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计划

时间:2023-01-18 09:59:59 教学计划 我要投稿

数学教学计划精选15篇

  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我们的工作又迈入新的阶段,我们要好好计划今后的学习,制定一份计划了。计划怎么写才不会流于形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数学教学计划,欢迎阅读与收藏。

数学教学计划精选15篇

数学教学计划1

  一、基本信息

  我们三年级(3)班有39名学生,包括19名男生和20名女生。经过两年的学习,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有了扎实的掌握,大部分思维灵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浓厚。但是有些学生比较懒,接受能力弱,成绩不理想。这学期在进一步训练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后进生。

  二、教材浅析

  本教材的教学内容包括:除法、数、公斤、克的识别、加减法、24小时记数法、矩形和正方形、乘法、观察物体、统计和可能性、分数的识别。

  1、除法主要学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这是学生在表内除法和简单余数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内容。

  2、认数就是在学生知道1000以内的数,能算出整百加或减整百,整百加整十以及相应的减法的基础上,教学生知道10000以内的数。

  3、公斤和克先教对公斤的理解,再教对克的理解,然后安排练习巩固对公斤和克的理解。最后安排了一个实践活动。

  4、加减法是在学生熟练计算出20以内的加减法和正确计算出三位数加减法的基础上,教授口算和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法以及相应的减法。

  5、24小时计时法主要有两个部分:知道24小时计时法和简单计算经过时间。

  6、长方形和正方形是在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初步了解的基础上,教学自己的特点、含义和周长的计算。

  7、乘法主要包括:整百乘以一位数的口算,三位数乘以一位数的笔算,乘数中间或末尾为零的乘法,两步倍数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

  8、观察物体。主要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物体。

  9、《统计与可能性》主要是让学生画“正”字记录数据,认识简单的条形图,初步认识到某些事件的可能性是相等的,某些事件的可能性大小不同。

  10、识别分数以学生对万以内整数的理解为基础,结合现实生活的需要,通过将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若干部分,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分数。

  三,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数字和代数:

  知道“一万”,知道一万就是一万,知道一万以内数字的顺序表。理解10000以内数字的含义,掌握数字的读写方法,掌握特定情况下数字的相对大小关系。

  它可以计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整百加整百及相应的减法,整千加减整千,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每一位都可以整除),整百乘以一位数。

  可以正确估计两位数加减数是几十,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十,三位数乘以一位数的积是几位数,三位数乘以一位数的积大约是多少。

  你可以正确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和三位数乘以一位数,并且知道0乘以一位数0,会验算除法。

  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分母不超过10),能读、写分数,在具体材料的支持下能比较两个几分之一或两个同分母分数的大小。能正确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在现实的生活情境里感受并认识千克和克,通过动手实践知道1千克=1000克。

  了解24时记时法,能进行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的换算。

  空间与图形:

  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相同的地方。知道长方形的长与宽、正方形的边长。

  理解平面图形周长的含义,能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和其他简单平面图形的周长。

  知道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知道从一个角度观察长方体形状的物体,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能指出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由三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的视图,能根据视图摆出相应的物体。

  统计与概率:

  能用比较有效的方法搜集、整理数据,会用表格或简单的条形图表达统计的结果。

  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时相等,有时大些或小些。会用“偶尔”、“经常”等词语描述可能性的大小。

  2、数学思考方面。

  经历“在计数器上表示数→分析数的组成→探索数的读法与写法→比较数的大小”等一系列学习万以内数的过程,以及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并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过程,用具体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发展数感和符号感。

  在探索口算、笔算和估算方法的过程中,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发展抽象思维。

  在观察常用物体并把几何体与其相应视图进行转换的过程中,在通过折、量、比,探询长方形和正方形特点的过程中,在动手围、量、画、算平面图形周长的活动中,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和推理能力。

  在摸球、抛小正方体等活动中,经历分类收集信息、整理数据,用数据描述现象以及判断可能性大小等过程,发展统计观念。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并在与同伴交流中,逐步学会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3、解决问题方面。

  能应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些简单的一、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并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

  初步体会到现实生活中蕴含大量的数学信息,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初步具有主动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逐步积累一些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策略,初步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经常与同学共同开展学习活动,经常与同学交流思考的'过程和结果,初步体会到合作的意义。

