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育小随笔

时间:2024-12-02 07:29:04 随笔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大班教育小随笔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许多人都写过随笔吧?随笔是一种散文体裁,也可以是听课、读书时所作的记录。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随笔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教育小随笔,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教育小随笔

大班教育小随笔1

  家长接孩子的时候,和往常一样,我一边和家长交谈,一边提醒孩子带好东西。泓泓小朋友看见妈妈来了,张开双臂扑过去:“妈妈,我想到楼下再玩一会儿。”平时经常亲亲、抱抱孩子的我,一把抱起泓泓亲了一下,并逗她说:“等老师抱够了,你再和妈妈一起去玩。”谁知孩子一边挣扎,一边叫:“不好,不好!”眼泪都流下来了。我连忙放下孩子,刚想跟她说声对不起,孩子却一转身气呼呼地下楼去了。

  第二天,我向泓泓道歉后问她为什么不开心,孩子说:“我不喜欢开玩笑,也不喜欢别人亲我。”“可老师是爱你才亲你的,别的小朋友都希望老师能亲一亲抱一抱呢。”“我和别人不一样!”孩子很干脆地说。泓泓的话让我深思。平时,我总是认为只要是爱孩子,不管用什么方式和表达都行,孩子肯定是愿意接受老师的爱意的.。

  可今天却让我清醒地意识到孩子与孩子是不一样的,他们还是一个模子里倒出来的,而是千姿百态、各有喜好的。我们要根据孩子的个性爱好,选择适当的表达爱的方式。如果不恰当,反而会引起孩子的误会,甚至反感。“因材施教”这一原则不仅在教育教学中要好好遵循,在对孩子的情感表达上也是如此。

大班教育小随笔2

  小宇是一个很厉害的孩子,具有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而且他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一般的孩子要快,所以在班中很受老师和孩子的喜欢。正因为如此,在集体活动中,小于总会积极举起他的手,我也时常请他回答,往往一次活动要请他五、六次。以前我觉得这也没什么不好,因为这是孩子自己争取的,当然得给积极发言的孩子多些机会。但是,慢慢地我发现班级里出现了两极分化,活跃的孩子更加思维敏捷,尤其是小于,而沉默的孩子更加沉默。

  这一现象引起了我的反思,因为教育是需要面对每一个孩子的,再这样发展下去,势必会对沉默的孩子不公平。于是,在活动中,我请孩子回答问题时,开始注意均衡性,坚持在每一次活动中不丢下任何一个孩子。尽管依然能看到小于高高举起的手,但是我的目光不只局限在积极举手的孩子身上。有好几次,小于实在是熬不住了,举着手连说:“老师我知道,我知道。”后来我在活动的评价中否定了小于的这种行为。小于举手插话的行为日渐减少,同时他举手发言的次数也减少,没过多久,小于几乎不回答问题了。

  这可把我急坏了,我找了一个机会问小于:“现在,我怎么看不到你发言呀?”“尤老师,我不想。”“为什么不想,你以前不是很积极的.嘛?”“现在老师都不叫了,举手也没意思,老师你是不是不喜欢我了?”听了小于的这番话,我大吃一惊,没想到小小年纪竟有这样的想法,我马上告诉他老师不叫你不是因为不喜欢你或者你不好,而是每个小朋友都要有回答的机会。回想自己的做法看来我有些矫正过枉,为了体现教育的公平性,忽视了小于这样能力强孩子的长处,没有尊重受欢迎幼儿发展的优异现实。

  为了兼顾全体,又能照顾到像小于这样的个体。在集体活动中,我把问题进行难易的划分,难的部分可以多给些机会给小于。在关注到每一个幼儿的同时,尽量给小于展示的机会。很快小于又恢复到了原来的状态,积极参与活动,大胆发言

大班教育小随笔3

  班上的滔滔小朋友是一位新来的插班生,在他渐渐熟悉、适应环境的同时,我也细心观察到他是个聪明懂事的孩子,但是最近发生在他身上的一件事却使我的心情非常沉重,深感要教育、培养好一个孩子,我们教师肩上的责任是多么重大!

