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时间:2022-12-23 17:30:19 随笔 我要投稿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18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大家对随笔应该都不陌生吧?随笔是一种散文体裁,也可以是听课、读书时所作的记录。为了帮助大家更多的了解随笔,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18篇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1

  从兴趣入手学儿歌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幼儿往往对喜欢的事物特别感兴趣,而且积极参与,如果教学过程枯燥无味,是不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育内容,要求能否兼顾群体需要和个体差异,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发展,都有成功感。在组织活动时,我认为只有捕捉幼儿的兴趣点,从孩子的兴趣点入手,才能做好因材施教,才能实现每个儿童都能主动发展的教学思想。经验表明:一堂生动活泼、形象有趣的课,必然能调动幼儿学习兴趣,要做到这一点,我极力追求言语、动作、表情在教学方法上的适度运用,寓乐于学,寓学于乐。我从一下两点教授幼儿轻松容易的学习儿歌:

  a、追求声情并茂,强化文学作品中的语气语调如果将文学作品平平淡淡地呈现于幼儿面前,是不会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为了让幼儿很快地溶入文学作品中,我很注意自己的语气语调,我会根据文学作品的特点,在朗诵过程中时快时慢,抑扬顿挫,让幼儿处身于一种亲切、美好的语感环境中,同时,再配上优美、动听、富有想象的音乐,以及形象生动的教具运用,使幼儿在融融的气氛中,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愿望。

  b、根据语言加动作表演,带动幼儿的学习兴趣。我在教授诗歌春天的秘密时,发现这首诗歌重复较多,而且很长,所以孩子们学习这首诗歌有点难,首先分段让幼儿自己创编动作表演,我对幼儿的动作加以纠正,让每段都有标准的动作,我把自己创编的进行示范表演,幼儿根据诗歌和教师的动作进行朗诵,引导幼儿可以做和老师不一样的动作,这样来表现出自己的风格,有的幼儿动作形象,有的动作滑稽逗人,这首诗歌用了十几分钟,幼儿就能表演和朗诵了。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2

  黑格尔认为:人类最重要的艺术本领是想象,美术课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激发幼儿的想象力,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孩子们最大的乐趣是幻想!可是很多家长不明白这些,他们以自己的认知来判断孩子的画。经常听到一些家长这样说:“这画的什么呀?怎么不像呢!”家长的认知就是画什么像什么,运笔要横平竖直这才叫画画。其实家长不经意的点评已经伤到了孩子的自尊,打击了孩子们的创作欲望!我班有个很帅气的小男孩阳阳画画不错,在区角活动中,他画了一个很可爱的稻草人,挥动着长长的手臂保护谷子。孩子们在赏评时都说他画的是神奇的稻草人,有长长的手臂能帮助农民伯伯保护稻谷!阳阳很自信的拿着作品让小朋友们欣赏。

  离园时孩子高兴的让妈妈看自己的作品,妈妈却说:“着画的什么呀?怎么怪怪的,这长长的是什么?”孩子的笑容慢慢的收起来,(这时,妈妈还没有注意到孩子情绪的变化,还要说什么)我及时制止了妈妈将要脱口说出的话,阳阳妈妈你还是先听听孩子画里的故事再评价吧!在我的引导下,阳阳讲了自己绘画的意图,是想让稻草人手臂长一点能保护更多的稻谷!妈妈意识到了自己的语言打击了孩子,很夸张的说:“我竟然没有看出长长的是稻草人神奇手臂,稻草人长长的手臂肯定有神奇的能力!农民伯伯就不担心鸟儿破坏稻谷啦!”笑容又回到阳阳的脸上!

  这说明孩子最大的成就感来自于别人的认可。父母的赞扬和鼓励多么重要啊!每个幼儿都拥有一个童话的、梦幻的世界,幼儿的世界与成人的现实世界是不同的。所以大人要拥有一颗童心,蹲下来贴近孩子、了解孩子!分享、赏识属于孩子的成长快乐!呵护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3

  创设丰富的阅读区环境及阅读与区域活动的结合,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并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探索因材施教的指导策略,进行一定的观察记录,积累一定的教学方法。

  创设丰富的阅读区环境,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首先,在阅读区中,老师布置了温馨、舒适的环境,让孩子们愿意在这里阅读、喜欢在这里看书。 其次,阅读区里有多个书柜,摆放各种幼儿书籍,供孩子阅读。

  在环境布置方面,我按照绘本内容,认真装饰阅读区的环境。

  在绘本与区域活动相结合中,我在区域中投放大量材料,供孩子们操作。如:绘本《我们去探险》讲述的是主人公杜里和沙里为了向爸爸妈妈证明自己已经长大了,就踏上了冒险之旅。图画中设计了各种不同类型的迷宫,而每个迷宫都有它不同的破解方法,因此,这也是一本游戏故事书。我将此绘本中的内容与多个区域活动相结合:

  1。科学区。在阅读绘本前,我在益智区中投放一些迷宫类的游戏,让孩子们掌握一些走迷宫的诀窍,能分清入口和出口的位置,并让孩子们感受到走迷宫带来的乐趣

  2。语言区。我在语言区中为孩子们准备了一首儿歌《走迷宫》。帮助孩子们掌握走迷宫的诀窍。

  的场景,制作了宣传海报,并用彩带及图片装饰墙面。营造音乐会的氛围。

  3。体育角。运用体育角中的器材,拼成迷宫,进行游戏。

  4。手工区。在手工区中投放制作探险棋的材料及工具,如:卡片、剪刀、胶水等

  以上是我将绘本《我们去探险》与区域活动的有效结合。

  而在绘本《边界》中,我积极投入材料,使绘本与以下区域相结合:

  首先,《边界》这本绘本,对于中班孩子而言比较抽象,我认为在阅读前,在体育区和户外游戏中,可以组织幼儿玩这类的游戏,如《狼来了》或《跳圈游戏》等。通过游戏,让幼儿知道只要回到“家”就安全了,从而在游戏中里了解到“家”其实就是个边界,门和窗就是我们家的边界。狼是不能穿越边界去抓我们的。让孩子们从游戏的快乐中,初步理解“边界”的含义,从而吸引孩子到阅读区中自由阅读《边界》。

  在手工区中投放制作探险棋的材料及工具,如:卡片、剪刀、胶水等

  其次,还可以结合语言区,通过展示图片来巩固孩子对“边界”的理解,如可以在语言区中设立三个板块——动物王国里的边界、生活中的边界、幼儿园里的边界。每个板块都以图片和照片的形式展示,继而让孩子们继续寻找“你眼中的边界”

  在益智区中投放一些拼图及棋类游戏,通过中国地图的拼图游戏,了解每个省的边界和中国的边界,也可以通过玩飞行棋等棋类游戏,让孩子在与同伴的游戏中,区分自己和同伴的领土,也就是区分彼此的“边界”。

  在手工区中,可以结合橡皮泥来制作边界。孩子们用橡皮泥做出了房子和栅栏,这些也都是我们生活中的边界。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尝试将绘本带入到更多的区域活动中。但是,在教学中,我也有一定的困惑。比如,在绘本《边界》中,为了让孩子们能理解“边界”这一比较抽象的词汇,我让孩子们大量的在生活中寻找“边界”,孩子们尽情的发挥自己发散性的思维,可渐渐的我却觉得很难再把孩子们的思维与兴趣拉回绘本中。其实,在其他的绘本中,我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希望请专家及领导给予指导。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4

  班里的刘瑜小朋友是个漂亮的小女孩,但性格十分要强,前几天在教室门口拉着妈妈的手不放开。还哭闹着:我不想上幼儿园……她妈妈和我聊了聊他在幼儿园的表现,我就说孩子在园里表现一直很好,经常帮助别人。三位老师也经常夸奖她,没理由排斥上幼儿园呀?

  我送走了家长后找时间和孩子进行了谈话,从与她的谈话中我知道了她不喜欢来幼儿园的原因:说在幼儿园里,有自己想玩的玩具,有时在别人手上自己玩不了,就只能随便玩不喜欢这样;自己命令小组里其他小朋友做事情,其他小朋友不听她的话,令她很生气,她一生气就会和其他小朋友吵架甚至打架……另外,她还告诉我,她喜欢和班里的小杨小朋友玩,而且跟小杨玩得很好。我问她为什么呢?她说小杨非常听她的话,让干什么小杨就干什么……

  从与孩子的谈话中我意识到刘瑜小朋友控制欲比较强且属于有领导力性格的孩子,她有着敏感的内心和敏锐的洞察力。她非常有自己的主见,作为老师和家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孩子的控制欲,但无理的要求可以拒绝或冷淡处理,我们可以多跟这些孩子说说:“这件事跟你有什么关系”,“你为什么管这件事”,让孩子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当你控制、束缚他人的时候,换位思考一下,别人这么对你的话,你会不会好受?

