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复习课教学反思

时间:2023-04-12 08:04:49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数学复习课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快来参考教学反思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数学复习课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学复习课教学反思

数学复习课教学反思1

  本学期复习对于学生我从以下三方面作要求

  1、帮助每个学生达到基本要求,为进一步学习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打好基础。

  2、结合每一知识板块(领域)的具体目标,引发学生进行知识回顾,总结与反思,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

  3、复习教学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自己的要求:

  1、引导学生对于所学习知识的再现,针对存在问题查漏补缺,以达到理解与运用的提升和知识技能的巩固。

  2、引导学生整理(概括、归纳、找内在联系)以完成学生的认知构建。

  3、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关注后进生的进步,让他们渐渐感觉到数学是很容易学好的。

  具体措施:

  1、促进学生已有知识与经验的系统化与合理化,为进入综合应用知识的复习打基础,这是复习阶段的第一项任务。

  2、依据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突出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结合班级学生实际分领域进行知识与方法的梳理,如:小数的认识,小数的加减是以十分数为基础的。紧密结合分数的认识加强算理的理解。

  3、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和融汇贯通,如:复习长方形、正方形面积时,结合周长的计算编制一些解决问题的综合题;复习面积单位时,进行进率的归纳与整理,与长度单位进行比较加强复习效果。

  4、复习练习题注重“先做后说”的形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了复习的争对性,提高效率。为学生提供更多反思性学习的机会,鼓励学生自己的错误自己来纠正。

  5、总复习教学过程继续关注和促进学生数学思考与解决问题能力的进步与发展。

  6、有效地做好后进生辅导工作的安排。

  在复习教学中,注重整体的同时关注个体发生的变化,有针对性的加强对后进生的复习辅导,对后进生应按知识板块的学习情况进行分类,有利于提高辅导的效率,要激励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他们在复习教学中都能有所进步。

  但是总的来讲,回顾复习的效果。感觉我们只有培养好了学生良好的复习习惯,才能在复习教育教学工作中充分发挥作用。学生有了良好的复习习惯在复习过程中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率。

数学复习课教学反思2

  本课通过复习让学生经历系统整理和复习所学数学知识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感受不同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练习和相似内容之间的差异。

  课的设计从数的认识、分成、加减法、实际应用几个方面,系统的对本单元知识的梳理,加深学生对10以内数的认识,并能够熟练地计算10以内的加法减法。为20以内加减法的`学生打好了基础。

  学生有两个方面存在问题:一是学生不能认真的审题,二是不能细心的计算。这两个问题也直接导致学生做题的正确率,影响学生的自信心。

  谈话导入-----请小朋友想一想:我们本单元学过了哪些数学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要把学过的这些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这是让学生进行回顾和总结的渗透,很好的调动学生的思维。

  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学习数学处于起步阶段。为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整理与复习的能力,教师可以根据复习的内容,适当地引导学生主动地整理知识。

数学复习课教学反思3

  本课通过复习让学生经过系统整理和复习所学数学知识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感受不同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练习和相似内容之间的差异。

  课的设计从数的认识、分成、加减法、实际应用几个方面,系统的对本单元知识的梳理,

  1、认识了0——10,还会用很多办法表示;

  2、会用上下、前后、左右表示物体的位置;

  3、学习了加法和减法;

  4、认识了一些图形,图形的拼组在趣味只加深了对这些知识的.应用;

  5、同学们也学会了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重点和难点就是对10以内数的认识,并能够熟练地计算10以内的加法减法和连加和连减以及加减混合的运算,为20以内加减法的学生打好了基础。

  学生有两个方面存在问题:一是学生因为认识的字有限,很多文字性的题因为不理解题意不会做,还不会利用关键字词来解题,在做题的时候受限制,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帮助。这个也需要再以后的复习中多练习类似的题型,熟练了就好了。二是加减运算的时候还是有混淆的情况的。加法普遍的稍微好点,减法的话,有的同学不是很熟练,经常有出错的情况,这个我感觉还是学的时候孩子们对减法的涵义搞的不是太懂,所以在做的时候,特别是在文字性,描述性的实际解决问题的时候不知道是该加还是减,所以有出错的情况。这两个问题也直接导致学生做题的正确率,影响学生的自信心。