  一天,老师上一节课题为《各种各样的钟表》的活动课,请每个幼儿从家里带一只钟表来园。大部分幼儿把家里的钟表都带来了,并把这些各种各样的钟表陈列在一张大桌子上。教室里一下子有这么多的钟表,孩子们都充满了好奇心,围在桌子旁看看这个,摸摸那个,有的孩子还自豪地介绍起自己的钟表有多好看、有多高级,别提有多兴奋了!吃完小点心之后,嘉嘉突然跑到我跟前说:“我的表不见了!”我一听心里顿时急了,才拿到幼儿园不久怎么就没了,明明是好好的放在桌上的呀!于是赶紧和嘉嘉一起到桌子旁找了起来,但是找了半天就是没找着。“这下可怎么好呀?”我更急了。我和另一位搭班老师商量:不如就把这件事告诉小朋友,发动他们一起来帮忙找。小朋友们听完后,一点也不马虎地帮着找了起来,有的在课桌下面找、有的忙着在橱里找,不到两秒钟,滔滔拿着表大声喊:“我找到了。”原来“消失”的表是被藏在了语言区的橱里,我们大家一起表扬了滔滔本领真大,就像大侦探。嘉嘉也对他表示了感谢,可是此时滔滔的神情却很尴尬,丝毫没有因为受到表扬而高兴起来,只勉强地说了一句:没关系。这样的举动使我们老师心里都产生了异样的'感觉,因为在这只表“消失”之前,嘉嘉曾给滔滔玩过,我们也询问过滔滔,他说玩好了就把表放回去了。显然他隐瞒了事实,是他把表藏了起来,所以在极短的时间内他就先找到了。可见,他掩盖了自己的行为,却掩饰不了来自内心的尴尬和内疚,他又怎么能感受到快乐呢?

  我陷入了沉思:虽然我们在集体面前表扬了他,但仅仅这样就够了吗?如果不能让他正确地意识到自己的行为,而是不了了之的话,以后类似的情况是否会避免发生呢?如果老师没有表扬他而是当面拆穿他的话,对他来说就是一种深深的伤害,但这就是我想达到最终的教育目的吗?他可能从此在同伴面前抬不起头来,而小朋友们可能就此疏远他。对于滔滔的行为,我们能说是“偷”吗?我想,作为老师或家长,当发现孩子拿别人的东西时,一定要弄清楚原因后再下结论。

  1、如果孩子是因为喜欢一件东西顺手就拿了,像滔滔想把表带回家,仅仅是因为喜欢,想玩,这时,我门就应该告诉孩子是不对的,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想要别人的东西一定要经主人的允许才可以。我们还应对孩子讲清不能拿别人东西的道理,引导孩子设身处地地为他人考虑:嘉嘉的东西被你拿走了他心里一定会很难过的,要是你喜欢的玩具被别人拿走了,你能高兴吗?

  2、我们老师和家长不要随便把孩子拿别人东西的行为叫做“偷”,因为孩子的这种行为是由于无知,根本就不懂得“偷”的概念,这和“偷盗”完全是两回事,绝大多数孩子并不是为“偷”而去拿别人的东西,只是内心产生了需要感“那个东西我没有”,“那个东西我喜欢”……这种需要促使了孩子“拿”的行为。

  3、在孩子知道自己做的不对后,最好让他自己把东西还给别人,还应教其礼貌用语:“对不起,没经你同意,把你的东西拿回家玩了,现在还给你,请原谅!”

  4、家长发现孩子拿了别人的东西,绝对不能过于严厉地斥责孩子,更不能由于宠爱而轻易地把过错揽过来,代孩子出面归还,这样就是替孩子承担责任,无形中剥夺了孩子一次正确建立人生观、价值观、美丑观的机会,只会使孩子丧失应有的责任感。我们应认真谨慎对待,进行耐心教育,引导孩子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自己的行为。这才是真正的教育目的所在!

  幼儿教育早已不仅仅是看好、照顾好孩子,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更承担着巨大的社会责任啊!