  让孩子认识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并调整好心态。完全改掉不太可能,但慢慢的孩子会变得控制欲没那么强,改成正常的就可以了。让他知道不是所有事情都可以依着他,让他适当体会挫败感对孩子健康成长也有好处。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5

  这几天连续的阴雨把孩子们困在了教室里,今天中午看见外面雨停了,我便对孩子们说:“把玩具收起来,太阳出来了,我们一起到外面散散步吧!”“耶!太好了……”孩子们一边欢呼一边动作迅速地整理好玩具,手拉手开始排队啦!这时恒恒却若有所思的站在一旁,我便走上前提醒他:“恒恒!快点和好朋友手拉手,我们现在要去外面散步了!”“老师!我想问你一个问题,下雨天好还是有太阳好?”原来恒恒没有像其他孩子一样满心期待地去散步,他的小脑袋里竟在思考这样“深”的问题?我该怎样去回答和处理呢?恒恒的问题引起了我的思考:对于个体孩子提出的随机问题,我是与这个孩子产生互动讨论呢?还是把这个问题抛给更多的孩子,让更多的孩子一起参与交流讨论,从而引发孩子发现和提出新的问题!

  于是第二天的中午,我便组织了一次雨天好还是晴天好的谈话活动,把问题再次抛给孩子。我说道:“昨天恒恒问了我这样的问题,下雨天好还是有太阳好?老师也不知道如何回答,你们是怎么想的,把你的想法大胆地说出来!”,这下孩子们议论开了,孩子们一边说我便把他们的观点记录了下来:

  1.喜欢晴天的理由:太阳出来让植物生长;晒晒太阳人不会生病;太阳出来可以晒衣服,太阳出来可以出去玩,我们可以锻炼身体……

  2.喜欢雨天的理由:下雨天植物不会干枯,下雨天河水不会干,可以穿漂亮的雨鞋,撑着伞出去玩,下雨天的雨声特别的好听,水滴很好看……

  从孩子们阐述的观点中,他们的思维方式、认知能力还是比较单一的(因为没有哪个孩子是既喜欢雨天又喜欢晴天的),因此我又随即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有的喜欢下雨有的喜欢有太阳,那么如果一直下雨或者一直有太阳,这样好吗?今天回家好好想想,也可以问问爸爸妈妈,明天我们再来交流!”

  在这次的交流讨论中,大部分孩子都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但显然这次谈话并没有结束或者说得到一个标准的答案,又引发了新的问题。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日常活动中随机生成的问题,可以变得非常有价值,可以引发一次次的集体活动,把个体孩子的问题和经验转化为集体孩子的问题和经验,在观点的碰撞中、经验的分享中、情感的交流中让孩子们更多的去关注、去发现、去思考!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6

  均衡等形式美的初步概念,感受形式美和内容美,从而丰富幼儿的审美经验,培养其审美情感和审美评价能力的教育活动。

  一、美术欣赏教育的内容

  美术欣赏是以艺术品为主要对象的审美活动,它强调审美价值,把对艺术的学习、了解与欣赏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目标。

  各年龄班的幼儿美术欣赏的内容:

  (一)小班内容:源于周围环境

  1、中、大班美术作品

  根据教育目标,从幼儿的实际出发,选择中、大班幼儿的美术作业进行展示。如大班的美术作品《雨》。其中有一幅这样的画:有一个打着雨伞的蜻蜓在寻找食物,雨用线条表示,雨伞和蜻蜓用不同图形表示。幼儿在欣赏中运用感官体验美,通过作品展开想象,运用语言交流个人的看法。

  2、创设美的环

  从生活出发,为幼儿创设富有审美情感色彩的日常生活、学习环境,在室内环境的装饰与布置上,注意色彩丰富,形象造型可爱,内容有情趣,符合幼儿的审美趣味,同时结合具体的美术欣赏活动目标进行环境创设。

  同时,在美工区中还展示一些自然界的具有形式美的物品,供幼儿欣赏,如贝壳、岩石、树叶等。让幼儿置身于审美环境之中,有助于幼儿审美能力的提高。引导幼儿发现周围环境美。

  如让幼儿绘画秋天的树林,有红的,绿的,黄的……还指导幼儿根据音乐的感受,选择不同的颜色表达自己的情感,如听到欢快的音乐,选择用红色、黄色等暖色表现。这些幼儿的作品都展示在活动室内,既美化了环境,又给幼儿提供了丰富的审美空间。幼儿可随时地互相欣赏、互相评价,从而提高幼儿审美评价能力。

  3、结合季节特征

  引导幼儿根据季节特征发现景物的变化,如秋天,枇杷树树叶的颜色变化,由绿变黄变红,或绿中有红,红中带黄等色彩的变化,丰富幼儿色彩知识,教给幼儿一些美术欣赏的基本艺术语言,如变化与统一等形式美原理。

  (二)中班内容:联系生活经验

  1、与生活经验相关的名画、名作

  美术欣赏的目的不在于增长美术知识,而是通过环境和艺术作品两个方面来加深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审美感受。我们感到,当幼儿美术欣赏与幼儿的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幼儿才能理解艺术作品的内涵,当幼儿的生活体验与艺术欣赏相联系时,幼儿的审美想象才会得以释放。

  水果丰收的季节,我们带领幼儿来到水果铺,看见铺子里摆放着各色水果:苹果、橘子、香蕉、石榴,什么样的水果才是新鲜的呢?幼儿认真地分辨着那些水分充足闪闪发光的果实。我们又来到法国艺术大师塞尚所画的《苹果和橘子》及其他水果作品面前,与大师交流着……

  2、与动物相关的名画

  我们根据幼儿喜欢小动物的特点,为中班幼儿准备了一些富有生活情趣的小品,如齐白石的昆虫,小虾:吴作人的熊猫等.如欣赏《虾趣》时,作品中不同姿态的虾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幼儿的面前,那透明的虾体,似跳,似游的动态,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幼儿.还有吴作人画的《熊猫》等。

  3、民间艺术品

  民间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种类繁复,如一些年画、剪纸等都是我们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也可以作为欣赏的内容。(三)大班内容:文化的积淀

  1、欣赏中国名画

  中国名画中有大量的山水花鸟,风景静物作品。山水风景作品能激起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对自然中美的事物的留心,使其情感世界变得丰富多彩。

  2、欣赏西洋名画

  以“西洋画”欣赏为例,早期印象派大师莫奈的《日出印象》、修拉的《大碗岛的星期天》、德加的《舞者》,后期印象派大师梵高的《星月夜》、《向日葵》,立体主义大师毕加索的《三个音乐家》,绘画大师卢梭的《睡着的吉普赛姑娘》等作品,都是可以选择的内容。这些作品既有一定的形象可以识别,又在色彩、线条或者形态等绘画语言方面有突出的特点。

  如欣赏冷暖对比明显的《红色的和谐》。这是一幅屋子一角的画面,画中用了很多的红色,如桌布、墙布等。在红色的桌布、墙布上装饰了许多蓝色的花卉图案。通过欣赏,使幼儿很自然地感受到:红色使人感到暖和、热闹,蓝色使人感到凉爽、安静。

  梵高的《向日葵》色彩明快而热烈、饱和而辉煌,桌布、陶罐、花和花茎都用单线勾勒,极富装饰性。而雷东的《白瓷瓶里的花朵》则是用色粉笔绘成的。画面中色彩斑斓的鲜花插在白色的花瓶中,色彩艳丽而明亮。幼儿在欣赏的同时,不仅学到了一些浅显的色彩知识以及施色技能,发展了他们的色彩潜能,而且也感受到了作品的不同风格。

  欣赏中国建筑

  中国古代的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的成就,还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从建筑外观上看,最显著的特征是造型丰富的屋顶形式,在宫殿建筑中采用不同的屋顶,除了表现不同的等级外,也是为了使建筑形象有明显的区别,在对比中更鲜明。此外,从建筑装饰中色彩的使用来看,黄色琉璃瓦顶,朱红色柱子,屋檐下用青绿色略加点金,使建筑物富丽堂皇,给了人们深切的感受。

  二、美术欣赏教学的方法

  我们在进行美术欣赏教学时,设计出很多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活动,使幼儿积极投入到活动中,从而达到欣赏的目的。

  1、语言交流法

  语言交流法是指美术欣赏教育中教师/幼儿与艺术作品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交流,目的在于解决幼儿美术欣赏活动中教师长期占有主导地位,用灌输法所带来的缺陷。

  幼儿在美术欣赏感知和理解方面表现出的特点是对作品内容的感知先于对作品形式的感知。当一件美术作品呈现在儿童面前时,他们首先感知到的是这件美术作品的内容,很少有意识地注意到作品的形式审美特征。根据这一特征,首先引导幼儿了解作品内容,为此,可用提问的方式进行描述。

  如让幼儿欣赏马蒂斯的《红色的和谐》。教师和幼儿坐在一起,共同欣赏作品,自由交流自己的感受。教师可用开放式的语言提问:小朋友,你在画中看到了什么?画面上,他运用了哪些线条?除了这些,你还看到了什么?

