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大班教师随笔

时间:2024-11-08 11:15:35 随笔 我要投稿

幼儿大班教师随笔【热】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大家对随笔应该很熟悉吧?随笔,或讲述文化知识,或发表学术观点,或评析世态人情,启人心智,引人深思。为了让大家在写随笔的时候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大班教师随笔,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大班教师随笔【热】

幼儿大班教师随笔1

  眼看着班级牌变成了大一班,脑子里依稀记忆着他们刚入园时哭闹不休的样子,可眼前的孩子都长高了,长壮了,做事能力强了,速度快了,孩子嗓门也大起来,跑动的速度也快了,班级里总是熙熙攘攘的。上课前,我总是狮子半大吼一声,他们才静下来。怎么凶他们呢?

  我陷入了思考……平时也有教师说我不够凶,可是我觉得除了凶还是应该用别的方法来吸引幼儿,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或运动欲望。一味地凶,什么都不能,什么都不许,就安静地坐那儿,象木头一样,我认为从幼儿身心方面来考虑都是不合适的。于是我就会允许幼儿在活动中小声地交流,或小范围地活动。如音乐活动中自己找地方和同伴结伴跳舞做动作等。可是有时候,我的好心并没有得到好报。有个别幼儿会自由地穿梭,或故意捣乱,推挤边上小朋友,引起告状。于是,接下来,我把跳舞的事情先放一边,把他们先训一通。接下来孩子们安静多了,可是我和他们的心情已经没有了刚才的轻松和愉悦,活动只好草草收场。

  面对这种情况我应该怎么办?

  1、让幼儿有事情可做

  孩子们都是一样的,爱玩爱闹。常规固然很重要,但是孩子们吵的原因是他们没事情可做啊,你应该让幼儿有可以做的或者是想的,这样他们才不会去闹啊,方法很多。首先要了解孩子,了解他们的特性,你就会发现很多。根据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给孩子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安排好他们的学习、游戏时间,孩子会配合老师的,常规自然就会好起来。

  2、及时分析原因

  大班幼儿有自己的思维和想法,对孩子的吵闹现象,我们应该及时分析原因。

  如今天的活动内容是否合适,活动准备是否恰当,对幼儿的指导是否清晰等等。

  有时候往往是一个小的细节,影响了整个活动。有时当孩子做错事了,如果是小事,我通常不先说什么,而是先没有表情的望着他,他就会改正自己的行为。若是打人、疯闹,我也会先看他几秒钟,然后再问他在干什么,发生了什么事,你觉得这件事做的对吗?他说不出,就先问旁边的孩子,再让他自己说。孩子大了,都懂事了,可以让他们自己判断对错,学习自己管自己。

  3、选派一些小队长和值日生

  大班的孩子喜欢帮助老师做事情,所以请一些能力较强的幼儿当我们的小手、小脚、小耳朵,来约束某个别幼儿的自由散漫,也是有一定效果的。另外,有时候也可以对个别幼儿实施换位思考。如,某幼儿比较吵闹,就安排他来管大家,跟他交代清楚要求,让他体会一下,大家一起吵闹所带来的无序和危害。提醒他自己自我约束,一起改善班级常规。

  4、在孩子们的心里建立起威望

  让孩子真心喜欢你,其实也不难。如注意自己说话的技巧:对全体孩子们说的,要声音洪亮,节奏放慢些,眼睛要不时的扫向每一个孩子,根据语气和说话的内容或微笑或皱眉。注意在提要求时,表扬某个孩子。(例如,“请小朋友们把椅子搬到教室里去。###真能干,搬了两把椅子!***很能干,椅子摆的好整齐!对,***排队走真整齐”在幼儿搬时,看着他们微笑。。

  写了很多,看看好象都有用,可是在实际中可能又都成了纸上谈兵。不管怎样,个人认为坚持大方向,针对个别,给予修改和调整,在整齐划一和个别对待的相辅相成中,相信我们的孩子会越来越懂事,班级常规也会逐渐改观。

幼儿大班教师随笔2

  《集体过生日》

  明天是孙仕杰的生日,他的奶奶特意给老师说了一声,明天会带来一盒蛋糕给全班的小朋友分享。小朋友们听到后都兴奋不已,都嚷嚷着怎么给他庆祝。

  第二天,在午睡过后,正好是下雨天不用出去体育锻炼。看着小朋友望眼欲穿的`样子,我决定利用这段时间让全班孩子为孙仕杰庆祝。

  瞧!来了!孙吴杰首先给他带来了一首英语歌《生日快乐歌》,引得全班幼儿都跟唱起来;许佳诺为他送了一幅图画,上面画了孙仕杰在开飞机;徐梦涵送了他一支铅笔;严菲煜送了他一个洋娃娃;丁嘉懿祝愿他长大后做个像红果果一样的主持人;张嘉敏祝愿他长大后也做个教师;吴玉为他画了一张图画;臧烨涛祝愿他长大后做个解放军……看着这么多的礼物,听着这么多的祝福,孙仕杰笑得都合不拢嘴了。

  我觉得,在幼儿园集体过生日的事情可以提倡。因为第一,它可以培养幼儿对集体的归宿感;第二也是幼儿表达自己的情感的最适当的方式方法;对个别情绪控制能力差的幼儿也学习到这种合理表达情绪的方式方法。

  不知亲爱的幼教同胞们,你们对此有何看法呢?

