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活动总结

时间:2023-11-17 08:03:16 活动总结 我要投稿

关于支教活动总结

  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结的书面材料,它在我们的学习、工作中起到呈上启下的作用,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总结怎么写才能发挥它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支教活动总结,欢迎阅读与收藏。

关于支教活动总结

关于支教活动总结1

  微风浸着丝丝凉气拂过山顶,拂过郁郁葱葱的白杨,拂过孩子们灿烂的脸庞,7点,崮崖已早早醒来。离早读开始还有半个小时,孩子们在教室门口的空地上玩得热火朝天。几个大点儿的孩子在有模有样地打羽毛球;小一点的你推我一把,我推你一下,黝黑的小脸上满是喜悦和快乐;小姑娘们安静地坐在台阶上,说着各自的悄悄话儿。7月26日,山东理工大学“挚愿支教,筑梦巍沂”理工青年网站暑期社会实践团来到崮崖小学已经4天了,各项课程正有条不紊地进行。深眸藏不住忧思,支教队员解浩靠在教室门口,看着这群嘻戏打闹的孩子,脸上却没有丝毫喜悦。

  这是解浩第二次以支教队员的身份来到这里,去年夏天,他同20位90后大学生一起,来到这片承载起红色沂蒙精神的土地,努力用自己的手掌托起孩子们的梦想。去年的最后一节,他为孩子们讲述了梦想的意义。昨天,当他在给孩子们上的第一堂课中问到“你们有没有想走出这里,去实现自己梦想的想法”时,得到的却是孩子们出奇一致的回答:“没有!”

  “他们个子长高了,知识丰富了,可我越是看到这个,就越是害怕,怕不能帮助他们做得更好”,一个小朋友拎着水杯从门口跑过,解浩望着他说道:“去年他还很小,今年已经长成一个小胖墩了。”“看到几十双小眼睛盯着我,问我什么是梦想,突然的,我就不知所措了,甚至开始怀疑我到底能给他们带来什么”,恍惚想起自己去年最后一节课的主题是:“开阔眼界看看外面的世界,其实我们没有什么不同”。

  公益不是精英奉献以后的自我陶醉,公益更在乎的是实效。那半个月的时间,支教队员究竟能给孩子们带来什么?“校长,你说我们的支教真的毫无意义吗?孩子们为什么就不想走出去呢?”在一次偶然的交谈中,解浩向崮崖小学校长杜九洲倾吐了自己的困惑。

  “不,你只是没有真正了解实情,在作文课上,就有位同学写道‘我希望能变得很厉害,把我的家乡建设得更加美丽’,就连我也觉得非常感动”,杜校长告诉他:“不要怀疑自己,你们教的课程很有用,当时六年级的同学现在升入初中后,明显比别的同学开朗许多,他们表演节目时,都表演的你们教的东西。”

  “我不想用填鸭式教育方式去塞满孩子们的学习世界”,支教队员张童说道。农村教师资源相对缺乏,教育手段也比较单一,支教队员要做的,就是丰富课堂教育方式,结合他所学课程,给他们进行一些拓展,激发其学习兴趣,授之以学习之渔。

  “有时我会跟他们讨论一些诸如‘什么是梦想’之类的问题,有了自己一套判定事物的标准,不管再经历什么,也能如莲花,不蔓不枝,四时有序,出淤泥不染。”任雪娇说道。或许他们没有能力改变孩子们生活的大环境,但他们能给予孩子们一层铠甲,让孩子们即使在灯红酒绿、物欲横流的世界中,在缺少家庭教育的情况下,也可以健康、茁壮地成长。

  贫穷,带给孩子们的可能是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局限,在经济条件和思想教育条件相对低下的情况下,队员们希望可以尽可能地改变他们心中落后的观念,培养他们一些好的习惯。“懂礼貌,不要喝凉水,不能以强欺弱”,通过支教,在他们内心种下一颗积极而正确的种子。

  而对于支教队员,在不断的接触中,他们可以了解到农村教育现状,对孩子们的心情也能感同身受。带着这些感受、这份感情,在接下来的漫长的岁月中,不仅可以帮助更多的人,让周围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而且可以帮助自己成为更好的人。

  “谁都有权利拥有更好的生活,他们需要的是希望,我们告诉他们外面的世界的精彩,给他们这个希望。”解浩清澈的眼眸映着远处巍峨的高山。如果他们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玉石,那我们就做发现玉石的工匠,将他们带离险远之地,为他们去除身体中的杂质,让他们知道有无限雕琢自己的可能,剩下的细节,就让他们在未来漫长的岁月里,自己细细雕刻吧。

关于支教活动总结2

  XX年7月16日,满怀着激情、少许的不安,踏上了我们的征程。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颠簸,在我院辅导员的罗老师的带领下到达了我们的目的地--xx县xx完小,传说中xx的西伯利亚。

  静静的坐在火车上,真的实现了当时的一句玩笑话__在火车上写三下乡总结,脑海中浮现着支教的种种画面。

  十三天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但是在这不长不短的十三天里,我们获得了一生中难以获得的东西_ ____团队的精神、工作的经验、真挚的友谊……在那里我们没有虚度光阴,以“伴你成长,关爱你的假期”为主题,用心做事,用心服务。生活比想象中要艰苦的多,本来队长去踩点后告诉我们那里是不缺水的,但是老天却跟我们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在我们去了之后,突然停水了,辛苦了我们队伍中的男同胞们一担担从距离学校几百米远的水井中挑水回来。然后是我们的洗澡条件:每天不得不去烧水,还没有澡堂,难住了我们女生。接下来就是吃饭问题,开始是两天五餐,饿晕了我们一大群人,也辛苦了我们炊事班的班长,还有就是五天才会有一次赶集。但是,我们坚信“坚持就是胜利”,十三天就这样过去了。

  现在想想,没有过不去的坎,只要挺直腰板去面对困难。我们在一起有说有笑,我们说是苦中作乐,但我不这样认为,如果说有一种先进叫落后的话,那么就有一种吃苦叫幸福。因为我们累并快乐着的。

  我们是代表学院去的,我们也带去了我们的特色:通过一系列的标本制作,让孩子们更加深入的了解自然、了解一些科普知识。在炎炎烈日下她们的激情丝毫不减,让我想要偷懒的心也坚持着为她们讲述着采集标本的方法。

  感动:

  三下乡,这是个锻炼个人能力的活动,我们一直都在默默的坚持,默默是我们的品质,三下乡也是个另人感动的活动。在这十三天里我深受感动:感动于一个五年级小女生xx每一次在家门口一直看着我们走对路并逐渐消失的背影才进家的事情,感动于她在带有感情的演讲、以及“妈妈是冬天里的小棉袄,温暖我的心”的演讲,感动于九岁的xx带有童真的'话语“老师别哭,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感动于最后一天早上“老师,我们五点就起床了,怕你们偷偷的走了”。

  收获: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这十三天里,我们过得充实。让我学到了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我觉得我变的成熟了。都说只有义无反顾的付出,才可以理直气壮地收获。十三天下来,我们,累了,乏了。却掩饰不了我们内心的喜悦与踏实,我们收获了友谊,收获了感动,收获了成熟,收获了坚强,收获了成长。过程中,辛酸的泪水、真心的微笑、坚强的背影,也构成了我生命里最珍贵的回忆。

  我们去了,带着激情与不安,我们回来了,带着感动与收获,中间只有短暂却亦永恒的十三,这十三天注定是不平凡的十三天,十三天里我们在汗水中学会了许多,经历就是成长,我亲身见证了我们每天都在实践中坚强,在实践中成长。只因自己满腔的激情,只因自己曾许下的诺言,只因自己心中那最原始的真诚。我们不虚此行。

关于支教活动总结3

  一个月来的支教终于结束了,现在回想起来真是别有一番风味,下面谈谈我支教的总结和心得体会。

  这次支教除了认识了一帮朋友,其实相当于旅游和度假的,因为教书的时间实在太短了,我们知道的状况很多,但实在能做的和所做的很少,这次支教有很多做的不足,不单在于组织者(组织的混乱就不用多说了,我之前也写过邮件,提过意见,但都是石沉大海,这篇总结估计也只是给他们的一个形式,有没有人看还是个大疑问,不客气的说,我基本没看见组织者中做事认真靠谱,先思考后行动的,我是抱着一腔热血,对支教、对大学生公益联盟这个组织的未来,但我***从开始写邮件申请,到培训认识了解,到后来支教过程中对组织的认识,一直发现组织并没有人知道应该怎么做,我佩服的是组织者的激情和执行力,但没有思考的激情就有点是激进了,有点像没头苍蝇了,很诚恳的说,如果这样下去,没有一年组织就会灭亡的。),作为志愿者的我们很多事情根本也没有思考好:为什么要来支教,出于何目的,你想要教孩子们什么?很多同学只是出于一腔热情,最后连自己来干什么的都不知道,这就是盲目。拿我自己来说,也不是想的很清楚,当时是困惑于自己的未来,困惑于对价值和自由的思考,外加自己不安分的心而出来的,但也是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一些东西:

  1、作为队长,面对任何混乱或平静的局面,要帮助队员认清做事正确的方向和意义。而作为一个组织者和领导者,一定要能统观大局,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有时候,并不需要做太多的行动和决策,要认真的先在心里考虑和思考,但做出决策就要坚决果断的执行。

  2、支教的意义不单在于教会孩子们什么,同时也在于教会自己什么。我生水痘离开学校前对大家说:“好好教学。”并不是我想让大家在短短几天教会孩子们什么,只是看到大家在给孩子们上完半天课后的反应,我觉得我们自己没能用心体会一些东西,也没能用行动告诉那些看着我们支教的老师应该以什么样的心态和形式教学。我很遗憾自己先生病走了,之前我也想跟大家交流,但我想大家应该先自己去思考和体会一些东西,包括怎样教学,应该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我有些自己的想法,可惜生病都没能实施,没在开学前就告诉大家,是因为我觉得不可能叫每个队员按我的思路、风格教学,那是不可能的,我们队每个人都是很有特色的。但我发现第一个半天教下来,大家并没有以虚心的态度来思考应该怎样跟孩子沟通和教学,而只是在描述孩子们的现状和抱怨,我发现我错了,我的一些理念反而会被有些队员认为作为队长我什么都没做,所以我反思的结果是:作为“队长”,如果你有想说的,要思考后及时开口,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深刻理解你的,如果你一直低调沉默,就可能被放弃话语权,而话语也是影响人的有力武器。