  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简单地反思、评价自己的学习活动。

  4、情感与态度方面。

  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与形都能用来描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逐步产生对数学的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经过独立思考、动手实践以及与同学合作交流,克服学习中的一些困难,经常获得成功的体验,相信自己有能力学好数学。

  通过教科书里的“你知道吗”栏目以及报刊书籍、电视广播和网络等多种资源,[了解更多的有关数学的知识,初步感受到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是人类文明的结晶。

  在教科书和教师的具体指导下,学习客观地评价自己与评价他人。

  四,教学措施

  1、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学生自己能学懂的知识,尽可能让他们自己学,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自己去探索、交流和练习。

  2、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结合教学内容,适当渗透一些函数、集合、统计等数学思想方法。

  4、重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中尽量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5、教学中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生活背景出发,让学生主动探究解题方法。

  6、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如安排有一定教育意义的例题和形式多种多样的练习题及数学游戏。

数学教学计划2

  一、指导思想

  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xx年版)的基本理念,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知识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二、本学期本课程教学目标要求和任务

  (一)知识与技能:

  1 . 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2.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3.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

  4.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

  5.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6.结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动学习图形的有关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1 .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初步了解运筹的思想,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重点:

  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以及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

  难点:

  1、亿以内数的读法及写法,培养学生的数感。

  2、使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

  3。、使学生初步认识常见的计算工具并能进行计算。

  4、使学生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概念,会用直尺、三角尺画垂线和平行线。

  5、让学生认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6、使学生通过简单的事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和对策论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1、认知情况

  经过三年级下学期的学习,学生的思维已经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较以前上升了一个层次,已经会用归纳概括的方法认识事物及解决问题,三(1)班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数学知识(两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认识小数、年月日、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为学好本册教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个别学生知识基础比较薄弱,表现在计算技能较差,对数学信息进行处理的能力弱。

  上学期三(1)平均分在68分左右,及格率为81%左右,优秀率为21%。三年年级(1)班优秀生比较少。班级后进生与年段班级相比也偏多,在做好课堂教学工作的同时,要通过辅导能使这部分学生得以进步。

  2、情感、态度

  学生课堂纪律较好,学习能力较强,学习习惯较好,但也存在不平衡性,有些学生学习不用心,懒惰,有不做作业坏习惯,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发挥本班的优势,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学生自觉地有效地探索知识,寻求规律,不断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智力。适当开展数学课外活动,以拓宽知识面,提高思维能力,不断增强学生素质。

  (二)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大数认识的教学突出数学味,联系生活素材,培养学生的数感;计算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3、教师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数学活动中去。

  4、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1)提供丰富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素材。

  (2)注意反映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数学的文化价值。

  (3)通过自主探索的活动,让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

  5、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

  6、注意学生差异,因材施教,加强个别辅导。

  7、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灵活地处理教材。

  8、抓实常规,保证教育教学任务全面完成。

  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强化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并力求常规与创新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严肃、勤奋、求真、善问的良好学风的形成。

  9、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良好习惯,强调“认真刻苦学习”,不允许一个人掉队。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际能力。

  10、立足“数学家摇篮工程”,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努力使数学知识的学习情境化、生活化、趣味化,使学生爱学、乐学,学有所得。

  四、教学进度安排

  略

数学教学计划3

  一、课堂情境分析

  五年级一班有52名学生。大多数学生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课堂上,我可以积极地思考,积极地、创造性地学习。从上一学年的知识质量接受情况来看,学生的整体素质仍然良好,即不时有个别孩子的需求和老师的建议。有鉴于此,本学年在注重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将加强对后进生和优生的引导,体现分层教学,全面提高合格率和优良率。

  二、教材与教学目标

  本教材主要包括以下材料:圆、百分比、圆柱和圆锥、比例、尺度、统计等

  推荐阅读:高中数学教学计划

  本教材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

  1通过观察、操作等方法,了解圆,能用工具绘图,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能用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结合具体情况理解百分比的含义,能正确读写百分比,能结合具体实例将百分比、分数、小数转换成数字、税率、折扣、利息,能用百分比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了解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点,掌握圆柱表面积、体积和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能够用圆柱和圆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结合具体情况理解比例的含义和性质,理解正比例和负比例的含义,正确确定正比例和负比例的数量,并根据给定的具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绘制坐标轴的网格纸,并根据给定量的值来估计另一个量的值,根据正负比例的含义可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5、理解比例尺的含义,澄清地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和比例尺之间的关系,并可用于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6、了解模式和中位数,能够找到一组数据的`模式和中位数,了解实际意义,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数据进行描述和分析,并做出合理解释。