幼儿大班教师随笔3

  天气慢慢地热起来了,早上送孩子来园时有几位家长会说:“老师,让宝宝多喝点水,”说句实在话,即使家长不提醒,我们也经常提醒孩子们喝水。更何况现在天气热了,我们也增加了让孩子和水的次数了。

  由于家长这么一提醒,我就悄悄地观察孩子们喝水的情况:对喝水的兴趣孩子们都挺高的,但我发现有的孩子每次喝水只倒一点点,两三口就喝完了,有的孩子虽然倒了大半杯,可是只喝了没几口就把水倒掉了,当然也有几位孩子喝得比较好。基本上孩子们都喜欢倒水,但喝水却被他们忽略了。

  这时,我觉得自己的工作做得还不够,虽然根据天气及幼儿的身体情况适当的增加孩子喝水的次数,但是每次孩子真正喝了多少水却被我忽略了,我感谢家长的.提醒,于是,我再次与孩子一起念“喝水”的儿歌,再次强调“喝多少,倒多少,全部喝完不浪费。”每次喝水时尽量提醒孩子全部喝完,还请能力强的孩子做小老师,督促孩子们将倒水全部喝完。我还利用旁边自然角的植物,每次孩子喝水时,请孩子让植物也喝点水,来提高幼儿喝水的兴趣。

  一段时间下来,孩子们喝水的情况好了很多。大多数幼儿都能喝多少倒多少,不爱喝水的孩子也慢慢地喜欢喝水了。虽然我们平时的工作已经作得很细了,但肯定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发现问题后仔细观察,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这样我们的工作才能做得越来越好。

幼儿大班教师随笔4

  大班的孩子从这个学期开始已经开始动笔书写了,我们让孩子书写的都是一些最简单的数字和字母,大部分的孩子握笔的姿势正确,书写也挺好的。但是也有一部分的孩子不会握笔,书写不成行。这部分孩子的爸爸、妈妈纷纷找到教师,问是不是孩子没有认真学,或者是孩子太笨了……

  我要对各位家长说,你们别着急!孩子的能力发展有快有慢。大班的孩子刚刚开始书写,怎么可以一下子就给孩子下定论呢?

  这样,无疑回给孩子背上思想包袱,影响他的发展,给他以后的学习造成一定的'障碍。

  孩子的年龄只有四、五岁,许多细微的动作做不好也是正常的,像书写的动作就是细微的动作,刚刚开始拿笔时,多少孩子不会啊!现在看看不是都会了吗。

  各位爸爸妈妈,你们可以试着回忆一下:孩子在不会说话的时候,只有两、三年的时间,孩子不是什么都会说了吗?而且说得非常好!就用等待孩子开口说话的耐心等待孩子可以正确握笔,并且写出漂亮的字吧!

  爸爸、妈妈,请别急,您的孩子一定会很出色的!

幼儿大班教师随笔5

  是老师错了

  一天早上,我若有所思的走在路上,孩子们一声声甜甜的问候声,时时从我耳边飘过。而我只是机械的.应付式的回答。突然,涵涵小朋友,拦在我面前说;“老师,你是不是不喜欢我了”“没有”。我从沉思中醒过来,“那为什么我喊你,你只是嗯了一声呢?”我连忙道歉,老师错了,因为刚才老师正在想问题,没来得及和你说话,真对不起。

  涵涵相信了,到一边玩去了。

  这事对我的感触很大,对孩子不能应付。不管多小的事,都要认真对待。就是一个平常的抚摸,可能影响一个孩子一天甚至一生的情绪。

幼儿大班教师随笔6

  孩子们喜爱的幼儿节目、动画片,我们有时会不屑一顾;孩子们想再仔细看看、动手摸摸的演示材料,我们却常常把它们深藏柜中;孩子们提出的许许多多问题,我们往往轻描淡写地一句话带过。如果长此以往,不善于与孩子“交心”,来自童心世界的思想火苗就有可能被我们掐灭。

  与孩子“交心”,前提是我们也要有一颗童心,不以成人的目光看待孩子,而是站在孩子的角度,用心>倾听、呵护童心。和孩子们生活在一起,我都试着以一颗童心去看待孩子,去和他们交流,分享他们的发现、快乐,也努力帮助他们化解恐惧、不安通过一次次地与孩子“交心”,我发现,孩子们很愿意向我表露他们的.想法,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频频向我展露纯真的笑容。