大班教育小随笔4

  大班的孩子正处于发展想象力的时期,常常把想象力与现实相混淆,幼儿园的教师和父母应帮忙孩子渡过这一真假难辨的年龄阶段,但当孩子确定在撒谎时,就须引起成人的'注意了。

  那么,怎样对待撒谎的孩子呢?

  首先,成人要识别真假谎言,如果孩子确实说谎,就要以浅显的例子帮他认识错误,例如用故事《狼来了》来教育孩子。

  其二,成人要多关心和爱护孩子不要在人多的场合指责孩子,更不要因为应对孩子的错误姑息、迁就,甚至弄巧成拙。

  其三,成人要避免给孩子制造说谎的机会。

大班教育小随笔5

  昨天下午,我组织幼儿进行了传话的游戏。

  传话的游戏我们中班的时候也做过,但效果不理想,往往第二个、第三个小朋友就传错了,最后的结果跟第一个幼儿说的完全不一样。连最简单的两个字也没有传成功。

  昨天我在游戏之前,把游戏的玩法又详细地说了一遍。并告诉孩子们,今天传话传对的都有奖励。孩子们一听有奖励,都兴致很高,都说今天一定要成功。

  第一遍游戏,我请了5个幼儿,传话的内容也比较简单,三个字。这5个小朋友真能干,全部传对了,得到了奖品。这给接下来进行游戏的小朋友开了一个好头,也使其他的小朋友对游戏更有信心了。

  第二遍游戏我另请了6个小朋友,传话的`内容仍是3个字,结果也都传对了。这时还没轮到游戏的小朋友都急得举起了手,大声地说:“我也要参加游戏”。

  接下来的游戏我又加深了难度,传话的内容变成了4个字,邀请还没参加过游戏的小朋友参加,让他们也有机会得到奖品。

  几遍游戏下来,每个小朋友都轮到了,也都得到了奖品,但他们的兴致仍旧很高。于是我对孩子们说:“要不我们挑战一下,请更多的小朋友,传一句完整地句子,传对了可以得到两颗红色的五角星。愿意挑战的小朋友请举手。”我的话刚说完,就有好多小朋友举起了手,我就请他们上来进行挑战。没想到,孩子们的表现真的很出色,很多小朋友都挑战成功了。

  通过这个游戏,孩子们懂得了,只要对自己有信心,并且朝着目标去努力,那么我们一定会成功的!

大班教育小随笔6

  孩子们吃完午餐,来到指定的活动区域,开始了他们各自喜欢的活动:有的在随音乐舞蹈,有的在做拍手游戏,有的在讲故事还有的在做木头人的游戏…。。大家玩的'多开心呀!上了半天班的我,感到特别的疲劳,喉咙嗓子痒,腰酸背痛腿无力。

  我便搬来一把椅子,坐在椅子上,眯着眼睛看着他们玩。“咚!咚!咚!”后背突然响起小拳头的声音,谁这么大胆?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咚!咚!咚!”,我的左右肩膀同时又有小拳头落下。我刚想发怒,只见左右两边同时探出一张笑眯眯的小脸,对我说:“老师,你辛苦了,我为你捶捶背!”“老师,我为你揉揉肩”。原来是可爱的诺诺和怡怡,我高兴地说道:“谢谢你们!”“老师,还有我呢!”我仔细一瞧,我惊呆了,给我捶背的竟然是调皮大王潇潇。萧萧是一个身体结实的男孩子,今年5岁,他行为习惯很差,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是趴在课桌上,就是钻到桌底下;爱打电脑游戏,经常玩到很晚,第二天早上不能按时入园;进餐严重挑食,有时也不能与小朋友友好相处,不是用拳头打这个,就是用脚踢那个,时时有小朋友来告他的状。的确让老师们感到很"头痛"。其实这孩子很聪明,本性也不坏,经过家访,我们了解到,由于家庭太多的关爱,太多的呵护,从小缺乏严格的要求,才导致他现在这种太过于以自我为中心的状态,面对这样的孩子,是歧视,置之不理,还是积极教育,努力转化呢?通过学习反思,使我深深意识到,孩子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孩子最需要爱的时候,尤其是作为幼儿老师就更应当对他们给予更多的教育,引导和关爱,为他们营造宽松愉快的成长环境,让他们在爱的环境中慢慢纠正一些不良习惯,究竟怎样为他们营造这种健康、和谐的爱的环境呢?