  3、支教的意义不单是教孩子们开心,教孩子们认识外面的世界,教孩子们懂得表达自己,表达爱和感恩,教孩子们一定要认真好好地学习……其实教孩子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学会付出与无私的爱,学会如何面对孩子,学会不因贫贱富裕、聪慧愚笨而宽容平等的接受孩子,学会平静的伸出手,学会从孩子天真稚嫩的脸上看见美好的未来和世界的和平,从孩子身上学习我们已经渐渐失去的真实、纯洁(见日志)……来支教,并不是因为孩子们穷,我们想来看看穷人是怎样生活的,想来体验一下穷的日子到底是怎样过的,来支教是因为中国有十三亿人,只要有一亿人,哪怕是百分之一的人被人认为是落后低贱的,我们就还是一个落后的民族;来支教是想告诉那些在抱怨的人,为什么一直抱怨而不去尝试改变;来支教是想告诉自己,不要以为自己有多了不起和高尚,你能做的和改变的事情太少了;来支教是想让自己慢慢学会以一颗成熟的心态面对人生的坎坷……

  4、这次支教使我切身体会到是先有经济再有教育的,而不是先有教育再有经济的,以前在经济和教育这个问题上争论,完全是扯淡。孩子的一句话,让我印象很深刻:“我爸爸妈妈姐姐都出去打工了,我要照顾妹妹和奶奶,所以不能上学。”老师吃饭时说:“这边的孩子下午四点半回家就是放牛,复习是啥呀,从没这个概念。”“这边孩子的命运大部分都只有一个,十六七岁时出去打工,我们这个村从来没出过大学生,最多就上到个高中”……没有经济的发展,便始终解决不了山里教育的问题(孩子们上学饭都吃不到,没钱,回家放牛还来不及呢,上个学***得跑两三个小时的山路,最远的地方连县城都没去过,在他脑海

  里就只有大山),或者说很难很难,只能让孩子远离家乡去求学,而这又是一般家庭无法允许的`,另一个办法就是让一批志愿者固定蹲点,但这需要志愿者付出长时间的牺牲,又是很难做到的。所以,只有经济能拉动教育,但教育好了,这个地方还是没有经济,因为就像前面说的,这个地方资源少,很难有吸引力,只能靠社会的救济发展,这又如何是发展之计。

  5、跟孩子们沟通的方式不在于理念,更在于体验和寓教于乐,跟他们沟通是件很快乐的事情,要用缓慢的语速,引导的语言,参与式的体验让他们慢慢的放开自己,学会表达。

  总的来说,这次支教对我来讲又是一次宝贵的经历,就像我申请支教时说的,为什么来参加这次支教,因为阿甘会选择,富兰克林会选择,所以我也会选择,为的是多经历人生,在不一样的经历中思考,思考后再去尝试新的旅程,这样的过程让我慢慢思考、体会到价值和自由的真正含义。如果我坚守用我的思想、理念去影响和帮助所能帮之人,用我的智慧来创造价值,改善耗散的体系,那我正在做,并且我明白前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关于支教活动总结4

  XX年7月5日,dreamhigh江西支教团第二组刘帅、汤才梅、陈莹以及江西省电教馆魏刚主任结束了江西支教之行。怀着对江西这片红土地的依依惜别之情,我们踏上了回程的旅途。坐在车上,回想这次支教经历,我们被江西一线教师的热情和创意打动,被各县教育部门领导们的悉心安排所感动,为省市电教馆的领导魏刚主任和刘为群馆长的全程照顾而心怀感激。

  回想支教之行,虽然辛苦,但更多的是充实和幸福。无论是在余干县还是在鄱阳县亦或是德兴市和乐平市,每天看到老师们那渴望知识的眼神,积极创作的态度,我们即使评课到深夜也不觉得累。每场分享中,老师们都认真地学习,积极地创作微课作品,由于时间比较紧凑,老师们只能中午或晚上回家才能完成任务,有时甚至奋战到深夜2、3点,我们感到欣慰的同时,也非常地不忍心,因为老师们白天的学习任务就很大,晚上回去还熬夜到这么晚……我们被老师们的认真精神深深折服……短短几天下来,四个地方的老师们诞生了70个作品,其中获奖的优秀作品28个。老师们最终收获的是满满成就感。我们感受到,我们江西基层老师丝毫不亚于大城市教师的创意和激情,感受到他们对教学的热爱,感受到他们对改变我们的教育教学现状的渴望。

  在短短几天的共同学习和交流中,我们从彼此陌生渐渐成为了好朋友。老师们看到我们嗓子哑了,还很贴心地送上两盒润喉片,心里暖得无法言喻……他们从我们这里获得了知识,积极和我们探讨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也同样从他们身上看到了教育的未来,给了我们继续为教育事业奋斗的信心。看到老师们在qq群里发表学习感言,我们心里真的很欣慰,再累都是值得的……

  支教之行,虽然时间很紧凑,但是我们很想感受我们江西人民的生活,每到一站的第一个晚饭后,我们都会到各地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这里没有大城市的车水马龙,没有大城市的喧嚣和张扬,淡淡的河流,熙熙攘攘的人群,孩童脸上烂漫的笑容,阿姨热情的舞蹈,情侣们悠闲的步伐,我们俨然被江西恬静悠闲的生活所吸引。

  本次支教之行,虽然我们很辛苦,但是各级领导和部门工作人员更加辛苦,魏老师和杨老师全程陪同,余干的戴局长,鄱阳的.曹站长,德兴的叶局长,乐平的胡局长都提供大力的支持,无论是对教师的组织、会场的选择和布置,还是我们的吃喝住行都得到了他们的悉心安排。没有他们的帮助,我们这次支教分享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非常感谢江西省各级领导对我们的照料……

  短短八天,我们忙碌而充实,劳累而感动,希望我们的付出能够给江西的教育带来些许改变,我们也会继续关注江西的教育发展,尽我们绵薄的力量持续推动江西教育的发展。我们也很庆幸江西给我们这次锻炼和学习的机会,并期盼再次来到这片红土地,点燃这里的星星之火。

  汽车快速的在高速路上奔驰,相信我们的人生和江西的教育都能够再自己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关于支教活动总结5

  上大学前,我给自己定了三个目标,其中一个就是要在西北大山里陪着孩子们待上一两个月,这也是我选择北方上学的原因之一。现在,由于很偶然的原因,我加入了汝城大学生联络促进会,加入了永丰阳光支教活动,算是提前了解了我的一个心愿吧。

  在这十三天里(两天招生,十天上课,一天文艺节目表演),我们二十多个队友,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终于还算顺利地完成了此次支教活动。至于我们到底能给孩子们留下些什么,我依然迷茫着,但从孩子们的反馈中,我知道,我们给了他们一个还算难忘的暑假,虽然时间很短暂。

  个人收获

  也许是因为性格的原因,也许是因为环境的缘由,或都有吧,我一直比较的独立孤行,很个人主义,总以自己为中心。在大一,我也加入了几个组织,参加了不少团队比赛,工作上我勉强做得还行,但与队员的关系却永远只停留在工作伙伴的层次,很难产生真正的友谊。一直尝试着去改变,但结果依旧。在支教活动的前两天,我和队友们的关系也是如此,只有会议上的讨论,缺少会后的交流。但坚冰总将会被打破的,大家一起早操,一起受“体罚”,一起做饭,一起等着开饭,饭前一起唱歌,饭时一起欢笑,饭后一起聊天、讨论课程,一起送学生回家......再加上队友们的包容和理解,自己的积极融入,我终于融入了这个大家庭。

  之后,为了使这个团队更像个团队,更聚凝聚力,我们玩了一些小游戏,大家还对此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我也对“团队”有了更深的认识。“没有完美的个人,但有完美的团队”。个人再优秀,在面对复杂的情况时,也会因自己的某些不足而把事搞砸;但是,一个由一群追求完美的队员组成的团队,是可以把事办得很漂亮的,而我们,就需要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其次,作为团队的一员,我们要严于律己,宽于律人。严于律己是基础,每个队员都要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因为你工作完成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其他队友,进而影响整个任务的完成。宽于律人是桥梁,沟通的桥梁,成长的桥梁。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足,自己的难言之处,当因为这些非主观因素导致的工作失误时,我们在提出批评建议的时候,更需要一份理解与包容,这样我们才能帮助队友成长,使这个团队更趋于完美。

  为他人鼓掌,为自己喝彩。当其他人取得优异的表现时,真心的送去祝福与掌声,真诚的.请教学习。这十天里,我去听的课可能是最少的,总是在忙着自己的事,而忘了虚心求教,以致走了不少弯路。一直没摆正自己的位置:我应该既是一个传授者,也是一个学习者。从其他队友那学习,从学生那学习,从失败中学习。

  存在的问题

  我是中途加入的,是在大家把很多工作(拉赞助,踩点,调研等)都做好了的情况下加入的,本无权利说三道四,但也正因我没参加前期的一些工作,我可以以一个局外人的视角来看此次活动。

  调研问题。在开始上课几天后,我们才对孩子们到底缺什么,想学什么有了初步的了解。虽然及时调整了课程安排,但本就少的时间已过去一半,前期调研的不足,不仅使我们备课造成迷惑,更耽误了宝贵的时间。

  仓促备课。支教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备课质量的好坏。但我们很多时候却是临时备课,想到什么就讲什么。且不说我们还没有这种随机应变的能力,这本就是种不负责的行为。就我本人的经验来说,和高年级的学生讲科普、速算,可能只需课前几分钟的准备,因为他们的思维层次和我相差不会很大,不需要想太多的方法来解释概念;但低年级的学生就不行了,我得站在他们的角度想,什么层次的问题他们能理解,我又得用什么例子,什么语言将一个更高层次的东西以他们能理解的层次讲出来。

  会议效率低。虽然每天都在开会,但问题依然每天都有,这很正常,但会议的效率确实有点低啊。以致会后没有足够的时间思考学生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各科“老师”间也没有足够的时间交流教学心得。

  总的来说,这十多天是非常有意义的,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我感谢队友对我的包容,感谢孩子们给了我这次机会,感谢自己坚持到了最后!

