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教学心得体会

时间:2024-01-22 07:36:02 教学心得 我要投稿

学案教学心得体会

  当我们经过反思,有了新的启发时,可以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中,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学案教学心得体会,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学案教学心得体会

学案教学心得体会1

  导学案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对于一线教师而言,既是一场思想上的革命,又是一次教学方式上的革命。

  一、导学案教学实践初见成效

  目前,八年级数学组,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走在了学校的前列,使用导学案教学已成为年级组4位数学老师的习惯。

  1、导学案的基本框架已确立。我们八年级数学组编写的导学案一般由四部分组成。学习目标、课前预习、合作研讨和达标检测。课前预习主要包括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合作研讨”部分主要围绕学习重点和学习难点设计问题,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学习重点,突破学习难点。课前预习部分和合作研讨部分在设计上存在明显的梯度。“达标检测”部分力求能够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力求让学生能够在5分钟内完成。现在,八年级组的老师们已经能够较为熟练地编写导学案,并逐渐显示出个人特色。

  2、导学案备课的基本流程已确立。导学案备课的基本流程即:提前备课、集体研讨、轮流主备、共同审核、师生共用。备课组内同课头教师提前备课,讨论确定新课的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大体思路、主要问题等方面的内容,然后其中一人负责编写导学案。

  3、导学案教学的基本模式已确立。导学案教学的基本模式如下:导入新课——预习展示——师生评价——合作研讨——交流展示——达标检测。

  4、初步建立了一套评价方案。从课堂发言、小组展示、作业完成、课堂纪律、测试成绩等方面评价学生个体和学习小组,一周一总结。考核居于前列的学习小组将受到奖励。落后的学习小组组长要在全班作出说明:说明小组内存在的问题,整改措施和当前目标。

  5、导学案教学的优势已逐步显现。导学案教学的优势就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不敢说的学生敢说,让敢说的学生会说。

  二、在导学案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们也发现了不少问题。我们遇到的问题:

  1、教学时间不够,教学内容完成不了。课堂教学总觉得有拖沓之嫌,有不完整之感。经过反思,我们认识到导学案上设计的问题过多,过于细碎,不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应力求设计的导学案量小、简单、实用、有效。师生充分准备,尽可能使课堂环节紧凑。

  2、学生板演字太小、字太多,展示效果不佳。一般情况下,字太小、字太多,学生看不清楚,就索性不看了,导致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下降,甚至游离于课堂之外。我们的解决办法归纳起来就是“三提倡”“三标准”。“三提倡”即一提倡学生提取关键词,展示要点;二提倡学生使用多色展示;三提倡学生巧妙使用符号展示。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制订板演的标准:一是清楚;二是工整;三是正确。满分十分,每项各占三分,奖励分一分。每次板演后,按照标准评价打分。

  3、学生发言讲解声音不够洪亮,姿态不够大方。为了解决问题,我们是这样训练学生的:第一阶段在课堂上反复要求,不断提示:发言声音要洪亮、注意仪态。第二阶段,引导学生从发言声音、表情、站姿、表达是否流畅等方面评价,由专人负责专项评价。我相信长期坚持下去,就会取得成效。

  4、学生只注重展示,不注意倾听。这样会导致课堂纪律松散,学习效果不佳。针对问题,我们采取了这样的策略:首先让学生明确倾听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认真倾听是一种态度,一种习惯,是一种礼仪,更是一种能力。其次,多次提醒学生注意倾听,强化倾听意识。第三通过评价引导学生倾听同学的发言和老师的要求与点拨,比如:在整节课中倾听较好的小组将获得加分,反之则扣分,发言者重复别人的见解则减分。

  5、学生不注意修正导学案。学生之所以不注意修正导学案,可能是觉得听了同学的发言和老师的讲解已经知道正确答案了,没有必要修正。更重要的是可能懒惰,没养成修正导学案的习惯,为了帮助学生养成修正导学案的习惯,我们采用这样的做法:课堂上展示评价之后,专门留出几分钟时间让学生用红笔修正导学案;课后要求学生上交导学案,教师检查批改,发现问题,及时与学生沟通交流。未修正的同学予以批评,按要求做的学生予以表扬奖励。长期坚持持之以恒,学生就能养成修正导学案的良好习惯。

  6、优秀学生经常展示,展示的总是那几个学生。长此以往,优秀学生越来越优秀,而其他学生失去了发展的机会。针对这个问题,我们是这样做的:规定小组成员必须轮流展示,让每一个小组成员都得到锻炼,违反这一规定的小组将被扣分。

  7、学生不能很好地保存导学案,破损及丢失情况时有发生。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有些学生思想上不够重视,行为上没有养成整理物品的好习惯。为此,我们要求学生单页整齐对折,用小夹子夹住,以免丢失。

  三、对导学案教学实践的几点思考

  1、是否可以根据学情,循序渐进地推进导学案教学?有的班级程度较好,不需要老师讲解,学生就可做精彩的展示;但对于基础较差的班级,就很难完全按照导学案教学模式推进。

  2、是否可以在导学案教学与传统教学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这里的传统教学指导学案教学之前的种种教学方式,其中亦有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益成分,是否可以将导学案教学与传统教学较好地结合起来?

  3、是否可以分阶段实施导学案教学要点?比如说,这一阶段可以出台学习小组组长工作细则,依据工作细则,专门训练小组长,给予小组长具体的方法指导。因为小组建设是导学案教学的灵魂,只有搞好小组建设,导学案教学方有可能取得成功。

学案教学心得体会2

  哈佛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若与我们的潜能相比,我们只是半醒状态。我们只利用了我们的肉体和心智能源的极小一部分而已。往大处讲,每一个人离他的极限还远得很。他拥有各种能力,就看能不能唤出它们。而慷慨的赞美就是唤出它们一部分的一个有用方法。”因而今天的教育应是赏识教育。赏识是热爱生命,善待生命,是孩子生命中无形的土壤、空气、阳光和水。 “赏识教育”是承认差异,挖掘闪光点,允许失败的教育,是让孩子舒展心灵,尽展潜能的教育。作为教师,如果他拥有赞美学生、鼓励学生、激励学生发挥潜能的能力,那么,他离教育家也就不远了。在工作中,我充分运用赞赏与肯定的教育方式,收到了可喜的效果,下面举例说明之。

  郭小琳是我们班的一名后进生,作业不是数量不够,就是乱七八糟,检测成绩班中倒数一二名,我曾经与家长沟通过,家长说;“孩子自上学以来,被老师留下是常有的事。为了她的学习,我放弃了工作,每天检查作业,辅导她,还是很差,我早就对她没信心了。我很失败,我教一个孩子都没教好。您教这么多学生,对郭小琳这么关注,我们很感谢您。”孩子是一个家庭的未来,望着家长一脸的无奈,恻隐之心油然而生,我说道:“郭小琳其实一点也不笨,只是对学习没有产生兴趣,自觉性差些,我们的教育方法不适合她,我想只要我们肯定她,鼓励她,她会进步的。”家长的眼神由暗淡转为光亮。

  通过观察,我发现郭小琳素质并不是很差,作业本上开始的几行字,写的'很漂亮,可是后面就不堪入目了,查字典选字义,不是不会分辨,而是根本没查,自己瞎写的,数学题也是,不给她讲,她自己也能改对。更有意思的是,上课让她发言,发言前她先左看看,右看看,说话时的声音都是颤抖的,说完后还要如此地看一遍。由此,我找到了郭小琳学习差的原因,是学习态度以及自卑心理造成的。

