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日记

时间:2024-12-11 10:23:12 日记 我要投稿

清明节日记合集15篇

  一天终于结束了,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经验,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日记了。好的日记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清明节日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清明节日记合集15篇

清明节日记1

  清明节后一天,我们二(2)班部分师生前去浙江革命烈士纪念碑扫墓。首先我们来到了烈士纪念碑前,不禁感慨万千,为了祖国和人民,他们都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我们要时刻铭记着今天的幸福是他们用鲜血换来的。同学们怀着沉痛的'心情敬献了鲜花。

  接着,我们来到了纪念馆前,一个个鲜活的事迹呈现在眼前,同学们认真聆听着讲解员给我们讲着每一列陈设的纪念品都有着一个不寻常的故事。

  经历了这次扫墓,我收获特别多,比做任何事情都觉得有意义,更进一步的学习了历史,知道了我们幸福的今天来之不易,我要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好好学习,报效祖国。

清明节日记2

  4月x日 晴 星期四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清明节,万里无云,阳光灿烂,真适合一家大小去扫墓。

  一大早,我们全家就开车去花都金钟墓园。在路上,随着长长的车龙,我们经过花都市区,在红棉大道两旁,种满了木棉花,朵朵争奇斗艳,美丽极了。

  大约行驶了四十分钟路程就来到金钟墓园。一进墓园,就听到“噼噼啪啪”的鞭炮声,把我吓了一跳。来到墓碑前,我们先清理好杂草,四周打扫干净。我用红色油漆把墓碑上的字仔细涂了一遍,然后开始拜祭。那浓浓的`***香味,把我熏得流眼泪,流鼻涕,不停打喷嚏,狼狈不堪。我站在墓碑前,双手合十,闭上眼睛,心里默默念着:“谢谢您,各位先人,给我们创造了今天美好的世界,我一定会努力学习,做一个有用的人,以报你们在天之灵。”

  拜祭结束后,我们缓缓离开了花都,返回广州。今天我学会了感恩。

清明节日记3

  清明节到了,我从六岁那年,开始就要和妈妈去公园放风筝,今年也不例外,这不,下午,我们来到公园去放风筝。

  我拿起风筝,可是它好像不听话一样,我跑了好几次,风筝也没有飞起来,我又跑了好几次,最后一次才飞起来。“飞起来咯”我高兴极了,我不禁想起了为什么清明节要放风筝,在古代的时候,人们放风筝,大多数都是犯下错误的人,他们会把自己的错误都写在一个纸条上,把纸条沾在风筝上或固定在风筝上,然后,放风筝的时候(一定要看不见的.时候),拿出剪刀,“卡擦”一声,让风筝随风飘去,就是让自己的错误流失了,自己就没有错误了,也可以代表死去的先人,让死去的先人可以安息。后来,家家户户都来放风筝,是家庭的错误消失,可以避邪,避免家庭遭遇不幸。

  每年清明节的后天,我会把自己的大大小小的错误写在纸条上,用固体胶轻轻的在风筝上抹一下,让纸条暂时沾在风筝上,放风筝的时候,让纸条随风飘去,这样,我的错误就没有了。

清明节日记4

  今天是清明节。我和父母去老家祭祖。在路上,我们看到金色的油菜花,像一大片金色的地毯。孩子们在田野里漫步。不一会儿,我们到达了目的地。

  我们来到了太公和大埔的'陵墓。父亲点了一把香,母亲把之前准备的食物和饮料整理好。然后我们一起烧了一些纸钱,在他们的墓前膜拜。燃烧前,到处都是烟尘和纸尘,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

  这个季节,草虽然刚刚发芽,但是天气干燥,烧纸很可能引起火灾,后果很可怕。

  真的希望现代人能文明祭祖,既环保又不失清明节的意义。

清明节日记5

  今天是清明节,我和妈妈还有爸爸一起去踏青,在车上的收音机里我们听到一首清明杜牧的.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还听到关于清明节的习俗我知道了清明节的活动有登山扫墓踏青.荡秋千.植树.放风筝等很有趣的活动。

