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过年作文

时间:2025-07-26 09:58:11 初中作文 我要投稿

【推荐】初中过年作文汇总九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中过年作文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推荐】初中过年作文汇总九篇

初中过年作文 篇1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的确,饮食是我们生活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我们国家的迅速发展,饮食文化也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了。

  我们是幸福的一代:生活比蜜甜,美食处处有……

  我最中意的确是过年的味道。

  我家的年货都是由爷爷操办的。记得小时候,刚过了二十,爷爷就会骑着车带上我和哥哥去各村赶集。到了二十七的下午,我和哥哥会不约而同到爷爷家里,因为爷爷就要制作过年的美味菜肴了。从这天下午开始,我和哥哥就可以大饱口福了。

  晌午吃饱了饭,奶奶会烧上一大锅热水,将爷爷买好的藕放进锅里,待水一开,奶奶会熟练的用筷子刮去藕上面的脏东西。这时候爷爷也不会闲着,爷爷将买的猪肉,加上葱姜,剁成肉末,剁好后,放入盆里,调好味。这时,奶奶的藕也好了。爷爷会把肉馅均匀的加入奶奶切好的藕中。切藕是有讲究的,第一下不能切的'太深,也不能切的太浅,太深了会分为两半,没有办法再往里加肉馅;太浅,夹的肉馅太少,让人吃起来扫兴。奶奶切藕最拿手了,所以每次都是由奶奶来切。加完肉馅后,爷爷会找出一个盆子,里面打上几个鸡蛋,加上面,加上水,搅拌,做成面糊。这一步完成后,奶奶会往锅里倒上半锅油,再不停的烧火,待油八分热时,奶奶会将藕放入油中。刚一进锅,藕会立即浮在油上,待面糊微黄时,奶奶就用漏勺捞上来,不一会,一盆香喷喷的藕夹子便做好了。这时,终于轮到我和哥哥啦,屋前屋后我们哥俩手里手里从来没离开过藕夹子。这样,待晚上吃饭的时候,我和哥哥便吃的八成饱了,幸福亦在心里充溢。

  长大后,我依然盼望着过年。过年不仅处处弥漫着美食的味道,而且还会洋溢着温馨的亲情。

初中过年作文 篇2

  广告里唱得好:“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但我的爷爷奶奶就是不喜欢收礼。这年关又要到了,我们全家人又为给爷爷奶奶送礼犯愁了。

  “年关,年关,这年关真难过呀!”妈妈在大发感慨。“唉,今年我又不能回去了,爸妈又该不高兴了。这年礼送点什么好呢?”爸爸接着叹息道。“什么?爸,你已经三年没有和我们一起过年了。”我又急又气,忍不住质问爸爸,还搬出爷爷奶奶说事儿,“爷爷奶奶说他们什么部不要,只要我们都回去。”

  难怪古人说“忠孝不能两全”,这其实也挺让爸爸为难的,单位需要他的技术,而爷爷奶奶又需要他们的儿子。今年,该怎么跟他们解释呢?

  我在街上闲逛着,这满街的人,就像潮水一样涌来涌去。我想,他们都在赶着回家过年吧!要是今年过年我们全家能团圆该多好啊!

  回到家,爷爷奶奶又在电话那边唠叨了:“养儿就是为了防老。早知道是这样,当初就不要你了。”爸爸的回答只能是一连串的“对不起”。不知奶奶哭了没,我心里却酸酸的。

  “爸,给爷爷奶奶买一台电脑吧。”屋里静得可怕,我轻轻地说,“老人就像孩子一样,他们都很脆弱。孩子需要母亲,老人需要子女,每逢佳节倍思亲嘛。如果有一台电脑,我想也许能减轻一点爷爷奶奶思念我们的痛苦。”

  “但愿吧。我真的很对不起你的爷爷奶奶。他们为我辛苦了一辈子,该我尽孝心时,我又力不从心。这‘常回家看看’,谁不想啊?”