关于支教活动总结6

  从四月的立项到7月25日实践的结束,看似漫长遥远的三个多月的时间在建筑系疯狂的设计与交图,以及紧张的期末考试周,以及考试周结束后全身心地、井然有序却也略带紧张的准备,以及最后在纳雍昆寨中学的实践中逝去了。这期间,有联系上的反反复复,有筹备上的辛辛苦苦,有各种碰壁后的垂头丧气,有取得各种成就后的欣喜欢乐,有旅途中的颠颠簸簸,有难说出口的心疼心酸,还有最后离别时的不舍与眼泪……

  这是一个有着太多故事的过程, 我用我笨拙的笔不能描述不出全部这些故事,只好用几个关键词来概括我们的实践:转变、反复、准备、走访、倾听(心疼)、忙碌、感动。或许这几个词并不足以完全把我们这次实践的轮廓勾勒出来,或许仍然存在某些遗漏,但这些词已足矣表达出我们的感受。

  转变

  当我们回过头来重新审视我们最初的想法时,虽不会因为当时那个想法的幼稚与不成熟而嗤之以鼻,却也绝对会会心一笑。

  最初的最初,我们的确怀着一种自以为很崇高的心理、很英雄主义的心理立了项——到中国一个最贫困的山区去支教。那个时候,我们的确一心向往着徐本禹式的支教经历,虽然我们不可能像他那样在一个山区支教多年,我们仅仅只是一两周的时间,我们一心只认为只有那种环境下的支教才是最有意义的。

  但是随着实践各方面工作的开展——尤其是备课阶段的展开以及最后实实在在的支教经历,让我们的想法不断地发生着转变。

  我不得不承认,在最初的想法里,我们太自以为是,只是过分的关注怎样怎样的活动、怎样的环境、怎样的经历对于我们才是最有意义的,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单方面地考虑自身,而忽略了我们的活动对于承受方的意义、对于社会的意义。

  渐渐地,我才明白,实践的作用,并非是期待我们通过某一次或者某几次的实践而实现多大的社会价值,而是让我们能够走出大学这座象牙塔的庇护,去接触社会,认识社会,也是了解自己。

  而在这个过程中,尽可能的锻炼自己,尽可能的提升整个实践活动的社会价值。

  而活动的意义与价值,也并非取决于我们选择的实践环境、实践地点和实践人群,而是取决于我们的活动,取决于我们在这次实践中付出了什么,给对方带去了什么;取决于我们收获了什么,而对方又收获了什么;取决于我们的活动是否能让社会上更多人和群体关注我们的实践的对象,而不是关注我们。

  任何活动的意义都不是在实施之前通过制定目标或者计划臆断推测出来的,都是在真正践行的过程中看到的、感受到的。

  反复

  这其实是一个很让人恼火和垂头丧气的过程。

  四月份立项的时候,我们就已经确定了我么实践地点为贵州省毕节市**小学,然而同对方联系接洽的过程总是让人“出乎意料”。

  本以为是应该是一件很顺利很简单的事情,只不过给当地校长或者政府打一个电话说明情况征得他们的同意就可以了,没想到是那样的繁琐。

  当我尝试着和**小学的校长联系时,他告诉我大学生支教属于教育类公益活动需要和镇的团委和教育部门联系,让他们同意审批,当地收到上面的通告以后才能和我们商量具体事宜。

  而当我联系到镇的团委和教育局时,两个单位有事不约而同地把我再往上面踢——让我和毕节市的团委和教育部门沟通。

  总之,从开始联系**小学的校长一直到最终拿到毕节市团委和教育局审批通过的消息一共用了几乎半个月的时间。

  然而当我们在期末考试结束后再次同**小学的校长联系时,虽然这时我们已经拿到了从毕节市到该镇各级的“通关文碟”,他仍然告诉我们两个字——无效。我们需要和镇中心校区的负责人联系得到中心校点的同意等等。当我们请求这位校长协助我们一起联系时,他却告诉我们联系是我们的事情,他帮不上什么忙。

  我们真的很恼火他的这句话。但是我们仍然拨通了中心校区的电话,接下来的事情更令人恼火,每一次我们还没有把话说完,对方就直接挂掉了电话。

  我们最终放弃了**小学,一直有人包括实践组的.前辈、包括家长反对我们到那么偏僻(注:我没反对)、那么没有安全保障的地方去实践,但是我们认为只要做好了联系工作这些都会得到解决,我们坚持了那么久,但是当地的不配合以及电话里对于我们不信任的语气让我们做出了改变——最终选择了纳雍,选择了昆寨。

  事后我们和那镇的一位很热情的团委工作人员聊天,发现其实事情一开始就并非会像我们想象的那样顺利。

  首先是我们的实践时间处在一个“青黄不接”的时候,孩子们正在放暑假,即使我们意识到这一点而在策划中表示让高年级的学生来学校上课,而对低年级的学生进行家访,仍然有很多问题我们在当时都没有考虑到,学生到学校上课,午饭肯定要学校提供,学校从哪里提供这午餐费呢?另一点,学生暑期的安全本来不属于学校负责的范围,而把学生们集中起来以后谁来负责学生们的安全呢?我们自然希望还是校方,可是校方又从哪里抽出这些人力和财力呢?

  那村是贵州最贫困地区的最贫困的一个村,很多我们认为理所当然可以很容易解决的问题放在那样的环境中的确十分困难。

  而另外一点原因就是那镇的其他学校之前也曾和大学生的暑期实践支队合作过,然而很多支队给当地留下的印象并不好,也给孩子们带来一些不好的引导。

  当地每做一次这样的活动,都要耗费很大的人力物力(对于当地来说),而当地的这些付出换来的却总是些不尽人意的效果,也难怪田坝镇最近开始抵触大学生暑假支教的活动。

  准备

  6月15日,是的,距离我们预定的出发时间7月16日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了,我们要完全重新开始。时间真的已经很紧张了,但是大家都很有信心在这一个月中从零开始,做成一个相当棒的支队。

  这次重新开始,我们基于以往支教支队留下来的经验、我们自己对于社会与支教的思考、以及其他人给我们的建议,给我们的支队做了重新定位。毕竟就像大多数支教支队的出来的结论一样,暑期实践短短几天的支教并不能给当地的孩子们教会多少东西。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这短短的一周的时间培养起孩子们对于课堂内外某些学科的好奇心与兴趣乐趣,我们可以利用这短短的一周的时间在当地的孩子们心理种下一个梦想,我们可以利用这短短的一周的时间倾听孩子们的心声。而且暑期实践并不只是那段短短的一周,之前的繁忙有序的准备和之后紧张高效的整理宣传都是暑期实践的一部分。而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次活动,能够让社会各界人士能够关注到这样一群山里的朴实纯真的孩子,关注他们的梦想;能够让更多的人、更多的团体帮助支持那些孩子们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我们撰写了周密的实践策划书;与纳雍县的李践书记和昆寨中学的老师们进行了充分地交流与沟通,了解当地情况;通过我们院的黄鹤老师在微博上宣传我们的支队,邀请社会各界人士为纳雍的孩子募捐文体用具、书籍和衣物,关注我们的活动;并与爱心纳雍论坛合作,在论坛上开辟出一块专版,用于我们活动的实时报道。

  令我们印象很深的就是每天中午物资的领取,爱心人士会将物资寄送到我们学校,几乎每天中午,快递公司都会给我打电话通知我们去取快递,我们就将物资从二号楼搬到专教的“物资集中存放处”。又一次我们刚运完一次物资,就又接到一个电话,又有物资送来。

  我们募捐得到的所有物资,从始至终,包括寄件人、物品种类、数量、去向,都有者详细的记录。这些物资中“最麻烦”的应该是我们从清华大学电机系计算机实验室争取来的十台被淘汰的电脑了。从组装、检查、卸保护卡、重装系统、清洁,一直到交给快递公司,我们四五个队员全权负责,虽然在一间又闷又热的房间里泡了一整天,但每项工作我们都做得一丝不苟,十分细致。

  最终我们募捐到的物资除了15台电脑(后来又从清华控股那里募捐到5台)外,其他物资估计价值在一万元左右(包括大量的书籍,文具,体育用品,衣物)。(所有物资在我们到达昆寨后都陆续运抵昆寨中学,我们按照计划对这些物资进行了合理的分配,分配详情见简报)但是我们清楚,物资的筹集并不是我们这次活动的重头戏,衡量我们活动成功失败的真正关键的部分是我们在当地支教的效果。所以,在准备阶段,在做完策划以及大体安排之后,我们把主要精力投入到课程内容选择与设计和备课中。

  我们大家经过两轮的头脑风暴,筛选出19个活动和课程,安排到一周的时间内,每天都有新鲜的活动和课程。 而这19个活动和课程都是孩子们平时接触不到或极少接触的内容,而这些活动以及课程的内容,又以梦想和兴趣为引导——例如励志电影放映课,音乐赏析课,趣味地理课,趣味美术课,辩论基础课,趣味数学课,团队训练营,“大声说出我的梦”演讲比赛等。

  之后我们把这些课程和活动分配给各个支队队员,开始进行备课。我们的备课要求很高,把关十分严格,因为我们希望给孩子们展示的是成功的、欢乐的、另类的课堂。我们每个人的备课都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根据我们自己编写的课程提纲把课程目标、课程时间分配以及课程讲义完整的构思出来,并形成电子格式;第二个阶段,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备课内容,形成自己的讲课思路,组织讲课语言,并准备试讲;第三阶段,试讲。前两个阶段,大家备课的电子文档都会通过邮件发送给所有人审阅,提供修改建议;第三个阶段,大家坐在讲台下面听主讲人完整的把一堂一个小时的课讲下来,并对主讲人的语速、语言以及举例提出修改建议,并指出可能出现的冷场的环节。最后大家再对自己的课程进行调整。其实我们来到当地之后,在了解学生的基础和接受能力之后,对很多课程内容又相应的调整,有的课程内容甚至做了更换——比如潇潇的课本剧,冬姐的趣味数学课。

  除此之外,我们还自行设计印制了许多印刷品,如三款纪念书签,人手一本的营员手册,课程反馈表,纪念册等等。

  其实准备阶段,是一个十分忙碌的阶段,又是我们支队迅速成长的阶段,从零到有了这么多的成果,从一开始的没有头绪到后来的井然有序,我们已经为出发做好了准备。

  走访

  7月18日我们在昆寨中学的学生宿舍住下,休整了一个晚上之后,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就开始了我们的走访。虽然因为时间的有限、以及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李践书记在安排走访路线时,并没有涉及特别边远的地方,只安排了几个距离昆寨乡较近的村子作为考察点,而且李践书记十分坦诚的告诉我们,最边远的那几个村子同样也是最困难的几个村子,根本没有能让车开进村子的道路,进村子只能是人走山路。因此我们走访的几个村子应该算不上是特别困难的村子。但即便是如此,这些村子里的小学的情况已经足以令人心酸和担忧了。

  虽然是暑假期间,学校没有老师和学生。但是很多学校都谈不上对外是否开放,因为很多小学都是临道路而建(或者通村的公路,或者是山上的小路),没有围墙,“教学楼”甚至不能称之为教学楼,因为它们只是一层的低矮砖房,甚至是土坯房、甚至是穿斗式的木屋。砖房和土坯房的窗户有很多都没有玻璃,只是钉上了些木板,而木屋的墙壁因为木板衔接的不好有很多漏封。因此虽然学校并不开放,我们仍能透过窗户、墙上的窟窿、木板的接缝、门缝窗缝看到教室的内部,看到教学条件的不容乐观。