幼儿大班教师随笔7

  第一节是语文课,作为班主任的我,按习惯提前几分钟来到教室,细心转了几圈后,带着满意正要掩门准备组织上课。突然,乳白色的门上一个淡淡的浅黑色的脚印映入我的眼帘。虽然不仔细看,很难发现,但此时的“它”在我的眼中是那样的醒目和刺眼,想到平常不知强调和絮叨了多少遍,心中不由的激射出阵阵的怒火。

  这时,我完全可以让胸中的怒火一泄而出,让学生们把那个犯了错误的学生就出来,对他进行一番狂轰乱炸。然而,怎样处理这件事才能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呢?思绪在心中千回百转,等到冷静了一些后,我强压心中的愤怒,尽量让脸色平和下来,并努力挤出一些笑容对学生说:“同学们,我发现今天我们的教室和平时不一样,你们有没有发现?”同学们一听马上东张西望起来,试图发现教室里的异状,十多双眼睛把教室的角角落落细心搜寻了一番后纷纷摇了摇头,并不约而同的用大拇指向我打出“好”的满意手势。看到这种情况,我决定暗示一下他们。于是,我看似无意的走到门前,用手扶住门,说道:“同学们再仔细看看。”在我的动作启示下,终于有一个学生发现了那个脚印,只见他憋红了脸,小手举得高高的,为自己的发现兴奋不已。当我刚一点头,他就“刷”地站起来,激动地说:“门上…门上…门上有个脚印。”这一下教室里炸开了锅。“是的,一个脚印。”“是谁踹的?”……看着群情激愤的学生,我心中不由的一阵窃喜。是火候了,于是我做了一个安静的手势,示意我的弟子们静下来做好,并不失时机的问:“同学们,大家说这个脚印好看吗?”同学们都使劲摇了摇头,有的同学甚至伸出表示“不好、坏”的小指用力在身前挥着。我看到已经达到了预期效果,于是接着说:“同学们,教室是大家活动、学习的场所,需要大家一起来精心呵护,希望下节课前这个“脚印”能够隐身,并且永远不再出现,你们说好不好?”“好!”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

  下课后,为了及时了解教育效果,我并没有急着回办公室,而是在离教室不远的地方听了下来,偷偷地朝教室门口望去——只见两个女生正手拿抹布蹲在门边使劲擦着那个脚印,我知道这并不是她俩踹的,因为踹门的那个男生正红着脸默默地看着眼前的这一幕。我知道那个脚印不仅从门上擦掉了,而且也从他心中一点一点地擦掉了。但是,通过这件事在他心里一定会留下很深的烙印。

  又上课了,我看着被擦拭的干干净净地门,表扬了那两个女生,并语重心长地说:“老师知道,这个把门弄脏的同学,一定不是故意的,并且以后他一定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

  事后,我就这件小事进行了反思:当学生出现异状时,你该怎样对待学生偶尔出现的异状呢?如果当时我用蛮横态度的处理这个脚印事件,会出现怎样的.效果呢?恐怕这个脚印会象石头一样沉重压在这个学生的心头,让脚印成为久久不能擦除的烙印,留在学生心里,给这个学生心里造成久久难以愈合的伤疼。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教育者,在处理和看待学生偶尔出现的异状时,要合理调整好心态,就脚印这件小事来说,老师要擦掉的不光是门上的脚印,更重要的是要擦掉学生心中的脚印。

  两天过去了,我在批改学生的日记时发现,踹门的那个学生就那天发生的事情写了一篇日记,他向我主动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对我对这件事情的处理表示感激并向替他擦去脚印的同学表示了真诚的感谢。看着这篇日记,我暗叹自己处理这件事情时能冷静下来,假如……我不由的心中涌起阵阵的凉意。同时,通过这件事也给从事教育工作的同事们一个忠告,在教育过程中对待学生出现的异状,要机智灵活,千万不可采取简单粗暴方法,怎样处理合理而又避免负面影响,直接影响对事情的处理效果,它常常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件小事也说明了同伴之间的影响教育作用,要善于让学生在其同伴的身上发现自己的问题,这有利于你的班级的管理和建设。

幼儿大班教师随笔8

  难以启口的“对不起”

