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随笔

时间:2022-11-03 10:00:39 随笔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教学随笔通用15篇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大家对随笔应该很熟悉吧?随笔是一种很灵活随便的笔记或文体。想要找更多优秀经典的随笔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学随笔,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语文教学随笔通用15篇

小学语文教学随笔1

  (一)对小学语文复习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作为“温故而知新”的复习课是针对学生的认知规律而设计的一种特定的教学形式。它不仅有巩固知识, 训练能力的功能,更有“温故”和“知新”的要求。这里的“知新”就是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

  那么,语文复习课如何进行才能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呢?

  一、检测:摸清知识能力现状。

  要在复习时避免无效信息的重复传授、无效训练的简单重复,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学和训练,就必须在复习课前采取测验、考查、提问,或通过座谈、个别了解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摸底、调查,根据反馈来的信息 ,结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复习课教学方案。一位二年级老师在第三册教材教学结束后,结合本学期的教学内容,编制了一份检测试卷,在批阅试卷时发现学生对按音序查字典的方法掌握得还不够:对声母在字典中的位置是清楚的,但对韵母的顺序,或声韵母相同、声调不同的字如何查检,都不大搞得清楚。了解到这个情况后,这位老师在复习课上边示范边介绍具体的检字方法,有针对性地给学生提供一些有特点的字,让学生现场练习查检,于是全班同学都掌握了音序检字的方法。虽然这位老师讲述的是过去讲授过的内容,但由于训练内 容是新的,学生查检字的水平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二、贯通:建立系统的知能体系。

  语文课是以课文和单元作为结构单位的。教学过程中,一般都采用“段段清”的做法,一篇课文教学结束马上又转入下一篇课文的教学,学生所学习的知识和训练的能力是呈相对的一个个点状或块状的,没能形成大 纲所规定的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的网络。语文期末复习课则应以教学大纲为指导,对一个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和训练,让学生从总体上了解和掌握系统的知识体系,训练和提高所规定的能力。例如三年级上学期已进入作文训练,第五册教材中安排了八次作文训练:有看图写话,有状物,有叙事,有记人,还有练写通知。每次作前指导,教师一般都只是就该次作文训练的要求讲些与本次作文相关的知识,做些必要的引导,满足于把作文写出来就行了,而在复习课上,有人误认为作文没有什么可复习的。其实,复习是提高学生综合作文能力的重要一步。为了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教师应居高临下,对本学期八次作文训练的内容和形式进行系 统的归纳、总结,让学生从总体上回顾本学期作文的特点,重点讲述小学记叙文写作中的“观察——说话—— 写话”的规律,结合学生写作的实际解析各类作文的标题、开头、正文、结尾的写作知识和要求。这样,经过 融会贯通的复习,学生对本学期所讲授的知识和训练的水平显然会比复习前要提高一步。

  三、补缺:弥补过去教学的不足。

  由于教师对课文和单元所规定的教学重点和任务的理解不同,对教学内容的处理也可能是不同的,在平时教学中,有一些该讲的内容没讲是在所难免的。虽然在学生作业和辅导时教师已知道这些缺漏,因为要赶教学 进度,有些也没有或来不及补充讲解。复习课上针对这些缺漏必须予以补充,以求得学生对知识点的全面掌握。

  四、比较:促使认识的深化。

  在“温故”中“知新”,并不是仅仅靠机械性重复就可以做到的,有些要通过比较来辨别才能达到目的。上复习课不在于老师不停嘴地讲多少,而在于如何引导学生把旧知识与旧知识、旧知识与新知识、新知识与新知识按教学和复习的需要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发现其中的差异,从而获取新的知识、训练新的能力。

  五、强化:提高训练的深度。

  训练是复习课的主要教学活动形式。那些题海战术、“炒冷饭”、机械性重复训练等等,是训练中的弊端。怎样才能在复习课的训练中提高复习效率呢?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在进行段的 复习和训练时,除了进行一般的段落层次划分训练外,教者还必须深入讲析分段的一般方法:诸如按事情发展顺序划分、按时间先后划分、按地点或空间位置变换划分、按总分关系划分、按材料性质划分等。接着,让学生根据这些方法进行划分段落的训练,然后让学生说说是用什么方法划分的,还要求学生说出各段落之间的关系,每一段与文章主题的关系等等。这样的训练不仅能让学生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同时还可以克服学生在划分段落时存在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六、拓宽:多侧面地讲解相关知识。

  复习课要重温过去所学过的知识,这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因为复习要体现提高的原则,所以这种重温又不能是机械的、简单的重复,而应以原有知识为基础向外拓宽。平时的讲读课教学由于受教学内容和目标、时 间的限制,不能随意拓宽,而复习课上因为经过多篇课文教学,多个知识点的讲解,已具备了拓宽的条件。例如扩句、缩句是小学语文训练中的一项重点内容,平时训练时有些东西具有只能意会不易言传的成分,复习课 上则必须进行拓宽性讲解。例如作为主语、宾语前面的定语,谓语前面的状语和后面的补语,,以及一个中心词前面可以分别加上多个定语或状语的知识,则应结合具体实例,用小学生能理解的话进行讲析。待学生基本掌 握了这些知识之后,才能保证学生做扩句和缩句的练习,得出来的答案不是懵出来的。事实上,学生进行扩句和缩句练习的水平也只有在这种拓宽性练习中得到提高。

  七、升华:提高原有教学层次。

  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对知识的传授往往是满足于教材所涉及的内容,有些教师还常常就文论文、就知识论知识,学生能正确解答训练题目就算完成任务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知有时还停留在感性阶段。复习课的 教学则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完成这种由感性向理性的升华。例如在平时的讲读课文和阅读课文教学时,教师传授了一些阅读理解的方法并训练了一些阅读理解的能力,但是因为还没有升华到理性的高度,学生在实际的阅读理解时往往还只是凭经验。在复习课上教者则有必要结合独立阅读课文、自读课本和练习与测试中的阅读习题的训练,帮助学生总结阅读、理解的有关学习方法,像初读了解文章的概貌,再读理解文章的结构,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精读体会思想感情,重读思考和解决相应的问题等等方法。在这些方法的指导下,再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进行阅读和理解的实践。从而使过去的那种阅读和理解的水平、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八、分层:取得各自的理想效果。