  在前几天,我设计了这样一份活动教案——《感恩的心》,并进行了实施。活动里讲到要做一个知恩图报的人,当你有了困难,别人帮助了你,你要懂得感谢别人。还引导孩子们学说一些感谢别人的话语,制作感恩卡,赠送感恩卡,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没想到,事隔几天,就收到了教育效果。我还差点儿冤枉了他,撞上萧萧期待的眼神,我马上回过神来,情不自禁地说:“谢谢你!你真是个知恩图报的乖孩子!只要你听话,你一定会变得更乖的!”萧萧听了我话,红红的脸蛋已笑得像朵花了。这样的孩子,这样的场景,怎不让我感动呢!

大班教育小随笔7

  《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明白、支持与主动参与,并用心支持、帮忙家长提高教育潜质。”为了让各位家长能更多地了解幼儿园,能与幼儿园更好的互动,创造出家园共育的有利环境,常家幼儿园于10月9日上午召开了全体幼儿家长会。

  会上王园长与家长们在我园对幼儿的教育方式上与家长们进行了交流,发放了家长问卷调查表,真诚地期望在互坚信任、尊重、支持的基础上实现家园共育,真正为孩子创造整体与谐的教育环境。

  各班老师也做了精心准备,热情接待每一位家长。会议结束前,各班班主任把班级的基本状况作了简要的说。其次详细的'说了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卫生保健、目前的班级状况等重点工作。最后,就家园如何配合更好的教育好孩子做了详细的探讨。

  会后,家长们又参观了幼儿园各个活动室,班主任分析了每一位幼儿的特点与领悟生活状况,还重点说了本学期开设的课程、教学目标及一日生活安排,使家长更加了解孩子的幼儿园生活。同时也向家长提出了配合幼儿园工作的一些推荐与要求。

  本次家长会不仅仅拉近了幼儿园与家庭之间的距离,促进了家园共育,还对幼儿园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起到了用心的促进作用。

大班教育小随笔8

  今天天气特别好,可谓是“阳光明媚”,户外活动时间我带着孩子们多逗留一段时间,因为春天应该让孩子们多多锻炼一下身体。我请孩子们自己选择想玩的游戏并分组活动,可不一会儿,孩子们就嚷着:“老师,我穿的衣服太厚了”“老师有点热,”于是,我请孩子们把外套脱下来堆在了一起。

  孩子们都玩得兴高采烈,大部分孩子的额头上都开始微微冒汗了。我于是说:“好了,今天先玩到这吧,请小朋友各自拿自己的衣服排队……”谁知,我话还没说完,孩子们就纷纷扑向了衣服堆,有几个调皮的孩子带头趴在上面,结果孩子们都压在了一起,被压在最底下的`孩子小脸憋得通红,都快要哭了。看到这种情况,我立刻把孩子们一一拉起来,觉得很有必要给他们现场上一节安全课。于是,我努力平静一下自己的心情,然后请孩子们把衣服重新放回原处,并且把他们召集到另一边。有的孩子纳闷的问:“老师,为什么又把衣服放回去呀?”我说:“小朋友,请问你们刚才做得对吗?这样一来,有什么危险呢?”孩子们立刻七嘴八舌地说:“老师,刚才昊昊压在我的身上,把我压痛了。”“刚才华华也压我来,压得我都喘不过来气了。”我接着问: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怎样来保护自己呢?”有的孩子说:“不抢了!”也有的孩子说:“排好队,一个一个的拿”……看到孩子们都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不对了,我又说:“好!现在请小朋友站好队,从边上开始一个一个的去拿衣服,直到拿完为止。于是,孩子们很快有秩序的拿到了自己的衣服。

大班教育小随笔9

  在进行主题活动“我有多爱你”时,有一堂艺术活动课是要求幼儿给自己的妈妈送上好吃的水果。我们给孩子画了许多的水果,要求幼儿涂上漂亮的颜色,看看哪一个小朋友的水果最甜、最好吃。