  本节课的整理与复习,用谈话导入-----请小朋友想一想:我们本单元学过了哪些数学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要把学过的这些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这是让学生进行回顾和总结的渗透,很好的调动学生的思维。

  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学习数学处于起步阶段。有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正确认识很重要。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孩子们已经能够很系统地将知识和技能很好的结合了起来,只要加以重复地练习,我相信在以后的学习中会减少很多阻力!

数学复习课教学反思4

  高考在即,第一轮复习已经一半了,这里就一轮复习谈谈自己的一点反思。高考是选拔性的考试,对于数学学科来说,它是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突出能力(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的考查。因此作为高三数学教师在进行高考复习时,特别是在第一轮复习时,始终应以夯实“三基”,提高能力为指导思想,使学生在有限的复习时间内立足基础,在能力的提高上有所突破,以达到应试的要求和水平。现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加强高考研究,把握高考方向

  随着数学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深入,高考命题也在逐年探索、改革,命题的方向愈加突出考查能力,所以研究好高考,尤其是把握好高考的新动向,搞好高考复习,不仅能为学生打好扎实的基础,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应试能力和高考成绩,而且也必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研究高考要研究大纲和考纲,要研究新旧考题的变化,要进行考纲、考题与教材的对比研究。通过对高考的研究,把握复习的尺度,避免挖的过深,拔的过高、范围过大,造成浪费;避免复习落点过低、复习范围窄小,形成缺漏。

  二、明确中心思想,做好学习计划

  第一轮复习是高考复习的基础,其效果决定高考复习的成败;一轮复习搞的扎实,二轮复习的综合训练才能顺利进行。故制定以下指导思想:全面、扎实、系统、灵活。全面,即全面覆盖,不留空白;扎实,即单元知识的理解、巩固,把握三基务必牢固;系统,即前挂后连,有机结合,注意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初步建立明晰的知识网络;灵活,即增强小综合训练,克服解题的单向性、定向性,培养综合运用、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和探究能力。

  第二轮复习是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进行强化、巩固的阶段,是考生数学能力及数学成绩大幅度提高的阶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高考的胜败。指导思想是:巩固、完善、综合、提高。巩固,即巩固第一轮复习成果,把巩固“三基”放在首位;完善,即通过专题复习,查漏补缺,进一步完善知识体系;综合,即在训练上,减少单一知识点的训练,增强知识的连结点,增强知识交汇点的题目,增强题目的综合性和灵活性;提高,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概括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重视回归课本,狠抓夯实基础

  《考试说明》中强调,数学学科的命题,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考查,注重对数学能力的考查,注重展现数

  学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同时兼顾试题的基础性、综合性、现实性。并明确指出:易、中、难的比例控制在3:5:2左右,即中低档题占总分的.80%左右,这就决定了在高考复习中必须抓基础,常抓不懈,只有基础打好了,做中低档题才会概念清楚,得心应手,做难题和综合题才有基本条件。尤其在第一轮复习中应以夯实“三基”为主,对构建的知识网络上每个知识点要弄清概念,了解数学知识和理论的形成过程,以及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过程。在第一轮的复习课中,应总结梳理每一章节的数学知识,基本题型和练习,以利于学生进行复习,在梳理中注重由学生自己去推理数学知识的形成的过程。如在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这一章中公式较多,要求学生证明两角差的余弦这一重要公式,并由次推导三角函数的和角、差角、倍角、半角等三角公式,通过这一练习,不但使学生对三角公式之间的联系十分清楚,记忆加深,而且增强了灵活运用公式的能力。在分章节复习时要以课本知识为本,因为课本是知识与方法的重要载体,课本是高考题的主要来源。纵观近几年的新课程高考试题,不难发现,多数试题源于教材,即使是综合题也是课本例习题的综合、加工与拓展,充分体现了课本的基础作用。复习必须紧紧地围绕课本来进行,只有严守课本,才能摆脱“题海”之苦。课本中有基本题,也有综合题,都在课本的练习题、习题、复习题、例题这“四题”中体现,以这“四题”为中心,既能巩固加深概念的理解,又能帮助掌握各种方法和技巧。在复习中,我觉得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课本的某一内容,它涉及了那些技能、技巧,在“四题”中有那些体现,我们以这一内容串通一些“形异质同”的题引导学生重视基本概念、基本公式的应用,增强解题的应变能力。

