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教学随笔

时间:2024-08-20 07:45:15 随笔 我要投稿

(精选)初中音乐教学随笔

  在学习和工作中,应该很少人不知道随笔吧?随笔其实就是日常生活中对一些事件的想法,及时捕捉,随手记录下来。为了帮助大家更多的了解随笔,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中音乐教学随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选)初中音乐教学随笔

  民族民间音乐就像沉淀在中华文明长河中的陈年佳酿,它有着鲜明、独特的地域性与民族性,有着不拘一格的洒脱与灵活性,散发着朴实无华的生活气息,弥漫着温暖人心的人文情怀,是音乐艺术与民族民间文化的完美契合,对于弘扬传统文化、传递民族民间音乐力量,发展学生们的音乐审美与鉴赏能力有着特殊的教育功能。初中阶段是学生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渗透民族民间音乐教学,不仅能够有效地传承中华民族悠久而深远的民族民间文化,深化学生对各民族、各地区人民生活习惯与文化风俗的认识,还能够丰富学生对“美”的体验、强化学生对多元文化的体验,潜移默化地熏陶学生的文化素养与审美情操,促进学生健全人格与音乐创造思维的培养。在教学探索中,笔者聚焦初一阶段民族民间音乐教学,尝试以趣味灵动教学,以互动驱动课堂,以演绎张扬个性,就如何开展更加具有青春活力,更加贴近学生内心世界的民族民间音乐教学,分享了自己的几点教学经验。

  一、趣味牵引,提高欣赏欲望

  民族民间音乐因其厚重的文化底蕴、独特的表意方式、传统的演奏方式,逐渐淡出了青少年的日常生活,他们更加乐于把时间花在听流行音乐、欧美歌曲,模仿《江南style》、《小苹果》这种脍炙人口的神曲上,也不愿意花时间静下心来品一品京剧,听一听江南丝竹,唱一唱山歌。特别是在初中阶段的教学中,教师应该考虑到初中生正处于追逐潮流、关注流行的年龄阶段,对民族民间音乐兴趣寥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善于抓住他们的这种心理特征,活化民族民间音乐教学形式,在导入上下功夫,在讨论中提趣味,在活动中引竞赛,以趣味性营造欢快的教学氛围,为传统的民族民间音乐注入生机,从而提高学生欣赏音乐的热情,引领他们主动参与到民族民间音乐的欣赏与学习中,真正体现其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在七年级音乐下册《凤阳花鼓》这首民歌的教学设计中,笔者在教学导入这个环节下足了功夫。笔者原本以为,《凤阳花鼓》这首民歌节奏欢快,朗朗上口,对于学生而言,学习起来并不困难,但是如何唱出这首民歌欢快、独特的味道,让学生真正地融入到这“敲锣打鼓”的欢乐氛围中,则是值得推敲的难题了。为了让民歌出场的方式更加有趣、更加活泼、更加热闹,笔者在课堂导入时为学生们带来了锣和鼓,在简单的乐器示范与游戏“击鼓传花”后,播放、介绍《凤阳花鼓》的视频短片,通过这种“敲锣打鼓”的介绍方式,渗透乐器的呈现与讲解,让学生们一下子对“凤阳的花鼓”产生浓厚的兴趣,先声夺人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为随后的民歌学唱教学奠定了情感基础。

  二、推进互动,提升赏鉴能力

  在传统的民族民间音乐教学中,课堂总是过于“安静”,往往是学生们看着多媒体课件或是书本,安静地听老师说,安静地看课件大段大段的文字以及鸦雀无声地欣赏视频片段。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导致了学生兴味索然,就连教师也提不起精神,致使民族民间音乐欣赏流于形式。为此,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互动参与的形式让学生真正地加入到民族民间音乐的实践探究中,如通过创设生活情境、问题情境、小组交流活动、师生合作探究等形式,吸引、要求、鼓励学生们以各种形式加入到实践互动中,切实提高他们欣赏民族美、体验民间美的审美能力。

  欣赏七年级音乐上册第四单元《辽阔的草原》中的《万马奔腾》时,笔者考虑到《万马奔腾》这首乐曲是一首典型的蒙古族民歌,它节奏欢快,情感丰富,生动地再现了辽阔草原中万马奔腾的壮观景象,质朴地表达了蒙古人民豁达的胸怀与喜悦的心情,因此,在教学互动中,笔者有意识地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了大草原上人与自然合二为一,浑然天成的辽阔景象,渲染了音乐欣赏氛围,引导学生们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中,聆听民族乐器――马头琴的独特音色,并启发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欣赏与交流的基础上,对乐曲进行创造性改编,尝试加入一些击掌演奏或者其他肢体语言,以此配合音乐的律动,更加生动地表现出蒙古人民能歌善舞、热情豪放的特点,表现出蒙古草原与骏马的自然之美。在这样的小组互动中,笔者发现学生们尝试与创造的积极性很高,有的学生甚至随着音乐跳起了像模像样的蒙古舞蹈,气氛好不热闹。

  三、引导演绎,增强情感体验

  鼓励并有效地引导学生踊跃地展示自己的实践成果与创造性作品是渗透民族民间音乐教学、提高学生音乐表现与审美能力最直接的教学渠道。笔者认为,要让学生们真正地融入到民族民间音乐的教学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引发他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激发其真实的情感体验,让他们带着感情去感受,去理解,去演绎。因此,教师不妨为学生创设更多表演与呈现的平台,让他们更加重视实践活动,更加积极地融入到合作探究中,更加主动地接触民族民间音乐,真正地融入到民族民间音乐的学习与创造中,从而营造更加具有人文关怀,更加具有创新氛围的教学环境。

【初中音乐教学随笔】相关文章:

初中音乐教学随笔07-03

初中音乐教学随笔12-08

音乐教学随笔05-19

音乐教学随笔12-19

幼儿音乐教学随笔12-07

小学音乐教学随笔06-07

音乐教学随笔15篇12-24

音乐教学随笔(15篇)12-24

音乐教学随笔精选15篇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