  学生的情况比较复杂,由于他们的基础知识和能力水平的不同,受其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他们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程度也不同,对教师所教学的知识的接受程度、训练能力的层次也必然是参差不齐的。因此,复习课上对学生要按不同层次要求,分别对待,才能取得相应的效果。

  九、迁移:推动综合能力训练。

  迁移,是以对过去教学内容和训练能力的复习为基础,向新的复习内容迁移,向其他方向扩展。这种复习方法是一种充分调动学生复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习能力的做法。复习课实践显示,使用迁移 的复习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看图学文是贯穿于小语整个教材的文体,其主要目的在于通过课文的教学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复习课上教师则需引导学生总结归纳看图学文的学习方法,然 后把这种方法迁移到其他看图学文课文的复习上来,指导自我复习。实际上,学生完成这种迁移之后,不仅所需复习的知识、思想、内容得到了复习,而且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想象能力都能得以提高。此外 ,看图学文的复习还可以向看图说话写话、看图作文迁移,用看图学文中所学得的观察、想象、写作方法去指导看图、说话、写话和作文。这种复习已不是一篇课文或单项知识的复习,而是转向对一个网络知识的复习和 综合能力的训练。这种复习不仅在训练程度,而且在训练角度上都得到了加强。

  小学语文复习的一点体会

  复习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必要环节。学生通过复习,将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归纳、总结,从而达到加深理解,系统吸收、灵活运用的目的。复习的效率和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复习方法是否恰当、科学,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否得以充分调动。在期末的复习里,我注意做好下面两方面:

  一、巧用复习方法

  在复习中,除了对知识的归类复习外,我还尝试了一种新的复习方法,效果也不错。这种方法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教师划定复习范围或确定复习项目,学生依据课文、课堂笔记、平时作业及相关学习资料,确定复习重点,列出复习提纲,自行复习,然后根据自己的复习所获,尝试拟出模拟试题,做好“摆阵”和“攻阵”的准备。此阶段,学习支配权应属于学生,教师只是相机做一些提示:“想一想,还有那些内容该掌握。”“你还有哪些地方没复习好。”“你估计谁可能会疏忽什么内容,会搞不透什么问题,你能出个题目考考他吗?……

  第二阶段:学生之间开展“攻阵”活动。第一个“阵主”,由学生自荐上场,根据自己所拟的测试题进行“摆阵”,或由全班同学竞答,或指人作答,优胜者为下一轮“阵主”,继续“摆阵”。此阶段,教师是导演,是参谋,是顾问,除维持好课堂秩序,调节好课堂气氛,还要作出客观的评价:对学生不正确的问法、测法要给以纠正;对没有掌握好的问题,要引导讨论,明辨是非;对提问巧妙、见解独到、回答正确、表现突出的学生要给以热情表扬。

  第三阶段,师生共同总结、归纳本次复习要点,交流、推广先进的学法,帮助确立正确的复习导向。教师针对学生暴露出的薄弱环节,有的放矢地进行强化训练。

  这种复习方法因为是师生共同活动,打破了以往的课堂教学模式,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又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遵循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在复习的过程中,学生既是演员,又是观众,同时还是“老师”,是评议员,学生间人人平等,个个参与,人人都是主角,人人又都是配角。此外,整个复习的过程中,教师始终以鼓励为主,鼓励学生树立信心,鼓励学生积极“攻阵”,鼓励学生大胆发言,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解决疑难问题。所以这种方法也遵循了民主、平等和鼓励为主的教学原则。在复习中,学习的主动权完全由学生掌握,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知识,而且培养了能力。学生通过看、读、背、思、问、听、议、答、辩、写,调动多种感官,手脑并用,既巩固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

  1、复习生字时,我让他们编字谜,学生很是喜欢,兴趣很高,如“舅”:老鼠舅舅是男的;“资”:发给贝贝一次工资;“啪”;一掌拍在嘴上……

  2、为了不让学生对炒了又炒的生字厌烦,我一进教室就向学生求助了:孩子们,这张生字表怎么看我都觉得有缺陷,那些编者叔叔们都是按一课一课来编写的,现在整本书的生字我们都学会了,生字一课课复习起来不太有条理,你能否当当设计师,将这张生字表重新设计呀?(学生睁大好奇的眼睛,兴致勃勃的,或许他们怎么都没想到自己还可以重编生字表)然后我们评选出一个高级设计师的大作进行复习(情绪更高了,还可成为高级设计师,同学们用自己设计的生字表复习)比如可以按什么形式来归类设计呀?(学生讲了很多类别:字形相似的,可以加强区别;字音相似的,可以加深比较;同偏旁的归成一类……)于是,设计在专心致志中拉开了序幕……

  二、上好语文复习课

  每到期末,枯燥无味的复习课往往令老师头痛,令学生厌烦。究其原因,一是复习内容简单重复,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二是复习形式单调乏味,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上好小学语文复习课,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1、复习内容的整体性

  复习是把平时在每篇课文中学到的零碎知识系统化,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所学内容。因此,要把复习课与新授课区别开来,切忌逐课逐段地把字词句像回放电影镜头似的重复一遍。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整册教材。在期末总复习之前先把全册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按照拼音、字、词、句等不同的内容进行分类,把课文中出现的练习题类型分别列出来;再把阅读思考题的类型、作文训练的不同内容等也分门别类地列出来。这样,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了全册内容,复习就有章可循,有的放矢。其次,教师要采取恰当的复习形式,有些内容可以整册教材为整体复习,如生字、多音字、诵读课文等部分基础知识及作文训练等;有些内容也可以单元教师为整体复习,如阅读能力的训练等。但不管采取哪种形式,都要着眼于各类知识的整体性,使之系统化、综合化。