  孩子们都专心地在涂色,康康小朋友突然向我大喊:“老师,快来看啊,东东的苹果涂成咖啡色了!”我闻声看去,可不是吗,东东的小手捂住了涂成咖啡色的那一块苹果。“东东,你不想画个最好吃的苹果给你妈妈吗?你怎么画了一个坏苹果给你妈妈吃呢?”东东抬头望着我,说;“老师,前几天在家里吃苹果,妈妈给了我一个红苹果,自己吃了一个坏苹果。”“那你妈妈为什么吃坏苹果呢?”我又问。“妈妈说,她就喜欢吃坏了的苹果。”看来年幼的孩子还是没有明白妈妈的一番爱心。我让孩子们放下手中的笔,一起讨论东东的妈妈为什么说喜欢吃坏苹果。聪明的远远说:“妈妈是爱你,给你吃好的苹果,自己吃坏苹果。”孩子们唧唧喳喳地点头说是。“东东,你今天画的坏苹果给你妈妈吃了,会肚子疼的。”康康说。“是啊,是啊,会拉肚子的。”“会中毒的。”“会毒死你妈妈的.。”“你妈妈那么爱你,你怎么可以给她吃坏苹果呢?”孩子们又进入了讨论的高潮。“哇!”东东急得大哭起来。“我不想毒死我妈妈。我要给她吃个最好的苹果。”接下来谁都知道,东东又重新画了一个最红、最甜的苹果准备送给亲爱的好妈妈。在教育孩子爱妈妈的同时,体验到了妈妈有多爱你!

大班教育小随笔10

  来来是一位可爱的小女孩,圆圆的脸蛋红扑扑的,就像熟透的苹果,人见人爱。爸爸妈妈单位的叔叔阿姨都喜欢抱抱她,找她说话,可胆小的她总是以哭来回报大家,弄的爸爸妈妈很没面子,终于到上幼儿园的年龄了,爸爸妈妈满怀希望的送她上幼儿园,没想到,她变本加厉一发不可收拾的发起嗲来,每天来园总是哭哭啼啼,搞的爸爸妈妈无所适从,等他们一离开幼儿园,她就“抓住”自己喜欢的老师怎么也不放,像个小尾巴似的,老师到哪里哪里就有她。刚开始为了帮助她尽快适应集体活动,老师一直哄她,鼓励她,让她慢慢适应集体生活,眼看她慢慢的长大,笑脸慢慢地爬上孩子的'小脸,集体活动中也有她可爱的身影,偶尔还能看到她举手发言的情景,老师真高兴。

  就这样,孩子进入了中班,原本奶声奶气的孩子,猛然间长大了许多,大部分幼儿都不再哭着上学了,可来来还是整天眼眶红红,不是舍不得放开爸爸妈妈,就是不愿离开幼儿园。整整一个多月,每天总是找点理由哭上一场,弄的爸爸妈妈心里毛毛的,小朋友都开始厌烦了“怎么每天哭啊”一听说她哭了,孩子们都躲得远远的,只有最喜欢她的宝宝每天不厌其烦的给她拿餐巾纸,帮她擦眼泪。针对这一情况,老师和爸爸妈妈商量了许多对策:哪天不哭奖励红花一朵;不要提哭字,告诉孩子老师最喜欢来来的笑脸;等等的方法用在她身上只是昙花一现,转身就失去效果。

  警察爸爸说“再这样下去我都不行了”,老师妈妈说“我教过那么多的学生,怎么我的孩子会这样,真拿她没办法了”,于是老师说“我们该改变一下策略了,过多的哄让她得寸进尺,还是试一试其他方法,看看效果如何。”征得家长同意后,老师开始寻找机会了。一天,午睡起床,孩子们都开始有序地穿衣服叠被子了,刚睡醒的来来又开始每天的“功课”了,孩子们纷纷嚷着:“老师,来来又哭了。”宝宝心疼地对老师说:“我去拿餐巾纸,来来哭了。”老师严肃地说:“我听到了,你也不用给她拿了,让她哭个够。”听了老师的话,宝宝以为自己听错了,眨巴着眼睛看着老师“我去拿纸巾”“不用了,你管自己去吧”保育员老师看见了,连忙跑过去又要开始抱她了,老师更加严肃的说“谁动来来我批评谁”听到这句话,保育员老师只好放开了手,这时其他原本想帮想哄来来的孩子都吓住了,悄悄地离开午睡室,哭了好半天的来来发现今天谁都不理她也傻了,停止了哭泣,转身看着老师,老师毫无笑脸地说“自己穿好衣服出来吧。”说完也转身离开了午睡室,五分钟后,孩子自己整理好衣服乖乖地排到队伍等着老师梳辫子。