  我对郭小琳采取了赏识教育的方式,拿出作业本,找到书写工整的地方,欣赏地说:“你看这些字写的多好看,后面的如果也像这样,该有多好,老师相信你以后能从始至终都写好的。”她露出了惭愧又充满信心的表情。随后我又表扬了书写进步大的同学,她是首当人选。课堂上我更加关注她,她发亮的眼睛看着我,我会用微笑向她示意,她欲言又止,我会鼓励她大胆把话讲,发言后我总会附上欣赏与鼓励,课堂上能够看到她高举的小手了,耳目一新的发言,让同学们对她刮目相看了,课间她不在独处了,座位边也围上了同学,昔日的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

  郭小琳进步了,是尊重与赏识开启了她的内驱力。儿童幼小的心灵是十分脆弱的,任何打击都会使它畏畏缩缩,自卑自怜。而一次不经意的表扬,一个小小的鼓励却能让它充溢向上的力量。赏识,是唤醒学生自我价值的号角;赏识,是开启学生奋斗之心的钥匙;赏识,是滋润学生灵魂的雨露;赏识,还是使教师成为教育家的法宝。因而,当今真正有效的教育是赏识教育。

学案教学心得体会3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对导学案的使用是格外的迷惑,由于接触太少,正在不知所措之时,县教育局组织了一批老师到实验中学培训,我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通过这次培训我对导学案的教学有了一定的认识,相信在今后的教学中会有很大的帮助。

  我们先听了两节数学课,,感觉受益匪浅、感慨颇多。两节课分别是由实验中学的老师和金太阳导学案机构的一名骨干教师所带来的,都讲的是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虽然课题一样,但是两节课却各有千秋,各有所长,两位老师给我们展示了不同的课堂风采,在他们精彩的`教学中。我们领略到了导学案教学的基本模式。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采用导学案模式进行教学,因为它有很多优点,它把课堂真正交给了学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引入竞争机制,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围绕着教学目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学习积极性高了。学习效率高了,成绩自然就高了。下面我再就这次培训谈谈我的体会:

  一、“导学案”的使用使学生们有效的利用时间

  使用“导学案”,学生在学习时有了理论依据,减少了学习活动中的很多无用地方,节约了时间,让学习时间变得更为有效。

  原来没有使用“导学案”,学生的学习,课前的预习,课内的交流、讨论都像无头的苍蝇乱撞,没有头绪,而有了“导学案”,同学们依照“学案”中的要求、内容展开课前预习,课内交流,讨论,学习效率大大增强,为课堂赢取了时间。

  二、“导学案”的产生,让老师们在备课时减少工作时间,减轻了工作压力。

  “导学案”的设计要比老师们一课一课地设计教案在工作量上要轻松得多。传统教案在使用上有很大的局限性,教学时也不能高效的使用很多老师的备课变成了一种机械劳作,而没有真正有效地用于课堂教学,也使得教案失去原本的作用。现在“导学案”的产生,减轻了老师在备课上的压力,也使的教案发挥了其原有的作用。

  三、“导学案”的使用活跃了课堂氛围

  传统的课堂老师教学生听,学生们只是机械的对知识进行记忆,而导学案是学生真正参与学习,学生了解了课堂重点,更懂得下功夫,效率提高,学习氛围自然就好。

  四、“导学案”的使用给学生搭建了竞争的平台,增强了学习的热情。

  有同学说,数学相对抽象,学生很难与实践相连“导学案”的使用,就像例题,学生针对一个问题有了不同的想法、观点,课堂上针对不同的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大家各抒己见互不相让,在竞争中发现学科的魅力,也收获了知识。更增强了学习兴趣。

  总之,通过这次学习,我感觉教师要解放思想,要真实的相信学生,让学生自学,让学生合作学习,给学生表现和展示的机会,教会学生赏识自我,将课堂还给学生,帮学生树立自信、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学案教学心得体会4

  我们已使用学案教学整整一个学期了,静静想想,还是有些感受,写出来与同事们一起交流。

  一.从教学方式上看,学案教学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

  这个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主,但不是立竿见影而是要循序渐进。

  1.学案的编制为课堂教学的操作设计了明确的方法流程,教师上课是按学案设计的几个环节规范而有序地进行。我们化学教学基本是以课前自学,根据学案提供的方法和点拨去阅读教材,做到自主读书,自主解疑,自主提出疑问。在自学的过程中他们对新知识有了一个总体的把握,对自己困惑的问题,经过预习这个环节,他们自己就提前找出了下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这样,听课的时候,对这部分重点听,对重难点的突破很有帮助。

  2.283班还实现小组合作,交流讨论。这个时候一定要发挥小组长的作用,做到培养优秀生,辅助差生,带中等生的目的,这样就是必须有一个非常优秀的小组长,培养和锻炼小组长的更强的自主能力,不能加重小组长负担。也就是说学生一般性的疑难问题,可以在小组的交流争论中得到解决。学习小组无法解决的问题,将由老师辅导点拨引深。

  3.课堂检测题可以了解学生学习的效果,和还存在什么问题,还可针对易错点,重点进行巩固加深,以便于教师针对性的讲解。

  4.实施学案以来,对提高班的学生不再用题海战术,大部分学生也能做出一些题,常常有成功感。

  二、实施学案学生的变化上看:

  1、我觉得课堂不再是老师的一言堂,学生真正的参与到了学习中来。以前,总是感觉课堂有些沉闷,课堂往往是老师和几个优秀学生的表演场,举手回答问题的总是那几个学生,其他学生像看表演一样,他们跟我们的课堂在心理上有很大的距离,学案教学中,每个学生都参与到了学习中来,课堂真正成了每一个学生的课堂,老师只是引导者。特别是部分差生,从一个旁观者,成了学习的参与者,并且还能代表小组发言,给了他们一个展示的机会,其实,每个学生都有展示的欲望,当这部分学生也参与进了学习中来,课堂气氛就更活跃了。防止了教学过程中的两级分化过于严重的现象。

  2、283班小组学习中,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很有帮助。自己探究分析获得的知识形成记忆会很长久,而教师一言堂讲授的,要靠反复的记忆,容易形成记忆疲劳,学生厌学。

  3、学案给了学生一个路标,让学生知道要往哪里去。学生看了学案就知道这节课该把握什么内容,并且知道应该怎么去学,这样的学习效率也更高了。

  三.学案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提高了:

  1.每一份学案都凝聚了集体的智慧,是我们全组化学老师集体备课的结晶。本学期的学案根据学校要求进一步提高了质量,提前将下周的学案打印出来讨论再定稿,效果更好了。

  2.学案中设置的'问题应富有启发性,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领悟知识的奥妙,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学案编写过程中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学案的编写设计要与学生的自学探究的过程要统一同步。

  2)、学案的题例设计必须少而精。否则课堂操作将很急促,降低实效性。

  3)、课堂上要把自做与讨论严格分开。先逼自做,产生困惑而后讨论。否则还没有自做就想依赖别人,降低学习效果。

  4)、学案必须收回来教师查阅。学案学习是个过程,教师查阅可以反馈出学生的学习情况,作针对性指导。

  5)、学案必须留存,装订成册,方便于学生的复习。

  四.学案教学实践中的困惑

  1、课堂上把好讨论内容的实效性,把控好学生讨论的主题鲜明性,要做到积极参与。

  2.在学案教学中,有些学生没有养成自主学习习惯,不适应,很多学生还依赖于教师的“讲”,没有养成独立思考习惯,质疑能力差提不出问题或提出的问题质量不高,这就需要教师科学的指导。

  3.使用教学案以来最难把握的是时间,学案的设计时要求学生自学的时间,时间不能超过25分钟,有一部分学生已经适应了,知道按时间干活,不拖沓,但是还有一些基础弱、自主能力差的学生,不能有效的使用学案。还有对学生设计问题时有时候设计语言不具体常常给学生带来困惑,这是日后工作应该注意的。