  在描述中,给幼儿一定的时间进行独立的欣赏,尽可能让他们畅所欲言,充分发挥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经过一系列的充分欣赏交流,幼儿对作品的冷暖对比,直线和曲线的运用已有了自己的感受,从而提高了感受美、理解美的能力。

  2、活动表演法活动表演法即根据作品的内容进行随意性的动作表演,从自身体验到的感受来加深所理解作品的外在特征和内在美。

  由于幼儿自身的发展特点,幼儿更喜欢用身体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幼儿喜欢一件作品时,并不一定能说出为什么喜欢,他觉得喜欢就是喜欢。因此,可边配合相应的音乐,让幼儿用动作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从而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评价能力。

  如让小班幼儿欣赏情节画《拔萝卜》时,先让幼儿表演此游戏,让幼儿多做几遍拔来拔去的动作,从中体验拔萝卜时身体的动作、表情等感受,然后再拿出情节画《拔萝卜》请幼儿欣赏。通过上述的直接参与,幼儿对作品和人物的形象、姿态、表情等的欣赏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3、看图配乐法

  艺术教育的手段是多种形式的。我们把美术欣赏活动和音乐结合起来,促进幼儿审美素质的综合发展。

  教师在美术欣赏课前先准备几首幼儿熟悉的音乐.当幼儿欣赏完美术作品后,让幼儿指出哪一首乐曲与欣赏的作品有关.如欣赏徐悲鸿的《群马图》,给幼儿听了蒙族的乐曲《赛马》和江南的《紫竹调》,幼儿很快指出了《赛马》和《群马图》都是热烈奔放的。

  4、看图配诗法

  诗歌、谜语等在欣赏生活用品和自然环境等的美中会经常用到。如小班的欣赏内容“小白兔”,我们就会引用“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爱吃菜,蹦蹦跳跳真可爱!”的儿歌帮助幼儿更好地抓住小白兔的身体特征,了解它的生活习性。再如在小班欣赏完小乌龟的模样后就借用小诗“大圆是身体,脑袋小小的,身上有花纹,头上有眼睛,四条腿儿像花瓣,小小尾巴伸出来”来小结,既有助于幼儿理解记忆乌龟的结构特征,又利于幼儿进行有步骤地形象地表现。

  谜语一般在导入中引用,有效地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不管是诗歌、谜语还是小故事等都可以在欣赏活动中灵活运用,甚至可以同步进行加强感染力。

  5、游戏操作法

  运用游戏操作法能让幼儿在有趣的活动中不知不觉地感受美术作品的特征,了解各种不同的美术形式和风格。

  如在欣赏过一定数量的美术作品后,就可以组织幼儿玩“找朋友”的游戏。即把美术作品的特征风格相同或相似的找出来归为一类。

  有拼图游戏,即把美术作品的复印小件固塑后剪开作为区角活动材料,让幼儿在区角活动和自由活动时拼着玩。

  6、拟编故事法

  教师请幼儿欣赏作品,然后自己创编故事,以加深幼儿对所欣赏作品的形式/内涵等感受,发展幼儿的创造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如欣赏作品《鸡的一家》时,幼儿创编出了许多有趣的故事.其中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鸡爸爸和鸡妈妈带着鸡宝宝到草地上玩,爸爸和妈妈亲热地交谈,鸡宝宝们在草地上愉快地翻着跟头,做游戏,捉虫子。因为爸爸和妈妈就在他们身边,他们一点也不怕被狐狸抓去,所以玩得开心极了!由此可以看出,通过欣赏、表述,幼儿已经体验到了小鸡一家幸福、快乐的作品内涵,并能用语言表述出来。

  7、评价作品法

  评议应以儿童的自我介绍和幼儿间的互相评说和欣赏为主,采取多种方式来进行。如先画完的幼儿可以自由地把作品放在投影仪上,或放在展览角中展示,并小声地互相评议和谈论;整个活动结束后,可以请幼儿欣赏别人的作品,挑出自己最喜欢的,并说说自己的看法。这样便于幼儿把对名画的欣赏经验迁移到对同伴和自己作品的欣赏中,使幼儿有一种自豪感和成就感。

  例如,在评价《星夜》时,向幼儿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整体感受、理解整幅画,问幼儿:“你看整幅画后感觉怎样?”“你喜欢这幅画吗?”当时,有小朋友说:“要是有小动物在上面就好看了。”说明幼儿通过对作品的感受后,有了自己对作品的看法,提高了幼儿的审美趣味和鉴赏力。

  8、联系主题活动法

  “探险家”的活动中,一位幼儿带来一张小区新家的地图,立即引发其他幼儿画地图的欲望。与此同时,教师适时地向幼儿介绍了克利的部分作品《鲁杰恩近郊的公园》《有黄鸟的风景》《阿拉伯城》《北边的房间》《热闹的港口》等。幼儿画着属于自己的地图,每张画作似乎蕴藏着许多秘密,如同一个神奇的世界。

  9、自由创作法

  这是在对幼儿欣赏之后的一种心理回忆,并进行讨论、构思的前提下进行的`。幼儿通过对作品的评价,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指向性的审美欣赏活动中,自觉地积累审美经验,即逐渐地由低层次向高层次能动建构,激发幼儿通过绘画的形式把自己对作品的感受表现出来,使幼儿的审美心理、审美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如:欣赏《哈里昆狂欢节》后,教师为幼儿尽可能地提供多种媒介和材料供幼儿自由选择,使幼儿能够自由地以色纸剪贴的方式进行表现植物、动物尽情狂欢的情景。

  三、教学建议

  1、有双发现美的眼睛

  美随处可见,凡视觉所能触及的事物几乎都存在美,不同的物质有着不同形式的美。但是如果没有审美的目光却又会视而不见。对美的事物的观察兴趣,感觉的灵敏性,是要靠引导和训练才得以提高的。幼儿好动、好问,对客观事物充满好奇心和广泛关注的天性,正是开发和培养审美感觉的好时机。

  2、贴近幼儿生活的内容

  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年龄特征和审美能力及绘画的创造表现能力发展的需要,我们可以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与幼儿生活经验息息相关的,幼儿感兴趣的有关内容。

  如小班以欣赏表现花草为主,穿插些单体结构的动物如小鸡、小鸭、小象、小鱼、乌龟等,积累丰富的表现形象经验;中班以欣赏表现树木、动物、建筑及服装、玩具为主,穿插些抽象作品的欣赏,使幼儿对色彩的冷暖倾向有所感知;大班以欣赏名画为主,使幼儿对色调、构图、色彩的情绪等有所感知,并尝试在表现活动中加以运用,以提高审美表现能力。

  3、灵活组织的教学

  教师在幼儿美术欣赏的过程中承担了引导者和欣赏伴侣的角色。欣赏活动的形式有集体活动、分组活动和随机活动等形式。

  集体活动:通过晨间活动和午餐后的散步时间,组织幼儿欣赏园内的花、草、树木和活动室内外的环境布置,及幼儿园周围的建筑物和公园的美,使幼儿感受、认识周围环境的美。

  随机活动:随机教育有很大的灵活性,有利于审美资源的灵活利用。如有时,幼儿带新图书来园,就引导幼儿对该书的封面图画色彩、形象、构图等进行感受认识,或幼儿穿了件新衣服来园,就引导幼儿对服装的色彩、图案和式样等进行感受和认识。在不知不觉中,幼儿会形成一种用审美的眼光看周围的事物。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7

  当年幼的孩子有点滴进步时,我们—定不要忘记夸奖他,这样会给孩子增强自信心,让孩子获得成就感—这是在我工作以来给我触动最大的一点。

  有的孩子语言智能突出,有的孩子空间视觉智能突出,有的运动智能突出,所以我们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长处,通过鼓励、表扬、引导克服不足,尽力弥补他的短处。