  两天后,我提着一台笔记本电脑,和妈妈一起,带着爸爸的嘱托,敲开了爷爷奶奶家的门。

  屋里的灯全亮着,窗上、墙上贴满了“福”字。小小的院落里只有我们四人忙碌的身影。奶奶看着我笑笑,但我明白,那隔壁的一家人不时传来的欢笑声就像一根根针一样,深深地刺进奶奶的心中。“明年就好了,明年孩子们都可以回来了。你叔叔还说要带个洋媳妇回来,让我验收验收呢。”奶奶每次都这样念叨,这何尝不是一种自我安慰呢?我怎能不明白老人家的心思?

  每次都是这样,年夜饭三下五除二就吃完了。爸爸不在这里,气氛就热烈不起来,我真的无法改变这冷清的气氛,偶尔说个笑话,爷爷奶奶也只是勉强挤出笑容。

  “爷爷奶奶,今年我爸为你们买了台电脑。这样,你们就能随时和爸说话了。明天我教你们怎么用。”

  他们依然是淡淡地一笑。我明白,这东西毕竟不是他们的儿子。

  “爷爷,你不是说没人陪你下棋吗?有了这个,你就可以与天下豪杰切磋棋艺了。”

  “这么神奇?你现在就教我怎么用吧。”此时坐在我面前的爷爷仿佛是一个好奇的孩子。

  电话铃响了,刚刚流动的空气又凝固起来,爷爷奶奶都没有吭声。

  “奶奶,是叔叔的电话。”

  他们笑了,看着他们如此开心,我真想叔叔的电话能打得久些。

  “孩子,家里一切都挺好的。外面不比家里,国外不比国内。钱你就留着自用吧,不用寄回来。在外面别舍不得吃……”奶奶又说个不停,一旁的爷爷急得恨不得抢过电话,他们仿佛真的成了“小顽童”。

  叔叔的电话刚完,爸爸的电话又来了。我想也许此时是两位老人最快乐的时刻,如果时间能停留在这一刻,那该多好!我真的'不想再看到他们失落的样子。

  几天来,在我这个小老师耐心的帮助下,爷爷奶奶都学会了使用电脑,虽然还不是很熟练,但他们能够隔三差五地上网和爸爸、叔叔视频聊天,这大大缓解了爷爷奶奶的思念儿子之苦。而爷爷,几乎整日坐在电脑前,和他的那些棋友对抗,让一旁的奶奶干着急。也许,爷爷和奶奶得每人配一台电脑呢。明年吧,我会向爸爸提议的。

  新春佳节终于过去了,整个小巷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而爷爷奶奶的家中不时地传出笑声,在小巷的上空飘荡……

  (

初中过年作文 篇3

  “噼哩啪啦”的鞭炮声,吵醒了熟睡的我和爸爸,然后我们连忙穿好新衣服,然后爸爸把早已准备好的对联、灯笼,拿到门外,先挂上红红的灯笼,再贴上对联,我用手指着对联高兴的念道:“万家春,千里秀。”

  过了一会儿,爷爷奶奶来了,我迎上去忙把爷爷奶奶扶进了屋,给他们倒了杯热茶,又给他们削水果,爷爷笑着说;“瞧!我们的孙女儿懂事了!”

  吃饭了,我把爷爷奶奶扶进了饭厅,啊,这天的菜可真丰盛呀!然后有香喷喷的红烧肉、鲜美的鸡汤可、口的干烧鱼绿、油油的波菜……我的手不听使唤的夹了一块红烧肉放进嘴里津津有味的.嚼起来,爷爷举杯说;“祝你学习进步!”我也举杯说;“祝爷爷奶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晚上,我们一家围着电视观看春节联欢晚会,有小品,相声,精彩的杂技和唱歌跳舞,奶奶看的高兴的笑了,爷爷看的拍手叫好,我也开心的手舞足蹈,爸爸对我微微的笑了。

  当新年的钟声敲响的时候,礼花漫天飞舞,有的像仙女撒下的花瓣,有的像天空上盛开的花……,爷爷拿来了送给我的新年礼物,我打开一看,一条漂亮的围巾,爷爷说:“冬天很冷,戴好围巾别着凉了,”啊!爷爷把他对我的关爱送来了,把对我的关心送来了。我心里默默的想着,等我长大了,我也必须会关心你们的。

  这个春节家里充满了欢乐的气氛!