  看到孩子的样子,老师忍住自己的笑,一本正经地对着全班孩子说“我喜欢笑的孩子,喜欢讲道理的孩子,你们都是我的好孩子。”小朋友听了各个满脸笑容,只有来来楞楞地站着,似乎在思考着什么。离园时,老师将情况与家长进行了沟通,统一了教育的意见。第二天一早,爸爸开心地对老师说“见效果了,昨晚上很乖没有哭过。”从此以后,乌云过后见太阳,来来再也没有哭过,原本胆小的她开始主动和大人交谈了。妈妈说“现在带出去好有面子,叔叔阿姨都叫她‘小仙女’了”。老师心宽了许多,总算有所交代了。

  如今,来来已经是大班的孩子了,成了班里的小能手,不论是主持节目、跳舞、念唐诗、下围棋总能让大家眼前一亮,宝宝说“我最喜欢现在的来来,以后我还想和她在一起。”眼看就要上小学了,来来的哭劲又要上来了,这回爸爸妈妈、老师、小朋友都不会阻止她了,原因很简单“马上要毕业了,舍不得离开老师和小朋友”。真有点受不了。

大班教育小随笔11

  我们班的吕涵鑫是个活泼好动的孩子,只要是他坐的位置,每天都会有说话声,就算是上课也是这样,我一次次的示意他不要说话,可他也只是安静几分钟,不一会又开始说了,为此我很闹心,怎样才能让他不说话,安安静静的上课这成了一个老大难。我试过了好多办法,比如说:给他调位置,帮他找一个安静听话的孩子做同桌。让他自己一个人到前面学......可是不管怎样,他总是能在老师不注意的时候去和别的小朋友说话,有时候还回去故意打小朋友,虽然不疼,可是他却打扰到了别的小朋友学习,就会有这个那个小朋友要来告状......对此我真的有点无计可施了。

  这天中午吃完饭,其他小朋友都在安静的喝水,只有他一边和别的小朋友打闹,一边有说有笑的,我本来想训斥他,可转念一想,每次我的训斥他都只是安静那么几分钟,为什么我不试试用其它的方法呢?于是我对他说:“吕涵鑫,你喝完水了吗?”他点点头,“那你来帮老师把水盆端过来好吗?”他有点诧异的看看我先是一愣,然后就高兴地去了洗手间把水盆端了过来。我笑呵呵的对他说:“老师要擦桌子你来帮老师端水盆,好吗?”他开心的点了点头。我一边擦桌子一边说:“以后老师每天都要找一个听话的孩子来帮老师端水擦桌子,每天都要找一个负责任的值日生,小朋友们说好不好?”孩子们听完后都异口同声的说:“好!”“今天的值日生是吕涵鑫,明天会是谁就不一定了,老师要找表现好的哦”孩子们一听全都挺起了腰板端坐在小板凳上。

  通过这件事,看得出来,吕涵鑫是个闲不住的孩子,既然他喜欢劳动,那我就将计就计,每次有事情的时候,如:收发图画纸,分小彩贴,帮老师拿本书等...小事情,我会第一个就找他,时间一长,吕涵鑫就成了我的'“小跟班”,有时候不用说他就知道,哦...该发书了,哦...。该收本子了...就这样他从一个孩子们眼中的那个“小捣蛋”,变长了现在的“劳动小能手”。上课时他也不大声说话了,有问题就主动举手问......

