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师教育随笔

时间:2024-08-29 12:34:52 随笔 我要投稿

小班教师教育随笔(实用)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看到过不少让自己印象深刻的随笔吧?随笔的创作非常随意,不需要有任何的负担,不需要华丽的辞藻,没有严密的结构,随心写。那么,什么样的随笔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班教师教育随笔,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班教师教育随笔(实用)

小班教师教育随笔1

  我们幼儿园在早上孩子们吃完早点以后都会点名,点到名字的小朋友就会大声喊“到”。小朋友喊“到”可有意思了,赵环喊的“到”很不清楚,介于到和赵之间的音。石芳君喊的声音很细但很高。王耀辉喊“到”的声音又粗又大,李秉洋喊“到”的声音又细又小。杨婧涵喊“到”的时候,还会把“到”拐个弯喊,逗得小朋友们哈哈大笑。张晓坤小朋友喊完“到”以后总喜欢左右看看,看到没人注意他就立刻坐下。从小朋友喊“到”的声音里,就能知道这个孩子的性格,而且不用看就能分辨出是谁的声音。但也有的小朋友,开始喊“到”的时候并不是很顺利的,是经过一番努力才喊的“到”。

  我们班有个小男孩名叫王锦浩,这个小朋友个性很强,遇到他不愿做的事情就什么也不说了。这天,我点到他的名字时,他一动也不动,我连喊了三遍,他还是没有任何表示,于是我说:“咱们班没有王锦浩是吧?那我在他的`名字上画个记号,今中午就不分他的饭了。”说完我偷偷看了他一眼,这一招也不管用,他还是没有任何反应。于是我又说:“王锦浩,你不会说话是吧?不喊“到”中午就不用吃饭了。”说完我又点了一遍他的名字,他还是不出一点声音,当时我的火就上来了,刚想发作但转念一想,对这样的孩子不应该批评,批评反而不管用,于是我走过去,蹲下身子对他说:“你是不是觉得害羞,不好意思喊?你跟老师一块喊好吗?”我看到他点了点头,于是我和他一起喊“到”,但这一次他的声音很低,我对他说:“下次高一点老师和小朋友就都能听到了,当我再一次点他的名字时,他终于喊的声音大一点了,他喊完以后,孩子们自觉地给他鼓掌了,我也及时表扬了他,从此以后,在喊到的时候,就能听到他响亮的声音了。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有些时候我们应该改变教育方式,试着和孩子谈心,消除他心中的顾虑,这样也许会起到更好的教育效果。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走到孩子的心里!

小班教师教育随笔2

  教师引导起大作用

  有两个小班的孩子,她们用手纸擦鼻涕时余留一小块,在老师不注意的情况下,放到嘴里嚼一嚼,老师会告诉她们,吃卫生纸是不卫生的,吃了会生病,不能随便乱尝东西。在孩子的观念里,没有“不卫生”的概念,所以他们当然是要“尝尝”;如果没有老师的引导,他们会这样反复好几次,直到确认不好吃才没了兴趣。老师是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指导者,在一开始就指导学生,有许多东西是不能乱吃的,在幼儿的头脑中形成这种意识,然后,孩子们良好的'习惯才会慢慢养成。如此说来,老师的指导在幼儿的生活中起着的是多么重要的作用。

小班教师教育随笔3

  真是无奈,我又感冒了,症状很明显——头痛、喉咙痛、说不出话、全身无力,吃了几天的药也无济于事。上班真是…可以说是痛苦。上午有两个活动加一个游戏活动,还要照顾好孩子的一切,我该怎么办呢?讲道理——孩子们又听不明白。

  哎!!一向调皮的之毅依然如故,我想喊,可是喊不出。想教育他,没这个精力了,这时我灵机一动,我说不出话,让之毅来代替。“之毅,你来帮老师点名,好吗?”他连忙答应了,站到前面还真有版有眼的,平时真是看不出来,他就从1号点到了最后,还一个不差,我鼓励孩子们及时给他肯定。接下来的两个活动中他也表现出积极的状态,活动中开小差的时间少了许多,真是让我刮目相看。