  教室低矮而且狭小,很多教室都只是四米见方的,是差不多我们教室的四分之一那么大;黑板是在白墙上或者木板上刷的黑色树漆做成的,效果并不是很好;而且大部分教室都四处漏风。

  在偏坡村,我们见到了一所只有两个房间的小学,一间是办公室,一间是教室。这里就是偏坡小学,这只有一个老师,他一个人负责者从一年级到三年级的教学,而这三个年级的学生就坐在同一个教室里一起上课。

  当然,这里也有一些条件不错的学校,例如治沟小学、我们的实践地点昆寨中学以及建新河小学。在这三个学校,教学楼不再是平房,而且有围墙将学校同四周隔开,配有室外的水泥乒乓球台和篮球常教室也规范的多,宽敞明亮。其中昆寨中学设有图书室、多媒体室、物理实验室、化学试验室、生物试验室等(但这些教室的利用率都偏低)。可是也不能忘记,我们所见到的,还都不是条件最艰苦的学校。

  在走访的过程中,我们除了到一些学校进行观察,还和当地的村民以及孩子进行交流。我们发现这的孩子么真的很用功很好学,在岩上村,我们看到一本记着密密麻麻、仔仔细细的笔记的课本,它的主人就是当地的一个叫做秀的小姑娘。

  而在千秋村,我们有了解到这样一种情况。千秋村可以说得上是纳雍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了,以经果林种植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然而当地的教育却不乐观。千秋村并没有自己的小学,孩子们要到建新河小学读书;而家长们的文化水平并不好,老师们的教学水平据家长的反映也不是很好,孩子在学校得不到老师的很好的指导,在家得不到家长的有利辅导,因此孩子们的成绩都较差,二三十分的成绩十分普遍。孩子们多数只上完初中就出去打工或者回家务农,而正在读初中的孩子,家中每学期虽只需交180元钱的费用就可以保证孩子就读,但对于一些家庭来说仍是一个不小的负担。虽然当地已经不再认为读书没用,但对于孩子们上学读书,很多家长的观点就是能识字算数就可以了,以后做事不至于吃亏……

  走访过程中得到的这些情况不能不令人心酸……

  忙碌

  在昆寨的那几天真的是忙碌的几天,甚至都可以和建筑系的交图周相媲美了。

  我们的实践活动原计划只招收80名营员,分六、七、八三个年级,每个年级有一个班主任,两只三名助教。可是7月19日开营之后,每天都会有孩子想参加我们的活动,到第二天下午的时候已经有130人了。而这130个孩子中,有大部分是住校生。考虑到这些情况,一方面我们立刻加印我们的活动材料,包括课程讲义、营员手册、毕业证书和纪念册等,一方面为了给住校的孩子们提供更多的活动,延长了每天的活动时间,除了原定的白天的活动和课程,早晨增加了半小时的英语晨读,中午开设了一个半小时的图书阅览,晚上从七点钟开始,准备了四间活动室,分别是自习室,电影放映室,图书阅览室,聊天室,有时还会再腾出一间教室和教孩子们画画、做沙画等等。

  这样一来,每天早上六点半左右,我们就和孩子们一起起床、洗漱,然后去打印室准备这一天要用到的材料——比如课堂讲义、反馈表等等;去广播室调试设备,广播这一天的相关活动的通知(例如:“通知通知,今天下午7点将在二楼电影放映室播放《功夫熊猫》,今天下午7点将在二楼电影放映室播放《功夫熊猫》,请大家按时观看,请大家按时观看……”),七点半的时候还要带着孩子们开始上英语晨读。

  白天是我们给孩子们准备的一整天的精品课程,主讲人负责讲课,其他的队员就做助教,为主讲人准备投影仪、分发讲义、维持课堂秩序(其实孩子们都特别听话)等等,或者在办公室里整理孩子们的信息、批改作业、查找课程资料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备课。

  晚上,在自习室、图书室、电影放映室、聊天室都会有一名队员负责维持秩序,应对以下突发情况,其余的队员则为第二天的课程做准备或者同孩子们聊天谈心、做游戏。

  而每天晚上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活动结束以后,等到孩子们都回到自己的寝室,熄了灯准备休息的时候,我们就在我们的男生寝室开始每晚九点半的例会,一方面简单总结今天一天的成果,一方面提出在当天活动中发现的问题、讨论并确定解决办法,一方面布置第二天的活动安排。看似简单的流程,很多时候都要我们花上三个小时以上的时间去完成。

  当然这七天中,也有着许许多多的小插曲。

  几乎天天中午和傍晚的时候,都会有住校的孩子想要出学校,回家拿衣服、或者买东西或者去医院看病拿药,我们担心孩子们的安全,虽然他们走山路比我们要强的多,所以每次都会有一个队员随行。

  有一个孩子在第三天的时候生病了,上午去医院拿了药,到了晚休的时候,依然很严重,我们有两名队员(颖和岭)就一直照顾着她,外面正下暴雨,还是陪着孩子一同去了医院,直到夜里很晚才把孩子安顿好;之后又有一个孩子犯了胃病,为了不耽误其他孩子的休息,又方便照顾,颖就把孩子接到自己宿舍里,让孩子睡了她的床,自己和茜挤了一晚。

  而当天晚上,因为下雨,我们几名队员还做起了维修匠,得知孩子们住的寝室窗户没有玻璃后立马拿着床单、塑料袋、钉子锤子补窗户。

  那天晚上大家弄完这些再加上开会,一直忙到一点多才睡。

  而在昆寨的最后一个晚上,和孩子们结束联欢之后,我们没有回寝,而是直接洗洗涮涮,然后重新回到了办公室,准备最后一天结营仪式和告别会上要用的材料、制作各班的视频短片、为孩子们写留言。我们不想应付任何一个让我们留言的孩子,而我们每个年级的班主任和助教通过这一周时间的上课、活动和聊天,对自己班上的每一个孩子都有着了解、有着感情,所以,我们把自己心中对孩子们最殷切的希望写到了他们的留言簿上,我们有一个队员给其中一个孩子写了一页半a4纸的密密麻麻的留言。这些工作我们一直做到凌晨三四点钟。

  七天很忙碌,但是我们都觉得——值!

  倾听、见证

  在昆寨中学,我们不仅仅是孩子们的向导,我们还是孩子们的倾听者和见证者,孩子们把我们当成他们的知心的哥哥姐姐,向我们聊起他们的生活。这些虽都不秘密,而我们在倾听、见证之后才成为知情人。

  我不知道怎样把这些事情串起来,只能一件一件的叙述。

  这里虽然是南方,但因为是山区,气候却并不热,南方的作物种植的并不多,而是在较缓的山坡上辟成梯田种玉米,还有的孩子家中开垦一片山坡种果林。然而今年春天的冰雹毁掉了所有的这一批庄稼和果实。玉米大幅度减产,收成连往年的一半都不到,有一个孩子家中种植桃林,偌大的一片桃林今年夏天只收了七只桃子。

  从那天晚上我们队员照顾孩子的时候我们就渐渐的开始了解到这样一种情况,这里的孩子有一些身体不舒服的,虽然她们一直在坚持着,说着没事。她们不去县里的医院做检查,即使检查出来了结果,可能也不会去治疗。因为对于山里的家庭来说,检查一次的花销太大了,当然,治疗的花销肯定更是远远超过简单的一次检查。

  很多孩子家离学校很远,每天要起得很早,冬天甚至在天还没亮的时候,就要打着手电筒,走三个小时的山路来学校上课;晚上仍然是从天亮走到天黑。山路是那么的险,曾陪着一个孩子回家取衣物,从学校到她家要走一个小时的山路,中间很多地方都是右手崖壁左手陡坡。多么希望这些离家远的孩子能够都住在宿舍里,每天用不着花六个小时的时间走那让人提心吊胆的山路。

  还有一些问题少年,这不仅仅是昆寨、纳雍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都存在的问题,真的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很想重新去做一个单纯、追求上进的学生,然而学校老师和家长总是不能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即使这样的孩子有了这样的想法,却得不到家长和老师的支持,反而依旧是一系列的责骂和警告,给孩子们的信任甚至还不及一个陌生人多。当孩子们想要做出改变,而周围却全都是怀疑时,我们是否会让孩子退却?

  有多少孩子打扫过食堂卫生?有多少孩子清理过学校粉刷后滴在地面上的油漆?这些事情好像听起来并不归孩子们负责,而在昆寨,确确实实是孩子们再做这些工作。每天饭点一结束,就会有孩子们端起厚重的大铁盆放到水池里,接上水,用洗洁精清洗盛菜用的饭盆还有碗筷,当把所有的饭盆碗筷洗好并归置整齐后,还要清理残留在食堂餐桌和地面上的剩菜剩饭、擦桌扫地。当粉刷工匠把教学楼粉刷过之后,在地面上留下斑驳的油漆,也是孩子们拿着小刻刀、小铲子一点一点的仔细清理。在那里的时候,我们和他们一起,但是也许回来之后我们就再也不会接触这些事情。他们都是勤劳的孩子。

  而他们在学校,每年只有在十一月份之后才会有热水供应,那天一个孩子生病,冲感冒冲剂用的都是直接从食堂水龙头那打来的凉水。而其几乎每个宿舍的窗玻璃都不完整,夏天还好,晴天还好,而到了雨天和冬天的时候孩子们可怎么办?见识过了昆寨的雨,是那么的猛烈;还没见识过昆寨的冬天,但是听孩子说,整个冬天会一直覆盖着雪,很冷。

  听到这些看到这些,其实真的很让人心疼。而昆寨,在周围的这些村子中可以算是条件比较好的了,那么岩上、偏坡、陡坡那些地方又会怎么样呢?那些我们都未曾到过的村子又会怎么样呢?