  2、复习过程的开放性

  复习课要改变过去那种教师“一言堂”的现象,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要实施开放式教学,即让学生自主选择复习的内容和形式,自己总结复习的方法。教师的任务在于“宏观调控”,把握复习的方向和进度,进行适时的引导和点拨等。复习时,教师不再布置学生多读多写,而要把复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如复习生字:“你认为哪些字比较难记,难写,应重点复习哪些字;你愿意怎么复习就怎么复习,可以反复练,可以同桌合作听写,也可以出一份自测题。”复习阅读部分:“自己从课外读物中找一篇文章,想想能提出哪些问题,这些问题该怎样回答,然后在小组内容交流。”每复习一类知识或一个单元让学生写一份“复习心得“,总结自己在复习中的新收获和成功的复习方法。复习完整册教材后,让学生每人出一份测试题,在全班内互相检测。这样的开放式复习,学生自身受益,全班其他同学生受益,教师也了解到更多的学情信息,使指导更具针对性,更有实效。

  3、知识之间的互融性

  在复习过程中,还应还注意基础知识、阅读、作文等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使之互相渗透,融为一体。一般情况下,以复习课文段落的阅读为载体,把基础知识和写作的复习融入其中,三者兼顾,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就一定要深入钻研教材,发掘课文中蕴含的训练因素,是复习“牵一发而动全身“,以阅读为核心,融”双基“于一体,这样才能大大提高课堂复习的效率。

  总之,要想上好语文复习课,提高复习效率,就应该整体把握教材,采取合适的复习形式,关注学生的自主发展,使学生通过主动参与、合作探究,达到对语文知识的深入把握和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

小学语文教学随笔2

  因为明天下午要誊写作文,所以一点多我就赶到了学校,紧赶慢赶的在办公室批改同学们的作文草稿本。打预备铃了,不得不进班看一看,安排好学生下楼上体育,我又急匆匆回到办公室,接着改那摊开的、小山似的作文本。

  改到了几篇特别不满意的作文,我就把这几个本子拿到班上,招呼了王康辉他们上来再修改一下。

  我转身回到办公室又埋头改了起来。“这一定是刘珂的作文,又是这么脏这么乱,还没按一定的顺序观察描写,一定得再修改补充了。”我边想边起身。“赶紧吧,马上就要下课了。”我急匆匆的进班,“王康辉,这是你同桌的作文本。去,把她也叫上来修改一下吧。和你一样,都要加上有关学校银杏树的描写。”交代了一番,我开始准备下节语文课的事宜了。

  这节是阅读课。我先讲解了上篇阅读练习中的一道题,又告知大家这节课练习的内容。同学们认真地做了起来。不一会儿,有人做完了,排队上来批改。队伍越排越长,我把自己埋进了阅读书的批改中,并不时的给个别学生讲解一下。教室里没有原来安静了,有些响动。改到刘珂的阅读书了,依然那么脏那么乱。我抬头看着刘珂,耐着性子劝告:“刘珂,你就不能把字写得再工整些吗?这一个词、那儿一个词,太乱了!”她平静地收起书下了讲台。“哎刘珂,作文修改好了吗?赶快补充修改一下!”

  过了好半天,刘珂走上台,仍是一脸的平静。她小声地说:“我的作文本找不到了。”“什么?找不到作文本了?作业多、时间紧,再让她重写可不容易啊?要命的是,上面还有我费了好些功夫给她的诸多修改、提示呢!”我压着火说:“我交代同桌放你桌子上了。一会儿功夫就没了?再去找!”我低下头改作业。过了一会儿,刘珂又上来了。她看着我,说:“老师,没找到。”“王康辉,你把她的作文本放哪儿了?找找你的书包!”刘珂下去了,两个人一块儿找了起来。我停下笔,怒视着他们,心里想:一会儿功夫怎么会丢呢?不可能丢,一个旧本子谁要啊。是刘珂耍滑头不想写呢?还是不安分的王康辉搞恶作剧?

  下课了,还有好些人没轮到批改,我把剩下的阅读书收起来,准备抱到办公室。两个人忙活了半天,依然没有找着本子。我气坏了,大声批评:“刘珂、王康辉周围的同学放学都不许走!发现谁搞恶作剧,严厉批评!”我抱着作业往办公室走去,边走边想:“放学留下他们。我就不相信找不着这个本子!”

  改完了阅读书,又改作文本。改着改着,一行行熟悉的字体映入眼帘。我赶紧合上本子,本皮上写着名字。

小学语文教学随笔3

  站在春末夏初的时间拐点,回首过去一年来的点点滴滴,心中不禁感慨万千。现在对我的20xx年度作一盘点。

  1、工作态度

  始终保持一种积极进取的工作热情,认真完成学校交给我的任务。一学期来,虚心向老教师并通过互联网向优秀同行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并阅读理论书籍,充实自我。

  2、教学工作

  一.当面辅导,个别谈心。

  每次抽考和作文训练之后,我都尽可能多的个别找一些学生,当面改正他们习题的错误。以发现他们是否真正掌握语言知识点。他们卷子上的错题是不是真正弄明白怎么做了。并且及时对进步的学生予以赞赏和肯定。对退步的学生提出警告和善意的批评。学生能感受到老师的诚心和忠告。以及老师对自己的重视。会加倍努力学习。比如万浩同学原来在华杰上,转到班上学习习惯很差,后来经过我多次谈心教育,学习态度明显转变,现在语文成绩提升很快。

  二.课余辐射,跟踪检查

  我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检查,尤其是生字词的检查。我知道如果不及时有效地检查,许多学生就会偷懒不认真听讲,课堂效率就无法保障。因此常常进行抽查检查,学生担心被批评,因此在课堂上比较能够认真听讲。

  三.精选作业,引领发展

  根据减负的要求,我把每天的作业经过精心地挑选,适当地留一些有利于学生能力发展的、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作业。比如引导学生读《西游记》,并且尽可能多的利用课余时间读课外名著。