初中过年作文 篇4

  小时候还不太明白事儿,对过年,只是感觉很热闹。当我长大后,懂事后,却对这个中国的传统节日有些反感起来。

  令我反感的先是无聊的“美食会”。过年嘛,当然少不了吃酒呀什么的。春节七天,大大小小的亲戚酒会得参加多少场呀!虽说吃是人生一大乐事。但每次的酒会菜式都差不多:无非就是一些年糕呀,鱼翅呀,黄鱼龙虾什么的`。吃都吃烦起来了。在吃的过程中,嘈杂的劝酒声不断,而且烟雾弥漫,没完没了的隔桌敬酒,或是趁着酒气大声地说笑。而我呢,只能百无聊赖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等待家长宣布回家。

  还有是令人生厌的拜年。在春节期间,我得坐在爸爸妈妈的车上,去拜访一个个我很多叫不准称呼一年没见过几面的亲戚。在拜访的过程中,我也是无聊地坐在那儿一个钟头,吃一大把人家给的开心果和果丹皮,喝一杯茶,听听大人们繁琐的絮叨,最后则是惯例地拿到一百或二百的压岁钱,而这压岁钱回家后又无一例外地上交老妈“国库”。每一次拜年的流程都这样地重复,重复多了,怎能不令生厌?

  最后呢则是越来越差劲的春节联欢晚会。相声,随着一代代伟大相声表演艺术家们的去世,早就沦落了。春晚上的相声表演真是令我一点兴趣也提不起来。小品嘛,我只等着赵本山的。其余的诸如歌唱表演的,真是太无水准了。一个个表演者们走马观花似地上台嚎几句有什么意思。当然,也不是一无是处的,每年的春晚也总会有一些亮点的。但是自我认真看春晚以来,能使我眼前一亮的也惟有“千手观音”罢了。

  可能是因为平日里的生活也够丰富多彩,不用像父母小时候那样盼着过年吃点好的,看些精彩节目;也可能是因为我长大了,我需要自己的个人世界,我不愿老是跟在大人后面当“小木偶”了。这或许就是我有点讨厌过年的原因吧!

初中过年作文 篇5

  过年了,人人都喜洋洋的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大人们正穿梭于繁华的街道,逛商店、去超市……办年货,看到玲琅满目丰富多样的商品,大人们的脸上更是喜滋滋的;小孩子穿着新衣服,放花炮,拿红包、看春节晚会、吃饺子、那高兴劲真是胜过以往的每一次。总算可以开开心心的玩几天了,别提有多高兴了。

  除夕那一天,我家要进行大扫除,用干净的环境迎接全新的一年。百田,去祭祖、拜佛的人数不胜数,为的是希望全家人在新年中平平安安。除夕夜则是过年的一大“重头戏”。还没等到天黑,炮声早已“噼里啪啦”地响了起来。长辈们顾不上看风景,手忙脚乱地把家里布置好,而妈妈则跟姑姑、阿姨们一起精心准备年夜饭。

  天空变得更加漆黑了,远处烟火的光芒却没有减弱。孩子们趁着这个时间从屋内跑出来玩。女孩子们聚在一起,互相述说着自己对新年的期望。而男孩子们,总是爱调皮捣蛋。玩火、扔石头、放危险的鞭炮,他们哪一样没做过?所以,为了安全起见,家长们忙完后会把孩子们老老实实地关在屋里,不让出门。