  三、教学措施

  1、体验探索圆的周长和面积、圆柱体的表面积以及圆柱体和圆锥体体积的计算方法的过程,感受转化后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在观察、操作活动中培养抽象、概括和推理能力,思维与沟通

  2、提供丰富的空间和图形教材,注重动手时间和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3、传授统计知识,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逐步形成从数学角度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

  4、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5、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渗透到数学教学中,以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动机。

数学教学计划4

  一、全册教材分析及教学总目标

  教材分析:

  这册教材的教学内容有:用1~9的乘法口诀算表内乘法;除法的初步认识;用乘法口诀求商;时、分、秒的认识;平面图形的认识;认识东、南、西、北等方向,从不同方位观察同一种物体,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线段的直观认识;认识长度单位米、厘米,用尺量线段的长度;统计与概率和实践活动。

  教学总目标:

  (一)数与代数

  1、通过“数一数”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从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经历1-6和7-9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形成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确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大量的“分一分”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从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除法口诀求商,体会乘法与除法的互逆关系。

  4、通过“时、分、秒”的学习,初步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在实际情境中,认识时、分、秒,初步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掌握时、分、秒之间的进率;能够准确地读出钟面上的时间,并能说出经过的时间。

  (二)空间与图形

  1、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能利用折、剪、拼等方法把一种图形变换成另一种图形。

  2、体验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通过观察活动,初步发展空间观念。

  3、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知道地图上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从而发展空间观念。

  (三)统计与概率

  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能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在简单的猜测活动中,初步感受不确定现象,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二、完成目标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继续加强学习常规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比如认真审题和计算、重视验算、规范书写格式等的教育。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学习数学。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数学。如:组织学生进行“数一数”的活动,帮助学生体验乘法的含义;开展“分一分”的活动,在大量平均分的过程中,体验除法的含义,等等。

  3、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帮助学生积累参加数学活动的经验。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与同伴进行交流。同时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分工合作,以提高数学活动的纪律。

  4、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以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册教材提供了很多要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素材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教材中还安排了一些实践活动,如“找一找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哪些问题可以用除法解决,并与同伴说一说”,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5、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根据学科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有机地进行思想品德教学和相关思想的渗透。

  6、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教学中,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根据本班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确定合理的教学起点和重点,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生活经验选择适当的教学素材创设教学情境,同时,适时地记录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

  7、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培养。采取生生互帮与教师辅导相结合、数学学习与其他学科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多角度、多层面的对学困生进行辅导。

数学教学计划5

  一、本班学生情景分析:

  六年级共有51人,其中优生20人,中等生20人,后进生11人这两个班级从总体上看,成绩较差的学生占的比重较大:体此刻优生不够尖,后进生的基础太差,连简单的也不会做,并且有部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不大。

  二、学习资料:

  这一册教材包括位置,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圆,百分数,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

  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5、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6、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的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7、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适宜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四、教学重难点: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构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本事。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饿魅力。构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构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本事。

  五、教学方法及措施:

  1、改革课堂教学,坚持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进取性,让学生自我动口、动脑、动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解决问题的本事。

  2、加强基础知识教学,重视发展学生智力和培养学生本事。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经过学生操作观察演示,实验的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本事和自主学习本事。

  3、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学习,以全面提高全班学生的数学,注重培养和发展学习的空间观念,注重逻辑教学,让学生多实际操作。

  4、采用少讲多练的方法,以严密的教学逻辑,抓住教材中的难点和疑点,由易到难,由浅到深,循循善诱地讲解,适当拓宽加深,对学生作业认真批改(根据不一样层次的学生布置不一样层次的作业和练习)。

  5、认真做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在教会学生数学知识的同时,把工作重点放在学生如何会学,且注重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要求学生学会知识不仅仅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