  感动

  感动,并不是刻意去寻求,而是那么自然而然的、不经意间的就被孩子们感动了,不曾忘记,也不会忘记。

  当我们在食堂一边聊着天一边吃着午饭,孩子们会端着饭盆冷不丁的从我们身后冒出来,在我们察觉之前给我们往碗里添满满一瓢米饭,虽是孩子们的恶作剧,却抑制不住的让人感到温馨……

  当孩子们知道我们将要离开的时候,依旧认认真真在课堂上听着课,却在课下的时候偷偷地递给我们一张折了好几折的纸条;还有那群低年级的孩子们,顶着大中午的太阳去草丛里为我们每个人寻找四叶草、给我们编花环和手链、把我们从校园的各个地方“押”到办公室与他们合影……

  当我们和孩子们在最后一个晚上举行联欢会时,本想搞成一个欢欢喜喜结束,却被一群孩子唱了一首《祝你一路顺风》……

  当我们最后一天给孩子们播放我们熬夜做出来的视频短片,虽然我们在最后一帧上写下:“请留住你们灿烂的笑脸,让我们带走这个夏天最美好的回忆”,可是大家依旧湿润了双眼……

  当我们离开了昆寨,就开始一直收到孩子们发来的短信或者打来的电话:“……哥哥/姐姐,你们到哪了?一路顺风……”,“……哥哥/姐姐,你们明年还会来么……”,“……哥哥/姐姐,我们想你们了……”。离开昆寨后的每天,我们每个人都会收到孩子们的问候……

  在昆寨的日子里,我们用真心对待这群淳朴热情而又开朗向上的孩子们,我们并不清楚我们是怎样一种心态,但我们在那里的时候,总是想尽量满足孩子们的要求,因为他们是那么的让人喜爱,而且他们从不会提出过分的要求。

  其实最让我们欣慰和感动的是到活动的最后,大部分孩子都初步树立起自己的梦想,自己的大学梦。从开营第一天我们统计的孩子们个人信息(包括理想)到最后孩子们给我们的留言,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孩子们在理想上的变化,仍然充满着孩子气的浪漫幻想,但更加坚定也更加明确。这是我们来这里最想做的——给孩子们种下一个梦想,最终,我们完成了。

  实践结束了,但这又是另一种开始,是我们的一个开始,我们从当面的引导转变为在孩子们身后默默地鼓励与支持;更是孩子们一个开始,孩子们将开始他们追逐自己梦想的旅途……

  这就是我们的实践

关于支教活动总结7

  为期十四天的暑假“三下乡”支教活动已圆满拉下帷幕。在此期间,有苦、有乐、有挫折、也有坦途。但我总是欣然面对,处变不惊。总之,我的收获是满满的。此行一共有十三个热血青年积极主动地加入到XX支教队的三下乡支教队伍当中来,支教期间我们总是尽情地挥洒青春的汗水,悉心地教导嗷嗷待哺的学生。而在支教队伍中我主要负责教英语口语和毽球两门课,在此期间我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的。

  第一天:胸怀爱心,支教走起

  在准备好了所有的支教物资后,于二零一四年七月十日早上十点左右我们XX支教队整装出发了,向我们的支教目的地——XX市XX镇XX村XX学校迈进。这次的司机很有趣,他给我们开了个玩笑,差点把我们带到了省客运站,还好后来我们提醒了他,我们才顺利的赶上了天河客运站的车。我想对司机说,这可开不得玩笑啊。下回开玩笑要事先通知一下啊!

  我们都很顺利的到达了上埔学校,途中并没有出现什么不和谐的状况。初到XX学校,我似乎闻到了很浓烈的“乡土”气息。我们一行人先是和当地的校长开了个见面会,见面会上校长及各领导都非常的热情好客,满脸的笑容将我们的之前的紧张情绪彻底消除了。在我们向他道明了来意及后面进行支教的态度之后,双方就在笑声中结束了见面会。

  开完了见面会,接下来是解决吃和住的问题。我们先是分工合作将两间寝室收拾干净,然后在马XX老师的引导下我们到市场买了一些生活用品。之后回到学校共讨支教大计。

  第二天:开学典礼,初识新生

  这天早上,我们基本上都忙起来了。而我作为启铭一班的班主任就更加忙了。不仅要管好本班的学生,而且还要到XX二班和三班做自我介绍。尽管这样繁杂,但是整个流程下来,我基本上都完成了分配到的任务。

  在认识班上学生的过程中,我很巧妙的将游戏“水果蹲”换成了“名字蹲”。结果经过早上这半天的时间我就记住了班上大部分学生的名字。

  下午则正式上课了,不过第一天我只被安排去上体育社团课的毽球课,因为体育社团课都是安排在每天的最后一节课,所以我就先去旁听其他课程,了解一下学生们的上课情况。

  很不幸,在第一天的毽球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意外地扭到了脚,这直接影响到了后面的教学,但我还是坚持尽量由自己来教毽球课。

  第三至六天:角色转变,传道授业

  这几天我兢兢业业的在三尺讲台上耐心地挥洒着知识的汗水,看着一张张求知的笑脸,我也促使自己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教学方式,尽量将最好的一面展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接受最直接最精辟的知识。

  经过了几天的相处,身为XX一班班主任的我基本上将班上的学生都铭记在心了。也不枉费我每天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记忆他们的名字。因为当你能叫出一个人的名字时,说明足够重视他。

  第七天:学生休假,老师家访

  今天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到各个学生的家中进行家访,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顺便向学生的父母宣传一下国家的助学贷款政策,让更多的家长知道没钱也能上大学,从而帮助更多没钱上大学的贫困子女实现上大学的梦想。

  整个家访下来,我能明显的感受到许多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还是相对比较差的。因此这次我们真的选对了支教的地方,这里的学生的确是需要我们伸出援助之手的啊!

  第八至十一天:投入角色,悉心教学

  随着教学进程的推进,我的教学水平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对各种各样的突发状况的处理能力也有所增强,对学生的了解更是进一步的深入。因此,在这个星期的教学中,我的教学课程进展得相对比较顺利。但同时我也发现似乎作为班主任的我对本班学生有点过于松懈,以致许多学生出现上课纪律性不强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我逐渐调整自己的教学模式,尽量使自己的课堂不要过于的随意,并在我的课堂上增加了一些严肃的`气氛。经过这样的调整之后,学生也慢慢对学习认真起来,课堂上的纪律性也较以前好多了。

  第十二天:团队合作,宣传助学

  在与XX中医药大学合作并邀请当地XX市记者前来采访的前提下,我们XX支教队决定在XX村的菜市场进行助学贷款政策的宣传,结果很顺利的完成的宣传的工作。我很荣幸作为三位宣传助学贷款的解说员之一,对此我既有压力又有动力,但我很好的将压力转变为前进的动力,所以最终我突破种种质疑,成功地为当地人民宣传了关于助学贷款的相关政策。在宣传的过程中,我能明显的感受到我与当地人民的潮汕话存在着明显的隔阂。这种境况使我在进行助学贷款的宣传时遇到了不少的阻碍。但最后都在我的耐心引导下而将问题解决了。

  第十三天:感恩视频,结业典礼

  这一天不用上课,早上各班各自安排了有关于感恩的视频并让学生在教室中观看。差不多到十点左右就放学了。下午两点半左右则进行启铭支教队暑期“三下乡”支教活动的结业典礼,活动持续了将近两个钟头,差不多到四点半结束活动。我很荣幸担任了这次结业典礼的主持人,活动期间我激情澎湃,声传四海。虽是首次担任主持人,但我因有多次上台比赛的经历,所以并无丝毫怯场的表现,因此这次的结业典礼进展的很顺利。

  第四十天:依依惜别,告别XX

  这天早上我们剩下的人都打算乘坐十点左右的客车离开。在早上还没离开XX学校之前,许多的学生前来送别,有的学生甚至一大早就来到了学校门口等待我来开门(我是负责每天早上开校门的)。看到此种场景的我眼泪都快夺眶而出了。

  我们在发放了慰问金和一些物资之后,便准备离开这个拥有半个月教学情结的XX学校。挥手告别XX学生的那一刹那,我知道这可能是一次真正的告别!

  回顾了这十四天的支教之旅之后,我更是感触多多。

  首先我知道了团队的重要性以及一个优秀的团队能够发挥出什么样的威力,团队的力量是个人远远难以代替的。团队里面讲究的是分工合作、分工明确、细化任务、责任到人,只有这样的一个团队才能发挥一个团队真正的威力!

  其次我解了作为班主任的辛苦操劳,作为启铭一班班主任的我,深刻的认识到了要管理好一个班级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别是刚开始需要很快地记住班上所有学生的名字,这更加是一个考人脑力的事情。而后面在解决班级上一些纠纷的问题上更是考验你情商的时候,每一个像你倾述的对象好像都是有理有据的,但作为班主任的你就要明辨是非,做出正确的决断,尽量想办法平息他们的纠纷。

  然后在教学方面似乎也遇到了教学的瓶颈,我教的两个班之中,我居然会对其中一个班产生教无可教的想法。可能是我的准备不够充分,也可能是他们的接受能力太差,令我的教学内容无法正常实施。但是俗话说:“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所以我应该自我检讨而不是归咎于学生。第一,我没有事先分析所教的两个班的差异;第二,我准备的教学材料不够充分;第三,自己的耐心不够。

  支教让我变得更加的坚强了、更加能够吃苦耐劳了、更加成熟了。当了十多天的老师,我焕然之间明白了教学的真谛——传道授业、无怨无悔。因此我也更加坚定了当一名人民教师的理想。在后面的日子里我会努力锻炼自己,让自己离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更近。

关于支教活动总结8

  xx年7月19日—7月27日,汝城大学生联络促进会组织了13名志愿者(李学文、肖颖为、廖文君、曾俊、范丹蓉、何维麟、黄宗峥、邓杰敏、何俊峰、陈玉娟、张薇、何浩威、朱晨星)赴汝城县附城乡东溪小学开展了为期9天的支农支教调研活动。具体行程、活动在下乡日志中有详细的记录,这里对9天来所做的活动做一个总结。

  项目实施时间:xx年7月19日—7月27日

  项目主办单位:共青团汝城县委员会

  项目协办单位:东溪村村支两委

  项目实施单位:团县委汝城大学生联络促进会、汝城县附城乡东溪小学

  项目资助单位:汝城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汝城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汝城三致广告、汝城广文书店

  项目监督机构:共青团汝城县委员会、汝城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汝城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汝城三致广告、汝城广文书店

  项目实施队员:全体志愿者(李学文、肖颖为、廖文君、曾俊、范丹蓉、何维麟、黄宗峥、邓杰敏、何俊峰、陈玉娟、张薇、何浩威、朱晨星)

  项目实施地点:汝城县附城乡东溪小学

  (一)前期准备

  第一阶段

  20xx年4月,协会负责人李学文结合之前下乡支教经验、以及协会骨干成员的讨论结果和当地具体情况形成了暑期社会社会实践策划书草案,同时积极做好一下几个工作:

  1、与汝城县团委及时协调,了解当地教育情况及需求;

  2、协会活动组织部部长廖文君根据策划书的内容以及对于志愿者的要求,利用协会6个qq群和发动身边的同学进行志愿者的招募;

  3、经过审核通过的各队员根据自身情况准备可任教的课程,搜集该课程的资料。(负责人:全体队员)