  吃好饭要分垫子了,我看到他早早的吃好了,我就示意让他来分,他连忙分给了吃饭快的`一些孩子们,这个小老师当的真是有模有样的。我也看到了之毅小朋友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高兴的在其他孩子面前说着“我当上了小老师”“老师表扬我了”…我轻轻的把他叫到跟前,跟他讲了道理,还让他继续努力,争取表现的更出色。经过这件事让我思考了很多,平时表现好的孩子经常得到表扬与鼓励,而那些调皮捣蛋的孩子呢,也许许多人就忽律他们了,其实他们也需要我们的关心及表扬。

  作为老师,也许我们自己觉察不到一句简单的表扬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可它对于一个孩子却有着特殊的意义,它能极力孩子向更高的目标奋进,也能唤醒一颗沉睡的心灵,它也许是孩子人生的一个转折,你们说对吗?

小班教师教育随笔4

  现在孩子少了,在家里几代人守着一个孩子,每个孩子都是习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孩子都不会主动的,独立的去穿衣服,穿鞋子,这与我们的教育,尤其是幼儿时期的教育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家长们一味的包办代替,剥夺了孩子做事的权利,造成了孩子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逐步退化,今天的.孩子是未来社会的主人,他们的路要自己走。所以培养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很重要的,我们通过和家长交流,决定从最简单的穿鞋子开始,鼓励幼儿自己的事情学着自己做,为了检验这次活动的效果,小小班举行了一次穿鞋比赛。

  经过家长与幼儿多日的练习。比赛在今天下午举行,孩子们坐在小床上,家长站在一边,随着老师的口令,孩子们迅速的脱下鞋子,解开鞋带,然后再慢慢往脚上穿鞋,家长们在一边鼓励着孩子,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最快穿完,孩子们有的动作熟练,有的拿着鞋子穿不进去,急得满头大汗,晓雪第一个穿好了,亦非也穿好了,接下来一个个小朋友都穿好了鞋子,最后只剩阳阳自己了,只见阳阳拿着鞋子,反过来正过去的,鞋带都不知道怎么解开,急得满头大汗,老师在一旁指挥着阳阳,总算是把鞋子穿脚上了。阳阳妈妈的脸红了,她告诉老师,原来他没配合老师活动,一直没舍得让阳阳自己穿鞋子,今天看了穿鞋比赛,看到别的小朋友都能动作麻利的自己穿好鞋子,也觉得自己错了。比赛结束了,看着孩子们自豪的表情,对家长们的启示很大,这次活动,最主要的是锻炼了孩子们自己动手的能力。

  让孩子学会了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体验到了自己劳动的快乐!也让家长受到了教育,放手让孩子去做,别一切包办,相信自己的孩子能行!

小班教师教育随笔5

  “小朋友们,去洗洗手吧!我们要吃饭了哦。”我一说完,小朋友们都从椅子上站起来走向洗手间,洗手了。可不一会儿,只听见,洗手间里传来了,“哗哗哗”的水声,我立马就往洗手间里跑,一进洗手间,就看见水龙头的水开的很大,而小朋友们都还在不亦乐乎的玩水,全然不知身上的衣服,都已经被水溅得湿透了。

  我一看见这一情景,火就上来了,当中批评了几个玩水的小朋友,总以为,他们会吸取教训,可没有想到,过几天玩水的现象又发生了。 玩水是孩子们的天性,对于孩子来说,周围的事物都是新鲜的、好奇的'。其实他们在玩的同时也是在探索、观察,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其实有时候,觉得孩子们做的事情是不对的,但恰恰相反。只要好好的引导,让孩子在玩中,慢慢地知道、懂得玩水其实是不多的。而不是满目的批评。

  面对这个问题,我已经专门开展了一个关于“玩水”的一堂教学活动。通过讲解和示范正确的吸收方法。还讲解了一些“玩水”的坏处和为什么不能玩水。我想,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和老师的督促,孩子们会慢慢的改掉这个坏毛病。