  6、加强自身的学习,提高业务本事。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从而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7、注重因材施教,进一步做好培优补差工作。让学优生和学困生结对,到达手拉手同提高的目的。黄梦琪——刘治国付雪莲——杨兴荣程舒淇——赵秀月付中琪——刘建华郑倩格——肖紫梦袁梦娇——刘宁王兴春——王虎

  8、踏踏实实做好教学常规工作,以自我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满腔热情的工作作风,虚心向同事学习,同时争取家长的配合,共同做好对学生的培养。

  六、教学检测及评价

  1、每节课前用五分钟时间对学生前一天的知识进行巩固。

  2、经过学生每一天的作业,对学生的掌握情景进行检测,对自我出现的难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3、每单元结束后利用单元过关题进行有效地单元检测和评价。

  4、每月末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分层检验及评价。

  5、对学生进行阶段性检测和评价,让学生进行及时反思和改正。

  6、以平时评价为主,以期中评价为辅;

  7、以综合性评价为主,以单项测试评价为辅。

  七、教学时间安排

  (略)

数学教学计划6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1)使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历从具体问题中抽象数量关系并探索算法和运算律的过程,掌握有关的计算方法和运算顺序,发现并初步理解一些简单的运算规律;初步认识自然数的一些特征;初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基本方法。

  (2)使学生经历探索一些常见平面图形特征以及简单变换的过程,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及其特征,了解图形的对称和图形位置关系的简单变换;了解容量的意义及其常用计量单位。

  (3)联系具体问题初步认识折线统计图,初步掌握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方法,能按照统计图里的数据变化特点进行简单的分析、交流;初步学会根据数据特点和实际需要选择统计图。

  2、数学思考方面

  在探索计算方法、发现运算规律的过程中,开展类比、猜想、归纳、验证等活动,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在探索自然数的一些特征,学习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中,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进一步发展抽象思维,增强符号感;在探索平面图形的特征、对图形进行简单变换以及设计图案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形象思维和空间观念;在收集和整理数据、选择相应的形式描述数据,以及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统计观念。

  3、解决问题方面

  (1)能从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的测量、估计、作图、计算、统计等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进一步发展应用意识。

  (2)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合理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初步学会用画图的策略整理和表达信息,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3)在测量液体多少、估计常见容器的容量、在方格纸上设计简单图案和用调查统计的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合作意识,并能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必要的解释与说明。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逐步增强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意识。

  4、情感态度方面

  在探索和发现数学知识、规律的过程中,进一步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对数学事实和数学内在联系的好奇心,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与作用。

  二、补差措施:

  1、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和综合的能力。

  2、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重视学生养成检验的习惯。

  3、认真做好补差工作。加强学生的数感、提高算法多样化。

  4、尽力创设浓厚的、鲜明的问题情境,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

  5、加强家校联系,取得家长的关心与支持。

  三、研究专题及实施步骤

  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本册教材的重、难点进行学校专题课题研究,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刻苦钻研教材,认真备课,改进教学方法,以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

  2、注重学生知识形成和探究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和方法的积累,使学生初步学会自主学习形式上可以多采用手、动脑、动口相结合,讨论、抢答等形式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周围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坚持不懈地抓好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和细心计算和验算的好习惯。

数学教学计划7

  一、 教法分析:

  1、 在三五五教学模式下,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提高亲和力,以生动活泼的呈现方式,激发兴趣和美感,引发学习激情。

  2、选取与内容密切相关的,典型的,丰富的和学生熟悉的素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创设能够体现数学的概念和结论,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以及数学应用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引发学生看个究竟的冲动,以达到培养其兴趣的目的。

  3、 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栏目,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活动,切实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

  4、 在教学中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尽可能养成其逻辑思维的习惯。

  二、具体教学要求:

  1、了解合情推理的含义,能利用归纳和类比等进行简单的推理,了解合情推理在数学发现中的作用;了解演绎推理的重要性,掌握演绎推理的基本模式,并能运用它们进行一些简单推理;了解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之间的联系和差异。

  2、了解直接证明的两种基本方法:分析法和综合法;了解分析法和综合法的思考过程、特点;了解间接证明的'一种基本方法──反证法;了解反证法的思考过程、特点。

  3、(理)了解数学归纳法的原理,能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些简单的数学命题。

  4、理解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了解复数的代数表示法及其几何意义;会进行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了解复数代数形式的加、减运算的几何意义。