  春节联欢晚会大约在七、八点就开始播出了。这时,年夜饭也差不多做好了。香喷喷的饭菜端上桌,使人垂涎三尺。长辈们允许吃饭后,才能动筷子。大家在除夕夜团聚在一起,吃着丰盛的'年夜饭,看着欢乐的春晚,整个县城洋溢着浓浓的年味。吃完饭后不能睡觉,要守岁。这时,大家坐在一起看春晚,时不时能听到几句表示赞叹的家乡话。

  到了第二天早上,整个县城的街道上空荡荡的,全县都在休息。中午左右,大家都起床了。穿上新衣,争先恐后地去亲戚好友家里拜年,送上美好的祝福。而像我们这样的小孩子,都要说祝长辈们万事如意、寿比南山之类的话,才能拿到压岁钱。不过,拜年的目的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大家能够在新的一年里能够更好地生活。

  元宵节到了,家家做汤圆,到处都能闻到汤圆甜美的味道。

  过了元宵节,春节差不多结出了。春节悄悄地到来,又随着我们的欢笑声悄悄溜走。春节,承载着我们的期望与欢笑。

初中过年作文 篇6

  “过年啦!过年啦!”大家都快乐地忙碌着。家家户户不是挂上了红灯笼,就是贴上了红艳艳的吉祥的春联,一派喜气洋洋的。

  傍晚,我开始吃年夜饭,尝遍了各式各样的美味佳肴之后,天空也渐渐黑了。这时,从远方不时传来礼花绽放的噼啪声。于是我也吵着让爸爸给我放烟花。爸爸把早已准备好的'礼花拿出来问我:“小杰,你想放哪个啊?”我看到地上有大礼花,魔术弹与能拿在手上玩的烟花,我拿了一个魔术弹给爸爸说:“就放这个吧。”爸爸说:“好。”他把我带到阳台上,点燃一支烟,然后叫我抓住魔术弹的后面。又见爸爸小心翼翼地点燃了导火索。不一会儿,只听“刺溜”一声,火化升起,渐渐地火花越升越高,最终在天空中绽放,像一颗流星划过夜空,绽放出一朵美丽的花。一颗,两颗,三颗……我高兴地喊着:“真好看,真好看!”放完魔术弹,我让爸爸又给我们放了能拿在手上玩的烟花。爸爸点燃了导火线,之间出现了一道红色的光。爸爸叫我把烟花拿在手上绕圈,写字。我绕呀,写呀,真是太漂亮了。我玩得非常开心!

  过年真好!过年真快乐!

初中过年作文 篇7

  我小时候特别喜欢过年。过年时不仅可以穿新衣服,还有压岁钱拿,可以放爆竹,可以到处去玩耍;还可以吃到许多好吃的东西……

  在四川老家,腊月二十七到二十九,是准备年货的时节。家家都开始忙着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到处都呈现万象更新的气象。在大年三十的早上是要吃火锅的,所以在前一个晚上,大人们忙着把猪蹄、鸡、鱼事先炖的半生半熟;把青菜、蘑菇、香菜、葱什么的洗干净,好在第二天早上吃火锅的时候把各种蔬菜和半生半熟的猪蹄、鸡等都放在火锅里烧着,等过了一会儿,全家人围坐在火锅旁一边吃“烫火锅”,一边有声有色地聊天,一边互相夹菜,敬酒,那时候全家都过得十分快乐美好,祥和。

  晚上是不能够吃饭的,只能够吃饺子。饺子里面是要包各种玩意儿的,不能够随意包,有的包着硬币,说明来年十分的富裕;有的包着枣,说明吉祥如意……吃完饺子后,几乎家家都要出去“采青”。这个采青不是春游的意思而是去拔别人家的菜、地瓜什么的来吃,就算被主人看见了也不会生气的,因为这是一个习俗,会给主人带来好运、吉祥的。

