他们穿越了地球上最险峻的峰峦沟壑和荒无人烟的广阔地区。二万五千里啊,我不知道有多远,但我知道是很远很远,远得那么不可触摸,不可估量。红军啊,你们好像一只笔,在没有污秽的白纸上一点一滴的`文字,写上一大片灿烂的文章。

  在台儿庄,我被哪里的景物迷倒啦,路边到处都是绿荫,炎炎的烈日高悬当空,红色的光如火箭般射到地面上,地面着了火,反射出油在沸煎时的火焰来。路边的花朵,娇艳欲滴,人们在这里开心快乐地劳作。谁能想到,这里曾经是战争孕育的摇篮,鲜血四溅,血流成河,到处都是尸体。

  现在我们只有切身地去感受历史,回忆历史,去聆听那些饱受日本侵掠者欺凌、摧残的幸存者的含泪倾诉,去聆听那些真实记录片的倾诉,才能去了解历史,认识历史,看到两个民族之间无法用时间磨灭的深仇大恨。这个恨,永远都不能忘记,他们曾经在中国的领土上掠夺财富,欺压我们的同胞,这个深仇大恨,永生永世都不能忘。

  如今中国已经强盛起来了,建立中国共产党,早已经过去好长时间了。身为党的阳光下的花朵,我们更应该追寻红色足迹,弘扬红色精神!

寻访红色足迹心得体会3

  为期一周的暑期实践志愿服务工作顺利落下帷幕,时间虽然短暂,但在我心中留下的却是挥之不去的记忆——大山的记忆。对于我来说,实践中的每一天,都是充满挑战和新鲜的一天,也是我获得更多见识、掌握更多能力的一天。每天都会遇到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问题出现,我要自己想办法去面对、去解决。同时,这次暑期实践活动也给一直生活在都市象牙塔的大学校园里的我,提供一次接触社会、认识社会的机会,也让我有更多的机会去思考社会,思考他人,思考自己的未来成长之路。

  刚到三门峡卢氏的第一天,坐在从灵宝至卢氏的大巴车上,看着司机在盘山公路上娴熟自信的开车技巧,对于第一次走山路的我来说,心里放心不少。火车上的疲劳也被车窗外的美景打消掉大半,一路看山景、看路边山里人的生活、看山中高速公路的建设、看山中水电站的运作更是让我感触颇多,也让我看到山中人民生活的不易。在这些盘山公路未开发前,山里的人们只能就地取材,有的是用石头,有的是用土建筑自己的生活小屋,有的干脆是在山腰处挖出一个山洞,这也就成他们的家;有这些公路,他们终于可以有机会接触外面的世界,可以从外面运来砖瓦,建造真正的属于他们的温暖的家,但仔细一想,这一块块从外面的世界运到山里又将耗费他们多大的力量啊。都说山中的生活来之不易,一点都不假,山中的人们只能靠山吃山,在山上开辟一点土地,种上粮食,但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干旱严寒,他们都只能听天由命,因为山上没有井,旱也只能祈祷老天爷下点雨;也不是没有办法,他们也可以自己担水,但把水从山脚提到山腰,其中的艰辛是不言而喻的。看着山中人民现在都有自己的平房,有的'还买汽车,住房不愁,出门也方便,山中一条条的盘山公路也在建设之中。看着如今他们的幸福生活,真的由衷的为他们高兴。当然也明白,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山中人民自己努力的结果,没有他们的努力奋斗就不会有如今的安定幸福生活。对于我自己,其实现在也是在建筑自己的未来生活,但相比山中的人民我的条件好很多,我需要做的仅是努力学好科学知识,用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但即使只是这些,我竟也曾想过放弃,看到山中的人民,我真的又激发起自己的斗志,我也应该像他们一样,努力奋斗,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

  到达县城稍微休息后,第二天我们便投入我们此次实践活动的工作中,我们走访社区,和当地的村民交谈解近几年来他们生活的情况,同时也解到他们孩子的受教育情况。我们此次实践活动的内容,主要是义务支教和义务家电维修,看似简单的活动,但真正实践起来也就真的难。开始时,需要我们自己去找社区和村镇,由于之前没有宣传,我们到达地点后只能挨家寻访。起初,乡亲们不信任我们,但万事开头难嘛,我们成功说服一个六年级的小男孩同意我给他讲课,随后我们的工作才顺利展开。经过几天的义务讲课和家电维修,我们也获得很大的成长,学到很多知识,也懂得与人沟通交流的技巧。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乡村人民对我们义务支教和义务维修的不信任,这些也是因为我们平时的社会工作做得不够多,不够好,才使他们对我们的工作不理解,不支持。因此,我觉得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真的应该利用好自己的假期,多做一些社会服务工作,更多的和老百姓接触交流,让他们更多的解我们年轻的一代。