  (2)引导学生对“四题”寻求多种解法,或最优解法,开阔思路,培养灵活性。

  (3)分析课本内容,哪些难掌握,哪些易掌握,哪些内容可作不超纲的引申。

  (4)应用“四题”构造一些综合题,即变题。注重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应用,巩固基础知识。

  四、改革传统教法,讲究学习实效

  新课程理念之一是课堂教学观念的转变,首先是教师角色的转变,由讲解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指导者,其次是学生地位

  的转变,由单纯听课、被动接收地位转变为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探究发现的主体地位。我觉得高三数学复习课教学也应遵循这一教学理念,它体现了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我们对某一节知识复习时,通常采用练、改、评的模式。练是有针对性的先让学生做一份练习卷,让学生练习、回顾、讨论,做好知识、内容、方法的复习工作;改是教师及时批改,以摸清学生对所复习内容的掌握情况;评是教师及时评讲,讲评共性问题,夯实“三基”使复习卓有成效。精心选题,发挥例题的最大功能,也是提高复习效率的重要环节。要做到“面中取点,点中求精,精中求活,活中求变”。要具有典型性、梯度性、新颖性、综合性,更应贴近大纲、课本。例题的讲解应克服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而应采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新模式,即一到例题的讲解,当学生审题后,先让学生说思路、说方法,当学生思维受阻时,教师指导受阻的原因启迪前进的方向,以便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必要时也可以让学生展开讨论,采用探究性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是改革复习课教学的重要方面。

  总之,在高考数学复习中,我觉得我们应该更新教学观念,用新课程教学理念进行教学设计,使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景中,主动去探究学习,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理解数学概念,掌握基本数学思想方法,提高数学素质,培养数学能力。

数学复习课教学反思5

  没有很好的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应该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我觉得可以这样子改进:让学生来讲一讲自己对于气球分类的看法,并动手进行操作,然后 讲解是以什么标准进行分类的,然后再把不同学生对于气球的分类进行比较,找到他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得出结论: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不同,但是总数不 变。

  学情把握不当。这节课属于一年级下册的第三单元,尽管与下册的前两个单元没有太大的联系,但是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于图的观察能力可能还不足以回答这节课里的问题。

  内容过多。这节课包含《分类与整理》里的2节课时,一个是《象形统计图》,另一个是《简单统计表》。现在一节课里面塞下2节课,以致每个部分不能很好的表达清楚,使学生明白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所蕴含的意义,以及他们的画法。有的时候,对于教学内容适当的舍去是必须的。

  语速过快,教学语言过于累赘。内容再多,语言表达如果能够直接准确,那同样可以达到预期效果。但这节课中我的语言可能过于累赘,生活化,很多语 言对于学生的思考不仅没有帮助,反而搅乱了他们的思维,把一些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使他们失去思考以及回答的信心。而且在各个部分进行串联的时候非常生硬, 学生会有突兀感。语言的不准确使要表达的信息不能很好被学生接收,学生听的似懂非懂,有点摸不着头脑。

数学复习课教学反思6

  这个单元涵盖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内容,既有进位和不进位,退位和不退位的情况。前面的学习是分阶段的让学生掌握了各种口算笔算方法。2个课时的.复习课旨在将整个单元的内容联系起来再学生心中形成一个整体。