  正月初一的时候,家家都会放下手里的活,男女老少们都穿上新衣,轻轻松松地休息一天,到处去闲逛游玩一番。正月初二到正月十五这个时间里家家都要到亲戚家、朋友家拜年。

  正月十五过后又恢复往常的样子。

初中过年作文 篇8

  大概要追溯至二十年前,我大约五岁,那时提起过年,我们差不多同龄的伙伴们高兴得就像一只顽皮的猫儿,在家中蹦蹦跳跳的,那股激动劲儿——简直像当上皇帝一般。

  像我们那时的孩子,因为过年会有好吃的、好穿的、好玩饿,大一点的孩子更可以摆脱平日的“劳役”,因此会高兴个不停。

  或许怪那时的日子太过清贫,平日里要吃得上一顿好的是极不容易——吃得上肉的人家很少,一般人家除非是有贵客来的时候,孩子们才勉强可以解一解馋;或就是在走亲戚,“吃酒”的时候。那时候,寨里要是谁家有红白喜事,帮忙的大人总是带着孩子,并且趁人不注意把一两片豆腐或其他什么吃的塞在自己孩子的嘴里。

  又或许是那时的生活过于枯燥,所以人们在玩的都比较简单,快乐也简单,但是大家都很知足,生活平平常常的过,日子顺顺溜溜地流。那时过年,大人们总喜欢凑在一起玩纸牌,玩牌的方式简简单单:一副扑克变换着玩“上游”、“怪噜”、“三五反”之类,输了的就罚站或钻“板凳脚”。(我就是那时常跟在父亲身边问这问那的,现在还清晰记得那些玩牌的花样。)大家共娱共乐,输了牌却赢回快乐,大家都觉得自己是胜利者。

  父亲喜欢在大年初一、初二的白天和晚上翻起民间手抄或刻印的《柳荫记》、《八仙图》之类的书唱个不停,他周围就围着妈和其他年轻年老的妇女,动情处大家唏嘘喟叹,有的还流眼泪,听不知道的时候大家就议论纷纷。我们那一带像父亲年龄差不多的男女都会“唱书”,几年前回家过春节还听父亲给妈唱了几段,很是动听。

  对我而言,那时爸唱书的声音就是最好的音乐,所以对一些如“攒十字”、“莲花落”之类的唱腔至今还有印象。那时寨里有一台唯一的收音机,音乐从那个小东西里飘出——很悦耳,多是些“朝霞——啊——映在——阳城——湖上——”,偶尔也飘出“何日君再来”的感慨。但是这种奢侈的声音我们很少听到,有时只是在较远处聆听。有收音机的那户人家很少放歌给我们听,一般要有客人来或过年的时候才能听到,更别说是亲自看看摸摸那“小家伙”了。我的记性一向很好,只要那家人放歌,我听一遍就能“哼唱”了。

  那年头,寨里没有通电,收音机只能用干电池,舍得买电池的人家很少——别说用收音机了,就是用手电筒的人家也很少,我们家那时点的是煤油灯。用油灯灯芯也不敢做大,晚上睡得很早,一般晚饭后就洗脚熄灯就寝;有时熄灯后坐在火炉边听母亲讲“老熊婆”、“七姊妹”和其他的民间传奇或鬼故事。那时听鬼故事时尤其着迷,但是一定用坐在爸和妈之间,不敢靠近门,生怕有个东西推门而入把我抓去。我哥不同,从小到大都不相信有鬼,晚上再怎么黑也敢出去解手——我那时最佩服他了!妹妹还在呀呀学语,只有哭的份,享受不到我听故事的高兴和怵悚。但是不知怎的明明害怕,却用缠着妈一遍又一遍的讲,自己就一边听一边幻想一边害怕了。

  至于玩的呢,就简单得过分了。除了“抓瞎猫”、“躲猫儿”或学唱花灯外再无其他花样,但是那时过年,我们就成天跳来跳去,唱来唱去,变换着玩熟悉的游戏,快乐无穷。有时被大一点的孩子欺负,哭一阵鼻子,又笑眯眯地跟着玩去。