  当然,在和孩子们接触的过程中,我们也学到很多东西。孩子们的天真、纯洁,让我仿佛看到童年时的自己,同时也被孩子们乐善好学的精神打动。当然,当听说他们刚上小学,就必须上早晚自习时,禁不住心疼这些孩子们。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希望,让他们从小就肩负太多的责任,从小他们就得和同龄人比学习成绩,比才艺。刚上小学,他们就被老师们的升学压力压迫着,要做繁重的家庭作业,周末还被家长逼着去上各种各样的辅导班,每天除学校的学习就是各种特长班的辅导。社会的形势也在逼着父母们,不得不更加辛苦的挣钱,供孩子上学,上辅导班,同时还要给孩子们施加巨大的精神压力。不得不说,现在的孩子们既是幸福的一代,不愁吃穿,但也是可悲的一代,小小年纪就被各种升学压力、特长班学习压迫着。其中有个孩子,晚上来到我们住宿的地方,让我们给他辅导功课。通过交流,发现他是个特别聪明的孩子,对于他这个年龄掌握这些知识已经足够,但他的父母依然对他严格要求。第二天他又来时,我们问他白天在家都做些什么,他的回答震撼我们所有的人:早上看军事纪录,上午看百家讲坛,下午看孙子兵法。对于他,我真的不知道他的生活对于他而言是好还是坏,我更不知道他的父母对他如此的家教是对还是错。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已经结束,但它留给我的那些记忆将是终身难忘的,义务支教结束时孩子们一句:你什么时候还来呀?让我顿时茫然,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他,但更不想欺骗他,只是依稀记得自己说句:大概明年会来吧。看到孩子失望的眼神,我真的很不舍的他们,更多的是感动。仅仅是几个小时的相处,孩子就对我充满那么大的信任,他的一句话更是对我这次实践活动的肯定,但也真的希望自己有机会能再次去看他们。临走时,和他们留影合照,算是作个纪念吧,为不让他们太过失望,我答应他们会把我们的合影寄给他们。不能承诺他们来年我会再来,只能尽自己所能,承诺他们寄回我们的合影。

  此次暑期实践活动,留给我太多的难忘记忆,也更让我从中学到很多东西,懂得很多做事的方式,更重要的是和卢氏的孩子们一起学习生活的记忆将成为我人生中最美好的回忆!

寻访红色足迹心得体会4

  为期一周的暑期实践志愿服务工作顺利落下帷幕,时间虽然短暂,但在我心中留下的却是挥之不去的记忆——大山的记忆。对于我来说,实践中的每一天,都是充满挑战和新鲜的一天,也是我获得更多见识、掌握更多能力的一天。每天都会遇到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问题出现,我要自己想办法去面对、去解决。同时,这次暑期实践活动也给一直生活在都市象牙塔的大学校园里的我,提供了一次接触社会、认识社会的机会,也让我有更多的机会去思考社会,思考他人,思考自己的未来成长之路。

  刚到三门峡卢氏的第一天,坐在从灵宝至卢氏的大巴车上,看着司机在盘山公路上娴熟自信的开车技巧,对于第一次走山路的我来说,心里放心了不少。火车上的疲劳也被车窗外的美景打消掉了大半,一路看山景、看路边山里人的生活、看山中高速公路的建设、看山中水电站的运作更是让我感触颇多,也让我看到了山中人民生活的不易。在这些盘山公路未开发前,山里的人们只能就地取材,有的是用石头,有的是用土建筑了自己的生活小屋,有的干脆是在山腰处挖出一个山洞,这也就成了他们的'家;有了这些公路,他们终于可以有机会接触外面的世界,可以从外面运来砖瓦,建造真正的属于他们的温暖的家,但仔细一想,这一块块从外面的世界运到山里又将耗费他们多大的力量啊。