  4.使用教学案学生的每一科都得提前发学案,这样学生自主学习的科目多,时间也应该多,所以我希望能实现零作业,不然再科科有很多作业的情况下,学生的课业负担加重,时间长了学案效果打折,学生自主能力培养受挫,会失去兴趣和主动性。至于课后巩固部分我们可以设计到学案前的前提测评中,对旧知识起到了巩固目的,也是对上节课重点的提炼和检测,抽查学案时我们就会了解到上节课的知识掌握情况。

  以上就是我使用教学案以来的一些点滴体会和心得,在教学案过程中还有好多不尽人意的地方,需要今后教学中不断的学习和探索,让学生尽快成长为有自主学习能力的人,受益终生!也希望同事们多提宝贵意见。

学案教学心得体会5

  1.教学案例的作用

  (1)促进课改深入发展。新课程处处体现着新理念。能否把新理念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是推动课改走向深入的关键。“转化”的方法有二:一是用新理念寻找我们不端正的教学行为,并探求解决的途径;二是借助新理念来评价和发展我们的教学行为,促使教学行为的创新。教学案例的撰写,是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外在表现形式,具有“转化”的功效,是促使理论与实践相沟通、相融合的最优方式。其“转化”的过程表现为: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用新理念反思自己的教学,选择茫然困惑的问题、蕴含有新理念闪光的事例撰写成教学案例,以个案分析法重新审视教师自己的教学思想与方法,更新教学观念,将理念转化为日常的教学行为,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课改的深入发展。

  (2)促进教师专业快速成长。教师专业的成长,如过分偏重教育原理,难免空泛;如过分依赖经验,易致盲从。只有走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路子,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既是教学者,又是研究者,才能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那么,具体操作的策略是什么呢?教学案例的研究与写作,恰好可以弥补上述“两者”的缺失,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形式。

  正如有关课改专家所指出的“走向叙事研究——改变教师的写作方式”。“教育?叙事研究?的基本特征是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作者对教育的解释和理解。”可见,教学案例的撰写正是“叙事研究”的一种类型。它需要有目的地对教学过程进行理性的观察和分析,并将教学问题的提出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完整地叙述出来,体现从具体到抽象、从分析现象到认识本质的研究思路。一个好的教学案例,可以生动形象地说明一个教学理念,解读一个问题解决的策略,有利于教师深刻、生动地掌握教学理论。因而,教师进行教学案例的研究与写作的过程,就是一个主动学习、提高的过程。经常进行这种“叙事研究”,实现教学与研究、教学与学习的一体化,必将促进教师的科研能力、写作能力与教学能力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快速成长。

  (3)促进科研成果交流共享。在教学中开展叙事研究,对教学中的亮点或困惑进行理性反思,使之成为教学案例。它以书面形式反映教师的教学经历,以叙事展示理念,不仅是教师成就与成长的记录,而且是教师叙事行动研究的产物——科研成果。由于它主题鲜明,内容具体,形式活泼,以事论理,焕发出耐人寻味的魅力,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易于学习和理解,因而,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许多学校组织教师对教学案例进行交流、讨论与共享,已成为开展校本培训、校本教研的一种新形式。它围绕交流的载体——某一教学案例,相互切磋,合作互动,不仅有利于启迪教师以批判的眼光重新打量自己日常的教学,矫正自己的教学行为,并把教学案例中的闪光点;转化为自身发展的资源和动力,引发教学创新;而且有利于培育教师的团队精神,形成相互探讨、彼此学习的教研之风,使新见解不断涌现,新思路不断形成。总之,科研成果的交流与共享,定能促进广大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和专业的发展。

  2.教学案例的特点

  (1)客观性。教学案例是写实的,是教学实践中具体事例的真实再现,有相对完整的教学情节。对事情发生的背景、教学活动的基本过程,要客观地描述,如实地介绍。不能对教学活动作笼统的、概括的叙述,更不能歪曲事实真相。评析要实事求是,就事论理,从事实中引出道理,不能脱离事实而空发议论。

  (2)典型性。教学案例包含的一个或几个疑难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与思考,是教师共同关注的热点、焦点,具有较强的代表性,体现教学现象与本质、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有揭示教学内在规律的典型性,能从中总结出带有普遍意义的结论,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

  (3)创新性。基础教育正处在转变教学思想,转变教师角色,转变教学方式,推进课程改革的新时代。教学案例应具有反映课改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理念、新方法、新变化、新成果,揭示教学改革的新特点、新走向,从而启示人们开拓新思路、新策略,推动课改健康、深入地发展。

  (4)实用性。教学案例要叙述清楚而有情节,语言朴实而又生动,内容平实而又耐人寻味,可读性强。要具有现实意义、借鉴作用和探讨价值,能激起教师效仿,学习遇到类似事情如何应对的策略,能启发教师思考,从中吸取有益的教学思想和经验教训,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不断提升。

  3.教学案例的写作

  (1)立主题。写作教学案例的目的,是为了反映一种理念,明白一个道理,理解一个概念,学到一些策略。因而,教学案例也要有主题。所谓主题,就是教学事例所表达的基本思想,它直接关系到教学案例的成败与价值。一般而言,主题是教学事例本身所具有的丰富信息。主题的确立,是作者对教学事例中蕴含的新理念与新策略提炼的结果。由此可见,教学事例本身的价值,决定教学案例的生命,事例的选取极其重要。为此,我们要从众多的反思日记中,筛选采用那些大家关注的热点与焦点的问题,蕴含有新理念与新策略的、耐人寻味的事例,提炼出正确、集中、鲜明、深刻的主题。

  (2)择类型。确立了主题后,就要进行定型的思考。定型,即在写作前,依据事例的数量与性质,确定选用哪种类型的教学案例。余文森教授说:“关于某一节课或某一教学片段的具体反思,使之成为一份具体的教学案例(可称之为?教学叙事?)。”从目前刊物上发表的教学案例看,大致有四种类型:①单一片段型。一般是一个具体生动的教学片段与评析,反映一个新的教学理念。这类案例内容单一,短小深刻。②对比片段型。一般是同一个教学内容,两种不同教法的教学片段与评析组成,在比较中倡导新理念、新策略。这类案例对比鲜明,发人深省。③课时综合型。一般是由一节课中各具特点的几个教学亮点与评析组成,反映了一节课教学进程中不同的教学内容与策略。这类案例内容丰富,综合性强。④专题解读型。一般是围绕一个专题,由三四个不同的教学策略的案例与评析组成,对某一新理念较为全面的解读。这类案例主题突出,策略多样。随着教学案例写作的兴起与发展,必将创造出多种多样的案例类型。

  3)定形式。教学案例的内容是多样的。形式为内容服务,其形式也应是多样的。然而,形式的多样化,也有其共同的表现形式,可以说“形式无定规,大体有常规”。教学案例的基本表现形式有以下四个要素:标题、背景、事例、反思与评析。从发表的教学案例看,普遍都有醒目的标题。正文,有的用黑体字标出背景、事例或片段、反思与评析三个部分;有的直接分段行文,只用黑体字标出反思与评析;有的用黑体字标出案例(或片段)、反思与评析,背景放在叙事前交待。

  标题。标题是教学案例的眼睛,是对教学案例内容或主题的揭示。一个好的标题,常常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能引起人们阅读的兴趣,并对教学案例内容或主题有个基本的了解。标题有单一式和复合式两类。单一式标题。只有一句话或一个短语,表达一种理念,做出一个判断,体现一种策略、说明一个道理,概括一种情景,提出一个问题,点明一个内容。如《在读中感悟》、《“长方体的认识”教学案例》。复合式标题,除主标题外,还有副标题——对正标题的内容加以说明、补充或限制。如《尊重个性自主探究——<画杨桃>教学片段及评析》、《在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案例》。

  背景。教学案例总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产生的。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教学案例的主题,要简洁、准确地向读者介绍教材版本、学制、学科、册数及课题,交代、说明教学案例是在什么背景情况下发生的。