  经过两个多月的协调和沟通,上述三项工作在各个负责人的努力下顺利完成,暑期社会社会实践——阳光支教活动的前期工作顺利进入下一阶段。

  第二阶段

  7月13日晚,全体队员召开了阳光支教活动队员的全体会议,以共享信息,布置下一阶段的任务。会上李学文对阳光支教活动的策划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做出了下乡之前的初步安排。此次会议上对课程做了一些设计,在设计上注重了知识性与趣味性的结合,开设了趣味英语、趣味数学、国学、历史、手语、励志、体育;第二课堂(手语班、合唱队、社工实验、篮球队)和主题日活动(趣味活动、家庭日、国庆日)。而后,结合具体情况和队员的自身特点,大家讨论并议定了下列内容:

  1、分层次教学,实行班主任负责制。考虑到学生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的差异,决定分高年级、中年级和低年级三班教学,各授课教师根据不同层次学生接受能力等特点准备教案。并考虑到班级在短期内的管理和支教队员同学生的凝聚力问题而采用班主任负责制。高、中、低年级每班各设一名班主任,主要负责每天跟班,及时和学生沟通,了解学生需求,起到支教队员和学生间的桥梁作用。高年级班主任:何维麟 中年级班主任:廖文君 低年级班主任:范丹蓉。

  2、各志愿者结合自身兴趣特长,确定各自任教的课程。各志愿者在前期的准备的基础上,结合预设课程,申请并通过了各自任教的课程,并在会后积极准备教案。

  3、会议决定肖颖为和范丹蓉主要负责拉活动的赞助,廖文君负责联系各个队员以及审核队员教案。

  第三阶段

  7月14日上午11点,李学文、范丹蓉在县团委朱志武书记的带领下前往附城乡东溪村拜见东溪村村支书和村委会主任,同时与东溪小学黄守燕校长通电话确认合作意向并商定学生的招募等情况,然后顺便去东溪小学踩点,与学校朱爱香老师了解学校学生情况以及队员的食宿条件。

  7月19日上午9点半,全体支教队员到达东溪小学与黄校长进行座谈,初步了解了各年级学生的不同特点及处理方法。过后安排了队员的食宿问题。因为考虑到学校只有一、二、三、四年级,同时范丹蓉由于外联任务比较重,因此决定以每个年级为一个班,每班班主任调整为一年级:张薇、黄宗峥;二年级:邓杰敏、朱晨星;三年级:廖文君、何俊峰;四年级:何维麟、陈玉娟。

  (二)实施阶段

  项目活动从7月20日开始正式开始,主要开展了下面几项工作:

  1、捐建图书馆:通过每个队员的努力自筹,募集到150余册适合当地学生阅读的图书,有效改善学校图书馆的质量,活跃学校文化氛围。

  2、贫困生走访:通过学校提供的两减一免贫困学生名单一一实地走访,建立一套确实可信的贫困生档案,同时为每位贫困生带去了价值20元的学习礼品。

  3、奖励优秀学生:在当地学校开设各个奖项,奖励品学兼优的农村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在校园内营造人人好学的氛围。根据学校学生上一学年度的成绩为依据,具体奖项设置主要为综合成绩前三名、单科状元奖、学习进步奖、特长奖等。奖励形式为奖状+奖品(笔或者书本)。颁奖仪式放在活动最后一天联欢会上。

  4、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到当地支教:支教是本项目的重要内容。我们充分发挥大学生具有亲和力,有耐心,善沟通,眼界开阔等特点,和孩子们一同成长,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本次支教计划按以下方式进行:

  每天的教学都必须按照课表进行提前备课,如有调换提前申请,班主任随堂监督和课后反馈评估。

  提前备课

  班主任随堂监督

  班主任必须掌握本班每门课程的进度和每节课的课堂效果,同时掌握每节课的到课率和课堂状况,以便把握每名教师的课堂表现和学生对课堂的反应。班主任还要协助授课教师维持班级秩序以及把握课堂时间。

  课后反馈评估

  保证每天对指教进行及时总结,整理支教日记。从老师和学生两方面反馈的意见对课程做出评估,根据实际情况对课程作出改进和及时的调整,以保证短期支教教学质量的提高。

  本次支教特色

  凌驾于学生之上,以制度和成绩服人的老师是可怕的。此次支教,我们充分发挥了大学生具有亲和力、有耐心、善沟通、有威信的特点,和孩子们一同成长,教学相长,共同进步。我们深入到他们当中,逐步消除了应试教育下学生对老师的恐惧感和抵触情绪,努力构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氛围,始终把孩子们的需要放在第一位。在为期9天的支教过程中,有许多亮点是值得我们一提的。

  最重要的是主题日的设置。

  本次支教除了开展丰富多彩的课程及兴趣小组活动外,增设“趣味活动日”、“家庭日”、“国庆日”三个主题日活动,分别在7月22日、7月24日、7月26日三天的下午开展。活动采取宣讲、游戏、作文、绘画手工等多种形式。每个主题日分别有3个负责人,分别在四个年级开展活动。这些主题日设计具有针对性,“趣味活动日”是为了增强志愿者与学生的互动,同时丰富支教形式和内容; “家庭日”旨在培养感恩意识,弥补当地家庭教育的不足;“国庆日”则是为了迎接国庆六十周年,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5、联欢会。活动最后一日组织一次联欢会。联欢会的主题是“同一片热土,同一颗心,汝城大学生联络促进会阳光支教活动联欢会”,表演者为学校学生和大学生志愿者。表演形式可以有歌曲、舞蹈、诗朗诵、故事秀等。其中有一个重量级活动为优秀学生颁发奖状,增强学生的荣誉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三)后期总结

  经验:

  汝城大学生联络促进会在20xx年7月份在附城乡道南小学开展了协会成立以来的第一次支教活动,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在此基础上,协会于20xx年7月19日—7月27日在附城乡东溪小学开展了阳光支教活动,活动得到了县团委、东溪村支两委、学校老师、东溪村民以及广大学生的认同。汝城县广播电视局对本次活动的启动仪式、三个主题活动日、联欢会进行了报道,提升了协会及本次活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能够取得如此的成功,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1、汝城县团委、东溪村、东溪小学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衔接,使得本次活动的顺利进行得到了有力的保障。这提醒我们在今后的活动中要坚持在汝城县团委的指导下,积极与项目实施地衔接沟通,以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

  2、资金的充分保障是本次活动取得成功的基础。本次活动在协会肖颖为、范丹蓉及其他成员的积极努力下,得到了汝城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汝城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汝城三致广告、汝城广文书店的大力支持和赞助。在此,对以上单位,我们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3、团队纪律和建设得到了明显的加强和建设。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好的严格执行的团队纪律,活动将不会有如此大的成功。团队的详细纪律请见附件。期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名汝城籍大学生希望能够参与本次活动,但是条件是晚上回家睡觉,于是被我们团队拒绝。在本次活动期间,团队成员也严格要求自己,没有出现吸烟喝酒等影响不好的行为。

  4、活动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本次活动确立了队长、副队长、支教负责人、调研负责人、安全负责人、后勤负责人、联欢会负责人、项目记录员、会计、出纳、各年级班主任等一系列职责,确保了各项活动的有序开展。

  教训:

  汝城大学生联络促进会是一个年轻的团队,是一个正在成长中的团队,限于经验、精力、能力等等原因,很多细节和工作都不可避免的有不够完善的地方。

  由于汝城大学生联络促进会所组织的一切活动都需要在外的汝城籍大学生回到汝城后才能得以顺利开展。这样的团队不像大学校园里面的一般性社团,天天碰面,经常讨论等,因此每一名队员都需要在回到汝城聚齐后才能相互认识,故在团队建设方面有着先天的不足,这样对于团队

关于支教活动总结9

  经过前期准备,我们山东经济学院“齐鲁情”大学生支农促进会以协办方的身份参与到西部爱心公益网、上海公益联盟和西北师范大学爱心天使西部助学会联合举办的20xx西部爱心支教活动。

  20xx年7月20日,我们应该记住这个难忘的日子,早八点,我们和所有的志愿者驱车来到黄羊川国际会展中心。短暂的动员会后,我们齐鲁情队员,便和菜籽口小学校长李校长来到了学校。在门口我们看到了我们的学生排着整齐的队伍,列队欢迎我们,口里还喊着:“欢迎 欢迎 热烈欢迎”。我们所有队员被这一幕所震惊,我们手忙脚乱的整理我们已经整理好的左臂的红领巾,胸前的会员牌,和我们的队服,每一个队员此刻都很肃穆!我们从欢迎的队列中满怀感到走过!如同受检阅的不是他们,而是我们,我们这一群对未来二十天满怀憧憬的支教队员。

  现在支教工作已经结束,但是我们忘不了那一幕,严肃而充满温情。这二十天里,我们主要进行了一下方面的工作

  一、 支教教学工作

  首先,我先做一下总体介绍,我们每天早上从八点十分到十一点二十五,下午从两点二十到四点五十,上午时早读加三节正课,下午两节正课加一节活动课。早读基本上是英语,由英语老师带同学们练习口语。正课一共是八门,具体包括: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美术、社科和实验课。下午的活动课,我们通过借鉴我们大学选修课的模式,把班的建制打乱,按同学们的兴趣划分了兴趣小组,有健美操兴趣小组、影视欣赏兴趣小组、棋类兴趣小组、绘画兴趣小组、兴趣体育小组。

  我们所有的课程教学工作围绕我们的协会支教的宗旨“传授理念 培养兴趣 扩展视野”展开。

  传授理念即把我们的思想,我们的是非观、人生观、价值观传授给学生。我们主要是通过在上课过程中特别是社科课,和同学们的交流,引导同学们正确人生价值观。

  培养兴趣即培养学生们对各学科的兴趣。我们平常的授课除英语外不是以知识性为主,因为他们的知识老师将会教给他们,再加上我们不是专业老师,知识性肯定有缺陷。所以我们上课过程中,以各学科在生活中的应用为主,像数学课都是生活中数学或挑战思维的趣味奥数题,这类题目学生因为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好处,所以会慢慢喜欢上数学。再加上我们的各类学习方法的引导,我们希望他们能自主学习。因为我们相信,我们教的知识他们总会忘记,但是学会了学习方法,他们可以获取无尽的知识。

  扩展视野即让孩子了解外边的世界在发生着什么,那里的人们生活状态是什么。我们每天都在和他们说外边的世界,希望他们不要局限于他们父父辈辈生长的环境,让他们想走出去,也坚信凭借自己努力一定能走出去。

  围绕我们的宗旨,我们开展了除具体支教教学外还有支教活动:在每个班建立了图书角,开展了为期二十天的讲普通话活动、抽出一个星期每天检查同学们的卫生习惯,用两周时间培养学生们的午休习惯,当然我们所在的这一段时间学生们的生活习惯和思想都有很大的改观!贵在坚持,孩子们,未来看你们的了!