  都说山中的生活来之不易,一点都不假,山中的人们只能靠山吃山,在山上开辟一点土地,种上粮食,但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干旱严寒,他们都只能听天由命,因为山上没有井,旱了也只能祈祷老天爷下点雨;也不是没有办法,他们也可以自己担水,但把水从山脚提到山腰,其中的艰辛是不言而喻的。看着山中人民现在都有了自己的平房,有的还买了汽车,住房不愁了,出门也方便了,山中一条条的盘山公路也在建设之中。看着如今他们的幸福生活,真的由衷的为他们高兴。当然也明白,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山中人民自己努力的结果,没有他们的努力奋斗就不会有如今的安定幸福生活。对于我自己,其实现在也是在建筑自己的未来生活,但相比山中的人民我的条件好了很多,我需要做的仅是努力学好科学知识,用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但即使只是这些,我竟也曾想过放弃,看到山中的人民,我真的又激发起了自己的斗志,我也应该像他们一样,努力奋斗,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

  到达县城稍微休息后,第二天我们便投入我们此次实践活动的工作中,我们走访社区,和当地的村民交谈了解近几年来他们生活的情况,同时也了解到了他们孩子的受教育情况。我们此次实践活动的内容,主要是义务支教和义务家电维修,看似简单的活动,但真正实践起来也就真的难了。开始时,需要我们自己去找社区和村镇,由于之前没有宣传,我们到达地点后只能挨家寻访。起初,乡亲们不信任我们,但万事开头难嘛,我们成功说服了一个六年级的小男孩同意了我给他讲课,随后我们的工作才顺利展开。经过几天的义务讲课和家电维修,我们也获得了很大的成长,学到了很多知识,也懂得了与人沟通交流的技巧。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乡村人民对我们义务支教和义务维修的不信任,这些也是因为我们平时的社会工作做得不够多,不够好,才使他们对我们的工作不理解,不支持。因此,我觉得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真的应该利用好自己的假期,多做一些社会服务工作,更多的和老百姓接触交流,让他们更多的了解我们年轻的一代。

  当然,在和孩子们接触的过程中,我们也学到了很多东西。孩子们的天真、纯洁,让我仿佛看到了童年时的自己,同时也被孩子们乐善好学的精神打动了。当然,当听说他们刚上小学,就必须上早晚自习时,禁不住心疼这些孩子们。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希望,让他们从小就肩负了太多的责任,从小他们就得和同龄人比学习成绩,比才艺。刚上小学,他们就被老师们的升学压力压迫着,要做繁重的家庭作业,周末还被家长逼着去上各种各样的辅导班,每天除了学校的学习就是各种特长班的辅导。社会的形势也在逼着父母们,不得不更加辛苦的挣钱,供孩子上学,上辅导班,同时还要给孩子们施加巨大的精神压力。不得不说,现在的孩子们既是幸福的一代,不愁吃穿,但也是可悲的一代,小小年纪就被各种升学压力、特长班学习压迫着。其中有个孩子,晚上来到我们住宿的地方,让我们给他辅导功课。通过交流,发现他是个特别聪明的孩子,对于他这个年龄掌握这些知识已经足够了,但他的父母依然对他严格要求。第二天他又来时,我们问他白天在家都做了些什么,他的回答震撼了我们所有的人:早上看军事纪录,上午看百家讲坛,下午看孙子兵法。对于他,我真的不知道他的生活对于他而言是好还是坏,我更不知道他的父母对他如此的家教是对还是错。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已经结束,但它留给我的那些记忆将是终身难忘的,义务支教结束时孩子们一句:你什么时候还来呀?让我顿时茫然,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他,但更不想欺骗他,只是依稀记得自己说了句:大概明年会来吧。看到孩子失望的眼神,我真的很不舍的他们,更多的是感动。仅仅是几个小时的相处,孩子就对我充满了那么大的信任,他的一句话更是对我这次实践活动的肯定,但也真的希望自己有机会能再次去看他们。临走时,和他们留影合照了,算是作个纪念吧,为了不让他们太过失望,我答应了他们会把我们的合影寄给他们。不能承诺他们来年我会再来,只能尽自己所能,承诺他们寄回我们的合影。

  此次暑期实践活动,留给了我太多的难忘记忆,也更让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懂得了很多做事的方式,更重要的是和卢氏的孩子们一起学习生活的记忆将成为我人生中最美好的回忆!

【寻访红色足迹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爱国主义与红色传承心得体会范文10-07

足迹初一作文11-14

寻找春天的足迹优秀作文03-07

六年级足迹作文10-26

六年级成长足迹作文05-22

红色故事演讲稿10-28

[合集]红色故事演讲稿07-06

小学生传承红色演讲稿05-05

美育教学心得体会 《美育课程》的心得体会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