  案例。这是教学案例的主体部分,主要是描述事例发生、发展的过程。核心是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写清楚,重点要把学生在教师引领下,怎样在对话互动中,发现、提出问题,思考、交流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写具体,尤其是与主题有关的细节——学生的情绪反应与教师内心的感受,要进行实实在在的描述,成为教学实践的真实再现。要注意的是,既要实事求是,又要围绕主题,恰当取舍,不搞有闻必录。同时,要求叙事的语言力求朴实、简练,篇幅力求简短。

  评析或反思。评析的主要任务,是对案例反映的主题内容进行理性的解读,评论其利弊得失,分析其价值意义,以揭示案例的内在规律,给人以启示。评析要实在,从事实本身出发,实事求是,说清道理,不脱离实际地空发议论。评析要中肯,透过现象看本质,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言之有据,言之有理。做到这两点要求,评析的操作要坚持以事论理,以理析事,事理交融,总结规律。其思路是:用先进的教学思想,审视师生互动,解决问题的发展脉络,捕捉师生具有创造性的典型行为,评析何处成功,哪儿闪亮,体现了怎样的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目标观、资源观,为什么它是成功的、闪亮的,把教师的教学行为,提升到“说清其理论依据”的层面上,进而提炼出具有普遍意义的新理念、新策略。评析一般在案例的.叙事之后评析。也有的边叙事边评说,语言朴实,文字简练,用括号或其它字体显示。也有的既有边叙边评,又有总评。

  (4)积素材。掌握了教学案例撰写的技巧,但不一定能写出好的案例。正如叶澜所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嘛,巧妇也需要有“好米”,才能做出香喷喷的米饭。因此,我们不仅要懂得案例撰写的方法,更要注重创造、积累事例素材,善于找“米”下锅,才能写出优秀的教学案例。

  从现实的情况看,在教学案例的撰写中,其所以选择典型的事例很难,有这么几个原因:一是有些教帅运用新理念进行教学、也确实创造了许多的教学亮点,但没有养成写反思日记的习惯。没有及时记录下来,过后忘了;写作时想不起来;二是有些教师在公开课或有人听课时,注意应用新理念进行教学,可平时教学仍是“老一套”,无法创造出典型的教学事例,写作时没有素材,难以成文;三是有些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对话互动,但考虑完成教案要紧,或者不善点拨,只要学生答对了,就满足了,马上予以肯定,继续照教案执教,学生发散思维得不到培养与发展,亮点无法在动态中生成。

  那么,怎样积累教学案例的素材呢?

  ①营造生成环境。优秀的教学案例是在教学过程中生成的。因此,我们要坚持把新课程的理念转化为日常的教学过程与行为,为学生创设自由对话的平台:学生讲错了,没关系,允许出错,欢迎重答重做;提出异议,倡导争辩,允许保留;困难时,会得到善意的帮助;成功时,会得到热情的祝贺;标新立异时,会得到大家的喝彩。同时,要求教师扮演“主持人”、“引导者”的角色。在学生自主探究中,善于点拨引导,做学生思维的向导。当学生不知从何着手、久思不解、思维卡壳、浅思辄止时,要灵活地启发点拨,调整思维方向,或延缓评价,推动教学过程的深入发展。在这样的对话环境中,学生具有自由的、安全的心态,他们的对话热情就会不断高涨,个性思维就会不断活跃,教学亮点就会生成。

  ②常写反思日记。反思被广泛地看作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只有教师自己才能改变自己。常写反思日记,积累实验的第一手材料,便于保存、翻阅、研究。写作追求“短、平、快”。短:短小精悍;平:平中见奇;快:快捷及时。一有所得,及时记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养成反思习惯,以记促思,以思促教,每天实践一点,每天反思一点,每天进步一点,引导自己不断在反思中成长。日积月累,反思日记就能为撰写案例提供丰富的资源,同时把那些典型的、情节生动的、富有启发性的、含有一定新理念的教学反思,及时写成教学案例。

  ③善于搜寻事例。一是从反思日记中搜寻。平日养成反思习惯,有意地积累。翻翻反思日记,看看哪节课学生闪现出了智慧的火花、独特的见解,哪节课有什么亮点,特别是教得顺利、舒畅的地方值得回忆、思考。二是从同伴评课中搜寻。翻翻评课记录,看看他人对自己公开课的评价,深入领会主要的优点、亮点是什么,对具体细节尽力回想,想想有什么好的生动事例可写。三是从借鉴迁移中搜寻。大量阅读有关刊物上的案例或经验文章,多看多思,边读边想,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尽可能产生联想,即见到甲能想到乙。可以有意识地再实验、再创造,进行联想、迁移、重组、翻新等。

  教学案例格式要求

  教学案例统一用Word 20xx中文版写作,用电子版参加评选。页面设置为:A4纸张,各边边距厘米、页眉为论文名称(居中,小5号宋体)、页码在页脚中居右放置,全文倍行距,其他具体要求见下。教学活动标题(居中,3号黑体,前后各空一行)

  作者(单位和电子邮件或QQ号)

  摘要è(小4号粗楷体)摘要正文用小4号楷体

  标题:

  课程:

  学段:

  以下栏目仅供参考(没有的栏目请删除),欢迎创新

  目的:(要求:分条列出教师计划达到的教学目标和学生学完后的预期学习目标)

  活动概述:(要求:对本次教学和学习活动进行简短的概要描述)

  教学和学习活动记录

  (一)准备工作(要求:列出教师的备课和其他准备工作,准备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及经验;教师布置给学生的准备工作,其中应注意的问题及技巧)

  (二)教学和学习活动过程记录(要求;按顺序、详尽地描述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的所有步骤,详尽程度以读者能理清整个教学过程并能模仿为标准)

  (三)进行本次教学的必要条件(要求:根据您本次教学活动的实际情况,在有关选项前打“?”或填写有内容)

  主要教学地点

  q只在教室q只在机房q教室+机房q其他地点,请列出:

  2.本次教学对教师的基本技术要求

  教师应能熟练使用:

  3.本次教学对学生的基本技术要求

  学生应能熟练使用:

  4.硬件:(要求:选择或列出本次教学中教师或学生必备的硬件条件)

  5.软件:(要求:列出本次教学中教师或学生使用的有关软件)

  6.外接设备:(要求:选择或列出本次教学中教师或学生必备的外接设备)

  评价:(要求: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你评价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哪些方面?采用哪些评价方法和评价尺度?请列出)

  教学反思和回顾(建议从以下方面反思和回顾整个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过程:本次教学采用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信息技术在本次教学或学习的哪些方面具有潜在的优势?具有哪些优势?你在教学中是通过什么教学方式或教学策略发挥信息技术的这些潜在优势并真正促进学生的学习的?有什么好的经验?有什么值得注意的问题,你有哪些应对建议?)