  二、 其他支教活动

  其实,每个活动的开展都是围绕我们的支教宗旨“传授理念 培养兴趣 扩展视野”开展的。把这几个活动拿出来是因为他们比较有代表意义。

  1、活动课。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是与众不同的,我们坚持个性化发展。为了培养学生们不同的兴趣,也为了开阔学生们视野,我们每天利用下午一个小时的时间开起来活动课或叫选修课。我们借鉴大学选修课的.模式,把班的建制打乱,按同学们的兴趣划分了兴趣小组,有健美操兴趣小组、影视欣赏兴趣小组、棋类兴趣小组、绘画兴趣小组、兴趣体育小组。通过实践证明这种效果是显著的,就拿我们一个三年级学生来说,她的梦想是做一个舞蹈家,所以她选择了健美操小组,通过近二十天的学习,她离她的梦想更近了,而且最后这位同学健美操成功入选我们的联欢会。个性化教育,按学生们兴趣教学,我们在实践。

  2、我们的趣味运动会。我们在支教中期了解到学生们从来没看过运动会,为了扩展同学们视野,所以我们特举办此次运动会。我们的运动会很特殊,按常理来,有点自相矛盾甚至可笑。既然是趣味运动会,一些流程上应该从简,项目向搞笑靠拢,我们不是,我们开幕式很正规,领导致辞、入场式、运动员代表宣誓…我们都有,有些项目甚至不是体育项目,像你来比划我来猜。我们认为,运动会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让孩子们去体会,去经历,去感受。没开过运动会,但你必须知道运动会开幕式流程是什么,没玩过,但你必须知道怎么玩,我们海派别人称我们的学生为土老冒。再就是我们的运动会,就是给你提供一个见识、经历的机会。

  3、联欢会或叫支教成果汇报演出。联欢会是我们支教最后的活动,也是我们协会的传统特色活动,我们所有队员对此高度重视。从两周前就开始准备,已经开始做策划,准备晚会一切事项。从节目上看我们可以分为:队员节目、队员学生节目、学生以前经典节目、学生新编节目、村民代表节目。通过这个活动,充分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望,也为学生、队员、村民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示的舞台,同时增进了老师、学生、村民间的感情和互相了解,为我们整个支教活动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关于支教活动总结10

  调研内容:山区社会民生考察

  调研地点:xx镇中心卫生院

  采访人物:周医生

  调研目的:了解当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情况、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当地民众看病带来的影响。

  调研结果:

  医院基本信息:xx县xx镇中心卫生院于1999年在xx乡前畈村河西组成立,在编医生31人,其中职业助理医师1名,占地5000多平方米。现有内科、外科、骨科、妇产科、急诊科、五官科、儿科、理疗科、麻醉科、手术室等科室,彩超、c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c型臂等大型设备10余台。在全乡镇卫生院中,医疗水平处于前列。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国家为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所实施的一项保障制度,实行村民筹一点、集体贴一点、政府补一点的集资办法,本着互助共济的原则,共同承担疾病风险,为生病群众提供一定的经济援助,减少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的出现。

  该镇XX年开始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目前合作医疗基金由财政资助、农民个人缴纳、集体扶持和社会捐助等筹集而成。当地自愿参合农民缴纳60元筹资款,中央、省、县三级财政按照实际参合人数每人每年补助280元,参合居民每人每年参合资金合计为340元。到了XX年,当地新农合参保人数占农业人口比例已经达到98%。到目前为止当地新农合覆盖率几乎达100%。

  通过走访我们得知,刚开始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时,当地居民因为认识水平有限等原因,对政策不是很了解,政策的推行遇到了一些阻力。而且当地外出务工现象比较常见,在户籍地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却不能在居住地交,很不方便,对接存在困难,所以第一年只完成原定计划的70%。后来通过广播、电视、宣传栏等进行宣传,居民逐渐认识到了政策的好处,普及率逐年提高。

  自从普及新农合之后当地居民享受到了实惠,对于缓解当地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有极大的帮助。比如:当地的大病救助,乡镇一级的卫生院住院费用的报销比例已经达到了85%,县级医院(目录之内)可报销70%,县外医院可以报销60%。以治疗阑尾炎为例,医药费大约需要2500元,实施新农合之后个人只需要承担350元。村民们普遍反映报销比例很合理,实实在在的减轻了因疾病带来的经济负担。

  天堂寨中心卫生院还落实其它一系列民生工程,以解决当地看病难、看病贵、有病无经济实力治疗的问题。比如:65岁以上的老人(现在已经普及到60岁以上的老人和6岁以下的儿童),每年免费体检一次;为预防宫颈癌,当地已婚妇女每年免费体检一次;慢性病随访一年四次。这些费用的来源主要是政府投入一部分,医院自己出一部分。

  xx中心卫生院承担着当地17000多居民和当地风景区游客的医疗卫生,接待任务也相对较重,所以医疗器械、资金投入情况在全县中心医院中稍好一些。但是该院目前依然面临着负债较重,难以满足当地的实际医疗需求等等现实情况。乡镇卫生院基础条件差,开展辅助检查能力不足,只能满足一些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疑难杂症、大病的治疗还需要请专家会诊或者转诊到大医院。

  周医生建议政府首先应该加大投入,尤其是资金投入,进一步提高医院的基础条件。在走访中我们也实际了解到该院一些基础的设备投入有待加强,比如,xx镇中心卫生院目前仅有一辆救护车,是省财政厅拨款15万用于应对意外事故配置的,对于一个人口相对较多且外地游客较多的镇来说,肯定是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的。其次要加强人员培训力度,该院临床医生职业医师紧缺,职业助理医师仅有1名,无论是数量和还是水平上还是远远不足的。在走访中我们也实际观察到,因为卫生院的医师和护士数量有限,很多时候病人需要自己负责看病过程中的.一些事情,这对于提高卫生院的医疗卫生水平是不利的。最后是要提高新农合报销的比例,推出更多的民生工程,让农民们从中得到更多的实惠,缓解当地农民看病难、看病贵、有病无经济实力治疗的问题。

  XX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基本医保总体实现全覆盖。”xx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取得的成功反映出这项政策给基层百姓带来的实惠,为农民们撑起了一把健康的保护伞。在进步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农村特别是偏远的山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发展依然落后。卫生事业投入有限,乡镇卫生院总体装备简陋,人才匮乏,卫生防治能力薄弱,医疗条件水平还不能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是山区医疗卫生发展的真实现状。“中国梦”是医疗等社会事业不断改善的“民生梦”,实现全社会医疗卫生事业的均衡发展,加大对山区等落后地区的医疗卫生服务的投入是重中之重。没有8亿农民的健康保障,就谈不上农村的全面小康。

  在全社会不断深化改革的潮流之下,我们相信农村地区的医疗卫生事业一定会取得新的进步。

关于支教活动总结11

  为期两天的志愿者支教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本次活动的地点是南充市阙家新祠堂小学,到现场学生35名。本次支教团队有八个志愿者组成,由沙钎带队。活动期间,主要目的是针对该村小所缺乏的综合素质课程进行修补,如英语、体育、手工等课程。针对此次支教活动的情况,我们团队进行了以下总结。

  一、前期工作准备:

  1、思想方面:

  由对前几次支教活动所了解到的情况来看,我们得知那里的学生多为留守儿童,从小便由爷爷奶奶带大,由于家中普遍贫困,他们一般都不善与人交流,往往存在潜在的自卑感;缺乏教育的引导,在课堂上不懂礼貌,不讲规矩。对此,我们团队确立了一个正确的'支教方案,从学习上、心理上,给他们快乐和关爱,用爱心、耐心、细心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

  2、备课方面:

  我们各自进行了明确的课程分工,针对课堂上出现的一些突发状况和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总结了上一次的经验,积极开展备课工作。改进:由于教学工具的不完善,不能更好的吸引孩子的学习兴趣。所以,应逐渐完善教学工具。

  二、教学过程方面:

  1、上课阶段:

  思路:课堂上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采用师生互动,以学生为主体启发引导的教学模式。

  成效:由于根据从学生整体掌握的知识水平出发,学生接受能力变快,从而顺利的开展教学。

  问题:一方面,由于不同年级的学生一起上课,然而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接受能力不同,掌握的知识水平不同,常出现高年级的学生比低年级的学生更易教学的情况,影响了教学进度。另一方面,在表扬课堂作业完成较好的同学的同时,有些同学表现出了不满意的态度。

  改进方法:由于条件限制,高低年级学生一起上课,建议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从易到难,对于不同的教学对象,要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施教;应多鼓励完成作业较差的学生,增加他们的自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课后阶段:

  成效:通过升国旗、唱国歌,树立了孩子的爱国意识;军事化模拟训练,在锻炼了身体的同时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志愿者与孩子们一起做游戏,增进了彼此的交流,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

  三、总体:

  支教,带去的不仅是知识,还有爱与关怀。我们与孩子们的沟通交流,让他们感受到了心的温暖;我们与孩子们的开心玩乐,让他们拥有快乐的体验;我们与孩子们的教学互动,让他们更明白知识与命运是紧紧相连。通过我们的努力,希望孩子们可以更健康、快乐、有理想的长大!

关于支教活动总结12

  7月12日~7月31日我们进行了为期二十天的暑期志愿者支教活动,在这二十天里我们的主要任务是教学,在教学之外还进行了社会调查,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我担任初中班历史和小学五六年级地理老师。在教学及家访的过程中发现:首先,学生普遍基础比较差,很多东西我们自认为学生应该知道的实际上学生可能并不很了解,班里面也有比较突出的学生,但极其个别。大多数学生都是基础非常一般,有的甚至很差。其次,在对待学习的态度方面也比较消极。在平时和同学的交流中发现,很多同学对读书目标并不是很明确。当问及将来想做什么,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的时候,大多数同学都很茫然。有的学生表示,家里面经济条件不好,考上了家里人也供不起。也许经济条件落后是教育问题最致命的硬伤,当教育问题明显受制于经济的时候,学生学习的动力也便不是那么强烈了,也许对于一个能考上大学,但却上不起的学生来说,这是一件比考不上本身还要痛苦的事情。

  此外,当地人普遍文化程度不高,没有一种积极的读书受教育的影响氛围,学生也便寻找不到一种标杆和旗帜,在这种氛围中自己要求上进是需要相当的勇气和毅力的。

  在教学过程中,我在完成所计划的课堂教学内容之外,更注重的是在心理和精神上鼓励学生认清现实,并且心有理想,克服困难,能执着于信念,把读书当成一种追求,能有一种以读书人的身份走出去看看世界的理想,从而能更清醒地认识世界,认识家乡,心怀理想,建设家乡。用温总理的话说便是:脚踏实地,仰望星空。