  我们班的一个小女孩叫珂珂个子很矮,很内向。自我们带这个班以来一直不敢看着老师的眼睛说话;当老师一靠近她时她就会紧张,从来不举手回答问题。因此,语言表达、音乐表现等方面的能力也都比其他孩子发展的要慢一些,看到这样的孩子,我很着急。是什么造成了现在的她,我们已无从去追究,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从现在开始给她新的教育,新的起点。于是,我们关注她的一举一动,希望捕捉到她的亮点和进步的地方,给她鼓励,给她赞美,给她机会和希望。当我们发现她在绘画和运动方面很出色时,就在全体孩子前面表扬她,并让她做示范。当她在老师的引导下和老师打招呼的时候,我们会抹抹她的头,给她一个赞许的微笑;当她在老师的要求下能简单地回答老师的问题的时候,我们会给她鼓励的掌声以及一个小贴画……在这些不同的赞许、鼓励下,她渐渐大方起来,眼睛也敢正视老师了,这些进步就是简简单单的鼓励与夸奖就能改变的。

  “教育人就是教育他对未来的希望。”而我们给孩子希望的一个最重要的方式就是不断的夸夸他们,鼓励他们,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8

  一位美国幼儿教育学家说,美国幼稚园只训练孩子合群、适应环境,不教任何字。最主要的训练是手的动作,例如使用剪刀和笔等。日本学校至今仍沿用传统的算盘来进行计算教学,因为计算机无法使学生理解,得出与答案有关的基本运算过程,也就不能训练学生的思维。算盘恰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工具,它充分锻炼了手指。

  手指的锻炼直接刺激大脑中央的手指运动区,间接引起其它运动区的兴奋和活跃。当手指锻炼得愈来愈灵巧时,头脑的思维也就会相应的更敏捷了。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加聪明;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创造智慧的工具和镜子,所以说,儿童的智慧在手指尖上。

  恰恰是珠心算教学中的算盘能让儿童双手通过指尖训练,达到开发儿童的智力和潜能。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9

  昨天发生的一件事,对我触动比较深。午休起床的时候,小朋友们都会聚在一起嬉笑打闹一番。昨天下午,我发现小宇小朋友的眼睛下面青了一块,于是我把他带到身边,给他抹了点万花油,然后问他是怎么回事。小宇说:刘老师,是我自己不小心撞的,我起床以后跑跑跑,不小心撞到了鞋柜上。听他这么说,我也没细问下去,只是简单的叮嘱他以后要小心一点,别瞎跑跑的。

  今天早上,小朋友入园的时候,小宇奶奶把我拉到一边,悄悄对我说:昨天那事儿,是阿成这个调皮鬼给推的,而小宇之所以没对我说实话,是怕我会批评阿成,小宇说阿成也是不小心,不是故意的,他不希望我责罚阿成。那一刻,因为小宇小朋友的这种善良和宽容,我心里有小小的感动和温暖。现在的孩子多半来得自私,能够如此替别人着想已经很不容易了。这样,我就有点为难了。因为,我既不能让小宇的善心受到打击,又不能对他撒谎的行为进行包容,这就需要采取一种他能接受的方式,既不否定他的爱心,又要让他知道撒谎的行为是错误的。

  于是,吃完早餐以后,我把小宇带到一边,问他:你是对奶奶撒谎了,还是对刘老师撒谎了?小宇小声说:我是骗了刘老师。我又问:你为什么要骗刘老师呢?小宇说:小朋友打了人,老师就会让他罚站,我是怕你会骂阿成。于是,我拉着小宇的手说:刘老师心里真的很喜欢你,因为你很善良很可爱,知道要保护好同学,但是你对老师撒谎了,而真正的好孩子是不会撒谎的,小宇想不想做个真正的好孩子?小宇看着我说:我错了,以后我再也不骗刘老师了。我说,这就对了,不论什么时候都得说实话,不能骗人,再说了,你不告诉刘老师实话,那以后阿成天天打其他的小朋友怎么办呢?现在,你知错就改,还是一个老师喜欢的好孩子。今天,刘老师就不怪你了,因为你是想爱护同学、帮助同学,但是刘老师不希望有下一次,好吗?小宇用力地点了点头。

  有些事情看起来很小,过眼云烟而已,但是如果我们能静下心来想一想,它也能沉淀出许多美好的东西。通过小宇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出,小朋友的天性是善良的,而在我们成年人的世界里,多了许多复杂的东西,已经做不到如此的单纯了。所以,我们应该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引导和维护孩子们这种善良的本性,并且最好是能让这种天性得以发扬光大。因为,一个人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真的是生命中最好的财富。我记得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道德能弥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永远弥补不了道德的缺陷。我很认同这个观念,拥有正确的道德观的确是做人最基本的原则,让我们与孩子们一起共勉。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10

  晨间,我无意中听到几名幼儿在语言区谈话。一个说:"我昨晚做了一个可怕的梦,有一个很大的妖怪把我吃掉了!"另一个说:"我也经常做噩梦,有一次梦到好多蛇在追我,都不敢自己睡。"第三个幼儿听了也凑过来说:"我怕蛇!""我也做噩梦,我最怕黑,妈妈一关灯,我就害怕。"又一个幼儿随声附和道。接着,很多幼儿说出了自己害怕的东西,参与谈话的幼儿也越来越多,看来这种害怕的情绪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我想,害怕是人类最基本的情绪之_,我们不能无视它,何不组织一次克服害怕情绪的活动,帮助幼儿缓解害怕的情绪呢?于是我把大家召集起来,问道:"你们有过害怕的感觉吗,遇到什么事情会害怕呢?"

  有的幼儿说:"我才不会害怕,我不是胆小鬼。"有的幼儿不好意思地笑笑,或许,他们认为说自己害怕是件很丢人的事情。有的幼儿点点头说:"我会害怕!"

  于是,我先弹奏了一段低沉而不和谐的音乐,让幼儿说说听到这段音乐会想到什么,有的说:"感觉很冷。"有的说:"很害怕。"有的说:"好像感到鬼来了。"还有一个幼儿说:"我想到了我奶奶死的时候。"有的幼儿竟然直接说:"我想我妈妈了。"

  接着,我拿出纸笔请大家把害怕的东西用简单的线条画下来。幼儿都毫不犹豫地画了起来。当我把画收上来一看,不禁惊呆了,没想到孩子小小的内心竟然藏着如此深的恐惧。有的画的是长着6只脚的怪物,有的画的是雷电,有的画的是幽灵,有的画的是老鼠,有的画的是食人花,有许多幼儿画了晚上黑暗的样子。

  看完这些画,我迅速将作品进行了分类,一组是害怕的动物,比如老虎、老鼠等,一组是害怕的自然现象,比如雷电;一组是想象的东西,如幽灵、怪物;一组是怕黑。我把画一幅幅展示出来,准备和大家一起分享,并寻找克服害怕情绪的方法。

  啄人的鸟——"泛灵"的解读

  妙妙画的是一只小鸡。仅从画面上看,真的找不到害怕的影子,小鸡画得很可爱。

  我说:"妙妙害怕的是鸡,请她来告诉我们为什么害怕鸡,好吗?"有的幼儿笑着说:"小鸡有什么可怕的,我最喜欢小鸡啦!"这时妙妙说:"那天我去姥姥家,这只小鸡不停地啄我,我走到哪儿,它就跟到哪儿,我都吓哭了。"从妙妙害怕的眼神里看得出,她当时确实被吓坏了,所以认为鸡是自己最害怕的东西。

  我问其他小朋友:"你们谁不怕鸡,谁来帮帮妙妙,怎么做才能不怕鸡?"天启站起来不屑地说:"鸡有什么害怕的,它肯定是饿了,让你给它东西吃。"她的话引来其他人的赞同。子诺说:"是的,小鸡把你当成好朋友,它饿了想让你帮帮它,以后见了它给它吃的就可以了,我就喜欢鸡,经常喂它,它们可喜欢我了。"真是一语中的。我暗想:看来这个办法很好,孩子们泛灵论的思想能让思考的角度发生转移,也易于接受和理解。再看妙妙,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

  分析与反思

  幼儿害怕的日常事物常常与自己不愉快的经历相联系。在这个案例中,妙妙是因为一次小鸡突然啄自己的经历让她产生了害怕情绪,使得小鸡在妙妙的心里变得巨大而凶恶。而同伴提出"小鸡是因为饿了才啄她",这种泛灵论的解释,又让妙妙感到了小鸡并不那么可怕。原来,小鸡是在祈求自己的帮助啊!使得小鸡在妙妙的心里不再有恶意,反而充满了要呵护它的期待。这种方法很好地化解了妙妙心中的困惑。

  吓人的妖怪——勇敢的化身

  随着一幅幅画被孩子童真地解读,害怕的东西慢慢在他们眼里变成可爱的天使,活动气氛从开始的凝重变得越来越轻松快乐了。

  当看到一幅画有妖怪的画时,我进行了一个小调查,问大家:"谁相信世界上有妖怪?请举手。"只有4个小朋友举手。我说:"原来大家知道世界上没有妖魔鬼怪之类的,只是自己吓自己。既然知道没有,那怎么做才能让自己不害怕呢?"