  六、学生学习过程和成果(整理有关学生学习过程的记录数据以及学生的过程性和最终作品)

  关键字:谈物理教学案例

学案教学心得体会6

  本学年,在县教研室的统一安排下,全县初级中学七年级的数学学科进行了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即以导学案为载体展开教学活动。下面,我简单地谈谈个人使用导学案的情况,不妥之处,请广大同仁批评指正。

  一、思想的认识

  现在课堂的教学已经把改变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了教育者的重要任务,课堂上,应将教师的“教”转化为学生的“学”,不应满堂灌,老师口干舌燥,学生昏昏欲睡,教学的效果并不明显。所以,转变教学理念是实施导学案的第一关键,也是基础。

  二、导学案课堂的实施情况

  课堂的教学分为几大块:“课前预习合作探究展示点评达标检测”

  1、课前预习

  上新课前一天我会将导学案发到学生手中,要求学生利用晚自习以小组合作的模式,将数学课本新课内容、导学案的自主学习板块、《优化设计》的快乐预习部分完成,每次上课前各学习小组的组长都必须对本组成员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并记录在课前预习情况统计表上,体现在小组评价分数上,老师可以亲自抽查,检查形式不能单一,防止有些学生钻空子。

  2、合作探究

  针对导学案设置的题目,给出一定时间,小组内互相提出问题,互相答疑。这个环节要求各个小组,各个成员真正参与进来,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老师可以使用小组竞争的方式,以课堂发言和课后提问次数统计表来反映合作探究的成果,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积极思考。

  3、展示点评

  针对问题的难易程度,指定某些小组内部层次相当的同学上台展示,同组内的另外一个层次的学生进行批改点评,老师再对重难点进行点评强化。这个环节可以使更多学生动起来,扩大课堂学生的参与面,课堂的效率也能提高。

  4、达标检测通过达标检测的完成,反馈学生对当天学习知识的掌握程度,从中发现学生的薄弱环节,并及时的跟进、补充、加强。同时安排各学习小组的组长、副组长对学习基础差的学生一对一进行帮扶,争取共同进步。

  三、不足之处和改进措施

  1、班内小组的建设初具模型,但还不够完善,各学科的小组评价制度也还没有完全统一,这会影响学生积极性。

  措施:我认为同年级段数学科教师应统一思想,统一评价模式,学生也应统一思想,统一培训,并且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的监督和鼓励作用必须发挥出来。

  2、部分学生过于散漫,纪律意识不强,影响了导学案实施效果措施:我认为良好的班级风貌是学生积极学习的基础,应让学生有较强的纪律意识,以纪律意识来带动学习意识,两者相辅相成,相互渗透。可以将纪律表现情况纳入小组评价体系中。

  3、导学案的编写还不够完善,没有体现层次性。

  措施:我认为应加强备课组活动,深入备课,在导学案的编写上要体现梯度,要保证一般层次学生知识的掌握,也必须能让部分优秀生吃饱。同样一份导学案不一定要求每个学生都完成,依据学生的层次而定。

  4、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热情有时会冷却

  措施:我认为应建立更完善的.奖励机制,让同组内的优秀生带动待优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即使有个别学生热情冷却,也可以通过周围同学的力量去影响他。

  四、思考与困惑

  经过一年的实践总结,我认为这种教学模式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本,学生可以通过课前自学掌握大部分基础知识,通过课堂的检查点拨来巩固知识,学生会的不讲,不会的让老师来补充,这样学生课堂效率提高上去了,学习的自主性也增强了。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仍然有些困惑,提出来和各位共同探讨:

  1、如何调动学生预习的积极性,最大限度的保证预习效果?

  2、如何更大程度上调动内向学生的积极性?

  3、怎样带动基本薄弱学生水平提高的同时,又如何提高优势学生的水平?

  4、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等不同类型的课型在导学案中该如何区别对待和操作?

  5、在规定课时情况下,在导学案中,如何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6、导学案使用如何充分彰显教师教学个性?

学案教学心得体会7

  20xx年4月11日,我们全校教师到“学案教学”课程改革实验基地灵石二中参观学习,经过匆匆忙忙一天的参观学习,受益匪浅,现就本人学习后的感悟谈几点看法:

  灵石考察学习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三点:

  1、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灵石二中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班级文化、讲规范、重实效的自主学习训练,以及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等方面为学生创设营造出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为灵石二中的课改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2、学生真正“动”起来的课堂

  灵石二中的课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整个课堂上都是由学生根据学案通过小组自学来完成教学任务的,课堂上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合作交流,整个课堂学习的气氛很浓,尤其是课堂教学效果更是让人不可思议,能使多数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能掌握一节课的主要内容。真正还课堂于学生,还时间于学生。

  3、讲科学重实效的管理方法

  听了曹教研员(女副校长)“座谈会”上的讲话,使我受益匪浅,灵石二中经过多年的课改能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肯定与它的科学管理分不开,曹教研员说灵石二中对教师的管理用一句话来说就是“质量占80%,常规占20%”这样就会使所有的教师尽量少做“额外功”,通过教师管理学生也尽可能使学生少做“额外功”,最后使灵石二中的师生都做“有用功”的效果。把小组的学习做好做细了,班里的学习成绩就上去了,班里的学习成绩上去了,学校的成绩也就上去了。

  灵石二中的'“学案教学”课改给了我自己很深的启发,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而课改又是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学校的其它工作都要围绕这个中心来设计部署。要搞课堂改革,要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就必须从一些应付性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钻研教材教法,去研究钻研课改,去加强对学生的科学有效的管理,只有这样课改才能成功。当然,我们可以取长补短,把他们成功经验用于自己,结合自身实际,创造性的开展教学,尽快提高自己的认识,促进自身发展的同时,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学案教学心得体会8

  自从新课程改革实验以来,课堂教学反思已经越来越被中小学教师所熟悉。课堂教学反思最基本的形式是对每一堂课进行反思。反思教育教学成功之处,有助于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反思失败之处,有助于改进教师的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能力。

  一、课堂教学反思的类型

  ㈠从反思的对象来分:包括对自己课堂教学的反思,对他人课堂教学的反思和对学生怎样学的反思。

  第一,对自己课堂教学的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对自己的教学历程、教学理念、教学策略、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学技巧等进行全面的或专题的反思;也可以对一节课进行全面的反思或重点部分的反思。 第二,对他人课堂教学的反思。主要借助于现场听课、他人课例录像或他人写的课例,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与主张,对照课程标准及新课程改革实验中已被公认的正确的理念,进行课堂教学反思。以期寻找自己与他人的结合点,吸收他人的教学长处,达到改进自己教学的目的。

  第三,对学生怎样学习的反思。新课程改革在课堂方面的最大任务是转变课堂教学方式,尤其是学生学习的方式。在进行课堂教学反思的时候,要特别关注课堂时间结构,课堂学生的听课方式与学习方式,关注学生自主合作能力的培养。

  ㈡从反思的范围来分:按照从大到小的范围可分为对个人整个教育历程的反思;教学反思;课堂教学反思;学年或学期课堂教学反思;单元教学反思;一节课的反思;一节课的课前反思、课中反思与课后反思;一节课中某些片断、某个片断的反思。 ㈢从布鲁巴赫理论来分:美国学者布鲁巴赫认为反思性教学实践可分为三类:一是实践中反思;二是对实践反思;三是为实践反思。“实践中反思”是指反思发生在教学实践过程之中,在教学过程中意外情况不断发生,需要教师随时做出反思并作行为调整;“对实践反思”是指反思发生在教学实践之后,需要对教学目标以及根据这一目标选定的教学策略做出评价和判断;“为实践反思”是指通过实践中反思与实践后反思最终形成的超前反思,使教师拥有预测未来的意识与能力。

  二、课堂教学反思的内容

  ㈠课前反思的内容:课前反思是指在每节课备课之前对以前上本节课的反思。教师可以对照自己原先的教学设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照新课程理念进行重新审视与检讨,并提出具体修改之处;也可根据前一节课的课堂反馈情况,反思与调整自己的课堂教学总思路、总策略、总方式、总结构。 ㈡课中反思的内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堂反馈情况与学生的意见,而当场做的课堂教学方略、教学内容量与度的调整。比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某个问题的理解普遍有困难,教师就要针对这一问题采取相应的调整策略。 ㈢课后反思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之后,及时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情况进行反思。归纳出课堂教学的成功之处,失败的地方以及下一节课如何改进与修正,还有下一次再上这节课时要怎样处理。课后反思又可分为全面课后反思、片断课后反思、专题课后反思、案例课后反思等。

  第一,全面课后反思。内容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反思教学理念。是否有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尤其是三维目标的和谐体现;是否把课堂教学过程变成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否把课堂变成学生体验成功、自信、快乐的过程。 二是反思教学方式。是否着力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方式;是否体现以学生为主、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课堂学习方式;是否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问题意识。