  孩子的改变让我知道,其实每个孩子都有他的优点,与其让他墨守成规,不如让他发现自己,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越是外表看似调皮的孩子更需要老师和家人的关爱和照顾,就让我们共同努力,一起来为孩子撑起属于他们的一片天地吧!

大班教育小随笔12

  一天,李淼小朋友来园时穿了一件缀着亮片的裙子,非常漂亮。他一会儿摸一摸,一会儿看一看,看来很喜欢自己的新裙子。在活动室里,我正在进行集体教育活动,玲珑举起了小手说:“老师,李淼口里含着个小亮片片,我赶紧让她吐了出来,又检查了一遍班里的所有孩子的小嘴巴是否有小亮片,确定没有我才放了心。这次幸亏玲珑及时发现并告诉老师,时间再长一些,李淼口中的亮片就有可能吞到肚子里去。

  这些小亮片、小珠珠,在孩子们的衣服上我们常常见到,也习以为常,以为孩子喜欢,再说是钉住的,没有多大危险。、然而,孩子如果拽下来放到嘴里或者耳朵里,就会引发安全隐患。

  我把孩子们叫到了一起,认真严肃的对小朋友说:“小朋友,你们知道拿珠子玩会有哪些危险吗?它如果咽下去或放到鼻子里、耳朵里就会影响呼吸或者听力,非常危险。你们说掉下来的`小珠珠或亮片应该怎样处理呢?”小朋友们有的说要交给老师,有的说放到口袋里,也有的说用针缝上。我告诉小朋友捡到小珠珠一定要交给老师处理,千万不要自己拿着玩,小朋友如果发现有拿小珠珠的也要及时告诉老师。小朋友们都懂事的点了点头。

大班教育小随笔13

  Iris是我们班这个学期的新生,入园一个多月了,上幼儿园还会一直哭,抱着妈妈不肯下来,每天早上来园都要老师一边哄一边从妈妈手里抱下来。新生入园会哭闹很正常,我们也特别关注这些小朋友,在园里会更多的关注关心他们,抱抱亲亲他们,让他们对老师有一种亲切感,从而消除他们内心的“分离焦虑”。我们班上的新生入园没多久就不再哭闹,逐渐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了,就只有Iris还是会哭闹。我跟班主任黄老师也用过许多方法,每天都对她做思想工作。有一次离园时我跟她说:“明天来园不哭了哦,如果Iris不哭老师就请你当小班长。”没想到的是第二天来园她哭得更厉害了,这真让我们几个老师伤了脑筋。后来想了想,Iris哭闹只有是在妈妈在场的时候,只要妈妈转身一离开,她就会恢复笑脸,而且平时她在幼儿园表现也是很积极,笑脸嘻嘻的',来园会哭闹应该不是因为“分离焦虑”,那么是否我们太过于紧张,每天都做思想工作,每天都要求孩子来园不哭不哭,从而更加促成了孩子“哭”的这个条件反射呢?后来,我们不对Iris做思想工作了,她来园哭闹时我们也没有过于紧张,只是把她从妈妈手里抱下来,也没有去哄她,好像她也觉得我们已经习惯了她来园会哭闹。不知不觉Iris来园开始不哭闹了,有一次老师在小朋友面前表扬了她,她就再也不哭闹了。

  这件事让我明白到教育要“顺其自然”,不要把孩子逼得太紧。这样可以让教育变得容易而又符合自然规律,不仅老师轻松,小孩不受束缚也会轻松。

大班教育小随笔14

  天气越来越热了,孩子们对水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大,以前都是老师督促孩子们喝水,现在孩子们能主动要求喝水让我感到很欣慰,可是最近这样一件事让我很伤脑筋。

  近几天,班里的孩子都能够主动要求喝水,唯有杨雯均小朋友一到喝水时间就在发呆,每次都是我去喊她她才会动而且喝得也不多,几天里,每次喝水我都会叫我,鼓励她多喝点,但是效果不是很好。