  齐齐说:"可以打开灯看看有没有妖怪。"乐天说:"我家里有最厉害的铠甲勇士用的手镯、宝剑,什么都能打败。"说着做了几个铠甲勇士的代表动作。一下子活动室里的男孩沸腾了,一个个挥着手臂,嘴里发出"嗨哈"的声音,模仿着铠甲勇士的动作,好像要把自己心里害怕的东西一个个都砍掉。

  于是我说,那你们每个人都来变一变,变成一个你心中最勇敢的人,来战胜这些妖怪吧。全班一下子沸腾了,有的变的是动画片的人物,有的变的是恐龙。最可爱的属君君,他插着腰,站着一动不动,我问他:"你变成谁啦?"他说:"我爸爸,他是警察,什么都不怕!"

  分析与反思

  幼儿的恐惧有时来源于自己的想象。而在幼儿阶段,他们很容易将想象和现实混淆。妖怪在生活中不存在,是幼儿从动画片中看到的或者自己想象出来的。解决这些问题,教师不应简单地说教,既然害怕从想象中来,不如让它回到幼儿的想象中去,让幼儿用自己想象的最勇敢的形象来战胜想象中的妖怪。

  可怕的闪电——懂得基本常识

  当我拿起小雨的画时,上面是一串尖利的闪电从高高的天空直击向他。他说:"我妈妈说了雷电是会劈死人的。"我刚想解释,"小学问家"瑞智说:"没事的,雷是发出的声音,闪电才会劈下来,但是,只要你不站在高处和大树下,就不会有事的。"我笑了,感叹孩子们的知识真多,补充道:"你们有没有发现,我们很多高楼上面都有避雷针,就是为了避免雷击。所以,大家不要担心。你们在回家的路上可以观察一下,找一找避雷针。打闪的时候,就像睿智说的,不要站在大树下,最好在房间里不要出来,就会很安全的。"小雨点点头,笑了笑,一副如释重负的样子。

  分析与反思

  居里夫人说:这世界上没有可怕的东西,只有缺乏认识的东西。看来有些常见的知识需要多给幼儿讲一讲。雷电这类现象,我们总认为幼儿小、不理解,其实,当幼儿看到这些常见的自然现象时,内心可能就会产生害怕情绪,只是我们没有去关注,并给以适时的解释和引导。因此,日常生活中要多给幼儿讲解身边常见的现象,让他们不会因为不了解而盲目地害怕。

  吃人的老虎——躲避也是方法

  当甜甜拿出画的老虎时,很多幼儿都说:"我也怕老虎。"我深有同感地说:"老师也怕老虎。"大家一下全笑了,都说:"老师也害怕啊!"我说:"是啊,如果遇到它我也打不过,我也没有它跑得快,老虎饿了也会把我吃掉,那该怎么办呢?"

  孩子们笑翻了天。敏敏对我说:"老师,别怕,老虎都关在笼子里,没事的。"我也表现出突然明白的样子说:"对啊,老虎生活在哪里?"大家说:"大森林里。"我说:"对啊,我们这儿没有森林,几只老虎还关在红山动物园的笼子里,那又怕什么。甜甜你还怕吗?"甜甜不好意思地摇摇头,笑了。

  "那狗呢?老师,你怕狗吗?"哲哲问。我说:"小狗不怕,大狗怕,现在很多人养的宠物狗一跳好高啊!"我故意做出害怕的样子,我的弱小引来了无数男子汉的"保护",他们像小大人一样说:"老师,你别怕,我来保护你,我用棍子打它。"我说:"不行,你打不过它啊!"大家一下没话了,安静了几分钟。成成站起来说:"老师,你躲着它走,别惹它,它就会不咬你。"我想:"对,勇敢不是硬碰硬。"我赶紧表扬了成成。

  其实,面对强大的动物,我们需要的不是逞能、挑衅,而是保持距离、保护自己。于是,我说:"我觉得成成这个办法好,遇到狗,我们不要去逗它、打它,不去惹它、侵犯它,它就会认为我们是没有敌意的,就不会伤害我们。而遇到其他我们觉得是危险和害怕的事物,就赶紧跑,躲到爸爸妈妈身边,告诉他们。这样才是最正确的做法,也是一种勇敢的表现。"大家认真地点点头,好像懂得了什么。

  分析与反思

  面对害怕的事物,有的时候不是盲目地勇敢,而是学会躲避和保护自己。特别是对毫无自我保护能力的幼儿来说,躲避就是最好的一种办法。老虎虽然不常见,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危险,比如像幼儿说的有点侵犯性的狗,或者遇到盗窃、行凶的不法分子,要让幼儿记住迅速躲避、寻找大人的保护,这是最好、最快的方法。

  无尽的黑暗——保留一盏小灯

  怕黑是每个幼儿都会有的特点。当拿起天天画的黑漆漆的画时,所有的孩子都产生了共鸣,纷纷说:"我也怕黑。"

  这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我的答案也不足以说服幼儿不怕,正在思考怎么办时,豆豆说话了:"那就开着灯睡吧。"天启说:"我妈妈不让我开灯睡觉。"我问其他小朋友怕黑的时候怎么办,雨涵说:"妈妈给我买了一个小手电筒,害怕的时候就打开看一看。"子墨说:"我晚上有布娃娃陪着我。"我肯定了他们的办法,其实幼儿也知道黑暗里没有妖怪,但是,触摸不到的地方,会让他们不由自主地想象一些东西而感到害怕。

  我告诉孩子们:"我会提醒爸爸妈妈,如果你感到害怕,睡觉前为你留一盏小灯,你要快快睡着哦。如果害怕,也可以像子墨一样,抱着一件你喜欢的玩具,让它和你做伴。"

  分析与反思

  其实每个人小的时候都害怕过黑暗,无论大人怎么解释,对于黑暗都有一种无形的恐惧。由此我也想到,如果家长强硬地让还没有完全摆脱害怕的幼儿自己去睡一个房间,反而不利于幼儿的成长。可以慢慢帮助幼儿过渡,先陪他一会儿,为他准备一个手电筒或者一盏小灯,允许他害怕的时候开一会儿,或者用玩具陪着睡。第二天,我把这个方法写在了家长园地里,让需要的家长都试试这些方法。

  沉默的幽灵——心灵的关注

  当绘画作品被翻到某一幅时,我犹豫了。这幅画是亮亮画的,整个画面被涂得黑乎乎,一个小孩躺在床上,许多怪怪的只有线条和骨架的人围着他。在绘画的时候,我曾悄悄问过亮亮画的是什么,他说:"黑暗的时候,我就会看到很多死人、幽灵都围着我,飘啊飘。"我准备把它收起来,单独和亮亮聊一聊。

  亮亮是班里一个比较早熟、内向的孩子,最近好像变得更加沉默了,我一直以为这是他的性格特点,就没太在意。看到这幅画,我觉得自己太不称职了,孩子心中竟然有这样深深的恐惧,我却浑然不知。

  活动结束后,我悄悄把亮亮搂在怀里,问他:"你真的能看到那些死人和幽灵吗?"他点点头。然后,我领着他来到了没有窗户的资料室、关上门,为了不让他感到害怕,我紧紧拉住他的手,问他:"你看到了什么?"他说什么都看不见。我又引导他:"你再仔细看看。"他看着黑黑的资料室说:"什么都看不到。"我把他领到办公室,轻轻拥着他说:"老师很好奇,你怎么知道死人和幽灵的呢?"他说上网知道的。

  我突然想到亮亮的阅读能力很强,因为奶奶是小学老师,从小就教他认字,所以现在大多数的字他都认识,而且他还喜欢上网搜一些知识。我的另一个疑问又浮现在脑海:他为什么会上网查找这些东西呢?