  5、(理)理解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和分类乘法计数原理;会用分类加法计数原理或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理解排列、组合的概念;能利用计数原理推导排列数公式、组合数公式,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用计数原理证明二项式定理,会用二项式定理解决与二项展开式有关的简单问题。

  6、(理)理解取有限个值的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的概念,了解分布列对于刻画随机现象的重要性;理解超几何分布及其导出过程,并能进行简单的应用;了解条件概率和两个事件相互独立的概念,理解n次独立重复试验的模型及二项分布,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理解取有限个值的离散型随机变量均值、方差的概念,能计算简单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方差,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利用实际问题的直方图,了解正态分布曲线的特点及曲线所表示的意义。

  7、了解下列一些常见的统计方法,并能应用这些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了解独立性检验(只要求22列联表)的基本思想、方法及其简单应用;了解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方法及其简单应用;了解聚类分析的基本思想、方法及其简单应用;了解回归的基本思想、方法及其简单应用。

  8、了解程序框图;了解工序流程图(即统筹图);能绘制简单实际问题的流程图,了解流程图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了解结构图;会运用结构图梳理已学过的知识、整理收集到的资料信息。

  三、教学措施: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数学活动、故事、吸引人的课、合理的要求、师生谈话等途径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提高学习兴趣,在主观作用下上升和进步。

  2、注意从实例出发,从感性提高到理性;注意运用对比的方法,反复比较相近的概念;注意结合直观图形,说明抽象的知识;注意从已有的知识出发,启发学生思考。

  3、加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善于分析问题的习惯,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4、抓住公式的推导和内在联系;加强复习检查工作;抓住典型例题的分析,讲清解题的关键和基本方法,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5、自始至终贯彻教学四环节,针对不同的教材内容选择不同教法。

  6、重视数学应用意识及应用能力的培养。

  总结:以上就是高二数学第二学期教学计划的全部内容,希望上面的文章能帮助老师们加强教研,研究考纲考题,研究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

数学教学计划8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会计算两步式题的基础上编排的。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运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并学会使用小括号;运用乘法和加法(或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本单元教材在编写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1.结合生活情境发现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

  从学生熟悉的游乐园场景入手,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生活情境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经历从生活问题到数学问题的抽象过程,感受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角度去观察、分析、解决现实问题,从而激发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探索的精神,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

  2.例题的呈现形式具有开放性。

  首先,主题图以学生熟悉的“游乐园”为背景,提供了丰富的活动情境,使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提出不同的问题。同时,从图中还可以得到其他信息,为进一步学习做好铺垫。

  其次,每个例题的情境或是主题图的一个局部,或是主题图中某一情节的发展,使学生在一个比较完整的情境中学习不同的内容,感受知识间的联系,提高学习兴趣。

  第三,对于每一例题中的问题,教材采用了多种方法进行解决。使学生感受到不只是单纯的计算题有不同的算法,对于一个实际问题也可以有不同的解答方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自己容易理解或比较喜欢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知道小括号的作用。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建议

  1.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创设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现实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通过师生共同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参与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有效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教材中设计的场景均是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比较密切的,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教师既可以充分利用教材资源,也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表述中去采集数学信息,寻找数学问题,从而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3.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创设了开放性的思维空间,在解决问题时应着眼于让学生自主地理解数学信息、寻找解题思路。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寻找答案,对于学生有道理的阐述,教师要积极鼓励,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逐步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内驱力。

  四、教时分配

  本单元可用4课时进行教学。

数学教学计划9

  一、班级情况简要分析

  大一学生活泼天真,因为刚入学。他们大多思维活跃,学习数学兴趣浓厚,学习习惯良好。也有少数学生能力差,容易分心,但求知欲很强。所以老师要分层次耐心的给予指导,让每个学生都能顺利完成这学期的学习任务。

