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高一化学必修一《离子反应》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教师,我们要在教学中快速成长,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快速积累我们的教学经验,快来参考教学反思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一化学必修一《离子反应》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一化学必修一《离子反应》教学反思1
在这一课时的教学课堂中,大部分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而且在我用多媒体展示溶液中离子的微观图像时,好多同学很快就能明白离子在溶液中发生反应的`本质,这很好地帮助了学生加深理解和记忆。在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这一知识点中,由于学生的化学用语这一关掌握的不是很好,这给他们的书写带来了很多的困难,但在我耐心的引导和鼓励下,同学们学习热情很高,他们之间也互相交流,且积极大胆地回答问题,可见这群可爱的孩儿们在学习中是充满乐趣并取得成就的。后15分钟我给同学们布置了4道关于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的课堂练习题,在他们的练习中我发现了一些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紧接着我着重分析与强调这些错点,帮助学生纠正与提高。
上完这节课,让我深刻领悟到教师在备课这一环节中一定要备学生,学生的已有知识、学生理解这节课内容的能力,然后要备教法,采用什么样的教法能够让学生容易接受新知识等等。
高一化学必修一《离子反应》教学反思2
《离子反应》属于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这一节我把它分成二课时。第一课时讲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第二课时讲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学好这一内容,能揭示溶液中离子反应的本质。并且正确而又熟练地书写离子方程式,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不仅是本章的一个重点,也是整个高中化学的重点之一,是历年高考的热点。
备课中的教材分析:
1.初中已对电离、电离方程式不作要求,而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概念教材也没有介绍,对其溶解过程学生是未知的,因此在教学中就不能一带而过。
2.对过程学习不能忽视,教材中在实验的引导下,配合新知识又给出3幅NaCl晶体溶解图,形象直观地表达了新知识的'含义,为学生自主或讨论学习提供很好的资源,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其作用。
3.要不要增加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概念的教学。若讲,对第二课时学习离子方程式书写有帮助,但讲,学生接受起来有困难,对理解本节知识有难度,且这部分知识在选修4中能学习到,鉴于此,本节教学不增加强、弱电解质概念。对离子方程式书写决定给出常用弱酸、弱碱,让学生现有个印象,便于高二展开学习。
4.适当采用多媒体和学科的整合,降低教学难度。
教学后的反思:
1.学生对电解质、非电解质辨别和其导电性的辨别不够准确,在新课引入时,从复习物质分类法引入,目的在于让学生加深酸、碱、盐都属于化合物的认识,为学习电解质概念铺垫。在教学中,感觉这样教学能使知识前后衔接,取得较好效果。物质导电性的判断仍然是学生的弱点,关键是学生对导电的条件尚属机械记忆阶段,用概念去解决问题还需一个过程。
2.学生对难溶的电解质理解有困难,这不要是学生对电离的条件理解不深刻,在今后的教学中,制作熔融条件下电离的课件,以加深学生的认识。
综上所述,在教学中改进教师教学行为的同时,而且更主要的是能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从而在更大程度上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3.引入离子反应后通过引导举例总结出书写离子方程式的步骤:
(1)突破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写、拆、删、查
第二步“拆”是教学的难点,如何来突破这个难点呢?所以我就和学生一起分析教材“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把难溶于水的物质、气体和水等仍用化学式表示”来总结展示给学生们。并说明无论是难溶或难电离的物质,只要是酸碱盐电解质,溶于水的部分就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它们之间的反应是离子之间的反应。为了让学生加深理解,我举几个例子,如CaCO3和HCl溶液反应;CaCO3不溶于水,在离子方程式中写成化学式,但它是电解质,参加反应的是离子。
(2)练习反馈
我还补充了实验: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让学生观察现象,书写化学方程式进而改写为离子反应方程式。练习:碳酸钠+盐酸;氧化铜+盐酸;氢氧化铜+硫酸;铁+硫酸;
通过练习巩固新的知识,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可以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找出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3)小结:
通过提问的形式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小结,并告诉学生这节课的重、难点。
这节课的主要任务就是让学生练习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就课后作业反馈来看,本节课还是比较成功。离子反应本应该2课时完成的内容,但根据普通班学生实际情况,我将离子反应分为三课时,第一节讲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高一化学必修一《离子反应》教学反思3
本节课《离子反应》是高一必修教材中的一节概念教学课,这节课的重点有两个,一个是对强弱电解质的理解,还有一个是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难点为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为了便于学生的理解,本课从电离方程式作为切入点,使学生对物质在溶液中的存在形式,借助溶液中离子的微观图过渡到溶液中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从而理解离子反应进行的本质。通过分析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入手,介绍了以“写—拆—删—查”四步走的方式来分析解说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同时将哪些物质要拆,哪些物质不用拆的问题对学生做了归纳,使他们的知识点有一个小结。后采用实际离子方程式讲述了离子方程式正确与否的判断方法,并对有关的问题做了总结。
本课教学在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上进行教学设计。但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虽然课堂上已经把教学计划完成,但课中好像留给学生继续发展的空间不够充分,可互动的项目可有所增加,与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联系不够紧密,这些问题有待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逐步改善。多思考如何引发学生的主动思考,立足学生的主题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学生的学是为了从“学会”到“会学”。本节课的教学安排,充分以学生为主体,满足高一学生探索及发现的需求,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很好的融入到课堂中来。同时,充分利用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以实验探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对难点的教学更是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在参与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整个过程中,老师起到引导作用,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符合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高一化学必修一《离子反应》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高一化学教学反思06-05
高一化学教学反思07-05
高一化学教学计划04-06
初一历史教学反思06-08
分数乘法一教学反思11-30
《唯一的听众》教学反思10-30
第一单元教学反思10-10
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03-07
《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