  四.目标导航,精神激励

  不比成绩比努力。鼓励学生自己和自己斗。过去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比。给每个学生制定学习目标分数。鼓励学生一次一次的超越自己。利用做课堂作业的机会写着一些话在学生的本上或留言册上激励他们。这样做自己虽然麻烦点,但是效果是不言自明的。物质奖励和语言激励使学生提高了信心,语文成绩又上了一个台阶。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有一大批同学取得显著进步,比如安利兴、安静、万晨、安久壮、王安、宋文龙、万静、万康伟、万浩,其中安利兴获得了科任教师的一致认可。

  3、几点反思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我刚接手六年级,经过不到一年的时间就要迎接毕业考,教学的任务非常紧,复习时间较短。因此存在赶课现象,都想及早结束新课进入复习。为了留更多的复习时间而在平时教学中拼命赶进度的做法,必然造成学生对知识的“消化不良”,甚至使部分学习跟不上的学生对语文失去兴趣。

  二.通过几次抽考发现学生们对语文知识的运用,以及书面表达能力上还有一定的欠缺,为此教学中要不断加强语文思维方法的渗透,并从规范学生的口头表达训练开始,逐步形成生动流畅的书面表达。

  4、下学期教学工作打算

  一、扎扎实实打好基础,拼命赶进度不可取。

  学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与他们平时没有准确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有很大的关系,因而重视和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仍然是首要的。由于各学生之间的智力差异和学习基础不同,学生对语文的知识的掌握能力不同,教师应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尽量降低落后面。

  二、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和语文能力的培养。

  要提高学生的能力,就要在教学中加强学生语文素养,即强化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平时教学与复习,都不能“重结论,轻过程;重训练,轻问题情景和解答思路分析”。而应该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让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学科思维方法”。

  三、深化课堂教学改革,钻研新课程标准,研究新课程的特点,用新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

  四、强化教学过程的相互学习、研讨。教师间相互听课、听完课后能与上课老师及时进行交流,提出不足之处,相互间取长补短,以求达到更好的课堂效果。

  五.抓好学有余力、有特长的学生的培养,给有特长的学生创造发展个性的氛围,鼓励他们冒尖,脱颖而出,以期取得较好的优秀率。

小学语文教学随笔4

  参加教学工作有段时间了,在教学中遇到了很多问题,种类不同,有些通过与老师交流、参考教参可以得到解决。而有些问题则成为顽疾,想方设法都得不到良方。比如:后进生问题、如何才能在课堂上吸引全部学生的注意力。

  后进生的问题从来都是大问题。第一种,不爱学、贪玩型;第二种,想学、跟不上(脑子有点迟钝);第三,即不聪明也不爱学;第四,有能力学但管不住自己。针对以上几种类型,对不爱学、贪玩的我尽量压制他的玩性。我们班有个男孩特皮,天天最喜欢追跑打闹,学习一塌糊涂。我想尽一切办法在课堂上、教室里压制他的好动、活泼因子,虽然学习成绩提升不是特别好,但现在的他至少上课能安静听会儿了,所以我认为进步还是很大的。我们要学会放大孩子的优点,尽量缩小孩子的缺点,从而帮孩子树立学习的信心。对于第二种类型的学生,刚开始我很急、很气,怎么就有这么不开窍的孩子。

  可能这一阶段的新内容对他来说有点难,一时半会儿接受不了,那么不要吵他,相反及时给他鼓励,这样他才会有继续学习的信心。当孩子意识到自己错了的时候,过度的批评会使孩子身心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不是说“天才是靠百分之一的聪明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么,也许将来的某一天在某些方面学生会有大的成就。在以平常心对待这些孩子的同时,我们应该把最好的祝福送给他们。还有一种最让我头痛的,不聪明、不会还特别懒,他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来学校是干什么的。

  学生习惯的养成很重要,需要我们时时反思时时改进,我们要适应孩子,不能只让孩子适应我们。

小学语文教学随笔5

  苏教版小语第三册的《识字5》,以词串的形式介绍了冬天的美景。全课读来琅琅上口,有韵有味,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此,我教学时作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一、创设情境,指导观察。

  儿童的思维具有易受情绪影响的特点。课始,通过谈话“小朋友,秋天刚刚过去,寒冷的冬天就来到了我们身边,你想对它说什么呢?冬天里,别有一番景象,想出去走走吗?”在《郊游》的歌声中出示课文插图,把学生一下子带到课文的情境中,激起他们愉悦的情绪,调动起学生识字、诵读的兴趣,同时也增强了语言感知的形象性,为全文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借助游戏,突破难点。

  在学生初读词串后,为了让学生能和事物建立起初步的联系,我安排了一个“送信”的游戏,让学生把词语贴到对应的图画中,学生很容易找到他们已经认识的事物,但对于北风和寒流,却不找到该送到哪儿了,呆呆地站在那儿。这一环节的设计不仅调节了课堂气氛,更突出了本课的难点“寒流”和“北风”。同时也以这一生成为基础,组织难点的教育,学生更加投入,效果更好些。

  三、入境品读,读中感悟。

  在精读课文时,要把“入境”与“品文”结合起来,借助情境,品味语言文字的内涵,培养学生的语感。教学中,创设情境,“小朋友,让我们坐上雪橇快乐地出发吧!”接着让学生听一听,从北风的猛烈和气象阿姨的介绍感受到寒流的到来,再看一看观察动物、植物和小朋友的不同表现,再通过自读、互读、小组读、齐读、赛读等形式读出自己的感受。这样,引导学生在图文对照中识字、诵读,把识字、理解词语和认识事物融为一体。

  四、注重积累运用,培养语言能力。

  最后鼓励学生用上课文里的词语,练习说一段话,学生在感悟理解的基础上,识字与认识事物相结合,发展语言和发展思维结合起来,使学生积累的`语言进一步内化,并在运用中转化为自己的语言,从而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达到了丰富了语言积累、感受语言的优美的目的。

小学语文教学随笔6

  一直想听听孩子们的心里话,以更好的反思自己,同时这能作为工作一年来的总结,刚好上周中心校来抽考(竞赛),卷子中的作文是以老师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作文。抽考是班级人数的20%,于是在星期天我就布置了这篇作文。想听听所有孩子的心里话。