  二、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体验从实际情况中抽象数字的过程,知道20以内的数字,学会读写;初步了解20以内数的构成,了解符号的含义,会用符号或语言来描述20以内加减的估计。结合具体情况,初步了解加减的含义;在探索了一位数加法和对应减法的口算方法后,我可以熟练地计算一位数加一位数和对应减法;20以内学会加减估计。知道钟面,整点时间和钟面上的大概时间。结合具体情况了解上、下、前、后、左、右,有初步的方位概念。通过具体物体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认识这些物体对应的图形,通过实际活动体验这些物体的一些特征,就能正确识别这些物体。感受并比较一些物体的长度、大小和重量。了解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统计表,通过实践学习简单分类,体会和体验数据采集和统计的过程,完成相应的图表。根据统计数据回答简单问题,能够与同行交流。

  2.数学思维:从数学思维的'角度学习观察事物的方法,如数物体的数量,比较事物的数量,比较简单的长度、大小、重量等。在形成数字概念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如在理解20以内的数字时,通过比较和排列找到数字之间的联系,在学习“分离和组合”时,发展学生有序的思维、分析和推理能力,在“识别钟表”时,进行比较、综合和判断。

  3.问题解决:在老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和实际情况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能够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解决问题;简单的几何可以简单分类,一些物体的相对位置可以联系情况来描述;在老师的组织下,我们可以收集有效的信息,分类整理,用简单的统计方法表达问题解决的结果。体验和同桌一起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够和同龄人交流想法。

  4.情感和态度: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我初步感受到了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我和我的身边和数字很亲近

  学有关的某些事物产生好奇心,有学习数学的热情,有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能在教师和同学的鼓励、帮助下,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感受,逐步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会读写20以内的数

  2、熟练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

  3、理解20以内各数的组成,初步领会“个位”和“十位”的含义。

  4、20以内的退位减法。

  四、渗透教育

  1、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2、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集体、爱大自然的教育。

  五、教学措施

  1、教者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勇于创新,坚持教学“六认真”。

  2、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选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电教媒体。

  3、不断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4、对思维活跃、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要拓宽知识面。

  5、重视学困生的补课工作。

数学教学计划10

  一、基本情况:

  本学期我继任九年级数学,这班共有学生 49人,上学期期末检测及格 17人,及格率为 36%,平均 52分;,7299分 12人,6071分 5人,40~59分 21人,30~40分 7人;30分以下 4人。本班学生基础较差,两极分化太严重,且低分太多。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不少学生对学习数学失去了信心。为做好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特制定本计划。

  二、指导思想:

  九年级数学是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教学方针为指导,按照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来实施的,其目的是教书育人,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此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最适合自己的发展。通过初三数学的.教学,提供参加生产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良好个性品质以及初步的唯物主义观。

  三、教学内容:

  本学期所教九年级数学包括第一章 反比例函数,第二章 一元二次方程,第三章 图型的相似 第四章 锐角三角函数第五章用样本推断总体。

  四、教学目标:

  五、教学重点、难点

  《反比例函数》的重点是:掌握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难点是:用反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一元二次方程》的重点是: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多种解法;难点是:会运用方程和函数建立数学模型,鼓励学生进行探索和交流,倡导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图形的相似》的重点是:比例线段,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难点是:相似三角形的应用。《锐角三角函数》的重点是:解直角三角形,正确地选择关系式,先将已知和未知联系起来,然后进行正确地计算是解直角三角形的关键。《用样本推断总体》的重点是通过实验活动,理解总体平均数与方差的估计方法。难点是统计的应用。

  六、教学措施:

  针对上述情况,我计划在即将开始的学年教学工作中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1、教学过程中尽量采取多鼓励、多引导、少批评的教育方法。

  2、教学速度以适应大多数学生为主,尽量兼顾后进生,注重整体推进。

  3、新课教学中涉及到旧知识时,对其作相应的复习回顾。

  4、复习阶段多让学生动脑、动手,通过各种习题、综合试题和模拟试题的训练,使学生逐步熟悉各知识点,并能熟练运用。

数学教学计划11

  一、指导思想:

  以《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和目标为指导,以教务处《数学教学工作计划》为标准,遵循数学教育的规律,注重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重视数学的熏陶感染作用,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快乐。引导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

  二、班级情况:

  结合上学期的工作总结及学生成绩,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查缺补漏,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采取针对性的教育。