  在课室的安排上,我做了一些调整。在第一课时,归纳所有口算笔算,进行综合练习。在第2课时,继续练习一部分笔算,再进行解决问题的练习和对数塔秘密的探究。

  主要谈谈第一节课。优点有2个。口算、笔算的复习,都是按照算题组,通过观察比较讨论交流概括口算或笔算方法和不同情况。口算练习中采取先同座位合作帮助蚂蚁兄弟过河,一个人算,一个人做裁判,然后交换,比一比哪一对同桌合作的好,先帮蚂蚁兄弟到河对岸。下一个练习起名小兔跳跳,在全班进行,抢答随机的算式,其他同学随即用手势给出裁断正确与否。这样孩子的热情很高,乐于去算。不足的是,再比较归纳时,老师的话多了些。如果放开给孩子“你想说什么”,让4,5个孩子都来说一说,最后在简单归纳,讨论的涉及面会更大,参与度也高。不要担心孩子说不好,孩子的语言零碎,其实就年级来看,这是正常的,让他们把话说完,不要着急想引导带着说。好孩子也许能学会语言,但是其他的呢?

数学复习课教学反思7

  现在已经进入期末复习阶段,课间时常听到有的老师在抱怨:“以前教的时候,单元考都很好,现在学生怎么都忘了,一问三不知,真是气死人了。”有的老师说:“上课的时候学生坐不住,不愿意听,老师复习紧张,学生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还有的老师说:“平时上课学生精力真好,一到复习,个个无精打采,看到他们这样,我也跟着烦。”

  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是这样解释“复习”一词的:“把学过的东西再学习,使巩固。”然而也正是“学过的.东西”,因而也就使复习课的教学,往往因重复练习,而缺少新意;因题海战役,而显得枯燥无味,给复习课教学留下了一丝阴影。我觉得要走出复习课教学的阴影应做到:

  1、复习课要注重针对性。

  小学数学复习时间短、内容多、知识面广,为此教师在复习时要抓住重点突出难点,要对学生掌握知识情况进行查漏补缺。在复习之前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先仔细分析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哪些知识掌握的比较好,哪些知识还存在问题,哪些知识可能有些遗忘。然后再有针对性的组织复习,使学生都有收获,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成功感,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通过复习,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标准的基本要求。

  2、复习课要促进知识的系统化。

  复习课应根据知识的重点、学习的难点和学生的薄弱环节,引导学生按照一定标准把已学的知识进行梳理、分类、整合,弄清它们的来龙去脉,沟通其纵横联系,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结构。如复习第六册数与计算,总复习中1---22题都是复习数与计算的有关知识。在复习之前,教师要先研究每一道题的内容,它复习哪些知识,与哪些知识能建立联系。还要研究每一道复习题的教学方法,先练后议还是先议后练,学生独立完成还是合作完成。如第1、4、5、7、8题可以让学生先练后议;第2、3、6题要先让学生议一议,找出方法再练习;第10、14、17、19题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全班反馈练习结果;第9、11、13、18、21题可以小组同学先交流算法,再独自完成,最后全班交流;第12题综合了小数加、减和小数大小比较等知识,第15题综合了整数乘法、整数除法、整数大小比较等知识,第16题综合了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两位数乘一位数、单位换算等知识,第18、20题包含整数乘、除法的知识,又属于位置安排、时间安排策略方面的知识,对于这些综合性强的题目,可以由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解题策略。

数学复习课教学反思8

  本课还是关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复习。

  我总有一个想法,解决实际问题是最容易考察出学生实际能力的一个项目。非常遗憾的是,有许多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上面最容易犯迷糊。一是读不懂题目的意思,二是在许多细节方面非常的不注意。从一年级开始,解决实际问题就是与情境图相融合在一起的.,是情境问题。

  在课堂上,我致力于几点,

  一是让学生抓住情境图中的信息。

  例如解决实际问题第5题,我先让学生说说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学生们一看就知道,这是一个泳池,泳池的长度是50米。也就是说,从泳池的一头游到另外一头要游50米。情境图中的信息也是解决实际问题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二是联系实际生活来理解。

