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秀幼小衔接教育随笔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热)优秀幼小衔接教育随笔2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对随笔应该很熟悉吧?随笔通常作者通过修辞手法曲折传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的一种文体。想要学习写随笔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优秀幼小衔接教育随笔,欢迎阅读与收藏。
优秀幼小衔接教育随笔1
由于小学生活与幼儿园生活不一样,在幼儿园里孩子是处于被照顾的地位,孩子饿了渴了冷了老师都会照顾到,而且幼儿园教学以活动和游戏为主,孩子会比较轻松,在整个幼儿园生活中他们始终扮演的是一种受到照顾和依附于别人的角色。而小学教育强调个体的独立性,孩子是完全以一种独立的角色进入小学生活的。并且小学生活更加程序化,秩序性更强,更多地需要孩子的主动性。面对突然变化的环境孩子往往有不适应感,也会形成一种焦虑,对孩子的影响比较大。所以社会普遍强调要做好幼小衔接工作,解决好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问题,这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上小学,是每个幼儿园孩子所向往的一件大事,现在,我们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们在园里的时间只剩下不到两个月了,在这段时间里,我们为了让孩子们养成各方面的好习惯,对孩子们在各方面的要求比原来严格了许多。在幼小衔接方面我们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求幼儿认真对待老师布置的任务
为了让孩子们养成好的习惯,与小学的生活和学习有一定的衔接,最近一段时间,幼儿园要求各班每天晚上给孩子们留一些简单的任务让他们去完成,在一开始的时候,有个别班级的个别小朋友没有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可是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训练后,现在大班的小朋友都能做到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了,在这一点上很是让我感到欣慰。仿佛是我的实验得到了成功一样,它给我带来了自信心,相信我们园的孩子上了小学以后,这样的好习惯一定会坚持下去的。
二、让孩子们有一定的时间观念
现在我们的教育活动时间比上学期有了一定的延长,孩子们也在逐渐的适应。在平日的课堂上,我们利用故事对孩子们进行教育,告诉他们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去完成,做事情不能拖拖拉拉。同时教育孩子们要懂得珍惜时间,不能浪费时间。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孩子们都知道要珍惜时间,并尽量做到在规定的时间内去完成一件事情了。
三、学会整理自己的东西
整理东西这个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记得我听过一位小学老师曾经说过:“一个孩子如果他的书包里乱七八糟的,这个孩子学习好的可能性也不会太大。”自己的东西整理不好,这样就会在找自己的学习用品时浪费很多的时间。换句话说,一个会整理自己东西的孩子,他做别的事情,也应该是非常有条理的。他在做别的事情的时候,也应该是有很好的表现的。在幼儿园里,最近我们开展了整理自己东西的比赛,看谁能将自己的东西整理得又快又好。平时,老师还会对孩子们的东西进行不定期的检查,看哪个小朋友能将自己的东西整理得井井有条。对表现好的孩子及时进行表扬和奖励。最近全园的孩子在这个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四、培养孩子们的倾听能力
倾听能力对孩子们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孩子们在老师讲话的'时候只有认真听讲,才会听见老师在讲什么,才知道应该怎么去做。如果这个习惯没有培养好,升入小学后,也会影响到孩子们的学习的。我们最近在园内进行了一系列的游戏活动,就是为了培养孩子们的倾听能力,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孩子们的倾听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习惯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幼儿园的老师们一定要在平时注意对孩子们各种良好习惯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们顺利升入小学。有的习惯,甚至可以影响到孩子的一生。在这里我想呼吁一下家长们和幼教界的同行们,赶快对孩子们进行各种良好习惯的培养吧,这对孩子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相信我们坚持把以上几个方面的工作做好,孩子们一定会顺利升入小学的。
优秀幼小衔接教育随笔2
这个学期是我作为老师的新的起点,我成为了一名一年级的数学老师。同样,也是小朋友们作为小学生的新的起点。因此如何衔接幼儿到小学,成为了非常重要的问题。
学习准备期的设置是提供给儿童从幼儿园到小学阶段角色转化的“缓冲期”;是适当缓解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之初的身心压力,呵护他们对小学学校生活的美好憧憬的“调节器”;是学生平稳适应的.“过渡期”和正式踏上学习旅程,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行为的“哺乳期”。
要关注他们的衔接问题,就要了解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一年级的小朋友比较自我,受不得批评;只看别人的短处和自己的长处;他们上课注意力不够集中,自制力弱,管不住自己;他们不明白小学里应完成学习任务,对自己的事情缺乏责任心。
因此,我们要帮助儿童做好心理调整:儿童在幼儿园受教育的特点是在游戏中认知、在游戏中培养能力。他们一直是在表扬、鼓励和商量的氛围中接受教育的。初进小学,乍听到老师的指令和批评,他们往往接受不了。另外,对于认知要求的提高和规范,也让儿童感到有点无所适从,因而就会产生厌学情绪。在小学一年级新生中,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上了几天学的儿童哭着不进校门,任老师家长怎么哄都不行。
因此,对初入学儿童而言,要有一个过渡期,我们要以鼓励和表扬为主,以商讨的口气施教。在教学时,要把课堂教学变为鼓励探究式的师生双边互动,继续重视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在玩中学习,在游戏中认知,让儿童觉得学习是一件快乐而又极富挑战性的事,真正的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帮助儿童顺利渡过幼儿园到小学的教育过渡期。
【优秀幼小衔接教育随笔】相关文章:
优秀幼小衔接教育随笔09-29
幼小衔接教育随笔05-17
幼小衔接工作计划11-22
幼小衔接工作总结06-06
大班幼小衔接工作总结07-10
幼小衔接心得体会09-14
幼小衔接心得体会05-05
幼小衔接家长心得体会08-14
幼小衔接培训心得体会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