  本学期。我力争多在数学教学中多下些功夫。对于像X这样接受能力强的学生让他们在学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多做些提高分析能力的综合性强的智力题,来提高他们综合运用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而对于中下等学生则是要他们理解地掌握基础知识,做到能正确运用,同时把辅导的重点放在这部分学生身上,力争保证合格率的基础上努力提高优秀率。

  随着年级的升高学习的重点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所以在教学的方法和侧重点上也要及时的进行改进和变动。

  三、工作目标:

  1、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的教育,从小树立刻苦学习的理想。

  2、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提高学生口算能力,正确地计算分数混合运算。

  3、能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策略是本学期的重点之一。

  4、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建立体积概念,理解长正方体的特征。培养学生概率和统计的意识和能力。

  四、工作措施:

  1、从学生的`听课抓起。通过观察,我发现本班大部分比较聪明,但他们的学习习惯相当差,。课堂上至少有半数学生不会听课,自主学习意识更加薄弱。针对这种情况,我从教他们怎样学会学习,怎样探索开始,树立他们学习的自信心,激励他们做学习的小主人等措施。从而达到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的目的。

  2、从基本功抓起。想方设法方法训练学生,通过训练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让学生与学生互动,相互找错、纠错等活动强化学生基本功的提高。

  3、紧抓学生作业不放,想尽办法杜绝不按时交作业的现象。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拖欠作业的问题,现在基本杜绝拖欠作业的现象。

  4、培优辅差。这学期我本着培优辅差的工作思路,对本班的数学优等生,注重拓展知识、开阔视野,多提供展示的平台,他们树立自信心;对于学习暂时落后的学生,帮助他们树信心、培训兴趣、加强基本技能的补习与训练,以提高班级整体素质。

  5、积极与学生家长沟通。与学生家长多沟通,可更有效地发挥教育作用。

数学教学计划12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现将本学期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的教学计划拟订如下。

  本册教材分析:

  (一)、本册教材内容及编写特点。

  修订后的六年制第十二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比例,圆柱、圆锥和球,简单的统计

  (二),整理和复习。与原九年义务教育教科书相比,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调整。

  1.将“百分数

  (二)”移至第十一册。在原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中,由于受到课时的限制,将“百分数”的内容分成两部分,分别安排在第

  十

  一、十二册,此次修订后,由于内容的调整,课时也相应变动,故将本册中的“百分数

  (二)”移至第十一册,无论从课时还是从内容的衔接来看,都是非常合适的。

  2.“整理和复习”部分的调整。本单元主要的变化是根据前面各册教材的内容调整,对有关的习题进行相应的变动,如将“成数、折扣”的有关内容和习题删去,将涉及到带分数加减法、分数和小数混合运算的有关习题进行改编,等等。

  3.增加“数学实践活动”。

  (1)美丽的校园 这个活动是让学生综合运用前面所学的测量、平面图形、比例尺等知识,绘制校园的平面图。通过让学生经历动手测量、收集数据、确定位置、确定比例尺、绘制校园平面图的全过程,发展学生综合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为将来进行简单的课题研究和数学建模打下基础。同时,通过小组合作的活动形式,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2)节约用水 这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实践活动,要求学生通过调查、方案设计、收集数据、计算等手段,从量化的角度来说明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整个活动包括以下两部分:一是自行设计方案,用实验的方法求出一个滴水的龙头一天会浪费多少水;二是通过调查、计算,了解一个滴水的龙头一年浪费的水可以供一个家庭用多久,一个学校一年要浪费多少水费,等等。通过以上活动,使学生经历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逐步提高实践能力。此外,借助这类跨学科的题材,可以增强学生保护环境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

  此外,在以上四册教材的`修订过程中,有一些措施是共同的,例如,对有些陈旧的题材进行改造,使之更符合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对某些过时的数据进行更新;重新绘制每一册的插图,使之更加活泼,更能吸引学生;等等。

  (二)本册教材的教学要求:

  1、 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2、 能运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成比例,并会组比例。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3、 认识线段比例尺;并掌握用线段比例尺求实际距离的方法,能进行线段比例尺与数值比例尺的互相改写。

  4、 使学生理解成正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

  5、 使学生认识圆柱,了解圆柱体各部分名称,掌握图柱体的特征。

  6、 理解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运用公式计算出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7、 使学生知道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并掌握求圆柱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应用公式计算圆柱体积。