  晓昀是一个倔强、好强、性子急、自我意识非常强烈但又脆弱而爱哭的男孩,他做错了事往往不肯承认,如果受到批评了,就容易情绪激动,而这种情绪会影响半天甚至一天的活动。

  有一次吃早点时,他在厕所里小便后急着去洗手时,一下子撞倒了丁丁。丁丁摔倒了,疼得哭了起来。可他不但不道歉,还无理地指责丁丁挡在了他前面。几个小朋友马上来告诉老师。看到晓昀涨得红红的又气呼呼的脸,老师感到了他的情绪正在激动。为了让他意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但又避免抵触,老师没有直接地批评他,而是先询问他事情的经过。晓昀别过头嚷着:“是她自己挡在我前面的!”老师轻声说:“别急,请你慢慢说说吧!”晓昀气呼呼地重复:“是她不对!是她自己挡在我前面的!”老师耐心对他分析:“厕所里,小朋友那么多,大家都急着小便、洗手,总会互相碰到。可能晓昀也没看到丁丁吧!既然,大家都是不小心的,晓昀,你是个男子汉,马上说声‘对不起’就没事了。”但晓昀还是不肯认错,反而耍起了“无赖”:“谁

  让她站在这里的啦!谁让她站在这里的啦!”倔强的孩子一时牛皮气上来怎么也说不通。面对他的强词夺理,老师冷静下来,没有发火,也没有放弃。老师试图以先让孩子吃早点来缓和情绪,晓昀还是很激动,眼里闪动着泪花,站在原地不肯吃。此时老师从他的激动中读出了倔强、懊恼、受挫、羞愧交织的.复杂情绪。正巧那天有其他幼儿园的老师来听课,客人老师走过教室时,老师轻柔地拉着他的手避开教室里的孩子们来到走廊,把自己也当成一个孩子,一起请客人老师来“评理”。老师诉说着:“刚才我们班发生了一件事,有两个小朋友在厕所里撞到了,大家都很不开心……”老师故意没有说明两个孩子是谁。客人老师也明白了这位老师的用意,也客观地帮助分析起来。晓昀的表情开始有了变化,那一触即发的激动渐渐缓和下来。谢过客人老师后,老师和晓昀说起了悄悄话:“老师知道晓昀其实是个很讲道理的孩子,只是刚才小朋友们都在,你有些不好意思对吗?”晓昀终于勉强地轻轻点了一下头。老师又说:“那没关系,其实丁丁也早就原谅你了。等你喝好牛奶后,再悄悄地跟她说句话好吗?”晓昀再次点点头。喝完牛奶,晓昀终于轻轻地向丁丁认了错。

幼儿大班教师随笔9

  天气愈来愈凉了,幼儿园里的菊花开得泼辣,有的菊花花瓣凋落了,静静地躺在花盆里,孩子们看着那些花瓣,有些沮丧:“老师,如果这些花不落,那多漂亮啊!”

  “是啊,可是花开花落是大自然的规律啊!花儿的生命虽然结束了,可是它的美在下一个春天、夏天、秋天或者冬天还会再绽放的`!”我安慰孩子们道:“美可以轮回,不必悲伤,只要有颗爱心就可以再次欣赏到美的!”

  孩子们神情不再那么悲伤,一个叫梅子的女孩拿了一个纸盒,用小巧玲珑的手,轻轻地把那些掉落在盆土上花瓣捡起,放入纸盒……又有一个孩子也拿起纸盒,捡起了花瓣……

  看着他们一个个怜香惜玉的表情,我的心一阵阵地感动:“孩子,你们这是做什么?”梅子笑了:“掉落的花瓣也是生命啊,也是美的,我们想把这些美收藏起来。”

  我心悦、动容了:“好啊,孩子们,我们一起收藏美吧!”孩子们笑了。

  一群可爱的孩子,有着纯真美好的心灵,每天被爱温暖着,懂得爱别人,也就懂得收藏爱!

  孩子们,你们可知道?老师在心里也收藏了你们这群充满爱心的孩子!

幼儿大班教师随笔10

  每一天早操和户外活动前的排队真让人头疼。我发出“站队”的口令后,孩子们就会疯狂的向站队的地方冲去。有的孩子连小椅子都顾不上放好,就迅速跑过去,你推我,我挤你。经常会听到:“老师,他插队”、“我站在这儿”。站在前面的几个孩子,有的抱着我的腿,有的抓住我的手,有的拉着我的.衣服,我只能用更大的声音盖过他们,或者一一把他们的手拿开,批评他们一顿,可效果不大。我琢磨老这么乱可不是事儿,于是着手调查其中的原因。

  我把几个总爱挤的孩子叫到身边问:“你们为什么排队时总爱挤?”“我想当排头!”“你们为什么想当排头呢?”“当排头多好,当排头在前走,离老师最近,能帮老师干活,还能得到表扬……”。我又把经常当排头的幼儿叫到身边问:“你们钟爱当排头吗?”有的孩子说:“钟爱。”有的孩子说:“有时钟爱,有时不钟爱。”在每次的活动中,每位幼儿都争着去做,但教师只是选取几个平时潜质比较强的幼儿担任。时刻长了,潜质强的幼儿只能被动的理解,潜质弱的只有羡慕的眼光。