  放学后,我请亮亮妈妈留下来,拿出亮亮的画,妈妈顿时惊呆了,接着流下了泪水。她说亮亮一直在奶奶家长大,上幼儿园才回到自己身边。年初奶奶去世了,亮亮总觉得奶奶还会回来,就从网上搜"人死了会不会回来",所以才知道了这些。我这才恍然大悟,并建议妈妈多陪陪亮亮,带他出去玩一玩,帮助他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让这件事慢慢淡化下去。

  分析与反思

  在对大班幼儿关于害怕事物的调查中,只有少数幼儿会提到人的死亡或者幽灵等。身边的人去世这类事件,不是大部分幼儿的经验,或者即便经历了,也不是每个幼儿都会去深加思考。而对于性格较为敏感的亮亮来说,亲人的去世对他的心理造成了很大影响。对亲人的过度思念,导致他从网上搜集了很多毫无根据的信息,这些信息又加深了他的恐惧。如果不是通过这幅画,我也不会感受到亮亮的害怕和忧伤。我和亮亮妈妈达成了共识,妈妈在家里多和孩子交流,给他更多的关注和温暖;我在幼儿园也会多关注他,让他感受到来自老师的爱。希望亮亮在我们的家园配合之下变得快乐阳光起来。

  通过这次活动,我感到自己和幼儿的心灵又贴近了一步。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如果不是这次活动,我又怎么知道每个孩子都是这样抱着自己的害怕,惴惴不安地生活着呢?当然,通过一次活动不可能让幼儿立刻变得勇敢、释然起来,但是这样的方法对幼儿害怕的情绪是一种释放,同时也让幼儿有了一套自己克服害怕情绪的方法。从教育方法来看,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关注不能靠单纯地说教,引导幼儿情绪成长的策略应来源于幼儿,找到适合他们的方法,比如泛灵论的解析、成人的同理心,幼儿的自我幻想和自我安慰,同伴互助等,这些办法在幼儿的知识结构还没有达到一定程度时,都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摘自:《学前教育》20xx。12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11

  在区域活动时,我发现成成小朋友将娃娃家的一只小杯子放进口袋里,再也没有拿出来。活动结束后,我问全班幼儿:“想不想看老师变魔术?”大家都说想看,于是我就学着魔术师的样子边比划边说:“我变只杯子出来,现在这只杯子已经在成成口袋里了,请他拿出来给大家看。”听了我的话,成成把那只杯子拿了出来,大家都拍手叫好。

  事后,我找成成小朋友谈话,告诉他不能随便把幼儿园的东西带回去。他轻松地点头称好。我想:这样做既让幼儿懂得了做人要诚实的道理,又保护了幼儿的自尊心。

  我们班有个小朋友叫新琦,动手能力非常差,据了解,在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样样都有人代替包办。就这样,在幼儿园也要靠老师。每天下午起床后自己不会穿鞋,总是等着老师给穿。刚开始,给他穿上吧,别耽误了他小便,否则更麻烦。每次都这样迁就他后来越来越觉得,这样下去对孩子以后的成长将会产生不好的后果。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我对他开始了另一种方法:那天,当新琦起床后,他和原来一样,提着两只鞋子在我身后等我。我整理完床铺后,接过他手中的鞋子直接放在地上,对他说:“今天自己穿一次吧?来,我教你。”我一边手动一边嘴说:“一双小鞋先放好,小脚丫子往里钻,钻呀钻呀钻到头,再用小手钩后面。”

  我和他穿上一只,另一只我让他自己穿,最后终于穿上了,我们两个都高兴的笑了。然后领他走出休息室,走到小朋友中间,让他讲讲自己是怎么穿上鞋子的,还让小朋友拍手鼓励他。新琦可高兴啦!第二天,新琦来幼儿园就自豪的告诉我,“老师,在家里我也自己穿鞋。”我摸了摸他的头说,“你真棒!”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12

  xx是一个刚插班进来的女孩子。一开始,她妈妈就和我说xx胆子很小,做事很被动,所以之前一直处于一个被集体忽视的状态。为此,从来园第一天起,我就特别留心观察xx,发现她很愿意旁观小朋友们的游戏,情绪会随着游戏情节的变化而起伏。看到这些,我想xx其实也很想和大家一起玩,只是不敢主动参与到小伙伴的游戏中。只要我们推一推,她一定能很快融入集体的。于是在各种活动中,我会刻意帮助xx找小伙伴。“可可,你和xx一起合作吧!”“山山,xx还没有找到游戏小组,让她进你们小组,好吗?”在孩子间发生矛盾时,我也总想到尽量保护xx的自尊心和自信心:“xx是不小心的,你原谅她吧!”“你是姐姐,让一让她吧。”……我想通过这些方法让xx尽快地被大家接纳,交到好朋友。但一段时间以后.有些孩子便提出了抗议:“我才不要和xx一组!”“每次都要我们让xx!”“xx总是要人帮!”……

  孩子们的抗议声让我认真地反思了自己的行为,“特殊"的关照真的是在帮xx吗?在孩子的世界里,对xx的关照只会让他们认为xx真的和大家不一样,从而导致xx和小伙伴们的关系越来越远。我要求大家处处照顾xx,其实是对xx的不信任、不认可。连我自己都对xx不认可,又怎么能让其他孩子认可和接纳xx呢?

  此后,我逐渐减少了对xx的“特殊关照”,不再给她强拉配对小伙伴,不再要求别人让着她,不再过分表扬她本应做好的事情……经过一段时间的“无为而治”,xx反而能更自在地和大家相处。很多时候她会在旁边安静地看大家做游戏,有时当“医院”少了病人、当“餐厅”少了客人时,其他孩子会邀请xx一起来玩,偶尔在特别需要伙伴时,xx也会主动参与到小朋友的活动中,这时我会及时对她进行肯定和鼓励,让她更有自信。虽然现在xx还不是一个会主动交往的孩子,但她不再被边缘化,在班上有一些玩伴了,能够愉快地融入集体了。

  其实,很多时候孩子的“特殊”不过是我们贴上的标签。我们给孩子贴上了“特殊”的标签,又怎能指望孩子从“特殊”中走出去呢?所以,我想,爱首先应该是接纳,爱其本来的样子,不强化、不粉饰,进而尊重、支持,促进其成长。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13

  雨儿是这学期才转学到我班来的,所以我会特别关注她。性格开朗的雨儿却没有一丁点儿初来乍到的生涩,她喜欢和男孩子们凑在一起,眉飞色舞地讲去乡下钓鱼的趣事,也热衷于和女孩子一起,玩巴拉拉小魔仙的游戏……在短短的几天里,雨儿就成了大家的好朋友。看雨儿能这么快融入新的集体,我长长地舒了口气,平时对她的关注也变少了。

  有一天,孩子们都在喝水,而我也正忙着为接下来的活动做准备。不知什么时候,雨儿悄悄来到了我身边,冷不丁地问我:“老师,我们过一会儿干什么?”我只顾整理活动材料,敷衍着她:“一会儿你就知道了。”雨儿看着我手中的材料,话匣子一下打开了:“老师,这些东西都是什么?”“老师,我家也有这种管子。”……说得高兴,雨儿忍不住拿了根塑料管玩了起来,只见她将塑料管绕成一圈,兴奋地对我说:“老师快看,我会变蜗牛哦!”雨儿的行为让忙乱中的我有些不耐烦了,便不由分说拽着她的手臂把她拉回到座位上:“我很忙,请你别烦我,你就在这儿等我一会儿!”就在我折回来的时候,雨儿像个甩不掉的小尾巴似的又跟了上来,一瞬间,我有些失控了:“雨儿,你就不能学学别的小朋友耐心地等我一会儿吗?”我这高八度的一嗓子显然是吓着雨儿了,只见她愣在原地一言不发,眼泪瞬间就涌了出来,两只手不知所措地拉扯着衣角。意识到自己的急躁后,我的语气缓和了许多:“雨儿,你看别的小朋友都在座位上等老师呢,你也坐那儿等我好吗?”雨儿哽咽了老半天,委屈地蹦出这样一句话来:“老师,你每天都在忙,我就想和你说说话。”雨儿的一字一句刺进了我的心坎。我慢慢俯下身,默默地将雨儿揽进怀里,泪水在我的眼眶里打转。我为我的急躁而自责,也为对雨儿的不理解而内疚,我随即附在雨儿的耳边和她约定:“每天午饭后我们好好说说话!”听我这么说,雨儿将信将疑。我伸出手指头郑重其事地和她拉勾,雨儿这才破涕为笑,撒腿跑开了,临走还不忘俏皮地回我一句:“骗人是小狗。”

  以后每天午餐后,我都会遵守和雨儿的约定,我俩渐渐成了好朋友。在雨儿心里。我和别的小朋友没有什么两样,都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都是她想要结识的新朋友。