  8、 使学生认识圆锥,掌握它的特征,学会测量圆锥的高。

  9、 使学生初步认识球,知道球的特征,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10、 使学生学会制作含有百分数的复式统计表的方法。进一步掌握制表步骤。

  1

  1、 使学生能看懂统计表和指出这个表所说明的问僵,掌握制作带有百分数的统计表的方法和步骤。

  1

  2、 使学生了解条形统计图的意义和用途。

  1

  3、 学会看条形统计图。知道制作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

数学教学计划13

  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并掌握计算方法

  2.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笔算小数加、减。

  3.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重点: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具准备: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笔算下面各题,并说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8+6=28+5=37-5=12-6

  (四人板演,其他学生练习在课堂本)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教学例3

  (1)出示主题图.

  看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你从图中获得什么信息?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教师根据学生获得的信息所提出的'数学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3)教师从学生的众多问题中选择一个加法的问题和一个减法的问题。我们今天就来解决这两个问题。

  (4)(教师选择例3)提问:该怎么解决?小组讨论解决的方法。教师巡视,及时掌握学生讨论情况。

  (5)集体反馈。

  教师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学习实际情况出发,寻找适合自己知识水平的解决方法。

  (6)集体讨论:0.6+0.8

  教师先提示:这道式子是小数加法。小数加法与以前所学的加法是相同的,也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教师板书:小数加法)。

  小数加法又该怎样计算呢?(教师板书:计算)

  (7)引导学生两式比较:

  一道是以元为单位相加,它是一道小数加法题,

  一道是把元改写成角,把小数加法题转化成一道整数的加法题,通过观察比较知道:整数加法计算时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从个位加起;小数加法也是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列坚式时只要把小数点对齐,就能使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8)学生试笔算0.6+0.8

  学生在进行笔算之前教师先与学生探讨数位对齐的问题。教师并示范。

  三、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数学教学计划14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期教五年级,共有学生29人。从去年的学习成绩看,该班学生大部分学生平时在数学学习上态度较好,上课能认真听讲,能自觉按时完成作业,但有个别学生数学基础较差,加上学习方法有待改进,导致与班级整体脱节。针对本班的数学教学现状,本学期的工作重点是在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同时,采取以优带差促中等赶优等的办法,同时不忽视优生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使学生养成自觉学习的好习惯。

  二、指导思想:

  以《科学课程标准》为指导,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3、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珍爱生命,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三、学生情况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对科学实验比较感兴趣,不喜欢死记硬背的知识,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独立探究能力和主动探究意识不强。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数学教学计划15

  一、班级实际情况

  本班大部分学生在本学期中都能很好的完成学习任务,但有个别学生因学习行为习惯问题而使他们的学习有较大的困难,特别是计算比较差,二十以内的数都要通过数手指来完成,还有部分学生常出现抄错数字、看错符号,而且做完题检查的习惯很少。

  二、复习的主要内容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了解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9、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复习的重、难点

  重点:主要放在数与数的运算这一块内容中。

  难点:加减混合的看图列式应用题、钟面的认识。

  三、复习的主要目标

  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习惯。

  2、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在本学期学习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缺漏的知识进行加强。

  3、通过形式多样化的复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复习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4、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一步发展。

  5、培养学生的良好审题、书写、检查作业的学习习惯。

  四、复习措施

  根据本班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制定以下措施:

  1、将学生的零散知识集中起来,使知识纵成行、横成片,形成互相联系的知识网络。

  2、采用变换练习的方式,开展游戏活动等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加强对10以内口算加减法的练习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练习。

  4、加强对中下等生进行个别辅导。

  五、复习时间安排

  1、回顾与反思本学期的学习情况。(1课时)

  2、0—20各数的认识及相应的加减运算。(3课时)

  3、分类。(1课时)

  4、认识物体和图形。(1课时)

【数学教学计划精选15篇】相关文章:

数学教学计划11-14

小学数学教学计划11-18

初中数学教学计划11-15

数学教材教学计划06-09

初二数学教学计划01-16

初三数学的教学计划01-12

高二数学教学计划12-14

数学教学计划(精选15篇)11-30

数学教学计划15篇11-22

初三数学教学计划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