  令我意想不到的是孩子们的作文写得出奇的好,不管在结构上还是内容上可谓超常发挥,这更让我坚信了作文不是生拉硬逼能挤出来的,作文应能反应孩子的心声,要多注重对孩子的引导和启发,要让孩子去亲身感受,他们才能有兴趣写,有内容可写。

  龙头凤尾

  批改这次作文我是从头笑到尾的,作文中没有出现缺头少尾的现象,特别是有两个学生化用了《金色花》中的最后一个小节,“亲爱的马老师,这便是我所要同您所说的话了。”瞬间为孩子们能学以致用而感到欣慰。

  还有一个孩子开头就让我笑呆了:“教我们语文的马老师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新老师。您给我留下的难以磨灭的印象,我永远忘不了您。”乍一看,有问题,在仔细读读何尝不是对我的认可和表扬呢。

  到底有多漂亮

  对我的外貌描写更是五花八门,让我哭笑不得,以至于改完作文我都要赶快找个镜子照照,那个孩子描写的更接近我的长相。有的孩子化用《燕子》的第一段来写我:“一对弯弯的眉毛,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一张樱桃小嘴,再加上高挺的鼻子,就凑成了马老师的一张瓜子脸。”其实我想说我不是瓜子脸,而是向日葵脸,看来在孩子眼中我就是标准的漂亮呀。

  更夸张的孩子在作文中是这样夸我的:“语文老师笑的时候非常美,就像花儿盛开的时候一样美。“我们语文老师长得就像千金大小姐,不,千金大小姐也不能和我们老师比,就如美女与野兽,你猜猜谁是美女,谁是野兽,答案就是语文老师是美女,很好笑吧。”看完瞬间我都想哭,孩子你们家都是这么夸人的吗。

  共同的心声

  孩子们用他们稚拙的话语表达了对老师的感谢,“谢谢老师,你们辛苦了。我忘不了您,马老师!下个学期我会等着你。”总是说娇生惯养的孩子们不懂事,但当他们说出这句话时,我们一个学期的劳累和付出都是值得的,愿感恩之心能伴随这些幼苗们茁壮成长。

小学语文教学随笔7

  常听有人说,教师有什么,不就是那么几节课,每年有两个大假期,多么清闲阿!其实,这恰恰是他们对教师工作的不理解,他们不懂得几节课的背后需要超出几节课几倍的备课,需要超出几节课几倍的时间来看作业,需要超出几节课几倍的时间研究学生,教师手上的工作能够停止,教师心上的工作是没有时间限制的。还有一些教育人士说,人家外国教师的工作量要比中国教师大多了,但他们却忘了,人家外国实施的是素质教育,而我们实行的是应试教育,应试教育无论对教师和学生都是一个沉重的包袱。

  教师工作的繁重体此刻三个方面,一是繁重的作业,中小学在应试教育的重压下,大多数都在搞超多的机械作业,领导逼着留作业,家长逼着看作业,教师两头受气地在批改作业里十分疲劳。二是名目繁多的^考.试,因为此刻的^考.试是体现教师工作价值的唯一办法,所以,加强管理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加强^考.试,于是各种花样繁多的^考.试粉墨登场,^考.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教师繁重工作的过程,出题,监场,看卷,着实忙。三是复杂的学生问题,此刻,社会对教师的要求高,家长对孩子的期望高,而孩子的思想十分复杂,这就给教师的工作带来了太多的艰难,应对社会众多因素造成的问题学生,要求教师一个解决,教师搜肠刮肚,心里劳累,不言而喻。教师工作的繁重更多地是体此刻下课后,心理的沉重负担上,这种工作的无形延续让教师全天候工作,这是其他任何一个职业所不具备的。这种工作看不见,摸不着,但自我又说不得。因为,你一说累,就会有许多人反驳,农民会说,你能比我们挖土挥汗辛苦工人会说,你能比我们机器隆隆辛苦商人会说,你能比我们风险奔波辛苦有苦不能说,只能埋在心中。

小学语文教学随笔8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都在发生着变化。教师的观念在逐渐更新,教师的角色在悄悄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慢慢凸显。以培养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个维度为目标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正逐步走向教学前台。在我不到两年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有过困惑,有过思考,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现把自己平时的一点心得拿出来与大家一起交流,希望大家能给予指导与帮助。

  一、让课件成为渲染课堂气氛较有效的武器

  课件图片能发展人的思维,能给人以最大限度的联想,并且给人无限的美感,让人尽情想象,思索,潜移默化地发展思维能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适当地添加些图片,或配乐课件,甚至一段录像,不仅能调节课堂气氛,给人轻松愉快的感觉,还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桂林山水》一课描写的是“南国风光”,如何让学生去体验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的情感呢?通过图片、录像资料展示美丽榕树,而后,引导学生把自己美丽的家乡介绍给大家。孩子们充满着自豪感,饱含着对家乡无比的热爱之情赞美着……这样,孩子们自然就感悟到了作者的情感,同时也将自己深深地感动。

  二、让学生积极参与故事的发展意识.

  当今,课堂教学中,师生双方的交流构成课堂主阵地,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教学效果的好坏,关键看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对小学生来讲,如果能采用一种调动其积极性有效的教学方法,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孩子的天性就是活泼好动,我们在教学中如果能利用这一点做文章,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教学《东郭先生和狼》这一课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去理解课文的真谛,同学们将课堂上学到的动作将课文进行表演,课堂的内容以一种生动可见的形式深入孩子的心灵.

  三、适当安排绘画,增添课堂情趣.