  雨儿的事让我反省,作为老师,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琐碎工作中,“我很忙,等我一会儿”早已成为我们的口头禅。因为要设计活动方案,要准备游戏材料,要研究教学有效性,要写论文……我们离孩子越来越远。我想,这绝不是教育的初衷,有时候我们是否忙得有些本末倒置?让我们不再以忙为借口,不再吝惜自己的爱,走近每一个孩子,听他们说说心里话,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14

  带班老师应从哪些方面管理班级

  幼儿园班级管理是通过幼儿园中最小的单位班级来实现的,所以说班级管理是幼儿园管理的重中之重,是基础、是核心。一个小小的班级是社会的缩影,一个班级就是一个世界,它包容着不同性格,不同爱好,不同资质的人,而班主任,则是这个小社会的领头人,是这个小社会的具体操作者、执行者,今天与您分享:带班老师应从哪些方面来进行班级管理?落实晨检工作,消除危险物隐患幼儿来园的第一个环节便是晨检,认真检查幼儿的口袋、书包,看看幼儿由没有带危险物品在身上,收到这些危险物之后,要及时告知家长其危害,要让家长有警惕意识,树立安全工作检查第一。

  因此,严把晨检关,消除危险隐患则成为了重中之重。有要求的开展户外活动,及时清点幼儿人数在户外玩大型器械时,教师首先要检查玩具的安全性,因为户外活动是幼儿最喜欢的,但却是教师们最担心的环节,许多安全事故通常是在这一环节发生的。孩子们玩的兴奋时,常常忘乎所以,大型玩具、园舍地面经常会有轻者擦伤,重者磕伤的事情。因此,既要让孩子们玩的快乐,也要让孩子们玩的安全成了这一活动环节的宗旨。这要求老师在户外活动前认真的交代玩的时候的要求,要注意的安全,并要做到观察全面,照顾细微,决不让幼儿离开自己的视线范围,不时的提醒教育幼儿要有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在户外活动结束后一定要记得及时的清点幼儿的人数,避免遗漏幼儿。

  严把幼儿接送关幼儿的接送是一个很大的安全突破口,也是不法分子很爱钻的牛角尖,幼儿每天上学放学是由父母或者直系亲属进行接送,当非幼儿直系亲属来接幼儿的时候老师一定要来接人员出示幼儿的接送卡,并与家长取得联系之后方可放人。班级物品的摆放规定在每个班级里,就是一个“小家”可以说这个“小家”里什么都有,在摆放班级物品的时候要做有心人,有棱角、尖利的设施设备马上进行修改或改变摆放的方向。开水桶要摆放在幼儿接触不到的地方,烫汤、热粥等流放食物要放在固定的开饭桌上,切忌幼儿自己端,等食物温热的时候再给幼儿进食。

  幼儿药物的管理

  物登记本,幼儿的姓名、药物的名称、服用的方法、次数、时间、喂药人都是记录中必不可少的。对带药的幼儿老师全天都要密切的关注,发现孩子有不舒服现象应马上告知卫生保健部门,通知幼儿家长。如,“过街要走人行道”、“知道红绿灯和交通标志”、“不能玩火,不能玩电”、“不从高处往下跳,不爬窗户”、“不跟陌生人走,陌生人敲门我不开”、“遇到火警、生病和坏人应该打什么电话”,“上下楼梯要靠旁边走”等,定期更换。还可以利用大量的废物和玩具、资料,创设“警察岗亭,公共汽车,救护中心,消防大队”等区角,让幼儿在角色游戏中模拟扮演,从中感悟到交通安全规则、火灾或生急病的报警电话和抢救方法。还可以主题教育活动,如,开展“注意饮食卫生”主题活动,通过讨论“路边的小吃能吃吗?”“三无食品能吃吗?”告诉幼儿不吃路边的小吃,不吃“三无食品”,使幼儿懂得要吃清洁的食物,饭前便后要洗手等卫生习惯知识,让幼儿初步感知饮食卫生的重要性,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又如,在情景表演游戏《你知道怎么办吗?》中创设一些情景:“你一个人在家,有个陌生人敲门怎么办?”、“夏天很热,容易中暑,你知道怎么办吗?”、“发现厨房有煤气的味道怎么办?”、“如果你的手划破了怎么办?”引导幼儿设想出各种各样自救自护的方法并进行演习。同时组织幼儿讨论哪种方法更好,让幼儿懂得采用最有效的自我保护措施,培养幼儿临危不惧、机智勇敢的品质,提高幼儿自我保护的能力。幼儿对教室里的录音机很好奇,自由活动时有一个幼儿玩弄录音机的开关、电线。我抓住这一事件,结合常识活动,进行一些通电小实验,使幼儿了解电、电器的危险性,教育幼儿不要乱摸乱掀电源开关、插座、电线、电器等,让幼儿知道哪些东西有危险,会伤害身体,不能乱摸,使幼儿懂得既要玩得自由开心,又要注意安全。

  定期的进行安全隐患排查班级老师要对班级的所有财产进行安全隐患的排查,如门、窗、电器、桌椅等等,及时的发现物品的损坏,立即进行维修,不仅保障了班级的正常活动的开展也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安全教育在班级里要负责三十几个孩子的安全,光靠三个老师是远远不够的,而且老师只有一双手,不可能牵得住三十几个孩子,这个时候老师应该怎么办?俗话说:“给之以鱼,不如授之渔”,我们老师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如,安全教育课,环境创设,观看录像等等,在每周设置一堂安全教育课,可以有:“交通安全”、“饮食安全”、“用药安全”、“玩具安全”、“用电安全”、“用火安全”、“着装安全”等等。让幼儿知道身边存在的那些危险,遇到这些问题应该怎么解决。环境创设是幼儿园最直观的教育方法,通过有趣的图片、漫画、标志符号、照片等布置安全宣传栏或墙饰,让幼儿在环境的潜移默化中熏陶、感受安全教育。

  如,“过街要走人行道”、“知道红绿灯和交通标志”、“不能玩火,不能玩电”、“不从高处往下跳,不爬窗户”、“不跟陌生人走,陌生人敲门我不开”、“遇到火警、生病和坏人应该打什么电话”,“上下楼梯要靠旁边走”等,定期更换。还可以利用大量的废物和玩具、资料,创设“警察岗亭,公共汽车,救护中心,消防大队”等区角,让幼儿在角色游戏中模拟扮演,从中感悟到交通安全规则、火灾或生急病的报警电话和抢救方法。还可以主题教育活动,如,开展“注意饮食卫生”主题活动,通过讨论“路边的小吃能吃吗?”“三无食品能吃吗?”告诉幼儿不吃路边的小吃,不吃“三无食品”,使幼儿懂得要吃清洁的食物,饭前便后要洗手等卫生习惯知识,让幼儿初步感知饮食卫生的重要性,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又如,在情景表演游戏《你知道怎么办吗?》中创设一些情景:“你一个人在家,有个陌生人敲门怎么办?”、“夏天很热,容易中暑,你知道怎么办吗?”、“发现厨房有煤气的味道怎么办?”、“如果你的手划破了怎么办?”``````引导幼儿设想出各种各样自救自护的方法并进行演习。同时组织幼儿讨论哪种方法更好,让幼儿懂得采用最有效的自我保护措施,培养幼儿临危不惧、机智勇敢的品质,提高幼儿自我保护的能力。

  幼儿对教室里的录音机很好奇,自由活动时有一个幼儿玩弄录音机的开关、电线。我抓住这一事件,结合常识活动,进行一些通电小实验,使幼儿了解电、电器的危险性,教育幼儿不要乱摸乱掀电源开关、插座、电线、电器等,让幼儿知道哪些东西有危险,会伤害身体,不能乱摸,使幼儿懂得既要玩得自由开心,又要注意安全。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15

  中午起床后我带着孩子跟平时一样在厕所门口排队等候上厕所,没过一会儿就听见班梓涵跟我说“老师妈妈,孙琨皓哭了”我走过去一看,他哭的小脸都花了,我忙问道“琨皓怎么了?怎么哭了?”他沙哑着嗓子“我渴了,想喝水。”“那你为什么不跟老师说呢?”面对我的提问她也不回答,只是用满是泪水的眼睛看着我,我摸了摸他的额头,并不热,于是耐心的询问“我们一会儿就回教室了,回教室就喝水,以后有事情要跟老师妈妈说,好吗?不要哭了,小小男子汉要勇敢!”在看到他朝我点头后,我带动幼儿以最快的速度上厕所、洗手、回教室。