小班教师教育随笔6

  今天早晨上班的时候,经过车库边上的种植园地,发现了一片新的景观:油菜结了籽,一串一串的挂在矮矮的茎上;靠近墙根的地方,半腰高的蒲公英,黄色的花朵羞涩的开放着,间隔着一些白色的蒲公英球,随风轻轻的摇曳……玄班园地里的桑树,不知何时长得又高又大,翠绿的叶子上闪着新鲜的光泽,叶子间有些还未成熟的桑葚,毛茸茸的很是可爱。棕榈树上,挂着黄色的、饱满的种子,无端端的让我想起了成熟的香蕉;一旁的果树林里,桔子树开满了白色的小花,枇杷树结了小小的果子……

  真没想到,在熟悉的幼儿园里,居然有着如此美丽而又富有野趣的地方。

  晨间活动的`时候,带孩子到这里来玩,孩子们的一双双慧眼,居然在这里发现了比我更多的趣味:潮湿的泥土上,有只小蜗牛在慢慢的爬,孩子们围在它的边上,好奇的看着,有个孩子想伸手摸摸它的背壳,被星宇制止了:“别碰它,它会害怕的!”星宇平时挺调皮的,可说这话的时候却懂事的像个小爸爸。果树的叶子上,有几个孩子发现了小瓢虫,于是他们便想到了我上次教的儿歌,认真的对着叶上的小瓢虫念起来——瓢虫瓢虫,老是脚步匆匆……

小班教师教育随笔7

  家园共育

  在教育中有这样一个现象:5+2=0。即,一周七天,在幼儿园5天的教育,加之2天的家庭生活,孩子一周的教育等于没有任何的效果。

  之所以有这样的现象,说明家庭教育同学校教育一样重要。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从孩子呱呱落地,到孩子会跑,开始说第一句话,父母对他们的.影响可谓至关重要。

  有些家长认为,既然孩子上幼儿园,有老师的教育、有老师的陪伴、有小朋友和他玩耍,家长就可以放宽心了。家长放宽心可以,但是不能放宽在家庭中对幼儿的教育。

  孩子在幼儿园养成的良好行为习惯、生活习惯,需要家长朋友在家庭的日常生活中进行监督,同时也要注意孩子是否有什么不习惯,及时地与老师沟通。

  孩子在家的表现只有父母最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老师最了解,所以家园共育,有机结合进行教育是最好的教育方法和途径。

小班教师教育随笔8

  最近几天有不少孩子患感冒、咳嗽。入园时李美玉的妈妈对我说:“李老师,麻烦你让李美玉多喝点水,这几天她总是咳嗽。”可孩子们一玩起来就什么都忘了。课外活动时我故意拿出我的大杯子倒满水,又给孩子们的小杯子倒满了水,我端起杯子说:”朋友,干杯。“孩子们的兴致立刻激发了起来,纷纷争抢着和我干杯。李美玉小朋友也学着我的`样子说:“朋友,干杯。”说完端起杯子一饮而尽。那个小模样还真有点一醉方休的样子,真让人忍俊不禁。张静文小朋友连着和我干了满满的两杯水说:“老师,我喝的快要把我的肚皮撑破了。“边说还边拍拍她的星皮。李美玉小朋友也连着喝了两杯水,她边喝还边说:”老师,今天的水怎么特别甜?“

  下午离园的时候,小朋友们都争着和自己的妈妈、奶奶说:“今天我们都和老师干了很多水,肚皮快要撑破了,真有趣!”没想到,和老师干杯这一招,还真灵!

小班教师教育随笔9

  冬天到了,后院的小树林里树木都光秃秃的,有时刮大风时会落下几枝枯树枝。今天户外活动时,几个孩子蹲在地上玩起了枯树枝,集合了还恋恋不舍。树枝对幼儿来说是件危险的玩具,一不留神就会伤到自己或者他人,可看到孩子们那恋恋不舍的表情,又不忍心拒绝。怎么办呢?结合我们的区域活动,我想到了一个办法,让孩子李翠香们将树枝收集起来,放在了操作区里,告诉孩子们我们要用这些树枝装饰我们的教室,孩子们特别高兴。