  怎样才能使每一位幼儿得到锻炼,又能让他们互相谦让着排好队呢?我决定和孩子们一齐讨论一下,听一听他们的意见。于是,我说:“那咱们一齐来想个办法吧!”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我又来问孩子:“大家都想当排头,可排头只能有一个,咱们怎样办才能让大家都能当上排头呢?”陈天赐说:“能够看谁的表现好,就让谁当排头。”其他孩子立刻反对:“不行,这样还是有很多人当不上的。”马亦心说:“能够轮换着当,这天你当,明天我当。”孩子们争论不休。最后咱们确定“轮流当排头”。每一天选两名小兄弟姐妹当排头。当排头时要聚精会神。

  新的轮流当排头建立后,孩子们都很高兴,他们再也不去挤着当排头了。我也归纳反思了自我的不足。咱们总是请潜质强的孩子帮老师做事,只注重孩子的义务而忽视了孩子的权利,只注重孩子的服从而忽视—了孩子的自主。日久天长,咱们就剥夺了潜质强的孩子选取的权利,也剥夺了潜质弱的孩子自我锻炼、自我发展的权利。孩子们都只是在人生最出的起跑线上,作为教师有必要把锻炼的机会分给每个孩子。不是吗?

幼儿大班教师随笔11

  在区域活动时,我发现成成小朋友将娃娃家的一只小杯子放进口袋里,再也没有拿出来。活动结束后,我问全班幼儿:“想不想看老师变魔术?”大家都说想看,于是我就学着魔术师的样子边比划边说:“我变只杯子出来,现在这只杯子已经在成成口袋里了,请他拿出来给大家看。”听了我的话,成成把那只杯子拿了出来,大家都拍手叫好。

  事后,我找成成小朋友谈话,告诉他不能随便把幼儿园的东西带回去。他轻松地点头称好。我想:这样做既让幼儿懂得了做人要诚实的.道理,又保护了幼儿的自尊心。

  我们班有个小朋友叫新琦,动手能力非常差,据了解,在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样样都有人代替包办。就这样,在幼儿园也要靠老师。每天下午起床后自己不会穿鞋,总是等着老师给穿。刚开始,给他穿上吧,别耽误了他小便,否则更麻烦。每次都这样迁就他后来越来越觉得,这样下去对孩子以后的成长将会产生不好的后果。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我对他开始了另一种方法:那天,当新琦起床后,他和原来一样,提着两只鞋子在我身后等我。我整理完床铺后,接过他手中的鞋子直接放在地上,对他说:“今天自己穿一次吧?来,我教你。”我一边手动一边嘴说:“一双小鞋先放好,小脚丫子往里钻,钻呀钻呀钻到头,再用小手钩后面。”

  我和他穿上一只,另一只我让他自己穿,最后终于穿上了,我们两个都高兴的笑了。然后领他走出休息室,走到小朋友中间,让他讲讲自己是怎么穿上鞋子的,还让小朋友拍手鼓励他。新琦可高兴啦!第二天,新琦来幼儿园就自豪的告诉我,“老师,在家里我也自己穿鞋。”我摸了摸他的头说,“你真棒!”

幼儿大班教师随笔12

  本周我进行了一节公开课的展示活动——《晒袜子》,此活动其实是一节托班下学期的生活活动,主要的知识目标是让幼儿在游戏化的情境中知道一双袜子有两只、并且是一模一样的。在正式开展之前,我对其做了三次调整。

  一、我的第一次尝试1、第一次活动我把它定在托班,活动的目标为:(1)幼儿通过观察了解两只袜子是一样的(2)幼儿能大胆主动地进行找袜子游戏,并体验到集体游戏的快乐。

  2、活动中幼儿的表现:

  整个活动比较乱,幼儿的注意力也比较分散。在他们刚刚坐在地垫上,就有一个小朋友跑到后面的大玻璃旁往外面看,这时有两个小朋友也陆续跑了过去;不过,当我念儿歌的时候,大多数小朋友的注意力还是被吸引过来了,也跟着一起边念边做动作;在活动的第二个环节,他们观察并说出自己袜子的一些特征时,基本上只有一两个在回应我,其他的小朋友有的在玩地垫,有的在地垫上面爬,有的则偷偷地跑到后面的大玻璃旁,还有的眼睛就盯着我看,不说话,场面有些混乱;到活动的第三个环节——帮袜子找朋友,大多数小朋友都在拿着袜子"找",不过,只有二三个稍微大一点的孩子真正在找跟其相同的袜子,其他的都以拿到袜子给老师晾起来为乐趣,结果没几对袜子真正找到朋友。

  3、我的思考:

  (1)由于孩子们是第一次到音乐教室,也是第一次在整块的地垫上活动,所以,他们非常地兴奋,对教室内的一切都很感兴趣,想去玩一玩,试一试,看一看。因此,在他们刚坐在地垫上的时候,会有一些孩子跑到教室内的大玻璃旁看外面的风景,在地垫上爬来爬去。

  (2)托班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还不是很强,有的`年龄较小的孩子还不太能主动说出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感。所以,在让他们说出自己袜子的颜色时有一部分孩子只是看着我而不说话(3)托班主要依托有趣生动地情境来开展游戏。而我在活动的第二个环节,基本上就没有创设什么有趣的情境来吸引他们,而直接让他们观察自己的袜子。这也是他们注意力分散的一个原因二、我的第二次尝试1、针对第一次活动时孩子们的表现和现场的情况,我决定做如下调整:

  (1)由于刚上托班的幼儿年龄还比较小,语言表达能力还不是很强,在活动中往往还不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所以在第二次活动时,我选择了小班的孩子。

  (2)由于第一次活动时的情境性还不是很强,所以在本次活动中我也增加了一些情境性和情感性的目标:A、在帮妈妈洗袜子的情境中联系搓、夹、卷的精细动作B、知道一双袜子有两只、并且一模一样C、在活动中情绪愉快,喜欢帮妈妈做事2、活动中幼儿的表现在活动的第二环节——幼儿探索并尝试如何洗袜子,并能把洗好的袜子夹起来,当我问到,"我们洗袜子的时候首先要干什么"时,只有一两个孩子回应我,其中有一个说:"放在洗衣机里",我便用"洗衣机坏了"引导他们想起用手洗,接下来我再问:"我们把袜子弄湿,然后要放什么?"大多数的孩子都一脸茫然,只有一个回答出"用洗衣粉",我便顺着往下引导,"用洗衣粉洗好了,有许多的泡泡,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没有一个孩子知道,我只好把答案告诉他们:"在水里漂一漂"。在整个幼儿探索如何洗袜子的过程中,多数都是我在告诉他们应该怎样去做,基本上都是以我为主导,而没有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也没有起到拓展他们思维的目的;在孩子们拿袜子尝试着自己洗的时候,都一起跑到我的跟前来抢我手里的一盆袜子;在活动的第五个环节,引导幼儿卷袜子时,有的把袜子包起来,有的就一只一只地卷,有的没有对齐就开始卷起来了,什么卷法都有,有点乱。

  3、专家领导的点评+我的思考(1)整个活动我的情绪不是很高涨,比较低沉,没有把气氛调动起来(2)孩子们没有洗衣服或袜子的经验准备,所以在活动的第一环节探索如何洗袜子的过程中,才会出现教师一言堂的情况(3)教师在分发教具材料时的考虑不是很周到,如:让孩子们拿袜子去洗或晾的时候教师应该一个一个地拿给孩子,而不是让所有的孩子来拿一个盆里装的袜子,这必然会出现拥挤,抢夺的现象。

  (4)教师的教具材料摆放的不是很科学,卫生。如:直接把放袜子的收纳盒放在地上。

  (5)在情境的设置上还不是很连贯。

  三、我的第三次尝试1、我的调整:

  (1)由于第一个环节孩子们没有洗袜子的知识经验,所以直接改为以一首儿歌来调动他们的兴趣,帮助其尽快融入到教师所设置的情境中(2)在材料的分发上,主要以教师在游戏的情境中直接分发为主(3)为了让幼儿能够更好的了解一双袜子就是两只一模一样的袜子这个目标时,我在他们观察我的袜子这个环节,设置为只把一只鞋脱了,让幼儿先观察说出其颜色,图案等特征,然后再让他们猜测另一只袜子的颜色,及图案。

  (4)在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我以儿歌的方式先示范,引导其学会如何卷袜子。

  2、活动中幼儿的表现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的兴趣非常浓,都在积极地洗袜子、晾袜子、并且在观察袜子的时候,有的孩子还不自觉地一遍遍的说着两只一模一样的袜子就是一双袜子,可见,第二个目标完成的很好,孩子们真正理解了一双袜子的含义,在活动的最后,当孩子们看到收纳盒里整齐地放着他们卷好的袜子时,都兴奋地叫了起来,脸上充满了自豪和成就感。

幼儿大班教师随笔13

  1 胶水没了所想到的

  新学期刚开始,秋姑娘就踏着轻盈地脚步走来了,我告诉孩子们:“美丽的秋天来了,我们把活动室打扮得漂亮些好吗?”孩子们说:“好!”于是孩子们情绪高昂地围在一起,用自己得小手亲手制作的果子和绿叶布置我们班级。在这时,家俊急切地喊道:“老师,我们没有胶水了。”我只好请别的老师去领胶水。等候的时候,家俊又喊了起来“老师,你快看,海滨在干吗?”大家都围过去,只见海滨一手拿着绿叶,一手沾着自己的鼻涕在往绿叶上的背面涂抹,再粘到地上。他抬起头,得意地说:“我的办法不错吗?”小朋友都喊了起来,“好什么?真脏”看着这一系列动作,虽然我也觉得有点恶心,却没有批评他,而是说:“你们说,胶水没有时,还可以用什么代替呢?”孩子们七嘴八舌地站起来说:“可以用面粉加水,在火上煮成糨糊,还可以用面条……”我夸奖了每个发言的孩子。