  首先我们到了玫瑰园,里面有形状各异的南瓜,有的像飞碟.有的像锤子.有的像蝌蚪。

  我们又到了番茄园,番茄园里有红番茄也有还没成熟的绿番茄。

  出了番茄园,还是坐着车回家了。

清明节日记6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以及弟弟去桑园踏青。

  这次,我们要去楼溪庄园看马和鸵鸟。我们约上了舅舅和姨夫两家。

  因为那的路刚铺好,我们只能步行上山看动物。大概走了两个小时,我们已经身心俱疲。

  突然,我眼前一亮,一座座草房子上插了几排大字:楼溪庄园欢迎您。我立刻从排尾变到排头,大叫道:“终点离咱们不远了!”不一会,我们就到了庄园门口。

  我们进了庄园大门,首先是一匹匹骏马,它们个个肌肉丰满,突然,两匹雄马在用蹄子互相踢对方,那匹小一点的'马几下就被踢伤了。

  再看看鸵鸟,它们一直在牧场走来走去,有时几只鸵鸟在一起奔跑,有时……

  有几个大木块上写着几句话,都是写植物的。最后一句话是让我们种上各种各样的种子。我们每人拿了一颗种子,埋进土里。开开心心地回家了。

清明节日记7

  “叽咕,叽咕……”我家的小鸡黄绒跌跌撞撞地跳过了门口,和我一起去踏青。

  刚到楼下,柳树就舒展开自己柔曼的腰肢。嫩绿的小芽在今天已经变成了水绿色的又细又长的小叶子,

  好像一群绿色的小精灵围绕着枝头翩翩起舞。

  路过波光粼粼的龙马湖,遍地的小野花争奇斗艳,芬芳迷人。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风一吹,它们便快乐地随风起舞。

  在高楼大厦旁边,一树的花儿娇艳欲滴。只要摇一摇树干,花儿的香气扑面而来,粉红的花朵也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飘落的花儿形成了一道粉红的'小瀑布,闻起来又香又甜。风一吹,金灿灿的蒲公英,淡紫色的蝴蝶兰,花瓣会随着打着转转重新飞扬的桃花一起飞上蓝蓝的天……

清明节日记8

  今天是清明节,按照习俗,我们应该为逝去的亲人扫墓,在一路的公交车上,并不像以前那样热热闹闹的了,有的人默默不语,一直看着窗外的风景;有的`人看着手机;还有的人甚至在一旁悄悄地流泪。

  坟墓在一座风景秀丽的山上,这天,漫山遍野都是来扫墓的人,山上热闹极了。我们一家人把贡品都拿了出来,摆在坟上,还烧了许多纸钱,坟上都是灰烟,呛得我喘不过气来,我对着碑说:“祖先保佑呀。让我考的高分吧。别再是中等成绩了啊。”奶奶乐呵呵地笑了,也拿起几根香,烧了又烧,口中还念念有词,还不停地烧纸钱,我猜想,现在的日子,死去的亲人肯定是享受不了得了,奶奶可能就是想要他们能在天堂多点钱来用个痛快吧。我磕了几个头,说了几句安慰的话,便随长辈一起去踏青了。

  在公园里,百花齐放,郁金香十分惹我喜爱,美丽的景色更是消除了人们的想念和伤心。清明节一直说明着中国人有恩不忘,表达了对先人的怀念和家人团聚踏青的机会。

清明节日记9

  今天,我们去了革命烈士博物馆参观。我们最先看到的是矗立在门口的.蔡永祥叔叔的雕像,只见他胸前抱着一根大木头,一脸的坚毅。周老师告诉我们:当年,蔡永祥叔叔是守卫大桥的战士,有一天值勤时发现前方铁轨上横卧着一根大圆木,眼见着火车越来越近,蔡永祥叔叔奋不顾身地冲上前去,抱起大木头往外冲,可是已经来不及了,一列火车呼啸而来……蔡永祥叔叔就这样牺牲了。接下来就是献白花的时刻了,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在蔡永祥叔叔的雕像前献上了一朵我精心制作的小白花。

  最后我们来到了革命烈士陈列馆参观。给我印象最深的两位烈士是胡连芳和方平。胡连芳:建德乾潭镇仇村人。1996年4月23日中午,塘孔村发生火灾,胡连芳为抢救财产牺牲。方平:1988年6月7日下午,方平听到救命声,跑去一看是同班同学在深潭中,方平不顾一切下水救人,因年小体弱,不幸牺牲,年仅十一岁。

  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多做好人好事!

清明节日记10

  4月5日晴星期四

  昨天,我和妈妈、奶奶去老家给爷爷烧纸了。

  奶奶拿着纸,妈妈把给爷爷的衣服拿了出来,我高高兴兴地走在前面,看着旁边的.小摊子,走呀走呀,走到了车站,做二〇六号车到西门,在做三二二号到三桥。终于到了,我都要晕车了。

  在奶奶的楼底下,奶奶把火点燃,把纸点燃,放在火里,点燃。她说:“你拿点钱,买个房子。”妈妈也没说什么,她一定在心里说。我也很想烧纸,奶奶给我了一些纸,我也把纸放进火里,说:“少喝点酒。”

  老师要求要去给烈士们烧纸,可是我没去,下次我一定要去!