  喝过水的琨皓还是闷闷不乐,没有精神,担心他是不是感冒了,但是摸了摸还是不热,于是我跟班里的王老师开始逗他开心,让他笑一笑。由于王老师下午要上公开课,而琨皓就是其中的一个,所以匆匆忙忙的带着孩子走了。等琨皓跟着王老师上完公开课回来后就趴在了桌子上,问他怎么了也不回答走过去一摸额头,烫烫的,就赶快给他测量体温,当我看到他的体温后呆了38度,立刻给琨皓妈妈打电话。当半个小时后,琨皓妈妈才从地里赶了过来讲孩子接走。

  如果我在回到教室后立刻给孩子测量体温,会不会孩子就不会烧的这么严重了?如果我再细心一点就不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了!通过这件事,让我明白了作为一名幼儿老师,我们就应该从很小的细节开始,去观察每一个孩子,在孩子发生任何事情时都要有所准备,有应急的方案,讲所有情况降到最低点。小小细节凸显大大学问,希望每一位老师都不要忽视细节。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16

  开学初,我在美术活动区为小班幼儿准备了新的油画棒和画纸,让他们自由取放、自主游戏。没过几天,我发现不少油画棒都断了。这是怎么回事?我开始注意观察。

  那天,我看到几个孩子拿出画纸和油画棒开始涂鸦。“开火车咯!呜——呜——”阿泽一边在纸上画线,一边开心地自言自语。“下雨了,下雨了!”优优用油画棒在画纸上敲出“小雨滴”,发出“笃笃笃”的声音。阿泽也跟着敲击起来:“下雨了!下雨了!”就在这时,优优手上的油画棒折断了。他便用两只手分别拿起被折成两半的油画棒,同时敲击:“下雨了!下大雨了!”我终于明白油画棒为什么会断了。这两个孩子在涂鸦过程中充满童趣的语言、连贯协调的动作、开心愉悦的表情都在告诉我,他们正沉浸在美妙的想象中,进行着独特的表达。如果这时我阻止了他们的创作,以后他们还会以这样饱满的热情投入美术活动吗?如果我们将孩子的思维固化,他们还会有丰富的想象、不拘形式的艺术表现吗?所以,我选择不干涉阿泽和优优的活动。

  一段时间过去了,油画棒不再是新的了,可孩子们对美术活动仍然有强烈的兴趣,有些孩子甚至能够在那里一连画几幅画。

  有一天,我在美术活动区观察,只见颖颖使劲地把一根油画棒掰成两半,然后笑嘻嘻地跟旁边的依依说:“看,这么长差不多了。”“还要一段粉色的!蓝色的也要一段。红色的跟蓝色的混合在一起会变成什么颜色呢?”“我们一起来试试!”他俩边说边撕下油画棒的包装纸,然后掰成他们所需的长度,再把油画棒横过来在纸上涂画起来。原来,上周在欣赏绘本《小蓝和小黄》后,我跟孩子们玩了一次变色游戏。这一经验引发了他们进一步的探索,所以,现在他们想到了用油画棒玩变色游戏。

  “老师,你看,我的紫色里面藏着许多蓝色!”“我的紫色里面还有一些粉色呢!”“这里颜色浅一些,这是我变出来的!”过了一会儿,颖颖和依依争相向我介绍他们的发现,我也为他们的新发现而高兴。

  接下来的几天里,依依和颖颖每天都会到美术活动区游戏,他们发现涂画时用力的轻重会产生不同的变色效果,他们还会把侧笔画法与竖笔画法结合起来,使画面形成丰富的层次。他们每次有新的发现时相视而笑的样子都让我感动万分。

  周末,我把孩子们的画作整理好,请他们带回家,并请家长把孩子的画拍下来,发到班级QQ群的相册里,让孩子们相互欣赏。在依依的一幅画作后面,我作了点评:“这种画法是依依跟颖颖一起探索出来的。连续几天,依依不断调整底色与上面圆圈的颜色,才形成了现在的效果。赞一个!”依依的妈妈回复说:“感谢老师,我也很喜欢这幅画。”

  我认为孩子最终画成什么样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在画画中获得了什么。在油画棒被折断之后,教师的包容和欣赏让孩子的探究兴趣越来越浓,表现表达的形式也更加多样,从而使孩子得到持续的发展。我想,这些收获远比那几盒油画棒珍贵得多。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17

  今日天气晴朗,风和日丽,上完第一节活动课,我和孩子们来到了户外活动,小家伙们兴奋极了,小嘴都在嚷嚷着,说着:“教师,教师我们去玩滑梯吧,行吗?”我说:“好吧,我们就去玩滑梯。”说完小家伙们就自觉地开起火车来,跟随着我一齐奔向了滑梯。

  来到了滑梯面前,在玩之前我跟孩子们说:“玩滑梯要注意安全、遵守规则、不能推、不能挤,滑梯要从上往下滑。”说完之后孩子们就解散了,去玩滑梯,我发现大家都能够按照我之前说的游戏规则去玩,不错。就在大家玩的兴致勃勃,不亦乐乎的时候,王浩泷大叫了起来:“教师,教师,快来啊,滑梯底下有只大虫子。”其他的孩子听到之后也都从滑梯下下来和我一齐跑过去看。这时候听到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说着:“这是什么呀?”“是虫子吗?”“不是吧?”这时子竣凑到跟前说道:“这不是虫子,是大螃蟹!”“大螃蟹”大家一齐说到。雅淇来到我身边问我:“教师,这是螃蟹吗?”我笑了笑,对着孩子们说:“宝贝们,这不是螃蟹,是一只大蜘蛛,它还会吐丝呢,你们看这张网就是蜘蛛用它吐的丝织成的。”大家都把蜘蛛围了起来,观察它,因为这只蜘蛛比我们平时见到的大了好多,所以对孩子们比较有吸引力,大家也比较感兴趣。就在大家的观察,讨论之中我们结束了今日的活动。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18

  “看看谁听话,谁坐的好,就给谁分好吃的。”这是我前几天刚进教室门口,看到班里小朋友乱糟糟的场景时,脱口而出的一句话,只听话音刚落,孩子们便七嘴八舌地讨论开来,“老师,你要奖励我们什么呀?”……是啊,这次我要奖励他们什么呢?小贴画?好吃的?……似乎这些并不能引起他们多大兴趣了,但是我不能言而无信呀!于是我眼观六路,寻找教室里最可能吸引他们的东西。啊!有了,十二生肖小贴画,这个可是以前没有奖励过的。于是我对孩子们说:“谁坐的最好,我就奖励他十二生肖小贴画,数量有限哦,不是每个小朋友都会有的。”话还没说完,就看孩子们都一个个坐正坐好,等待十二生肖的小贴画“降临”到自己身上,看来,这招还是挺管用的。事后,我在想,我是不是过多的依赖以给孩子物质奖励,来影响孩子的行为?如果哪天没有“十二生肖小贴画”的及时出现,我又该如何收场?、

  记得以前看过一个心理学家所说的话,她说:用小星星、小贴画以及其他一些小玩意来引起幼儿的兴趣是非常有效的办法。她指出这些小玩意能轻松的解决小孩的行为问题。不得不承认:这些年来,这一理论确实得到了很多人的拥护。很多老师和家长都用很多的贴画来当孩子的奖品,但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呢?我不敢想象。

  随着孩子人生阅历的不断丰富,孩子们会和我们“讨价还价,”就像我们大班的孩子,简单的、普通的小贴画,并不能引起他们的注意了,作为教师的我们就必须寻找更“特别”的东西来吸引他们。久而久之,明明是为了奖励好习惯的一个制度,很可能就演变成了一个“敲诈勒索”的计划。到那时,我们就会后悔莫及。

  所以,我们必须认真、全面的考虑奖励和调动积极性这两个问题。口头表扬和认可是大人在对待小孩时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当然,偶尔经过全面考虑后,使用一些物质奖励也是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作为教师和家长的我们应该知道:必须培养幼儿从自己完成的工作中得到一种自我满足感。不论是完成一个任务,爱惜财务,还是解决一个问题,其中的自我满足感应该成为一种必然的内在奖励,而不是以某些外在物质为基础。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18篇】相关文章:

幼儿教师教育的随笔11-01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10-02

中班幼儿教师教育随笔12-13

幼儿教师教学教育随笔11-20

小班幼儿教师教育随笔10-01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15篇12-03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15篇11-02

优秀幼儿教师教育心得随笔10-30

中班幼儿教师教育随笔15篇12-14

1月幼儿教师校园教育随笔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