  “过年”这一词在那时是什么概念?我只记得那种兴致了。以至以后长大在寨里老祖公那里听他“摆大传”,读那些《征东》、《征西》的几百部“大传书”都无法把儿时的记忆抹灭。

  但是这些年,从我九八年起异地求学直到工作数年后的今天,我对过年的兴致淡得很,真有“过年如过关”般艰难的感觉,真正感受到一个成年人的悲哀了。

  要说这几年,要穿有穿,要吃有吃,要享受有享受,哪里不比儿时的条件强?家里不是早有了彩电、音响了吗?不是有三五好友常在一起把酒言欢吗?但是总觉得少了些实在。

  过年真正的快乐是属于孩子们的。但是我对他们的玩法有些不一样的感触。好多孩子在家看套碟,对武侠大戏里的动作津津乐道,大一点的孩子们聚在一块玩着纸牌输压岁钱,也有凑在屋子里看大人们“砌方城”玩通宵的。

  而我现在的娱乐也只是看看春节的电视节目和玩玩麻将了,偶尔对着麦克风唱几首歌。回家过年又有什么好玩的.呢?不过是为了陪着双亲,一家人吃汤圆,一块看“春晚”,话话家常,如此的简简单单。只是给儿时给我唱书讲故事的父母一丝宽慰,让他们在年老的时候感受到全家团圆的满足——作为父母,或许他们每年的愿望不过如此,质朴而平凡。

  但是留在我们心上的无聊、死气、沉寂是过年的鞭炮声爆炸不去的。如果可以,我还是想去看“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的乡土戏,听寨里的老人将“西游”、说“水浒”,听大叔的笛声,学着一两首新鲜的曲儿……只是如今事过经年,一切恍在梦中。

  而今天,书还少吗?音乐还少吗?可就是没有那时的探求欲望了。

  这就是长大的烦恼吧——也恰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悲哀。

  但是我们还得回家过年,为久盼儿归的年迈、鬓白的双亲——为儿时给我唱书、讲故事的双亲。

初中过年作文 篇9

  过年的时候,我们都放炮。首先,把一个花炮放在空地上,然后点燃引线,赶快跑开,不一会儿,就会看见焰火从花炮里喷射而出,打在半空中,散发出五颜六色的火焰,天空中好似火树银花,非常壮观。过年为什么要放炮呢?我就去问爸爸,爸爸给我讲了一个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头凶猛的怪兽叫“年”,每到没有月亮的黑夜,就出来吃人和牲畜,人们都很怕它。天上的玉帝知道凡间有一头凶猛的怪兽,就派神农老祖下凡降服,神农老祖一阵鞭打之后,把“年”关进了监牢。

  过了一段时间,玉帝开始可怜它,就答应它月亮圆过十二回后,让它下凡,给他一个晚上吃东西的时间,这一晚就是“年三十夜”。“年”回到人间后,反而变本加厉,更加凶残,一次能吃一个村庄的人畜。每到“年三十夜”,他都要来吃人。人们忐忑不安,彻夜不眠,一颗心七上八下,点着蜡烛,说一些吉利的话,互相安慰。

  有一年,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对大家说:“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团结起来抵抗。”“年”来的时候,人们敲锣打鼓,点燃爆竹,放起焰火,“年”吓得抱头鼠窜,逃回了天上。天亮了,人们纷纷出门,互相祝福,脸上带着欢乐的笑容。这一习俗一直流传到现在。

  噢,原来过年放炮,是为了赶走“年”,庆祝欢乐啊!

【初中过年作文】相关文章:

过年初中作文04-12

过年初中作文【荐】07-24

初中春节的作文02-13

春节初中作文09-13

春节的初中作文10-11

初中春节作文02-12

初中的春节作文11-19

春节趣事的初中作文04-13

春节初中作文15篇02-11