  三是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采用启发式、发现式、引导式、探究式、讨论式、研究式等现代教学方法;是否以讲代练或以练代讲;是否只讲结论不讲过程;是否替代了学生的思维。 四是反思教学情境。是否为学生创设愉悦的课堂学习环境;直观的课堂问题情境;形象的案例教学情景;生动的课堂教学气氛。

  五是反思课堂结构。是否确立学生是课堂主体、是课堂学习主人的地位;是否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是否要求明确、训练到位;是否讲练结合。

  六是反思教材处理。是否重点突出、难点突破、详略得当;是否重视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是否重视知识运用过程的教学;是否重视所学知识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应用。

  七是反思教学效果。通过学生的课堂训练情况、回答情况、课后练习、课堂小测与平时考查、与学生交谈等途径,教师可以从中获得关于自己课堂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获得更高的课堂教学效益。

  第二,片断课后反思。所谓片断课后反思,顾名思义就是集中精力将某节课的一个有代表性的教学片断进行重点反思。对该教学片断中的得与失进行全面或有选择地分析,并提出今后教学的.改进意见。比如对于某节课的引课部分进行片断反思,认真学习研究同类课型如何引课,对于不同班级进行反思后的修改、尝试、再修改、再尝试,以期形成新的教学特色经验。

  第三,专题课后反思。就是选择课堂教学中的某个教学理论层面的问题,或某一角度进行反思。教学理论层面指教学思想、教学策略、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学技巧等;某一角度指从学生的角度、旁观者的角度、自身的角度来分析与反思。专题课后反思有助于教师改变课堂教学的某一旧习惯,取得较快的进步。比如,对于如何养成学生的自学习惯进行专题反思,设计多种策略与方式进行比较,找到符合自己学生实际情况的自学习惯培养方法。

  第四,案例课后反思。所谓案例教学反思,是指围绕着学生的学习案例进行反思。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某偶发事件的处理;有意或无意发现的某位学生典型的学习故事、独特的学习方法、感人的学习案例等。其意义在于帮助教师积累多种典型的教学案例以及从中得到的启迪,不断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艺术。

  第五,札记式课后反思。所谓札记式课后反思,是指教师利用写札记的形式,将教学过程中与平时阅读中产生的问题、困惑、感想及时记录下来,不断影响着自己的教学思想与教学方略。札记或课后反思具有适应性广,可利用零星时间进行反思等特点,特别适合农村中小学教师选用。

学案教学心得体会9

  在大力推进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县教育局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在全县推行了“学案教学”教学模式,构建自主互动高效课堂。这一举措如一石激起千层浪,每一位教师都在思索着、讨论着、实践着。下面我就学案教学的具体做法和粗浅的体会谈一谈,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对学案教学的认识

  1、“学案”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是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学案的实质是教师用来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它是教师站在学生的知识水平、生活经验的角度对教学内容思考的文字表现,它不同于教案,教案是教师站在高于学生的高度,站在已知知识的高度对学生的居高临下的指导。

  2、“学案教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式,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学习为主体,以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师生共同完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一种能引发学生自主学习以促使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的教学模式。

  二、具体做法

  1、拿到学案后,根据学生的实际,再进行二次备课,将教学案一体化。学案是集骨干教师根据新课程标准设计和编写的,是质量较高的教学载体。但是我们在使用时还要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班级学生情况进行再备课,大胆进行取舍和添加,使其达到最优化。

  2、就小学数学课而言,在实施教学的具体过程中将一节课分四个环节,即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课堂小结、达标检测。学案中有根据本节知识点设计的一定量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最后小组长检查,老师抽查。

  三、“学案教学”的体会

  1、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被动接受转到自主学习,主动建构,从知识学习型转为知识学习,能力培养综合型,从“听众”角色转变为“演员”角色。课堂上让学生开展自主互动的学习活动,关注全体学生的参与,一方面教师用适当的方式适时提出问题,创设引起学生注意的问题情境。另一方面教师运用多种课堂教学技巧,关注各个层次的学生,调动每一个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2、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传统的课堂教学认为,老师只要讲得懂、讲得深、讲得透,学生就听得懂、记得住。因此,一堂课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筋疲力尽,但最终收效甚微。素质教育下的自主互动高效课堂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通过学案进行必要的学习、探究、训练、检测和拓展,真正跳出了题海。通过老师的适时点拨突破难点,掌握重点,课堂效果较好。

  3、老师的业务水平得到提高。高效的课堂要求老师有渊博的知识和良好的驾驭课堂的能力。“学案教学”的实施需要老师课前精心准备,研究学案,搜集资料,设计问题。

  总之,“学案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有效方式,既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又能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愿双峰教育的这朵“奇葩”会开得更加绚丽多彩!

学案教学心得体会10

  一、教学案例撰写的意义

  1.教师撰写教学案例,是教师不断反思、改进自己教学的一种方法,能促使教师更为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这个过程就是教师自我教育和成长的过程。

  2.教师撰写教学案例的过程是将来自外部的教育理论与指导自己教学实践的内在教学理论相互转化的过程,可以为新教师和在职教师的教学提供比较丰富的实际情境,有利于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案例是教师教学行为的真实、典型记录,也是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的真实体现,因此是教育教学研究的宝贵资源,是教师之间交流的重要媒介。

  二、什么是教学案例?

  四种说法:

  1.案例是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在这个情境中,包含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有解决这些的方法。

  2.“教学案例描述的是教学实践。它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感情在内的故事。”

  3.教学案例是指包含有某些决策或疑难问题的教学情境故事,这些故事反映了典型的教学思考力水平及其保持、下降或达成等现象。这类案例的搜集必须事先实地作业,并从教学任务分析的目标出发,有意识地择取有关信息,在这里研究者自身的洞察力是关键。

  4.教学案例是指“由教师撰写,或由研究人员与教师共同撰写的叙述性的教学实践记录。”

  学校教育教学中有许多典型事例和疑难问题,案例可以从不同角度反映教师在处理这些问题时的行为、态度和思想感情,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例证。教学案例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重点、难点、偶发事件、有意义的、典型的教学事例处理的过程、方法和具体的教学行为与艺术的记叙,以及对该个案记录的剖析、反思、总结。案例不仅记叙教学行为,还记录伴随行为而产生的思想,情感及灵感,反映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遇到的问题、矛盾、困惑,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想法、思路、对策等。它既有具体的情节,过程,真实感人,又从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教学艺术的高度进行归纳、总结,悟出其中的育人真谛,予人以启迪。可以说,教学案例就是一个具体教学情景的故事。在叙述这个故事的同时,人们常常还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点评。所以,一个好的案例,就是一个生动、真实的故事加上精彩的点评。

  三、教学案例的特点

  1、案例与论文的区别

  从文体和表述方式上看,论文是以说理为目的,以议论为主;案例则以记录为目的,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也就是说,案例是讲一个故事,是通过故事说明道理.从写作的思路和思维方式来看,论文写作一般是一种演绎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抽象到具体;案例写作是一种归纳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具体到抽象。

  2、案例与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实录的区别

  教案和教学设计都是事先设想的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学措施的简要说明;教学案例则是对已经发生的教学过程的反映。一个写在教之前,一个写在教之后;一个是预期,一个是结果。

  案例与教学实录的体例比较接近,它们都是对教学情景的描述,但教学实录是有闻必录,而案例则是有所选择的。

  四、教学案例的一般要素

  1.背景

  所谓背景,即是向读者交待清楚:"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背景介绍也不必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说明"故事"的发生是否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和条件。背景是案例很重要的环节,描述的是事件的大致场景,是提供给读者了解“事件”有用的背景资料,如所在学校的情况、个人的工作背景、事件发生的起因等。