  孩子们共同协商用这些树枝制作了好多漂亮的东西:有的搭成了鸟巢,还将用橡皮泥做成的小鸟和鸟蛋放在里面;有的在树枝上用空气泥做成漂亮的花朵,就像是春天到了,鲜花盛开;还有的将树枝做成相框,摆成梯子,摆成小动物,摆成小房子等等,用孩子们的'作品将我们的教室打扮的焕然一新,一连几天孩子们都忙得不亦乐乎,也没有发生树枝伤人的事情。

  这件事情对我启发很大;我们的活动要尊重幼儿需要,将幼儿的兴趣与区域活动相结合,既优化了教育资源,也培养了幼儿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

小班教师教育随笔10

  班里有个叫妮妮的小女孩,长得非常漂亮,白净的皮肤,一双会说话的大眼睛,可爱极了。 这个小女孩头脑很聪明。但我发现她有一个特点,上课别的小朋友大声读儿歌时,她的嘴巴基本不动,课下也不爱说话,户外活动时,她也不像其他小朋友那样热爱做游戏,喜欢一个人静静的呆在一边,每次我催促她参加活动时,她不是说肚子疼就是说腿疼。 这天,又到了户外活动的时间,我跟孩子们玩丢手绢的游戏,妮妮又悄悄的走开了,当孩子们围成圆圈蹲下后,我走过去拉着妮妮的手:“来,妮妮,跟老师站在圆圈中间看其他孩子玩好吗?”出乎我的意料,妮妮站在中间很活跃,一会提醒这个看后边,一会儿提醒那个快跑,显得很兴奋。活动后我问妮妮:“今天玩的高兴吗?。”“嗯,很高兴。”“那你以前怎么不爱参加呢?”“他们总是在我耳边大声说话,太吵了。”喔,原来这是个喜欢安静的小姑娘。

  从那以后,我尽量安排孩子们做一些安静的游戏,或者我抽出时间单独和她做一些小游戏,让她慢慢的适应和其他孩子一起玩。渐渐地,妮妮变了,变得爱说爱笑了,也比以前合群多了。 由此我想到,由于成长环境和家庭环境等诸方面的影响,每个孩子有每个孩子的'特点,有的孩子活泼好动一点,有的孩子内敛含蓄一点。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应该具有一双洞悉幼儿一切的眼睛,让每个孩子都健康快乐的成长。

小班教师教育随笔11

  早上,在晨间谈话时,我发现赵雅轩小朋友不高兴,一个人闷闷不乐的样子,来到雅轩旁边,我蹲下来问小姑娘有什么不高兴的事情?雅轩告诉我:“老师,爷爷的腿又疼了,看到爷爷腿疼的样子,我很是心疼!”雅轩是个孝顺的孩子,怪不得会一脸的.不高兴。我赶紧安慰雅轩说:“孩子,别着急,爷爷会好起来的,你自己在这里不高兴,被爷爷知道了,爷爷也会不高兴的,对吗?”雅轩紧皱的眉头终于解开了,点点头,这才展露出笑脸。不一会儿,就高高兴兴地去玩积木了。

  小朋友们看到雅轩的笑脸,我一回头,都跑到我的前面来,我就问:“小朋友们,有什么事吗?”他们一起说:“没有事,我们也想和你说说话。”“为什么愿意和老师说话呢?”调皮的孙宗岩小朋友们说:“平时,老师高高的,你蹲下来就和我们一样高了,就和我们一样了,我们就愿意和你说话了。” 奥,原来孩子们喜欢我蹲下来和他们一起交流。

  这件晨间趣事提醒了我,教师应该蹲下来和孩子说话,孩子感觉到亲切,才愿意和我们说悄悄话。尊重是我们与他人交往的第一要素,正如我们爱孩子,孩子才会反过来爱我们,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

小班教师教育随笔12

  今天下午王焕然来幼儿园时,红红的眼睛,小手还不停地在抹眼泪,一边低声抽泣,他的妈妈告诉我:“刘老师,这孩子真是没办法,来幼儿园的路上,经过超市,说好了只是买一袋巧克力豆,到了又要这个又要那个,不给买就哭。”他妈妈一边说一边气还没消,我理解她的心情,劝着她不要生气,孩子需要我们慢慢的教育,她就慢慢走了。