清明节日记11

  八百多年以前,张择端画了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清明上河图。这幅画长528厘米,高248毫米,画的是北宋时期汴梁热闹的场面。

  这幅画上的人物就有五百多个:有留着长胡子的道士,有走江湖的医生,有乘船的船工——三百六十行,哪一横的人都画在上面了。

  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街上有挂着各种招牌的店铺、酒楼、茶馆——在街道上的'是形状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花上的人虽然小,可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张择端的画是多么传神呀!

  清明上河图使我们看到八百年以前的古都风貌,看到当时普通百姓的生活情景。

清明节日记12

  4月4日 晴 星期一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转眼间,一年一度的四月五日清明节又到来了。

  今天,爸爸妈妈带我一起上山去拜祭外爷。不一会儿我们就来到外爷的墓前。只看见,墓前长满了高高的野草。妈妈连忙拿起锄头锄草,看爸爸锄草的认真劲,可见妈妈是多么牵挂着去世的外爷啊!锄完草后,妈妈的手搭在我的.肩上说:“航,快过来拜祭外爷外爷,一并说出自己的心愿。”我来到墓前,双腿跪下,双手合一说:“外爷,虽然您已去世多年,但我们依然牵挂着你,外婆一人在家非常孤独,无聊。不过您放心,我们会给照顾好婆婆的,一定让她吃好、穿好、睡好,甚至讲故事,讲笑话,逗她开心!陪伴她度过幸福的晚年。外爷,您在天之灵,请您保佑我们全家平安幸福快乐!您安息吧!”随后,我们点好香和蜡烛,挂好纸钱,然后爸爸就开始放鞭炮……我们依依不舍的离开了。

  我将永远记住这美好的清明节!

清明节日记13

  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到现在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就升高,正是春耕播种的好时节,以前还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谚语。

  清明节的习俗有许多,其中有扫墓:清明节的'时候扫墓,就是对祖先的思敬。按长期形成的风俗习惯,以前,北京人大多数都在清明节扫墓,但祭扫仪式并不在清明节的当天,而是在临近清明的“单”日举行。传说,只有僧人才在清明当天祭扫坟茔。也有插柳:因为有一句古话是这样说的“有心栽花花不成,无心插柳柳成荫。”据说,插柳的风俗,是为了纪念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能够预报天气。除了这些习俗,清明节的习俗还有许多。

  清明节不仅是一个传统节日,它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活”文化遗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节日记14

  4月5日是清明节,我们放了三天假。星期日、星期一、星期二早上荔湾湖公园那里人山人海。那里有舞狮爬杆表演、踢毽子、打羽毛球、舞蹈。早上有非常多人来看舞狮爬杆表演,踢毽子的人非常棒,打羽毛球是我非常喜欢的项目。高兴极了。

  舞狮爬杆最受人欢迎,首先是由队长出队。队员们都在响彻夜空地为自己队的队长加油,下面的观众都被吸引住了。舞蹈是夜晚的',当时人们在舞台上展示自己的优点,转动的裙子徐徐张开。

  昨天的清明节多么节目,多么美好啊。

清明节日记15

  4月4日是清明节,清明节是星期六,是纪念死了的祖先和死了的战士们,只要有纪念意义的`人,都可以纪念,人们是买一些纸钱和一些黄纸来,然后把黄纸和纸钱一烧,边烧纸钱和黄纸边给那些死了的人磕头。

  清明节的早上,我和爸爸妈妈把昨天买好了的纸钱和黄纸拿去上给我的二爷和我的姥姥去烧,我二爷的坟墓在上原路上,我姥姥的坟墓在原上面,我和爸爸给我二爷烧纸钱和黄纸的时候,我说:“二爷,你就用这些钱想买什么,就买什么。”因为我二爷还没有死的时候,他对我很好,可是,他现在已经死了。

【清明节日记】相关文章:

清明节日记04-21

(实用)清明节日记07-11

清明节习俗日记05-06

清明节日记【热】12-28

【推荐】清明节日记12-28

清明节日记【精】12-28

清明节扫墓日记02-04

关于清明节的日记02-04

过清明节的日记12-28

【热】清明节日记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