  我就在想,孩子在尝试的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不恰当的方法,我们应怎样正确引导他们呢?批评和训斥都是不正确的做法,及时引导孩子去观察、去辨别、教孩子辨别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什么是不可用的东西。在教学中,应注意教育孩子的方法和手段,让孩子懂得更多,知识面更广,使他们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

  2 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今天午睡起床后,小朋友们像往常一样坐在位置上,发现文浩小朋友还没坐下。我就叫了一声:“文浩!”“哎!”“你在干什么呀?”“没干什么!”“来了!”大家看着他慢腾腾地走过来,他走路时,脚是直直的,两腿分开,走得很慢,我忙问:“你脚怎么了?”“没什么!”“那你为什么这样走啊?”他低下了头,不做声。这时,雪飞小朋友说:“老师,你看他小便洒在裤子上了,他的裤子湿湿的。”大家都七嘴八舌的说了起来,这时文浩的头低地更低了,脸也通红,很不好意思的样子,看到这个情景,我赶紧笑着对文浩说:“你刚才是不是洗手把裤子弄湿了?”他看着我,点了点头,我摸着他的头又说:“以后洗手一定要小心,别把裤子弄湿了,好吗?”他笑着对我说:“知道了!”就高兴的坐到了自己的位置。

  孩子是天真的、活泼的,没有一点污点,我用巧妙的谎言保护了他的`自尊心,让他的自尊心没有受到伤害。老师虽然撒了谎,但也是善意的,也就是美丽的。在平时老师如果多用一些巧妙地语言来调节孩子的心情,来掩盖一些不愉快的事,那样你会觉得孩子的童心是多么的可爱,你会在教学上有更多的收获

  3 爱惜粮食

  今天早上,张浩强小朋友没吃早饭,他妈给他送来了火烧,他吃剩下一块,顺手扔在纸篓里,我看见了告诉他,要爱惜粮食,然后结合这件事,进行了爱惜粮食的教育,让幼儿了解了一粒种子,经过播种、施肥、浇水、打药,收获再到加工成食品的过程,告诉幼儿要爱惜粮食。

  4 我们一起走

  今天上午下雨了,因为早上到校的时候,并未下雨,这会儿快要放学了,小朋友在教室坐不住了,一个劲的往外看,都在等待家长的`到来,不一会儿,接走了许多幼儿,教室里还剩下几位小朋友,有的脸上挂着泪珠,我知道他们的家长都在棚上忙碌,就借了两把伞,对他们说:“别着急,老师送你们。”小朋友的脸上绽开了笑容,把他们都送回了家。

  5 学习儿歌

  学习儿歌,由于缺乏应有的教具,只用口头传授,幼儿兴趣不高,也很难记忆,为此,我采取了根据诗歌内容,创意一幅画的教法,在教授几遍后,我让幼儿看着画朗诵,再采取启发式提问,幼儿对诗歌的内容理解了,教授几遍后,一首儿歌就记住了,而且效果明显,幼儿的'兴趣提高了,诗歌朗诵水平有了明显的进步,有的时候,交换一下方法,就会使枯燥无味的内容,变得简单易学,幼儿容易接受,学的知识就会牢固。

  6 抓脸

  小班的孩子刚入园,什么事情都随自己的心愿,一不随心,伸手去抓。以往他们在家中已经习惯各种图书、玩具都是自己的,没有人与他们争抢。而今到了幼儿园则不同,所有的玩具、图书都要一起玩,一起看。因此产生了争执,容易发生抓脸行为。为了避免或减少同样的事情发生。我采取了一些教育方法,首先让孩子懂得玩具就是大家的,可以轮着玩或换着玩,让孩子懂得谦让的含义。其次,我教孩子唱了一首歌“小小手” 让孩子们说说手的用处,根据幼儿的回答,我从正面去引导他们:“我们的小手真能 干,它是一个小小魔术师,可以变各种小动物,我们的'小手还会做许多事比如帮老师摆椅子,收玩具。”老师虽然这么说,但是远远还是由于晓彤和他抢玩具,把晓彤的脸给抓伤了,留下一道血痕。事后,我对远远说:“你看,晓彤的脸好看吗?”“不好看”“让别人给你把脸抓破,你愿意吗?”“不愿意。”“以后还抓别人的脸吗?”“不抓了。” 通过这次对远远乃至全班的教育,这几天抓脸现象明显减少。同时希望我们的家长朋友经常检查孩子的指甲及时修剪。