  2.主题

  每篇案例要有一个鲜明的主题,即这个案例要说明的某个问题,是反映对某个新理念的认识、理解和实践,还是说明教师角色如何转变,教的方式、学的方式怎样变化,或是介绍对新教材重点、难点的把握和处理,等等。

  3.细节

  有了主题,就要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有针对性地选择最能反映主题的特定的内容,把关键性的细节写清楚。要特别注意提示人物的心理。因为人物的行为是故事的表面现象,人物的心理则是故事发展的内在依据。面对同一个情景,不同的教师可能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为什么会有各种不同的做法?这些教学行为的内在逻辑是什么?执教者是怎么想的?揭示这些,能让读者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在这个环节中,要讲明问题是如何发生的,问题是什么,问题可以和事实材料交织在一起。这是整个案例的主体,要详尽地描述,展现问题解决的过程、步骤以及问题解决中出现的反复挫折,也可以涉及问题初步解决成效的描述。

  4.结果

  案例不仅要说明教学的思路,描述教学的过程,还要交待教学的结果--某种教学措施的即时效果,包括学生的反应和教师的感受,解决了哪些问题,未解决哪些问题,有何遗憾、打算、设想等。以“问题”为主线,有矛盾、冲突甚至“悬念”,能引起读者兴趣和深入思考。

  5.评析

  评析是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表明对案例所反映的主题和内容的看法和分析,以进一步揭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评析可以是自评,就事论事,有感而发,也可请专家点评、深化。通过对背景、问题、解决问题方法的描述,反思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总结利弊得失和启示。

  五、教学案例的特点和撰写要求

  1.教师要写自己认为有重要意义的教学经历或教学故事,即要有选择性,典型性,不要事无巨细都罗列进去,要围绕中心问题进行选择。并不是说所有的事件都可以成为案例,要善于捕捉教学过程中的“亮点”。

  2.应根据以往的经历撰写案例,尽量保持案例中资料的真实性,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可以到案例的主体即学生那是去询问、调查他们的真实感受。

  3.教学案例与其它的教学作品有区别性。

  与教学论文相比,教学案例在文体和表达方式上以记录为目的,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在思维方式上,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通过对生动的教学“故事”的描述,通过对具体的学生、老师心理感受的描述,反思、总结教学的利弊得失。

  与教案和教学设计相比,教学案例是课后教师对教学过程的反应,写的是结果。而教案和教学设计是教师在课前完成的实施教学过程的“蓝本”。

  与教学实录相比,教学实录是对教学过程的完整描述,而教学案例是对教学情境作有选择的描述、记录和点评。

  4.撰写的教学案例要有价值性。

  通过对教学情境的描述、反思,既能提升自己教学工作的专业化水平,又能为其它教师分享教学经验、加强沟通提供一种有效方式。

  定义:案例是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包括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能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教学案例描述的教学实践,它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情感在内的故事;教育案例是一个教育情境的故事,在叙述一个故事的同时人们常常还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也就是点评。所以一个好的案例就是一个生动的故事加上精彩的点评。

  作用:案例性事件在教师教学生涯中是层出不穷的,从清晨跨进校门到傍晚离开学校,都会有一些值得回味的事例。这些事件或事例完全可能以案例的形式表现出来,教师把事件转变为案例的过程就是一个重新认识这个事例、整理自己思维的过程。其作用其体表现为:①案例研究(写作)为教师提供了一个记录自己教育教学经历的机会;②案例研究(写作)可能促使老师更为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③案例研究(写作)可以促使教师对自身行为的反思,提升教学工作的专业化水平;④案例研究(写作)为教师之间分享经验、加强沟通提供有效的方式。

  特征:①真实性——案例必须是真实发生的事件;②疑难性——案例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的事件;③典型性——案例必须是包括特殊和典型案例问题的故事;④浓缩性——案例必须多角度地呈现问题,提供足够的信息;⑤启发性——案例必须是经过研究,能够引起讨论,提供分析和反思。

  区分:教学案例、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叙事的区别:①教学案例与教案:教案(教学设计)是事先设想的教育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育措施的简要说明,反映的是教学预期;而教学案例则是对已发生的教育教学过程的描述,反映的是教学结果。②教学案例与教学实录:它们同样是对教育教学情境的描述,但教学实录是有闻必录(事实判断),而教学案例是根据目的和功能选择内容,并且必须有作者的反思(价值判断)。③教学案例与叙事研究的联系与区别:从“情景故事”的意义上讲,教育叙事研究报告也是一种“教育案例”,但“教学案例”特指有典型意义的、包含疑难问题的、多角度描述的经过研究并加上作者反思(或自我点评)的教学叙事;教学案例必须从教学任务分析的目标出发,有意识地选择有关信息,必须事先进行实地作业,因此日常教育叙事日志可以作为写作教学案例的素材积累。教育叙事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有研究统计,在老师反思的叙事研究中涉及的内容包括有:读书感想、社会问题、学生教育问题、宏观教育、现实生活、教育理念、教学模式等,而教学案例所叙述的故事主要应定位在教学研究上,包括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技能等,其案例问题则集中在教学、教学法、认知水平、情感与态度、教学背景等方面。

学案教学心得体会11

  在上周我利用学案教学法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整式"教学,由于使用学案,学生在课堂上有了更为具体的学习任务,学生在学习上的精力更加集中,更多的学生能够到学习活动中来,在本周四在没有进行复习的情况下,用一套90分钟的题目利用45分钟进行了一下测试,虽然绝对成绩还是比较低,但与平等班的差距已经微乎其微,甚至还超过了一个班的成绩,这应该归功于学案的使用吧。

  应该说我在课堂上对学生的人为影响能力是差的,红常有这样的情况:我在班上讲的时候,还有一些学生在下面交头接耳,也有的学生在做小动作,而使用学案后,不集中精力学习的学生大为减少,这为我的课堂教学的学生管理减轻了难度,学生在课堂的`学习更有效了,学生为了完成眼前的学习任务,都在忙着听讲,查阅课本,与同学讨论,可以说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在课堂上做该做的事情,为了学生的认真学习,我要在后面的教学中尽可能地使用学案教学,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

学案教学心得体会12

  随着我县课堂教学改革的逐步推进,在经历了两年多的学习、探索、实践、改进之后,我们的课堂教学模式渐渐有了个雏形,但我们现在又遇到了一个最大的困惑———导学案的设计与使用未能达到高效目标。这个问题已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并积极探寻解决问题的办法。那么怎样才能使导学案发挥出它的最大的效力呢?在此我谈谈个人几点的体会与想法,与大家共同交流和探讨。

  一、导学案的备写。广而精,量适中,全而不乱。

  首先,主备教师必须吃透教材,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挖掘教材的内涵和外延,导学稿上的每一句话、一道习题力求做到“弹无虚发”。

  其次,对于教学设计既要对学生的学习有指导的作用,又要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既要学生在自主研究学习中积累学习经验;又要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能力;既要在小组总结交流的学习中共同前进,又要使学生在问题交流过程中有开拓创新的意识。保证课堂教学时间真正用于学生的有效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象厨师一样进行“选料”、“配料”,既要使“菜”的味道有特色又要符合大众口味。既要使优等生“吃饱”,又不能使后进生望而却步。这样才能满足不同参差的同学的学习实际,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最后,导学稿是集体智慧的结晶,绝不是哪一个老师的功劳,而是备课组全体成员合作的结果。主备教师备好后,再由备课组全体教师共同讨论修改,最终定稿。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集体的力量才是无穷的,众人拾柴火焰高。