  是啊,孩子的行为习惯,不是靠短时间内的说教形成的,需要充分利用园内活动环境,选择与幼儿生活相关的'联系,对他们进行生活化的教育,针对孩子乱花钱,见东西就要的问题,我设计了区域活动中“逛超市”,在活动前我首先和他们进行活动讨论“为什么爸爸妈妈有钱”“爸爸妈妈上班去挣钱来怎么用”“去超市应该买什么东西”等。小班的孩子反应特别快,都抢着说:“我爸爸上班挣钱”,“我妈妈种菜挣钱”“去超市时不应该乱买东西”,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问题回答得比较好,但是日常生活中,孩子们见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很难抑制住自己想要的欲望。

  我告诉孩子们,咱们今天来玩逛超市的游戏,希望小朋友在“逛超市”时只选择自己需要的东西,但是不能超过5元钱,如果超出了就不能从超市出来了。说完我就给孩子们每人一张自制的卡片,代表五元钱,孩子们各自到超市忙着选东西,我在旁边观看,只见他们一边不停的选,一边忙着问售货员物品的价格,估计是他们怕选的东西超额,个个都在认真的挑选,一会儿,孩子们陆续的拿着自己选的东西付款,结算时发现:他们大都选了些小东西,就一两样,都没有超出支付额,我真为孩子们高兴。

  于是,我借着机会对他们进行了教育,让他们知道父母挣钱非常的不容易,他们虽然工作在不同的岗位,但是都要付出很多的辛苦,老师希望你们从小就做一个节俭的好孩子。

  通过这次的实际操作活动,让孩子们懂得了钱的来之不易和用途,也了解了父母的辛苦,也许他们从中懂得了很多很多。

小班教师教育随笔13

  1、教师引导起大作用

  有两个小班的孩子,她们用手纸擦鼻涕时余留一小块,在老师不注意的情况下,放到嘴里嚼一嚼,老师会告诉她们,吃卫生纸是不卫生的,吃了会生病,不能随便乱尝东西。在孩子的观念里,没有“不卫生”的概念,所以他们当然是要“尝尝”;如果没有老师的引导,他们会这样反复好几次,直到确认不好吃才没了兴趣。老师是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指导者,在一开始就指导学生,有许多东西是不能乱吃的,在幼儿的头脑中形成这种意识,然后,孩子们良好的习惯才会慢慢养成。如此说来,老师的指导在幼儿的生活中起着的是多么重要的作用。

  2、培养良好的'性格

  吃饭时,老师都是让小朋友坐好,把手放到膝盖上。老师把饭菜盛到碗里请他们凉一凉再吃。刚开始他们不理解,想用手去碰碗,很危险。因为在家里,家人是喂或把凉好的食物给他们吃,吃到嘴里的食物都是不凉不热的。在幼儿的眼里,任何食物都能马上吃。所以在我们老师的保护下让幼儿轻轻碰一下刚盛好饭菜的碗,让他们直接感受冷、凉、热、烫。这样幼儿在吃饭时就不会轻易去碰碗了,即使碰,也会特别小心。同时,幼儿在等待进食的恰当温度的过程中,还逐步学会了“等待”,看起来等待似乎是一件不关重要的事情,其实,等待对幼儿养成良好的性格,是十分重要的。

  3、好习惯成就一生

  幼儿就是一张白纸,划上什么就是什么。他们受到最重要的影响就是身边的人,如:父母、亲朋、老师等。他们的行为都是幼儿模仿的对象。形成好的习惯,他们会影响好多孩子;形成不好的习惯,也会影响很多孩子。所以作为幼儿老师,应当十分关注孩子们是否在养成某些习惯。对一个孩子说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可能是终身受益。

  4、培养孩子的就餐习惯

  刚来幼儿园的幼儿在吃饭时大吵大闹,没吃完的食物乱扔一气;此时,讲道理是没用的。老师当然也得偶尔来点强制,把他单独叫到一边,告诉他:吃饭是不准乱说话,吃多少拿多少,不能浪费。教师要随时控制,提醒幼儿,这样幼儿就能安静就餐,浪费就少了,后来浪费就没了,逐步养成了文明就餐的习惯。