幼儿大班教师随笔14

  有爱就有快乐

  大班美术活动中,我们教孩子们折红花,童童很快就学会了,展开的花瓣像振翅欲飞的蝴蝶,漂亮极了。童童自豪地把红花插在书包上,惹来同伴羡慕的目光。这时,童童神秘地对我说:“老师,我还想再折一朵红花!”我不解地问:“为什么呀?”童童骄傲地说:“我想带一朵红花给妹妹。等我上一年级的时候,她就可以上小班了,妹

  妹说她也上我的好幼儿园。”孩子纯真的话语深深打动了我的心。这足以证明我们和孩子之间已经建立了深深的'师生情,我们的幼儿园是一个充满关爱、快乐自由的地方,这里是孩子们快乐的天地,幸福的摇篮。我们的职责是一次又一次爱的传承,有爱就有快乐。

  有人说:“幼儿眼中的好幼儿园,一是有爱,二是有自由。”其实不难发现一个温柔的老师、一个温暖的教室,是孩子们寻找和喜欢的地方。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鼓励的话语足以让孩子高兴好长时间。他们希望老师关心自己,盼望拥有很多的好朋友,渴望能开开心心地玩耍游戏而不被爸爸妈妈束缚自己的自由。教师每一个爱的表达、爱的抚摸对幼儿来说都是一次莫大的鼓励和感染。

  开学已经一个多月了,早晨孩子们会愉快地跟爸爸妈妈说再见,然后张开双臂投向老师怀抱,开启一天美好的生活。当孩子们在假期里还盼望着上学时,当被孩子们称为“好幼儿园”时,我们感到无尚的光荣和无比的幸福!因为,有爱就有快乐!

  让孩子学会大胆表现

  思思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她心里都明白,但是几乎从来不主动举手发言,即使老师请她,她也不愿意把自己知道的告诉大家,但是在与小朋友一起时,又说又笑,由此看来其实她不内向。在活动中我有意经常提问她,以为多提问多鼓励她就会回答的,但是恰恰相反,还是不起作用。

幼儿大班教师随笔15

  在这短短的点名时间里,每个幼儿都有进步,幼儿之间也相互了解了,老师也了解了孩子的一些喜好,增进了幼儿情感的发展,我觉得这是个很好的锻炼幼儿语言发展的好机会,在教学中,我还会发觉这些好时机,好机会,和大家分享。

  每天吃过早饭是我班的点名时间,点名就是给幼儿考勤,记录幼儿的出勤率,在以往都是老师叫到谁的名子谁就喊声“到”,老师做好记录,时间长了,幼儿失去兴趣,有时,还乱答“到”,这天,我灵机一动,何不利用点名时间做些语言练习,既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也锻炼幼儿的胆量,而且也是幼儿和老师相互了解的好时机,于是,我利用点名时间,每天一个话题,让幼儿讨论。

  每天我都会选择幼儿喜欢的话题,如喜欢什么小动物,为什么喜欢?它怎样叫?怎样走?喜欢吃什么水果?喜欢吃什么菜?有时也会让幼儿自己提出话题,如说说自己喜欢看的动画片?介绍自己家的人,好朋友等。根据天气或节日讨论一些自己知道的知识。如老师叫到谁的名字谁就站在幼儿面前大声地和小朋友打生招呼:“嗨,大家好,我是XXX。我喜欢小白兔,它蹦蹦跳跳的很可爱。”在活动中,幼儿相互学习,了解,进步很大。我班新来的'幼儿陈新越胆子很小,从不敢在老师面前说话,通过点名游戏,她敢在老师和幼儿面前大声的介绍自己,就连他的妈妈都说她不象以前那样扭扭捏捏了。我班的郭震羽,咬字不清,发音不准,同过点名游戏,老师纠正他不准的音,他现在发音很准,进步也很大。

  在这短短的点名时间里,每个幼儿都有进步,幼儿之间也相互了解了,老师也了解了孩子的一些喜好,增进了幼儿情感的发展,我觉得这是个很好的锻炼幼儿语言发展的好机会,在教学中,我还会发觉这些好时机,好机会,和大家分享。

【幼儿大班教师随笔】相关文章:

幼儿大班教师随笔07-16

幼儿大班教师随笔10-30

幼儿大班教师随笔(优选)07-06

幼儿大班教师随笔[通用]07-17

幼儿大班教师教育随笔10-31

大班幼儿教师随笔11-07

大班的幼儿教师随笔08-31

幼儿大班教师随笔【精】06-22

【热门】幼儿大班教师随笔10-07

【热】幼儿大班教师随笔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