  二、调研方面。二十天里除了搞活动放假的两天和7月25、26、27下雨三天之外,其他时间几乎每天都出去调研,队员的调研足迹遍布补抽乡十多个村,包括乡政府周边的大哨村、补抽村、吉久村和董哨村,此外还有离乡政府比较远的大本村、排当村、米沟村、夯尚村、大龙村和大卡村等。调研对象分三部分,分别是贫困学生、农村青年和留守老人。

  调研大部分都采用访谈的方式,因此比较详细地了解到了补抽乡经济和教育等方面的发展状况。

  经济条件:大哨村、补抽村和董哨村经济条件相对比较好,因为当地人大多数都种烟,政府负责收购,因此风险比较小,只要有地、有劳动力,一年收入还是比较可观的。而且由于邻近乡政府,因此这里的公路比较畅通,信息也比较通畅,一般的惠农政策也能及时的享受到。吉久村土地比较少,种植水稻或是烟草都比较少,因此当地大多数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但是形势也并不乐观,有些人在外面挣钱还要让家里人寄钱过去。有些人实在迫不得已,就去矿上做钻工,但是去矿上非常危险,几乎天天都会看到死人。好多人条件都很差,出行基本靠步行,有些人条件好一些买得起有摩托车,但那都是买的二手货,新的买不起。吉久村经济条件比起前面三个村是比较差的,但是吉久村公路也比较畅通,政府也帮助村民安装了电视,对外界的信息接收也是比较方便的。大本村、排当村和夯尚村距离乡政府相对比较远,经济条件更要落后一些,大本村、排当村和夯尚村甚至没有完全通公路。这几个村的土地也比较少,烟草种植的也不多,由于距离乡政府较远,有些惠农政策并没有享受到。如我们在乡政府调研时了解到政府出钱帮助当地村民修沼气池,只要求村民出劳动力和少量的钱就可以修,但是在排当了解到的情况是政府要求村民出一千多块钱,因此好多村民由于出不起便没有修。还有关于房屋保险、作物保险,村民表示不知道这回事。在董哨调研时,村民表示平时和政府不怎么打交道,真正有事找政府的时候,政府也不怎么管事。这充分说明政府与村民关系比较疏远,政府有些惠农政策在宣传和普及上有待于提高。大本和排当要求政府帮忙尽快修通公路。

  关于教育问题的态度:几个村的具体情况不太相同,总结如下。以乡政府周边的四个村大哨、补抽、吉久和董哨为例,比较说明。我去过次数比较多的是吉久村和大哨村,其次是董哨,然后是补抽。吉久村普遍文化程度不高,大多数学生上完初中毕业就不上了,有个别中专生,很少有高中生,有一个高中生,读了半学期就不读了,因为成绩很差,而大学生更是没有。在调研中发现吉久村大多数人对教育观念比较淡薄,很多人表示孩子只要初中毕业,九年义务教育完成就可以了,除非学习成绩特别好,否则家里面也不会供,不会冒风险贷款,考上一般的学校家里是没有钱继续支持的。而且由于家长本身文化程度不高,所以想对孩子学习重视也没有办法。有些学生本来成绩也是比较好的,但在学校老师也不是很重视,好学生也给差的学生影响坏了。因此,不管是学生还是家长对教育普遍有一种很消极的态度,没有什么目标性,认为初中毕业就可以了。吉久村村长表示,学生考上大学一般都需要家里面贷款,不贷款是没有办法支持的。但贷款,除非是重点大学,数一数二的学校家里人才肯冒险贷,一般的学校毕业出来工作不好找,还款会成为问题,因此贷款读书就不划算了,所以读书要么读最好,家里人哪怕砸锅卖铁就一心一意供;要么最差,彻底放弃了。读书读的'中游的,一般情况下也就放弃了。另一方面还怕贷了款读书出来找不到好工作,会让别人笑话,自己在村民面前抬不起头。村长自己的孩子也是,村长表示,孩子读书如果是尖子生,家里人就贷款供,不是的话就算了。大哨村和董哨村情况类似,大多数人对孩子的教育问题相对来说是比较重视的,很多村民表示,只要孩子读书读的好,能考上,哪怕再难也要供。董哨村和大哨村高中生和大学生相比吉久村是比较多的。有些经济条件比较好的还送孩子去吉首读书。

  2分析原因:首先,教育问题主要受制于经济条件。补抽乡大多数自然村都是政府鼓励种烟的,经济条件较好的村都是靠种植烟草发展经济。大哨村、补抽村和董哨村由于种植烟草比较多,因此经济条件相对较好,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只要能负担起的,家长也会尽力想办法。有个别家长表示,自己因为没有文化,所以希望孩子多读点书,尽量接受高等教育。吉久村经济条件很落后,由于人均土地很少,所以种的烟草并不是很多,经济条件相当落后,很多人外出打工形势并不是很好,有些人甚至需要家里寄钱过去,因此负担学生的学费显得很吃力,当家庭经济负担不起学生庞大的学费支出的时候,鼓励学生积极接受教育似乎也便很难行得通了。其次,家庭子女众多也是家庭经济条件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我们调研中发现,子女众多是当地的一个普遍情况,一个家庭三到四个小孩的情况极其普遍,甚至还有四五个的。当地人普遍的观念是“有儿有女穷不起,无儿无女富不长”,家庭子女多,加上经济条件本身就不好,因此子女的教育问题分外困难的一件事。不过,吉久村村长反映,通过接收外界的信息,村民也在渐渐意识到这个问题,最近两三年传统观念已经有所改变,变为“儿子有一个就可以了”。传统生育观念的转变还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从注重人口数量转变为质量的提高也仍然任重道远。

关于支教活动总结13

  来得轰轰烈烈的XX年湘西支教在八月平平静静的结束了,它毕竟是暑假的一件大事,回头仔细想想,无论是前期准备,中期运行,结束反思还是教学、走访、生活……各方面或者对湘西支教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认识过程,都有必要和价值总结和反思。

  一、 支教认识

  渴望知识的双眼,破旧不堪的教室,偏僻落后的大山……这就是我或者不少人视野里的湘西支教。神圣的志愿者队伍,他们的行动时多么的伟大啊多么令人充满期待啊,我要去湘西支教,去尽我所能,传授给孩子们尽可能多的知识……

  进入培训阶段,教师技能、志愿者认知、野外生存急救技能,四大主题的培训,着实让我充实不少。

  会长中肯的介绍:那里的孩子并不如我们想象中的那么渴望知识,甚至很调皮上课很容易闹哄哄的,教学是很难的。支教是危机四伏的伟大,一群大学生志愿者跑到人家大山里去支教,并不是想象中的受到很多人热情的追捧和渴望,反而是很多时候工作没做好,倒像是去游玩的,打扰了当地人宁静的生活,打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影响很是消极。

  去过支教的学长学姐的经验介绍:二十天你以为你能做什么?改变一个人,不可能!甚至改变一个人一个小小的习惯都不大可能,你能做的只是微妙的影响。二十天也教不了什么知识,我们要做的更重要的是拓宽他们的视野,启发他们的思维,传授学习的经验方法。

  就是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对湘西支教这个概念的认识,渐渐的明白,真的不是自己想像中的那个样子,它的影子越来越近,越来越清晰。

  二、教学

  总以为自己可以专攻写作,利用自己看过的书还不算太少,再搜一点专业技巧,或多或少可以启发孩子们一点,写作如此重要的一块,对他们会很有帮助的,像写作文体分类,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等等工具,日记、书信、通知、启事……等应用文体,都是很有用的。

  另外,学长学姐介绍开拓视野很重要,我也打算把自己看过的比较有震撼力的作品介绍给他们,像美国籍阿富汗作家胡塞尼以阿富汗战乱现状为背景,以两个十二时小男孩或者说两兄弟一段错综曲折震撼人心的友情为主题的小说《追风筝的人》;情节简单意蕴深沉的抒写“人生来不是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的钢铁意志的中篇小说《老人与海》,当然也借此机会用海明威的人生传奇刺激一下他们平静的神经。还有身世凄凉,经历坎坷但最终在社会善良人士的帮助下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的《雾都孤儿》的故事。其他的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由于时间有限,不可能一一介绍。真的'很想讲一堂精彩的中小学生名著导读课,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让他们在文学这个美妙的天地里尽情品味。为了给孩子们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还特意设计了课堂的五环节:今日名言、个性展示、学习内容、每日寓言、回顾总结。咋看挺完美的吧。

  实际去支教了,要做真正意义上的老师了,讲台就是我的舞台,整个教室由我掌控了,还真的有点忐忑不安。

  一二年级因为有机会提前了解一下他们的接受水平,选好内容后教起来也胸有成竹一些,第一堂课上得还挺顺利的。接下来要上五六年级课了,不知道他们兴趣、接受能力如何,我准备的东西会不会太难了?要是他们没兴趣,冷场,那多尴尬啊。自然备起课来也相当谨慎,几乎每个细节包括时间的把握都在脑子里过了一遍。走进教室还是有点忐忑,不过还好,一节课上下来,还不错,很是顺利,有点如鱼得水,感觉太棒了!最后是要给三四年级上第一节课了,也许上高年级的课有点得意忘形了,我自在而自然复制了上一节课的内容,呵呵,结果很意外:上课很安静,因为几乎没人理我!整场上下来太冷了,出问题了,我得重新琢磨……

关于支教活动总结14

  7月1号来啦,开学的第一天,早早起来的我们跑完早操,吃点早饭,便站在门口迎接学生的到来,7点多便有学生来报到了,我们领着他们熟悉教室及认识同学。期间,我发现一个孩子趴在走廊上写着暑假作业,我想说“孩子,你是最棒的,你是我们的.榜样!”八点半开始了我们的开学典礼,校长和我们队长分别发表讲话,内容是关于我们的纪律、安全、卫生等等,接着我们带着各自的学生来到班级里进行自我介绍,学生们上台唱歌,还让学生们写口号为下午的军训做准备,最让我难忘的是一位学生为老师画了一幅画。

  下午同学早早来到学校,对他们人生的第一次军训充满期待,三点我们分别带着他们来到预备场地开始军训,“立正,稍息。向左转,向右转”的声音在操场上回荡,中间休息我们带着他们做游戏,跳绳比赛,拉歌等等。就这样,一下午的军训结束了,晚上我们对今天的军训谈了感受并在一起积极的备课,明天又是一个充实而忙碌的一天,让我们一起怀着期待并加油吧!

【支教活动总结】相关文章:

爱心支教活动总结11-02

大学生支教活动个人总结12-23

支教实习总结06-07

顶岗支教实习总结08-10

顶岗实习支教总结12-24

义务支教活动策划书12-20

支教实习工作总结07-16

支教工作总结05-14

大学生支教活动策划书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