  如第6题:小华中午不回家,在学校吃饭;小芸中午回家吃饭。每天上学和回家,谁走得路多些?先估一估,再算一算。

  本题理解的难点在小华和小芸走这这段路几次。尤其是小芸,许多学生就算不清楚了。我找了一个中午回家吃饭的学生。又找了一个在校用餐的学生。让孩子们分别算一算他们路上要走几次。结果,很容易地就算出来小华一天要走这条路两次。而小芸要走4次。这样题目也就顺利解决了。

数学复习课教学反思9

  第一课时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复习,要是学生能够利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本节课的`复习要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进一步巩固加法和减法的意义,根据情景图提出加法计算的问题比较容易,而提出减法计算的问题相对而言要困难一些。

  对于总复习要密切联系生活,复习时可以把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设计一些生活情景画面,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也可以让学生到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然后再全班交流。学生不仅可以感受生活中有数学,数学中有生活,而且各方面都能得到发展。

数学复习课教学反思10

  紧张的课程复习工作已经开始了,如何才能上好复习课?怎样才能提高学生复习的兴趣?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在知识和能力两方面都能上一个台阶呢,我觉得在数学上方法和习惯的加强在复习过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具体的复习过程中我侧重了以下两方面的训练:

  首先,侧重于对方法的指导,解决问题一直是孩子们的一个难题,针对这个问题我教给孩子们一些解决问题的技巧如先分析条件可以知道那些信息,其次,要学会对这些信息进行甄别和处理,那些是对解决问题有用的,哪些是无用的,如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很多时候都会给孩子们一个无用的`底或高,干扰学生的思维,要善于观察和取舍。

  其次,要培养细致的思维习惯,数学本身就是一门量化比较复杂的课程,虽然它基本的解题思路不变,但若能从复杂的条件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本质,确实对孩子们而言是一个考验如王老师带着56个同学去划船,小船限乘7人,至少需要几条船?这是一道用去尾法取近似值的实际问题,而这其中的王老师就是一个隐藏的信息,往往也是学生容易忽略的。

  除此之外,复习过程的细化和量化也是提高学生整合知识能力的重要方面,只有两者达到一定的度,才可以让复习工作有了真正的实效。才能真正起到强化知识提高能力的学习目的。

数学复习课教学反思11

  关于毕业班复习的反思建议:六年级的数学教学内容很多很杂,现在已经进入了期末总复习的关键阶段,但是实际的复习过程,却让老师很为难,如果一味地将知识重新再现,学得好的学生认为自己都会了不要听,学得不好的也没有定心听,该怎样避免枯燥重复,又能体现学生的主体精神呢?为了克服时间短,内容多的因素,提高学生综合数学素质,我以为上好小学数学复习课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为学习的主动学习创造条件。

  课前整理时,学生自己设计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的上课方式,学生们的兴致很高,在上课之前已经聚在一起讨论怎么讲题,其实这就是在自主学习。为了想好怎么解题,他们聚在一起讨论、分析,最主要的是他们对此不以为苦,反以为乐,设计的方案被采纳了,高兴劲和成功感就油然而生。课堂的学习被延伸至课前、课外,课堂上的被动接受成为课外的主动复习,而课堂上的讲题过程突出解决的是他们认为重要的`地方和最难的地方,更因为这些问题都来自学生自己。在教学上,我努力把课堂还给学生,努力淡化并退出学生心中教师的权威形象,让他们感觉课堂是他们的,是他们在辩论,老师不是裁判,只是主持或者说只是观众,对与错都由他们来决定。

  二、增强合作意识,为学困生的参与和成功创造机会。

  在课堂中我重视提问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发现课堂上能解决的问题就不在追究,如果发现哪位学生真的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也不占用课上时间,把那个学生存在的问题记录下来,等到中午把他单独留下逐项训练,练到能举一反三为止。后进生不再是被遗忘的角落,上课时,他们敢于说出自己所理解到的,哪怕是一点点,看着他们一脸的喜悦,我多么惊喜,这不正是我们教师所希望的学习方式吗?!同伴间的学习和合作对这些孩子是多么有效,学习成为了一种需要而不是一种命令。