  语言文字是一种抽象的符号形式,美术却是直观的艺术形式,而且美术在启发人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等方面有其独到的效果.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合理地安排学生进行绘画,不仅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而且能更深地理解课文的内容.例如:在《荷花》这一课中,我先自已画一幅白色的素描荷花,让学生通过图,先了解荷花是什么样子的,对它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要不然单从课文上简单的文字来理解,他们对此还是茫然。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给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课堂是什么啊?课堂是激情燃烧的动感地带,是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

  把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从传统模式转变过来,沟通语文学科与音乐,美术学科的联系,把语文学习中的读与唱,画,演等有机结合,让语文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能培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全面提升学生的素养.在这纷繁的课改大潮中,作为一线教师,面对先进的教育理念,瞻前顾后不好,裹足不前不好,邯郸学步也不好。拥有可贵的灵魂思想,善于去伪存真,学会吸取精髓,才能在学习借鉴的同时,减少在左右摇摆中的机械追随与模仿,潜心提炼,才能教出自己的特色。

小学语文教学随笔9

  我在教学《梅兰芳学艺》第二自然段的时候,在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初步了解了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及初步的意思之后,让学生用“~~~”标出写梅兰芳勤学苦练的句子。

  在交流过各自找到的句子之后,我用多媒体出示梅兰芳紧盯空中鸽子的图片,并提出了一个这样的要求:请大家一边读读自己找到的句子,一边把画面在脑中转化成动画片,展开想想来感悟梅兰芳的勤学苦练的精神。当学生们交流的时候,一位学生这样说:“我的脑中好像看到梅兰芳抬着头,眼睛紧紧盯着飞翔的鸽子群中的一只羽毛雪白的鸽子,鸽子飞到哪里,他的眼睛就看到哪里,眼睛涩了,也不眨一眨,脖子酸了,也不歇一歇......就这样,梅兰芳的眼神越来越灵活,眼睛越来越明亮了。”另一位学生说:“我好像看到梅兰芳不管是冰天雪地的冬天,还是炎炎烈日的夏天,都在练习自己的眼神,他的双眼越来越灵活,终于练好了京剧的基本功。”还有一位学生急着补充说:“我好像看到梅兰芳在台上演京剧的时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大家看完梅兰芳演的戏,都在夸奖梅兰芳的眼睛能把人物心里的演出来,就像是会说话了一样。”......听着孩子们简单而直白的话语,我禁不住心花怒放。一次简单的点拨,把一个教学难点转化成了学生们想象的天空,使孩子们的个性在想象的天空中驰骋。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从新课程实施的角度来分析,我觉得《梅兰芳学艺》这个课堂教学片断充分体现了个性化阅读的理念:

  一、积极借助学生内心丰富的基础视像。

  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往往以内心视像作为问题思考的依托。因而在教学中以形象思维为突破口,做到依托学生原有的内心视像,进一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上面的案例中,通过教师引导,把文本中句子化作了孩子们喜爱的动画形式,既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更使学生的个性在阅读中得到了张扬,使低年级学生的个性化阅读的能力在形象的依托下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二、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

  法国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卢梭曾说过“儿童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如果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学生作为一个个性鲜明的生命个体,总是带着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情感来接触新的阅读文本,他们的阅读个性是客观存在的。正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对同一文本也完全可以从若干角度进行不同的解读。上述教学案例中学生对文本通过动画片的阅读,充分发展了学生的个性。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必须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在阅读过程中,多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谈谈他们对文本的理解,让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

  三、巧妙营造师生平等对话的氛围。

  语文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对话主要是以文本为中介进行的平等的精神交流。学生有权利拥有独立的人格,拥有自由意志,拥有丰富敏感的内心世界,拥有舒展生命、张扬个性的空间。而我只是一个话题的提供者,对话环境的创设者,对话教学的主持人,儿童表达独特见解的谛听者与欣赏者。正因为有这样合理的师生定位,学生才能拥有自主阅读和思考的时空,才能与文本充分对话的同时产生个性化感悟,才能有效地展开思想的碰撞与交流,才能切实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并提高阅读质量。而上述教学案例中所呈现出来的亮点,正是源于教师巧妙地营造对话的良好氛围。

小学语文教学随笔10

  略读课文具有较明显的独立阅读的性质。教材中安排的略读课文,主要是引导学生把从精读课文中学到的语文基本功,用于阅读实践,逐步培养独立阅读能力。因此略读课文的教学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从内容上说,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即可,理解词句不作为训练的重点。二是从方法上说,教师要更加放手,主要靠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并且在读中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略读课文的教学要真正落实这两点,我认为必须做到一个确立,两个结合:

  一、确立目标

  每篇略读课文的特点、内容、重难点、表达方式等都不同,目标的确立就没有唯一性,教师可参照“阅读提示”设计一两个重点问题,也可从了解学情中产生,可以根据单元重难点确立,还可以从课文内容上归纳出,也可以是表达方法上的,不管从那一个角度确立目标,目的是让学生真正体验语文的丰富多彩,激起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例如我在教学《我的“长生果”》这篇略读课文时,我是这样设想的:这篇略读课文是著名作家叶文玲的一篇散文,主要是回忆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阐明读书的特有感受以及读书对自己生活的影响,全篇情感真挚,层次分明。内容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相关,课文语言不但精炼而且比喻贴切。因此在教学目标设计中,我根据阅读提示和课文内容确立了这样的问题:自读课文,想想作者写了童年时代读书、写作的哪几件事,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在让学生结合写作实际,谈谈写作的体会吗?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自悟,不仅理解了课文内容,而且激发了学生阅读写作的兴趣。

  二、导学结合,也就是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自学相结合

  《语文课堂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在略读课文的教学中,应面向全体注重引导,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自学积极性,参与主动性,加强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大胆放手让学生按确立的目标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用自己最感兴趣,最擅长的方法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全班交流,来取长补短,达到整体的完整。其次,重视朗读和读后感受,因为语文教学不是教师对知识的解析过程,而是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过程。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在学生疑惑处、激烈的争论处加以点拨、解疑。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感受深刻而丰富。

  三、读写结合

  每篇课文既是语文教学的例子,也是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的凭借。略读课文有的故事性强,可读性佳;有的离学生生活很近,学生容易产生共鸣;有的思想性很强,对学生有一定的指导教育意义。学生对这类课文阅读兴趣很浓厚,教师应该借助学生的学习热情,趁机进行读写能力的训练。如学习《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后,要求学生课外采访周围爱读书的人,列一个采访提纲,学习课文的写法,做一份放谈记录。学习《我的“长生果”》后,说说你的读书体会或读书故事,然后把你的读书的感受结合具体的事例写出自己的切身体会。这样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加强略读课文的教学与读写结合,让学生把在略读课文中学到知识、技能付诸实践,使之有效地巩固,使学生的综合技能得以全面发展,使学生语文素养得以有效的提高。

小学语文教学随笔11

  课本第四单元的语文园地“读读背背”安排了一组描写各月份蔬菜特点的歌谣。辣椒、茄子、萝卜、白菜,对于我们班里这些农村的孩子来说,应该非常熟悉。

  我先问“谁家里现在还种有菜地?”因为拆迁、新农村改造,很多家庭都是出来租房。

  举手的有一半。

  “你能说出你家菜地现在有哪些蔬菜?”