  二、导学案的操作。

  教师是导演,是学生解决问题过程的监督者,见证者,合作者,是学生讨论得出某种结论和规律的欣赏者。

  首先,督促引导学生认真独立预习,初步感知教材,发现问题,教师抽查一部分学生了解预习情况,以备在课堂上有的放矢,在预习环节上也提倡小组间探讨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将问题上解老师。其次是上课,避免就导学稿讲导学稿,这样学生无兴趣,课堂气氛不活跃。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好比导演,学生就是演员,要为学生创造表演的舞台,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让课堂充满活力。教师要不经意的有意操作教学程序,也可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去,及时引点迷津,监督见证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对学生讨论得出某种结论和规律用欣赏和鼓励性的语言加以评价,同时,教师必须根据教材内容,恰当使用多种教学手段,特别是多媒体教学不容忽视,做到寓教于需,寓教于乐,寓教于情,寓教于理,极大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使学生始终处于学习亢奋的状态。

  三、导学案的批阅。有指导性、针对性、及时性。

  一般地,一节课的'导学稿的批阅次数为三次。第一次为预习部分的批阅,教师应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和预习疑难给以点拨和指导性的意见,为课堂教学打基础。第二次为作业和课外拓展延伸部分的批阅,这一部分最为重要,教师必须认真仔细的批阅,了解各个层次的学生知识的掌物情况。第三次,检查学生对错题的更正情况,避免学生将问题遗留积累,造成知识的负积累而成为“差生”。不论是哪一次的批阅都必须及时,老师及时的了解学生,知道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又便于课堂操控,查漏补缺。

  但我认为还有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一、导学案要求我们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要做到“日日清”“周周清”。针对每天所讲内容,及时进行反馈,这也就要求学生增强课堂上的“负担”,减轻课外学习的负担。每周还要进行“周周清”,面向全体学生,查漏补缺。但我们并没有完全做到这一点,还不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检查不到位,无法及时了解、反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的成绩也就无法提高。

  二、导学案的使用使差生更加明显。

  导学案的运用,针对好学生,是很好的催化剂,更能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而对于稍差的学生,他们的各种习惯都比较差、也比较懒惰,学习没有动力,没有积极性。怎样才能更好的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能主动地去学习?是数学课的老师们的首要任务。目前我们出现的情况是“差生吃不了,优生有点吃不饱”,这样导致优生能力提不高,差生在完不成任务的情况下只得抄袭,越来越差。而且大多学生的家长本身的素质不高,对学生的监督难以保证,使得他们偷懒、钻空子,是能少则少,能不写就不写,该记忆的知识、概念、公式,都弄的是一知半解,有时提问什么都不知道,没学几天就把老师教的还给了老师。所以我们老师贫于抓学生、盯学生,还不一定得到好的成绩。因此我们只能再加强责任心、更加努力地来抓学生、盯学生以提高数学成绩。

  总之,新时代的进步,促进着教育的新形势,同时新课标的提出,代表着教育的进化,指引着数学课堂的不断更新、不断完善,作为新时代的教学同样也要求能善于利用新课标的教师,其实新课标的提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新课标”下没有优质的“新课堂”。我已深深地感受到份份导学稿不仅传授了知识更多地传递出教师与教师之间精诚合作的情谊,架起了学生与教师之间良好沟通的桥梁,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学案教学心得体会13

  本学期以来,学校在课堂教学模式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进行导学案的教学。我认为这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革命,尤其是在我们语文教学工作中,它的效果很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充分体现了对学生主体的尊重。

  传统语文课堂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学生好似知识的容器,被动的接受教师的知识灌输,扼杀了学生语文学习的个性。导学案的使用改变了这种现状,教师成了知识学习的引领者和组织者,好比战场上的统帅;学生成了课堂学习的主人,成了学习的主体。这样就会挖掘学生内在对知识的.渴求,让他们由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学习知识进行转变,充分体现了对学生主体的尊重。

  二、改变和提升了传统课堂中提问的随意性和琐碎性,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效率。

  导学案中每一个问题,每一个环节,都有教师依据学生学习的实际和教材的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设置。虽然不同的课题、课型有不尽相同的设置,但经过教师的层次性和系统性处理,会形成一个严密完整的整体和训练体系。或解读理解文本,或品味感受语言之美,或知识迁移、拓展视野,或紧扣双基、夯实基础。学生在导学案的引领和教师的指挥下一步步走向深入,既较好地掌握了知识,又提高了学习的效率。何乐而不为呢?

  三、导学案对教师的业务、集体备课中的协作意识提出了更高要求。

  如何让导学案更好的发挥它的作用,提高针对性?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当中仔细的研究教材,深入的琢磨学生,合理的设置问题的层次。那必然对教师业务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涉及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变革。这必然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提高我们自身的各方面的素质,同时多和同头教师交流、有效协作,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形势的要求。

  最后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千万不要让导学案固化了我们的课堂和学生的思维,成为新的课堂教学束缚,实际中应注意灵活运用。

  以上是我在导学案使用中的一些粗浅感受,和大家共勉。

学案教学心得体会14

  学校这学期在教学上采用了学案教学模式,填补了以往我们在备课中存在的弊端,侧重于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主动获取知识,由学会变成会学的过程,从而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整体素质。我在学校领导及骨干教师的带领下,真正学到了不少东西。下面就自己所用的几篇学案,谈自己对其的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学案的实施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在学案的编写上。

  学案不同于原先的以我们为中心为我们上好课而准备的教案,它更多的是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自学提供指导为意图。所以学案的编写是重要的`环节,要求老师对教材要有很深层次的理解、对知识点要正确地把握、对学生的学情即认知程度要有足够的了解。在做到以上几点的基础上,我们才能进行学案的编写。在突破某个知识点时,以往教案无非就是知识点的简单罗列,然后灌给学生。而学案的不同点就在于,把新知识点问题化,就是把新知识点拆解成学生可以通过思考来解决的小问题,让学生积极主动去探究,这样有利于学生养成发现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主体地位得到真正的体现。由此可见,学案的实施,看似老师在课堂上变懒了、讲得少了,实则不然,课下需要根多的付出才能达到目的!

  其次,课堂中我们的教学观念需要改变。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抛弃以往那种不讲不放心的心理;老师在讲台上自我陶醉,学生在下面浑浑噩噩的情况等种种传统做法,不要再认为课堂上多讲几个题就是课堂容量大了!要切实注重学生的思维容量、思维活跃度。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给每一个学生提供表现成功的机会。

  第二,学案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一个高效的平台。

  教师在学案的辅助下,在教学中激励、唤醒全体学生的主体意识,通过创设宽松氛围、表扬闪光点、小组竞争等多种方式,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层面有所提高。老师要引导学生树立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我参与,我快乐,我提高我的课堂我做主等思想,实施三先:题目让学生先做,问题让学生先想,答案让学生先说。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让每位学生真正参与其中,放开而去积极获取新知。

  二、学案使用中的几点反思

  1、问题的设计要有启发性,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领悟到知识的奥妙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这是关键之所在。

  2、在练习的设计上要有层次性,梯度性,题目由简到难,层层推进,不但便于理解运用,还能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3、问题的设计要有针对性,针对a、b、c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能力限度来提升巩固知识点,想方设法从学生感兴趣的方面入手。

  4、小组讨论合作后,我们要灵活机智应对学生讨论中的问题,对学生讨论结果进行到位的评点、总结。

  在最近的学案使用中,个人也存在不少的困惑,如:学习目标不能按时完成造成拖拉现象;探究问题时,收放有时会失控等。

  以上是个人的一些体会,有不当之处恳请各位老师指正、帮助。希望我校的学案教学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绩效。

【学案教学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学案教学心得体会06-29

学案教学心得体会15篇01-12

六年级数学教学案例随笔10-28

教学心得体会11-03

教学的心得体会11-07

教学心得体会12-26

钢琴教学心得体会06-27

地理教学心得体会06-24

书法教学心得体会03-28

课内比教学心得体会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