  总之,我们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精神,结合新时期教育方向,准确把握、理解和运用教材,立足小学数学知识的科学性和逻辑性,搞好小学毕业复习工作。

数学复习课教学反思12

  复习比新授更难把握,尤其是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一味的练习计算,学生就会感到枯燥无味,甚至厌倦。以下是“小学一年级数学复习课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

  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我力求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突破:

  一、以游戏为主线,层层递进

  如何让学生“乐学”,提高教学效率,一直是教学改革的重心问题。而游戏教学在贯注“乐学”思想方面是独领风骚的。它依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就是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乐学”问题。教学游戏,是学生乐于学习之“源”。这节课一开始,老师生动的讲述,加之蓝猫的吸引,便把孩子们带入了生动的情境中,进行闯关来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了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从而积极地参与到学习、实践中来。而闯关游戏中的.几道关卡则做到了有序牵引,层层递进,孩子们在通过自己的努力,享受闯关成功带来的喜悦的同时,愉快而轻松地复习了1—9乘法口诀的有关知识,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寓学于乐,“乐”在活动中。

  二、以知识为主流,丝丝入扣。

  作为一堂复习课,闯关游戏仅仅是课堂中的串连形式,复习的内容才是课的实质。这节课,为更好地巩固1—9的乘法口诀,并利用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把有关知识有机地、有序地分布在每一个环节中。游戏中,第一关知识梳理,让学生对这一单元的知识进行了一个总的整理。分为两部分:乘法口诀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接着利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为主,对乘法的含义作了回顾,通过整理算式,寻找出了隐藏在其中的秘密,而接算式一环节中,更为乘法的后续学习埋下了伏笔。第二关口诀游戏宫,在看得数想口诀中,有效地了解了学生乘法口诀掌握的熟练程度外,渗透了一题多解的思想。而看图列式和第四关动动脑,是用数学的过程,同时也巧妙地让学生从中领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思考,就会出现不同的解题结果。充分锻炼了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以生活为源泉,人人参与。

  无论是课引入时的场景,还是课最后的拓展活动,都是孩子们较熟悉的日常真实活动情境,在这里,把生活情境和数学知识密切联系起来,允许每个孩子自由选购自己喜欢的商品,让他们去经历、去体验,真正感悟到数学知识来自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时,在充分参与购物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有效地交流、进一步地体验由课内向课外延伸,使他们进一步体会到数学的价值所在。

数学复习课教学反思13

  六年级数学已经进入了复习阶段,但作为一名第一次接触新教材的我而言,复习课是最难上,也最不喜欢上的,因为都是以前学生学习过的内容,缺少难度和新鲜感,很难激起学生的兴趣。讲的时候,很难抓住重点,很难抓住题型,总在担心学生这不会那不会。讲的难了,差的学生不会的还是学不会;讲的简单了,好的学生不屑于听;中等水平的学生则似懂非懂,没懂也在装懂;只有极少数学生会在认真听。一知半解的了解怎能将知识掌握好呢?所以可能就需要教师花多点的时间去引起学生注意,上课把学生的注意力抓牢,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1、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主动学习。数学活动是让学生经历一个数学化的过程,也就是让学生从自己的数学经验出发,经过自己的思考,概括或发现有关数学结论的过程。例如教学《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时,我在新授前将设计这样一段情境: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我们的身上也有很多有趣的比,如人的胸围的长度与身高之比是1:2,将拳头滚动一周的长度和脚的长度的比是1:1,人脚的长度与身高的比是1:7。当人们了解了这些,又掌握了这种神奇的本领后,去买袜子只需要把它绕圈一周就知道何适不合适了,而侦察员就能根据罪犯脚印的长度推测出身高。你想拥有这种本领吗?这种神奇的本领就是我们这节课所研究的内容,比例的意义和性质。