  本来是很简单的问题,却难住了一部分孩子。现在他们是饭桌上请吃现成的,估计有些蔬菜还不能辨认。

  更好笑的是有说红薯的,还有说藕。一个属于农作物,一个是生长在池塘里的。

  这能怪孩子吗?

  现在农村可种的田地是越来越少了,专门用来留做菜地的更是少见了。地少了,家长们没那么忙碌了,平时几乎不需要孩子们帮忙了。哪像我们儿时,大人们忙得饭都顾不上做,你不去菜地拔葱、摘茄子、割韭菜,吃什么啊!

  再说,家家户户的孩子也不多,都看得娇贵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着,哪舍得用他们啊!

  所以,农村的孩子也会和城里的孩子一样,分不清韭菜和麦苗,所以,他们也说不清什么季节收什么庄稼,什么季节种什么蔬菜。

  所以,农村的孩子也会和城里的孩子一样,什么家务也不用参与,什么家务也不会做了。饭,家长没时间做,来不及了,可以买,很方便的;衣,没时间洗了,有洗衣机随时恭候;小孩子没人看了,可以及早送到幼儿园,哪里还用像过去那样,大带小啊。所以,农村的孩子放学后照样是看电视、玩电脑,照样是小小年纪眼睛近视,照样是过着少年不知愁滋味的日子,根本不用为家长分忧解愁。

  鲁迅儿时非常羡慕闰土的农村生活,一切新鲜而又好奇,可他却没想到,会有一天,农村的孩子也会对农村的生活感到陌生。

小学语文教学随笔12

  新大纲在训练上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同学的听说能力;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景,让每个同学无拘无束地进行交流;要鼓励同学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交际能力。”

  说到同学能力的培养,这对于每一个年龄段的同学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难点。作为低段的小同学来说,能力培养的难度更大,更富有艰巨性,而对于农村低段的小同学来说,这似乎更是难上加难。现将学习的一些资料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对交际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同学的交际能力

  利用训练低年级同学的交际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刚入学的儿童,说话经常不完整,不规范。因此,在同学刚入学学习时,就要开始进行说话训练,并规范同学的口头语言,逐步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如:在教学四声音节时,学习ye的四声:ye子,海南岛有椰子树。ye爷,爷爷在家里给我讲故事。ye猪,森林里有许多野猪。树ye,秋天到了,树叶变黄了,一片一片往下落。同学可以根据四声,组不同的词,造不同的句子。这样既丰富了同学的词汇,又便于理解字义,并练习运用。既掌握了“ye”的四声,又进行了语言训练,而不是单纯地学。

  在识字教学中训练交际,最掌用的方法就是扩词、造句。此外,让同学自身说说你如何记住这个字或说说某类字的构字规律,也可以训练同学的说话。如在教学形声字“蜂,峰,锋”时,先让同学懂得声旁协助记字义,形旁协助辨字形,再让同学说出这个字如何写,如何记,如何造句,同学通过分析,知道“蜂”是虫字旁,它与昆虫有关,组词“蜜蜂”,造句:蜜蜂会采蜜;知道“峰”是山字旁,与山有关,组词“山峰”,造句:高高的山峰上有一块巨大的石头,像猴子在观海;知道“锋”是金字旁,与金属有关,组词:锋利,造句:猎狗有一嘴锋利的牙齿。这样既有利于同学记忆生字,把知识掌握得更灵活,又发展了同学的思维和语言。

  在教学中训练同学交际,主要是教师通过描述课文与同学的“对话”,教师与课本,课文与同学,同学与教师这三者的交际。如《坐井观天》这篇课文,既是一则充溢童趣的寓言故事,又是一篇进行交际的好。课文最后是这样写的: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看吧。”这段话留给了同学一个极大的想象空间。教师根据这段话设计相关训练,让同学顺着课文的情节,展开丰富的想象,将课文内容作适当延伸。比方,让同学想一想,说一说,小鸟飞走以后,青蛙有没有跳出来呢?假如跳出来的话,它会看到些什么呢?又会说些什么呢?在教师的点拨、引导下,同学畅所欲言,描绘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画面,一个又一个富有创意的构思从小朋友心底流露,真令人欣喜。低年级同学以想象见长,给同学创设一种宽松的表达环境,让他们不拘形式、自由表达,是提高交际能力的一个好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随笔13

  教了十多年的书,处理了不计其数的大小事件,学生丢东西的,谁借了谁的东西不归还的,谁又打骂了谁,等等。总之处理的还是很圆满的,同学们基本上都能接受认可,唯有性情倔强的小根仍对我耿耿于怀。

  事情还得从头说起,有一天我刚上完语文课,还没等我走出教室,只见小根气冲冲地来到小丽课桌前,拿起小丽的课本就往窗外扔。我看到后非常生气,这老师还没走,你就如此放肆,真是大胆。我疾步走过去大声吼道:“小根,你随便扔别人的书真太过分了,你立刻跑到楼下把小丽的书给我捡回来。”他听后,无动于衷,眼神里充满怨恨。我看后更生气了,便说:“不想捡是吧,那好,不要上我的语文课了。”他被逼无奈只好不情愿的下了楼,捡起了书。事后我便把此事忘记了,可以后的日子里,小根总不愿与我说话了,课堂上他显得无精打采,再没有往昔的积极与活泼,成绩一落千丈。我找到小根了解退步的原因,他不屑一顾的说:“没意思,不想学。”后来有同学反映说,小根认为我偏向了小丽,因为前节课,小丽把小根的书扔到楼下了,老师不该只严厉批评他。听了同学的反映我沉思良久,难道他的行为不该受到批评?难道真是我的做法伤了他?究竟我们谁做错了?