  为此,我也和她妈妈谈过,她妈妈也不知该怎么办,刚好今天有“种植小蒜苗”的活动。我决定让每个小朋友种植一盆小蒜苗展开“我和小蒜苗一起成长”的活动

  又到喝水的时间了,杨雯均小朋友又在那坐着不动,我便走过去,“杨雯均,为什么不去喝水呀?”“老师,我不渴。”“那你的小蒜苗呢?别的小朋友每次和完水都会去给小蒜苗浇水,你的小蒜苗好久每喝水了”“它不喝水也会长大”最后我们决定来个比赛,看看到底谁的'小蒜苗长的壮。

  比赛开始了,其他小朋友每次喝水都会给小蒜苗浇水,只有杨雯均的小蒜苗不会浇水。几天后,其他小朋友的小蒜苗都长得又高又绿,只有杨雯均小朋友的小蒜苗不但没有长高还变黄了。这时,杨雯均因为自己的小蒜苗没有长高而伤心,这时,我便对她进行教育小蒜苗和人一样都是需要喝水的,你看,其它小蒜苗因为喝了水而茁壮成长。人也是一样,如果你不喜欢喝水也会像小蒜苗一样生病的。所以,我们要和小蒜苗一起喝水一起成长。杨雯均会意地点点头。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杨雯均自己知道主动喝水了,并且每次喝完水还会给小蒜苗浇水,几天后,小蒜苗和其他的一样变得又高又绿了。这时的杨雯均高兴地说“我的小蒜苗活过来了。

  从那起,杨雯均小朋友知道了水的重要性,自己知道主动要水喝了,小嘴巴不再是干干的了,我的顾虑解决了,喝水事件圆满解决,心里很是欣慰。

大班教育小随笔15

  吃过午饭,孩子们早早的搬好了小椅子坐在电视机前,因为上午答应过他们今天中午看动画片,曹乐源平时吃饭就很快,听到今天看电视,更加快了节奏,赶在很多孩子之前就坐到了第一排的位置上,陆陆续续地孩子都过来了,很多小男生都想坐到第一排那里,超超就将小椅子搬到了最前面,在其他小朋友的提醒下,他将椅子挤进了第一排,因为座位比较拥挤,所以不一会儿就发出了很大的声音,你推推我,我碰碰你的,整个活动室顿时炸开了锅,正当我想让他们安静下来的时候,飞飞哭着跑了过来:“王老师,曹乐源打我了!”说着便又哭了起来。一听到这些我就有点不耐烦了,因为源源是班里有名的调皮蛋,平时经常会忍不住去打其他的小朋友,看来今天他又管不住自己了!一想到这些我就将他叫到一边,厉声地说道:“曹乐源,你为什么又去打其他小朋友呢?好了,今天中午你就不要看动画片了,把椅子搬过来和老师一起坐!”没等他搬起小椅子,我就转身帮助其他小朋友排座位了,他独自站在角落里,背朝着小朋友,看着他的身影我不禁感叹道:你什么时候才能改掉打人的坏习惯呢?正当这时他忽然回头看了一下,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两颗亮晶晶的东西闯进了我的眼帘,原来是两颗泪珠!平日里怎么都不会哭的小霸王、调皮鬼,今天怎么就哭起来了呢?于是我轻轻地走到他旁边:“今天你为什么要打飞飞呢?”“他很吵,我想让他不要讲话,可是他不听,所以我就打他了…。”听到这里我的心一沉,我为我刚才的想法和做法而惭愧,源源已经从原来的`乱打人,到现在的为了维持纪律而打人,已经有了质的变化,而我却还是这样的错怪他,要不是小家伙的眼泪,今天我又误会他了。

  这件事情也提醒我,对待那些外向乐观的孩子的我们要多想想他们做那些事情的原因,也要多考虑考虑他们的感受,不能抱着反正批评他们几句没事情的的想法而忽视他们,因为每个孩子都是很敏感的,老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有可能伤害到他们幼小的心灵!

【大班教育小随笔】相关文章:

大班教育随笔08-01

大班的教育随笔06-11

大班教育的随笔07-26

大班教育的随笔01-17

(精品)大班教育的随笔07-26

幼儿大班教育随笔03-30

教育随笔大班简短03-20

大班教育教学随笔05-22

大班教育活动随笔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