  2、在活动中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鼓励,共同体验成功的快乐。例如在讨论“圆的周长是不是直径”时,有的学生运用直观的“看”、“比”或“量”的方法来判断半圆弧比直径长,而有的学生却运用“两点之间的曲线比线段长”来推理,这是两种不同水平的思维。最后教师可以将学生的思维从具体思维水平又引向抽象逻辑思维水平,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象这样给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猜测,在操作中验证,在交流中发现,在阅读中理解,使课堂形成多方的互动,多向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不仅仅是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态度、思想、方法,是一种探究的品质,这对他们后续知识的学习将有较大的影响,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3、恰当的放手自学,给予学生展示的机会。在百分数的写法教学中,我放手让学生展开自学。“想写哪个百分数,就写哪个。”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调动了起来,自学的效果就格外的明显。这种做法,改变了以往教学中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方式。再如:在教学比的各部分名称时,根据内容简单,便于自学特点,放手让学生自学,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合作者这一教学理念。

数学复习课教学反思14

  教学目标达成情况

  本次课主要教学目标有:

  1、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凑十法”进行进位加法的计算。此目标也是本学期的重难点内容,教学时首先需要掌握为什么凑十?因为凑十能让我们更快地、更简便的进行算式的计算,还不会出现大量的口算错误。其次是如何凑十,首先学生自主回忆凑十的方法,并主动说出见几想几,有一些不太会或者记不起来的孩子就能够听着同学的回答加深自己的印象,并让同桌之间互相提问如何凑十,这样有利于更好的记忆凑十的方,同学之间互相提问如何凑十,这样既让学生动脑思考还可通过互动的方式加深记忆。

  2、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交换法”的.计算方法。此方法是为了通过规律得出计算结果而不是再对算式进行计算得出结果,运用此计算方法可以节省时间快速简便的看出答案。为了达成这两个教学目标,我将教学内容层层递进的展现给学生,环节相扣,连贯紧密使学生更好的掌握计算方法。大部分的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究学习和谈论能够熟练掌握并运用这两个方法,但有一些学生还需后续的巩固学习才能完全掌握。

  教学效果

  因为小学生的注意力无法长时间集中,因此必须在课堂开始的短时间之内抓住学生有意注意的特点讲授重要的知识内容。教学时采用快速问答的方式让学生处于兴奋中,思维跟着老师的教学计划进行,环节紧凑,每个小环节能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主动去思考,内容紧密而连贯,从而在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内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在练习环节中,让学生参与进来,采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形式,比如在黑板上进行练习,既展示了自己的学习效果,又向同学展示了自己,感受到自己是主体,乐于去参与学习。本结课的教学效果照顾到了大部分学生,使之能够积极参与,但仍有一些同学需要采取其他的活动调动他们学习参与的热情,比如填空环节,有的学生识字量不够,无法理解题意,容易产生退缩的心理。

  改进建议

  1、教学基本功急需加强,有精神气又富有激情的教态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参与课堂,语言要体现出抑扬顿挫的艺术感,组织课堂有自己的方法,无序的课堂教学会产生不好的效应。

  2、板书和讲解的问题。好的板书设计和工整的板书书是教师自己作为榜样影响学生一种好的办法,我们要善于运用以身作则这种无形的教育。

  3、提问与回答。如何提问,何时思考,何时回答。让学生有思考的时间得出答案并总结语言自信的回答。

数学复习课教学反思15

  从事了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一直以来我对数学复习课都是心有余悸,力不从心。主要原因是,站在学生的立场出发,学生认为复习课无非是炒剩饭,教学内容没有什么新意,教学方法没有什么创新,教师多半是提出问题:“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知识是怎样的?”学生碍于教师权威式的指令,绞尽脑汁,搜肠刮肚回想新知生成过程,而不是发自内心地去梳理知识,构建知识网络,形成一定的思维方法。这种课上起来无疑是走过场,清汤寡水,学生与教师均无激情。自从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汹涌而来,课改便成了我心目中的救星。我想:只要自己走进课改,更新观念,关注学生,改进教法,我的数学复习课堂一定会绚丽多彩!于是我开始留意新教材关于复习课的结构特点及编排意图,逐步搜集有关复习课的相关文章,并且认真学习《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新教材给我们的`启示》以及与课改联系较紧密的杂志《小学数学教育》等,通过学习与积累,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使我学会了如何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和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构建小学数学复习课堂上的新与乐,达到师生共同梳理知识、发展思维、形成技能之目的。