  5、要学会因材施教

  幼儿教育空间大,可塑性强。教育家孔子曾说过:“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幼儿是纯净的、无邪的,我们教育者应给受教育者一个平等、和谐的教育平台,让不同的孩子都受到最好的教育,让他们成为国家、民族的有用之材,成为对社会、家庭负责任的人,这样才无愧于教育的真谛。

小班教师教育随笔14

  记得明明小朋友刚入园的时候,是我们班哭的最厉害的,任凭什么办法对他都无济于事。现在的`明明真可是180度的大转弯。还记得刚来那会每天早上都得和他奶奶耗上半个多小时,现在呢?每天早上第一个来幼儿园,从来不让他奶奶送到教室,主动跟奶奶说:“拜拜”。

  这天,像往常一样,明明又第一个来到了幼儿园,我正在给桌子消毒,明明兴高采烈的跑到我面前,说:“老师,我帮你擦桌子吧!”我看着他那天真的小脸,不忍心打破他这好意便答应了。给了他一个小抹布,他拿着抹布,像个小大人似的擦了起来,嘴里哼哼着“我和妈妈擦桌子”我问明明:“你跟谁在擦桌子啊!”

  明明抬起小脸说:“老师啊!老师像妈妈!”一句短短的话,让我的心里暖洋洋的。

  在幼教这个职业上,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得到孩子的认可和喜欢。“老师像妈妈”多么暖心的一句话。

小班教师教育随笔15

  在我们班里有一个叫粼粼的孩子,在刚开学的时候他是最能哭的孩子,而现在他是最能闹腾的孩子,而他又比较有领导力,宝宝们都喜欢跟他玩。对他的这种情况,老师们都很无奈。

  有一次我带孩子们去小便,出来站队的时候粼粼到处乱跑,一会去玩滑梯,一会去玩轮胎秋千,到处乱跑一个劲闹腾,我叫他"粼粼,来排队了,我们回教室了"他会看你一眼,然后继续乱跑,其他的孩子看见了,也会跟着他到处闹。我看见这种情况突发奇想,"粼粼,到老师这里来,老师有话对你说。"当粼粼过来的时候,我对他说:"粼粼,如果你表现得好,老师让你当班长好不好。"粼粼痛快地答应了。我又告诉他"那你帮老师把小朋友集合起来,我们回教室吧。"不一会的`功夫,孩子们排好队随着我回教室里去了。

  对于这种爱表现想让老师注意他的孩子,我们应该给与他合适的机会对于像林林这种爱闹腾但有号召力的孩子老师应给与其发展的空间。

  幼儿小班教师教育随笔8

  今天吃过早饭,孩子们自主选择进入区域,赵俊达小朋友选择了《巧嘴巴》,拿了一本关于地球的图书,坐在那安静的看书,不一会李特也进入了阅读区,和达达小朋友坐在了一起,刚开始两人各看各的。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达达忽然拿起李特的书就开始撕,李特看到自己的书被撕烂,转脸就把达达的书也撕烂了。看到这种情况,我把他们两个单独叫到旁边,问怎么回事,特特说:“达达非要抢我的书,就把我的书撕烂了”。达达说:“我就是想给他换一下,他不给我换,我不是故意的”。听完他们的叙述我说:图书现在被你们撕烂了,它得多疼、多伤心,你们不知道爱惜图书,图书以后就不会和你们做朋友,你们自己说这样做对吗?他们两个人不自觉的低下了头说:老师,我们错了,下次不这样了。

  评语:孩子虽然到区域进行活动,但是却没能很好的遵守语言区的规则,他们的行为在游戏评价时可进行一个提炼和下次进区域的要求,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及学习遵守游戏规则。

【小班教师教育随笔】相关文章:

小班教师的教育随笔04-19

小班教师教育随笔10-09

小班教师教育随笔05-17

【实用】小班教师教育随笔07-23

小班老师教育随笔10-01

小班教育随笔09-07

教育小班随笔09-30

小班教育随笔05-11

小班幼儿教师教育随笔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