  后来的我不断反思,认识到作为老师的我们,一言一行对学生太重要了,学生因不喜欢老师,所以就不喜欢老师所代的课,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心理,影响了学习成绩,后果不堪设想。遇到这样的事情,我应该理解他,小孩子那有不犯错误的,不能粗暴简单的对待。然后应该弄清事情的真相作出合理的处理,不能青红皂白的批评一通。最后,还要根据不同性情的孩子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不仅仅批评教育才让他认识错误。找个机会我会与小根长谈一番,我要让他重新喜欢我这个语文老师。

  总之,教育之路还很长,只有不断探索,不断反思才会使自己不断进步,才会让师生的心走的更近。

小学语文教学随笔14

  三年级是个承上启下的过渡年级。培养三年级学生的语文能力,应着重放在段的训练上。三年级段的教学主要任务是理解自然段的主要内容,结合有关内容,展开合理大胆的想象。能找到重点句,理解句与句之间的关系,知道先概括后具体的写作方法。

  1、读段

  在段的读、说、抄、写过程中,读是基础,读懂一篇文章要遵循一定的过程,一步一步地读下去,达到透砌理解。过程得当,能理解得顺,理解得深。应抓好三个环节。

  一是初读,读出"顺"字,要读准字音、读好停顿、重音,乃至速度、语气,能流利地把课文读下来。二是理解,要突出"思"字,要把学生学语文的过程和学生的认知过程统一起来,让学生从语言文字入手理解思想内容,经历"具体——抽象——具体"的心理历程。教师精心设计问题,以启发学生的思路。对于重点段落,要让学生在读熟的基础上,通过讲读,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三要熟读。要指导反复诵读,直至熟读成诵。使学生能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意思,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说段

  说段在读段之后进行,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对段的思

  想内容的理解,这样把课文语言转化为个性语言,对课文语言进行同化。刚开始说段训练时,学生会用接近原文的句子的复述甚至是背原文,老师应具体指导学生一句一句地说,然后,把整段话连起来说。在指导说段时,还应把概括地说和具体地说结合起来进行。课文中人物的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等,可以联系课文,让学生进行大胆的想象。能写就不说,能说就不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写段

  在三年级段的教学中,先概括后具体的写作方法占了很重要的地位。所以要学生建立段的概念,必须引导学生理解句子意思及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段的组合规律,真正读懂一段话。然后及时指导学生仿照课文中段的组合形式,进行写的训练,使读和写有机的结合起来,把读写训练贯穿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这样吸收在前、表达在后,既培养了学生读的能力,对段的理解与认识;又培养了学生写的能力,学会写好片断,读写相互促进,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读写能力。告诉学生写段时,。第一句概括段的意思;2。中间用几句话对第一句展开记叙;3。末句要总结段的意思,但字面不能与第一句重复。用自己的话写课文某段话的意思,要求用总分段式来写。3。仿段。规定选材范围,要求用总分段式写。本册教材后有很多写段的练习题,应尽量让学生多动笔进行写段训练,使学生语文能力有所提高。

小学语文教学随笔15

  古人云:“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身为人师的我特别喜欢这句话,多年的教学实践更让我明白“学问无大小,能者为尊”的道理。

  还记得那是一次作文课,同学们都在专心致志地写作,忽然有一个同学站起来问我“缠绕”的“缠”怎么写,我毫不犹豫地将这个字写在了黑板上。不一会儿,班上的小语拿着字典走到我的身边,轻声地告诉我:“宋老师,你的‘缠’字少了一点,瞧!”说着,她把字典亮在了我的眼前。我定睛一瞧,果然如此。我感激地摸了摸小语的头,随机在大家面前订正了这个字,并表扬了小语的善于发现、勇于纠错的精神,我还风趣地说她是自己的“一字之师”。

  孩子的眼睛是明亮的,容不得半粒沙子;心灵是纯净的,容不得一丝错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纵使你是老师,也有犯错的时候。面对错误,你无须去遮掩、逃避,而应真诚地改正,虚心地接受学生的意见,你会发现学生的世界是那样多姿多彩。教育无小事,事事皆教育。老师的举手投足,一言一行都在影响着孩子,你播种什么种子,你将收获什么。一个错字,看似简单的教学细节,实质能反应一个老师的教学理念,蹲下身子看孩子,才能让你的教学能力不断提高。从此,在学生面前,我不再敢大意疏忽,而是利用课余时间给自己充电,身体力行去感染他们。课堂上,我会与他们进行朗读PK赛,在朗朗书声中互相激励;和孩子一起探讨问题,在激烈的辩论中放飞思绪;让孩子走上讲台,尽情展现小老师的风采……课堂成了我们师生共同成长的舞台。

  抱着学习的心态走进课堂,你就会多些民主,少些专制;你就会多些肯定,少些苛刻;多些体谅,少些埋怨。如此,我们就不会再为学生的幼稚而偷偷地笑,不会为学生“品尝活蚯蚓”而大惊失色,更不会为学生的标新立异而全盘否定。你会发现,孩子的语言是那样的生动活泼,孩子的思维是那样的聪颖敏捷,孩子的生活是那样的多姿多彩,孩子的思维笑容是那样的美不胜收。抱着学习的心态走进课堂,我们的课堂会更加和谐,我们的学生会更加阳光,我们老师会更加美丽。

【小学语文教学随笔通用15篇】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教学随笔09-23

语文教学反思及随笔08-24

小学美术教学课堂随笔10-22

语文人教版高一教学随笔10-28

小学语文教师随笔提高语文复习有效性09-17

我的语文老师随笔08-27

教学心得随笔06-28

小班教学随笔10-23

教师教学随笔09-05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