  数学教学中重视训练学生思维逻辑的严密性与灵活性,即发展思维,特别是复习课,学生将已学知识全面综合,然后系统化,最后形成学生较为熟练的一种思维分析方式,这是极为重要的。一次,我在教学六年级《分数应用题》单元复习时,写给学生这样一道应用题:一辆客车从甲地开往乙地,需要10小时到达;另一辆货车从乙地开往甲地,需要15小时到达。现在客车与货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2小时后两车共走240千米,问甲乙两地全长多少千米?学生很快解出:列式240÷[(110+115)×2]。此时我立即提问:如果将“2小时后两车共行240千米”改成“2小时后中间相距240千米”,你会做吗?学生说出关键要找出240千米与全长的对应分率,列式:240÷[1-(110+115)×2]。于是我乘胜追击:你还会改动240千米的对应分率、改编成另一道求全长的应用题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有的说出:2小时后客车比货车多行240千米,求全长,列式:240÷[(110-115)×2];还有的说,两车共行8小时后,中间相距240千米,求全长,列式:240÷(810+815-1),等等。这种由教师提供一份材料,然后以此材料为思维触点,学生一触即发,掌握了分数应用题的本质特点及基本解题规律,并在学习过程中极大地体验了思维训练乐趣以及改编应用题创新之乐,课堂再也不像原来那样枯燥乏味了。

  有时我也想:数学复习课如果能够像新授课那样,对于思维发展,变式开放题型也让学生动手操作一下,帮助他们开启心智,未尝不可。因此,我请教名师,并翻阅有关书籍,寻找理论支撑点,大胆尝试,而且在平时的数学复习课中还小有成效。例如,我在教学六年级《圆柱与圆锥》这一单元总复习时,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圆柱表面积、侧面积、体积它们三者之间的联系时,我将一个活动的圆柱体(可以拼成一个长方体)带到课堂上,学生在解答“一个圆柱体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后,体积为628立方厘米,已知圆柱侧面积为314平方厘米,求拼成的长方体比原来圆柱体增加了多少平方厘米的表面积”时,因为没有直观教具作演示,学生凭空想象感到困难。但当我让一名学生具体对照题目条件与问题将这个圆柱体拆开后再拼成一个近似长方体后,学生经过观察,终于恍然大悟,再经过简短的讨论与思考,学生很快提出以下三种方法:

  第一种:

  半径:628÷(314÷2)=4厘米

  高:314÷(3.14×4×2)=12.5厘米

  增加表面积:12.5×4×2=10平方厘米

  第二种:

  πr2h2πrh=628314,得出r2=21,因此r=4厘米

  h=314÷(3.14×4×2)=12.5厘米

  增加表面积:12.5×4×2=100平方厘米

  第三种:

  2rh=侧面积π=3143.14=100平方厘米

  尤其是第三种方法,令人叫绝,连我也预料不及,从这里可以看出,学生的潜力是无止境的,关键在于教师如何为学生创造学习机会,提供学习平台,教学相长此时此刻得以真正体现。记得我归纳总结这三种方法特点时,学生们都由衷地为自己的成功而鼓掌,也更为数学复习课知识的奥妙无穷而喝彩,从此学生更加喜爱数学了。

【数学复习课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复习课教学反思04-20

数学总复习教学反思11-06

数学课教学反思04-09

数学的教学反思10-10

数学教学反思11-17

数学教学反思02-12

磨课教学反思11-11

习作课教学反思06-07

写字课教学反思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